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区公务员工作汇报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3 21:31: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区公务员工作汇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区公务员工作汇报

篇(1)

首先是向区分管领导汇报省市会议精神及今年的工作打算,争取区领导对法制宣传工作的支持。其次是召开各乡镇司法所长及普法联络员工作会议,并与各乡镇和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签订全

年目标责任状,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责任,分解任务。

二、结合实际,制定2012年法制宣传工作意见

今年2月份,我们根据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区情实际,认真制定《2012年法制宣传工作意见》,并将初稿发放给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意见》更具可操作性。并将联合区委宣传部向全区下发该文件。

三、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我们对以前的各项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制定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公务员学法考核制度、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规范、流动人口学法规范等各项学法制度,为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四、形式多样,氛围浓烈,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报纸和电视动。不仅在《淮阴报》上把《条例》内容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连载三期,而且电视台在中央1—10套、省、市、区电视频道用字幕连续一周滚动宣传,做到全覆盖。

2、标语和现场联动。在主要街道、工地、机关等地方悬挂标语47条,在最繁华、人员聚集的黄河广场进行现场咨询和宣传,发放《条例》和宣传资料200余份,扩展宣传的广度。

3、城市和乡镇联动。除了在主城区加大宣传力度,还把触角延伸到乡镇,在各个街道、大道上悬挂标语,力求做到无死角。

4、领导和民众联动。一方面派专人把《条例》送给各个乡镇主要领导和业务人员,并把《条例》主要精神简明扼要的书面向区、局领导汇报,另一方面深入机关、工地、广场、街道,接受宣传的广大民众达余人次,确保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为实施从今年5月起实行的新《消防法》和《防震减灾法》,4月30日,我区举办培训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向红亲临培训班,并对学员们提出明确要求。5月份,区司法局根据季节特点,特制万把法制宣传折扇,送发给学校、机关、乡镇近百个单位3000余人,造成很大的宣传阵势,广大群众对这种新的普法方法很感兴趣,一致要求象这种别开生面的普法形式要多搞一些。

五、认真组织省级、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申报工作

3月份,组织全区各乡镇申报区级民主法治村45个。5月份,我局深入基层了解各村和社区的实际情况,从中择优选出王营镇越河村、西宋集镇新园村、凌桥乡李庵村、徐溜镇韩庄村和王营镇西坝社区五个单位作为第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申报单位。申报单位确定后,我们深入各村,现场指导,帮助准备资料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六、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

坚持中心组学法制度。区委中心组在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中都安排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并要求领导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法律素质、法治意识和依法决策能力。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开展了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区人事局下发了《淮安市公务员“五五”普法习题集》近3000册,并把习题完成情况纳入公务员年终考核范围,使法律知识成为全区公务员的必学内容。

七、落实青少年学法

依托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学校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认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交通法律法规、禁毒教育等活动。为扎实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6月2日-15日,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司法局特别邀请了对青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三提高,两增强”的目标,全面客观检查试点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圆满完成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

二、检查验收的内容

这次检查验收主要内容是:县“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决议执行情况;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的运作情况;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情况;“法律六进”活动落实情况;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三、检查验收的方法和步骤

这次考核验收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卷座谈与抽查相结合,查看档案资料与抽查基层单位相结合。

(一)检查验收的方法,主要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评。

一是听取汇报。听取单位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二是看档案。查看有关普法文件,简报、每年计划、总结、制度、考勤、课程安排、会议记录、考卷、普法照片等资料。

三是抽查。每个单位抽查1—2个二级单位或组织本单位5—10人开展座谈。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四是评议。严格按照依法治县办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检查验收组对被查单位的检查情况作适当的意见反馈,但不当场打分,不作结论性评价,检查结果由县普法办在全县进行通报。

(二)步骤及要求。对试点单位的验收,实行县、乡(镇)两级分级验收,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负责验收县级普法试点单位,以及对乡(镇)所属试点单位的抽查。各乡(镇)负责搞好本级普法试点单位的验收,并将试点单位的验收情况于11月底前向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写出专题报告。

