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7 12:08: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就业心理

篇(1)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在大量扩招的同时也带来了形势严峻的就业现状,仅2013年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正常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心理情况做全方位的了解。而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预期、就业压力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情况,得出研究结论,从而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思路和操作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一本高校的大三大四年级没有继续深造意愿,即将面临就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500人。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有效收回率96.4%,其中男生272人,占比56.4%;女生210人,占比43.6%。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薪资期望、职业定位、单位类型取向以及就业压力等五个方面。个体访谈方面,共深度访谈学生30人,除了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外,主要针对就业压力进行深入探析,获取了较全面的研究资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区域选择

在就业区域选择上,46.3%的学生选择东南沿海二线城市,23.2%的学生选择西北内陆地区一线城市,21.5%的学生选择原籍所在地就业,9%的学生选择北上广等大型一线城市。这一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在东南地区就业,但是出现了从大型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的转移,选择北上广地区的学生急剧减少。可见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和竞争激烈,而一些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让学生在就业地选择上出现了这一变化。

2、薪资期望

从薪资期望调查结果来看,31.4%的学生期望薪资在2000-3500元左右,45.1%的学生希望在3500-5000元之间,23.5%的学生选择了5000元以上。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资水平、消费指数来看,大学生薪资期望是比较理性和符合现状的,没有好高骛远,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

3、职业定位

本次调查问卷在职业定位题上主要设计了公务员、对口专业,其他专业就业三个选项。其中6.4%的大学生选择了公务员,8.8%的人选择了其他专业就业,84.8%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口相关专业就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本专业就业。这一结果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为理工类学生相关,而文科类学生专业技术性相对要求较低,在就业专业定位上应该会更为宽泛。

4、单位类型取向

就业单位类型上,11.4%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48.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20.6%的学生选择了外资企业,19.6%选择了私有民营企业。可见59.8%的大学生选择共有制单位,而40.2%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公企业。相对于过去大学生就业到知名民营企业去、到外资企业去,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取向正在发生转变,大部分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去,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大学生偏好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公有单位,这与物价、房价等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而相对更有利于能力提升,但较“漂泊”的私营企业渐渐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

5、就业压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大,而只有13.9%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可见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2)自身心理素质差,就业胆怯,就业焦虑;(3)自我认识偏差,缺乏自信;(4)大学学业较差、英语四级未过、综合能力欠缺等造成的就业压力;(5)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就业渠道;(6)就业认识的偏差,比如认为自身家庭背景、人脉基础以及社会支持等不利于就业。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本次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大学生就业意向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业区域选择上出现了以往东南沿海一线城市扎堆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一线城市转移的趋向。第二,大学生就业定位基本理性,但仍然存在盲目性和感性认识。就业薪资期望水平基本合理,与现有大学生工资水平及社会工资水平基本适应,但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盲目追求公有制单位,容易造成万人挤独木桥的局面,影响顺利就业。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就业焦虑与就业胆怯并存,存在自我完善不足和市场需求疲软的矛盾。

2、建议

针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从高校育人目标出发 ,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是以学校为主体,大学生为客体,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提升就业能力,丰富就业渠道和信息,从而提高就业力,保证顺利就业的系统工程。在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方面, 主要包括自我定位和就业市场定位两个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活动、观摩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市场,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能够避免盲目认知,就业期望过高或自我认识过低等,造成主客失衡等问题,影响就业。在提升就业能力方面,从大学生大一入校开始,学校应重视实践课堂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就业能力训练等素质教育环节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自我。在丰富就业渠道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招聘单位信息采集和就业基地建设。在招聘信息采集和上,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联系和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及时广泛地招聘信息,做好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弥补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扩大就业面。同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与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实习挂职等方式挖掘单位和岗位,保证就业渠道畅通,就业门路广开。

(2)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调试就业压力。从调查结果得知,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适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积极就业。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全覆盖与个别心理辅导的点面相结合方式,即通过心理课堂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帮助他们合理认识自我和社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就业市场。而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个体谈话等方式对个别就业困难学生或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深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就业焦虑和怯弱心理,正常就业。

篇(3)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31-01

“十一五”期间国家教育部统计,我国将有两千五百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将面临就业难问题。这无疑给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们施加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我国现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的机制,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从自身出发,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前心理的方面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应对方案进行了分析。

1、校园因素

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逐年递增,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异常就业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阻碍:如户籍问题、供需信息不畅、院校知名度等。 造成了大学生心态失衡,产生异常的就业心理。

2、家庭因素

家庭对毕业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是极大的。 家庭主要因素包括:长辈对子女的寄望、对子女就业方向的定位、父母的职位与社会地位、子女对父母的遵从程度、以及家庭氛围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就业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家中长辈作为社会生活的前辈或多或少会对毕业生面对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提供一些支持。 一些父母希望子女从事的工作与子女本身的工作方向定位相悖,从而产生矛盾,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未来发展要求过高会给子女施加心理压力,这些, 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影响。

