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门诊部疾病防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四、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诊室每天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着装,避免感染。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认真清洗。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
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十
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
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
十
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
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十
六、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项。
发热门诊是我校门诊部在防控“非典”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非典”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非典”期间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接待每一个发热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决不允许推委、搪塞病患。
2: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调查表上所要求的内容,仔细填写特别是近两周的详细情况。
3: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如符合卫生部的“非典”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非典”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逐级准时上报。
4:对检查结果不能确定的病人,应提请门诊部三人小组(雷少平、马维援、刘长玲)组织会诊后再做决定。
5:排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诊断后,患者持发热门诊的病志证明到其他各科门诊就诊。
6: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层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
7:进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带好口罩,病患离去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十
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十
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十
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十
表1 我国医院数目变化情况(家)
分类 195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08年 2008年
综合医院 2692 7859 10424 11872 12599 12902
中医医院 4 678 2080 2591 2518 2610
专科医院 85 694 1362 1543 2271 2494
医院数合计 2803 9902 14377 16318 17764 1839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上升
2008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为29.6万家,比上年增加0.5万家。其中,医院18,39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万家,卫生院4.2万家,门诊部6,148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0.2万家,妇幼保健院(所、站)2,997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581家。与上年比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共6类机构数量有所增加,卫生院、妇幼保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等数目在减少。按医院床位数分组:1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10,867家,100~199张的医院3,812家,200~499张的医院2,759家,500~799张的医院715家,800张及以上的医院243家。
据测算,2008年卫生总费用达6,584.1亿元,比2002年增加794.1亿元。卫生总费用构成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为1,116.9亿元,占17.0%;社会卫生支出为1,788.5亿元,占27.2%;居民个人卫生支出3,678.7亿元,占55.8%。人均卫生费用为409.5元,比2002年增加58.8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5.51%上升到2008年的5.62%。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上升
2008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为29.6万家,比上年增加0.5万家。其中,医院18,39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万家,卫生院4.2万家,门诊部6,148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0.2万家,妇幼保健院(所、站)2,997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581家。与上年比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共6类机构数量有所增加,卫生院、妇幼保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等数目在减少。按医院床位数分组:1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10,867家,100~199张的医院3,812家,200~499张的医院2,759家,500~799张的医院715家,800张及以上的医院243家。
据测算,2008年卫生总费用达6,584.1亿元,比2002年增加794.1亿元。卫生总费用构成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为1,116.9亿元,占17.0%;社会卫生支出为1,788.5亿元,占27.2%;居民个人卫生支出3,678.7亿元,占55.8%。人均卫生费用为409.5元,比2002年增加58.8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5.51%上升到2008年的5.62%。
诊疗和入院人次增加
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22.03亿次。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数为21.32亿次,占96.8%;营利性医疗机构为0.63亿次,占2.9%。非营利性医院、卫生院占总诊疗人次数的88.7%。在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中:医院13.05亿次,占5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46亿次,占2.1%;卫生院7.03亿次,占31.9%;妇幼保健院(所、站)0.86亿次,占3.9%。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数增加0.92亿次,卫生院诊疗人次数减少0.07亿次。2008年门、急诊人次数为21.05亿次,占总诊疗人次的95.6%。综合医院分科门诊构成情况是:内科占30.7%、外科13.4%、妇产科10.2%、儿科7.5%、中医科6.6%、其他科室占31.6%。2008年全国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的平均次数为1.7次。
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为6,669万人,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入院人数为6,500万人,占97.5%;营利性医疗机构为143万人,占2.1%。非营利性医院、卫生院占总入院人数的91.9%。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中,医院为4,668万人,占7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万人,占0.2%;卫生院1,621万人,占24.3%;妇幼保健院(所、站)307万人,占4.6%。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人数增加509万人,卫生院入院人数减少5万人。医院、卫生院每百诊疗人次入院3.1人,每百门、急诊人次入院3.3人。2008年全国居民每万人口入院526人。
门诊和住院费用上升
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继续增加,医疗费增长幅度略有上升。2008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急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117.7元,比上年增加9.5元,增长8.8%;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为4,283.7元,比上年增加373.0元,增长9.5%。与上年比较,门诊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上升0.2个百分点,住院医疗费增长幅度上升0.8个百分点。医院级别越高,病人医疗费用越高(见表2)。
表2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2008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医疗费中,药费占52.5%,检查治疗费占29.7%;与上年比较,药费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在住院病人医疗费用中,药费占43.7%,检查、诊断、治疗费(含手术费)占36.6%;与上年比较,药费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检查诊断费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用药金额呈现上升态势
根据“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China Pharmaceutical EconomyNet(以下简称CPN)”推总数据显示(以下如无特定说明,金额均指推总金额),2008年全国医院购药的总金额为981亿元人民币,2008年上半年已达到金额573亿元,与2008年同期比增长率达到23.85%。从图1中可以看出,医院购药金额随着季度变化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呈现上升态势。按此趋势预测,2008年全国医院购药总金额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
