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办幼儿园后勤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稿件编号:20141221001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民办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XJK08AJM006)
通讯作者:雷芳,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 要] 作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精神文化建设功利化、物质文化建设整体匮乏、制度文化建设落后、行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民办幼儿园应牢固树立文化强园的理念,端正办园思想与办园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家长参与,提高后勤人员业务能力,优化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
关键词 ]民办幼儿园; 文化建设; 教育管理
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弥补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大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是引导其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民办幼儿园的文化指以民办幼儿园园区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要载体,以园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幼儿园主体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区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核心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办园理念逐步改进。许多民办园都明确了自己的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办园方向,提出了自己所倡导的园风、教风与学风,对学前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较高,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持有的儿童观更趋民主,‘21贯彻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普遍落实了“家园共育观”。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首先,园舍建设实现了美观整洁,从以前流行的家庭式幼儿园转变为带有独立建筑与院落的幼儿园,选址多为噪音低、基本无危险的环境,交通方便,符合国家对幼儿园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学设施设备得到基本保证。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具备适合幼儿使用、符合卫生及安全要求的生活设施和教学设备,包括盥洗卫生用具、桌椅、玩教具,以及必要的乐器、电教设备等。再次,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园舍布置温馨美观,大多设有美工区、语言区、科学区、数学区、娃娃家、建构区、音乐区等不同活动区域,投放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各种材料,墙饰和吊饰均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专门设计并制作。此外,不少民办幼儿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CIS系统,即识别系统,包括MI( Mind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和VI(Visual Identity,视觉标志)。他们自觉设计,统一规划,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办园宗旨、课程特色、管理理念、招生简章、规章制度、园车、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吉祥物、各种办公用品、符号标志等一系列内容,构造为整体的CIS系统,藉此打造区别于其他幼教机构的独特品牌。
内部管理基本健全。首先,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成立了董事会,建立了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制定了办学章程、园务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幼儿园发展与改革重大事项均经过园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及时通报家长委员会。机构运行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因需设岗,因岗配人,每个岗位都设置了工作职责与流程,责任到岗到人,分工明确。其次,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民办幼儿园注重制度建设,基本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教科研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教代会制度等。与此同时,许多民办幼儿园能够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注意发挥民主管理的优势。
保教行为基本规范。首先,保育工作基本规范。民办幼儿园基本能够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基本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季节特点,基本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体育活动时间、幼儿两餐间隔时间、自主选择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其次,教育活动基本规范。民办幼儿园基本能够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意选择与幼儿发展相适应、内容安排领域均衡、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游戏与主题活动,尽量提供足够的游戏与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此外,在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着力建立园内园外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与社区、家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些民办园园长认为幼儿园文化是虚的,开展文化建设是搞形式主义,浪费时间、精力和物力。在少数民办园园长的意识里,甚至没有“幼儿园文化”这一概念,对幼儿园文化的作用与功能缺乏了解。还有些民办幼儿园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园长期的全方位的深入系统的工程,以为只要在形式上、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就会有成效。有些民办幼儿园受市场经济“包装文化”的影响,甚至将幼儿园文化建设盲目视为幼儿园的形象设计,而忽视对其内在文化环境的塑造。
(二)精神文化建设存在功利化倾向
不少民办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学会了“适者生存”,为了吸引生源,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就提供什么;家长的期望是什么,就满足什么。于是“双语教学”“蒙台梭利教学”各种特色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打肿脸充胖子”。这些民办幼儿园还自以为颇有成效,保全了幼儿园的发展,实则不仅是误人子弟,更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物质文化建设整体匮乏
一是园舍条件整体落后。绝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投资小、规模小,致使室内外活动面积狭小。另一方面,配套设备没有完全符合幼儿生长的特点,如有的民办幼儿园虽有教玩具,但残缺破旧,不适合3到6岁孩子的健身要求,有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绿化和环保建设有待加强。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绿化面积不大,户外植物的种类不够丰富,室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也不多,且大多没有关于植物名称、科属和习性的标牌介绍,没有形成“绿色幼儿园”的勃勃生机。另外,关于环保类的设施不足或者缺失,几乎看不到分类垃圾箱、废旧电池回收箱或其他节能设备等,环保节能的教育氛围不足。三是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几乎进入到了每个家庭,但一些民办幼儿园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网站建设普遍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有的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信息不更新或者更新极其缓慢。
(四)制度文化建设落后
一是评价制度比较笼统滞后。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关于师生的评价制度相对比较笼统,多为描述性语言,缺乏量化评价,方向性和指导性不强;过程评价较少,结果性评价较多,更多地用于期末奖优罚劣,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和监控;有些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不能反映出时代性和发展性。二是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许多民办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是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却有待加强。有的幼儿园管理者碍于情面,疏于管理;有的幼儿园教师强调主观理由,难于管理。这就容易形成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局面,不利于园所文化的建设。三是盲目复制先进制度,不与本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某些民办幼儿园喜欢模仿他人,看到其他幼儿园取得了成功,就争相效仿,套用他人的成功模式,宛如削足适履。四是不断追求卓越的管理文化而较少考虑教职工的接受程度。某些民办幼儿园注重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但不考虑教职工的接受程度,没有结合教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与心理需要,使得管理文化无法根植人心、获得认同。
(五)行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幼儿园的办学行为不端正。有些民办幼儿园忽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以营利为目的,从节约成本出发,克扣幼儿伙食,校车超负荷运载,减少正规人员配备(包括人数和资质上的配备)。幼儿的安全没有保障,人身受到威胁,跌倒摔伤、烧烫伤、交通事故、中毒、故意伤害等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还有大量营养不良、饮食不洁、环境不卫生、电火隐患、光线太暗、房屋设施隐患等方面的问题存在。
二是恶性竞争行为严重。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为了生源而陷入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表现之一是大打价格战,一些低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往往通过极低的收费来吸引家长;表现之二是互相诋毁,有的甚至酿成了不断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严重损坏了民办幼儿园的整体形象。
三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许多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多数并非幼教专业毕业,业务能力差,专业知识贫乏,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法规不力,没有严格遵循幼儿教育教学规律,随意调整或删减教育教学内容。有些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传授和认知技能的训练,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幼儿教育是社会公共教育的最低层级,幼儿园教师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都比不上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其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没有持续的激情去研究幼儿教育的规律,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个别懈怠、厌倦的情况,不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准确定位。
三、促进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
一是加大政策性投入。政府应在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采用政策扶持、政策引导、监督促改、信息咨询、行业宏观指导和管理、规范调整机制体制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重视和发展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促进民办幼儿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建议设立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政府部门设立的学前教育、民办教育专项经费预算,在新开办民办幼儿园经费扶持、民办幼儿园教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补贴、民办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职称评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发展。
(二)牢固树立文化强园的理念
对新的事物需要持新的观念,对待幼儿园文化建设亦是如此。过去,我们仅仅注重教学教育工作这种显性的教育影响,忽视幼儿园文化这种隐性的教育影响,这是一种失误,阻碍了幼儿园、教师、幼儿的健康发展。民办幼儿园从举办者到园长要通过学习研究,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生命教育,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性的生态建设,对幼儿园产生的价值虽然难以量化,但却是幼儿园长期发展和生存的关键与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利于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及集体责任感,有利于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端正办园思想和办园行为
这是形成民办幼儿园健康、优秀的精神文化的根本前提。民办幼儿园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依规依法办学,自觉规范办学行为;要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按政府的政策、规章要求配足配齐工作人员;要对教师负责,自觉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幼儿园物质文化;要把促进园所、教师、幼儿的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不能在园所发展中以牺牲教师和幼儿的利益为代价;要提倡有序竞争,加强与同行的合作,注意维护民办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主动接受政府和教研部门的指导,努力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让政府放心、社会放心、家长放心。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促进幼师的专业行动,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抓住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人手:一是支持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努力营造学习化环境,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鼓励教师做终身学习的模范,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文化科学知识;二是加大园本研训力度。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促进以老带新、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多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武,通过幼儿园内部力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定期邀请幼教专家来园讲座、亲临一线指导授课,同时组织全园教师分批到省内外各大名园进修、观摩,开阔眼界,学习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改理念。
(五)激发家长参与文化建设
激发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意义重大。首先,要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在新生人园前对每位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家访,并请新生家长详细填写家长资源情况调查表。其次,要健全家校合作模式。要针对幼儿的能力,同时考虑家长的兴趣,在幼儿园安排的主题活动中,寻找适合家长的参与点,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发挥家长的教育机智,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第三,要加强家园沟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定期邀请家长观摩教育保育活动,为幼儿园提出合理化意见与建议。第四,要以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引导和教育家长,提高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和育儿水平,千万不能受家长左右,盲目迎合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六)重视后勤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必须将促进幼儿的健康和保护幼儿的生命放在首位。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是教育、保育质量协同发展的结果。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幼儿在园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园来说,后勤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幼儿园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为幼儿园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幼儿园与保育工作相关的后勤人员不应只是清洁人员、安全人员、采购人员,他们同时也是幼儿的生活教师,幼儿园不仅应该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还应该重视为后勤人员提供学习的场所、资料等,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七)优化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通过对园所进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继承幼儿园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地方、中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摒弃或规避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劣势与不足,做好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规划,通盘系统地部署幼儿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并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被教职员工认可和接受的共同愿景;要通过物质改造、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将这些价值观贯穿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坚定不移地长期坚守;要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幼儿园相关人员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包括幼儿的参与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要随时检查、考核、评估文化建设情况,对不合理的做法及时予以调整,对各类阻碍因素及时加以清除。此外,还要注意运用幼儿园领导者的非职权影响力,发挥幼儿园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春玉.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69-71.
