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特岗教师面试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中小学;特岗教师;现状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27-02
一、铜仁市特岗教师教学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农村特岗教师最真实的教育教学现状,笔者通过主要采取访谈(对象为各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与特岗教师代表)与考察(学校环境、教师食宿环境等)的形式走访铜仁市特岗教师数量最多的4个县(思南、石阡、沿河、德江)后,在认真梳理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发现当前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1.职业意识淡薄。当前,农村特岗教师群体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迫于就业压力和教师编制诱惑而上岗,由于接转政策的模糊性、自身前途的不确定性、工作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性等多重原因,导致特岗教师很容易在服务期间产生徘徊心理,难以安心学习、工作和生活。如,少数特岗教师入职后便想以此为跳板从农村学校调往城镇学校、县城学校,甚至市里学校;部分比较优秀的特岗教师倾向于选择继续升学、考公务员或者考更有发展前景的事业编制岗位;也有个别特岗教师由于其他原因出现服务期未满而离职的现象,或许是待遇难以满足需求、学校地理位置偏僻难以适应、离家太远而思乡情切,又或者是恋爱对象身处异地难以婚配的原因,等等。面对部分特岗教师的离职与调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留任的特岗教师也在留与弃之间徘徊。基于此,特岗教师不安心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现状间接地造成了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秩序的不良影响,在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面前形成了一种缺乏责任心和不爱岗敬业的形象。
2.专业知识薄弱。大部分被访谈的学校领导都认为特岗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难以胜任当前的学科教学任务。在与多所农村学校校长的交谈中得知,少数特岗教师连请假条都不会写,如沿河县某学校一位语文教师向校长递交的请假条中,总共22字,有5个错别字,且格式不规范,语义不通顺,校长看后难以明白其深意。又如,由于贵州地势蜿蜒,农村中小学校大多位于偏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教师数量缺口大,报考人员甚少,存在着特岗教师招聘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进而间接导致学校为特岗教师安排任教课程与其所学专业或特长相差甚远的情况发生。再如,农村中小学招聘的特岗教师群体中绝大多数教师为非师范生,而且在大学所学专业与基础学科很不一致,如社会学、法律等,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只有高中水平,还需要多加锻造。
3.教学技能缺失。特岗教师专业和学历结构主要由师范类本科生、非师范类本科生、师范类专科生和代课教师转正构成,虽然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群体中,特岗教师以本科生居多,但由于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时本科生只参加面试,不能完全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存在招聘门槛过低的现象,难以招聘到真正的人才为农村基础教育添砖加瓦,故目前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的教学能力仍然整体偏弱,主要体现在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学进度偏差大等方面。例如,石阡县某学校的一位教师在开学后一个月内就已经上完了本学期教材的一半内容。又如,沿河县的某学校个别教师上公开课时,从网上下载课件,讲课时照本宣科,思路不连贯,语言表达不清晰,学生听完后分不清重点与难点,难以攫取课程内容的深意,等等,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4.师德师风不良。大部分被访者都提及农村特岗教师普遍存在思乡情切、随意调课、殴打学生以及穿着不得体等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损害了教师形象。例如,贵州省铜仁市各区县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山村,县级“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基本以本地生源为主,也存在少部分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生源的特岗教师,为了享受尽可能长的假期,农村特岗教师在逢年过节时随意调课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有个别特岗教师出现缺旷课现象。又如,少数特岗教师在正常上课期间让学生自习而自己却拿着手机上网,完全忘却了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形象。再如,多数学校领导反映农村特岗教师殴打学生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可能学生太顽皮,可能缺乏学生管理技巧,也可能因对现状不满而莫名地发泄内心情绪,但无论什么理由,教师都应该在学校杜绝体罚学生。此外,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面前应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不仅要用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水平引起学生的钦佩,而且还要通过仪态、仪表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二、铜仁市农村特岗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
为了能够解决当前农村特岗教师群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提升农村特岗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等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政府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1.政府主导:改革招聘政策,出台接转制度。
(1)改革招聘政策。当前的招聘政策已经辐射全面,面对农村中小学在岗特岗教师群体中凸显的诸多问题,为了缓解特岗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的现实情况,亟需政府部门认真修订招聘政策,提高准入门槛。在招聘流程中,建议加大考试监察力度,对所有报考人员都采取笔试(70%)+面试(30%)的形式进行统一招聘。就笔试而言,基于农村特岗教师学历结构的层次性和专业方向的多样性,而且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建议笔试内容以基础教育学段和学科分类为主,重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就面试而言,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了使面试环节落到实处,建议采取提问和试讲的形式进行,提问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养,试讲主要测试教学水平,试讲题目一定要多元化,并且在面试现场随机抽取,给予半小时的备课时间,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考察应聘者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考验应聘者的随机应变能力。此外,建议每组面试评委当中至少安排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并且不能提前公布评委名单。
(2)出台接转制度。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后,考核合格且愿意继续留任者,各省(市、区)应为其及时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正式编制、核定工资绩效、职称评定等手续,同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负担范围,保证其与当地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为了确保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全部落实在编岗位,相关省(区、市)教育、人事、编办、财政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结合国家政策和特岗教师的现实需求,出台相应的人事接转方案,落实服务期满的农村特岗教师的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如,对于三年服务期满后想回到自己家乡或者其它地区工作的特岗教师,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人事转移、互换制度。此外,为了吸引特岗教师继续留任,各市、县、乡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可以优先聘用聘期已满且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
2.学校管理:实施人性关怀,合理安排课程,加强继续教育。