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为:县国税局、县实验中学、__集团*分厂、__村、__社区

附件:

1、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乡、镇)

2、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学校)

3、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县直)

4、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企业)

5、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村、社区)

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乡镇)

一、组织领导(10分)

1、党委、政府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分)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不少于一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和总结工作。(7分)

二、保障机制:(25分)

1、制定“五五”普法规划。(2)

2、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6分)

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的学法用法制度。(5分)

4、普法办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2分)

5、普法经费能保障日常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列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2分)

6、普法教材发行,完成规定任务。(2分)

7、成立“五五”普法讲师团。(2分)

8、举办“五五”普法骨干培训。(2分)

9、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资料齐全, 档案管理规范。(2分)

三、法制宣传教育:(40分)

1、“五五”普法期间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8次以上,中心组学法4次以上,中心组成员有学法笔记。(8分)

2、公务员每年不少于40学时,撰写学法用法心得体会2篇以上。(2分)

3、领导干部、公务员集中进行了统一考试,参考率、合格率达98%以上。(2分)

4、中小学法制教育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之渠道作用。(4分)

5、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100%。(2分)

6、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适合青少年自身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

7、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了集中法制学习培训。(2分)

8、企业依法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2分)

9、认真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活动有方案,有检查,有典型情况反映;法制宣传普及率达到90%以上;开展 “法律进乡村”五个一建设。村“两委”干部普法教育年度不少于1次,开展外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年度不少于1次;开展“法律进社区”四个一建设。抓好社区内青少年、农民工、下岗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每年集中培训骨干不少于1次。(10分)

10、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来源:文秘站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

11、认真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2分)

12、积极搞好扫黄、除黑、禁毒、反等专项整治斗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分)

四、基层依法治理:(25分)

1、出台了本地法治建设实施办法。(3分)

2、党委、政府建立了法律顾问团或法律咨询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4分)

3、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2分)

4、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方案、有典型、有总结。(6分)

5、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建立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健全学法用法制度,开辟法制宣传阵地。(4分)

6、依法治理效果显著,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4分)

7、城乡治保网络和调解组织网络健全,治安防范工作落实,纠纷调处工作效果明显。(2分)

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学校)

一、组织领导:(20分)

1、学校领导班子重视“五五”普法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相关工作。(10分)

2、成立学校“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制度完善。(10分)

二、保障机制:(20分)

1、制定“五五”普法规划(或实施意见)。(5分)

2、有年度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计划、总结。(10分)

3、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3分)

4、普法经费落实。(2分)

三、“五五”普法宣传教育:(30分)

1、建立健全学校领导(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掌握国家基本法律、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5分)

2、开展教职员工学法、用法活动,每年学法不少于40学时;教师掌握国家基本法律和教育法律法规。(5分)

3、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按规定开设法制课程,做到有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10分)

4、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5分)

5、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并发挥作用。(5分)

四、依法治校工作:(30分)

1、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并按章程管理学校。(5分)

2、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5分)

3、依法进行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违规收费和乱收费现象。(5分)

4、定期对校舍、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5分)

5、依法治校成效显著,治安秩序良好,学校形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良好风尚。(5分)

6、教师依法施教,尊重学生人格,无侮辱、岐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5分)

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县直)

一、组织领导:(10分)

1、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分)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分)

3、有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日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5分)

二、保障机制:(20分)

1、制定了“五五”普法总体规划。(2分)

2、有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规划和年度总结。(10分)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2分)

4、落实了“五五”普法经费。(2分)

5、落实了普法教材,对依法治县办统一布置学习并要求购买的普法教材,持有率达90%以上。(2分)

6、积极参加依法治县办举办的各类培训、工作会议及宣传活动。(2分)

三、“五五”普法宣传教育:(40分)