[2]蒋雅俊,刘晓东.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5-10.
[3]田甜.儿童成长反馈表的园本实践及其家园共育价值[J].学理论,2013,(12):235-237.
笔者对本城区不同等级的国有民办、公办和街道办、其他部门办等32所幼儿园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调查得知,其中幼儿园的门卫工作90%由退休人员担任,85%的幼儿园保育员均为临时工,食堂工作人员75%也是临时聘用的。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后勤工作人员的学历较低、队伍不稳定,且年龄相差较大,没有专业化的能力,这就给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使管理效益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
二、提高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措施
1.提高管理质量。
幼儿园应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引进专业公司的管理理念,发挥专业服务的特长。对后勤人员应该加强专业培训,对他们分层、分批的进行培训,必须持证上岗,挂牌上班,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具备专业性和规范性。幼儿园要形成竞争机制,引进社会的力量为幼儿园服务,这也可以为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幼儿园的保育员在工作中应统一服装、统一挂牌,运用职业用语,为教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幼儿园整体形象的提高。加强教师保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保育业务学习,通过重温保育员操作常规以及师德学习,能增强保育参教的意识,提高保育质量。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和规范的服务,那么家长就会放心把孩子交到幼儿园,教师也会更加敬业,使整个幼儿园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择优录用,提高人员素质。
在幼儿园中,保育和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共同推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发展。然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保教的质量,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从保育工作上入手,提高保育员的综合素质。近两年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着保育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仅仅靠对保育员进行岗位的培训是不够的,也无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好幼儿园的“入口关”,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择优录用,按照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挑选出学历、年龄、能力都相符的保育员,大量吸收优秀的女青年来担任保育员的工作,从而确保保育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行公开招聘制,可从根本上体现择优上岗的原则,并不断推进保育员队伍素质的优化,从而适应幼儿园改革发展的需求。
3.重视卫生保健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对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基本是以预防为主,定时对幼儿进行体检和预苗的接种。对于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来说,必须每年安排一次体检,早发现病情,早治疗,尽可能的杜绝一切传染病源,加强营养员业务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落实营养员操作规范。加强研究,力求幼儿膳食营养达标,保证幼儿的营养摄入要求,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幼儿园的卫生咨询宣传工作,为家长解答疑难,引导家长学习正确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医务人员必须每天检查班级的卫生、厨房的膳食工作和消毒工作,并每周进行一次评选活动,对卫生情况好的部门进行一定的奖励,还可在院内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帮助教师、保育员和家长增强对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明白其重要性。
4.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许多意外事故,通常是由环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幼儿园必须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的室内外环境。对幼儿园内的设备,必须定时、定期的进行消毒、维护和保养,使院内一些大型的玩具设备、场地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避免甲流、手足口病的发生;对幼儿的生活用品,水杯、毛巾、餐具等要做到每日消毒,保证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安全、卫生。幼儿园还可安排晨午检制度,在早晨运用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当班和接送幼儿的老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此外,幼儿药品及消毒药品分类登记入柜存放,避免误服。
5.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强化岗位,突出工作绩效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园教职工的积极性,可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根据各地区的幼儿园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考勤工资、职岗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发放办法,按照工作量来发放超工作量补贴,突出教职工的工作绩效。对于合同工的结构工资细则,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或者幼儿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修改,运用结构工资制度,可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缓解合同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增强了保教队伍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总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幼教事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幼儿园办园模式有公办园和各种社会力量办园。2003年9月,华侨大学幼儿园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引进社会力量办学体制,开始一种全新的发展格局。面对依赖学校投入到自供自给,幼儿园走向社会,要在社会中立足,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为此我们从学园定位、骨干培养、经费计划、发展规划几大方向着手,以人力资源最优化发展需求为基本要素,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初步的成效,学园荣获泉州市示范幼儿园、泉州市建功班组、福建省高校后勤管理协会优秀企业等荣誉。办园声誉一年好过一年,在园幼儿从原来的169人到现在的450人,学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规范“劳动合同”,搭建幼儿园人力资源结构
幼儿园是保育和教育幼儿的机构,肩负着为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的艰巨使命。在这个神圣的组织机构中,教职员工除了应具有专业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能力外,更应有爱心、细心、耐心等高尚的职业道德及心理品质。从管理角度来说,幼儿园岗位繁杂,涉及教育、保育、卫生、饮食、安全保卫、财务和维修维护等多个行业,这些都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质的要求。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条件下,幼儿园实现转型,合同制的员工越来越多,90%人员为事业单位在册非编制用工,对新机制新用工体系不了解,产生心理不适应等因素,造成人员流动,高峰期年流动近10人。为改善改制后幼儿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我们借助《劳动法》法律条款,以及《劳动合同法》关于社会力量办园中的劳资关系,从原有不适应法律要求的《劳动合同》入手,在高校主管部门领导下,由校人事部门聘请法律专业人员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华侨大学非在编员工劳动合同》,与每一位聘用员工正式签订具有法律保障的劳动合同,从而使员工享受到养老、城镇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骨干老师享受住房公积金等待遇,使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地受到法律的规范,较好地为幼儿园发展与稳定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改革“薪酬福利”,稳定幼儿园人力资源队伍
在当今教育行业的薪酬水平当中,幼儿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薪酬偏低更为明显。同时国家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公办园数目逐年明显增加,急剧招聘大量公办园老师,造成民办幼儿园人力资源队伍的严重流失。一是由民办向公办园流动,给民办园的发展形成无形的压力。二是在民办幼儿园园际流动,其实这不利于幼儿园及员工的发展。三是幼教行业人才的流失,表现在幼教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较低,从业时间短,不利于幼儿园教师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园实际,起草拟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招聘制度、合同管理、员工薪酬及福利、考勤及休假、绩效考核、岗位精细化管理制度等来完善用人机制。在完善制度建设基础上,着手进行人力市场调研,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估算,包括在职前专业学习及在职进修等项目的测算。对幼教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化,对预期工资目标定位等进行了解,初步形成幼儿园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离职成本的预算,为学园财务预算编制较好地提供人力资本核算。其次针对薪酬福利制度,进行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的调整。
第一,福利方面。以考勤制度为例,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学校要求,确定了法定节假日,婚假、丧假、计划生育假(产假和哺乳期),规范请假的流程要求,同时也理顺了关于事假、病假、探亲假、加班和旷工的界定。这些人性化制度的修订与落实,让更多的教职工得到了实惠,同时方便了管理者。
第二,借鉴高校工资改革政策,我们重新调整落实幼儿园聘用人员工资结构,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制度,根据学历、岗位职别、工作年限,确立了幼儿园聘用人员的薪级工资、岗位工作、在岗津贴和加班工资随月发放。其中薪级工资采用逐年上浮的方式计算,绩效工资按年度考核等级分值发放,并将标准公示,让每一位聘用职工了解幼儿园工资待遇政策,知道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幼儿园可以享受的待遇会越来越高。
三、启动“劳动激励”模式,唤醒幼儿园人力资源潜能
随着人本思想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为了留住人才,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负成本效应,我们启动“劳动激励”模式,以培训机制及学历进修来唤醒员工的劳动潜能。
第一,我们从人力资源个体发展需求为基本元素,结合学园工作要点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培训。先后选送骨干老师前往日本进行业务交流、参加2012“国培计划”师资培训、前往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交流学习,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园本培训和邀请专家到园讲课,不定期到省内示范园参观学习交流与分享,使每个员工的知识潜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第二,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进修,提高学历,加大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去进修提高学历者,取得学历后还可以提高工资待遇,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安排中也参考职工的学历程度,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活动,使教职员工充实自己,加强对幼教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技能,新的教学观念。特别是非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幼儿园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他们自觉地参与学前教育本科、大专专业的学习,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水平。目前有6人在原有学历基础上进修取得本科学历,9人在学历提高进修中。