(1)实施人性关怀。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群体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豆蔻年华的大学毕业生,曾经有过惬意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有些还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父母宠爱,来到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的贫困山区工作,生活环境落差较大,内心难免失落,学校应该对这些特岗教师给予人性关怀。首先,建议设岗学校领导应该给特岗教师创造一个充满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环境,解决他们的临时住房问题,让他们感觉到温暖与踏实,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生活与教学。其次,农村特岗教师多数来自于异乡,肯定会思乡情切,而且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没有朋友,设岗学校需要定期举办联谊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农村生活。最后,多数特岗教师都比较年轻,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经济状况不乐观,学校可以考虑每年为特岗教师报销寒暑假回家探亲的来回车旅费,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集体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成果充分体现实践性质;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队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同时树立了校区的良好形象;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得到当地单位党团组织的较高评价;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总结工作,按时上交所要求的各项材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科学专业的指导。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个人主要表彰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校级以及校区级优秀通讯员将从各小分队上报的社会实践通讯员中评选产出,要求曾准确及时报道社会实践开展情况。
校级以及校区级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基本条件是: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校级以及校区级的评选从已提交的调查报告中评选产生。
校区优秀组织奖是对在组织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区学院学生会颁发的,以学院学生会为单位申报,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准时制定并上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社会实践活动点面兼顾,社会实践率高;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实践团队表现突出,获奖论文比例高;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稿件充足,质量高;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材料按时上报,优秀实践报告按时上报。
二、申报工作要求
申报优秀组织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须提供1000字左右的活动总结及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有关表格,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请用A4纸4号仿宋体打印。各类申报材料于10月8日前报送到校区团委。
校区各学院学生会、服务社、团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表彰工作。要通过举办汇报会、座谈会、评比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总结表彰工作,巩固活动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研究和制定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进一步推动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二、招聘指标具体指标分配见附表1。
三、招聘原则
(一)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二)优先招聘报考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本县代课人员。
(三)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校,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硕师计划”研究生安排在农村乡(镇)初中。
四、招聘程序特设岗位教师招聘按照公布招聘岗位、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签订合同、培训等程序进行。招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报考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不能报考)、年龄在45岁以下且在公办中小学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人员。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岗位,进入第二阶段招聘。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免笔试,只设面试;
第二阶段的考试设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第二阶段招聘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工作,由地区教育局统一负责组织;面试、体检和录取等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报名采用先网上注册报名,然后现场审核确认的方式进行。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阶段报名时间内登录“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网”( tg.ncss.org.cn/),点击特岗报名注册考生信息选择设岗省份申报岗位,注册并申报岗位成功后,下载打印出《特岗教师报名表》。同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报名表》并填写。(一)第一阶段招聘(免笔试人员的招聘)
2、资格审查报考者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对资格审查合格者,由县教育局建立报考个人档案。
4、录取、签约面试及体检均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符合免笔试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县落选的,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其填报的第二志愿在本地区所辖“特岗计划”县及时进行调剂。根据各县调剂后的岗位缺额情况,可对符合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落选考生,根据其调剂志愿在省的协调下进行跨市(州、地)调剂。被录取者(含“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与县教育局签订聘任合同。凡未签订聘任合同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签订的聘任合同自然解除。
5、上报和公布第一阶段招聘录取签约名单 ①5月26日公示特岗县岗位需求学校计划。 ②5月30日在铜仁学院大礼堂进行现场签约。 ③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和第二阶段岗位需求上报省教育厅。
浚县201X年拟招聘的80名特岗教师。
二、培训时间、地点及要求
1、201X年8月26日—29日,集中在浚县教师进修学校微机室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201X年新招聘特岗教师岗前远程培训。培训时间共4天30个学时。(培训地点:进修学校微机室)
2、8月30日—31日,由浚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共两天。(培训地点:进修学校报告厅)。
3、8月26日上午8:00前准时在浚县教师进修学校报到。每天学习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 2:30--6:00。报到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单、一寸彩照2张。自带生活、学习用品。统一安排食宿,学校提供褥子、床单、枕头,但生活费及其它自理。
4、各特岗教师须按时报到,8月26日上午8:00前不报到者,视为自动弃权,后果自负。
三、培训方式
采用网上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3、坚持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的原则;
4、坚持教师调配与支教轮岗相结合,确保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的原则;
5、坚持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原则;
6、体现人文关怀、照顾困难教师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中小学教师调配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教育、人事、财政、编制、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另行文),调配工作全过程在领导小组的领导、监督下进行。
三、调整范围
1、城区缺编学校的补充;
2、农村缺编学校的补充;
3、结对帮扶、轮岗支教;
4、特岗教师的调整、分配。
四、公开聘用及调配办法
(一)城区学校教师调配工作
凡教龄满五年以上(2006年9月以前参加工作)、身体健康的在编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综合考试和考核,统一选聘。统一选聘总分为100分,其中笔试占60%,困难程度占20%,学校考核评价占20%。选聘时,以各学科实际需要人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聘用。原则上每所农村小学被聘用人员不超过本校教师总数的10%,中学不超过本校教师总数的15%,超编学校以不大于超编数为限(四舍五入)。具体选聘人数根据开学后城区学校缺编情况确定。
1、笔试(满分为100分,按60%折算计入总分)
笔试及阅卷登分由中小学教师调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
(1)笔试形式:闭卷。
(2)笔试时间:
(3)笔试地点:
(4)笔试内容: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等。
(5)报名时间:
报名地点:市教培中心二楼会议室,报名时交一寸照片2张(办准考证).
