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扁鹊见蔡桓公翻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首先,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并未进一步解释病因,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当时蔡桓公也没有痛苦之感,他凭什么相信扁鹊?又怎么能随意相信呢?
其次,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转身就跑。他没有当面向蔡桓公解释病状,更没有尽力想办法说服桓公,只和仆人简单地说了几句,这是他疏忽了,还是胆小怕事呢?
最后,蔡桓公病入膏肓,而扁鹊逃出秦国。此举虽然可以理解,但在我看来,未免有负于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逃走,是医生的本分吗?就算蔡桓公的病不能治愈,他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医治,哪怕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拿今天的医院来说,任何一个医生都应当尽力挽救绝症患者的生命,而绝对没有未治先逃的道理的。
341000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初三(6)班 指导老师封义珑
令人担心的“愤青” 张云帆
假期里偶读一本书,名曰《愤青时代》,书的文笔好坏、情节精彩与否另当别论,书中讲述的几个故事却让我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好脾气,着实地愤怒了一回。
“愤青”,据我所知就是“愤怒青年”的意思。我今年16岁,按年龄应该达到了青年的标准。我景仰鲁迅先生,也乐意去做个“愤青”。我认为人既然活着,就应该像大侠郭靖那样去竭尽一生地“为国为民”,做一个有益国家的人,对目光所及的形形的丑与恶,也应该敢于“横眉冷对”,哪怕招致“千夫所指”。但是有些“愤青”我无法理解。
《愤》封皮上的宣传语写着“韩寒出道的年龄+周星驰的无厘头大话+王小波的人文关怀”,通读之后却感到,无厘头的大话是不少,摆得上台面的人文关怀却少见得很,譬如“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我们黑道就算是第二光辉的职业了……”如此调侃,我不能接受。真正的幽默绝不是美丑不辨、是非混淆。
《愤》书开篇之作《宠儿》中,主人公从小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另类角色,从技校毕业后更变成一个终日靠收取“保护费”为生的混混,整篇小说中对黑道的描写刻画无不淋漓尽致。如果说《宠儿》触犯的尚是文坛“治安管理条例”的话,第二篇《RPG杨家将》借一个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之口,将以杨六郎为代表的杨家忠烈贬低为欺行霸市的东京一霸,第三篇《乱世岳飞》将“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刻画成郓州的黑道老大,就实在该以“叛国罪”论处了。
回想起一两年前,上《纪念白求恩》一课,老师发起课堂讨论时,有的同学说:“白求恩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他的本职是一名医生,就算日本兵负了伤,他也一样会去救死扶伤的。”如此淡漠的是非观,实在令人震惊!我忍不住想问他:“今后你要是当了医生,哪天外敌入侵,你也帮敌人‘救死扶伤’吗?”但愿我对如此“愤青”的担心不是瞎操心。
030000山西省太原市三十四中初三(104)班
假如没有唐僧
缪佳
闲来无事,翻看《西游记》解闷,翻着翻着,脑海里突然出现个怪想法――假如没有唐僧,会怎样呢?
《西游记》整整一百回,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取经。这么简单的事,竟弄得曲曲折折,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14年,取回的还是一部“残经”。
其实,孙悟空一个跟头能飞到雷音寺,八戒、沙僧虽然笨了点,也能腾云驾雾。若派他们去,即可速去速回。可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偏要成立个取经班子,跋山涉水的,多麻烦。
唐僧这人,有没有本事,我们且不管。可他不辨美丑,不分人妖。你打了真妖,不但无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紧箍咒,疼得你死去活来;翻脸不认人,把你赶回老家去……假如没有唐僧,可以省去多少烦恼,减去多少曲折,节省多少金子般珍贵的时间?不过也怨不得唐僧,他就这水平,没办法。主要责任恐怕在如来佛和观音菩萨身上,是他们用人不当。
我觉得,倒不如放手让孙悟空去取经,快去快回,将经文交给唐僧,由他翻译。这样一则免得唐僧碍手碍脚,耽误旁人的功夫;二则也发挥了唐僧的特长和优势。生活中如果少一点“唐僧”,我觉得蛮好。
410300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星河文学社24班指导老师李春华
有则外国谚语说的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的重要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背诵更是一项经常且要的活动,但学生经常把背诵当作苦差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背好文言文,且过程愉快,印象深刻,教师就得给学生以有效的方法指导。下面将自己在教学中的这些原则方法作简要归纳。
一、背诵的作用
背诵在高中文言文的教与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特点、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背诵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学习文言文,必须背诵,背诵起很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所以要多背,背得越多越有效。”
二、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
化“长”为“短”。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相对来说,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三、记忆的方法
1、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勉强一时把它背下来了,也记不牢,应用不了。所以,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才能背得快,记得牢,用得活。其次,文言文一般都有一定的节奏感,把握住这种节奏,利用比较整齐的句子来速记成诵。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同或相近,用词大同小异(比如对偶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给人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一气贯通的感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语音、节奏上的优势,专门来记忆它们,记忆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内容混在一起好得多。
2、首字提示法。在检查学生背诵时,我常发现,学生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你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针对此,我提出了“首字提示法”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
3、利用译文背诵。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能不太爱学文言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1)设问导入:如教学《桃花源记》前,设计“同学们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之类的问题导入课文教学。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设计“同学们知道岳阳楼吗?”“同学们游览过岳阳楼吗?”之类的问题,自然导入课文的教学。
(2)讲故事导入:许多文章,都有生动的故事,可先由教师或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如《庄子·秋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出师表》《木兰诗》等文章。
(3)利用学习过的有关课文来导入新课:通过旧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在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使课堂声、情并茂。如《扁鹊见蔡桓公》《宋定伯捉鬼》《曹刿论战》等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非常高。学习《三峡》时,让一名学生当“导游”,向同学(游客)介绍三峡风光(若能借助刘白羽的游记散文《巴东三峡》效果会更好)。这样既掌握文章内容,又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诵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活、读透文章,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在读中使自己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深悟其中意蕴,领悟其艺术魅力。
1、读通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先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结合预习提示、注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常识。再根据老师的范读,清楚地读准字音、准确停顿,结合课后练习明确学习的重点。
2、读懂
结合文下注释,分析文章语言,具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说明文章题意、把握文章体裁入手,结合注释、语境、上下文联系,揣摩有关词语的意思。其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难点,教师予以点拨。通过学生口头翻译来疏通文意,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
3、读活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字、词、句、篇及主旨、写作技巧等进行评析、品赏,让学生进入具体语境,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体验,仔细品味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读透
读懂了文意,读清了作者的思维,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深悟其中意蕰,领悟其艺术魅力,陶冶情操。进而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所阐述的道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启迪。
三、抓好字、词、句教学
1、对照比较
通过对照比较,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思考,在对照比较中更好地掌握内容。
如一词多义。《曹刿论战》中“故逐之”的“故”(相当于“所以”)与“公问其故”的“故”(相当于“原因、缘故”)词义不同,一比较便一目了然。又如古今词义比较。《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绝境”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妻子”是“妻子儿女”的意思,“绝境”是“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2、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要大胆讲,讲深讲透;不该讲的、不需要讲的都不讲,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的不讲成两句话。也就是要抓住关键词语,讲得精练;抓住基本含义,便于拓展;抓住特殊用法,找出规律;抓好文句翻译,促进理解。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语感教学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要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学生还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所有这些,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文言文,把“读”字放在首位。其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读准了,读多了,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才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诵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出来了。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