第三,通过党工团活动凝聚团队热情,让大家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幼儿园发展得好,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形成目标一致的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09-03
1 前言
办好学前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教育部为规范学前教育,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制定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正确认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实施科学、健康、合理的保育工作,纠正和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仍然很突出,解决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2 基于实地调查的问题分析
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距离宜川县城直线距离26.5公里,总面积470.4平方公里,下辖2个便民服务中心和33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9 430人。云岩镇是宜川县的果业大镇、商贸重镇、交通要镇、资源富镇。全镇现有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各2所,在园幼儿共367名,其中在公办幼儿园227名、民办幼儿园140名。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幼儿园布局设置不科学 云岩镇目前共有4所幼儿园,按照面积分布平均每117.5平方公里应该拥有1所幼儿园。但是,由于山区地理环境限制,实际有3所幼儿园集中在镇政府所在地附近,布点不合理。
办园条件及设备过于简陋 以作为公办重点幼儿园的云岩镇中心幼儿园来说,该园占地5225亩,现有幼儿165人,活动空间人均20平方米,现有游戏活动室4间、普室6间,活动室27间(包括幼儿休息室)、卫生保健室1间等,园里的绿化和软化基本到位,有较为齐全的室外活动场地和游戏设备。教室全部配有电钢琴、彩色平板电视机和电子白板等教学基础设备和低层玩具柜;保健室配有幼儿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幼儿视力测量表等基本设备。设施设备门类虽然不全,无法与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幼儿园相比,但尽管如此,在全镇已是最好的。
该镇所辖其他幼儿园,在选址、占地、基础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与中心幼儿园相比有相当大差距,表现在缺乏适时实用的幼儿玩教具,更缺乏幼儿智力开发的游戏场所和必要设备,幼儿园购置的游戏、电子设备多为一些城市幼儿园更新废弃的,有些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距离办园的标准要求,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学前教育办学的基本需求。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截止到2016年,云岩镇中心幼儿园共专任教师22人。其中,包括专科学历教师9名、高中学历教师3名、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教师10名;年龄方面,包括30岁以下教师11人、30~40岁教师5人、40岁以上教师6人;另外,幼教专业教师有8人,仅占教师总数的36%,男性幼教教师1人,仅占4.5%。多数幼儿教师规定要求,有在编中小学教师或其他岗位正式在编职工转岗进入幼儿园的,有民办中小学教师转正变为幼儿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幼儿保教能力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生存与发展状态不容乐观。“在其社会地位与待遇总体偏低的情况下,这些教师更多地只是为了寻求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而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带给她们更多精神上的问题并不是学前教育本身,而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问题”[1]。相比专业教师,这些非专业的幼儿教师对自身缺乏自信,对待保教工作兴趣、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培训、业务学习少,提升缓慢,缺少进修的机会,对幼儿生理心理的把握,甚至对应急事件的处理,全凭个人“育儿经”或者生活验,而不是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幼儿园管理体系较为松散 农村幼儿园由于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学前教育是一个跨学科性强、专业跨度大、综合要求高的领域,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较多,现存的管理体制必然会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的紊乱,影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2]。调研的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一方面,云岩镇全镇乃至于整个宜川县在幼教统一管理上没有真正有效地落实相关措施和制度,尤其是在乡村和私立幼儿园。多数幼儿园在园内管理上落后陈旧,部分民办幼儿园在保育、安全和后勤管理等方面表现较差,个别幼儿园甚至只能起到幼儿集中看护的作用,而幼儿教师多是“带娃娃的保姆”。
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在西部部分乡村学前教育的保教科学性、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大多数年轻的父母一年四季多数时间都在外打工经商,多数幼儿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照顾他们的生活与教育,把适龄幼儿送入幼儿园多出于让老师替他们照看孩子,这一认识也相应弱化了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提升。保育后勤服务工作普遍较为薄弱。调研中发现,全镇在园幼儿基本在园享用午餐,幼儿园收取一定的餐费,收费标准较低,饭菜质量和营养标准普遍难以达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依然突出。向幼儿教授小学的语文和算术知识、布置书面作业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教育规律,也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盲目地给幼儿教师施加压力的原因。
幼儿大量流失入县城和民办幼儿园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到县城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影响农村幼儿大量流入县城。这一变化,一方面是大量孩子进城上学,城里学校班级额数变大,一个班级七八十人,给教师在班级管理方便带来很大的难度,有时根本无暇顾及每名幼儿,导致隐性失教失学;另一方面,农村公办幼儿园因在园孩子的大量流失而造成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原云岩镇中心小学改建而成的中心幼儿园为例,10年前教学楼可容纳学生1800名,现在五层教学楼却只有165人,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教师也会因为幼儿人数的减少而丧失教学积极性,进而造成幼儿的更大流失。
公k与民办的选择影响 农村幼儿大量流入私立幼儿园。西部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在幼儿园主要学习写字、拼字等,公办幼儿园根据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纠正小学化倾向,而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进一步加重了小学化色彩,使很多家长转而将幼儿转至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托管方便也是更容易吸引生源的重要原因。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家长既要在家干活,还得每天来回接送孩子,很不方便,不如直接将幼儿送往私立幼儿园进行托管也造成公办幼儿园生源流失。
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现在的农村拥有很多留守幼儿,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隔代陪护的问题日益凸显。老人的溺爱很容易导致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期是人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容易造成幼儿严重缺乏安全感与幸福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 改进对策及思考
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加强西部农村地区乡镇幼儿园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幼儿园覆盖半径不要太大,保证幼儿可以就近入园。促进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化、规范化、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
尽快优化幼教师资队伍 发展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前提和根基是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达标、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多种途径加大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1)要严把入口关。公开招考、录用一批优秀幼儿教师,充实到乡镇村幼儿园中去。
2)将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长期规划之中,对西部农村幼儿教师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的长期跟进式培训,对具备从事幼教工作基本条件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并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培训中尤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前教育方式方法、幼儿教学内容等的培训,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3)要从社会保障、工资水平等各方面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加大农村幼儿园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增大对西部贫困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西部农村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制定和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与措施,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到幼儿园建设中来。
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 标准化管理需要从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抓起,要让一批既有管理能力又懂学前教育或属于学前教育的专业人员成为西部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主体,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政策管理,取缔一些不合格,尤其是暗藏隐患的幼儿园的办学资格。
4 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伴随着西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要正视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制定适合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充分明确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渐完善,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3]。
参考文献
6月底,家住珠江花城的刘女士的儿子马上要满三岁了,她打算9月初就送儿子去幼儿园。趁着休息日,她带着儿子走访了家附近的几个幼儿园,发现每个幼儿园都收费不菲。“一个月前,我就看到小区附近有个幼儿园在打广告招揽生源,每月1980元,当时要求先交500元定金,我觉得贵了就没有交,谁知道这几天去问,学费一下子变成了每月2180元,短短20多天就涨了200元。这还是针对小区业主,要是外面的人想读,更贵!”一说起幼儿园,刘女士连连感叹,“我们的收入实在是追不上幼儿园涨价的脚步啊!”