3、自身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他们对于未来发展际遇很高的期望,希望能有更高的平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做出一番事业。 但是很多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与社会能力需求有一定差距; 一些人遇到挫折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多数毕业生反应:学生在校所学和在社会所用的大相径庭,有些学生在校成绩优异但在社会生活中不一定能如鱼得水,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应当放平心态, 适当降低职业要求,不断摸索适应社会探求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4、性别因素

在就业心理方面,男生女生也是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大部分男生相比于女生会更有自信,焦虑情绪也相对较少较少,勇于竞争竞争,耐压力更强。 女生则比男生更常考虑就业的问题,耐挫力更强。 男生女生在就业心理上的不同可能源于个人性别特征和我国传统的对不同性别的人的期望和教养方式有关。 男性自小被教育要承担责任,坚强勇敢,比较容易接受社会角色的转变。 女性压力大,缺乏自信,情绪上容易焦虑,男性的就业心理状况比较好还有可能与就业市场上部分"重男轻女”现象有关,目前有一些单位在招聘倾向于录用一男性学生,因为女生有些生理心理上有些弱于男生,例如产假之类的,会给就业公司多多少少带来一些麻烦,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虽然性别歧视在法律上已经正式废除,但是有部分人群对性别问题仍有顾虑。而女大学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就会更加的焦虑。 因此,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较男生有一定差距。此外,在就业指导期望上男性和女性也有所不同,女性更希望在就业时得到更好的指导,对就业指导期望的依赖性要高于男大学生。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前各种心理活动的应对措施措施。

(1)"观察局势,养精蓄锐”的先就业后择业心理。

随着经济发展,多数就业单位对专业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采用优先录用原则。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选择的职业通常难本身意愿相符。部分毕业生他们寄希望于临时安顿下来,为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累积经验。 这种就业后再择业的过渡性择业心理非常有利于应届毕业生们长期的就业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千万不要以"身无所长,技不如人”的自卑怯弱心理自卑心理来定位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位置。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自卑羞怯不敢展示自己。 从而对自身前途失去信心,持有消极避世心态。这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 要知道人生本就多坎坷,身前的阴影标志着困难的同时也同样激励着你阳光就在背后,只要转身面对,付出努力,胜利的光晕就会将你温暖的照耀。

(2)"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实力求职心理。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运作机日趋完善。多数人持有“靠实力说话”的就业原则。他们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去寻求中意的职业。就这种心理相对分析: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与家庭背景等因素的相互结合,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但也要正确的审视自身实力,多多留意身边人的优点长处,与自身的优缺点作出客观的评价,切不可以"坐井观天,唯我独尊”的自负自大心理来应对这个人才辈出的繁华社会。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部分大学毕业生因自身存在一定优势而产生睥睨自诩的自负心理。在这种极端心理的支配下,在选择职业时,通常好高骛远,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求职竞争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就业方向。

(3)"不甘平庸,敢于拼搏”的自主创业心理。

在鼓励艰苦创业的倡导下,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种扩大当代社会劳动需求的就业形式,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广泛的实现人生价值。但是不要盲目跟从"一叶障目,随波逐流”的心理来发展自己的道路,长期的校园生活,促使学生的处事方法趋向于大众化。

(4)“充实自己,求真务实”的勇于实践心理。

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加速,对技术性知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知识与技术的结合主要依赖于实践。知识每天都在更新,社会每天都在进步,不断的去实践才能不被这个社会落下。"浮夸骄躁,自学自满”的人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当你还在维修破破烂烂的人工机器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研究出了全自动机械化了。

当代大学生自身应树立起敢于竞争、立足发展、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及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激励法,告诉自己要努力加油,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自己的前进步伐。 宣泄法,如果遇到屡次碰壁,或者排解不开的困难时,可以适当的宣泄出来,比如拿枕头砸床或放声大哭,会轻松很多,擦掉眼泪,继续向前努力。求助他人法,找个自己的好朋友或者亲人,向他们诉说,让他们帮助你开导你,让你快速的走出迷茫。

现在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谁都不愿意挨饿,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大学生毕业的心理状态,不管是有利无利的,大学生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道路,选择就业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开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既然躲不掉,何不把他当成是就业的一个挑战呢!

参考文献

[1] 温暖,郭欣.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华章》 2012年第32期 中国知网.

作者简介

汝红伟,女,学生,黑河学院;

杨斌,男,学生,黑河学院。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79-02

随着我国大学录取人数扩大,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率低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心理受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严重。

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

很多高校看到是社会“热门”专业就盲目增设该专业,结果造成同期该专业人数爆满,大大超过社会所能接受水平,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况且有些专业不具有长期持续的“热门”能力,也许在学生刚入校时是所谓的“好专业”即高就业率专业,而四年后该专业是否还能“热”下去却成为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录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对社会发展和需求缺乏预见性,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另一方面是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缓慢,专业设置调整滞后,毕业生所学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不少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结果使就业更难,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内容滞后

在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国家分配工作,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为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我国逐步由统一分配向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过渡。目前,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式。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更好地找到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大学相继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已经在高校起步。但是,从开始就存在着诸如教材陈旧,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足,信息内容不充分,就业指导者能力不足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是否能起到指导作用,仍值得商榷。

