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4 20:04: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统计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统计分析报告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20-02统计分析报告(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1]。具有以数据统计为主体,独立的结构与表达方式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基层统计报告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统计人员的素质、数据的统计和服务的水平等方面仍然需要加以注意,及时采取对策。1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1.1基层统计站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各乡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办公条件、设施、人员配备、统计经费保障方面不断加大了力度,为基层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1.2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每个乡镇的干部负责人能够及时将上级的任务转达到位,并且监督其执行的效果和反响。

1.3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大多数乡镇能够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统计调查,要求基层起报的实现由基层填报;统计报表手续齐全;各乡镇的基层村级报表收集较齐全。乡村数据一致、指标逻辑准确、指标纵横平衡、上报手续规范。

1.4统计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相较于以前传统的服务方式,今年来的统计服务人员已经在业务素质方面提高了很多,包括效率和态度,都有一定的提升[2]。2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统计分析得工作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从多方面看待统计分析的现状,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进行反省和讨论,以希望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1乡镇统计员兼职较多,影响了工作开展基层统计任务繁重是统计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乡镇统计机构作为政府统计最基层的单位,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基层统计人员都身兼数职,凡是与调查、报表沾边的任务都要承担,另外还负责驻村、包片、计生等中心工作。统计员在时间上、精力上都无法保证,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能投入统计工作的时间也大大减少。统计人员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基层统计力量不足与统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形成了较大的反差[3]。

2.2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统计业务普遍不够熟悉,工作较被动,在数据的衔接方面出现脱节现象。刚接手的统计员对网上直报程序、统计报表制度、指标含义和计算方法不太了解,以及每个报表之间、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质量不高。如在上报农业报表牵涉到粮食直补和粮种补贴的油菜籽、水稻、春玉米等播种面积时,一些乡镇特别是新上岗统计员不熟悉上报流程,未与相关部门核对或未向主要领导请示,导致上报数据与实际不符。

2.3统计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部分乡镇的村级报表与统计站数据不一致。二是报表计算依据、报表手续不全,部分统计数据不实。三是数据填报不规范、指标之间不平衡、逻辑关系不对应、指标概念不清楚。四是数据上报与上年度衔接不够,个别数字出现较大异动。

2.4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服务意识不强一是统计台帐及统计资料管理不齐全不规范。部分乡镇的基层报表不全,有些报表未装订成册,统计档案不规范,电子台帐资料不够健全。二是统计服务有待加强。一些乡镇没有按期编印统计月报卡、统计公报、统计提要等,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够,未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服务作用。三是部分乡镇统计员未持证上岗,没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证培训。四是统计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致使信息不畅通,工作滞后。3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议及措施

3.1注意统计数据的衔接各乡镇统计站确保统计台帐与原始记录相一致、有效保障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行数据质量审核、强化责任,不能随意编造、篡改统计数据,既要客观真实反映乡镇实际发展情况,又要注意上报数据的匹配性和数据与上年度的衔接,要和相关部门及区统计局做好协调沟通,对于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的报送要经乡镇领导签字,做到严格把关。

3.2加强基层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规范管理统计报表资料,基层统计报表一定要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数出有据、真实可信。对上一年度的各种统计报表资料,要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做到有资料封面和目录。建立和登记好统计台帐,使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3做好统计资料的查漏补缺各乡镇要对照年初考核方案,将没有完善的各项报表、台帐和未完成的统计服务补充好。对于存在的差错和报表逻辑错误进行修正,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报表数据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逐一抓紧进行整改,并将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务求使统计基础工作取得实效[4]。4结束语

我国的基层统计分析工作中仍然是在探索中发展,每一步都走得特别笃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实践来检验实践的成果。相关的基层统计部门也要积极学习,争取带动我国基层工作的开展,走在时代的前沿。从文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在基层工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于统计分析的工作是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的。这项工程不但对乡镇等企业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最关键的是,基层民众也能从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实惠,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参考文献

[1]原蓉军.浅析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2):167.

