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面对生成顺势推进,适应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回归文本去解决问题,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以升华。
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文本精读感悟阶段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我能学”“我要学”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主体促进教师的教,以主导引导学生的学。
后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多媒体课件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改变。在上课时给学生在视觉上带来较大的冲击,配以动画、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元素,能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和注意,但它却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得不够实用。
通过实践和不断的深入学习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在学习过程中,要对读物进行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但生活并不能等同于课堂,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进入现代语文课堂成为必然。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好这个工具。
但是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我想以自己授课的亲身体验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感受。
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学科要有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特色。在后来的课堂上,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总结、调整,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硬件条件下,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这样使用多媒体课件了。
一、学文识字时利用多媒体
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有了动画演示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语文识字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身教”大于“言教”,只有教师范写和动画演示相配合,识字教学的“质”才能有保证。
二、创设情境时使用多媒体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没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
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三、提纲挈领时利用多媒体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
四、讲练结合处使用多媒体
仅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处使用多媒体
“以人为本”思想是课程改革以来的重要思想,不论是对特殊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特殊教育下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还要遵循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学生”的特殊情况出发,要用其作为指导思想来选择教学方法,营造学习环境,进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按照正常学生那样进行授课,恐怕学生会因为逻辑性或者是抽象性太强而不知教师所云。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堂内容,进而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幅度提高课堂质量。
例如:在教学《小花猫》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猫”进行描述。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比如:有学生说:猫是黑白色的,还有学生说:猫的眼睛是黄色的;还有学生说:猫是白色的等等。要知道一些智障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引导、去鼓励,他们会发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接着,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并借助肢体语言来对作者笔下的小花猫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汉字)字是什么意思。最后,在这节课结束之后,我还引导家里有猫的学生去观察小花猫是如何玩“线团”的。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情境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的调动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生活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组织实践活动
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要改变人们对智障生的看法,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智障生的价值得以实现。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搭建动手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神奇的电脑》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电脑对生活的帮助,所以,在本节课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走进电脑室,让学生去触摸电脑、去感受电脑。虽然,电脑室的电脑并不能操控“电饭锅做饭”,不能“自动浇水”,但是,我借助电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电脑的基本功能、动画效果、视频功能以及网页搜索等等。而且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本节课的“姨、启、烘”三个汉字,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输入、查询,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心,还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实施小组学习
在培智教育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也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价值,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我是中国人》时,为了培养智障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分组学习模式,首先,我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一些智力障碍的学生分成高中低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在互相帮助中阅读文本,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中的吉鸿昌为什么要戴‘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接着,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国人”这三个字的含义和价值,我还引导学生讨论,“做中国人丢脸吗?”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互相讨论中明确“我就是一个中国人”,同时,让学生树立起“我因是中国人而骄傲”的思想,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阅读了几次“我是中国人”,以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智障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是培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目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而且通过上述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进而在提高智障学生交流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四、借用多媒体技术
在培智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将其有效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以确保计算机辅助价值的充分展示。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从智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多媒体技术,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文本中黄山的那些怪石,也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可是,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少出门,家长也不愿意带他们去旅游,所以,对黄山的了解很少,如果单凭想象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感受到黄山风景秀丽的,更感受不到“奇石”。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抽象教材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壮丽。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起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同时,也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而且对学生良好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耐心,对于上面教学效果的实现或者是学生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论怎样,教师都要坚持贯彻落实课改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能让智障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随着课改的推进,个性化阅读引起了空前的关注,并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一面鲜亮的旗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构建生命课堂,谱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四部曲,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让个性之花开满语文课堂。