有此感受的幼儿家长远不止刘女士一个。记者用家长的身份电话咨询了长沙市内多家民办幼儿园,几乎无一例外都表示已经涨价或者即将涨价。据记者了解,不止在长沙,也不止在湖南,近日全国多个地方,均爆出民办幼儿园集体大幅涨价的消息。
据报道,在山东济南,不少民办幼儿园纷纷涨价,涨价幅度在20%~30%左右。在西安,民办幼儿园每年以20%~50%的幅度无间断的涨价,不少民办幼儿园平均每学期涨价100元以上,3年幼儿园费用翻了一番还要多。
而江西南昌市民吴女士的儿子在东湖区一家幼儿园就读三年多时间里,每学期学费从原来的3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7000多元。较真的吴女士最近向这家幼儿园提出质疑,结果母子俩被赶了出来,儿子还被取消了入园资格。
更离谱的是,广州市番禺区南国奥园北师大附属幼儿园,原本每学期收费8900元的小班,下学期要涨到1.4万元,涨幅达57%。附近楼盘的一些家长感叹:“幼儿园的学费涨得比房价还快!”
“幼儿园的涨幅超过了房价,收费更是贵过了大学!”家住长沙市四季美景的曾女士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儿子就读的幼儿园每月1800的保教费,外加每个月200元的兴趣培训费,每月300元的园车接送费,每月费用合计2300元,一年就读10个月,共计2.3万元。而现在一般大学每年学费都在8000元至1万元之间,这样算来,幼儿园基本费用已经赶超大学学费。
记者调查发现,曾女士儿子所在的幼儿园还只是普通的幼儿园,一些业内小有名气的幼儿园还要贵。“长沙最有名的诺贝尔幼儿园,每个月就要交四五千元。我一个月工资就没了。”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念苦经。
深圳知名调查公司“公众力”曾就“学前教育成本”做过的一期沙龙活动,得到的反馈显示,一般普通家庭竟有1/3收入用于幼儿教育上。
同时,为了吸引生源,一些幼儿园采取在某一时段内打折,过了该时段按原价收费的政策,让家长们产生一种“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店”的紧迫感。许多家长有过类似经历:在向某家幼儿园了解情况时,被告知“学位所剩无几,近期将涨价”或者“今天报名可以七折优惠,逾期全价”等。由于幼儿园的学位供不应求,招生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因此不少家长一听此话赶忙交钱报名。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很多高收费幼儿园都是通过“双语”“外教”等噱头吸引家长不惜花高价入园。一些收费涨幅比较高的幼儿园大多具有一定名气,不愁生源。长沙一家知名幼儿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每月的价格不菲,但他们的小托班现在已经预约到了2013年,而这批预约学生的学费早就交给了幼儿园。
“兴趣班”“特长班”推高教育成本
在采访中,幼儿园收费上涨快,价格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幼儿园的学费到底贵在哪里?记者走访多家民办幼儿园,其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涨价有理”。他们解释,涨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家长对幼儿园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配备相应配套设施,定期更新玩具、图书等,成本提高。二是物价上涨,蔬菜、食品的价格在涨,安保设施费、宣传费等费用也在涨。
此外,还有不少幼儿园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没有财政拨款,所有费用包括教师的工资、社会保险、各项培训、园区维修等,都必须自己承担。这无疑又是一大笔支出。
长沙市开福区某民办幼儿园的刘园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幼儿园现有7个班,每个班配备3名教师,再加上保育员、后勤、办公室人员,共24人,按照平均每人每月1200元的工资算,光这块每年就要支出35万元左右。
“以教师工资为例,去年以前,幼儿园新进教师的工资为1000元左右,如今这个标准已经招不到人了,最少得1500元。所以,对我们来说,涨价也是出于无奈。”
对于园方的这些解释,家长们认为,民办幼儿园没有财政拨款是事实,可以接受,其他两个理由,多少存在“猫腻”。
“我儿子就读的幼儿园,这学期涨了300元,理由就是物价上涨。但涨的钱具体用在哪里,园方并没有说明。再比如配套设施,不管哪所幼儿园,配套设施都不会年年更换。一些小规模的幼儿园,一套滑梯能用上七八年,直到不能用为止。这部分的支出,不是年年存在。”家住长沙市四方小区的周女士这样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地19124.5平方公里,总人口106.45万,境内居住着12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户籍人口总数的76.9%。根据西双版纳州教育局提供的材料,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州共有幼儿园47所,其中公办14所,民办33所,比较规范且有一定规模的只有景洪市的敏捷幼儿园、小孔雀幼儿园、勐海小太阳幼儿园这3所;公办小学附设学前班178个。目前幼儿园三年适龄幼儿32768人,在园幼儿23298人,35.3%为学前班,毛入园率71.1%,三年入园率仅为44.6%。教职工总人数670人,91%为小学转岗教师,具有学前教育资质的教师仅占9%。
由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州学前教育呈现六大现状:一是民办主导,政府辅助,应对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西双版纳州当前的幼儿教育由公办、民办、学前三大板块组成,公办幼儿园不到幼儿园总数的一半,在园幼儿人数仅占1/3。二是依附性强,独立性弱,靠学前一年撑起幼儿教育的蓝天。西双版纳州当前在园幼儿23298人,35.3%为学前一年班,公办幼儿园与学前班大多不是独立建制、独立法人,依附乡镇中心完小或村社完小,园长多为副校长或中层管理兼任,无独立管理教学常规工作的自。三是办园水平低,优质资源少,无法满足民众需求。西双版纳州目前有1所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西双版纳州州机关幼儿园);3所一级二等幼儿园(西双版纳州幼儿园、景洪市幼儿园、勐海县幼儿园);1所一级三等幼儿园(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大多数幼儿园办园水平低,特别是依附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多所民办幼儿园办园都非常欠缺基本的软硬条件,基本的配套设施都不全,专业教师与保育员更少。四是专业教师紧缺,转岗教师缺乏培训,教师无法适应教学需求。西双版纳州目前学前教育教职工总人数为670人,具有学前教育资质的教师仅占9%,91%为小学转岗教师。按照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目前西双版纳州紧缺1800名幼儿教师,这些教师的培养、培训显得尤为紧迫,尤其是现有的转岗教师缺乏系统培训,无法适应幼儿教育需求。五是教学内容小学化,课堂组织成人化,俨然办成小学预科班。特别是依附小学的幼儿园,大部分教师是从小学岗位上转过来的,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所使用的保育教材与教育资源小学化非常明显、知识化倾向尤其突出;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教学的设备、设施与幼儿的学习需求不匹配,组织方式与教育手段成人化,教学目标知识化。此次调研的部分乡镇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班额达80人左右,教室里的桌椅摆放、教学器材与普通小学没有差别,教学课程的安排与小学课程表没有明显差异。六是民办幼儿园管理失衡,投入不足,师资欠缺,环境较差。西双版纳州州教育局没有设立单独的民办教育科管理民办教育,下辖3个县市,只有景洪市教育局单独设有民办教育科,对民办幼儿教育进行管理,其他2县未设民办教育科,职能设在教育科,但没有专干。
二 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努力下,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虽有很大进展,但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不高、城乡差距明显等困难和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对学前教育,政府、社会各界认识不高、投入不足、行动不力、行政管理薄弱;教师的编制、工资、医疗、培训等缺乏应有的基本保障;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条件、权利和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等诸多因素成为影响、制约西双版纳州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究其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地方政府认识高度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地方对学前教育无发展规划、无专项基金、无师资编制
一、年检对象
20*年7月31日前,凡经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包括民办中小学、民办职校、民办幼儿园(具体名单见附件4)。
二、年检内容
(一)依法办学情况。包括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省、市民办教育政策规定情况。
(二)学校基本建设情况。包括校园环境、基础设施、设备、校舍建设等方面。
(三)教育教学开展情况。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四)学校管理情况。包括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广告、后勤管理等情况。
(五)安全管理情况。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情况、责任落实情况,接送学生校车状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食堂卫生条件是否合格等。
(六)法人财产权的落实情况,本年度财务状况及审计情况。
(七)办学许可证核定项目变动情况,其他证件是否齐全情况。
三、年检工作安排
年检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自20*年12月上旬起至2009年元月上旬结束。
第一阶段:办学机构自查整改阶段(20*年12月上旬)。
各民办学校(幼儿园)按年检内容和要求,对本年度的办学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1.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概况;2.办学思想和思路;3.办学基本经验和特色;4.自查自检情况;5.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并填报《20*年**市民办教育机构年检登记表》(附件1)。
在自查的基础上,各办学单位须提交下列材料:
1.学校年度自查报告;
2.《20*年**市民办教育机构年检登记表》;
3.年检评估细则(自评分)(附件2);
4.本年度刊发、散发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宣传材料样本;
5.办学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6.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复印件);
7、收费许可证及本年度收费审批或备案手续(复印件);
8、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9.校舍消防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合格证或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10.年度财务报告及会计事务所的年度审计报告;
11.其他需要说明和提交的材料。
凡提交的材料均用A4纸,必须按上述目录顺序装订成册,封面注明学校名称,一式二份于20*年12月3日前交县教文局教育股。各乡(镇)民办幼儿园由各乡(镇)中心小学督查其年检并上交相关材料。对未开展自查、未提交相关材料的,视作自动放弃年检,县教文局将收回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阶段:县教文局检查阶段(20*年12月中、下旬)。
县教文局将组织力量审核各民办学校(幼儿园)上报的年检材料,并结合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况,对办学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检查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考察校园环境,看教学、行政、生活设施,听汇报,开座谈会,查资料、财务报表等方法进行。对招生、办学中存在明显问题,以及办学条件简陋、教育质量差、管理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将重点检查,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1.园舍安全无法保证
长期以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这有限的投入中投入的对象主要是公办幼儿园,农村民办园得到的优惠政策少,几乎没有资金支持,基本属于“自生自灭”。这样的现状使得农村民办园处在不利的竞争地位。为了办园的经济利益,有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园舍建设时不申请有关部门审批,不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建设不合符要求的幼儿园园舍。更多的农村民办园园舍是选择直接使用自家小院或租用他人简陋的民房与废弃校舍,这种情况的幼儿园较少对园舍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检查,即使改造也不能彻底,园舍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就无法排除。例如,安全通道、灭火器、逃生的标志在很多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园舍中几乎都看不到。