CPN药品分类采用WHO的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ATC)编码,共分为15个大类。在2008年医院用药大类排序中,全身用抗感染药仍雄居首位,全年用药金额为282亿元,占总体医院购药金额的28.76%。其次为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用药金额为172亿元,占总体医院购药金额的17.51%。首位比次位高出64%,显示出全身用抗感染药仍有明显的优势。第三位为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全国医院购药总金额为122亿元,占总体医院购药金额的12.43%。第四位是作用于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总金额为117亿元,占总体医院购药金额的11.83%。第五位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总金额为107亿元,占总体医院购药金额的11.00%。前五大类药品购入金额占2008年医院购药总金额的81.53%。
2008年上半年,各大类药品均呈持续性增长,大类排序未见变化。与2008年上半年同期对比,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增长13.23%,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增长22.11%,心血管系统药物增长34.09%,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增长29.09%,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增长18.57%。在前五类药品中,增长率最快的是心血管系统药物,而第一大类全身用抗感染药已明显放慢了增长速度。从图2可以看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药与心血管系统用药在医院购药市场中还有很大的差距,心血管系统用药在医院用药市场中要超越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类还需要一段时间。
结核病传染过程中的传染源是涂阳肺结核患者[1],要想做好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就要从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我国政府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的治疗。为涂阴患者、复治的也提供免费结核药。笔者随机抽取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的2207例肺结核患者,对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207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1185例,包括798例男性,387例女性。详细情况如下:2008年总共406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270例(165男,105女),2009年总共371例,包括涂阳肺结核患者251例(146男,105女),2010年总共42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228例(182男,46女),2011年总共38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186例(123男,63女),2012年总共34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139例(99男,40女),2013年总共27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111例(83男,28女)。
1.2方法 对1185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性别、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情况等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17.0软件,本次探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使用t和χ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3讨论
在肺结核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发现新发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对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在1185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2],可能与男性吸烟、喝酒习惯、工作强度高有关,对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不了解,农村区域的卫生状况较差,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
表1可以看出在1185例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中,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比例却逐年上升,表明我国加大了新发涂阳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力度[4]。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不能100%的原因: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不能100%的原因:①部分人对免费抗结核药物存在着不良反应,如消化道不适、过敏、肝损或患者有合并症;②不相信免费抗结核药物的疗效;③自费购药,拒绝免费药。所有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都在我区疾控门诊部登记,对拒绝服用免费药物、耐药、重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会根据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会推荐自费自购一些药物,或者是到综合医院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且新发涂阳结核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比例得到了有效保证,有效降低了结核病的感染率,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5]。
参考文献:
[1] 顾瑾, 唐神结, 吴福蓉. 结核病患者药物性皮疹的特征及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01(02): 584-588.
[2] 张懿行. 浦东新区城市人口肺结核患者生存分析及降低病死率对策研究[D]. 复旦大学, 2012.
[中图分类号] R3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33-02
Analysis of HAV and HEV Infection Status from Chengdu Employees'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Year 2010
Zhou Xiaojing Yang Yusheng Chen Chao
(Chengdu Disease Control Center,Sichuan,61007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thesis is aimed at knowing the HAV and HEV infection status of employees engaged with food and public places related works, dedicating on sanitary control and virus hepatit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Ministry of Health, as well as collecting and providing relev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ti-HEV vaccine.Methods By drawing 5ml of venous blood from 30753 food and public places working employees who came to perform physical examinations at Preventive Medical Exploratory Ambulant Clinic of Chengdu Disease Control Center for the whole year of 2010, test the HAV-IgM and HEV-IgM against HAV and HEV throug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conduct analysis upon the test results.Results Among all the examined employees working on food and public places related fields in the whole year, it indicated that HAV-IgM positive in a percentage of 0.0065% while HEV-IgM positive 0.142%, which refers that the infection ratio of HEV is obviously much higher than HAV. Through comparison based on p0.01, the deviation has significant gender tendency. In addition, among HAV-IgM and HEV-IgM positive, number of male carriers is more than female. And through comparison based on p 0.05, the deviation has significant gender tendency as well. The clinical incidence ratio of HEV is rising from 0.75/ 100,000 (Year 2009) to 1.05/ 100,000 (Year 2010), and the recessive HEV infection ratio is over 100 times of clinical incidence ratio.Conclusion Recessive infection ratio of HEV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t of HAV as well as clinical incidence ratio of HEV. Therefore, the monito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V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and reinforced.
