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史学思想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杰明·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在学校教育方面,他倡导“掌握学习”教育思想,即强调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坚信只要时间充足和方法得当,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的水平。这一观点否定了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只有大约10-15%的学生能正真成功的“天才教育”理论。因此,在当今中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对我们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掌握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指学习者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二是取决于先决情感特点,指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三是教学质量,它是在学校和教师直接控制下发生变化的,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会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教育学论文,布卢姆“掌握教育”思想还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评价体制的形成,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的。这些原则和方法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首先,历史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合理制定历史课教学的计划工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制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并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教学计划。在写教案的过程中,多注重历史基本概念的解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历史史实的教授过程中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影响的分析,让学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讲解课文的重难点的过程应该力争深入浅出,还应体现出大历史观,培养学生把握宏观历史的能力,从而促进具体历史问题的学习。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历史教学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要求同学在学习新课的同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再例如:在讲解《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这一课中,可以分析日本为何有三个月内的狂妄之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观的展现中日两国海、陆、空三军军事实力对比,并总结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经济及军事实力由相当到相差悬殊的原因。最后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教育学论文,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以及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日本的狂妄之言必将不攻自破。通过分析,让学生在爱国之心的驱使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再次,在教学的同时,授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很重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杂。结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老师的板书是一节课内容的梳理,也是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因此记笔记能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当然,不同学生记忆的特点和过程肯定有所差别,应该鼓励学生探索符合自己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
最后,注重教学评价。“掌握学习”最后就是要形成一定的评价机制,检验掌握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单元教学目标”,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对群体教学进行反馈矫正,包括了课后测验,单元形成性测验、补救教学、再次形成性测验等过程,最后形成评价结果。这体现了集体教学到个别教学的全覆盖,其最终结果是要求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所学内容。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测验。其中教育学论文,开卷考试试题内容应紧扣课程标准,符合课标中规定的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闭卷考试应紧扣书本,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的重要知识点。经过反复训练,让同学们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把握住书本的重难点,最终能提高学习成绩。
2.教学方式多样性。从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机械的教化和启蒙,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固化、单一,学习效率低,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现在的实践教学则能实现书本理论思维和实践感性经验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获益。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效的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恰当选取教学资源,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可运用演讲、辩论、讨论、研讨、视频资料赏析、读原著、校内专题活动、校外调查、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环境灵活性。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只在教室中进行,而当前提倡的实践教学开展的范围就宽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课堂上又可以是课外,而课外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实践教学还可以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在这种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课堂、班级、校园、团队、家庭、组织、家乡、国家以及社会中都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广泛的实践教学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感受事物的多样、变化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
