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财会专业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5 17:44: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会专业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财会专业教学

篇(1)

1.财会专业着重提供财务信息

财会专业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核算并进行信息披露而设置存在的。是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系统的分析体系将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形成财务信息来为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服务。故财务信息的形成是财会专业的重要事项。

2.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利益相关者对企事业单位的以后发展的定位。故财务信息的质量应受到严格的评审,一般说来,财务信息必须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即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过程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均要严格遵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来进行。

3.复式记账是财会专业的基础

复试记账,是将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通过科目的形式在账簿上表现出来,其要求是所有的经济业务均要做出双重记录,这样做弥补了单式记账法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缺点,从而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该项经济业务的全貌。

二、现行财会专业教学的陋习

1.教学理念死板

目前的教学,依旧是老师的主角戏。一般情况下,老师强行导入学习内容,完全可以不顾学生的情绪和感受,接着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一节课的内容能否灌输完就成了他们的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若按这样教下去,许多学生真的变成课都懒得来听,更不要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如果这种教学理念不改,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注定要失败。

2.教学目标不清楚,重点不突出

在进行财会专业教学时,有的老师在授课时漫天讲解、旁征博引,学生听得晕晕乎乎、不知所云。这样下来,学生很迷茫,老师也累得不轻,但效果全无,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师教学目标不清楚、没有重点造成的。

3.课堂教学板块式

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的老师将课堂教学板块下,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模式去讲解,完全没有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感受,往往会造成教学环节的脱节和师生互动的失败。

4.教学手段的单一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大数据、云计算正在异军突起,但目前的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在授课时所列举的实例依旧是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老案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是粉笔加黑板,这种太传统的教学手段切实的使得财会专业的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三、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

1.善于组织教学

能否组织好教学,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堂课,就如同一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老师来指引学生、启发学生往教学目标去靠拢,同时也要创设丰富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来思考和练习。

2.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

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效教学方法,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板书要设计的形式优美,布局合理,有概括性,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要因材施教,因利势导

在教学中,教无定法,因为教学章节的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每堂课的教学都不可能一个模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及心理的感受能力的变化,搜寻他们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财会专业的教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也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由于背景不同,他们对于财会专业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角度也不一定相同,我们要接受这些差异性,进而找到适合他??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4.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化教学

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中职财会教育也随之快速发展,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仍然比较滞后,以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综合能力素质不高,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教学模式过于公式化、模式化,有些学校的教师仍以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教学方式为主,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被采纳,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被调动。

(二)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实际教学中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有些学校根据办学的需要随意地更改财会专业教学内容,且教材中理论内容比较多,实际案例比较少,即“重理论,轻实践”,而财会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限定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自主性的发展,难以实现实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校企合作进展缓慢,实验教学环节薄弱。有些学校教学设备更无法与时俱进,仍然以粉笔、黑板和一些帐、证、表等实物展示为主,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不顺利,实习单位数量有限,学生实习形同虚设,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四)考核制度不合理。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受到很大影响,有些学校为了招到学生,不得不降低门槛,因此部分财会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很难全面掌握财会专业知识,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在考核时多采用理论闭卷考试形式,并非财会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导致中职财会专业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导致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编排上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情节严重,使中职财会专业失去特色,同时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缺乏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现有学生的实训需求;其次、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进展缓慢;第三、是高校扩招导致中职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第四、尽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会专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其实践教学方面的质量监控尚不完善,仍然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践评价标准,无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严重影响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三、改进中等职业教育财会专业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合作企业的资深财务人员辅助教学