[Key words] Employees; physical examination;prevention;control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从2009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颁布后,对餐饮服务行业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内容做了相应的修改,取消了乙型病毒性肝炎、而增加了戊型肝炎的检测,而目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有关戊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情况及资料还比较缺乏,为了进一步了解成都市从业人员甲肝、戊肝感染状况,分析甲肝、戊肝的发病规律,防止甲肝、戊肝通过饮食及公共场所传播,加强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的监督管理,探索正确、实用的应对措施,高效经济的开展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为戊肝疫苗研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我们对2010年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诊断性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甲肝、戊肝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全年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诊断性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30753名,其中男性10933名,女性19820名,年满16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各年龄段均有。
1.2 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均在门诊部统一采血,抽取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甲肝、戊肝抗HAV-IgM、抗HEV-IgM。仪器:瑞士汉密而顿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瑞士汉密而顿全自动批量样本处理机试剂盒;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商品试剂盒,北京万泰抗HAV-IgM、抗HEV-IgM试剂盒,全部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操作过程、结果判定均由专职检验人员严格按相关操作规范及要求完成,并经复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戊肝的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甲肝,并且实际感染率可能比我们检测到的数据还要高 见表1。
表1 2010年从业人员甲戊肝感染检测情况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诊断性门诊部2010年全年30753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甲肝隐性感染者2人,隐性感染率为0.0065%,戊肝隐性感染者44人,隐性感染率为0.143%,明显高于甲肝隐性感染者,两者经x2检验,p0.01,差别具有极显著性意义,同时戊肝的隐性感染率比我们统计的数据可能还要高一些[1]。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①现有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的灵敏度有待提高。②少数戊肝患者HEV能诱发宿主出现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的可能,始终不产生抗HEV-IgM与抗HEV-IgG,因此两者均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③检验提示HEVIgM通常滴度不高,持续时间短(2个月左右)。很多人始终测不出HEV抗体,容易出现漏检。
2.2 甲肝HAV-IgM和戊肝HEV-IgM阳性者中,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 见表2。
表2 2010年从业人员不同性别甲戊肝感染检测情况
在全部30753名体检者中,其中男性10933名,女性19820名,甲肝隐性感染者2人,其中男性1人,女性1人,戊肝隐性感染者44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20人,经x2检验,两者均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女之间卫生习惯等感染机会差异和性别易感性等有关。
2.3 甲型肝炎的隐性感染率及临床发病率较以前有所降低 从成都市疾控中心资料得知,成都市甲型肝炎发病人数及发病率2009年305例,2.74/10万,2010年277例2.45/10万,而健康体检30705人筛查到HAV-IgM阳性2例,隐性感染率为0.0065%(6.5/10万),是临床发病率的2.653倍,与以往的资料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甲型肝炎的隐性感染率及临床发病率较以前有所降低,原因是多方面的: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个人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因而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②近年来加强了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健康教育,严格执法,对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了甲肝、戊肝的流行与传播。③人群易感性是影响甲型肝炎流行的关键因素,当人群抗HAV阳性率达到80%左右时,则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即使存在传染源与传播因素,流行也会终止,目前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工提高了人群甲型肝炎免疫水平,是控制和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对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也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注射,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甲肝的预防与控制。
2.4 戊型肝炎的临床发病率较以前有所上升[2],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临床发病率 2009成都市报告戊型肝炎83例,2010上升到119例,发病率由0.75/10万上升到1.05/10万,较前一年明显增加,同时在我们健康体检中检测到的隐性感染率为0.143%(143/10万),目前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戊型肝炎感染的相关资料还比较少,缺乏比较的资料,但从我们的检测中可以看出戊型肝炎的隐性感染率比临床发病率已高出了100多倍。
3 讨论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是由甲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两者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相似,如污染了水源,食物,可导致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的爆发流行,受病毒感染后,早期产生的HAV-IgM、HEV-IgM型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故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我们使用检测HAV-IgM、HEV-IgM进行筛查。在筛查中,我们检测到HAV-IgM、HEV-IgM阳性者,全部都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上都属隐性感染,此类感染者也可随粪便排出高滴度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由于此类感染者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大,不易被发现,其传染性和传染源作用易被忽视,因此在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我国是戊肝发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戊型肝炎的水型传播已得到了控制,但散发病例仍不断出现,不仅遍及所有的省市及自治区,而且报告的病例数近年来持续增长[3]。
通过对2010年全年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诊断性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血清HAV-IgM、HEV-IgM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发现戊肝的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甲肝,并且实际感染率可能比我们检测到的数据还要高。戊型肝炎的临床发病率较以前有所上升。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临床发病率,而这些隐性感染者中的一部分人有可能发展成戊肝病人。甲型肝炎预后良好,病死率约0.01%,甲型肝炎HAV-IgG抗体在人体内可终身存在,对人体具有保护性,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注射,极大的提高了对甲肝的预防与控制。而戊型肝炎病死率为1%-5%,明显高于甲肝,且孕妇罹患戊肝,易发展成重症,预后严重,死亡率很高。戊肝HEV-IgG在体内的消长规律不是很明确,HEV-IgM与HEV-IgG抗体检测对戊型肝炎的诊断意义以及HEV感染的保护意义也有争议,患戊型肝炎后能否产生持久的免疫?也存在不同观点[4-5],总之有待科研的进一步证实。为明确抗HEV-IgM与HEV-IgG在戊型肝炎的诊断中的确切价值,更加科学的指导我们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我们在需要质量更稳定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设计严密,大规模、全病程的抗体应答动态观察并作滴度测定,同时还需大量的临床研究,流行病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彻底了解抗HEV在戊型肝炎病程中的消长规律,因此在我们健康体检过程中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也是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能为各种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支持。