2、困难程度(20分,实得分计入总分)
困难程度由中小学教师本人如实提出、现任教学校审核认定。
困难程度满分为20分,实得分计入总分。如弄虚作假,则取消教师应聘资格,并追究校长责任。以下各项可累计加分,20分封顶。
(1)教龄每年0.3分;
(2)夫妻双方均为教师且都在本市农村学校工作的4分;
(3)夫妻双方均为教师,其中一方在本市农村学校工作的3分。
(4)配偶在外市县工作的4分。
(5)配偶在本市农村非教育系统工作的3分。
(6)父母患重大疾病需要照顾的1.5分。
(7)配偶或子女患重大疾病需要照顾的3分。
(8)夫妻离异独自照管小孩的3分。
(9)28周岁以上的大龄未婚青年2分。
(10)其他特殊困难需要照顾的1.5-1分。
3、学校评价(20分,实得分计入总分)
(1)现任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10分,实得分计入总分)
1)责任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方面):强6分,较强4分,一般2分,差0分。
2)团队合作能力:强2分,较强1分,一般0.5分,差0分。
3)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力:强2分,较强1分,一般0.5分,差0分。
(2)拟调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10分,实得分计入总分)
1)面试:优秀5分,良好4分,一般3分,差2分。
2)年月以来承担县市级以上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教学任务1分;获县级以上政府或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荣誉称号1分;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会组织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获地市级以上奖励1分;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1分;年度考核优秀一次以上1分(各项不分级别、不分次数)。
4、考试考核成绩公示
困难程度得分和学校考核评价成绩,由各相关学校于月日前完成并报局人事室汇总,笔试和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将于年月—日在教培教研中心公示,公示期3天。
(二)农村学校之间教师调配工作
农村学校之间的教师调配,在符合编制要求的前提下,学校之间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字盖章后,报教体局审批。(有此意向的教师到教体局人事室领取《灵武市中小学教师调动申请表》)。
(三)特岗教师调配工作
1、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原则上不予调整,但根据学校编制数余缺情况可适当在农村学校之间调整。
(一)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高低不等,极不均衡
大学生签约单位,公立园、私立园、民办园并存,示范园、一类园、二类园、村办园同在,高低相差悬殊,首选公立园的大学生居多,但就业成功率也最低。
(二)缺乏面试技巧,心理承受能力弱
有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面试时因缺乏应有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致使与理想幼儿园失之交臂,倍感遗憾。也有个别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能顺利签约。
(三)学习成绩不等同于就业能力
有些大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并不太突出,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却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有些在校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工作后却一直不温不火,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优秀的品质。
(四)异地长期就业者少,工作流动性大
签了约的同学,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性较大。特别是签约外地大城市的大学生,大多工作一定年限后由于各种原因又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留不到梦想的大城市。
(五)职业认同感有待加强
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责任大,工作繁琐,且工资待遇普遍不算高,这严重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跳槽转行。
二、对幼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一)呼吁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幼儿教师担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在儿童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1.完善幼儿园各项制度,解除幼儿教师后顾之忧。目前,虽然学前教育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学前教育仍不在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关于幼儿教师各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私立、民办幼儿园制度欠缺,幼儿教师缺少保障。
2.加大幼师院校的招生政策倾斜,以高质量生源促高质量就业。我国生源越来越少,师范教育优势越来越弱,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这将对幼师院校招生质量带来不利,从而影响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呼吁国家出台扶持政策,提高幼师院校生源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强化幼师大学生就业质量。
3.积极鼓励幼师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设幼儿园特岗教师岗位,增加适合幼师生的志愿服务西部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园水平低,师资欠缺的实际,实现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幼师院校要与市场接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对接幼儿园教学实际,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我国著名学者、教授袁隆平说过:办公室、计算机种不出庄稼。学校要办出特色、掌握社会需求变化、培养社会急需人才,都需要沉入其中亲听、亲看、亲体会,不能坐在办公室和教室中听说、想象。建立健全大学生追踪调查体系,掌握大学生就业情况最前沿消息和现状。
(三)加强幼师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1.幼师院校应该加强教师就业指导教学指导和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研究,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及内容,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和本领。
2.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又要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冷静地对待就业,使学生在应聘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加被聘的机率,减少受挫的打击,使学生满怀希望与信心去择业、就业。
3.在日常教学和就业指导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认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适应和职业成就感,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四)长存危机意识,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
随着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越来越多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幼师院校面临巨大考验,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同时,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也刻不容缓。幼师院校应在原有就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启动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有选择的与各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我国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基本经历了“统一计划、统一分配”、“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三个阶段,师范类毕业生逐步告别了包分配的就业模式。这一系列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师范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的机会。然而由于很大一部分的师范生就业知识的缺乏,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造成这一结果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师范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对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有着重要作用。
一 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市场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目前并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专门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因此,当前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非师范院校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一)时间不长,内容不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而展开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四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仅是包括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的介绍以及就业政策的宣讲等。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不全,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职业决策方面指导较少,难以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
(二)方式单一,形式简单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以就业指导课或者就业指导讲座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就业指导的作用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生真正能吸收的东西并不多,而授课教师大多数也是照本宣科,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很难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听过之后很难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也就造成了接受就业指导的学生依然处于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对自己的特点、优势缺乏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缺点盲目乐观,同时也令一些毕业生的心态失衡,出现延误时机、期望值过高、缺乏主见等现象。
(三)师资不全,素质不齐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二 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前提
本文第一部分内容已经提到过,当前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在大四一个学年来集中开展的,仅仅从就业形势、求职技巧、政策解读等方面向毕业生“灌输”,这样做无异于是“临时抱佛脚”,实际效果当然不好。高校就业指导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合理选择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合理定位;引导学生完成求职前的心理准备和求职中的心里调适;引导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合法保护个人的权益,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们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开始抓起。