4.教学效果持久性。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学习创造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具有反馈性质,这也有利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行改正,此过程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比外在的奖励具有的价值要大得多。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也更长久、更牢固,因此这种教学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学术界尚无成型探索。而部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教学效果良好,获得领导、教学专家、学生的认可和较好评价,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亟待从理论上加以梳理、总结和研究,力求通过改革与创新获得更大水平的提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立足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大胆创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勇气,积极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提高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境界、形成教学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而进行积极地探索与钻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加深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规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实践,为独立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贡献力量。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解决的关键问题。①在改革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广泛借鉴、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适应性强、富有创新价值、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与实效性。③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机制,力图解决如何在学生间更加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资源的问题,既要使全体学生普遍受益,又能够充分调动起先进分子的学习积极性。④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⑤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教师的职责定位,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⑥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探索提高实践教学成果质量的新路径,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实践教学成果,对个别优秀地实践教学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及时推广,扩大其社会影响。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及平时课堂表现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同时也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有效激励。⑧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开拓新的境界,坚持走特色化建设道路,及时总结经验,发表科研成果,抓牢宣传阵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求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品牌。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制订的计划。①对独立学院已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②结合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对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规律加以理论研究。③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案。④在实践中落实并不断调整整改方案,切实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步伐,最终完成既定目标。
论文 摘要:卢思道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末期,其思想及文学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南北朝不同的文学思想观念、文人集团的出现及唱和、批评活动等因素对卢思道文学创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文关键词:卢思道;南北朝;文学思想;时代特色
卢思道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末期,是“
这些都是文人们针对当时社会混乱状况所开列的济良药,而这些思想反映在文学上,则是讲究质朴无华,从而能真实地表露作家的情怀。思道创作受其影响,这是时代的要求,亦是环境熏染的结果。这里的环境不仅包含上述的人文环境,亦包括北方的地理环境对文人的陶冶。卢照邻在《南阳公集序》言:“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南国轻清,惟庾中丞时时不坠。”北方的雄浑与浊重,使得诗人抒写情志往往有阳刚之气。《隋书·文学传序亦云:“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颜氏家训·音辞》中亦有 自然 环境不同从而对人有不同的影响的描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讹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山川的深厚不仅可以影响人的语音质量,而且还影响人行为处世的气质。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的是一种昂扬的情趣和价值取向。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风操》中云:“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日:‘我年已老,与汝分张,甚以恻怆。’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然而出。坐此被责,飘繇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此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聊’南人北人对分别一悲一乐,差距较大。卢思道的赠别诗中就有此种豪放情韵。他的《赠刘仪同西聘诗》和《赠司马幼之南聘诗》中都充满了对分离的一种勉励和鼓舞,显示出一种豪情:“灞陵行可望,函谷久无泥,须君劳旋罢,春草共萋萋。”(《赠刘仪同西聘诗》)诗人祝愿刘仪同此次西聘能创宏伟事业,诗人更想在其凯旋后,与其在春光中再故地重游。“陆侯持宝剑,终子系长缨。前修亦何远,君其勖令名。”(《赠司马幼之南聘诗》)那些前贤又有什么遥远的呢?你的出使南朝亦可以获得和他们一样的美名!在这两首诗中,作者虽有悲情的存在,但最后抒写的都是豪情壮志,阳刚之气粲然十足。
我们再来分析南北文学交流对卢思道文学思想的影响。南朝一直是被看作
一、对有关反实在论哲学和给予神话的批判