篇(2)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statistics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promote employment, is conducive to timely reflec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mployment polic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employment statistics; analysis; Chengde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多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为发展经济、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就业统计分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工作,有利于及时反映就业状况和落实就业政策情况,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承德市坚持就业统计制度化、规范化,统计分析经常化、系统化,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2010年承德市就业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承德市就业基本状况

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4856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03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267人,城镇失业人员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4%,控制在省市目标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2.7万人次,在外务工总量56.9万人。

二、就业统计情况及分析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2008年—2010年就业统计情况见下表:单位:人

1、城镇新增就业保持稳定,金融危机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2009年比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减少8869人,减少幅度为22.9%,主要是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就业政策,特别是“五缓四减三补二协商”政策,有效遏制了新增就业的大幅下滑,政策扶持效应在2010年进一步显现,2010年比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增加18688人,增幅62.5%。

另外,我市返乡农民工工作扎实,效果明显,最高峰返乡农民工达到11.7万人,但当年就有4万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其余人员也于2010年全部重返工作岗位,劳务输出三年逞逐年小幅递增趋势。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逐年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09年比2008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增加956人,增幅5.1%,2010年比2009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增加6481人,增幅32.7%。2009年比2008年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加1369人,增幅16.9%,2010年比2009年就业困难人员增加2813人,增幅29.8%。

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8%,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5%,2009年比2008年上升0.12个百分点,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4%,2010年比2009年下降0.1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4.5%以内。

3、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稳中有增,劳务输出总量略有增长

2008年至2010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分别为112000人次、108000人次、127527人次,2009年比2008年减少4000人次,减少3.6%; 2010年比2009年增加19527人次,增幅18.1%。

劳务输出总量2009年比2008年增加4000人,增幅0.73%,2010年比2009年增加17000人,增幅3.1%。

(二)就业状况基本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和我市就业基本情况,认为我市就业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1、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得到有效控制

据统计,高峰期我市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的外贸、矿山等企业1959家,涉及112484人,其中停产企业495家,涉及职工47328人,生产受影响企业1152家,涉及职工52393人。返乡农民工也大幅增加,高峰期达11.7万人。对此,我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出台“援企稳岗”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认定338家困难企业,为278家企业发放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7000万元;为21家企业免缴医疗保险费46万元;为103家企业缓缴养老保险476万元、为37家企业缓缴医疗保险23万元、为41家企业缓缴失业保险98万元、为61家企业缓缴工伤保险223万元;20家企业享受在岗培训补贴40万元。通过这些有利措施,稳定岗位6万个,使金融危机的影响得到控制,维持了新增就业基本稳定。返乡农民工通过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即时就业援助等措施使绝大部分实现了转移就业。

2、就业援助力度加大

2008年以来,我市建立了以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援助就业等措施,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三年发放小额贷款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2900余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710个,全市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回承报到就业率达到85.7%;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保持了动态为零。

4、各产业之间就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2010年底,全市城乡就业214.52万人,占总人口的61.76%。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45.0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例27.0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27.92%,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三次产业就业比为1:0.61:0.62。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就业结构需调整

近年来承德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由于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相匹配。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8:51.0:33.2,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为27.92%,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的比重,也达不到全国34%的平均水平。在第二产业中我市冶金矿山行业相对发达,属于资源经济,产业单一,造成就业结构不合理。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岗位需求与求职需求存在错位

1、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一方面是大量的用工需求信息招不到人,人力资源市场介绍成功率不足40%,另一方面是受求职者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年龄偏大、期望值高等因素影响找不到合适岗位。

篇(3)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36-01

1 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首次突破三万件,达到 36983件,创历史新高。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029件,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专利授权量共计11862件,增幅为27.9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475件,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五。发明专利有效量为9686件,同比增长37.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是全国平均值的3.5倍(如图1)。

2 特点分析

2.1 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2年,西安专利申请量达到36983件,较上年增幅达到33.4%,连续八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占陕西省专利申请量的84.8%,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六。

2.2 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2012年,西安发明专利申请量15029件,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同比增长28.57%。2012年,西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5029件、13717件和8237件,占比分别为40.6%、37.1%和22.3%,充分体现了我市创新的高质量,也体现了我市创新资源的潜力和原始性创新的能力较强(如图2)。