具体对于师范生来说,应该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就业指导内容。课程分四个阶段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在大学第一年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在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从而为自己一生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第二年,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职业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大学第三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培训,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面试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大学第四年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了解需求信息,掌握就业政策,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讲授、讲座、播放教学光盘、模拟现场招聘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集中学习。
(二)积极转变师范生观念是重点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学校的就业工作开展得如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观念与态度。受传统就业意识影响,师范类学生往往将目光停留在相对发达地区有正式人事编制的公办中、小学等单位上,不太愿意去偏远地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等冷门单位工作,他们或追求工作的稳定性,或追求工作的高福利待遇,头脑中“先就业,再创业”的观念比较淡薄。正是因为大批的师范生抱有这种旧观念,每年的各地级市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一年比一年火爆,甚至可以用当年形容高考的一句俗话来形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偏远地区、农村的公办学校以及大批的民办学校、培训学校却少有人问津。因此,抱有这种旧观念的师范类毕业生往往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成为了徘徊者,一时的犹豫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更新与纠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成了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师范生的就业观念:
1、鼓励师范生走向民办学校。辛辛苦苦读完大学,毕业后想找一份有待遇优厚的稳定工作,恐怕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对于师范生来说,就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的公办中、小学找到一份“带编制”的教师工作,因为这些地区的“带编”教师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然而,从2003年“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开始,城市公办学校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已经逐渐完成了新老交替,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才会出现近两年公办教师招聘考试异常火爆的情况,一个教师岗位出现几百上千人同时报考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与公办学校“有人无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民办学校从本世纪初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批学校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每年的师资需求量都很大,但由于师范毕业生更多的青睐于公办学校,导致这部分学校经常出现“有岗无人”的窘境。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大家还是传统的认为民办学校工作不稳定,福利待遇不优厚等。经过笔者的调查,现在有相当多发展成熟的民办学校工资待遇不会比公办学校低,并且建立了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并不是大家所误解的工作不稳定。而且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先进的办学理念,能够给大学毕业生们提供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发展平台,只要自身有实力,在民办学校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在校生的择业观念,鼓励师范生摘掉对民办学校的“有色眼镜”。
2、到基层、西部、农村去就业。基层、西部和农村由于地域、观念方面等原因,一直是大学毕业生不太愿意就业的区域。前文也已经提及,城市的教师就业机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而偏远农村的教师就业机会却存在的大量的缺口。为解决这种城乡师资需求不对称的矛盾,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积极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就业,如“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等等。其岗教师计划是专门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的一项政策。“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毕业生参与特岗计划期间,其工资待遇、住房问题、社会保险等方面都有政策保障。然而虽然有着比较优惠的政策,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此项计划不是很“感冒”,造成部分地区的特岗计划不能完成,教师结构得不到改善,师资得不到有效补充。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介绍先进事迹等手段,进一步调动师范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突破师范限制,拓宽就业渠道。由于我国高等
师范院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类毕业生与非师范毕业生相比对其他职业的适应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很难适应非师范类的工作岗位,与非师范类的毕业生竞争非师范类岗位也处于相对劣势的局面,这样一来可供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选择的工作岗位就相对较少,就业渠道也就比较狭窄。同时,随着我国教师队伍的不断职业化,国家对教师资格采取考核上岗方式,只要通过了认证考核,取得相应等级的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对口上岗,从而促使部分非师范类的毕业生抢了原本属于师范类毕业生的“饭碗”。同时很多单位也希望通过引进综合类的毕业生来优化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这就在客观上缩小了原本属于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广大师范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及早做好准备,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专多能,以便选择各种行业和岗位。
(三)建设战斗力强的就业指导队伍是保障
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一支高素质、战斗力强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师范类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正在向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就业指导的科学化、职业化将成为新的趋势。但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专业教师的培养、不同专业人员的组合、管理者观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系统的过程。然而,当前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根据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人员配置情况,可以建立由“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院系书记和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组成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主体,并适当辅以校外专家、学者、成功人士等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思政”教师应该成为就业指导理论教学的主力军。早在1995年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建议“在高等学校三年级或四年级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本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思政”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师范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问题正是应该通过“两课”教育给予指导。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既可以实现思想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又能使就业教育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专职辅导员、院系专职书记负责对学生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和学生交朋友,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进修方向,作好就业准备,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undergraduates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ity in the province of Hebei
Zhou LijuanLi Haiy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peciality is a new subject in the province of Hebei, has now opened in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ffec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including job experience, work situ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ity, such as improving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djusting employment mentality, strengthening employment guidance, to perfect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promote students employment .the undergraduates should develop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d promo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ity;employment situation;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本论文为2012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研究课题《河北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RS-2012-1143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杭州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至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 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有137所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多年的实践探索使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小学教育本科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从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实际来看,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培养目标不断明确,但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如就业问题。从一些已有的调查来看,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调研,河北省开设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院校有:石家庄学院、邢台学院、保定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招生时间及招生数量如下表:
从表中所列的招生时间和人数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在河北省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唐山师范学院已经有七届毕业生,邢台学院有两届毕业生,2012年石家庄学院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已经有第一届学生开始就业。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就业为例,该专业08级学生为第一届毕业生,共有学生57人,考研最终录取人数20人,占报考人数的67% 、班级人数的35%,从就业来看,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聘用12人,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 2人,自谋职业24人。