戊肝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被动免疫预防制剂,普通免疫球蛋白对本病无预防作用,由此可见戊肝感染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对戊型肝炎的监测、预防、与控制显得非常的重要,而我们也更应该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对戊肝的检测工作。疫苗的研制也显得更加重要也备受关注。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应用于临床。
从业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性大,难于监管,其健康与否,关系到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具有流行病学意义,虽然甲型肝炎的隐性感染率及临床发病率较以前有所降低,但是,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交往,流动人员的增加,易感人群的不断累积,加之肝炎病毒的广泛存在,使肝炎在局部地区爆发和流行的潜在危险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于肝炎的防控应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大力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加强监管,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全社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道振.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张丽,李曼时,颜丙玉等.山东省1997-2006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7):598-601.
在上级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计划免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渠道。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化对常规免疫工作的督导,加大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力度,加强了基础免疫常规接种的管理,每年6次单月进行的冷链运转预防接种,为全县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了免疫预防机会,为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免疫基础,五苗接种率每年均达到98%以上。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流感、流脑、乙肝、甲肝等二类疫苗的宣传和接种力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了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接种建设力度,以规范接种行为、调整充实人员资质、明确责任区域为重点,目前全县已建成了17个乡(镇)合格接种门诊。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合格接种门诊。
疾病控制工作以传染病疫情报告为基础,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点传染病监测为重点,以预警项目、霍乱监测项目为切入点,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目前,全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直各医疗单位,均具备了网络直报能力,疫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疾病监测、预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已完成了国家疾控中心下达的“重点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应用项目”试点工作项目、省疾控中心下达的霍乱病原学监测项目。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卫生、慢病防治、消毒监测、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卓有成效。
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十分注重对业务人才的培养,先后选送40余名有事业心、责任感、年富力强的业务人员到省、市以上单位进修学习,有100余人次先后到上级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加强了县、乡、村三级从事免疫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展了对全县村医、个体医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急诊急救知识集中培训。同时,利用每次冷链运转接种、二类疫苗的接种等工作,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县、乡、村级预防接种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培训率达100%。去年11月份结合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证的发放,对从事疫苗接种的乡接种门诊人员、乡村医生进行了免疫预防知识培训并进行了考核,共有746名县、乡、村级人员取得了预防接种资格证。在2006年和2007年全市举办的“红丝带杯”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大奖赛上,虞城县代表队分别取得了第三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防控措施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我市从2009年10月起部分学校出现了聚集性病例,感染人数急剧上升,12月份我市得到首批疫苗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由于疫苗数量有限,接种人数较少。为了了解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及时科学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完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2010年1-4月,对我市不同年龄组的608人进行了甲型H1N1抗体水平检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分为0-17岁、18-55岁和56岁以上三个年龄组
1.2 样本来源:分别由XX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XX人民医院门诊部、XX县人民医院、XX血站,按调查对象随机采集门诊就诊病人和自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甲流筛选或检测的患者除外)每份标本采集血液样本3ml,至少可分离血清0.5ml。
1.3 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血凝抑制(HI实验方法)(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检测实施方案》)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可判断阳性(从1:10开始做),所需抗原由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统一提供。
1.3 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从上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人数608人甲型H1N1抗体阳性人数119人,抗体阳性率为19.57%。
2.2 本次调查对象608人中,有明确接种史的21人,明确未接种史的371人,不详接种史的216人,表2将不详接种史的调查对象除去,用有明确接种史和明确未接种史的调查对象抗体水平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得出X2=6.46,p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群抗体水平尚不能建立有效的保护屏障,从本文有限的样本量所得出的结果看,接种后约有半数人抗体出现阳性。这与一般期望水平有一定差距。抗体阳转率较低可能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病毒的变异可能涉及抗原性的改变,导致采血时当地的优势病毒型与制造疫苗所用的标准病毒株有抗原性上的差异而缺乏交叉免疫[3]。甲型H1N1流感同季节性流感一样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甲型H1N1流感很容易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造成大的爆发和流行。学校,幼儿园都是人群密集的场所,重点做好以上场所甲型流感的防控尤为重要。