作为一位科学实在论者,图奥梅拉把批判的矛头自然指向实在论的对立面。他不满意那种后康德的超验哲学唯心论。康德之后的唯心论哲学家把康德的超验自我(transcendentalself)视为自我的先验决定的基础和根据,以致没有这种统一的实体,就不可能有认知和思维。这种唯心论的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胡塞尔、早期维特根斯坦、罗素、卡尔纳普以及几位著名的解释学家。图奥梅拉指出,这种唯心论是以永远不变的超验原则和存在所谓的人的认识“本性”的观点结合在一起的,明显地打上了给予神话(themythofthegiven)的烙印,因而是站不住脚的。他进而强调,哲学不能为科学提供超验哲学家所设想的那样的强有力的知识基础,因而也不能在这一强有力的意义上作为专门科学之母起作用。
在图奥梅拉看来,经验论在其经典的形式(洛克、休谟)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关于事实的真实内容的知识是直接以人的感觉为基础的,感官的限度同时也是事实世界的限度。应用到科学哲学,经验论学说典型地产生了工具论的科学观,即科学理论只是生产观察的(经验的)知识的工具。图奥梅拉一针见血地指出,经验论及其变种工具论也包含着超验的假定即给予神话。经验论(在其经典形式中)预先假定,世界是通过非概念的、自我证实的状态因果地给予我们的。经验论也同样把概念看作是给予的。按照经验论的概念形成学说,所谓的经验论的概念、普遍概念是由感知世界的客体和性质因果地引起的特定感觉中抽象出来的。这些给予神话的变种归根结底与不可接受的超验原则有关。
图奥梅拉也反对建构论(constructivism)。所谓建构论,即坚持认为可投射性判断和确认度判断深深依赖于构成现存理论的传统即范式理论。它对科学实在论的反驳集中体现在下述两个观点上: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理论密切相关,相继的理论与范式在逻辑上不可通约。图奥梅拉对建构论的主要批评是,它缺乏自然性,结果不能说明理论术语的超理论指称和科学的成功。
由于给予神话是上述几种反实在论哲学的立足基础,图奥梅拉自然地把批判的矛头集中对准了它。
给予神话的本体论变种是以下述超验思想为基础的:由于先验的理由,世界具有稳定的范畴结构,即世界最终是由某些种类的实体、这些实体的不同性质、这些实体的关系组成的。用公式可简单表示为(MGo):存在着本体论上给定的,范畴上现成的(ready-made)实在世界。
给予神话的认识论变种超验地假定,世界的范畴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如印章在软化的封蜡打上图形一样,“原初地”强加于人的精神。这在某种意义上承诺,世界能够因果地产生知识,而没有认识主体的任何概念贡献。这种认识状态能够称之为自我证实或自我鉴定。按照这种神话,人们能够借助于自我证实,而不需要关于世界是何种类型的任何概念,就能认为世界是某种类型的存在。用公式表示即是(MGe):人们能够与世界进行非概念的但却是认知的、认识论的交流。
给予神话也有语言学的变种。至少在其经验论的形式中,它包含这样的思想:所有事实的术语的(浯义的)意义性,建立在语言使用者和超语言的世界之间某种类型的因果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是,在语言和世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或逻辑的、或直接证明的)关联,这一关联涉及到指称、意义和/或真理。尤其是,在传统的经验论看来,观察术语可以说在它们的“袖套”上就携带着其意义。这种观点称之为概念经验论(conceptempiricism)。在它看来,经验概念是从它们的经验例子中通过抽象而创造的,这至少在观察语言和世界之间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概念的(或逻辑的)关联。于是,所谓的语义概念(所包含的真理)被解释为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被认为是必然的,从而是有特权的。有特权的语言不能被替代,或者不能翻译为在语义学上和本体论上不同的语言,而又不改变该语言的客观内容或不使述说难以理解。该神话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Gl):存在着一种不可替代的、先验有特权的语言(或概念框架)。
图奥梅拉据理对(MGo)加以反驳。他说,世界的最佳描述建立在最佳说明理论(bestexplainingtheory)的基础上,最佳说明理论讲的是世界中实际存在什么,这个世界的组分是如何实际相互联系的。而说明与理解相关联,理解本身又与概念图式(conceptualscheme)不可分离。因此,世界的范畴结构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描述系统,这种描述系统不能被看作是某种绝对的“自然的概念图式”。
针对(MGe),图奥梅拉指出,认识的内容不能借助于非认识的内容来分析,也不能还原为后者,正如不能把“应诙”还原为“是”一样。人并非因为他观察了一个事物才达到这样一个事物的概念,相反地,他是因为有了这个概念才能够观察这样一个事物。更精确地讲,对于任何项目X和任何特征F,当且仅当人们具有F的概念(概念要广义理解,如前语言概念),他才能注意到X是F。这就是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正是由于一切认识都基于认识者已经具有的概念和其他知识,因而人不能与世界处于非概念的然而却是认知认识论的相互作用之中。
正如普特南所说的,(MGl)是以意义的巫术理论为例示的。这样的理论假定,词的指称物和其他表达式在某种程度上固有地(逻辑地)属于它们。它们能够通过间接的、负荷意义的、但却是非语言的心理事件显示,或者能够与关于非语言的意象行为的假定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行为与非语言的宇宙处于直接的关系之中。图奥梅拉认为这种语言观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他指出,与此理论对立的是意义使用理论,即语言的社会使用对意义和指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语言使用理论也往往强调语言的约定性质和偶然性质,从而它能够通过假定语义学的语言-世界关系是偶然的,以普遍的、自然的方式否定给予神话的语言学变种(MGl)。
二、科学实在论:科学自己的哲学
图奥梅拉通过批判反实在论观点和阐释科学实在论思想,力图表明科学实在论是科学自己的哲学,是比任何其他哲学观点都更为认真地对待科学、更为恰当地贴近科学的哲学学说。
在图奥梅拉看来,科学实在论一般而言是这样一种学说:它宣称科学方法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标准。或者,由于科学方法被实在论者典型地假定最终产生真的理论,因此科学的目的典型地在于或至少应该在于找出世界像什么,即找出关于世界(它的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部分和方面)的为真的理论;而且,实在论者典型地相信,这样的理论原则上是能够找到的(也许不需要宣称能够得到并非唯一的关于世界的真的描述)。真理在这里包含——至少部分地包含——指明世界像什么,这典型地假定某种类型的真理符合观(correspondenceideaoftruth)。图奥梅拉的观点与著名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关于科学实在论的下述定义大体上是一致的:“科学以其理论给我们一种字面上为真的关于世界像什么样子的描述,接受一个科学理论包含着它为真的信念。”
关于科学实在论的—般哲学特征,图奥梅拉指出,科学实在论是认真看待科学的,它的最基本的论证前提在于:科学方法是达到世界知识的最好方法。另一个有争议的前提是宣称,当考虑并应用科学方法时,便自由地假定了不可观察的说明实体,以便产生真的或似真的世界描述。换言之,实在论认为科学方法预设了实在论。因此,科学实在论的基本主张就是,科学方法(在其最丰富的意义上)至少原则上能够导致最佳说明的世界理论(其他东西均不能)。由于理想的、最佳说明的理论被经验实在论者设想等同于真的理论,因此科学方法能够导致真的理论(其他东西均不能)。另外尚需注意,科学实在论容许超越于感觉经验的事物和性质的存在,科学理论典型地包含着表达这些在日常的不可观察意义上的事物和性质的术语,借助于这些术语,科学理论可以设法有意义地谈论(尽管也许是以理想化的方式)它们关切的题目。真实存在的东西原则上可以通过科学称心如意地发现,即最佳说明,真的或似真的理论以及规则的描述都以它们为基础,以科学方法的使用为基础。科学尺度(scientialmensura)或科学方法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最后仲裁者(这并不意味着科学主义)。在这里,图奥梅拉像实在论者波义德(R.N.Boyd)一样,抓住了科学实在论的两个核心命题——指称和似真。波义德就曾这样简明地定义科学实在论:“成熟科学中的术语典型地有所指称,成热科学中所接受的理论典型地近似为真。”史密斯把这样两个问题分别称为指称问题(problemofreference)和述谓问题(problemofpredication),而实在论者坚持的真理符合观则是指称问题和述谓问题的不可分割的形式,甚或是它们的必然的结果。