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我省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该如何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据目前的了解,河北省目前还没有小学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相关分析与研究,而对河北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对省内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方案的设置、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河北省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及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五所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院的08级毕业生和09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展开了调查。主要采用网络(如利用班级的QQ群、公共邮箱发放问卷)以及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截止到本文成文主要回收问卷61份(其中已读研的同学没有填答问卷)。其中08级毕业生共31人,09级学生共30人(09级的学生还没毕业,正在择业过程中)。
毕业生的求职现状调查
从问卷来看,私(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占到39.3%,事业单位(含政府机关)占到36%,57.3%的毕业生工作的岗位是一般岗位,44.2%的毕业生认为现在工作不是很满意,先凑合着。36%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单位最满意的地方是专业对口,其次是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59%的毕业生认为求职前期望的月薪是2001-3000元。62.2%的毕业生目前的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为2000元及以下。参加工作以后,40.9%的毕业生从未调换过工作。44.2%的毕业生期望在目前单位工作1-2年。
从以上调查来看,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但毕业生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更看重的是专业对口,说明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发展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希望未来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认可的。较多的毕业生希望在目前的单位能工作1-2年,不想频繁的更换工作,说明毕业生希望多积累工作的经验,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毕业生的求职经历调查
从调查问卷来看,50%的学生在毕业后三个月内签了就业协议,21.3%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签了就业协议。“毕业后的就业渠道”选择较多的是社会招聘网、招聘市场(会)、家庭和个人关系,分别占到了49.1 %、29.5 % 、27.8%。“获取就业信息最有效的渠道”选择较多的是网络信息(49.1%)、亲戚或朋友介绍(22.9%)、校园招聘会(21.3%)。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优先考虑的是薪酬与福利(68.8%)、个人发展空间(54%)、地域(49.1%)。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问题是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关系缺乏以及个人能力不足,分别占到了65.5%、42.6%、29.5%。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能力(52.4%)、专业能力(36%)以及自我表达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32.7%)。
毕业生认为表达与沟通能力(68.8%)、机警应变能力(42.6%)、外表仪容(34.4%)最重要。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是表达与沟通能力(55.7%)、组织与协调能力(49.1%)以及分析思考能力(34.4%)。在求职择业过程中63.9%的毕业生认为亲属或朋友的帮助最大,其次是学院老师或辅导员(22.9%)。47.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能力。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毕业生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指导服务是提供就业信息(54%)、求职面试技巧培训(42.6%)、就业形势、政策分析(31.15%)。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网络是学生就业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否从网络中找到更多的就业信息,决定了大多数毕业生择业的空间。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薪酬福利,其次是个人的发展空间。说明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更趋于理性化。在求职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更为重要,而且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也是表达与沟通能力,表明学校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组织与协调的能力。大多数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以及加强求职面试过程的培训。
(三)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情况调查
从已有调查来看,50.8%的学生认为专业优势在于专业技能,而不足之处在于创新能力(31.1%)。52.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一般,只有0.3%的同学认为掌握得很好。49.1%的同学认为母校在专业课内容及安排以及师资力量方面最值得研讨和改进。而“大学教育中哪些素质和能力培养最重要”一题14个选项中,创新能力排在第一位(47.5%),其次是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能力(44.2%)。73.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对就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活动(32.7%)。31.1%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52.4%的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但认为对就业的意义不大。而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40.9%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就业形势与政策最为重要。39.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主要在于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充分(36%)。
在校期间,学生认为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的选项有相关课程与讲座(37.7%). 职业技能或就业政策知识竞赛 (32.7%)。学生认为对就业帮助最大的是教学实践59%,其次是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45.9%),39.3%的学生认为主要通过老师、朋友、亲属介绍获取了有关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而37.7%的学生认为是通过网络就业指导。49.1%的学生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5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重点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方面的就业指导。49.1%的学生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以期获得最佳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从以上调查来看,在专业教育方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专业技能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就业的帮助较大,学生反而不太看重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只有0.3%的同学认为掌握得很好,但从长远来看,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学校应处理好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合理安排专业课内容以及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学校应加强实习实践方面的就业指导。
三、提升河北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1)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已有调查来看,学生更看重的是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自身素质的培养更为关键。但问卷结果也反映出学生不太看重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掌握,这不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内容,如结合专业特点,加强通识教育类课程,并加强专业必修课如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
(2)调整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从已有调查来看,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毕业生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情况,理性决定自己的就业意向,如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区域选择等几方面,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具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具有正确的职业评价意识、完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思想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心理指导、求职技巧指导、自主创业指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3)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大胆尝试新的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并与之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树立我校毕业生的良好形象,吸引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招收我校毕业生实习或就业。同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求职面试的培训,不仅仅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而应该多样化,如观看面试的相关视频或录像,或设置模拟面试场景等,给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并加强指导,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4)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生就业。
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小教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如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报考特岗教师和三帮一扶,以及在私立的培训学校就职或者自主创业等。从调查问卷来看,54%的学生从事着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小学学校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毕业的教师每年都在增加,对小学教育专业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因此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学院应不断加强专业定位,把培养方案的设置与学生的自身专业发展以及就业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适合的岗位。
参考文献
[1]赵建平、崔万秋,河北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2]李伟,小学教育专业招生与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7
[3]韩翠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以山东大同大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4]丘林,谭天美.基于就业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5]王志林.回眸与反思: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8