2.3 发明专利有效量稳步增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

截止2012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为9686件,同比增长37.2%。近年来,我市发明专利有效量逐年提高,连续5年增幅在37%以上,专利技术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发明专利的稳定性逐年提高,进一步说明我市的创新能力逐年提高。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519件,在职务发明有效量中所占比例最高,体现出西安高校的专利质量较高,科技研发实力较强。此外,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同比增加了3.05件。

2.4 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两万件,仍然保持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2012年,西安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3694件,同比增长40.1%,占全市申请量的64.1%,持续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专利申请量占职务申请量的70.8%。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8558件,比上年增长31.1%,占发明类职务申请量的59.6%。企业的专利有效量达到16502件,在职务申请中的比例最高。说明近年来,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维护,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通过我市近年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培育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企业的创造活力日益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企业全部是西安的企业。

2.5 西安市PCT专利申请量数量偏小

PCT专利申请量是指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2012年,我市PCT专利申请量为109件,同2011年133件相比,出现小幅下滑,反映了我市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有待提高。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垄断势力的影响,十五个副省级城市PCT专利申请中有5个出现下滑。PCT申请费用和维持费用较高,而申请国内专利的政策和资助力度较大,大部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以申请国内专利为主。

3 结论

篇(4)

中图分类号: C91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00-02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一、残疾人康复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拓展,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启动“400-830-0580广东省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申报热线,目前已接受400多名本省户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属申请服务。

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9.48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万例,为1 24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55人。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省开展聋儿语训的机构(部、班)共83个,新收训聋儿1 269人,培训聋儿家长3 640人;完成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25人,助听器康复项目52人。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省共有精神康复机构508家,登记在册精神残疾患者40.3万,其中,监护率68.6%,显好率44.1%,社会参与率33.5%,肇事率0.2%,减除关锁475人。年度投入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经费6 462万元。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93家,在训孤独症儿童1 507人,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1 010人。

全省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5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36个,区县级64个。全年为肢体残疾进行康复训练27 560人,对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例。

全省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9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70个;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 897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1 093人。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至2011年底,为残疾人装配矫形器1 314例,装配假肢1 524例,全年供应辅助器具供应780种,18 729件,其中免费发放10 564件。

在58个市辖区和67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0.82万个,配备1.7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人教育

2011年,广东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登记在册5 102人,其中,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336人,言语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 332人,智力残疾1 622人,精神残疾355人,多重残疾901人。

全省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6个,在校生108人;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学生698人。

2011年,全省有62人录取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有308人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录取285人,其中,本科103人,专科高职182人。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全省有职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残联兴办40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63个,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9960人。

城镇新安排1.37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0.29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0.5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8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0.47万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8.36万人;69.25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5.76万人。

2011年全省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85人,培训保健按摩人员661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盲人按摩机构646家,盲人按摩师就业2 658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08个,托养残疾人3 7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16人,占8.5%。

四、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双到”扶贫,扶持残疾人家庭2.8万户;完成危房改造3 101户,受益残疾人4 993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扶持贫困残疾人7.9万人,脱贫3.5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0个,共安排贫困残疾人就业4 157人。

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1.9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9.1万人。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9.2万人,集中供养0.5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1万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4.7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3.6万人。

截至2011年底,共有77个区县确定为新农保试点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地区农村新农保参保31.3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

截至2011年底,地级以上市设有报纸专版16个,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17个,手语电视栏目7个,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1395件次。全年共举办残疾人文化周73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6次;拥有残疾人艺术团队9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8个。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4个,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1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9703人次。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奖牌数第一,金牌数、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

六、残疾人维权

2011年,广东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参加人数1.68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33次,参加人数0.18万人;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救助机构及工作站12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8件次。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67件。各级残联部门共处理残疾人来信2839件,来访1.27万人次,其中,集体访59批次,0.0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1万人。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1 780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6个城市成功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验收。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2011年,组织建设工作主抓《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已有16个地市出台贯彻21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0个地市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44个县(市、区)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 6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其中,专职理事长533人,兼职理事长826人;建立23 332个社区残疾人协会,选聘22 39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以上残联专门协会建会率达到100%。第二代残疾人证核(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办证数达到70多万个。志愿者登记注册总人数31.7万,7.1万残疾人得到帮助。

八、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篇(5)