图奥梅拉认为,建立在基础经验论(foundationalempiricism)之上的形而上学实在论(metaphysicalrealism)和工具论是内在科学实在论或认识论科学实在论(internalorepistemicscientificrealism)的首要对手。
形而上学实在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假定世界、语言和我们的知识在于超验地给予的感觉。讲详细一点就是,形面上学实在论认为:①世界是“预成的”,它是由固定的一组对象组成,且独立于人的精神。②存在着一个且仅有一个为真的、完美的世界描述。③真理是彻底的、非认识的概念,即语言表达和世界符合。(也可以把这称为外在论的透视。)
而内在实在论(或内在论的透视)否认上述的三个主张。这种观点的特征是坚持认为:①“世界由什么组成”的问题仅仅在理论或描述中才有意义。因此,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人的概念图式“人造的”或“加工的”。典型的内在实在论变种也坚持:②世界能够用一些真的和完善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的方式来描述。③真理是认识的(或依赖于理论的)概念。
图奥梅拉指出,语言项目的意义并非恰恰在严格的意义上取决于语言,而且也取决于它们的概念图式,取决于概念图式所预设的背景知识。简而言之,意义不可避免地与某种认识论相关。而且,真理的概念也在下述意义上是认识论的:谈论真理预设了某种认识论的观点。他还相对于给予神话分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谬误。首先,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基本假定即存在一个预成的世界显然等价于(MGo),也就是形而上学实在论接受了给予神话的本体论变种。形而上学实在论能够具有较强或较弱的形式:最弱的形式仅接受(MGo),较强的形式也接受给予神话的认识论变种(MGe)或语言学变种(MGl),而最强的形式三个都接受。
在把内在实在论或更一般的实在论与工具论的比较中,图奥梅拉说明实在论确实优于工具论。按照工具论的观点,科学理论仅仅是经验陈述(或观察陈述)系统化的工具或做出经验预言的工具。标准的工具论也宣称,科学理论的理论术语或者根本未(和不能)成功地指称,或者大多数未指称经验实体。这里“经验的”广义地讲意指可观察的。标准的(经验的)工具论认为可观察与不可观察的两分法是本体论的两分法,并宣称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不可观察的实体。然而,工具论的比较精致的变种则接受至少存在着某些不可观察的实体。这种学说的一个例子是由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constructiveempiricism)提供的,据此“科学的目的是给我们以经验上合适的理论,接受一个理论包含仅相信它在经验上是合适的。”
实在论胜过工具论的理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假定的像电子、黑洞、病毒、基因等不可观察的实体,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无情的历史-社会学的事实,而且使用这样的实体的概念能够建立成功的说明理论。即使这些理论也许不是最佳说明的理论,也许己被或将被更好的理论代替,非实在论者(工具论者或建构论者)在解释科学取得显著成功这一“可观察的”事实时也不知所措。因为他必须远离最自然的即实在论的科学解释,并宣称科学家在假设不可观察实体时是自欺欺人。非实在论在这一点上不能成功,因为科学事实上确证了哲学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的世界观。第二,实在论者典型地是自然主义者,并强调人以许多方式限制和约束自然的存在。正如文献已充分证明的,人的感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是有缺陷的和不可靠的,即使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作为信息收集器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上依赖感觉似乎是相当无保证的。感觉不能成为在世界上存在什么的标准,可是这却是经验论者的一个基本假定。第三,在实在论看来,日常的明显图像(与科学图像相对而言)对世界成功说明的理论化是不合适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明显图像(manifestimage)的框架是某种带有本体论承诺的东西,或认为它是与某些基本的方法论假定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因此,明显图像具有不稳定性和说明不完善性。明显图像的概念框架或“日常”思维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完善的,即明显图像的概念资质不能断定或确认稳定的普遍主张即普遍概括(nomicgeneralizations)。
图奥梅拉也从给予神话的角度分析了经验论的工具论的谬误。经验论的(MGo)意指,世界在理想条件下是我们的感觉记录。基础经验论在(MGe)上典型地假定,存在着与经验世界“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的意识状态,以致原则上不可更改地给出了世界的某种知识。在语义或语言层次上,给予神话(MGl)意谓,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直接的,即存在着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语义的语言-世界关系。
图奥梅拉看到,赞同实在论的一个论据是所谓的“奇迹论据”(miracleargument)。因此,明显图像的稳定性和完备性预设了一种奇迹或“宇宙巧合”。假如没有电子,某些现象在检流计或云雾室中发生就是一个奇迹。依赖明显图像的工具论总是不能因果地说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于是,我们能够宣称,理论的理论术语事实上进行指涉:它们在其他事物中可以指涉这样的共同原因。对于最佳说明的这种推断(用不可观察术语)在某些重要场合对科学实在论的某些流派是主要的,当然经验论者不会接受这一点。
图奥梅拉利用广义的“真的”(true)一词,系统化了支持实在论的简单的、逻辑上可靠的演绎论据:
(p1)若(经验)工具论不为真,则科学实在论为真。
(p2)若借助明显图像概念化的世界(原则上)在先验的基础上是稳定的,则给予神话为真。
(p3)若借助明显图像概念化的世界在先验的基础上不稳定,则工具论为假。
(p4)给予神话为假。
(C)因此科学实在论为真。三、图奥梅拉的因果内在实在论
在当今的科学实在论舞台上,流派杂陈,观点各异(一般说来是大同小异)。图奥梅拉虽然为科学实在论大加辩护,但他并不是赞同每一个科学实在论变种的(比如他对形而上学实在论就颇多批评),他赞同的是内在实在论(正如上面论述的),而他倡导的则是他别出心裁提出的比较精致的因果内在科学实在论(causalinternalscientificrealism),或简称为因果内在实在论即CIR。
图奥梅拉把因果内在实在论定义为下述原理的合取:
(A1)存在着独立于精神的实在的项目(particulars))(物、事件、过程等)。
(A2)这些项目因果地相互作用(或至少能够相互作用),从而与人相互作用,作用的方式使诸如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意识成为可能的。
(A3)世界、我们的知识和语言无论如何不是“给予的”。换句话说:
(a)不存在本体论上给予的、范畴上预成的实在世界。(=-(MGo))
(b)人们不能与世界进行非概念的交流,而是进行认知认识论的交流。(=-(MGe))
(c)不存在概念上有特权的、亦即语义学上不可替代的语言(或概念图式)。(=-(MGl))
(A4)在描述世界时,科学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尺度。
在这些原理中,(A1)是本体论的条件,它假定实在的项目的存在,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假定独立于人的实在世界的存在。(A2)假定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的其余部分因果地相互作用,因果性在这里被广义地理解为仅包含不会刺激人的实体的含义。(A3)否认给予神话,(A4)提出科学尺度。(A1)和(A4)的合取包含存在可知的“物自体”(与康德相反,尽管不在他的框架内)。(A1)~(A4)并非先验地一成不变,而是易于受到批评和修正。不管它们的普遍性如何,它们的真实性在这里也依赖于观点和背景假设(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绝对的),这部分地说明了它们易遭批评的缘由。