[6]周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嬗变与应对[J].出国与就业.2011,(24)
[7]赵丽萍.对小学教育专业在高师教育中定位的调研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8]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9]邓晓蒨,高雅杰.鼓励和引导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的方法探讨——基于对贵州省高等师范生择业心理调查的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0]边文霞.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1(6)
[11]郭强.国家整体就业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12]罗小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13]周章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探索.2010,8
[14]邱亚洪.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15]曹计划.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分析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16]石琛琛.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指导[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17]李江璐,常连玺.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就业情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一.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现状
从就业区域和就业层次看,钦州学院教育学院2013年师范生222人,以农村特岗教师形式就业的有192人,占86.48%;2014年师范生141人,以农村特岗教师形式就业的有108人,占76.6%。师范生就业的区域主要以北部湾的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等三个地方的农村小学为主;师范类特别是专科师范的就业形式以顶岗实习、临聘代课和特岗教师为主,就业层次不高。
从师范生的总数看,师范生供给量逐年增大。2015年358人,2016年预计有808人。随着国家实施大学生扩招政策,以及教师职业待遇、地位的提高和吸引力的增强,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下,师范生就业形势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师范生就业渠道看,就业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地方师范生就业呈现由统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选择,随着师范生的就业制度的变化,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就变得更为广阔,这对于师范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师范生除了可以选择到教育系统就业,还可以参加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或者可以抓住国家对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随着就业形势和渠道的变化,这对师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学学习阶段,除了培养和训练教师技能,师范生还要学习和掌握比师范专业教育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自主择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和优势。
从学生就业意识和态度看,地方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呈现下降趋势。有些师范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意识不强,没有主动性,渠道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学习实践综合能力不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高等。
二.师范生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一)社会和地方政府应重视教育工作,积极建立公平公正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平台。
北部湾钦北防农村小学教师需求量大,且很多师范生选择回到生源地就业,这符合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师范生就业率相对高,以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为主,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为保持基层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地方政府应积极建立公平公正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平台,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努力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保证基层、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师范院校应加大力度,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立足师范专业,强化应聘训练,鼓励帮扶到基层就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立足师范专业,整合课程,注重师范技能训练和教师素养的养成,帮扶就业困难的学生,鼓励学生到基层学校就业,服务地方教育,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请用人单位驻校招聘师范毕业生,除了引进北部湾地区的用人单位,还应把就业面扩展大广西区内外;请地方相关专家和老师为师范毕业生做面试招聘的指导,让毕业生了解教师招聘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提高了毕业生应聘的上线率。
“走出去”―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考试方式,但考试都包括说课或试教环节,教学实践经验在说课和试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鼓励师范毕业生走出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代课,积累教学经验,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和锻炼。
2.重视人才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关键;就业的竞争,素质是关键。学校应高度认识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把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质量当作学生就业率提高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这条主线,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见习、实习质量,把它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程来抓。在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中,把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前沿阵地,努力抓好实习的每个环节,把好教学实践质量关,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工作,把就业教育融会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校园文化教育之中,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大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使大学生能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师范生的就业指导老师主要是毕业班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学校应注重对提高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就业指导能力,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老师学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参加校外专项培训,提高指导老师的就业指导知识;增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对师范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
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系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因此,我们要帮助师范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把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信息和师范生教师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提前告诉学生,帮助师范生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培养各项工作能力,养成预知意识,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此外,就业指导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形式、全面的内容,让师范生认清就业形势,并对自己的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范毕业生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生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训练和提高教师技能,要合理利用见习和实习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从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在择业时,师范生必须要转变就业观念,以务实的态度面对就业,要把就业期望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理性认识就业环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扩大就业视野和提高就业的层次。
随着就业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师范生应正确的调整心态。师范生应从入学后,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选择有侧重地加强自身学习,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的教学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交际的能力,努力向综合素质全面方向发展。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师范生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本文的探头,以期促进师范生更好的就业和地方院校就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地方院校教育改革的进步。
参考文献
遇到矛盾时,我们要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相信领导都是好领导,同事都是好同事,下属都是好下属;在工作中,与同事产生分歧,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以及对待领导的批评,同事的指责议论,我们都要保持阳光心态,相信大家是对事不对人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是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因此,我们要及时反思,包括工作的方式方法,与同事交流的态度以及自我的专业能力和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高效的完成工作。
技巧三: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在人际关系的答题中,第一步我们要抓矛盾,表明态度;第二步抓原因,提对策。工作中出现问题,我们要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化解矛盾,改善工作的方式方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并且总结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有指导作用,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技巧四: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
1、人际合作的主动性,要求我们要以工作结果为导向,出现问题从自身找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人际间的适应性,要求我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3、对组织中的权属意识,要求我们到位而不缺位,补位而不缺位,并且坚决服从领导依法作出的任何决定。
4、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处理好各种矛盾。
5、遇到问题,有效沟通。
例题:你刚进单位,领导让你作为临时负责人,与几位老同事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但老同事不太配合你,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此时你该怎么办?