二 大学生就业难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受挫感

由于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挫败感是较突出的一类。

1.对就业过程缺乏了解而受挫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大学生的初次应聘中,热情很高,也非常自信,但却对就业过程缺乏起码的了解,更没想到还会遇到挫折。因为,很多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学习一直都是直通车,从未遇到过大的挫折。有的学生遇挫后才会体会到找一个单位原来这么难,要求比自己想象的高很多。作为学生,基本上拥有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经验,在择业过程中的面试、笔试,甚至心理测试等全是绝对新鲜的和陌生的,尽管理论上还有所知晓,现场总不免有些紧张,面试后才意识到似乎最重要的一点还没来得及说,应聘过程就结束了。

2.目标不够明确受挫

很多毕业生不知道怎样的一份工作才是自己要追求和寻找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能会出现两种常见的受挫现象。一种是本来应聘的职位很好,比较适合应聘者本人,然而却较早地被用人单位同意接收了,学生觉得工作来得太容易,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拒绝了。只是在后来的应聘过程中,才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而产生了受挫感。另一种就是错位竞争,总是去应聘本不适合自己的职位。开始并没有受挫感,只是不明白自己条件并不差,怎么多次应聘均告失败,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定位有错时才会受挫。

三 解决学生受挫问题的主要途径

1.首先是解决就业难问题

从高校方面来说,高校人才培养需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要转变观念,以质量求生存,从专业设置上改起,对就业困难或就业率低的专业要改革创新甚至实行末位淘汰。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开辟新专业,既要目光长远又要有务实性,加强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市场平台

我国实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政策,目前已成为市场主要的人才配置方式,由于市场建设的不完善,使市场的主导和调节作用受到相当多的人为因素干扰,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平台就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市场环境,保证毕业生自由竞争的充分实现。

3.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应不断充实就业指导内容,需安排专人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改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指导方式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建立高效的网络信息和良好的服务平台。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就业指导思想,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建立起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各高校在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环节上,应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学校应与企业深度融合,拓宽稳固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和初次就业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力度,心理咨询是预防和疏导就业挫折的一剂良方,学校应借助心理咨询平台,在毕业生离校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培训和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立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减轻和缓解毕业生就业前的焦虑心理。 4.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首先,作为学生,要积极应对就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挫折,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规划、自我评估,以及正确的职业分析来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参加必要的职业训练。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就业观念;树立“发展优先”的就业观念;树立“多渠道就业”的就业观念。

最后,要研究择业规律,提高择业能力。强化择业中的公关意识、认真学习政策,主动掌握就业行情,认真写好求职简历,掌握面试技巧,做好临场准备。学生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要正确自我评价,树立信心,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达到理想的目标。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在求职与择业的竞争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竞技状态,确定适当的个人愿望,才能选到一份自己满意的职业。

参考文献

篇(5)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 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篇(6)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和失望心理

由于就业人数众多,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相互脱节,自身的能力相对不足,对就业的期望值太高等原因,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很大。【3】当他们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当求职屡屡受挫的时候,或者是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自己的工作却没有着落的时候,那种焦虑和失望心理就更加严重。很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烦躁不安、失眠、茶饭不思、情绪低落等现象。有的大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离自身的期望值较远,因此也容易产生一种失望心理。

(二)依赖和等待心理

有的大学生独立能力不强,从小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找工作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专业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完全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父母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他们会给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他们找工作时态度并不是特别积极,只是等着自己的父母或是老师安排工作。面对各种机会,不是积极地去争取,而是等、靠、要,因而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三)盲目自信和乐观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因为在学校或是班里担任一定的职务,学习成绩也不错,觉得自身条件很好,应该在社会上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因而过于自信和乐观。对工作单位挑挑拣拣,不愿到基层去,不愿到稍微艰苦的地方去,总是想着一开始便做一名白领,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和小事做起。

(四)从众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缺乏对自身求职的明确目标,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对自身今后的发展缺乏规划,觉得别人去得多的单位就是好单位,别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从而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以别人的言行作为自己的导向。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选错了自己工作的方向,从而后悔不迭,甚至辞职而导致再失业。

(五)其他不正确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不正确心理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求稳的心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留恋大锅饭和铁饭碗,因此一心只想做公务员或者是进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工作,为的就是求一个“稳”字。又比如一次定终身的心理,有的大学生认为找工作就应该一次到位,因此就只想找一份稳定和高薪的工作,而不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现象。

三、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心理素质较差

现今进入择业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独立性较差。当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从而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容易出现害怕、沮丧等心理问题,有的人甚至会精神崩溃。在以后的应聘过程中就有可能因为恐惧、紧张、不自信,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而错失就业机会。【4】【5】这种情况在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自卑,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低人一等。有的人甚至不敢再去用人单位应聘,从而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二)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仍有不少大学生还存在着骄傲和自负心理,更有甚者甚至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现象在一些重点大学更加严重。再加上教育成本的增加,不少大学生希望高投资能得到高回报,对未来职业期望值很高。例如不少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都在3000—5000之间,有些人甚至要求更高。但现实是,不少单位开出的月薪普遍在2000以下,或者更低。当他们发现现实和理想距离太远时,巨大的心理落差随之而来。有的人十分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觉得只有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活得才有面子。因此只应聘这些城市的工作单位,对一些中小城市或二、三线的城市不屑一顾。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往往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较高,竞争也更为激烈,对那些自身条件并不是十分突出,同时也缺乏一定社会关系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对自身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往往是他们找到理想工作的绊脚石。