2.食品安全管理薄弱
食品的安全卫生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幼儿园管理中食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后果将十分严重,可能会殃及幼儿园的所有孩子。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后勤一般都是由园长自己家人来承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厨房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堂环境卫生不过关、从业人员缺少健康证明、在食品的购买过程中索证索票制度没有建立等。农村民办幼儿园常常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寻其原因有三:一是管理者本身缺乏相应的食品卫生常识;二是管理者从观念上不重视食品安全,从食品的采购、储藏到加工各环节都缺乏相应的管理;三是政府有关部分的监督管理欠缺,导致一些法制观念不强的管理者,忽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甚至在利益驱使下,在幼儿伙食费上节省资金。
3.幼儿接送安全存在隐患
幼儿年龄小,很多事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为确保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应设有严格的门卫管理和接送制度。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逐渐增多,这些不安定的危险因素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幼儿园。非常多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对幼儿的接送安全比较忽视。一方面表现在缺乏门卫管理,由于安全意识较差,很多农村民办园基本不设门卫,即使有对门卫的聘用也缺乏严格考察,这就提供了机会给那些外来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表现在接送制度不完善,有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没有接送制度,在幼儿入离园时无法保证幼儿接送人的可靠性,还有的是通过园车接送,但是对于园车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使用报废车辆、无证驾驶、超载等现象频发,近几年被媒体报道幼儿园园车安全事故主要都指向了农村民办幼儿园。
4.设施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对危险事物的预见性不强,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如果幼儿园内设施存在隐患,往往就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农村幼儿园收费一般较低,尤其是在竞争中一些幼儿园会通过压低价格来争取生源,这种过低的价格必然导致幼儿园投入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对于园内基本设施的投入。有的农村民办园户外场地高低不平,没有围墙或是围墙护栏缝隙大,都有可能让幼儿因为好奇钻出去而走丢。有的农村幼儿园购买有户外大型玩具器械但是质量不过关,并缺乏定期的维修保养,极易造成幼儿在使用时出现安全问题,或是购买的小型玩具存在污染问题。还有的农村幼儿园室内装修使用材料不够环保,幼儿长期在充满污染的室内生活学习,极易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5.幼儿心理健康被忽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健康人格关系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学前期的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更需要教师的精心保护和教育。农村民办园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教师普遍是学历低、职称低甚至无教师资格证。教育过程中大骂、恐吓幼儿、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幼儿有造成了伤害,给稚嫩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师幼比例一般都比较高,师生比一般都在1∶35左右,而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师幼比是1∶15左右。而且没有保育员,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待遇较差,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只注意到幼儿是否受到身体上的伤害而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
二、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建议
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迫切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隐患,为广大农村幼儿创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这就要求政府要承担起责任,加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的管理和监督,需要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们提高安全意识,需要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加强政府的管理与监督
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都对民办教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来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细致的、刚性的法律规定,这样才能保证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市场,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责任。一方面,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收费低,办园投入严重受限,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那些办园口碑好、教育质量过关、安全有保障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给予财政支持,树立典型,也可以提供优惠条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管理监督职能,严把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关,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幼儿园不予批准。对于已经存在的农村民办幼儿园要加强对于安全问题的监督与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幼儿园要坚决取缔。并将这种监督变成一种机制长期有效的执行下去。
2.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培训,通过园长培训班等活动,让他们明白办教育不等于办企业,学前教育尤其有其本身的规律。要树立“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要知道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放在首要的工作。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本着对幼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认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还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门禁安全、食品安全、园车安全等多方面的幼儿园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并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和执行,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最终在幼儿园建立常态化的安全保障机制,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作为幼儿教师要关爱幼儿,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农村民办幼儿园来说也要认识到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让幼儿的安全得到根本保证。首先要严把用人关,聘用的幼儿教师必须是接受过相关教育或是岗前培训的,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在考核教师的时候要着重对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的考核。其次,为了改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严重、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的现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稳定农村民办幼儿教师队伍,需要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对于幼儿园来说,作为管理者应重视“情感留人”,要关注教师的精神需要,让教师能在民主、温馨氛围中,愉快地工作,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降低职业倦怠。作为地方政府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在尽量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其社会地位,保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做好教师的职后培训,努力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尤其是要重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对于安全问题的意识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宣城二幼建园二十余年,积极创建校园文化,如设计了韵味十足的园徽、美观大方的园服,定期制作发放精美的园报《果果乐园》《二幼简报》,创作了优美动听的园歌《这里童心飞扬》。这些校园文化成为了宣城二幼的标志,开创了宣城幼教的先河。宣城二幼还成立了“1+1”艺术团,艺术团定期为福利院、地方部队、留守儿童义务演出,将爱心播撒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使得宣城二幼成为一个充满爱的集体,并因此形成了“爱心、细致、自信、乐群”的园风。
二、法治德育并重,发挥管理功效
宣城二幼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园,依法治园,构建和谐校园,为片区其他园所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一)以“法”为基础,健全规章制度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宣城二幼管理班子牢固树立依法治园的观念,注重教育法制的宣传,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形成了一套岗位责任、分层领导、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幼儿园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在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照章办事。幼儿园的财务管理、设施添置、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招生收费等工作依法规范,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执行,公开透明,坚持做到园务公开,得到教师和家长的信服、理解和支持。
(二)以“德”为核心,强师德筑师魂
教师是立园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宣城二幼历来重视全园职工的师德建设,以《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按照《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努力塑造教师新形象,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具体方法是:定期开展师德讲座、师德演讲、道德讲堂活动等,每次活动后要求教师撰写笔记与心得,提高其爱事业、爱岗位、爱孩子的内驱力,达到完善自我的崇高境界。
三、重视科研促教,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要发展,师资须先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要发展孩子,必须先发展教师。宣城二幼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安徽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规范教育行为,根据本园教育教学计划,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督促教师从教育观念到行为的转化,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幼儿园教研水平的提高。同时,搭建可行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加强培训交流,促进教师成长进步