解析:
怎么看:作为新人,能够担任临时负责人,即使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一次挑战,更是责任。
阳光心态,自我反省: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自身经验不足,或者没有对老同事足够的尊重。
怎么办:尊重老同事,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工作经验,接受老同事的意见和建议,调节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流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面试试讲技巧:掌握主控权巧设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谈试讲中的一些技巧,以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决胜于面试考场。
走上讲台时要充分的自信:因为你要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听你讲课的评委。语速不宜太快,那样更容易让自己紧张,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出现抓头发、拽衣角等扭捏的小动作。
教学过程中你可以自问自答,但是你要有教学现场感。比如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是不是取得下列共识,XXX同学的回答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那么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思考也可以把你的构思讲出来。比如说你想在这里插个小小的活动,内容是怎么样的,然后想起到怎么样的效果,你预想下学生的反应会不会很激烈,为什么激烈等等都可以在课堂上描述,因为整个东西代表了你设计的过程,是你的思路。如果你的思路很清晰并且正确,就会取得评委的欣赏。
在试讲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主控权,事先要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当中包括学生的反映、学生的回答,以及一些意外事件,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学生走进我设下的圈套,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掌握主控权的方法:
六、求突破,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贯彻落实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及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深化教师教育综合领域改革,完善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中小幼教师培训制度,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落实政策,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特岗计划” “农硕计划”及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要加强特岗教师面试环节的学科性,并加大到村小、教学点的比例,以及体、音、美、信息技术等短缺学科教师的补充数量。同时,要认真做好2014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工作。制定我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各地要加强与师范院校的沟通协作,通过“国培计划”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以及“双导师制”的建设,共同推进高等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的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四是要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要依托“国培” “省培”,引导和启动“市培”,带动“县培”和“校培”,形成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培训的五级联动培训机制,着力构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继续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形成教师梯队建设体系。要深化教师培训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各级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五是继续开展省级示范性和标准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创建工作。各市、县要加强指导,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六是认真做好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等各项教师专项培训计划,推进中等师范学校博雅教育计划,继续做好教师教育各项技能与优质课大赛及援疆支教等各项工作。
七、破难题,促进体卫艺及国防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以“每天两个大课间”活动为基本平台,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止跌向好。二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三是今年我省将组团参加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地要提前布置,认真组织,积极配合。四是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8月份完成所有试点县学校食堂建设任务,9月份实现食堂提供完整午餐为主的供餐模式。各地要加大力度,提早着手,争取早日完成任务。五是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按照教育部要求,我省将在18个省辖市、4所高校开展第七次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各地要认真组织,积极推进。六是组织实施第四轮中小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定工作,并对前三轮一级食堂进行复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八、抓创新,实现基础教研工作的转型升级
一是要创新教研内容,研究探索立体综合的育人模式。各地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教师对学科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学习和研究,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科学的课程观,促进课程资源整合和优化。二是要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各地教研部门要根据国家考试改革走向,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新路径。三是要创新教研方式,搭建便捷高效的研修交流平台。各地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名师的作用,积极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创新教师研修方式。四是要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教研工作规范运行。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不断增强教研工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标准和评估办法,开展市县教研室标准化建设评估,请各地根据自身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
九、重应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地要按照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强力推进。一是要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上的广泛深入应用。启动实施“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指导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开设网络学校和名师课堂,扩大优质资源快速共享。探索构建有效机制,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加快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到2017年年底完成全省1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各地要积极发挥底部攻坚的作用,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和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探索实施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提供针对性培训和训后跟踪服务,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统筹安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现有各类培训项目。
十、鸣警钟,全力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无小事。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牢牢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一是认真抓好安全教育。继续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预防溺水教育作为重点,把日常安全教育与季节性集中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开好安全教育课程,搞好专题教育活动和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好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月活动,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继续实施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生命及安全教育教师培训工程。二是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继续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组织好《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推动并指导县(市、区)制定、完善校车服务方案,总结、探索校车运营模式。完善校车信息季报制度。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督察和隐患排查,配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加强监管。三是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综治、公安等部门指导和督促学校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校园周边治理,加强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四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传染病防控,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省内分布面积广阔的高山、戈壁荒漠、河谷丘陵,大都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由于有些农牧区教学点方圆几十公里也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适龄儿童,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加之不少老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因此,包班制在很多牧区小学普遍存在。近些年,由于国家和青海省政府对牧区教育的支持,青海9个县在2010年实现了“两基”,“一县一策”细化到了乡和学校,初步解决了农牧区中小学取暖问题,加强了学校住宿建设,增加了文艺体育设施和网络教室设施。现在,80%的小学教育面临的难题不是硬件设施,而是缺少能说会画、能歌善舞、基本素质比较全面的全科教师。
2013年初,青海省提出“服务牧区、全科培养、定向就业”的指导意见。同年9月,青海师范大学定向招收的第一批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入校;2014年,“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作为青海省的“种子号”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2015年,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纳入“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麻玲艳,青海师范大学2013级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作为首批培养对象,她接受了青海师大对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设计――通识、教师教育、专业及特长、实践、公共选修五大模块课程,从文化基础、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拓展五个方面打牢基础。麻玲艳说:“现如今西部农牧区学校教师短缺问题非常普遍,这就显得我们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尤为重要。我们立志广泛涉猎,将小学所有科目不但学‘通’,而且学‘精’。”