(三)喜欢和别人盲目攀比

大学生之间特别是同班同学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攀比心理。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平时就不甘人后。因此导致明明已经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的工作单位,但看到别的同学找到的工作单位比自己的收入高、工作也轻松时,心里就觉得不平衡,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攀比心理,非要超过别人心里才舒服。有些人会因此放弃自己原来找到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反而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当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时,又容易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不敢面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落后就要被淘汰。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只有勇敢地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并且不断地去改正才能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很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积极主动参与竞争,而是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也就是俗话说的“拼爹”。有的大学生经过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后,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意再去寻找机会,把求职的事情推给父母或者学校,期望依靠外部条件或力量促成顺利就业。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迷茫心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子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学校除了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指导之外,不可能包办。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少大学生自然就找不到工作。到后来,有些人甚至会对父母和学校产生一种怨恨心里,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没本事、官不够大;或者怪学校不够负责,因此才没能给自己找到好工作等等,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现实当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根据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潮流,找准问题的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他们今后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针对现在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加强他们适应挫折的心理训练,要让他们懂得,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学校要探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并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地抓,并且抓实、抓好。要及早开设必要的心理辅导课,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和训练,并且将这种心理辅导和训练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同时,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不断纠正他们在就业上的认知偏差,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能够科学地、客观地面对就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勇于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消除各种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勇敢地参与社会的竞争。【6】

(二)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方向。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在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时,往往只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人甚至只是父母逼他们选择了某种职业方向,自己本身对此职业方向并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在这方面学校应给学生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他们才能够学得进、学得专、学得快;其次,要让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他们将来要干什么,他们能干什么;最后,要让他们知道,通过这份职业,他们要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当然每个人的理想和目标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十分细致的工作,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制定出相应的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该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可行,清晰明确,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要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以便对他们的职业规划进行检查和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一定的能力,要想成功就业那是不可能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能力包含多方面,比如心理素质的稳定、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等。很多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不懂得如何面对失败,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缺乏合作精神,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遇到专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如何提高呢?首先,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要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并且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够发现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活到老学到老。而创新也是一种能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建设实验室、联系社会实践点、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以便使他们能很快与社会接轨,并尽快融入社会。最后,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十分强调合作,如果没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能力,要想取得成功是十分困难的。

(四)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

当择业就业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大学生要积极运用心理调适的方法转化不良情绪。可以采取自我转化、自我宣泄、自我反省等方法培养理性思维,消除纠正不正确的想法,并推动自己向理性观念转化。如果经过这些心理调适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地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训练,有效培养理性情绪,及时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下一个更大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有差异的,学校除了要提供一些公共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案的具体心理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咨询要求。

篇(7)

课 题:该成果为北京市财政专项(PXM2012_014202_000191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体系建设创新性研究)的成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论述比较丰富,但更多的是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对微观心理现象的关注仍然较少。笔者在“大学生就业双选会”做现场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共性心理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的学生及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真实案例

学生:老师,我是学计算机的,我不想做计算机的工作,我觉得太辛苦了,女孩子不适合做那个工作。

老师:哦,那你希望做什么工作呢?

学生:我想做行政助理类的工作,跟人接触的工作,不想天天坐在那里对着计算机。

老师:那很好啊,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是最好的,那就去做吧。

学生:我其实觉得挺矛盾的,行政类的工作我投了几个公司,工资才2000多元,多的才3000元,而且听说就是一两年后也不会涨很多。

老师:嗯

学生: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签了,编程类的工作,现在就挣4000多元,再过2年,就能挣七八千呢。

老师:嗯,那你的困扰是什么呢?

学生:我想,如果我现在做行政,挣那么一点钱,在北京的生活费又很高,到时候我能租的房子,我的生活状态,可能和他们就不一样了。

老师:嗯

学生:二三年以后,他们在专业领域里都是越做越好,挣得也会很多,但是我做行政,不一定能做到行政主管,就是做到了,工资也没有干技术工作高。而他们只要技术好,工作就很稳定,到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太不行了。我现在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所以找了好久都没有想好到底找什么,一会想做行政、一会想做技术,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原本清晰的职业规划,因为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导致长期对未来的迷惑及工作方向迟迟不能确定,当然也会给情绪带来一些影响。

因此,笔者旨在讨论就业过程中“比较”心理现象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原因及应对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科学择业的目的。

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1.择业上的盲目从众

“比较”心理的存在可能会让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从而显得盲目。因为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例如薪金、福利、晋升机会、学习机会、职业前景、办公环境、公司文化等等。而一个工作很难满足一个人所有的工作价值观,那么不管他获得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跟别人比较,让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在长期反复的比较中,个体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从而难以做出科学的、理性的职业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从众现象的出现就顺其自然了。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动。近年出现的公务员热、考研热、考博热、出国热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毕业生择业上的从众现象。