1、建立健全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考试考核制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经常性、规范化。(10分)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法学习,每年有学法用法计划,有具体落实措施。(5分)

3、积极开展专业法大型法律咨询、竞赛及其它宣传周、宣传月等重大活动,五年内有二次以上重大活动。(10分)

4、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法制宣传橱窗、法制讲座、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难点、热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0分)

5、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5分)

四、依法治理:(30分)

1、本单位建立法律顾问或法律咨询制度,进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5分)

2、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行执法“四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5分)

3、①企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企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定依法治企规划,建立健全依法治企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纳税。(6分)

3、②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规划,建立健全依法治校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

3、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行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行业依法治理有规划,有具体落实措施。

4、行政主管部门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治理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3分)

5、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3分)

6、本单位未发生重大违法犯罪案件。(2分)

7、创造性地开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3分)

8、能按时完成年度工作。有书面总结,及时反馈普法办信息等。(3分)

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企业)

一、组织领导:(10分)

1、企业领导班子重视“五五”普法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相关工作。(5分)

2、成立企业“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制度完善。(5分)

二、保障机制:(25分)

1、制定“五五”普法规划(或实施意见)。(5分)

2、每年度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10分)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3分)

4、举办“五五”普法骨干培训。(3分)

5、普法经费落实。(2分)

6、按企业职工人数配备了相应的法制宣传员。(2分)

三、“五五”普法宣传教育:(30分)

1、建立健全企业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掌握国家基本法律、企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5分)

2、制定企事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训面达50%;参考率、合格率达98%。(10分)

3、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5分)

4、组织普法骨干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10分)

四、依法治企工作:(35分)

1、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企业。(5分)

2、依法建章立制。有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工作、生产、经营有章可行。(6分)

3、围绕维护企业生产、生活秩序,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社会治安、文明创建等专项活动。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劳动权益。(5分)

4、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在经营决策和重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5分)

5、领导干部做到依法经营,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信意识增强,无重大合同纠纷。(4分)

6、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利,依法履行自身义务,无重大涉法上访事件。(4分)

7、将普法依法治理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业自身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成效显著,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质量安全事故,生产生活治安秩序良好。(6分)

__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试点单位验收标准

(农村、社区)

一、组织领导:(10分)

1、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分)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分)

3、有具体人员负责日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5分)

二、基础工作:(20分)

1、制定“五五”普法规划。(4分)

2、有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总结。(10分)

3、有普法网络图。(2分)

4、制定了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实施方案。(2分)

5、制定了普法领导小组职责、普法宣讲员职责。(2分)

三、制度建设:(14分)

1、民主选 举制度。民主选举的档案资料齐全。(2分)

2、建立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记录齐全(4分)。

3、建立村(居)民代表联系户制度。(2分)

4、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民主理财活动记载。(2分)

5、建立村(居)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档案资料齐全。(2分)

6、建立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2分)

四、硬件建设:(6分)

1、建立村(居)务公开栏。(2分)

2、建立财务公开栏。(2分)

3、有法制宣传栏。(2分)

五、“五五”普法宣传教育:(25分)

1、建立健全村(居)委会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制度,掌握国家基本法律、与生产经营、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5分)

2、采取多种形式对村(居)民进行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农村开展“五个一”活动,社区开展“四个一”活动。(10分)

3、组织普法骨干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10分)

六、基层依法治理工作(25分)

1、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有活动、有效果、有记载。(10分)

篇(3)