二、解读文言文本,注意“点”和“译”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通过文字直寻主题。文言文则不然,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些什么,怎么“讲”,很值得一提。在教学中教师最容易进入两个误区:一是让学生背翻译;二是教师通篇包讲。所以要解决我们目前存在的教学中重点要讲的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活学活用。
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点”,“点”就是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一词多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还有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本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
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译”。“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另外,把以上“点”和“译”的方法结合实际,教给学生。
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
此为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其中“……者也”中“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也”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和判断词“为、是、非”等表判断
其中,“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为指示代词,而非判断词,应特别注意;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的判断句是判断否定句。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3.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由名词对名词进行判断。例如: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这些特例有:①用判断句表比喻,如:夫鲁,齐之唇也(《左传》);②用判断句表因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用判断句表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荀子《劝学》)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也跟在现代汉语里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强调宾语,也将其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句中常出现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摇(司马迁《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地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一言以蔽之”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一般必须有否定词如“不、未、毋、无、莫、弗”等。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值得注意的是,“相”表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时,即使不是否定句,也要放在动词前面。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同样,“见”表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也要前置,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谅”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来加强语气,无其他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命是从、唯利是图。
(二)主谓倒装
1.表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介词(于、乎、以)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荀子《劝学》)
③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意思。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包括承前省(承前面的主语省略)、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对话省(在对话中省略)和自述省。例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②(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④(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2.省略谓语
在特定情况下,谓语也可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省略宾语分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两种情况。例如:
①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机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
4.省略兼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以”
①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苏轼《石钟山记》)
②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五、疑问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一般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等)的
①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诸、邪等)的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②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3.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用
①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又安敢毒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不用
①然天子读书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倘汝有灵,可能告我?(袁枚《祭妹文》)
5.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分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加“见”字表被动,有时动词后面再加上“于”字,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与“见”表被动的形式很相近的,诸如“见谅”“见教”等句式中的“见”,是指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不表被动。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读wèi,介词,在这里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在古文中比较少见。例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其实就表被动。例如:
①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②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七、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或实词配合,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又叫凝固结构)。固定句式一般具有稳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宜拆开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四种:
1.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有:所以(……的原因);有所(有什么……),无所(没有什么……);有以(有什么可用来),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之谓、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2.表委婉的句式有:得无……乎(耶、邪)(该不会……吧);无(毋)乃……乎(恐怕……吧)。
文言文这种文体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文章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及多种词类活用。这些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果只是依靠课堂上老师读一遍很难过关。如《陈涉世家》、《出师表》、《核舟记》,如果不能很好的预习,那么教师上课就更难得心应手。
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要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集体预习。如《观潮》一课“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一句,句子比较长,如果教师不教给学生将“每岁”、“京尹”断开,将“出浙江亭”放在一起读,那么这个句子学生就无法读懂。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让学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把自主阅读的理念引入文言文教学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方式,把自主阅读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中来,注重整体阅读效果。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体会、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
以教学《小石潭记》为例。在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之后,教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你觉得柳宗元描绘的小石潭景色如何?”学生一致认为小石潭水清、石奇、境幽,很美。教师这时可以接着问:“你认为小石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便很快答出是“石奇”,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并说出理由。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答案进行归纳:文中描绘的景物都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确实是“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清亮,说明“石潭”的与众不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树附石而形成的优美的姿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明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仅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写景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就是新课标指出的“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积累,做到举一反三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都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在这一个环节,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先试译课文,在这过程中要杜绝学生使用教辅资料,只能使用字词典,结合书下的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只有这样坚持做下去,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才能学会总结,有所积累。