1.分层培训,整体成长。
第一层面:成熟教师层面。指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具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加强对现有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发挥教研组长的主导作用,以教研组为主阵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通过开展成熟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各类专题带教活动,在成熟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中发挥特长,不断成长。如环境创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区角活动、班级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题带教,发挥成熟教师的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指导氛围,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第二层面:青年教师层面。指进园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加强对这一层面教师的基本功培养,每月开展基本功达标活动,内容为:弹琴、画画、说课等。让青年教师尽快具备活动想得出、技能拿得出、班级带得出的能力。其次,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个人发展规划,做到心中有目标,发展有阶段,专业有成长。
2.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请进来”是一项具有实效性的园本培训模式,宣城二幼在资金和时间上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先后组织教师赴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温州等地观摩学习。教师们带着思考前行,从参观环境到关注主题墙;从区域活动的指导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从一日活动的计划安排到一日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知识和经验,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准确理解幼儿教育的新发展动态,更快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与此同时,宣城二幼还先后聘请了上海名师应彩云等来园开展专题讲座。
“走出去,请进来”不仅让教师开阔了眼界,带回更优秀的经验,更给幼儿园注入了新鲜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地加强了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感悟,提高了教师对幼教工作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能力。
(二)以课题为载体,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宣城二幼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制定教研活动制度,在立足本园实际的前提下,开展了省级课题《如何提高幼儿园手工活动质量的策略研究》《利用示范幼儿园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市级课题《幼儿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等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子课题研究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加强理论学习。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积极撰写论文。通过深入学习与研究,不仅课题本身获得了研究成果,教师们在此过程中用理论武装了头脑,用实践收获了成功,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大大提升了自身专业素质。
(三)以优质课评比为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宣城二幼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全园性的教学比拼,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或是自选擅长领域,或规定某一领域进行比拼,或开展同课异构,或利用信息化教学。教师们在相互切磋、比较中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每一次练兵都能让教师受益匪浅。
四、探索特色创新,打造园本特色
宣城二幼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为指南,以“保教并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科研为先导,本着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的原则,积极致力于幼儿素质教育的探索和改革,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了“爱心、细致、自信、乐群”的园风,相应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又有特色创新的活动。
(一)特色活动
1.周一故事会。
每次由一名教师给全园孩子讲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2.小小推普员。
每周二宣城二幼的小推普员都会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家长和小朋友宣传普通话――“我是二幼娃,请说普通话”,这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一句句标准的普通话,赢得了家长们赞赏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并激励家长主动用普通话和小推普员们打招呼。这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宝宝我爱秀。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秀出自信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敢,宣城二幼根据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和幼儿特长,在每天中餐前5~10分钟,安排一至两名孩子进行展示、表演活动。
4.家长开放日。
宣城二幼将每个月第二周的星期三定为“家长开放日”,开放日这天,家长可在任何时间段,持观摩卡到园观看孩子的各项活动。此项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感受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我与社会交流的平台,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促进交流。
(二)特色教学
特色促进发展,宣城二幼的特色教学为绘本及花样篮球,其他四个分园分别以国学、手工、健康、棋类为特色。
五、名园带动民园,携手共谋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公办园的辐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自2009年起,宣城二幼为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依次接收了四个缺乏管理经验、急需指导和帮助的民办园作为分园。2012年3月,还以结对帮扶的形式接受了一个村级民办园为指导园,义务为这个民办园提供业务指导。如今除了2015年8月新接收的第四个分园,其他三所分园及指导园均被评为“宣城市一类幼儿园”。
(一)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宣城二幼在接收分园前,要求投资方按照总园的办园要求,将设施、设备投资到位。投资方只负责资金投入,不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公办园不向分园投入固定资产资金,但所有的管理(如人员配备、师资培训等)均有总园负责。分园的办园性质、投资渠道不变,经费独立核算。在总园指导下,提高办园质量,实现以园养园,一改民办园往日收费高、生源少、质量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加强人员配备,奠定保教基础
加强管理人员配备。为了加强分园的管理力度,一方面从总园委派骨干教师担任分园教务、保育、后勤主任,同时兼任分园的相应管理和事务工作(即行政兼后勤);另一方面,在总园的行管人员中明确一名副园长担任分园的园长,全面负责分园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通过配齐分园管理人员,扭转了民办园过去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问题隐患多的状况。
规范保教人员配备。分园一律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配备幼儿园工作人员,如每班配备两教一保,有专职的保健员、门卫、保安和食堂人员。
(三)规范园务管理,优化保教队伍
总园把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理念渗透到分园,各分园与总园实行一体化管理,做到“四同步”,即制度同步、计划同步、活动同步、培训同步。
1.强化制度管理,坚持指导与督查。
首先是建立分园园长负责制度。由分园园长全面了解分园的工作、指导、督查、处理分园的相关事务。
其次是建立分工联系制度。总园行管人员根据分工对应指导分园的有关工作,并定期到分园进行业务督查(每周不少于1次),确保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再次是建立例会制度。一是定期召开园长办公会,全面听取各行管人员一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周各分园的工作重点;二是定期召开分园会议,以提高分园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加强师资建设,重视优化与提升。
高水平的保教队伍是幼儿园办园的核心资源,宣城二幼接管分园后,分园保教人员聘用均由总园负责,并对原分园的教师从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
一是对分园原有师资进行严格考核,择优留用,师资若缺额,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聘。
2.教职工与幼儿比按照《标准》规定,全日制(供餐)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5~1∶7,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为1∶7~1∶9。本调查发现,民办园的教职工与幼儿比达标率为62.5%,显著高于公办性质园的达标率(40%)和公办园的达标率(20%)。进一步统计发现,民办园教职工与幼儿的平均比例为1∶7,高于公办园(1∶8)和公办性质园(1∶9)。就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例而言,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都不合标准,其中公办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例为1∶10~1∶11,公办性质园的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例为1∶8~1∶12,民办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例为1∶6~1∶10。
3.班级规模班级规模(班额)是对班级幼儿人数的规定。研究表明,班级规模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之一。〔6〕本调查发现,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班级规模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园平均班级规模略高于公办性质园,而公办性质园平均班级规模显著高于民办园。按照《标准》中有关班级规模的规定,小班(3~4岁)为20~25人,中班(4~5岁)为25~30人,大班(5~6岁)为30~35人。受调查的18所幼儿园中,只有民办园平均班级规模符合要求。
4.师幼比师幼比是指一名教师与他/她所负责照顾的幼儿人数之比。一般来说,师幼比中的“师”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即专任教师。师幼比被认为是影响托幼机构保教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7〕调查发现,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师幼比差异显著,民办园各年龄班的师幼比最高,公办性质园其次,公办园最低,详见表3。目前,学界普遍认为3~6岁幼儿班级适宜的师幼比是1∶12。据此,被调查幼儿园的师幼比普遍超标。