图奥梅拉敏锐地注意到,原理(A1)是实在论所有主张的基石,但它的基本问题自然是它的不明晰性。因此,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A1)及其与其他原理的关系的阐明上。与此同时,他发现这里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区分实在论和工具论,因为工具论典型地愿意承认独立于精神的经验对象的存在,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涉及各种实在论变种之间的关系,以及涉及实在论和唯心论之间的关系。
实在对象独立于还是依赖于精神的问题,显然是涉及面极广的问题。就独立于精神而言,可以设想独立性具有逻辑性质。因为这样的独立性严格地讲仅与句子有关(在超语言的实体之间不存在逻辑的关联),该论点相当于主张,像“铜受热膨胀”或“这只天鹅是白的”这样的句子,在逻辑上独立于含有精神存在或某种心理的东西存在的句子。这样的逻辑独立性的事实在“逻辑的”一词的狭义解释下得到公认,即逻辑独立性是依赖逻辑法则的。
如果“逻辑的”一词被广义地解释为像“概念的”同义词的话,那么该论点在某种程度上就成问题了。因为此时我们正在处理的是代替或描述某些非语言实体的语言的(或其他描绘的)实体,此时这些实在对象的描述似乎与某个概念系统相关。如果概念系统逻辑地(广义地)包含(可能的或实际的)思想者和交流者,那么这样的描述对精神的某种依赖就受到辩护,其结果某些被描述的实在对象对精神的间接依赖性便包含在其中。这里我们便拥有一种看法:能够说实在对象依赖于精神。由此可见,唯心论和实在论在逻辑独立性的情况中有相同的立足点,即在严格地解释“逻辑的”情况下主张独立性,在广泛地解释“逻辑的”情况下主张间接依赖性。
应该理解的是,本体论独立性(A1)相对于(A3)尤其讲的是,拒绝在实在对象和某些相关的概念实体或语言实体之间有“明显的”或“必然的”关联。在语言和世界之间不存在这样的“巫术的”、不可替代的连结。在这个重要意义上,实在对像是在逻辑上或概念上独立于它们的描绘。因为这样的描绘可以是语言的描绘或心理的描绘即思想,我们在这里可以谈论对象的概念独立性,并且十分原原本本地谈论对象独立于精神。我们此时依赖的正是对语言学的给予神话的否定。但是,这一切再次原则上也适用于合适类型的唯心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不适用于任何唯心论的含义。
我们所要寻找的认为实在对象能够是、并且是在本体论上独立于精神的基本方面,确实是某种因果独立性,这至少是实在论者所坚持的。唯一的困难在于分类出因果独立性所具有的方面。在图奥梅拉看来,似乎至少有两个因果性方面是实在对象独立于精神的,它不代表唯心论者的可行选择。这就是因果稳定性(causalstability)和因果不可穷尽性(causalinexhaustbi1ity)。
实在对象(包括人类)和世界,它们毋庸置疑地有助于构成因果上的存在,即使我们闭上眼睛,即使我们事实上使我们丧失了一切感觉信息。而且,即使所有人都被消灭了,即使从来也没有人类,至少有一些实在对象肯定还可以存在。这确实必须为任何人接受(极端的怀疑论者除外,然而他们被令人信服地驳倒了)。实在对象从而被公认具有稳定的因果力量,它们在上述情况下不会丧失这种因果力量。这与对(MGo)的否定是相容的。这是因为,第一,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具有这样的稳定因果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如何确切地把它切割或概念化为小块和碎片(形而上学实在论者把世界比喻为一种可以用各种方式切割成小块或碎片的形而上学面团,应该特别谨慎地对待它)。第二,具有这样存在的因果力量并没有预先假定,参与包含因果关系的事情和事态能够通过直接证明清楚地识别,而宁可说这些因果关系的确定是意外发生的。(参见原理(A4),这与因果关联的发现有关,因果关联是个体化和识别的基础。)
第二个主要的因果方面在于,这些对象未被心理的特性和特征所穷尽。无论我们对实在对象作多少心理描述和形容,它们仍然会超出心理描绘的范围。例如,我们可以考虑感觉不可能达到的实在对象和现象,在这里它们至多是间接可知的。也许可以提到在任何有感觉的生物出现之前的黑洞或宇宙状态作为例子,借助于依赖精神的断言和描述来处理它们是不可能的,或至少是困难的。
图奥梅拉承认他无法肯定如何阐明这种直觉,但他却提出了一个本体论(而非认识论的)原理,它相当于否定所谓的物理的东西意外地依赖于心理的东西而发生的原理,他称这个原理为非意外发生原理或非穷尽性原理。用公式表示即是NS–(Vx)(Vy)(VQ∈φ)(Q(x)Q(y))(VP∈Φ)(P(x)P(y))。其中φ是心理谓项的集合,Φ是物理谓项的集合,蕴涵是逆事实的蕴涵(counterfactual-implication)。该原理说,对于所有对象x和y而言,若x和y(同时地)对于所有心理谓词Q具有Q和不具有Q,则对所有物理谓词P而言,它们(同时地)具有P或不具有P。
图奥梅拉还注意到,当把(A1)与(A3)(a)比较时,就暴露出深一层的困难。人们能够尝试主张,如果存在实在的项目,如果实在是这些项目的联合体,那么在条件(A3)(a)的意义上必定存在现成的世界。这与因果内在实在论的主张是矛盾的。因此必须给(A1)一种解读,即认为项目的概念是模糊的。可以假定,最佳说明理论不仅解决了实在对象和世界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而且也解决了这些对象的本体论类型(参见(A4))。换句话说,最佳说明的科学将决定“世界如何被分割”,将决定假定的实在实体是物、事件、过程、场还是诸如此类的什么东西,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普遍的和特殊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这种描述和概念化以理想的和间接的方式与人的概念图式连结在一起,在这种也许稍不重要的意义上,它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所以,(A1)中的项目概念必须理解为未被确定,这些项目的精确本性(而且甚至个体化原理)将由科学来裁决。
当我们详细阐明(A1)中的物(object)时,我们甚至能够谈论双重存在的限定。第一,(A1)限定了分割世界的可能的本体论方式,即本体论的连结(ontologicalarticulations)。第二,对于每一个这样的限定,都存在着使(A4)实现的谓项,即最佳说明理论中的谓词。问题当然是限定的范围。如果该范围被定义为由对理性来说是可能的所有连结——在满足(A2)连结的意义上——和在理性上可能的语言系统的谓项组成,且二者都是在理想化的意义上看待的,那么它对理性和理性生物而言是相对化的,而且也是客观的。
在图奥梅拉看来,(A2)能够通过所谓的描绘假设(picturinghypothesis)与真理的因果符合论联系起来。这个十分普遍的心理学假设是:(p)人能够在他的意识中和他对语言的使用中(或多或少地)正确地反映世界,即形成对世界的(或多或少的)真理性的语言(和心理)描绘(表象)。这里的反映必须在拒绝给予神话的基础上理解为因果的和非语义的概念。(p)的目的是帮助说明(部分地)语言使用的成功和知识获得的成功。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图奥梅拉的因果内在实在论学说具有以下特色。第一,该学说从名称上看是在“内在实在论”前加上“因果的”一词构成的。从内容上看,确实结合内在实在论对“因果的”一词的涵义作了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探索,这也正是该学说不同于乃至优于其他有关科学实在论变种之处。但是,三者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有机的“化学化合”,这充分表现在他对因果内在实在论的表述和对(A1)~(A4)的解释上。第二,该学说在本体论方面是“强硬的”或“严格的”(即唯物论的),但是在概念形成、认识论和命令内容上却是“柔软的”(即背离了机械唯物论)。图奥梅拉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他还进而指出,我们不仅主张在实在世界中存在的一切都是物质(在其广泛的、现代意义上理解的物质),而且也主张在我们基本的本体论实体中,我们不需要把任何抽象的实体的领域(结构、意义、共相、命题、价值或你拥护的什么)附加到唯物论地理解的实在世界中去。当然,把概念、结构、自然数等等说成是准本体论范畴,那是另一回事。只要把它们作为派生的、非必需的本体论范畴来处理,就是完全正确的。第三,该学说充分体现了科学是现存的万物(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尺度的思想,并坚决否定了超验的给予神话。这一论点的哲学基础部分在于认为,理性原则上能够把握世界,科学方法是理性的最佳说明。于是,该学说堵死了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通道。
参考文献
RaimoTuomela,Seience,Action,andReality,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5.