2016年9月,麻玲艳到乌兰县顶岗支教。第一堂课的精彩展示,使她赢得了实习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的交口Q赞――“作为一个实习生能把课上成有教学经验老师的程度,很不错”“小学全科专业的师范生果真能胜任教学”。4个月的实习期,麻玲艳上过小学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等。“一、二、三年级可爱的学生都不知道叫我什么老师,四、五年级的学生称我为‘大百度’……”麻玲艳还风趣地说:“我还要做到让学生理直气壮地说‘我的数学就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教数学不再是贬义,并非啥课都能凑合着教的‘撞钟和尚’。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师梦。”
青海师大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启云介绍说:“小学全科教育专业是综合的。我们只设置了两个方向,即‘语文与社会’和‘数学与科学’,每个学生可任选一个主攻方向。此外,学生必须具备英语、体育两项基础教学技能,并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4年后,他们将是同时具备‘两基础、一专业、一特长’的全能型人才。” 截止2017年初,青海师大的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有4届9个班共360名,其中藏汉双语学生195名。
目前,青海师大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为目标,以实践性取向为特征,政府、高校、一线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学校多院系合作参与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一方面,邀请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聘请优秀教师承担特聘教授和实践导师,指导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真实场域中增长实践性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资源,发挥他们的行政优势,实现专业培养与实际需要的无缝对接。
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基地、西宁市五四小学校长胡海蓉说:“学生到校见习,能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极大地缩短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过程;小学老师到大学作讲座、担任特聘教授,搭起了小学与高校之间沟通的桥梁,能让小学老师通过准备讲座、深入高校进一步钻研学科,获得成长;高校通过与小学合作,可以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培养质量。”
广西:留得住与“安家工程”
“来到这里,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已经感受到这里的师生的热情和他们的期待,我一定会在这里好好工作。”李红说。她是去年秋季分配到广西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小学担任全科教师的。同批的到博白县任教的,还有其他49名全科教师、330名特岗教师。他们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教师紧缺的问题。
乡村师资短缺,在广西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相当普遍。为了方便山区孩子上学,当地还设有许多的“麻雀学校”,这些山区小学或教学点长期处于“超编缺人”的状态;而且,除主科以外的美术、体育、音乐等科目因缺乏专业教师,多数由未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任教,甚至是不开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靖西县南坡乡逢鸣小学为例,该校只有一年级至四年级,共4个班,学生63人,在编教师4人,其中艺术、体育类教师为零,若需开齐国家规定的小学全部课程,显然教师资源不足。为了培养更多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并使之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广西从2013年起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根据培养计划,全科教师主要有两类定向招生对象: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层次和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具体计划人数由培养县提出。实行分片区委托培养,目前的培养学校有7所:玉林师院、河池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科师范生在就读期间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包括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获得生活补助等,所需培养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在安排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奖助学金时,与同类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主任杨起群介绍说:“学校和系里集中了最优秀的师资、最好的教学资源,制订了最优化的培养方案。在40多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还加入了不少自选动作,比如开设民族体育课。因为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开展球类活动,但诸如滚铁环、丢沙包等地方性体育活动,接受度就很高,而且受场地限制也小。事实证明,全科教师所到之处,这类课程广受欢迎。民族性的乐器也是如此。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全科教师,不少人会吹奏葫芦丝、芦笙等,这类乐器在桂北地区广受欢迎,所以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当地村民也乐于与老师们打成一片。”
由于是定向培养,毕业生必须回协议县农村小学或教学点,所以跟进关注这些全科教师的生存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底,广西师范学院开展了一项调查,通过对全科定向师范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职业期待、学校培养方式等的多视角考察,发现不少毕业生普遍存在“扎根农村教育的职业理想不牢固”“胜任全科教学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这显然跟乡村小学的现实环境有很大关系――“除了课桌黑板啥都没有,没水没电没网络没电脑,连煮饭的地方都没有……”
为了让全科教师能“留得住,安下心来”,地方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都使出了“洪荒之力”。
2015年秋,全科教师吴易铭和陆少玲到灌阳县文市镇昭仪小学工作。学校之前没有教工宿舍,就利用空闲教室为她们特辟一间宿舍;考虑到女老师洗浴问题,学校又在房间改造了排水设施;为确保住宿安全,又对学校门窗、围墙进行了整固;怕她们吃菜不方便,学校还专门弄了块小菜地任其自种自收。吴易铭说:“条件不能说好,但大家在用心帮我们解决困难。”
而文市镇最边远的教学点――同仁村小学宅首教学点,距离文市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通村山路崎岖陡峭,海拔地势高,沿途要翻过一条5公里长的山脉。该教学点有学前生10名,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23名;共4个班,只有3名教师。其中,校长蒋祥庚是工作30余年的老教师,全科教师张前芳与90后特岗教师黄永超是2015年9月被分配来的。他们扎根山区,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艰苦,用心呵护山区孩子成长,为山区学校增添了勃勃生机。
灌阳县教育局副局长戴树元介绍说:“这些全科教师还是一群大孩子,如何让其生活、工作得愉快,确实费了不少脑筋。不仅逐步解决了办公、教学设施,对教师的食宿条件,也在尽力改善。但仅凭生活细节上的照顾,还不足以让他们安心下来,‘大招’便是待遇留人。当前,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正在逐步提高和落实。因为在农村任教,全科教师不但待遇和城里完全一样,而且每月多几百元补贴。”未来,还将对服务期满全科师范毕业生在学历深造、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重庆: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责任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教给学生关于世界整体性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而非割裂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语数外通吃、音体舞美全扛’,还要有护理等知识。因此,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应该采取‘不分学科’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指出。
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重庆市从2013年起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计划,由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牵头,通过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等形式,联合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优质小学,构建起U-G-I-S(大学、政府、专业机构、小学)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其中,重庆师范大学承担的《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成功入选2014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重庆计划实施的是“3+1”开放办学模式,即四年学制,前三年在校本部完成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在学校安排的“基地学校”实习;并实行双导师制,定期邀请联盟学校,如重庆一中、巴蜀小学等重庆城区优质中小学教学名师,给全科师范生讲授城区学校实际教学中先进的、前沿性的教学理念。据了解,凡是考取全科师范的学生,不仅免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可获得600元生活补助,毕业后通过定向招聘考核前往定向签约区县的农村学校,至少服务6年。截止目前,重庆市在校全科师范生接近3000人,培养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
2016年11月,重庆教师教育联盟举办“重庆市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来自市内9所高校100余名2013级优秀师范生参加了角逐。在小学方面,是考察综合能力的全科比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上课、即兴演讲、基本功展示5大内容;其中,钢琴是必选,粉笔字和简笔画是二选一。作为重c第二师范学院推荐的优秀选手,小学全科专业大四学生袁莉说:“小学全科竞赛题目很有挑战性,考察很全面,赛场上要随机抽题,尽管做了周全的准备,还是会有点小紧张。”
赛场评委、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江净凡表示:“从小学发展的趋势看,对全科老师需求越来越大。之前的小学全科是针对农村边远小规模学校订单培养的,2015年开启了新的全科模式,其实城市的学校也需要这样技能全面的老师。”南岸区天台岗小学副校长左荣认为: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技能多的老师比学历高的老师更好用,如果不是比赛而是为学校挑老师,会更看倾向于全面发展的老师,因为技能和专业决定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2017年上半年,首届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面临着毕业就业。重庆市各区县教育部门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希望争取到更多优秀的全科教师到岗。开州区教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缺口还很大,全科教师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几年来,开州区积极主动加大宣传,每年五、六月份进区内高中学校印发宣传资料,动员优秀高三学生报考全科教师,做好招生源头工作。此外,开州区还将出台激励办法,小学全科教师和幼儿免费师范生就业时,将其在校学习成绩和教师公招考试的笔试成绩联系起来,以此为全科教师成长搭建公平公正平台。
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40%以上的农村教师要由全科教师补充。因此,在全科教师培养中,要继续扎实做好全科生培养工作,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周密组织定向工作,认真规划好全科教师的后续发展。”
浙江:精英式+综合素养
“在小学低段,最好模糊科目界限,分得太细对学生不是什么好事。学习能力、性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孙德芳认为,高质量教育要突出孩子整体人格素养的培养,改变原来的“碎片化”“学科化”的教育模式。
据了解,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申报的《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该计划将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全科教师。2015年秋季,这一培养模式首次招生,首招4个班,共217名学生,其中80名通过“三位一体”招进。“我当时学考成绩9个A进来的,我会画画、跳街舞,还会弹吉他,在面试时我有蛮大优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朱佳毅说,做全科教师很有挑战性,且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这一届新生起,杭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再是此前专科老师的培养模式了(只选语文、数学等一个学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