5.教职工构成对幼儿园教职工的构成进行调查发现,公办园在各类教职工配备数量上普遍多于公办性质园和民办园,详见表4。(1)园长和副园长数量按照《标准》规定,6个班以下的幼儿园应设1名园长,6~9个班的幼儿园不超过2名,10个班及以上的幼儿园可设3名。由表4可知,有10个班及以上规模的公办园和公办性质园都只配备了1名园长和1名副园长。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同办园规模的幼儿园普遍配备了1名园长和1名副园长,并且副园长通常兼任保教主任或后勤管理人员等职务。(2)每班保教人员平均数量由表4可知,公办园每班保教人员平均数明显高于民办园和公办性质园。按照《标准》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可见,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在保教人员数量配备上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没有设置保育员岗位,仅有少数幼儿园为托班和小班配备了保育员。为了深入了解教职工每天的工作情况,研究者进一步调查了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量以及对保教人员配备情况的满意度等,结果发现:有161名教师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为9个小时,43%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在谈及每天的工作量时,14.9%的教师表示“工作量很大”,26.7%的教师表示“工作量有点大”,57.8%的教师表示“工作量适中”,仅有0.6%的教师表示“工作很轻松”。在谈及“所在班级教师数能否满足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需要”时,3.1%的教师表示“非常不能满足”,12.4%的教师表示“不太能满足”,67.1%的教师表示“基本可以满足”,17.4%的教师表示“完全可以满足”。(3)炊事人员数量根据《标准》规定,每日提供三餐一点的幼儿园每40~45名幼儿配1名炊事人员。然而,该区公办园平均每82名幼儿才配了1名炊事人员,民办园平均每93名幼儿才配了1名炊事人员,公办性质园更是平均每94名幼儿才配了1名炊事人员。可见,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都存在炊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4)医务人员数量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础和保障。〔8〕按照《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规定,全日制幼儿园一般配1名医务人员,幼儿超过200名的酌情增加。由表4可知,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医务人员数量普遍不足。18所幼儿园中,仅有11所幼儿园各配备了1名专职医务人员,其余7所幼儿园没有配备专职医务人员。(5)安保人员数量统计表明,18所幼儿园中,8所幼儿园各配备了2名安保人员,5所幼儿园各配备了1名安保人员。令人堪忧的是,还有5所幼儿园没有配备安保人员,这5所当中有3所是民办园。(6)财会人员数量按照《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规定,3个班以上的幼儿园设专职会计1名。表4显示,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均设置了至少1名财会人员,符合相关的政策要求。
二、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研究者发现L区幼儿园教职工配备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公办园的平均班级规模偏大,师幼比偏低为何会出现这一问题,部分园长给出了如下解释。公办园园长A:“现在的入园难其实主要是指入公办园难。家长之所以抢着把小孩送到公办园里,主要是冲着收费低。据我了解,公办园每月的收费一般不超过700元,而月均1200~1300元只是民办园中等档次的收费标准。”公办园园长B:“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想把孩子送到公办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素质高,毕竟公办园里的教师一般都是正规的幼师毕业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班级规模容易超标。”
2.公办性质幼儿园经营困难,教职工配备情况亟待完善调查发现,公办性质园的教职工与幼儿比的达标率仅为40%,平均保教人员与幼儿比达1∶15,其各年龄班的平均班级规模也超过了《标准》规定。部分公办性质园园长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公办性质幼儿园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公办性质园园长A:“作为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尤其是我们这种企业办园,境况大不如从前。近几年企业效益不好,拨给幼儿园的费用较少,没钱的话就没法购置好的玩教具,也没法招聘更多的教师。诸多原因加起来,导致现在招生的幼儿数量大幅下降,考虑到节省成本,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我们也知道小班额最有利于教育教学,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办性质园园长B:“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身份相当尴尬,名义上具有公办性质,需要按照公办园标准办园,实际上大多是国有民办,完全自收自支,根本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为了招到孩子,我们只好尽量压低保教费,结果幼儿园的日常运转都难以维持。”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幼儿园教职工的配备标准经过长期而又系统的实践探索,但仍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研究者就完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提出几点相关对策与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扶持引导民办园发展根据《临沂市L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议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要加大对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给予其一定的生均经费补助,以保障其日常运转。此外,考虑到L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按规定减免建设项目各种规费等方式,大力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真正为幼儿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政府宏观管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看,政府对民办园的支持、监管不足。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监管与扶持,在本次调研中,对民办幼儿园存在的最大问题以及如何获取进一步发展,园长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40.2%的园长认为缺少政府部门的有力扶持是经营民办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有36.2%的园长认为民办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使民办教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但分析四川省223所民办幼儿园发现,政府仍然停留在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和办园合格与否层面,存在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缺乏规划、支持力度不够、投入薄弱且不均等问题。本次调研中,223所民办幼儿园的举办经费和运行经费来源主要由学费、合资、政府投入、政府补助等条目组成。如表1所示:举办幼儿园依靠自备、合资的67所,占30.0%;政府投入11所,占5%。运行经费145所主要依靠学费,占65.0%;44所有政府补助,占19.7%;179所无政府补助,占80.3%。可见,民办幼儿园依靠政府行为所获得的经费较少,政府对民办园的补贴微薄。农村民办幼儿园得不到中央财政性经费支持,因此,幼儿所缴纳的保教费用成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支柱。
(二)幼儿园中观管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从中观角度,对幼儿园内部管理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1.办园背景多样,办园条件参差不齐本次调研中,民办幼儿园创办时间最长的已有55年,最短的仅为1年,平均办园年限达13年,民办幼儿园在场所条件、投资模式、园长专业层次等方面各异,办园条件参差不齐。首先,场所条件不同。本次调研的223所幼儿园广泛分布在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以及工矿企业内,有40.2%是租用单位场地或他人私宅,22.4%是租用公办教育场所,22.8%是举办者投资兴建的教育场所,而在自己私宅内创办的占11%。进一步调查显示:市区民办园办园条件总体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的民办园,而处于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以及工矿企业内不同类型的民办园在园舍面积、教玩具投放上都条件各异。其次,投资模式不同。幼儿园在投资模式上主要采用的类型包括:个人独资占55.3%,股份合作占20.3%,企业(公司)投资占8.1%,国有民办占4.1%,社会捐资或集资占4.1%,银行借贷占3.7%。在这些幼儿园中,有78%是全日制,还有半日制、寄宿制、全日制兼寄宿制等办园形式。可见,随着民办幼儿园不断发展,四川省民办幼儿园承办人员的背景也越来越多样。第三,幼儿园园长专业层次各不相同。由表2可见,从城市到农村,园长年龄呈下降趋势;园长的学历和专业化程度普遍较高,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园长数占83.4%,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7.9%,也有极少数园长(0.9%)学历在初中以下,并未达标,还有部分园长是非教育类专业,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和任职资格,被调查对象中有6.3%的园长未参加过与教育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在被调查的园长中,平均任职年限是9.66年,有92.4%获得了教师资格证,有86.1%取得了园长岗位资格证。但也有个别幼儿园园长从事教育管理年限较低,最低的仅任职1年,管理经验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办幼儿园管理和办园水平的提高。不同成长背景的园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同,以致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办园者能认识到民办学前教育在我国学前教育和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提升保教质量作为追求。而有的则是把办民办幼儿园作为一种商业投资,只追求经济效益,对教育规律和社会效益关注不够,未充分理解民办幼儿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重要载体的特殊性。综上,民办幼儿园办园背景多样,基于不同的办园背景,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也参差不齐,且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监管,将难以保证保教质量。2.内部管理体制不科学,缺乏民主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23所幼儿园中,有41.9%的幼儿园是园长垂直管理,其管理体制为“园长集权制”,29.7%的幼儿园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11.8%的幼儿园是园务委员会负责制,10.2%的幼儿园是企业(公司)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还有6.5%的幼儿园是家庭式管理。可见,管理体制为“园长集权制”的幼儿园占据很大比重,这些幼儿园未设立董事会、教师工会、家长委员会等机构,幼儿园内部管理成为绝对的“人治”,所有决策权由园长行使,缺乏民主和有效监督。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如果管理者缺乏专业能力、决策失误或忙中出乱,将会导致幼儿园管理效率低下,甚至使幼儿园受损。“家庭式管理”也缺乏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以“人情”管人而非以“制度”管人,难以保证工作的实效和确保工作的科学开展。3.财务管理需进一步规范被调查幼儿园在财务管理上:仅46.7%的幼儿园设置财务机构,聘请财会人员,执行会计制度;56.9%的幼儿园能主动接受上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56.5%的幼儿园坚持增收节支,勤俭办园;57.3%的幼儿园伙食费做到专款专用,增加透明度;49.0%的幼儿园建立结构工资制;42.7%的幼儿园将幼儿园的结余主要用于设立专项基金或发展教育上;34.1%的幼儿园将经费预算和决算提交董事会审议。而其余幼儿园则难以在财务预算、开支、监察、报账等方面做到规范。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小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均由园长负责财务管理,部分园长甚至无法出示管理细目,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个人自办的幼儿园收支随意、不建账。部分规模较大的民办园中虽然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但其专业性不足,且以真实、详尽的财务票据建立财务管理档案的很少,致使财务管理在预算、开支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仅能清楚说明幼儿园用于发放保教人员工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而对其他保教经费投入(如玩教具投入、教师培训、硬件设施改善等)所占的比例非常模糊等。因此,部分民办园财务管理在预算、开支、监察、报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4.