BasC.VanFraassen,TheScientificImage,ClarendonPress,Oxford,1980,pp.8,12.
2010年,他隐瞒身份,利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子网络下载了Jstor数据库的大部分内容。Jstor是一家将学术期刊和论文数字化的非营利机构。他没有共享或出售这些资料,并于后来将其交还,但检察官仍然认真追究了那份宣言,对斯沃茨提出诈骗指控。
斯沃茨参与过诸多项目,包括新闻聚合工具Reddit和开放版权许可的“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深受喜爱和敬仰。但他对学术研究和出版的分析却存在着错误的理解。
斯沃茨倡导的学术研究免费访问体系可为公众带来福利。在这样的体系下,任何人均可以阅读、分析并借鉴私人和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然而,仍有人要为此买单,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Oxford)等大学付出的成本将不降反升。
现有体系下,专业资料图书馆为使用在线数据库每年支付高达5万美元。该体系的批评者将高昂的成本归咎于里德?爱思维尔和Springer等公司的暴利行为。活动家、《卫报》(Guardian)作家乔治蒙比奥特(George Monbiot)将其称为“纯粹的食利资本主义”(rentier capitalism),认为人们应当“抛弃这些寄生虫般的大地主,解放本应属于我们的研究成果。”
与之相关的一种观点是,出版成本已随着纸质印刷向数字化的转变而显著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里德?爱思维尔旗下的科学出版分部爱思维尔(Elsevier)营收9.78亿英镑,盈利3.52亿英镑——营业利润率为36%。赶走资本家,通过公共渠道发表学术成果,一定能大幅减少成本吗?
也许吧。爱思维尔确实需要更多的竞争。它的收费结构不透明,学者们争相在它出版的期刊上。爱思维尔拥有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称的“护城河”——一个从业130年、占有20%市场份额的企业是难以撼动的。
但这种优势不是偷来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研究型大学为了节省资金,将规模不大但成本高昂的出版业务外包,造就了爱思维尔的优势。爱思维尔雇佣7000名编辑,管理着约50万名(无偿)同行评议专家组成的网络,每年出版30万篇新论文,并运营着100TB的数据库。
印刷只占学术出版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成本集中在编辑、审核投稿(其中三分之二被退稿)和管理数据的费力工作上。开放访问的出版商也要付出类似的成本,例如爱思维尔的竞争对手、位于旧金山的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英国研究信息网络(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的一项独立研究发现,从印刷到数字的转变可为全球节省10亿英镑——值得提倡,但它仅占全部成本的12%。将私人公司剔除出去或许能节省更多成本,但同样也可能降低效率。
不论如何,成本仍然高昂。行业中90%的企业实行订阅制——正是斯沃茨恨之入骨的那种模式。另外10%的企业实行开放访问,研究人员(或是研究赞助方)向期刊支付每篇论文1000至5000美元不等的发表费用,以弥补出版成本。之后任何人均可免费阅读。
开放访问很有吸引力,并且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等研究基金和英国政府的支持。惠康基金会认为,如果每年投入7亿英镑的研究经费,却不为推广研究成果额外花费1000万英镑,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研究成果的主要读者是学者,他们大多能够通过图书馆访问论文。不过,拓宽读者群可能拥有巨大的好处——开放访问的科学期刊《Plos One》便是有趣资料的宝库。
所以说,开放访问主要是将账单转移了。英国研究信息网络估计,如果90%的市场采用开放访问,总成本将降低5.6亿英镑,但大学的支出将增加。英国的图书馆订阅费用将省下1.28亿英镑,但要支付2.13亿英镑的发表费用,因为英国大学发表的研究数量很高。
文章编号:1978-7-80712-402-3(2011)05-101-02
1914-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资本主义文明的种种弊病,这时,国人开始惊醒,开始反省,“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与改革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否定。现代新儒学派是在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重建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刺激下应运而生的,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等,他们“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位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
一、吸收外来文化融人民族文化
五四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综合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西化论者,二是本位论者,三是调和论者。历史证明,这三种文化价值观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是行不通的。而现代新儒学派则另辟蹊径,以文化批判和文化认同的观点,将西方文化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熊十力说:“确信中国文化不可亡。但吾国人努力于文化之发扬,亦必吸收西洋现代文化,以增加新的原素,而有所改造,不可令成一种惰性。”此观点在当时是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各有其体用。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国家,要“全盘西化”是完全行不通的,余英时说;“中国文化重建的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于是,现代新儒家提出“老根发新芽”的理念将中国传统之精华――真儒学作为现代性的延续。而不致出现中国民族文化体系的断裂,在此基石上又吸收外来文化之所长,补儒学之不足,以求真正做到“返本开新”。这是现代新儒家在对中西文化作出全面反省的基础上确立的共同信念。
“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现代新儒学家把民族危机归结为文化危机,而摆脱危机的出路在于“从我们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发掘出仍然具有生命活力的‘源头活水’,以作为吸收外来文化和实现民族文化之重建的基础和动源。”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遗产,是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结构的所在,真正的复兴之道必须要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新儒学派颇为理智的承认西方文化的优长之处,“西洋政治思想、社会科学、皆非与吾人脑袋扦格不相入者,当采西人之长,以收明辨笃行之效。”对于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务必学习融会贯通于民族文化之中来。其有着文化兼容并收的思想。
二、借鉴柏格森生命哲学观,诠释儒学人生价值
柏格森生命哲学以生命冲动为基石,以时间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把对世界整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蔑视科学理性和物质生活,弘扬生命主体的能创性。这种崇尚变化、生命超越物质的观点与中国儒家反科学、重体悟的传统观念相契合,故而被现代新儒家所接受。在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贺麟等新儒学家们重新诠释了儒家仁学、道德观及人生理想,“从而生命化了儒学、直觉化了道德,为生活于日益发达的科技文明中的现代人确立安身立命之所,使传统儒学获得新生。”大胆借鉴西方哲学为我所用,努力把传统儒学从死亡的边缘拽回来,以梁漱溟、熊十力生命本体观最具代表性。
梁漱溟以陆王心学为依托,从中国哲学“一天人”、“合天德”的传统思维模式出发,糅合柏格森生命哲学,创立了“新孔学”。重新解读了儒家“万物生化”的变易思想。梁漱溟把它与柏格森哲哲学之“生命”等同起来,使之成为宇宙的本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生命本体派生出来的,他说:“他(指孔家)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他认为宇宙不是一个静态物,而是一个大生命,梁漱溟将“生命“衍化为一种人生观,提倡人们“积极作为,奋勉向前”,以体现生命的真正意义。将柏格森生命绵延、创造不息的思想与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结合起来,这种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可以激励人们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
熊十力援柏格森生命哲学入新唯识论体系,使儒学哲学生命化。新唯识论讲体用不二,这里的“体”指“心体”、“性体”,即生命存在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主体。他说:“本体即是生命,夫生命云者,恒创恒新之谓生,自本自根之谓命。二义互通,生即是命,命亦即是生故,故生命非一空泛的名词。吾得自家生命即是宇宙本体,故不得内吾身而外宇宙。”认为宇宙与个体的关系就如“月映万川”一般。其“人心本体”又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配合,中西兼容,具有创造性。在他看来,仁心、道德自我、真己等非自然的精神等同于“生命”,照此推理,道德生命也是宇宙本体,是人生价值的根据,是万41:之始,故而“达到宇宙本体的途径,舍个体之生命体验和道德践履莫由。”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抽象学科,是研究数和形的变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古代人们就知道了简单的计数,并由此而逐渐地演进为抽象的数学。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小学数学,也是由具体而逐渐达到抽象的过程。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上仍处于不成熟时期,对于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仅仅用形象的思维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抽象特别是稍微复杂一些的数学问题,并且,由于其他学科,特别语言的理解障碍,使得他们在理解数学问题时更难以恰当到位。有时他们只依靠某些简单的关键词汇理解或解决问题,但这并不能帮助他们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现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当地运用某些方法和工具如学具、教具与及适当的语言鼓励等都能比较好地引导小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
一、小学生生理特点与思维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遵守并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6岁至9岁生长发育逐渐平缓,体格维持稳步增长,智力发育迅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快速发展中,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高,特别应提到的是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神经进一步发展,心理活动日益成熟稳定,注意力、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等不断增强,智力进一步飞跃发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不断发展。
由于上述生理特点的限制,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特别是一些抽象内容的教学,应当尽可能地简短且重点突出,不可节外生枝,以节省讲授时间以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而影响学生听课效果,必要时,应辅以适当的教学工具或学具。上述方法大体上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相适应,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运动规律,完全有利于小学生课堂上理解数学的基本要点和概念。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也应当考虑到这些问题,一般来说,作业的数量与难度均需要考虑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尽可能地精选一些与基本概念相当的题目,数量适当减少而质量相对较高。