一、商城业态基本情况

(一)商业业态、经营业户现状

商城现有经营业户547户,有营业执照和正在办理的有438户,无照经营的有109户,各占80%、20%。

按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餐饮业和文体休闲娱乐业经营业态划分,依次各有经营户353户、132户、46户和16户,分别占总经营户数的65%、24%、8%、3%。可见经营业态以批发零售业居多(见下图)。

四大商业业态经营用房,总经营用房面积43070平米,闲置房118套、面积10000平米。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餐饮业和文体休闲娱乐业四大经营业态,各自占经营用房面积的62%、22%、8.5%、7.5%。可以说经营用房以批发零售业用房为主。

经营用房中,自有房经营的109户,占经营业户的20%,经营面积9000平米;租赁房屋经营的有438户,占经营业户 的80%,经营面积34070平米(见下图)。

547个经营户中,租赁房屋经营的438户,年(以2012年计)租金总计达1182万元,年户均租金2.7万元。年户均纳税(以2012年计)约1700余元。

从调查的经营业态分布来看,经营业态布局不合理,分布较乱。

(二)各商业业态经营情况

1、批发零售业

商城批发零售业态经营业户有353家,其中经营烟酒副食的60家,占16.9%;服装、服饰的52家,占14.7%;五金配件的37家;其他的是杂品、百货、日用日化、鞋类、家用电器、办公用品、家居用品、孕婴用品、电子产品等。有营业执照和正在办理的294家,无照经营的59家。总经营面积26545平米。自有房屋经营的79家、租赁房屋经营的274家。

2、居民服务业

商城居民服务业态经营业户有132家,其中经营保健服务的27家,占20%;教育培训的20家,占15%;经营理发的12家、装饰广告的12家、旅馆的11家、医疗诊所的9家、摄影的8家、投资中介的7家、婚庆用品和服务的6家。其他的:如通信服务的4家、邮政快递的3家、维修的2家、银行的2家、保险的2家、房地产的1家、制衣的1家、文体用品的1家、图书租赁的1家、会计事务的1家、干洗店的1家。

有营业执照和正在办理的99家,无照经营的33家。总经营面积9520平米。自有房屋经营的17家、租赁房屋经营的115家。

3、餐饮业

商城餐饮业态经营业户现有46家,其中经营快餐、特色小吃的26家,占57%;经营综合餐馆的17家,占37%;经营早餐的有3家,占6%;。有营业执照和正在办理的有29家,无照经营的17家。总经营面积3645平米。自有房屋经营的9家、租赁房屋经营的37家。

4、文体休闲娱乐业

文体休闲娱乐业态经营业户有16家,其中经营彩票的5家,KTV的4家,网吧的4家,会所的2家,台球中心的1家。有营业执照和正在办理的16家。总经营面积3360平米。自有房屋经营的4家、租赁房屋经营的12家。此业态大多属特殊行业,证照齐全。

二、存在问题

(一)重税收、轻管理,服务不到位。商城内道路和地面毁损严重、高低不平,消防设施基本毁坏,成为摆设,经营业户和购物必备设施严重缺乏,卫生环境状况较差。

(二)规划设计标准高、建设标准低,规划与建设严重脱节。商城原有规划设计没能在建设中充分实施,降低了建设层高和标准,空间布局不够合理,造成土地经营效益不够高,影响了商城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经营业态缺少规划、布局混乱,没能产生同业效应和特色。商城主业态没有定位,经营业态起初没能规划好,表现为布局混乱,区块、小街经营特色和同业效应不能凸显,不利于消费者购买、选择,更不利于市场培育。

(四)经营用房利用不高,商城道路进出不畅。商城经营用房利用效果不好,整体设计层高在2-4层。调查发现,除宾馆全部商业利用外,饭店、足浴、教育培训等仅利用2层,其它大多利用一层。

三、调查建议

(一)增强商城管理单位能力,全面加强商城管理、服务。结合商城现有管理现状,从符合现代商贸流通市场管理的要求出发,建议按照“便于协调、强化责任、提升效益”的原则,调整、充实、加强中阳商城管理机构。

(二)做好市场发展主业定位,打造出商城主业经营效果。由调查看出,目前商城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业户最多,占66%。建议市场定位为批发零售业类的“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做到经营品类相对集中。