目前,县档案局和档案馆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县委、县政府直属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业务指导科、保管利用科三个科室,有正式干部职工17名。县档案馆建于1986年,总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614平方米,1996年达到省三级馆标准。馆藏档案共有全宗179个,案卷59792卷,资料12517册,录音、录像、磁带31盘,照片档案3303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县从民国到现在的发展历史。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档案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档案工作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1、档案馆建设稳步推进。一是馆藏日渐丰富。一方面接收了破产、改制企业和撤销单位的档案,先后将县七二六厂、化肥厂、建材厂、物资总公司及其下属的金属机电公司、燃料公司等19家破产企业,工业局、商业局、乡镇企业局、二轻局、劳动局等5家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接收进馆,理顺了破产企业和撤销单位档案的归属问题,确保档案得到安全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四年来共征集700余册具有相当历史文化价值的材料,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提升了文化品位。二是档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县档案馆每年接待利用档案者600多人次,提供档案3000多卷(册),复印材料4000多张,为领导决策、编史修志、解决纠纷、查找工龄等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凭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搞好项目包装。四年来,县档案局每年从省档案局争取到一定数额的珍贵档案抢救经费,20__年申报的《__县民藏古谱征集及数字化拍摄》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项目。

2、机关单位档案工作健康发展。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县司法局、县环保局、县人民医院、县农行等11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20__年又有县建设局、县烟草公司积极创建省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全县机关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3、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序发展。一是加强乡镇档案工作。目前,全县24个乡镇和仙都农管处全部通过档案工作省三级以上认定。二是推动村级建档工作。20__年底,五云镇官店村、新建镇六村2个档案室顺利通过省档案局组织的“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考评验收。三是抓好全县山林承包档案工作。在全县山林延包试点中,县档案局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指派业务人员现场培训指导延包合同及相关文字材料的填写、归档工作,使之达到“齐全、完整、规范”的要求。免费为各乡镇提供山林权属档案,共查阅山林权属证书206份,复印4214张,确保了山林延包工作的顺利进行。

4、民营企业、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得到加强。县档案局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到各民营企业调研、讲课,提高业主和员工的档案意识,并与县工商联联合举办民企档案工作业务培训班,对全县20多家企业进行档案业务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了各企业档案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全县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的档案工作,如在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公祭黄帝等重大活动期间,县档案局派出业务人员对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各项活动的记录得以完整保存。

二、我县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周边县市相比,差距却在拉大,尤其在库

房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容乐观:1、馆库面积严重不足,大量档案无法进馆。县档案馆现有库房面积仅为614平方米,馆藏档案和资料72309(卷)册,各库房均已达到饱和。一是已接收档案无法进馆。目前县档案局已接收的19家破产企业、5家已撤销单位,以及教育局、组织部等单位的档案计6000余卷,由于无法排放只能堆放在县档案馆各办公室、会议室和库房的环形走廊内,管理不规范,安全无保障。二是到期档案无法接收进馆。由于库容爆满,十年一度的档案接收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各单位已到接收年限的档案只能存放在本单位档案室内,而大部分单位档案室面积狭小,档案设施落后,远远达不到档案保管要求,有的单位档案室已饱和,无处存放的档案只能散放在各办公室里,无法集中保管。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县已到接收年限的档案达20__0多卷,如果县档案馆不尽快开展接收工作,将给档案的安全埋下隐患。

2、馆库建筑老化,严重威胁档案安全。县档案馆建于1986年,时至今日,不仅面积狭小简陋,而且由于年久失修,建筑主体已接近使用年限,出现地基下沉、墙体结构性裂缝、钢筋混凝土构件分解、涂层大面积剥落、屋顶墙体地面渗水、门窗破损和库房不密封、不防潮、不隔热等现象。此外,由于修建年代较早,档案馆库建筑设计国家标准当时尚未出台,所以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存在缺陷,也没有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温湿度严重超标,致使馆藏档案资料老化、变黄发脆、字迹褪变等现象突出,大大缩短了档案寿命。

3、现有建筑功能单一,远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需要。受当时条件限制,县档案馆在设计功能上采取库房加办公用房的模式,除设办公室和库房外,只设了查阅室,没有陈列室、展览室,更谈不上设置一些必须配套的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如档案目录室、复印室、接收室、整理室、裱糊室、消毒室、计算机房、冲洗室等等。在保管功能上,防火、防水、防震、防高温高湿、防光、防尘、防虫、防雷、防鼠、防有害气体等方面能力较差。县档案馆仅能应对一般的档案保管和利用,很难实现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四位一体”功能(即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利用档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请记住我站域名/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而周边一些县(市、区),如莲都区档案馆,现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专门设立了陈列室、展览馆及各类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数字档案馆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4、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导致年年培训年年换;二是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使部分档案干部在思想和业务技能上准备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三是缺乏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