首先,财会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因此财会专业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学校要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现场实习,只有亲自投身到一线的工作中,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每个会计事项的处理技巧,打破以往教师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局面。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聘请合作企业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兼职讲师,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辅助学校做好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通过此种教学模式,既提高了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让学生与企业接轨,学到最新的财务软件,让学生全面了解财会专业技术在企业的实际应用,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以社会的需求为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设置财会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首先专业课程必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及经济学等内容,同时根据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增设新兴财会专业课程,如网络会计等,不断的扩展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范围,增加学生知识面。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以完成财会专业必修专业课为前提,设置阶段性实训课,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可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两部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可以对财会专业技能进行系统训练。此外,每学期为学生安排一次关于财会专业的社会见习,模拟实习财会专业技能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接触到财会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3)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做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道德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近年来,某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披露。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处理上大做文章,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包装上市的非法目的。这些造假事件反映了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低下。会计造假事件中的违规者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他们用高超的专业技能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注重智力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德育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寓德育于会计教学实践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自觉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一)将会计教学与案例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学基础》时,由于基础会计的内容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因而,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运用概念、原则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如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有关安然公司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介绍安然公司的情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在讲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时列举安然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简称SPE),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构造的实体,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为了能为他们高速地扩张筹措资金,利用SPE成功地进行表外筹资几十亿美元。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安然公司未将两个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仅就这两个SPE,安然公司就通过合并报表高估利润5亿美元,少计负债25亿美元。导致了安然公司在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破产,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同时他们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增加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对会计的法律认识,并且迅速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下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在网上查找会计造假案例,要求在下一周讲述并讨论。

(二)培育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敬业爱业的思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等的作风。在讲授《会计学基础》绪论时,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把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规贯穿其中,教育学生依法办事,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在讲授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时,教育学生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核算,做到严谨、规范、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账目清楚。在讲授《成本会计》时,讲明收益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精打细算,反对浪费,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在布置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时,强调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和实践,自己总结,自己撰写,不能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抄袭,否则,属剽窃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大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舆论氛围是一种导向,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大众传媒、文化艺术与舆论宣传工具,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能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得到激励,社会舆论正是通过这种褒扬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受到抑制,社会舆论从另一个侧面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校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账经类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一方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养成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企业想通过做假账来欺骗社会,也只是能得逞于一时,而最终难逃被处罚、被淘汰的命运。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必备的要求。

总之,在会计专业课中进行职业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诚信。财会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才可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学院;2.贵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转变教育思想,及时的更新教学模式理念

现代教育观提倡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要正确的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知识就是基础,因此,财会教学时同样也不能忽视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学习。但是,在短短的三年技校中,学生们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其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了。培养学生们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校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训练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同时还在于培养学生们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都能够有效的学习”,这也是会计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教材上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将来一旦不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这些知识很快也就被遗忘了。学无止境,在技校有限的时光里,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过是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但是在一生的时光中使用学校所学的方法论能够去探索无穷无尽的知识。现阶段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也日益增长,经济活动频繁且复杂,新的经济事物也是层出不穷的,单纯的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紧跟时展的步伐,和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树立终身受益的教育思想,才不至于被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所淘汰。因此,这也就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则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财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授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并且再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并逐渐的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

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们的实操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或者是其他的业务部门进行实习,请一些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够让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真实的接触到了企业的实际业务,然后再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进行练习, 使得学生将一些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演示出来,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这些理论知识。通过有效的校外实习, 让学生们也都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既能够促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的检验,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切实的认识,还能够加深他们对此的印象。

此外,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或者是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则需要学校和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大多数都是政府办学,这也就导致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用人单位对此也都会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及时的为这些企业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和企业合作开发并且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与之有关的理论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校企合作也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的整体素质,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在校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因此,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是能够使得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会专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经济的时展中,人们对财会这个热门专业也逐渐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大背景下,财会专业的教师们需要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的适应时代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和技校教学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专业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1]徐汉萍.浅谈中职学校财会专业人才能力培养[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程玉民,王淑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会计教育模式[J].会计之友.2003.(9)

[3]李西民.论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策略.《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2期

篇(5)

1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大多数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有少数院校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但也只是单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签到、作业以及一些教学资源,并未实现真正的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导致了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式课堂”“学习兴趣不高”“低到课率”和“高挂科率”等现象。线上教学虽然在教学资源、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民办本科院校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弱和线上不能有效实施监控等问题,使得该教学模式下存在“低完成率”“应付式学习”和“教学有效性低”等困局。

2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奠

定了基础《基础会计》是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知识理论性和政策性过强,且概念多、业务性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且学生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督促,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效率低。且一旦学习中遇到困难,习惯依赖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差。