一、 锄草松土:民主和谐——东方风来满眼春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活了课堂教学,催生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指宽松的、民主的、平等的、活泼的学习环境。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教师真正变成“平等中的首席”,精心“锄草松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情感才能异常活跃,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充分调动起来,创新的火花才会不停地闪光。在此环境中,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才会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敏捷的见解。
二、 桃李竞芳:自读自悟——红杏枝头春意闹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绝不能越俎代庖,要给学生增加自主阅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感觉来,读出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领略教材的无限风光。
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有位老师在教学《黄山奇石》,赏析课文时就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伙儿介绍黄山奇石的美?”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选择有感情地朗诵,解读黄山奇石的美;有的选择当导游,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黄山奇石;有的则干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有创意地画了一幅“黄山奇石图”……如此便有效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课堂,呈现的不仅仅是鲜花,还应有花开的声音,最美的声音就是学生生命在课堂枝头“拔节”的声音。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见解。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有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的奖赏》时,问学生学完短文后,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学生的回答让人大为震惊,有的劝告仙鹤救人时要看清对象,有的则夸奖它助人为乐,有的批评老虎忘恩负义,有的则认为这是弱肉强食社会的必然规律。学生们从各个角度理解了文本,没有答案,只有个性化的见解;没有死的灌输,只有激情的师生互动;没有去接受,只有参与、思考、畅谈。思维碰撞之后产生的火花是最美的,才是触动学生灵魂的。让我们在个性与个性的碰撞之中去发现语文之美,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上绽开多种个性之花。
三、 呵护培植:指导矫正——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新的火花是鲜嫩、脆弱的,需要教师宽容、呵护,尤其要呵护好奇心。要使学生的个性之花开得鲜艳,教师必须给予精心培植。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不指导,学生就不会阅读思考;对学生偏离文本价值的独特理解,教师不引导矫正,就会使个性阅读走入歧途。
1.指导思考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思维。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勾画一边写批注等方法习惯,尤其要教会学生独特感悟文本的方法。其次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换位到他人(包括拟人化的事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起一致反应的过程。如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会怎样做?当凯巴伯森林毁灭后会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弥补?其三要教会学生大胆想象。如教学《七色花》时,让学生想一想:假如你拥有了最后一片花瓣,会怎么做?有的说:我要把他送给小溪,让小溪像以前一样的清澈见底,使鱼儿有一个欢乐的家。有的说:我要把他送给灾区儿童,让他们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其四要教会学生发散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途径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从中选出最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夜莺的歌声》时,让学生思考讨论:除了“学鸟叫”给游击队传送情报的方法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学生会说出多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与课文中的方法进行对比。
2.矫正价值取向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课程目标制约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关系。《课程标准》指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阅读,也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一教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老师让学生读了课文后用一个词说说对其中一个人物的评价,一学生说“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唐僧肉冒着危险,遇到困难不泄气。”学生的回答显然是片面的,这是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取向问题,如果教师一味地认可了他的回答,是对他今后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一个误导,这就与《课标》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相违背了。这位教师反问:“白骨精这样做是做好事还是坏事?做坏事咱们可不能学她,不然,坏事越做越多了。”简单幽默的一句评价,如醍醐灌顶。如此巧妙矫正,学生的感悟才有价值,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在阅读中轻舞飞扬。
由此可见教师在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必须坚持文本意义的“价值引导”,必须在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又不因此而钳制、束缚学生的思想与他们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
四、浴光饮露:评价激励——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评价方面存在着片面化、简单化的弊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以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现状,实行多元课堂教学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教师激励评价。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评价中去,实现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功能,通过自主评价,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教师给予学生评价的权利,要教给评价同学的方法——先赞扬优点、再提建议。其次要学习评价自我。如问:“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你为你今天的学习情况打多少分?”等。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实践证明,评价激励有如让学生沐浴阳光,吮吸雨露,让学生个性发展“茁壮成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闪光点及创新火花,采用有效的评价激励手段,就能产生“能动”效应,激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潜能;就能使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生长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天地;就能使语文课堂的个性之花、创新之花开得更多更灿烂。
参考文献:
(1)龚春燕,何云山.创新学习论[M].北京 红旗出版社出版1999.5。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6
(3)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
(4)谭小林. 扬长教育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改革[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商德远.?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教师的引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6)陆华山\吴雪莹. 个性化阅读应有“度”[J],基础教育研究,2008(2)