3.2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而妊娠期妇女;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人群;肥胖者;年龄
3.3 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感染。虽然甲型H1N1流感人群普遍易感,但重点人群接种甲型H1N1疫苗对预防爆发还是有效的,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抗体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重点场所的重点人群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增强人群免疫力,减少易感人群数量,可及时有效的在人群中建立起保护屏障。
3.4 全社会积极参与是防控措施的落实的关键。甲型 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宣传很重要,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科学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人群密集地方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传染病漏报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可有效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与流行,把重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降至最低限度。达到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与流行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46-02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口腔诊疗社会需求,设置口腔科的医疗机构的比例逐年提升,口腔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作为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中多注重对相关制度、记录的监督检查,缺乏采样监测的有效手段,因而对消毒效果难以掌握。为全面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口腔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现况,规范口腔专科的消毒工作,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联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医疗机构口腔院感现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深圳市宝安区开展口腔诊疗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1.2 方法
1.2.1 检查标准及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服务专项监督检查表》,采取现况调查。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规定进行采样,消毒合格判断标准按照此规定的III类环境合格标准、接触皮肤及粘膜医疗用品卫生标准执行。
1.2.2 监督检查项目 ①口腔诊疗的管理;②口腔诊疗的布局和配置;③口腔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④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2.3 抽样监测项目 ①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和致病菌测定;②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检测;③医护人员手拭子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检测;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微生物污染鉴定。
1.2.4 统计分析 对总体的监督检查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对不同单位之间消毒监测合格率的差异情况作x2检验,P
2 结 果
2.1 监督检查结果 该专项监督共检查78家医疗机构,其中,医院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7家,门诊部25家,诊所38家。从表1可以看出8家医院的所有检查项目全部合格,其他单位存在着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未分开、未使用机械通风设施的情况,同时,部分单位消毒物品的标识、储存、监测也未符合要求。所有被监督单位的口腔诊疗器械均达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2.2 抽样监测结果 本次调查针对78家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消毒效果进行了采样抽检,共抽检样品758份,检测合格705份,合格率为93.0%。其中使用中消毒液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全部合格,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3.0%,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为86.5%,见表2。
2.3 不同采样物品单位的监测合格率 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和社康)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大于民营医疗机构(门诊部和诊所),P=0.034
3 讨 论
此次调查表明宝安区的大多数医疗机构口腔院感控制方面总体情况良好,总体检测合格率较高。这与卫生部门不断强化监督、法规宣传培训以及医疗机构自身对消毒工作重视、依法执业观念提高密不可分。尤其是使用中消毒液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检测全部合格,表面器械消毒意识强。但通过检查,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部门诊所、门诊部布局不合理,清洗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同时,消毒灭菌方法不规范、设施不齐全、监测不到位,这一系列问题引申出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检测不合格,这与刘依娜[1]研究结果相一致。
进一步分析得出,民营医疗机构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低于公立医疗机构,从表1我们就可以看出,诊所、门诊部这些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措施就没公立医疗机构落实到位。大部门民营医疗机构都是租用门面来进行执业,受房屋原有结构的局限,加之后期装修设计也未完全考虑到诊疗区和清洗、消毒区的布局,这都会影响到后期的消毒效果;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面重视不够,缺少专业的院感人员,缺少这方面的培训,缺乏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技术能力;民营医疗机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对消毒管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不足,未按要求配备清洗消毒的设备,或者即使配备了也只是应付检查,而未投入使用。郭玉凤[2]研究指出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消毒的意识不强,使得工作的台面被污染,是造成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4 监督对策
4.1 严把准入关,健全考核制度 严把准入关,对申请开业的牙科医疗机构严格按规定和要求进行审批,如必须配备必要的与诊疗病人数相匹配的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手机头和紫外线灯等设备,对达不到要求的医疗机构不予审批。同时,在年审校验时,也要将布局是否合理,设施是否齐全,消毒灭菌方法是否规范,监测是否到位等纳入医疗机构许可验收过程中的考核指标,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清洗消毒方面的工作。
4.2 明确监督重点,树立服务意识 卫生监督人员的配置有限,为更好的规范日益扩大的口腔诊疗市场,就要我们抓住重点。从监督采样结果来看,需要我们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强化其依法执业的责任和意识。同时,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也注重以行政指导为核心的柔性执法举措,对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技术监督指导,以有效实现行政目的。
4.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对从事口腔诊疗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加强消毒感染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感染性及其危害的认识;同时,培训过程中介绍国家有关口腔消毒器械的管理技术规范,使其知法、守法,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操作。在现场监督检查中,给予消毒技术的指导[3]。
4.4 加强消毒监测,丰富监督手段 设置专项经费用于采样监测,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等形式,定期对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进行细菌学监测,对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进行监测,把采样监测作为行政监督的手段之一,同时也要加强对消毒剂的使用、灭菌器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科学性[4]。