2.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超星、蓝墨云班课、MOOC、腾讯课堂和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进行融合,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制定层次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大数据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3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主张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学生学习自由。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知识点视频预习和复习重点难点,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的优势融入线下教学中,二者形成互补式发展,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与《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和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特点相适应。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深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生成整个班级或者单个学生的学习报表,再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3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交际法为理论依据的闭环式课程教学模型,主要包括:课堂引入(B)、学习目标(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和课堂总结(S)六个环节的设计与衔接[2]。“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是将课堂引入、学习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前,线下课程先通过课前测评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随后通过参与式学习讲解重点难点,最后根据课后测评掌握学生课堂接受情况,并对课程进行小结,课后根据课程教学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渐进式、层次化的练习和知识拓展资源,课程考核评价方面则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的多指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3.1线上课程设计

①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有超星、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MOOC和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供教师进行线上直播或录播授课。每个网络教学平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特性和课堂组织形式等选择合适的平台,通知学生提前下载、注册并加入对应的班级。同时,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软件建立学习交流群进行辅助。②教学资源的搭建。在开课前,教师需要将《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排期、课件、习题和拓展资料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同时,根据自己各章节设计的教学方法,搭建课程章节目录,将各章节学习目标、任务和课堂引入以文档、PPT或视频的形式提前准备好并上传至章节目录中。此外,如果有设计线上分组任务的,还需要提前将班级学生分组情况录入平台。③课堂引入和学习目标的推送。上课前几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推送给学生,同时将课堂引入的案例、视频、阅读材料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帮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快速进入学习情境。④课后巩固与拓展。根据线下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测的结果,设计不同难度、“通关式”练习题,便于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堂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实现分层化、渐进式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交流群,对学生在练习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此外,教师还可搜集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相关知识拓展案例、资料,录制习题解析视频和知识拓展视频等,将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3.2线下课堂设计

在正式授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交流群的签到功能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①课前测评。教师可在教学PPT或网络教学平台上四至五道习题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本次线下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②参与式学习。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对本章节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快速熟悉章节的知识结构,然后对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为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案例式、情景式、小组讨论、辩论和操作仿真等“参与式”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探索者和实践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③课后自测和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用三、四道习题检测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统计结果设计课后任务,必要时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对本堂课内容进行一个小结。

3.3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侧重结果的考评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3]。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时,可采用线上、线下各占50%的方式。线上成绩由学生考勤、视频学习、课间访问、测验、作业、分组任务、互动和讨论等部分构成,这部分成绩网络教学平台会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自动生成;线下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上机实训、参与式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这部分成绩需由教师根据平时记录,汇总生成。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评定指标多样且细化,涵盖了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部分,能够真实地、完整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积极性与主动性、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等,考核评价更为合理、全面、客观、公正和有效。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教学平台+BOPPPS”的混合教学模式下,首先,通过线上课堂引入和学习目标完成课前预习;其次,根据“课前测评”结果以及章节内容特点,合理设计线下授课内容和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通过“课后自测”了解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并根据“课后自测”的结果,设计分层次、渐进式线上练习和作业,深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篇(6)

财务管理是财经类各本专科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企业的经济主体多元化,财务活动多样化,财务关系复杂化,对于非财会专业的许多学科的学生来讲,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晓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强竞争能力,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经济管理类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调整与创新非常必要,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知识体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财务管理学科的特点

(一)财务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又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规、数学、统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它是一门综合运用的管理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并且在学习财务管理时能够综合运用。

(二)财务管理的理论性与务实性比较强,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这些内容,既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关的筹资和投资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具备筹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运用的能力。

(三)财务管理的涉及面广,它涉及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财务分析等方面,内容多而繁杂,各知识间的联系不容易掌握,这让学生感觉内容又多又杂,无头绪,难于找到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也谈不上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和综合掌握,更不用说运用财务管理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了。

二、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不合理

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材大多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它与财会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的教材构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各自独立的体系,这类教材并不适用于非财会专业学生使用,对于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前面的课程作为铺垫,学习起来效果不佳。而就不同学生对象而言,各专业对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的难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销售过程中应收账款的管理非常重要;对证券投资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证券估价的知识很重要,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而言,存货管理的知识很重要。如果在教学中不分授课对象专业,教学内容没有侧重点和难度的区分,显然就会影响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直至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课时分布不尽合理