三、加快我县档案事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要站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推进我县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在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档案工作。县委、县政府要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听取1次档案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更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把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全县普法教育整体计划,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全县各乡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专门负责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进一步健全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

2、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档案安全重于泰山。针对县档案馆馆库严重不足及建筑老化的现状,要尽快腾出房间予以解决库存问题,并划拔专项经费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省委办〔20__〕65号),市委、市政府也在加快“绿谷文化”建设中提出档案馆建设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目前我市已有莲都、青田、龙泉搬入新馆,云和也已开始着手兴建新馆。今年,我县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对档案工作提出了“县档案馆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达到省二级馆标准”要求。达到省二级馆标准,其中一项是档案馆面积必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尽快上马新档案馆建设,或以现有空置国有资产的房屋调剂解决,以适应我县档案工作发展需要。

篇(4)

一、人才队伍现状

近几年,我县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县人才队伍已有一定数量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年底,全县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和具有技术职称(等级)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2万名,占全县户籍人口的10%,比20*年的16438人增加了二成多。特别是技能人才增幅较快,按照劳动部门实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口径统计,全县现有技能人才5534人,比20*年底1097人增长4*.5%。

1、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基本情况。61家县属行政事业单位统计显示,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学历以上1801人(含博士1名,硕士13名),占总人数的34.7%;大专学历1725人,占总人数的33.2%;中专学历(高中)1152人,占总人数的22.2%。从技术职称层次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09人(含正高1名),占总人数的6%;中级职称1651人,占总人数的31.8%;初级职称1189人,占总人数的22.9%。从技术等级层次看:共有178人具有技术等级资格,占总人数的3.4%,其中技师55人,高级工45人,中级工36人,初级工42人。

2、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显示,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学历以上283人(含研究生学历7名),占从业人员的2.6%;大专学历612人,占从业人员的5.6%;中专(高中)学历2450人,占从业人员的22.2%。从技术职称层次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5人,占从业人员的0.8%;中级职称166人,占从业人员的1.5%;初级职称240人,占从业人员的2.2%。从技术等级层次看:共有1724人具有技术等级资格,占从业人员的15.6%,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70人,高级工81人,中级工283人,初级工1285人。

二、人才工作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我县按照党管人才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模式,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全力打造人才集聚工程、人才振兴工程、人才保障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创业创新能力、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适用型人才队伍,走出了一条海岛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1、树立人才强县理念,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县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积极发挥领导机构作用,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部门人才工作汇报,及时掌握人才动向,预测人才趋势,研究工作对策,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宏观指导,做好人才工作全面科学谋划,编制完成了《*县20*-20*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

2、出台人才工作制度,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制定出台了《*县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有关制度》等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人才工作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工作联络员。此外,强化责任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乡镇和县属单位年度工作共性考核内容,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3、组建人才工作机构,推动人才工作开展。在县委组织部内增设人才工作科,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协调指导全县人才工作日常事务开展。通过成立县人才交流中心,完善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建立*人才网等,积极为县内外人才就业创业搭建桥梁,与省内外高等院所建立人才供求关系,努力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互动服务平台。