篇(6)

(一)对象

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监测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孕28周后计划外引产的围产儿不属于监测对象。

(二)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由监测医院妇幼信息员将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后,填写出生缺陷儿调查表,每季度1次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对收集到的个案进行审核、整理、汇总上报。每监测年度进行1-2次质量控制。

二、结果

全年共监测住院分娩儿8655例,畸形儿3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5‰,其中畸形儿发生在城镇的2例、发生率1.83‰,畸形儿发生在农村的37例、发生率4.89‰。

2009-2011年期间,我市出生缺陷率变化不大,始终徘徊在5‰左右,略有下降。2009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5.5‰,2010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6‰,2011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4.5‰。

四、讨论

2011年围产儿监测数8655例,畸形儿39例。围产儿性别比(男:女)为1.12:1,死亡围产儿44例,围产儿死亡发生率为5.1‰。高龄产妇(≥35岁)占所有产妇的7.76%,低龄产妇(

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5‰,较去年下降1.5‰,2011年男性畸形发生率4.9‰、女性畸形发生率占3.8‰。

2011年先天畸形的确诊时间,产前确诊的占48.7%,产后确诊的占51.3%,先天畸形的诊断依据,使用超声波诊断的占46.2%。缺陷儿的转归,活产占48.8%,死亡(死胎、死产、七天内死亡)占51.2%。

2009-2011年全市主要先天性畸形前五位顺位依次是总唇裂、多指、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脊柱裂。

五、建议和意见

1、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一道防线是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第二道防线是要进行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2、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差,加强对出生缺陷的认识。

篇(7)

(一)全球经济整体缓慢复苏。

近年,全球经济呈现出整体缓慢复苏、个体走势分化的重要特征。由于经济复苏的进程不一致,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不相同。美国国内关于财政平衡的纷争不断,欧洲财政紧缩的步伐有所放缓,而日本还在竭尽所能地进行财政刺激。美联储已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欧洲和日本坚持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鉴于赤字和债务风险加大以及通胀压力,财政和货币政策趋于谨慎。

1.欧洲经济步履蹒跚,债务危机波澜不惊

就2013年,在连续多个季度经济萎缩后,欧洲经济终于在第二、三季度实现了正增长,欧盟前三季度环比增长率为-0.1%、0.4%和0.2%,欧元区前三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2%、0.3%和0.1%。总体来看,欧洲经济摆脱衰退,欧债危机有所缓和。

2.美国经济逐季走高,财政平衡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美国经济总体向好。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复苏基础较为稳固。美国2013年前三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合年率分别为1.1%、2.5%和4.1%。失业率下降,就业市场有所改善。美国失业率从2013年年初的7.9%逐渐下降至11月的7%,为2008年11月以来的新低。总体来看,2013年的美国经济复苏有力,宏观政策的执行有惊无险,为2014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世界贸易活动大幅回暖

13年12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收于2277点,较2012年末699上升1578点,涨幅为225.75%。总体来看,世界贸易活动大幅回暖。

(二)国内经济平稳和缓增长。

2013年,承续2012年以来的平稳和缓增长惯性。中国经济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逐步退出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时,努力保持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当规模,基本逆转2011年以来实际GDP增长速度逐季减速趋势。不过,中国经济复苏在2013年暂时停滞,并未中断2010年以来总体经济景气的扩张过程而在

二、债券市场发展规模

(一)债券市场年度发行总量增速放缓。

2013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含央票)87016.27亿元,较去年增加7218.72亿元,同比增长9.05%,相比2012年增速下降了2.61个百分点。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新发债券1150只,发行量共计56453.94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64.88%;上海清算所登记新发债券2000 只,发行量共计27845.02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32%。

(二)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继续平稳增长。

截至 2013年12月末,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达到29.4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8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3.39%。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为25.91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87.89%;上海清算所托管总量为2.69万亿元, 占全市场托管量的9.11%;交易所托管的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总量为0.88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3%。