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类型(例如:考试、考察、选修)在课时分布上虽有所差别,但有些学校对于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课时是相同的,统一为48课时,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却为32学时。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即使是对于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讲授,由于要兼顾理论与案例,尽管老师竭尽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还是不能将财务管理的五部分内容,即基础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全部讲清讲透。

(三)教学和考核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单一教材为对象,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基本上忽略了结合财务管理环境,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能以模拟的方式接触实践;缺乏学生主动扩展性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措施,使学生的知识容易限于课本和老师所讲,不能形成对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认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其将来的自我提高与发展。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许多学生对本课程失去兴趣,只求60分万岁。考核方法方面,主要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学习的本质;另一部分学生则抱着侥幸心理,平时放松学习,考试时临阵磨枪,这都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改进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选编适合非财会专业的通用教材

应编辑出版一套非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通用教材,解决非财会专业课程安排引起的矛盾,提高教学效果。考虑到目前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基础不同,且不同专业学生关注的知识点不同,高校教师可以在参考各种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编一本适合本校非财会专业学生的通用《财务管理》教材和配套习题。通用教材应当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只学习了基础会计学、基础较薄弱,以及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材内容体系不合适的问题,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体系,使通用教材内容更加全面,解决非财会专业课程安排差异引起的矛盾,同时教师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安排情况,合理取舍教材中的内容,从而保证教材的通用性。教材可以将会计专业学生在其他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中已学习过的相关基础知识纳入到教材中来。教材还可以标明哪些章节对哪些专业是必须掌握的,哪些章节对哪些专业不是很重要,可以作一般了解甚至舍弃等等,为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取舍提供参考。

(二)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课时量的充足是保证教师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否则连基本内容的讲授都不能保证.就更无法安排较多的时间展开案例进行探讨。目前,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课时较少,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较多,不但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理论,还包括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筹资管理、资本结构、利润分配、财务分析等内容.课时过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与掌握。

(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靠讲授书本知识,只会使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非财会专业学生财务管理教学中可适当安排案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例如,在讲授股利分配的常用方法时,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列出某上市公司历年分配方案,并写出该公司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以及为什么会采用这些方法。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前面学过的现金流、业绩评价指标等内容与股利分配政策结合起来分析,由此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开设ERP沙盘模拟综合实验,ERP沙盘模拟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每个学生作为不同的参与者.其作出的决策各不相同,运营结果也就不同。模拟企业管理现场情景,让学生进入管理者的角色,用所学知识对模拟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沙盘模拟对抗训练,使学生把所学的筹资、投资、营运等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感性认识。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由于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管理学属性,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会计学、金融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作为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教师,其知识背景中应至少包括会计学、金融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内容,并将这些学科的内容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教师。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管理学科,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财务管理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还应具备实践经验。所以财务管理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考察、访问,承担企业经营中的一些问题研究等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等。这既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积累案例资料,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在职场上财会专业被评为“就业领域的常青树”,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金融、商贸、服务、财税、审计等更是急需大量的财会专业的学生。由于职教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本文笔者从职教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谈起,就如何改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财会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1.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引导教师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设立国家职教学校教师名师奖,国家职教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突出贡献奖,表彰在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职教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显著改善,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努力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3.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创新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审定和评价机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

4.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以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基础,地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积极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促进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5.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各地要尽快建立健全省、市两级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完善和发挥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加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建设,强化指导、协调各地职业教育研究工作的职能和地位。积极组织地方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启动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1.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

2.深化教学领域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建设。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指导组织机构,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3.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扎实推进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快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信息化对现代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目前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亟待改革。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分析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改进的对策。

一、当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会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职财会专业当前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财会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

一些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认为只要开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这些基础课程外,会计专业课程教育就算完成了。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很少开设相关的辅助课程,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辅助课程,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工作能力低下。

(二)财会专业缺乏职业道德教育

在我国职业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几乎没有涉及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或者讲座。职业学校财会会计学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方面的教育,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进入工作岗位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单位的会计核算失误、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严重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学校财会教学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借助黑板加粉笔进行教学,没有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课程气氛沉闷,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看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是以单一的讲授方式代替进一步地讨论、探究教学内容,忽视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激不起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并能及时地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以便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但是,现有的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完成高等教育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的,缺乏会计专业实践经验。并且,会计专业教师中有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证的“双师型”教师过少,有的学校一个“双师型”教师都没有。另外,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师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更有甚者,一些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由于师资缺乏,就从其他学科借调教师,虽然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只经过短期的财会知识培训,他们学到的财会知识是有限的,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解决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根据需求改革财会专业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要加强财会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增加《基础会计》的教学时数,同时促使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外出实习,利用寒暑假到工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与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让学生在求学期间既接受学历教育,也获得认证教育。毕业时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从而确保学生毕业后就会有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大投入,购置模拟实验设备