(二)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引进各类人才

1、靠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吸引人才。实践证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聚集人才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发展海洋经济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努力改善软硬件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减化审批程序,推行一站式办公、公示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为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靠优惠政策、搞好服务吸引人才。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党政机关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优秀人才智力引进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户籍迁移、家属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搞好服务,建立起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3、靠丰富形式、搭建舞台吸引人才。一是依托重大项目吸附人才。抓住*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日本常石修造船项目、衢山岛4万千瓦风电场等一批重大工程和高新科技项目落户的契机,从国内外积极引进人才,取得了较好成效。如*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自20*年落户以来,在现有1456名员工中,中专(含高中)学历以上的有87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17人,大专学历187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74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14人。具有技术等级资格的有496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14人,中高级工103人,船舶修造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围绕市场需求接纳人才。通过编制人才供求预测、定期供求信息、举办人才集市、组团赴省内外招聘等措施,吸引各类实用人才。据初步统计,2002年至20*年已举办本级各类人才交流大会26场次,600余家次单位、近5000人次入市交流。组织100余家次用人单位赴外县招聘各类急需人才15次。此外,在县第一、二人民医院成立了上海新华医院分院,*海山密封材料有限公司、*科成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浙江中医学院等科研院所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又成功引进了一项国外智力项目。三是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人才。扎实开展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选聘等工作,2002年以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大专学历以上700余人,来我县服务或工作的柔性人才350余人次。20*年至今已有38名大学生进入渔农村社区工作,此外,借助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引进31位大学生来岱服务,充实了基层党政工作力量。

(三)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1、依托培训基地,固定式培养。注重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县委党校、县职业技校为龙头,乡镇成校、远程教育基层站点、企业实训基地为基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固定式培训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坚持走校企联办内涵发展之路,成立了*技校常石集团分校和长涂金海湾实训基地,由技校负责教学管理,企业提供办学管理经费和实操平台,毕业后全部由企业录用。*技校还与正华、海舟、常石、金海湾等大型重点船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依托乡镇成校建立长涂、衢山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五匠”、“焊工”、“编织”等特色培训基地,对城镇失业人员、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外来务工者等开展上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2、注重实践锻炼,针对性培养。对党政人才,通过基层锻炼、项目挂职、岗位交流、办班培训等形式,着重提高党性修养、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业务培训、外出进修、专家讲座等方式,重点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组织外出考察、举办县企业家论坛等活动,着力提高他们驾御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技能人才,通过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使技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渔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专家、农业专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提供科技信息,大力培养种养加等方面的渔农业产业化人才。

3、创新工作载体,多途径培养。一是建立人才培养导师制。在非公企业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青蓝工程”,在医疗系统开展“名医传承工程”,同时组织行业优秀人才帮带青年人才、领导干部联系青年人才,通过帮带联系提升青年人才素质。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各企业、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为技能人才提供交流技术和砌磋技艺的平台。三是实施“党员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党建“三培养”活动和党员创业创新基地培育工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技术攻关组等举措,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实施人才保障工程,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1、注重改革创新,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大胆启用年轻干部,不断探索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与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20*年以来,县委先后2次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12人。在公务员队伍管理上,坚持“凡进必考”,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和全员聘任制,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健全人才使用机制,鼓励他们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利用业余时间为企业、渔农业提供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

2、强化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完善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制定出台了《*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管理办法》、《*县首席技工选拨管理暂行办法》等,开展“拔尖优秀人才”、“海洋文化名人”、“首席技工”、“创业创新带头人”、“十佳教师”等评选活动。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每月500元,优秀专业人才每月300元,海洋文化名人、首席技工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政府津贴,并适时组织进行体检和疗休养。设立每年2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奖励,其中100万元作为县骨干教师和医生的政府奖励基金,专门用于教育卫生系统。设立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基金,用于资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

3、作好服务文章,增强人才留岱发展的信心。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看望慰问优秀人才、举行座谈会,并发放新年贺卡。实行人才社会化管理,全县已有近900人实行人事,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此外,通过网上人才工作知识竞赛、人才工作月、引进人才座谈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通过《今日*》、*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的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在调研分析中发现,由于思想观念、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机制等主客观因素,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与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少。61家县属行政事业单位调查显示,中专(高中)以下学历的还有1666名,占总人数的32.1%;研究生学历14人,只占总人数的0.3%;全县高级以上职称309人,仅占总人数的6%。企业高层次人才更是缺乏,对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发现,本科学历以上283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6%;高级职称85人,只占0.8%;技师以上75人,只占0.7%。具有等级的技能人才仍旧紧缺,只有1724人,占从业人员的15.6%。初中学历以下7680人,占了从业人员的69.7%。