2.对自己难以进行深入探索

当“比较”心理出现的时候,学生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优势、能力、机会,让自己焦虑紧张,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地探索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经常会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并忽视掉自己的优势能力。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例如,有些人在某个行业中表现平平,但是在其他的行业却可以很出色。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能力,只要把这种能力找出来,并找到适合它的地方,它就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3.影响职业满意度及职业潜能的发挥

心理学家罗圭斯特和戴维斯(Lofquist & Dawis,1984)提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他们认为,当工作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会感到内在满意,而当个人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时,个人能够达到外在满意。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满意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地发展”。

当学生处于“比较”的心理状态时,可能不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分析,加之对自己认识不足,选择了社会上公认的所谓的好工作,但是并不是适合他的,或者他并不适合工作的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工作表现,造成流动性大,影响职业发展方向、速度及职业满意度。

4.“比较”心理可能造成就业难

在“比较”中,学生失去了对现实的客观判断,高不成低不就,不能理智地选择,导致错过就业机会,成为就业困难的学生。

三、“比较”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育的因素

(1)教育过程中的排名制度,重点校、重点班制度。从小学开始,长期采用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选拔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还有重点学校制度、实验班等。学生一直在比较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他们习惯了比较,通过比较来明确自己的身份。

(2)相关指导课程效果不足。近年来高校竞相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说:“工作怎么找?”“简历怎么写?”“面试时,考官会问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当我们问他们学校是否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政策讲座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

(3)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心理重视不够。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更多是侧重就业技巧方面,就业心理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相对不足,个性化服务难以实现。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到“就业心理困扰、心理发展”时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可以怎么用,可见学生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不了解,也没有准备,那么应对起来就会更加困难。有些学校尽管建立了就业辅导室,但是人员的知识结构、辅导技巧等仍需要大力提高,同时也存在对就业咨询和就业宣传不足的现象。

2.自我意识的因素

(1)自我同一性水平低。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d.Erikson)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他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按照他的理论,在进入大学前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工作应该基本完成,但是根据我国实际的教育情况,自我同一的建立往往是在大学阶段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具体内涵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与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与信仰。所有这些人格特性整合而成为随时间、条件而相对稳定的整体。”自我同一性水平低会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不稳定,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2)自我认识不足。毕业生要想做出符合自己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事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自己拥有的现实的资源等有相对客观的、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就业的期望过高或者过低,对自己适合和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岗位的选择和确定出现困难,盲目地与他人比较。

3.缺乏自信

在咨询过程中,像引例中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做什么会更让自己开心并能够做好。但是学生由于对自己能力及判断的不自信,担心几年以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境遇会比选择做专业技术的同学差,从而不能做出选择,造成拖延。

4.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

有很多同学既对自己的能力特点有清晰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路径有深入的思考,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依然会出现难于决断的现象。他们既没有学会如何做决定,同样也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承受选择之后的结果,于是总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是比较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决策总是迟迟不能做出。

5.社会压力

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年龄大概在22岁到26之间,不管男生和女生,按照社会习俗,他们除了要尽快找到所谓的好工作之外,还要结婚、生育,还要背负双方家庭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期望,还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选择的工作将会带来的未来生活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等等。这些重大的问题,对于刚刚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是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会更加地小心谨慎,和他人的比较,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比较就应运而生了。

6.社会文化影响

(1)社会文化的影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我们社会中经常用来平衡自己心态的话。其实这也是整个社会民众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个体的生活应该主要在其内在的体验,我们需要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快乐幸福,过得有意义。社会地位的获得、薪金收入的水平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

(2)社会舆论的影响。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尤其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迈入社会,对社会生活充满渴望和畏惧,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难免会犹豫,会需要其他人的建议。这时候家长、亲戚、朋友、熟人、媒体、网络等等对好工作,对成功的诠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从而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做到什么才是成功,社会对权利和金钱标榜,也会让他们迷茫。

四、如何避免就业中的“比较”心理

1.正确看待“比较”心理现象

(1)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感受,它表明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有更好的发展,这正符合了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的假设。

(2)有这种心理并不是羞耻的事情,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心理的出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做出科学的择业决策。

(3)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感,往往提供了我们进步的动力。

2.大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认识

大学生要想科学地、理性地择业,就要不断地探索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

(1)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外界给我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可以做好什么?这几个问题可以用来帮助毕业生梳理自己的职业选择。

(2)可以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通过他人的眼睛和感受来了解自己。

(3)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自我探索部分,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做一些活动,做这些活动是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方法。

(4)可以做信度、效度都较好的职业测评、心理测评,通过测量结果思考认识自己。

(5)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咨询室进行咨询或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6)阅读相关的书籍也是很好的方法。

3.提升自信,悦纳自我

毕业生既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又要有“沧海一粟”的普通人的平和。每个人都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上超越别人,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在某一方面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毕业生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能够看到他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并与之和平相处。当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平和地接纳比我们优秀的人,不管他是不是真实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4.客观地认识自己