财会专业是一个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专业,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习中通过动手操作才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舍得投入资金,购置学生实习中所必需的设备设施,保证学生实习所需经费。尤其是学校领导要摆正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实用技术,学校才能步入“招得进、教得好、学得精、输得出”的良性运行轨道。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会计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会计人才的前提,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方面靠教师自身的努力,不断学习,教师应确立终身学习观念。由于会计专业教师授课任务都比较重,很难抽出整段时间接受培训,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接受专业理论的学习,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的新变化,在会计知识方面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四)财会专业教学中要注重诚信教育

目前,一些单位为了获取利益,就做虚帐、假账,违背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倡导的公平、公开、公正相违背,有损于国家、债权人、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要大力进行“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教育,在财会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渗透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

总之,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必须紧跟时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诚信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技术人才。

篇(9)

引言

所谓信息化便是指信息资源、数据、平台等被使用者充分利用,实现信息共享的一个过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信息资源,并为有效开发社会潜力提供一定帮助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社会中绝大多数企业单位中相关财会招聘门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确保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可以更好地与社会进行连接,高校财会专业教育者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调整,以此为社会持续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财会人才。另外,在信息化环境下,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需高度重视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力度,以此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财会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校传统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以“1+1”为主。在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融合财会专业课程内容以及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在接收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断档情况。以财会专业课程内容来看,其中主要以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相关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而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内容则是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数据库教学、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对手工环境下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则另行安排。由于在财会课程中缺少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相关会计业务问题时出现较大的困难。另外,由于教师设置课程内容时,忽视了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实际锻炼机会减少,致使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相关会计问题时,难以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复合人才,教师在设置课程时需融合手工财会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知识,以此有效避免断档的情况出现。

二、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设备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于普及,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如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创新,高效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中信息技术设备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财会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在现代化、信息化作用的推动下,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因此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高校需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同时制定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为财会专业新型教学目标,以此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财会专业人才,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满足时代需求的专业型创新人才。另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推动高校整体发展与创新,高校首先要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以此满足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体系

为了确保学生在日后实际生活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应用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哪一专业技能,其水平的提升都不在于朝夕之间。要想实现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则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实践,同时通过反复不断的检测来对自身技能进行完善的一个漫长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提高学生财会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体系,通过完善创新原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在对原有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财会专业特性,集合实际教学内容与需求,将财会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为由浅至深、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在具体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将财会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作为首要讲解任务,其次将财会专业基础性的实践内容作为第二阶段教学任务,最后将实际生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财会问题作为最后阶段的教学任务。第一阶段教学内容,应借助当下信息环境下各种智能设备、先进设备,如电脑等来开展相关财会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蓄积和考试需求以及考试方式来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设置,以此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地了解、掌握财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生掌握基本财会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开展合理的实践教学,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财会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与工作当中。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与困难进行总结,以此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三阶段教学的内容,应以企业单位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来进行设置,积极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信息化的财会工作单位进行实习,以此有效提升对信息化财务技能的掌握,进而推动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构建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不断深入与应用,网络形式的教学方式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高效财会专业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相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更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为了更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高校需要构建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构建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确保网络平台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以此确保在不同教学需求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对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另外,为了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拥有更加宽阔的学习视野,高效在网络平台中还应构建相对完善的财会专业资料库,以此确保学生在遇见各种难题时,可以对资料库进行全面的浏览,提供较强的便利性,从而快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为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网络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模拟实践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模拟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符合时展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就业需求,模拟学生在真实的财会企业中工作的情形,依据遇到的问题,及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处理问题,并办理各种财会业务。从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强化学习成果。也可以积极的举办财会类竞赛,在竞争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校企合作,开展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在学生高年级时,选择社会上会计财务水平较高、会计信息化完成较好的企业,建立稳定联系,并逐渐发展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运行中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财务水平,同时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更有利于衔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效的教学环境需要贴合时展步伐。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首先要明确了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龙肖梅.校企合作下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2):290-292.