一、转换思维,镇定理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潜心解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正确、细微、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我们还能求得教学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吗?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想法,从解读文本开始,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材的开发,但这必须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想超越教材,就必须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而此时,理答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发问,一般情况下,理答要关注两个角度:一是尽量选择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时,学生学习意识上的矛盾激化时,他们思想囿于狭窄范围时或者学生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时,注意力涣散的时候作为发问的最佳时机;二是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与文本价值相适应。因为很多时候就同一问题转换一下提问角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
在一次学校优质课评优活动中,教师上完课后提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蔺相如、廉颇”。学生的各种感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进行相当顺利,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老师完全沉醉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忽然,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最喜欢的秦王!”顿时,课堂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显然这位学生“别具一格”的答案迎合了学生求新立异的想法,而此时教师竟一时呆住了,转而微笑着肯定这位男生的答案,继续走着下一个教程。
教师对这个回答的处理显然非常不妥,他默认了这个错误的回答,这样的理答是失败的。教学中教师也敏锐地感觉到这样的理答方法显然太失偏颇,却一时又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答办法,因而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教学生成点。其实我们不妨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探问:“怎么样的人才算值得敬佩、喜欢学习的呢?”这一问就把学生的思维角度引到正确的价值观上了。学生在了解了“”的意思之后,教师话锋一转:“的人也能喜欢敬佩吗?”这样不偏不倚的理答解决了学生新旧认识的矛盾,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到正确的领悟上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理答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回应,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语塞,所以教师往往要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下一次理答的质量,改善教学。
二、设置难度,有效理答
理答是唤醒学生注意,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通常把学生的回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把原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以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
比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状的基础上,我启发道:“仙桃石”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再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这是因为“仙桃石”体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顶,不太可能是人间的东西。课文中一个“飞”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欣赏了“猴子观海”的画面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此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的编故事,有的大胆猜想,在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既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由此可见,教师对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合理地分解,将其转化成贴近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缘于教师的教学动力,其中理答智慧也足以令人佩服,从而体现了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误区
1.1 课件画面过于精美,分散学生注意力
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画面感太强的话,学生的视线只会停留在无关紧要的事物上面。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是按照流程将课件内容讲解一遍,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是简略地回答,学生成为了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观众。在语文课堂上将课件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课件进行的,限制了教学思路的拓展。学生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体,反而被课件牵着走,这样不能很好地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造成思想上的惰性。
1.2 照搬他人的课件资源,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效果不明显
很多教师为了图方便,课件都是直接下载的。由于他人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学生情况存在差异,学生很难跟上他人课件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而且课件不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难免显得十分别扭,让整个教学氛围显得非常死板,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1.3 人机交流完全取代了师生交流,忽视了文本情感的传达,教学中缺乏情感性
都说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在小学教学中有许多蕴含情感的文章。现在很多教师都将需要细细品味的情感转化为图片、动画、音乐,让人机交流成为了培养学生情感的主要方式,缺乏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虽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作者描述的情感氛围,但是教师一直通过多媒体课件实施情感教学,会让整个课堂变得生硬、冷冰,也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魂,对培养学生情感和人格十分不利。
2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2.1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明确学生地位
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多媒体课件,而是学生。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都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花木兰》时,教师制作课件时就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黄色、粉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作为背景。教师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将教学内容简短地呈现出来。这样围绕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再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和创作。采用多媒体课件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接受多媒体的内容,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问题,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2 运用多媒体课件要贴近教材,协调效果和方法的关系
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主,所以教学也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换而言之就是多媒体课件并不适合所有的教材内容。例如,老舍先生的《养花》这种需要以文字作为出发点,并要进行想象的散文和诗歌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是否有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对于一些说明文,由于学生对描述对象不太了解或是从来没有类似的经历,就会存在陌生感且很难去感同身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建文章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又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都没有亲自感受过黄山美,教师可以将有关黄山的资料、图片、声音、视频整合成为多媒体课件,但是课件内容必须与文章表现的主题相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抒发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如果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内容没有紧密的联系,不仅会干扰学生在文章理解中的注意力,而且课件在教学中也不会有任何价值。同时,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以效果为目的的,不能只注重形式忽视效果。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筛选,突出主要部分,避免繁杂的信息出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师生互动