(三)债券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降低。

2013年,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结算270.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相比2012年增速下降了31.5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场现券结算量为43.23万亿元,同比下降45.40%;全市场的回购交易结算量为227.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9%。中央结算公司统计结算量为195.90万亿元,同比减少10.32%,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36.98万亿元,同比减少47.81%;回购交易结算量158.93万亿元,同比上涨7.68%。上海清算所统计交易结算量共计10.84万亿元,同比减少8.64%,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5.24万亿元,同比减少32.28%;回购交易结算量5.59万亿元,同比上涨35.73%。交易所统计债券交易结算量共计64.08万亿元,同比上涨71.15%,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1.01万亿元,同比上涨71.39%;回购交易结算量63.07万亿元,同比上涨71.14%。 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的券种结构来看,信用类债券现券交易结算量比重达到49.90%,结算量同比减少37.03%。

三、近年债券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一)债券市场监管和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强。

近年,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保护参与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银监会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而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

(二)债券市场创新。

在优化企业债发行方面,2014年发改委加大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支持力度,扩大可续期债券试点和“债贷组合”试点范围,落实企业债预审权下放至省级发改委后的相关细则。此外,出台收购兼并债券相关发行办法、通过企业债支持龙头企业兼并过剩产能将成为改革的亮点之一。

篇(8)

本次统计共对我州13个县和1个省级直属国家粮食储备公司进行统计。主要数据指标有:仓储设施占地面积376677平方米,库区数53个,从业人员188个,粮油保管员76人,粮油质检员11人,有效仓容合计92898吨,需大修仓容4694吨,待报废仓容11166吨。总体来讲,我州仓容相对紧张。2013年度粮食仓储项目建设完工后,将新增仓容1.17万吨,仓容紧张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二、全州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篇(9)

1.监测范围

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市十三处乡镇。

2.监测对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监测地区中孕28W(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其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四项生命体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和死因。

3.资料收集

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

2011年根据山东省妇幼保健所关于做好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市凌河、大盛、辉渠、柘山、郚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同时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对所辖区域内进行了质控,共查出了活产数漏报1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0例。

5.统计分析

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全市监测地区活产数为8433,男、女分别为4317例和4116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17例,婴儿死亡17例,新生儿死亡17例,1-4岁儿童死亡0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

1、新生儿死亡率

2011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为2.02‰,2011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较2009年有小幅下降,与2010年比较有明显增加。表1 2009年-2011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

2、婴儿死亡率

2011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02‰,较2009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1.78‰,与2010年比较增加了0.28‰,增长率为16%。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1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02‰,2011年较2009年有明显下降,较2010年有小幅下降,与2009和2010年比较,分别下降了2.73‰、0.0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

2011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白血病,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62.2%。

与2009年比较,2011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颅内出血均有下降趋势。

(四)死亡儿童获取医疗保健服务情况

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各监测点上报县级质量控制的死亡卡计算。

由表4可见,与2009、2010年比较,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前住院治疗的比例提高了;门诊治疗的增加了;未就医的增加了。

由表5可见,与2009、2010年比较,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的构成全市在医院死亡的下降了;途中死亡的增加了;家中死亡的没有变化。

由表6可见,2011年与2009、2010年比较,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前诊治医院中,省(市)级医院就诊比例增加了;县(区)级医院就诊比例增加了;乡镇级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就诊比例下降了。

五、讨论与建议

1、全市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2009-2011年,我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我市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97‰、3.80‰、4.75‰;2010年我市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49‰、1.74‰、2.11‰;2011年我市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2‰、2.02‰、2.02‰。

反映出我市近几年来通过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重视基层产科质量等各项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2、儿童常见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出生缺陷问题日益突出,意外窒息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1年与2009、2010年比较,我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中,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白血病。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婴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分别是婴儿死亡第三、四位死因,要降低早产、出生窒息死亡率,就要健全网络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系统化管理,认真筛查高危产妇,进行重点管理,实行早期干预。同时加强儿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技术和新生儿保健质量,这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篇(10)

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好地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了解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天心区妇幼所于2012年在大托镇和桂花坪社区3316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病查治,并对其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大托镇自愿进行免费妇科病普查的妇女共3316例。年龄18-68岁。