[2]孙文迪.高校财会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1):10-11.

篇(10)

多样化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手段以及形式的多样化。针对我国当前职高,财会教育中存在的内容古板、手段单一以及视野狭窄等问题,加强多样化教学实践,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财会人才。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当前,我国传统财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过于狭窄,过于强调职业考试;过于依赖于教材,过于强调学术知识;严重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关注,等等。理想的财会教育应该以基本原理教学为基础,重点加强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平课程,而并不是深入的专业教育。在实际财会教学中,教师不可过分依赖于教材和教案,要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小组合作教学来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课外教学来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等。

此外,我国财会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就财会论财会”的现象和问题。由于财会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财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尽快成为优秀会计师的能力,而并非是培养学生刚一毕业就成为优秀会计师,换句话说,财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技巧和习惯。所以,财会教育的教学内容就不仅要包含专业知识,还要涵盖其他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当下,财会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师必须具有职业相关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可以说,高水准的课程设置以及多样化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培养财会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与重点。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现代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手段也已经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模式的桎梏和局限了。财会教学要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构建集案例教学、课外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灵活运用和正确处理各种教学手段,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内在规律和道理,一旦生搬硬套式采用某种教学手段,便会严重阻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传统教学模式、课外活动、业务实习、模拟操作以及测验考差等,这些都属于重要的教学手段。而要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全面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了充分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构建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体系、网络教学体系以及电视教学体系,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需要指出的是,财会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组织教学,而且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

三、教材和考试形式多样化

要想实现财会专业教学多样化,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完全依赖于教材,单一对财会准则和习题进行讲解的授课方式,现代财会教学应该采取主动学习的授课方式,将财会人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精心规划和全面整合。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相对低效。所以,传统财会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财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财会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科都有指定的专门性教材,教师讲解和传授的知识也以专门教材为依据进行。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客观分析判断能力。教材和考试形式的单一化极大限制了学生视野,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创新,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具体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取教材,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财会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辅助教材作为主教材,包括报纸、杂志和新闻等,不同的教材能够有效引发教师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创新,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考试的方式也要实现多样化,要彻底摆脱传统的“一考定音”模式,将考核中心转移到平时学习上来,就是说要强化过程考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考试,包括撰写“小论文”、“实习报告”、“实体体会”等等,由此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客观地讲,相比于习题、练习等传统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更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职高财会教育多样化教学,各种环节和要素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些环节和要素有并非简单的随意参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各自的关系和主次地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教学目的。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是现代财会教学多样化的最佳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财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卫艳.如何调动学生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学习兴趣[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2)

篇(11)

一、新时期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多个因素,教学模式的科学有效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当前财会市场人才比较多,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首先教学培养目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职业院校财会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但是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是要到中小企业服务的,这就使得教学内容、方式等与实际就业不相符。目前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多注重专业知识,忽视能力发展,财会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1],但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并不到位。

很多职业院校在财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特色,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多、内容划分比较细,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的训练比例不合适,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开展的,或者只是形式化的教育,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理想,无法与本科生竞争。

目前的一些职业院校财会专业设置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还有一些职业院校将财会专业定位于中职技能和高职理论,教学计划多年来丝毫不变,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二、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1.设置科学的财会专业教学目标

新时期,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先明确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在以往的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强化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财会专业知识,这种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财会教学目标应是强化学生的实践,促进学生财会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使职业院校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实现财会专业人才的良好发展。

2.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注重学生技能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财会职业的需要,实现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重新构建财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前提和基础,使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密切联系起来。使课程体系以学习课程为核心,转变以往财会学科体系的限制,以就业和技能提升为指导,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强化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开反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财会职业的需要,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适应财会职业的需要[2]。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财会课程还是学科课程,过分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科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活动中心,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

3.改革教学内容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不能将掌握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例如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增加实际的教学案例,使学生结合案例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财产来源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某学生的财产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手机、衣物等,财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向同学他人借钱买的,也就是负债,二是父母给的或者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也就是所有者权益。[3]通过这一案例讲解,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4.改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