教师聘用和职后管理有待优化教师是民办幼儿园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一支高质量、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根本保障。然而,园长在调查中回答“在经营民办园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得出的第三大困难是“教师队伍不强”。除我国民办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亟待提高外,目前,四川省民办园在教师聘用、职后管理和培训及专业成长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教师聘用和职后培训等方面管理不科学,民办幼儿园的师资质量更难得到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聘用不参加统一考试,教师招聘途径多样且把关不严,难以确保教师质量。另外,在被调查的223所民办园中,部分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在职学习关注不够,不愿将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和内外交流,教师难以获得专业发展,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对“教师思品教育”和“业务培训”方面的认识,有60.6%的幼儿园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应形成制度,制订出具体、科学的中短期培训计划;24.4%的幼儿园表示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视,但有关部门提供的机会太少;而有8.5%的幼儿园认为业务培训、学历提高是教师自己的事情;还有4.9%的幼儿园觉得园务工作太忙,无暇顾及。此外,部分民办园重盈利而不重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未充分考虑教师利益,也是其园所师资流动的一大原因。5.保教水平差别大据调查数据显示,民办园在幼儿园卫生保健和安全管理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日光、空气、水)对幼儿进行体格锻炼”、“定时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幼儿餐具做到一餐一消毒”、“定期检查幼儿园的园舍、设施、设备的安全”等选项符合率达80%以上,“做好幼儿的生活护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建立并严格执行接送制度”等选项的符合率基本在50%以上,“与幼儿园所处的社区和单位经常联系加强周边环境安全”这一选项的完成率只有47.6%。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上,51.6%的幼儿园遵照上级颁布的课程标准并选择统编教材内容;有28.0%的幼儿园立足于本园实际,研发园本课程;11.4%的民办园允许教师自主制定课程标准和选择课程内容。可见,使用上级规定教材,整齐划一的保教模式占较大比重,该模式难以推动幼儿园办出教育特色,也不利于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发挥。此外,不少小额投资的民办幼儿园把提高生师比作为节约开支、降低办园成本的重要手段,师资有限,造成保教工作中教学管理模式单一、难以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等问题。可见,民办幼儿园之间保教质量差别很大,整体保教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民办园保教水平存在差异主要由不同园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水平造成。一些规模较小、硬件条件较差的民办园既无法提供宽敞的环境和丰富的教玩具保证保教活动的开展,更难以吸引优秀教师来园工作,以致一些专业化程度低的教师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违反教育规律,为求入学率,片面迎合一些家长的需求,实行算术、识字等文化课的超前教学,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就有8.1%采用学前班的课程内容,以识字、计算教学为主。相反,在少数资金充沛、规模较大、硬件条件好、师资水平高的民办园中,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能够科学、顺畅地开展保教活动,保教质量明显较高。
三、对策与建议
民办幼儿园在整个学前教育中占据半数之上,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2]。这些问题不容忽视,是需要尽快地完善和规范的。因此,国家应明确学前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加强政策支持,为其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确立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完善相应的教育规章制度、做好督导评估工作、落实民办园与公办园一视同仁的政策等,依法保障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各项权益,使民办园不断提升保教质量,走上规范化和法治化的轨道。国家需优化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幼儿园更应自力更生,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幼儿园管理体制
在调查中我们认识到,四川省民办幼儿园中多有采用“园长集权制”,该管理体制以人管园,缺乏民主,无疑不利于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因此,民办幼儿园亟待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首先,需要厘清政府、承办方与园长三个层面的管理框架,建立科学民主的领导决策层和层级明晰的管理运行网络。作为出资方和承办方,应对幼儿园的发展蓝图和方向享有知情权与决策权。而作为合资或个人独资的园长,并非是幼儿园的“掌控者”,而是教职工的引路人、支持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是教职工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呵护者和激励者。就幼儿园而言,应制定章程,将“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明确管理权限,完善各机构组织,建立政府、社区和家长参与管理保证制度。可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搭建发展平台;可设立董事会,负责筹集办园经费,聘任园长,审议决定民办幼儿园的重大事项;可设立园务委员会,园务委员会重点承担起园内监督的职能,对园内管理者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维护园内教职工的权益,还可为幼儿园的具体工作提供各种决策方案;可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可对幼儿园的内部工作进行监督,也可利用家长的资源来服务于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帮助民办幼儿园增强园所的宣传力度和辐射力度;可建立财务监管制度,设立专门财务职能岗位,规范财务管理。小规模民办幼儿园可视情况设定所需职能部门,以“科学”、“民主”作为管理准则。此外,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还可充分借鉴公办幼儿园或相关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丰富经验,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切实做到解放思想,抓准实际问题兴利除弊,建立科学、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招生制度、财务监管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使得幼儿园的管理做到有据、有序、有效。
(二)优化教师招聘和职后管理工作
一支专业、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关系民办幼儿园能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确保幼儿园保教质量,民办幼儿园还应保证教师招聘工作和职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严格教师招聘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本研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聘用教师时,被调查园长最看重的教师的素质依次是品德修养、业务素质、学历水平、第一印象和外貌,其所占比例依次是41.5%、20.7%、18.3%、8.9%和4.1%。在招聘新教师时,用人单位应该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严格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没有“外行人士”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其次,幼儿园要加强对新教师的入职和职后培训。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加强对教师入职、职后的培训是保证新教师顺利入职,不断吸收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四川省也要自上而下,切实加大民办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培训创造条件。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如幼儿园教师国培名额分配给民办园等;各幼儿园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详尽培训计划,并通过多渠道沟通合作,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使新老教师不断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看齐。最后,幼儿园应积极与教育管理部门沟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改善和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以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此外,园长作为幼儿园的主要管理者要讲究管理的艺术,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教职工进行平等的沟通,帮助教职工找到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只有增强教师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学历与专业实践能力同步提高,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才能真正得以提升。
(三)改善办园条件,提升保教质量
改善办园条件包括改善物质环境、创新办园理念、健全服务网络、推进课程开发、优化发展模式等内容。改善办园条件,一方面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园理念,因此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管理者都能认识到必要的投资和办园条件的改善对于提升保教质量以及保证民办园长久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必要的资金,这需要幼儿园自筹,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支持。改善办园条件绝不是盲目追求幼儿园在规模上的扩大、速度上的提高,而是以幼儿发展为基础,追求环境的适宜、理念的科学、管理的先进、教育模式的完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教育效益的卓越。这还要求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的园长切实关注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改进办园理念。同时,着手建起一个扎实把稳的教师科研班子,经常开展环境创设、互听互评活动和教科研活动,集集体智慧,促民办园发展。
(四)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
民办幼儿园的开办与发展不仅和国家政策、地方管理部门相关,还和幼儿园的园长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园长就意味着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所好的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的发展中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在办园目标明确、政策到位和办园条件合格后,起关键和决定作用的就是园长,园长的理念、行为和决策影响幼儿园的全局。一个合格的园长要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和能力,有公正廉洁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3]。这些园长该具备的品性和能力是在不断学习和工作中积淀的。因此,要重视、加强园长培训工作,搭建民办幼儿园园长工作交流平台,采用参观、访谈、观摩、互动等方式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园长队伍,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开展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考察和任职合格评估,合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搭好交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