参考文献
[1] 刘依娜,张强,刘华晖,等.北京市海淀区营利性口腔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1):41-44.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着力改变“重医轻防”的局面,突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努力使群众“少得病、不得病”。积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市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199万人,建档率73%。实施了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两癌”检查、免费服用叶酸项目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改造农村牧区户厕5.6万座。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完善全市三级传染病直报网络,强化传染病预警预测,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卫生监督,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市财政投入800万元购置水质全分析仪器,使我市水质检测项目达到国家标准。强化妇幼机构和产科管理,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完善自愿无偿献血网络,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应急演练等基础性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创卫长效机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今年6月1日自治区人大批准《____x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爱国卫生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
(二)构建和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提高群众就医的可及性,确保群众“看得上病”。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市医疗卫生的客观现状。据统计,我市医疗资源83%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医院,造成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医疗资源缺乏,成为“看病难”的原因之一。为此,着力发展农村牧区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1. 在农村牧区卫生方面。抓住国家以项目资金的形式对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给予支持的有利时机,近年来,实施了15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3所苏木乡镇卫生院、138所嘎查村卫生室新建改扩建项目。2014年,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目前104个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完工并投入使用13个,主体完工正在装修中22个,正在进行主体建设40个,未开工29个。三年投入25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城市医院对口支援苏木乡镇卫生院。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牧民群众在乡村的就诊率明显提高,逐步引导形成“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观念。
2. 在城市社区卫生方面。社区医疗服务具有方便、价廉等优势,既有利于分流病人、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又有利于降低卫生服务成本、减轻城市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是缓解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出路。我市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鼓励和引导医院延伸服务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将一级医院、部分二级企业医院、区属医院、门诊部、分院、街道卫生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医院举办的发展模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全体居民,并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就医,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与此同时,不断加快大型医院建设,先后建成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包医二附院、包钢医院、北重医院、市肿瘤医院、包钢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医院新大楼。2013年启动新都市区医院筹建工作,开工建设了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大楼。
(三)完善机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看得起病”。
立足卫生行业实际,多途径构建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改进医疗服务,努力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1. 不断完善新农合工作机制。2014年全市参合农牧民69.63万人,参合率99.07%,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25元,基金达到2.96亿元。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病种扩大到29种,其中将14种大病以及无责任意外伤害纳入大病商业保险范围。今年住院报销最高封顶线提高到13万元。
2. 积极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69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
销售,实现基层全覆盖的目标,有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3. 加快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
一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九原区医院、达茂旗医院、固阳县医院和土右旗医院分别列为自治区和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重点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医药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二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同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不断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预约诊疗服务。强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启动市中心医院与土右旗医院协作办医。积极推动包钢三医院股份制改革。与市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启动市综治委、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鼓励不同形式的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三是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公益性建设。推行济困门诊、济困病房建设和对口支援农村牧区工作,大力推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深入推进“健康____x行动”。
四是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大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在12家三级医院安装了反统方软件。积极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和诊疗费用一日清单“五统一”制度,实现诊疗收费电子监督,努力提升卫生行业形象和医院公信力。
(四)加强设备配置和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群众“看得好病”。