2、人才分布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现有人才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单位,占了50%,高级职称的有近80%分布在教育系统。海洋工程、海洋文化、新闻广播类、医学类、建筑规划设计、农林业、旅游等专业比较紧缺。在企业单位中,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占了五成左右。船舶设计与制造、船体、轮机、电气、焊工、船舶质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英语、水产品加工、产品开发与设计等专业比较紧缺。

3、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隐性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县每年考入大专院校的有1000余人,回岱就业人数虽然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但也仅占20%左右,其中考入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回*工作少之又少。二是显性外流。近三年,我县行政事业单位骨干人才辞职、自动离职、外调经济发达地区的有150人左右。以教育卫生系统为例,20*年来,教育系统共外流大专及以上学历99人,中级职称及以上就有94人;卫生系统共外流大专及以上学历14人,中级职称及以上10人。而受区位劣势、经济条件等原因,人才引进又相对比较困难。

4、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投入就是效益最大化的理念没有形成,对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人才工作中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对人才的培养经费投入不足,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特别是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没有到位。

5、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实现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需要加快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机制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分配激励、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人才市场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不够齐全。

四、思考及建议

海岛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集聚、开发与使用。为了加速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更新观念,集合各方力量,从观念、体制、方式、机制上全面创新“人才工程”。

1、注重理念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一是走出人才“职称+学历”的误区,确立“大人才观”。要突破以学历、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传统做法,树立新的人才理念,凡是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地区经济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都应纳入到人才工作范畴,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二是走出人才“学而优则仕”的误区,鼓励人才在业务上发展。随着临港工业的迅速崛起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更缺的是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此类人才在业务上多发展,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三是走出人才“占为己有”的误区,坚持人才柔性流动。清醒认识*目前发展现状,更加注重人才的技术引进,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特别对高层次人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行情,完善柔性引进的政策体系,吸引优秀人才为我县服务。

2、注重发掘潜能,发挥现有人才资源最佳效益

一是充分发挥在职人才的作用。首先要在事业上给予支持。为各种人才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展示他们的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其次要用感情留人。要主动与人才加强感情交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人才的职务升迁、晋升职称、学术活动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支持。再次,要用适当待遇留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根据现有的财力、物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二是重视二次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离退休人才一般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发挥他们的“余热”对缓解海岛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对不同专业、不同专长的离退休人才进行梳理、分类,通过组建各种老年人才协会,为离退休人才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采取激励政策鼓励一些单位对离退休人才实施返聘,使他们在擅长岗位上再作贡献。拓宽县咨询委作用发挥渠道,继续为我县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让离退休人才“金秋再创业,夕阳再辉煌”。三是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在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切实做到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发一批后备人才队伍,引入“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机制,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使用、跟踪、评价工作,以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尽快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3、注重分类培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缓解人才缺乏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大力培养党政人才。通过外出进修、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着力提高基层党政人才的起点,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吸纳品学兼优者,充实乡镇和社区人才队伍。二是重点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定期选送年纪轻、学历高的企业管理人才到国内大型企业进行实习培训;采取县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举办高级管理人才研修班。三是加速配置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与我县加快发展船舶修造、物流运输、船配产业的形势相适应,整体匹配地挑选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人才,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高智能、高技术、高工艺的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四是择优培育渔农村乡土人才。要加大乡土人才的开发投入,着力创办乡土人才创业园,使全县各类乡土人才适度集中,带动更多渔农村群众创业致富。此外,要鼓励各类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评选,拓展知识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注重柔性引进,广揽适用型的海洋经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