二、学具与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学具与教具的基本要义是学生自作或老师演示操作,通过形象地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等形象的表达,直观地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符合“感知——表象——概念”的儿童认识规律[1]。合理地应用学具与教具则与此规律完全相吻,这样可以使小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数学的基本概念,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具体而形象概念并向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从事物的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方向协调发展。因此,学具与教具的应用,能加速数学抽象概念的形成,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理解数学算理。另一方面,学具恰好符合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由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与创新欲望及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能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三、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
情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心情、兴趣与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充分地利用并调动小学生的情商因素,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业余学习效率。情商因素的发掘主要与下列因此相关。课堂内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能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激发学习兴趣,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和再努力这一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四、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与意义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充分地利用批改作业的过程,运用恰当的评语对学生学习进行恰当的学习指导,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或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通过批改作业,也可以比较完整地自我检查教学效果,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
数学作业的批改不一定完全应用“√”“×”评判正误,小学生面对“×”特别是“?”时,或多或少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抑制心理,同时也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也不够全面。适当地使用激励性或表扬性评语可充分地满足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感彩的评语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小学生充分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对练习更感兴趣。一定程度上,评语能拓宽学生思路,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与练习的习惯,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其发散性思维,逐渐形成创新意识。良好的作业评语沟通了师生间情感的交融,接近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小学生在心情愉快中成长,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简单地说,数学的思维是由具体或形象思维过程逐渐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发育,其思维能力也日渐提高。因此,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小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的具体数学事例,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其在生活的形象具体肯真实事件中,逐渐理解抽象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或抽象思维能力。
我从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这两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尽管题材、风格不同,却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更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深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
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时,我就紧紧围绕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在教师指导下刻苦学习知识这一条线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紧扣课文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句子,进行交流和探讨,使他们走进海伦的世界,感悟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这样,我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学生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学生也能由此学会乐观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浓郁的氛围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情节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有着巨大差别,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若是我们仅靠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课文中的情节,既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无法深刻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浓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所描绘的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观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瀑布美景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增长的发育期,思想随着身体与智力的开化也逐渐清晰、活跃。由于特殊的生理期导致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并且出现叛逆心理。为了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个正确引导,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品德,大部分中学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以教人、育人模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参与。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吸收了外国先进的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了人文教育,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教师可以及早发现学生心理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心学生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名利与荣誉。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与作用
人文主义始于西方,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思想体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人性和人的价值的体现,实现人性的解放、自由与平等,重视人的社会意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而人文教育则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基础上,承认人的核心地位,尊重人的本性,关心人的多元社会需求。通过人文关怀与教育,推动人性差异化、特殊性、独立性的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体现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育学生涉世做人的原则与道理,仪礼的要求与标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人性的尊重,使其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人文教育不仅是现代思想教育的一种技能,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需求。
二、中学思想道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1.人文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学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学习吸收为辅,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死板、机械、被动,而人文教育以学生为主导,将情感融入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得到情感的认同和品德的熏陶,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理解地学习与交流,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人格潜力。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要向学生灌输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将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中学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师德与师资,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较高程度的文化素养,通过言谈身教的形式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出解答。因此教师首先应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开阔的心胸。其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辨清世间的真假、善恶、美丑,发挥良好的思想导向作用。第三,应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不断地加强学习,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教书育人,更好地培养学生。
3.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强化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打开心扉,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疏解学生内心压抑的情绪,展现自己的个性,教师要从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疏导,促进学生人格的正确发展。同时还应该改变当前思想道德课程给数理化、语数外等主体教学科目的辅助地位,真正实现技能培养和道德培养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减少重技术轻思想的教学弊端。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从提高学生自我体验的文化蕴涵入手,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沉淀,使学生最终实现自我的思想认知升华。
4.丰富人文教育内容。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应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人性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与力量的发挥,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身心的健康、多才多艺。人文学科的教育就是包含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社会学科内容的学习,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对学生起到人文素养和内涵的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全面教育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其全面的价值。
总之,人文教育体系是涵养人文精神、心灵疏导、知行统一、提升人性境界和文化内涵的大工程。而中学思想道德教学的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培养从适应社会发展入手,树立贡献国家、回报社会、善待自然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二、拼图式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以思品教学为例