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是保障人民群众就医效果的根本所在。在抓好各大医院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高、精、专医疗技术队伍,更新陈旧医疗设备的同时,着力抓好农村牧区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配置、卫生队伍建设,促进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加强医疗设备装备。为406个嘎查村卫生室、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价值317万元和260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投入276万元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双向转诊车。投入253万元实施农村牧区基本卫生服务全覆盖工程,配备了17台流动卫生服务车及车载设备,发放3314个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为全市173个没有卫生室的行政嘎查村农牧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750万元在固阳县医院、达茂旗医院、土右旗医院实施旗县医院能力建设,配备PACS系统,用于日常监测信息采集和远程会诊。投入700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全市一体化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第三方医疗服务。2013年,我市首次引进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对我市12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医院服务管理暗访调查,对每个被调查医院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医院领导班子面对面、一对一、全方位、逐条逐项进行反馈,对改进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和规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定包钢医院、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加强名医培养和学科建设。全市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自治区级领先、重点学科14个,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所5个,____x市领先、重点学科71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引进和培养医学博士、硕士210名。2013年启动实施名医人才培养工程,五年投入1000万元。首批5名名医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培养对象陆续赴国内外进修深造。对未进入名医培养工程的蒙中医、儿外、传染病、精神科等学科进行专项资助培养。今年确定培养对象22名,其中名医培养对象5名,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中蒙医7名。
虽然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医改面临不少困难,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一)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公共卫生财政投入不足,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疾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等比较陈旧、滞后,妇幼保健机构作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运行存在一定压力。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经费不足。慢性病防控一是经费投入不足,部门间协调沟通、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县级以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能力低下,全市90%以上传染病是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现并报告。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全市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40余人,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目前仍有3家妇幼保健机构(东河区、石拐区、昆区)还未纳入政府全额事业拨款单位,与《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试行)》中要求的“明确妇幼保健
机构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为单独建制,名称规范,科室功能设置基本能与其开展业务相匹配。现达茂旗妇幼保健所、青山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产科、住院临床业务,其他机构受条件限制仅能开展门诊诊疗和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除昆区、达茂旗、固阳县妇幼保健所以外,其余机构业务用房均未达到《考核标准》的要求,其中白云区、东河区、石拐区妇幼保健所等机构甚至未达到要求的50%。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备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平均占75%以上,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50%以上,按照《考核标准》中保健人员与当地人口比例1:10000的最低编制要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均不达标,白云区、石拐矿区由于服务人口较少,存在开展业务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而其他达标旗县也存在人员老化,专业人员断档的问题。(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优势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市三区,特别是青山、昆区,三级医疗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资源“过剩”,新都市区、九原区和其他旗县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形成区域内资源的合力优势。特别是农村牧区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卫生资源总量、质量、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人口健康状况等方面都落后于市区,绝大多数大型先进医疗设备都集中在了城区大型医院,农牧区医疗设备短缺、落后,且旗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三)卫生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家直属医疗单位1997年核定编制人数3970人,床位数2590张,已不适应各单位目前业务增加、服务需求增多的实际需要。目前8家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341张,按照床位和专业人员1:1.5的比例,应核定人数为6652人,总体人员短缺。同时,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人员不足,疾控机构具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比例不足30%~40%;卫生监督员总体数量不足,平均监管数量大,监督频次低。基于此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编制,畅通进人渠道,有效缓解部分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目前我市医疗单位发展实际规模,在充分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分批分步有序增加部分医疗单位编制,从长远角度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以形成专业人员梯队建设。
(四)“无主病人”救治机制亟待完善。我市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无主病人”欠费情况,2009至2013年各医院累计接诊无主病人1995人次,累计投入救治费用515.3万元。巨额的医疗欠费,医护人员长时间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秩序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卫计委要求地方设立大病救助基金,我市目前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滞后,有待于加快探索推进的步伐。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仍然停留在表层的服务管理方式的改进,深层次的“四个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仍然没有推开。
(六)村医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我市共有乡村医生921人,50岁以上占40%。乡村医生面临人口老化,而绝大多数又没有养老保险的现状。为保障村医老有所养,调动和发挥村医积极性,需要积极探索实行村医养老保险机制(鄂尔多斯市制定养老补助待遇:在岗工作满10年,女满55岁,男满60岁的村医,每月发放养老金1200元)。