过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会让语文课堂变成人机交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将多媒体课件转化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并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播放课件的速度,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听取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反馈,可以让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加强多媒体课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师生互动之后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3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并将教材内容作为课件制作的依据。这样才能让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在创建了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之外,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山东临沂金雀山小学,山东 临沂276000)
参考文献:
本学期充分利用网络培训优势,开展岗位集中培训,共24学时。学习中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各教研组进行了集体讨论,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效果较好。讲座内容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方法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经过参与、探究,主动获得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并使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教研培训
重视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中的作用,集中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务处督促、骨干教师全程参与,提高活动的含金量。
今年月,语文组组集体研讨了郑清老新的上岗课《黄山奇石》,课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听课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形成了书面反思,使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数学教研组也一样,在确定主题《认识钟面》后,全体数学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独立备课,最后统一达成一份教案,由周艳老师执教。课后,教师们认真评课,认真反思,把活动再一次推向。综合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研讨活动,根据研讨的内容确定一主题,教师们进行自我备课,又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各自解说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后根据交流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一份优秀教案。选定一教师进行试教,进行认真评课、交流。
尤为突出的是教务处开展的“骨干教师献课活动”,校长、学校行政领导都能积极主动带头上课,带动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主动上课,集体研讨,反思实践,校园内教师热情高涨,教研氛围浓厚,使校本研训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校本培训
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校长作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对“自修--反思--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1、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每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要达到20学时,2000字的笔记,并且字迹工整,书写认真。
2、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3、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要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研究。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写论文、随感、案例分析、优秀教案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们都能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成形的经验总结。将学到的新思想加以消化,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培训外,还及时收集各种培训信息,根据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其他各种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每次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都要写出培训讲稿,认真组织二次培训活动。老师们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将心得体会撰写在教学日记中。
四、存在问题,亟待改进,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开展。
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综观全局,仍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
1、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忙于应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有些教研组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及时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
3、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语言材料、学生个性等特点,巧妙地设置现实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思维。
1.直接引入生活情境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现实情境,才能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日月潭》等写景课文时,教师作导游,巧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风景秀丽的山水景色中,从而渲染气氛,为学生理解全好准备。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不是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是学生体验过的。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想象表演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从现在开始》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扮演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等,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对话表演,感受角色的心理。这样让他们在小组内互教共学,互演互评。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重点时,教师要创设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促使学生摆脱依赖心理的习惯。如,“你能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什么?”“你猜一下,下面会发生什么呢?”猜想文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容,或延伸问题情境,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有利于深度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并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根据课题创设情境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焦点。围绕课题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学生带着这感受进入课文,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阅读感觉。在出示课题时,教师可让学生看课题并提出问题,这是学生即将进入情境的有效准备。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一是从内容和标题关系去想象;二是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去想象;三是从圆明园的奢华去想象;四是从圆明园毁灭的结果去想象。通过这样发散思维的引导,圆明园毁灭的情境得以再现,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根据重难点创设情境
根据重难点创设情境是突破课文重点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究者。例如,教学《假如》一课时,可抓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这一难点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只马良那样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神笔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去展开想象,创设情境;然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的愿望进行比较,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关爱他人、关爱环境这一精神品质。这样既能有效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又给学生创造了足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根据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材的重点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段中的关键词句往往牵动全篇。在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的关键词句进行情境创设,进一步理解作者描述情境的语言文字,并通过点拨、设疑、对比等方法,强化感知,激活思维,加深内心体验。例如,在教《再见了,亲人》的结尾段时,可启发学生围绕“再见”“亲人”两个关键词展开想象:当列车开动时,站台上的亲人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要与亲人说再见?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丰富课文内涵,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三、补充生活情境,丰富学生阅历