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能力的限制,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特长,同时也有能力短板,因此不要要求自己什么都要做得与其他人一样;二是,客观的现实社会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满足我们所有的关于工作的价值观,我们必须要学会与现实妥协,并能够在现实的条件下,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

5.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研究

我们以“就业心理辅导”为关键词在国图网站上搜索,只有两本专著,而且其更多的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关“就业心理辅导”的论文也存在相同问题,甚至有学校把“就业心理辅导”用来保证学生平稳离校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已经不再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初衷。因此,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是促进学生有效应对就业时心理困扰的必要举措。

6.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效地推广就业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覆盖到全体学生,并系统地传递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难及应对的方法。当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时,再遭遇到此类问题,受到的伤害就会减小,因此课程建设是重要的、急需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贾晓明,陶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2008年下半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我国,在此背景下本已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大众传媒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力,并试图对我国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宣传策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当前舆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基本状况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是我们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力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以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高等院校1000名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出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

大学生择业期望有所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大学生择业期望值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所持的态度相对比较开放,其中56%的同学选择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21%的选择可先在非本专业就业,再考虑转行;仅有23%的同学表示不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有超过2/3的毕业生能接受职业非专业的事实。对最低月薪的期望,6%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下,32%选择了1000~1500元,42%选择了1500~2000元,16%选择了2000~3000元,4%选择了3000元以上。对于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是否愿意降低择业期望这个问题,24%的同学愿意为了找到工作而降低择业标准,62%的同学选择适当调整,但仍有14%的同学表示不会考虑降低。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薪金都在3000元以下,也不苛求专业对口,并表示在就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愿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

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性极化现象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区域选择上仍然存在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极化”的现象。其中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的占被访者的31%,愿意在中等发达城市就业的约占50%,1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仅有4%的学生愿意去乡镇农村发展;即便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有90%以上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这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尽管大众传媒在不遗余力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但是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极化”的现象仍然没得到根本扭转。

大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准备明显不足。总理说“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对于当下大学生就业来说也不例外。自信是他们实现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明显不足。如下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面对金融危机,大部分的被访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主要表现为职业认知能力偏弱、政策掌握程度较低。调查中有62%的大学生不清楚或者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71%的大学生不太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基本清楚自身职业方向的仅有38%,完全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仅有20%。

大众传媒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宽、影响力大。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其中48%选择了通过学校;35%选择了通过大众传媒;12%选择了通过家人;另外还有5%选择通过人际传播等其他渠道。

单纯从数字看,在大学生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渠道中,大众传媒仅占1/3的比重。但是通过对老师和家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大多也是来自大众传媒。因此,从本质上说学生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应该归功于大众传媒。也就是说,95%的被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大众传媒获知金融危机、感知就业压力。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较宽、影响力较大。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众传媒直接传播的影响力弱于间接传播。调查数据显示,那些从媒体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信息的同学中,只有不到40%的表示会因为这些信息而产生心理波动;而那些从学校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74%表示这些信息对自己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影响;在从家长那里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61%表示会将之与自己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学生们认为对他们就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是学校,其次是家长,最后才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调整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发挥积极影响。1.引导大学生及时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就业期望是否合理是评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我们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们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信息。客观就业形势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意识,因此大学生纷纷降低了就业期望、调整了就业观念。2.加强危机预警,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如果他们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的话,当他们遭遇挫折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媒体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为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准备。

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媒体在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正面引导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新闻。例如有些媒体曾热炒“女大学生死亡日记”,“南京近半大学生愿卖小吃、摆地摊创业”,“大学生苦读四年,月薪等同农民工”,“十万年薪聘大学生当掏粪工”等负面新闻。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了一种极为悲观的社会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2.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鼓励和宣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心之一。在宣传报道中,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多,但是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例如据《合肥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安徽省当年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创业成功56人,比去年增加12人。这说明,虽然大众传媒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却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在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舆论监督缺位的现象。调研显示,有80%的被访者表示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法规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65%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求职过程遭遇过企业非法用工的现象,且这些人当中有83%的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求能保住饭碗。这种现象的存在,起码说明大众传媒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舆论引导的缺位。因此,建议我们的大众传媒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就业法规的宣传报道和企业用工的舆论监督,发挥大众传媒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积极影响。

对策与建议

增强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社区去,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毕业生群体和每个个体的关心、关爱、关切和关怀,在尊重人、爱护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中展现作用,发挥优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倾听大学生呼声,了解大学生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加强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进拼搏的创业精神,宣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努力把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和力量凝聚好。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能够集中体现宣传导向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作为报道对象。要注重宣传的正面性、典型性、生动性,深入挖掘典型的独特性,让典型活起来。对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重点把握好“五个关键”,即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表现,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地报道新闻的背景及发展、驾驭好所要报道的问题:向纵深开掘,提升深度报道的品质。通过典型挖掘、专题策划、深度报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篇(9)

我国独立学院大部分属于“本三”的范畴,因此本文所讲的独立学院主要是从“本三”院校的角度出发。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时,他们具有其它高等院校学生所没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既有来自家庭的经济优势――学生之所以能够上独立学院,与他们的家庭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相对夯实,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能够在学生就业时提供一定的帮助。也有来自学生本身的优势――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他们在就业中放下自己的“身价”。独立学院学生良性的就业心理主要体现在:

1.1 求职过程中积极乐观,用于展现自我。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进入校园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决定了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因此他们在校期间就在积极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乐观的应对求职过程中的困难,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最优异的一面展现出来。

1.2 普遍具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心理。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重性已经看得非常的透彻,他们已经认同到社会就业的压力,因此他们在就业的时候,能够灵活应对就业压力,将实现就业作为第一要素,只有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具备了实践工作经验后,再择机选择自己适宜的工作。

2 独立学院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

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以及具备一定的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也存在不少的心理问题,具体如下:

2.1 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中等偏上的学生,而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将学生分为了“三六九等”,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内心深处感觉自己比上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差甚远,因此他们在学校学习中就会丧失信心,他们就会不注重学业,而是为了获得一张本科文凭而进入独立学院;同时社会中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偏见,人们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富家子弟”,他们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找工作,而是为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后,家长帮助他们找工作。来自学生自身信心的丧失以及社会的偏见独立学院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其表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求职时不敢向求职单位讲明自己是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学生不敢与“本一”、“本二”甚至高职院校的学生竞争就业岗位。

2.2 存在功利心理。当前无论是家长、学生都希望通过缴纳高额的学费换来优越的就业岗位,因此学生对于就业产生了较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应该比其它普通院校的就业岗位要优越,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注重选择对自己以后发展有利的就业岗位,而是一味的强调工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种类等,独立学院学生对就业岗位的目标设置过高,使得其在就业中很难获得与其目标相适应的工作岗位,结果导致他们的就业出现挫折,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学生还存在“铁饭碗”心理,他们在毕业后,就一直为了考取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而努力,但是毕竟我国每年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数量有限,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学生落榜,而考试失利也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同时学生参加考试的过程也使学生浪费大量就业机会。

2.3 缺乏主观意识,盲目随从心理。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实力一般都比较雄厚,他们自幼生活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也没有经济方面的负担,甚至一部分学生没有就业后获取报酬的概念,对于经济的概念比较模糊,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模糊,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依靠家庭关系找工作,对于家庭的依赖性比较强,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再就业时不能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位,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父母的判断,父母给自己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就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不会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等因素。

3 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并不是单靠学校的努力所能实现的,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建立联动机制,全面系统长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良好的就业氛围。

篇(10)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概述

当下,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随之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度的突显、就业机制的转变,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大学生本身的数量过多、质量下降,而在于社会资源分配过中所造成的“相对过剩”。“相对过剩”即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岗位需求数实际多于求职数,且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于岗位本身的需求,由于求职者自身原因不满足于一般岗位,但又无法成功就业而造成“相对过剩”。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就业中心提供的数据,每年到校招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总数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大约是4: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同学可以有四个岗位作为选择,但仍然有部分毕业生无法成功就业或就业后解约率较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倾向,其包含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对社会的认知、对求职层次的定位、以及就业中出现的各种就业行为、就业选择的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由于大学生初入社会,自我定位、自我认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都不够清晰,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等就业心理问题。

(一)就业经验尚浅、就业心理障碍滋生

调查发现2013届毕业生大多出生于1989年至1992年之间,从年龄结构上分析2013届毕业生即有80后的特点也具有90后的特征。由于独生子女过多的原因至使多数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多靠父母进行自身事务的处理,自我与社会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经验匮乏。调查数据中有69%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最大的困难在于就业经验不足,7%的毕业生害怕求职面试时与面试官谈话,3%的学生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工作,仅有21%的学生对找工作充满了自信。多数毕业生在求职前已经产生了紧张、焦虑等就业心理倾向。心理障碍的滋生使学生无法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等负面的情绪,

(二)眼高手低、预期过高心理

在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相对恶化,就业机制由“定向分配“转变为“竞聘上岗”的今天。过于挑剔,眼高手低,不愿意去相对平凡的岗位工作,又没有能力竞聘到实力较强、待遇较好的职位,往往会错事许多就业良机。调查中发现大多毕业生择业时只以薪金为出发点,以工资的高低来衡量工作的价值,其是当下多数学生容易陷入的心理误区。一份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现阶段工资的高低,更多的在于在该岗位给自身提供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往往会失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三)急于求成、盲目就业心理

毕业生们最害怕的便是毕业的喜悦伴随失业的悲哀,所以大量毕业生会在大四9月—10月之间会盲目的找一份工作,以求心理踏实和平衡。调查中有17%的学生表示会尽量早一点落实自己的工作,且不管工作是否是自己满意的。多数同学在首次就业时根本没有考虑过所选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导致毁约现象严重,损害单位利益,占据其他毕业生就业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指导的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专业性较强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做好铺垫。可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生活及家庭环境,进行有特色、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抓住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以帮助学生尽快的走出就业心理误区。当下,大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事务性工作相对较多,从事就业咨询指导的人员专业化、专职化的层度相对较弱,故此,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部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大学生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定向分配”的就业机制被“竞聘上岗”所代替。优胜劣汰充斥着整个就业、择业的过程,由于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学生将就业目标定向了大城市、央企、国企、公务员等“精英”岗位,毕业生们很少有愿意到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联系起来。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多元化就业。