1.2方法(1)询问病吏,填写妇科病普查记录表,每10岁为一年龄组。共分为5组。(2)检查项目: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及白带常规检查,盆腔B超和红外线乳透仪检查。(3)实验室内检查均采用CTB染色法。(4)疾病分类:乳腺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疾病、妇科肿瘤(包括卵巢肿瘤)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妇女患病情况调查 从表一中可看出28-8岁两个年龄组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患病率为第一位,18-7岁年龄组患病率为第二位,48-岁年龄组患病率为第三位,说明妇女病多发生在生育旺盛时期。结果见表1。

表一 不同年龄妇女患病情况

从表二种可见,本组3316例中患各种妇科疾病1792例,总发病率为了54%。其中阴道疾病发病率5.1%,宫颈疾病发病率为7.78%,乳腺疾病46.1%,妇科肿瘤0.2%。乳腺疾病居首位,其次宫颈糜烂、阴道炎,此三种病为妇女多发病、常见病。

表二 妇科疾病种类及构成比

讨论3.1、本次妇科疾病普查,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阴道疾病、乳腺疾病、妇科肿瘤、不同年龄组妇女,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不同,从表一中可看出28-48岁两个年龄组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患病率为第一位,18-27岁年龄组患病率为第二们,48-岁年龄组患病率这第三们,说明妇女病多发生在生育旺盛时期。从表一中可看出28-48岁两个年龄组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患病率为第一位,18-27岁年龄组患病率为第二位,48-岁年龄组患病率为第三位,说明妇女病多发生在生育旺盛时期。从表二中可见,宫颈糜烂居首位,其次乳腺疾病、阴道炎,此三种病为妇女多发病、常见病。

3.2、20-50岁年龄段妇女处于生育旺盛时期,性生活活跃,加之分娩、流(引)产、放(取)宫内节育器等手术后和经期、产褥期保健不当,再者生育年龄妇女及配偶外出务工机会较多,不洁生活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造成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增加。 50岁以上年龄组,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该年龄组妇女雌激素水平低,阴疲乏黏膜抵抗力下降有关。此次普查中宫颈糜烂的发病率居首位,临床有资料表明,宫颈糜烂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的妇女高10倍,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对预防宫颈癌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检查中虽未发现宫颈癌,但引起妇女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针对性成熟期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注意性卫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计生手术,治疗各种阴道炎、宫颈炎,降低宫颈糜烂发生率。对于重度宫颈糜烂者行宫颈液晶细胞学检查,阳性者结合阴道镜及病理检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有稀薄白带的宫颈患者加做UU、CT培养,另强普查后的普治工作,对于I度糜烂采取局部用药,Ⅱ、Ⅲ度糜烂及宫颈息肉者采取激光或leep刀治疗,3个月后复查,使疾病在早期得到控制,真正做到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3、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占各种乳腺疾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未哺乳,精神因素等有关。防癌普查年龄段以后0-60岁为合适,从中发现了乳腺疾病的部分高危人群,并建议定期复查和积极治疗,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生。按时完成红外线扫描是实行大面积防癌普查的主要方法,值得推广。

4建议和措施

4.1高度重视,加强对妇科病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争了各级领导对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视,把妇科病的普查作为妇女健康工程来抓,建立妇科病普查领导机构,积极筹措资金,对妇科病普查的实施情况进行认真组织、领导和监督,为全区妇科病查治工作能持久地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1)

血液质量是采供血机构的生命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是血站管理永恒的主题。把“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到整个采供血服务工作中,本着全面、严谨、科学、实用的原则建立了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一、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调查对象是正在献血的献血者,结合采供血工作公益性机构的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每项关于献血服务方面的问题均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档标准,在问卷的最后一项设置了献血者可针对一般和不满意项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充分尊重被调查对象: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充分考虑到了被调查者的自身感受和体验,调查内容设计到采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份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从每个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都能直接接触到或十分关心的内容为调查项目,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关心和尊重每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感受和,也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2、计算满意率方法科学:我们在计算每个被调查者的满意率时均进行逐一的统计并以年为单位进行集中的计算全年的满意率。

3、调查对象情况: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共向献血者发出问卷1020份,献血者献血结束后由献血服务科,共回收1020份,回收率达100%。

4、访谈情况:我们对于某些满意率较低的项目或有意见、建议的献血者进行交流,分析原因。

二、调查结果

我们对2009年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