1.学习小组自学。
将学生分为10个组,每组4名学生,分别编号为A、B、C、D,代表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节内容分为四块,A解释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B懂得人口问题的实质;C确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与意义;D描述我国人口国情及特点。将这四块学习内容分别安排给每组编号相对应的学生,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学生明确自己负责的学习内容后,在学习目标引领下自主阅读,做学案。通过自学,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学习内容基本知识或找出疑惑。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下发一些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2.专家小组学习。
原小组分开,编号相同(即学习相同内容)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组(即专家组),负责同一块内容,共同讨论、答疑解惑。教师把各部分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变为探究问题,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专家组讨论。专家组A:用实例说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专家组B:解释人口问题的实质;专家组C:结合材料说明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专家组D:举例说明我国人口特点。讨论过程中,各“专家”需认真做好记录,回到原小组才能为组员讲解明白。在此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事事,应穿梭于各专家组间,参与他们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3.回原学习小组报告。
专家组学习完毕,每位同学对自己负责的学习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和精致的加工,有较好理解。学生回到原学习小组互相教自己在专家组内讨论的内容,如编号为B的同学将自己在专家组B内讨论研读的“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讲解给组内另外三人并解答听者的疑问。
4.教师点拨。
经过学习小组的互教互助,学生基本掌握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这时教师应向全班学生就该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一些提示或拓展等,用知识结构图将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整体上掌握本节课内容。
5.达标检测。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便于激励小组合作。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涵盖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试题,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互相批改,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在学习结果评价基础上还要结合学习过程评价,以求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做出个人努力且小组内成员建立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
三、拼图式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拼图合作学习之前,应让学生明白“自己会不是真的会,教会别人才是真的会”,引导他们克服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信心。有了合作学习的意愿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特别是倾听、提问、给予解释等能力,否则会影响合作学习效果。
2.实践发现,拼图合作学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课堂的嘈杂和混乱。
教师经常会感觉课堂有点失去控制,所以这种合作学习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吃透教材,把握好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和评估。
3.拼图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拼图小组,其组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4-6人为宜。
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可做适当调整,尽可能使性别、个性、学习风格、成绩档次等特征在各组分布均匀,以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互补,同时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小组间公平竞争。拼图小组可保持固定,也可根据学习内容等进行调整;小组内学生应根据成绩、能力等进行分层,便于安排恰当的学习内容,比如难度大的内容分给每组的A同学,难度小的分给D等,这样可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学得到,体会到自学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所谓的时事热点问题是当前社会上最近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结合相应的时事政治问题,能够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能够使得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宽,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和提升,继而能够营造良好的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二)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加以培养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当前社会上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起来,通过对时事政治信息的搜集以及分析等多过程,使得学生对整个时事政治背景以及过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继而使得学生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这样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在掌握相关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时事政治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
总得来说,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对时事政治热点的分析以及结合,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以及目的得到有效的实现,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专门设置时事热点教学专题
由于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涉及的时事热点内容比较少,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当在以后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专门设置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教学,通过这样的专门性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对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方式以及思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使得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另外,对于学校而言,还应当积极成立专门性的时事热点问题的小组进行研究,要由专门的教师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选取以及做出具体的教学安排,因为这样的一种研究工作是当前时事热点问题教学得以实现的一大前提。
(二)依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兴趣选取时事热点问题
如果要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地结合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在实施热点问题的选择上应当要注意合理和科学,应当依据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材的内容要求,以及我国初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学习兴趣进行选择,比如说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意识到追星现象的时候,教师应当选择当前社会上某些明星现象,哪些明星在做一些慈善的公益事业,哪些明星召开演唱会,有些歌迷竟然为了买一张票去卖肾等,通过这样鲜活的话题,能够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能够依据当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效教育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要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参与性
教师在将思想品德教学和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应当注意将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加以提升,要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调动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要对当前社会上时事政治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以及解读,比如说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关于集体的团结以及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例子,比如说一起抗击地震或者是非典等典型的案例或者是话题,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身的参与性积极调动起来,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并制作成幻灯片,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应当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自身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对合作以及团结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荣誉感以及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教学的效果做进一步强化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教师在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得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具有多元化,比如说在八年级下册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知识传授的时候,应当结合我国神九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例子,教师通过现代化的媒体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展示,使得学生能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有更好的了解,能够真正认识到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继而鼓励学生要奋发图强。
(五)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积累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来说,与日常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应当对学生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累积,继而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巩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内容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