如《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可以先让学生找找本课中“故”还有哪几种意思,本文中还有一个“故逐之”,“所以”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如《论语十则》中有“温故而知新”,其中“故”的意思是“旧的,从前的”的意思;《扁鹊见蔡桓公》中有“桓侯故使人问之”,其中“故”是:故意、特意的意思;可见“故”在古文中就有四种意思之多。学生在积累了“故”的四种意思之后,在新的古文语境中,就可以试译,看哪一种意思放进具体语境中最适合,就可以采用哪种意思。这样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了。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简单地说,文言文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能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便加多减少、添枝去叶、不能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捏造。“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没有语病,既要保留原文语气,又要避免语气呆板。“雅”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透彻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字词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词落实就是要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个语法功能都要理解,并在译文中反映出来。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译为:“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要字词落实,重点翻译出“郑”“使”“其”“之”“管”的意思。
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直接翻译,不能随意增减和改变语气。例如:“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三峡》)可直译为:“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意译就是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的大意翻译出来。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燕雀”:燕子、麻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大雁,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可意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能知道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如果直译成:“燕子、麻雀怎能知道天鹅、大雁的远大志向呢?”意思就不够准确、透彻。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翻译句子时要找到译句在原文中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句子的意思,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义。
(二)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三)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用“增”“减”“留”“引”“换”“调”六个字来概括。
(一)增,就是增补
在翻译时要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文言文表述某一概念用词比较笼统,且省略的句子成分较多,翻译时要适当增加词语,才能使句子完整流畅。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隆中对》)“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是一个假设句,翻译时要译为:“(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这才通顺明白。
(二)减,就是减少词语
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气词、结构助词或连词,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够表示它,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略去。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可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夫”用在句首,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也”表判断语气,可略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而”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在时间上表示相承,可不译。
(三)留,就是保留原文
文言文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字或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度量衡单位、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四)引,就是引申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词义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翻译时可以借用切合原文意义的引申词。例:“先主器之。”(《隆中对》)“器”,本义为“器具”,可引申为“重视”“器重”,译为“先主(刘备)很重视他。”
(五)换,就是替换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古今都有,但意思不同,翻译时要恰当替换。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师”可换为“军队”,“伐”可换为“攻打”。再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而现代汉语中“牺牲”是指为了正义事业或者其他公共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私利甚至生命,翻译时不能以今人推古义,造成误解。还有,在文言文中,有些表示称呼的词,跟现代汉语中人们用来表示称呼的词,多数为形音相同而义不相同。如“舅”,古今同义为舅父,而它在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意义就是“昔吾舅死于虎”(丈夫之父)、“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妻之父)以及对男性长着的尊称等,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细加辨别体会。
(六)调,就是调整词序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1.主谓倒装句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句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可以调成“以何战”。
3.介宾后置句
例:“还自扬州”(《伤仲永》)可调成“自扬州还”。
4.定语后置句
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原则、高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高尚的文言修养、文言品行。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课文,对古诗文中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良好的展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古诗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鼓舞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知识设计导入新课《三峡》。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自然导入《岳阳楼记》。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是谁“病人膏育”?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整堂课学生探索意识浓厚,积极发言、争相回答,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教学效果优秀,还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听故事,愿意置身故事情境想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又能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先回想、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遭遇,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生发学生的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改变教学手段,吟咏玩味古诗文
死记硬背不但不能让学生受到古诗文文化熏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事与愿违,泯灭学生的灵性、兴趣;而吟咏玩味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愉悦的情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于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可见,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古诗文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古人云,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因此,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课文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蕴涵的精神魅力,让人物形象驻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人格。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走进课堂你会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很大。很多教师也反映文言文难教,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却是费力不讨好。为应付考试,文言课便成了字、词、句的翻译课。教师独霸课堂,忙于讲解、板书,学生则忙于抄抄写写、背诵,教学过程机械、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消失殆尽,文言课逐渐沦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1.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且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
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人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人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强化诵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
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
3.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笔者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
4.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与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