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明确载体与实体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是教学的实体,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运用的有效载体。因此,应当把课程放在整合的重要位置,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宜与信息技术结合,恰当地选择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十分关键。通过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选用以下几类课文:具有丰富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的课文,如《朱飞回来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圆明园的毁灭》、《革命烈士诗二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较广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课文,如《看月食》、《赵州桥》、《蝙蝠与雷达》、《爬山虎的脚》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隔较远,缺少感性经验的文章,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等;习作指导和习作修改、讲评课;需要创设情境的一些口语交际课。
二、钻研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在确定了整合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语文课标中教学的根本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做到备深,备广,备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准确地对本节课进行目标定位。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高、过全,否则难以达到,应当考虑:知识技能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性领域培养目标。例如,语文科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品悟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三、恰当运用教法,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当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媒体、网络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几个环节: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录像、动画、游戏、故事、拼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主动探究,积极地搜集、筛选、获取、加工信息,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运用于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超越教材,达到课内外延伸,知识螺旋上升;运用于评价,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进行网上人机、师生、生生互评。总之,网络、媒体应当运用在恰当之处,达到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质疑任务驱动学习、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情境创设学习等策略。
例如,《赵州桥》一课的设计我采用了观看赵州桥录像导入,创设招聘赵州桥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学生按照学习的兴趣分为四个导游小组,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然后学生针对全文质疑,通过联系课文、网上浏览、合作交流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接下来请学生做解说员介绍赵州桥,说练结合,积累语言;最后网上浏览我国及世界上的现代化的桥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课后完成说写结合的推荐选择性作业。
四、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巧妙整合
在设计思路基本形成后,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网搜集有关信息,通过筛选、处理、加工,下载有关信息、设置相关栏目、组建模拟网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大量有关视频、课件、时代背景资料。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们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加工,重组,选出了课文录像,的简介,有关时代背景简介,的其他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合成链接在“文本视界”、“时代背景”、“视频重现”、“总理事迹”、“讨论区”等网页栏目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文本视界”我们又插入了哀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既定目标下组建的模拟网站和网页内容,从其教育功效来看,是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资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42-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那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不断探究、反思,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两方面谈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最主要的一个就在于“有情趣”,同时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于是,课堂上我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达成师生情感共鸣,相互尊重,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见证了吕叔湘先生的观点: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可见,“活”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更是语文课堂一种生命力的展现。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 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 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二、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引发活跃的氛围中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没有多的时间带你们出去玩,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一游,大家有兴趣吗?(生:有)师:那里的山特别高,而且山上的石头很多,很怪,每一个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不同的姿势。大家去了可要用心的记。同学们窃窃私语,还没有等到打开课本,一只只小手犹如雨后春笋,大家的提问就像开闸的水,随着课题的板书,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都迫不急待地打开课本,认真的观察文中的插图,自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去了解黄山上的奇石。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调动的氛围中让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四、以微笑的方式提高教学艺术,从和谐的氛围中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27-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更能感受到互联网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彰显的魅力。互联网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教师要精选资源以适度、适时为依据,巧妙地把互联网信息资源与语文课 进行整合。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开拓视野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润色。
1.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重在一个"巧"字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资源异常的丰富。网上的教学课件更是琳琅满目,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方便。教师若有所需,只需在百度中搜索,课件便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此的"拿来主义"为我们教师节省了备课时间,可真的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吗?回答是"不能!"有例为证:记得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课前临时决定下载课件,但课 后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1)课件与本来的教学设计思路差异较大,课堂衔接不连贯。(2)展示课件与对学生的引导 结合不当。(3)学生上课看热闹,课后效果差。课后我反思,网络上的媒体资源可以"拿来",但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巧妙整合。
1.1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度。人常说"物极必反"。网络资源包罗万象,教师在搜集资源制作课件时真是望生成龙,总想把一切都给学生,可是课堂 毕竟时间有限,我们教师应"忍痛割爱"结合实际,取其精华,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为语文教学画龙点睛。