四、结 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大学生个人的生存问题,其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共同的协作和努力。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有利的就业政策支持、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都必不可少。关注大学生就业、重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辅助其成功就业,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块有力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 郭蓉.职业生涯规划[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篇(11)

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现如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转变,随之的高校扩招政策更是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新的就业政策——“双向选择,自主就业”,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是一方面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困惑和焦虑,产生了种种就业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毕业和就业。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探索克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 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的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挫折感受即意味着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惧。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如今,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随着毕业的到来,大学生普遍进入焦虑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当个人愿望与客观现实出现矛盾时,大学生常常会陷入苦闷与焦躁之中。在择业中也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挫折,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就会出现焦虑的心理,有些同学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往往会通过酗酒、搞破坏来宣泄情绪,严重的影响学业和就业。

(二)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自卑会形成对自身能力的不恰当评价,无法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现自我,因此错失良机;另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丧失了争取的勇气,悲观的面对就业。这些自卑心理,不利于正确的评价自身,不利于发挥个人的才华和智慧,甚至会导致精神萎靡,心灵扭曲,对自身的前途形成了障碍。

(三)被动心理

被动心理是指做事缺乏主动性,寄希望与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存在这种被动的心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一些大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无法积极主动的推销自己,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家庭和有关部门。这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导致在社会就业的竞争中被淘汰。

(四)急功近利心理

校园是个多重思想碰撞的交汇处,在这里不但会形成一些好的学校风气,还会受到一些消极的社会思想的侵袭,处在大学中的学生们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响。在大学生毕业就业时通常会表现出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不正风气,在择业时往往会以金钱和物质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这种心理如果不加以疏导,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五)自负心理

自负是同自卑相反的一种心理,是对自身的过高的评价而产生的优越感。大学生在就业时,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缺乏正确的定位,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状态,造成了对用人单位的挑剔心理,自以为是的后果就是在就业的竞争潮流中四处碰壁,无法顺利的就业。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存在绝非偶然性,它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及自身素质所造成的。

(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变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在经历着转变,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接受着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冲击,他们的人格和观念在此时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变,并且趋向于成熟。此时正是最容易感受到外界变化的时期,一旦面临社会的挑战,心灵极易引起动荡和波涛。

(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处于天之骄子的环境中,除了学习生活并没有接触过其他的环境,生活中往往是顺境大于逆境,同时处在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中,使他们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当今社会的竞争性日趋激烈,这些心理素质不健全的毕业生在如此大的压力的洪流下,极易产生挫折感,当无法面对困难时,就会产生失望、自卑和萎靡不振的心理。缺乏自制力和挫折承受力是引起心理障碍的关键之一。

(三)同样的环境因素,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反应模式,这与人的个性有直接联系。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过于自卑或过分自尊,急躁、冲动、固执,多疑、好钻牛角尖、易偏激。有太强的个人欲望和过高的个人期望,不善人际交往,唯我独尊,爱慕虚荣,娇生惯养,感情脆弱等个性特征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而其中有些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四)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存在偏差,往往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造成就业与自身情况不符,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对职业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专业和职业相符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就业时无法做出调整,缩小了就业的面积,造成了就业的困难;对社会的认识也不足,理想与现实社会是存在偏差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实践经验,无法正确的认识复杂的社会,往往存在较高的期望值,在面对挫折时产生心理冲突。同时,一部分大学生有着名校情节,认为只有名校的学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自己的学校不如他人,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无法拿出足够的自信,展示自身的优势,耽误了找工作的好时机。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应对措施

(一)调整择业价值观

每个毕业的大学生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但是首先应该认清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同时还要看清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人,这个社会存在怎样的发展机会。要知道能发挥自身能力的就是好工作。因此,大学生应该走出职业价值观的误区,不要盲目的赶时髦,追求体面,图实惠,图轻松。现在大学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这就提醒我们,要培养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走出择业的误区,引导其走上成功和发展之路。

(二)保持健康的择业心理

要调整自身的择业期望,要保持平常心,用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择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要正确的面对职业理想与择业现实的差距,要知道社会现实和主观愿望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我们应该对这个落差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身的职业理想;其次,要做好去基层工作的准备,每个毕业生都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但是要注意基层是锻炼人、培养人的最好的地方,要想建功立业快速成长,一定要先付出努力;最后,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学以致用,但是由于现实的诸多问题,就业时专业很难对口,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

1.先就业后择业心态

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时,先就业后择业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先就业可以为第二次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增加自身的附加值,为择业时增加砝码。

2.凭自身实力找工作心态

现如今的人才机制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就业中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要存在依赖亲戚朋友的帮助和社会关系、背景的心理。

3.自主创业心态

如今科技在迅猛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比前辈们拥有更多创业的资源。因此要建立自主创业的心理,利用社会提供的便捷条件,进行艰苦创业,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4.再学习的心态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要在这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态,因此,当代大学生就业时可以选择能够提供再学习机会的用人单位,这种继续学习意识的强化,尤其是重视在工作中学习的心理,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