1.2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巧"在适时。同一种资源用在不同的时段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记得我给两届学生同样教学《高原一株柳》时,多媒体资源用的都是一样的视频。在一届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用视频时,要求学生边看边联想,把你想到的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浮想联翩,联想的内容异常丰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 作能力也有帮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另一届学生教学本课时,把这段视频用在 学习完课文之后拓展练习时,让学生练习写作时播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同样的多媒体资源,同样的年级段, 只是播放的时段不同,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大相径庭。这样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一个启示:教师不仅要精选信息化资源,还要巧妙地安排媒体资源使用的时段,让语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2.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为语文课添光彩
互联网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大变革,信息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也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精选媒体资源,巧与语文课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源优势,让多媒体资源为语小学文课画龙点睛,为我们的语文课添光彩。
2.1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特殊阶段,视觉、听觉敏锐,注意的稳定性受 时间的限制。信息化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考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审美 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分析课文时,感觉让学生通篇采 用朗读分析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在备课时我灵机一动搜集了视频,孩子一定喜欢。在教 学时发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时,教师播放这段视频。在课堂上视频一播放,学生们立刻打起精神,真个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看完视频后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这时再给学生布置任务,他们更乐于接受。我心中暗自感 叹: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其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虽然追求课堂活泼,但还是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情感体验又是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体验的这种特性,全面关联着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 。于是,我在教学时,巧妙使用教材,让学生回到五彩的生活中,回到丰富的实践中,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情感。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从阅读、互动、实践、创境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教材来捕捉学生情感的生发点的。
一、给学生足够时间阅读教材, 产生情感体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来源于学生与学习材料和作者之间进行充分的心灵交流和对话。许多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人世间的真挚情感,有亲情、友情、患难真情等,如《纸船和风筝》;有描写大自然的美好,如《黄山奇石》等。文章作者的情感是丰富的,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的。因此,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文,钻研课文,孕育出丰富情感。然而,许多教师为了完成预设,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比较肤浅,甚至被老师的体验所代替。只要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文,就会发现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那么丰富,那么细腻。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阅读效率不同,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利用教材真情互动,感受美好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体验、感受作者的情感,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的需要。教材中许多课文富有人间真情,教师要善于利用,通过师生真情互动,使学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这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只有教师自己先被文章感动,才能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如《美丽的小路》一课,课文结尾三段写道:兔姑娘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鹿先生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鸭先生对朋友们说:“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初读时,学生心中已经有了情感的积累,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与小动物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是感受到鸭先生保护环境的美好品质和渴望美丽的心情。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师引读的形式。师:大家看见小路又变美丽了,都发出了赞叹,兔姑娘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师:鹿先生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师:鸭先生对朋友们说,(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教师满含深情地叙述,激发了学生心中的情感,他们仿佛看到了动物们认真清扫小路的场面,仿佛也加入了清扫小路的行列,仿佛看到了又香又亮的美丽小路,于是学生们满含激情地读出了发自内心的话语,这话语是最真挚的情感的抒发。由于师生的真情互动,学生融入了课文的情境,感受到了环境的美丽,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联系生活,参与实践,体验美好情感。
许多课文都来源于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但在课文的学习中,低年级孩子往往不善于主动联系和体会这些经历过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并把这种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我多次用到“回忆生活经历”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文章写道: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这时候,我让大家回忆生活中有没有借不到东西而感到难过的时候,在生活情景的启发下,学生体会到了小壁虎的心情,从而能够恰当运用情感进行朗读。对于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结合生活情境进行合理的想象,也可以帮助学生体验课文情感。
情感体验强调联系生活,还强调实践。俗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低年级语文有趣生动,可以通过“比比、看看、画画、演演”等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美好情感。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阿姨,演译课文中的故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不仅体会到小壁虎没有尾巴难过的心情和长出新尾巴高兴的心情,同时还学习和运用了礼貌语言。
四、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表达真情实感。
许多学生由于胆小、羞涩、紧张等原因,虽然有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但不愿或不敢表达。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与文中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大胆地表达真情实感。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学完课文后,学生已经有了情感体验,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冬瓜、小茄子,分别把它们放置在班内不同位置的“菜园”里。然后,我说:现在我就是燕子妈妈,你们就是小燕子,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冬瓜和茄子呀?”学生听了十分高兴,教师学着燕子妈妈的语气亲切地说道:“可是小燕子们,你们能不能飞到你身边的菜园里,再去认真地看一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们好奇地去观察,过了一会儿,许多孩子举起了小手,充分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课堂气氛热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语文课中的情感体验正是让学生去做这样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教师,必须研究教材的价值,挖掘教材的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广阔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体验欲望。总之一句话,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