(七)健康服务业发展滞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健康服务中所需供应出现短板,导致现行健康消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服务链上的关键环节缺损,使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无法与消费需求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相匹配。第三方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现有的第三方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八)120急救能力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市政府投入不足、急救资源不足,急救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我市院前急救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政府投入不足,各急救分站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20急救车辆配备严重不足,且车辆更新不及时,车辆状况差,存在“带病”出车现象。按每5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我市至少应配60辆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现有的27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急救分站实行24小时两班倒,有4个分站由于人员不足,实行每班24小时制,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国家对急救服务辐射半径规定为3-5公里,而我市由于急救网络医院不足,服务半径远远超过五公里,服务距离大,急救时间也在延长。在我市的报警求救电话中有30%的是骚扰电话。
(一)以将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
1. 应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尽快拿出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卫生业务为主线,以实用共享为目标,参照____x市卫生信息化“12446”工程,加大政府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全市统一的卫生信息化平台。
2.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卫生人才科技支撑。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将人才战略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深化“将才、团队、平台”的科研人才发展模式,以人才培养带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建议市政府保障名医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加大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影响力,更好建设与管理重点学科,完成科研成果、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3. 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健康服务中所需产品供应短板,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议市政府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等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建立我市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4. 院前医疗急救带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的特征,是社会抵御重大灾难、集体突发事故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和快速的现场急救能力,是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院前急救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医院急救分站医疗急救资源,参照北京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综合型120急救体系(既指挥各家医院的急救分站做好院前急救,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一支急救队伍,指挥中心的急救队伍平时也参与院前急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到位,及时开展应急救援)。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新农合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规范性核查进一步加强,《____x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基本落实,并实行城市卫生长效管理。在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项目的基础上,以城带乡,积极探索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促使大医院的人才向基层流动,并积极探索村医养老保险机制。建议市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制度以便加快支付制度改革深化进程,并通过提高筹资标准、增加财政补助等方式,增强制度保障能力,提高参合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并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管理标准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提升医疗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近几年,我市在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全面发展,下一步建议市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将健康管理融入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呼吁并引导城乡居民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实施健康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一 全员创建 各项工作争一流
创建“工人先锋号”是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内容的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引领职工发扬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功立业。近年来门诊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成立了“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会议、版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建“工人先锋号”的目标和宗旨,并在全体门诊工作人员间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创建工人先锋号”、“怎样创建工人先锋号”、“工人阶级如何在新形势下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成功人生、实现职业理想”等专题讨论,努力营造“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氛围,积极调动全科人员的创建主动性。
二 加强学习 全体人员强素质
职工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作为保证,对我们门诊来讲,需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专业队伍才能承担起人民健康卫士的神圣职责,救死扶伤、化解病痛。学习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努力做到政治理论和医疗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学习榜样与自身提高相结合,全面提高门诊医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编印了《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群英谱》、广泛宣传江苏省“十佳医德医风楷模”和“百名医德医风标兵”先进事迹、开展了“白求恩精神在闪光”主题演讲、引导和激励全科医务工作者弘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门诊各窗口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窗口、红旗服务标兵评选活动。严格实施《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窗口服务规范》,在医院各主要窗口推行服务规范,使患者得到亲切、规范的窗口服务。对患者态度和蔼、有问必答、温馨服务。门诊服务流程合理、服务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投诉机制健全、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服务规范,职工廉洁自律、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好,使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为认真抓好科内人员的业务学习,做到将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学以致用,共同提高,设立了医师讲坛,每月举办一次业务讲座,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主讲、与全院同行交流临床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开展门急诊急救操作技术练兵月月评活动。对在门急诊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急救操作技术训练,提高急救技能、培养操作技术能手。特别是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等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进行了重点培训。采取训练、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技术标兵2人,培养了一批操作技术能手。 年内科室人员参加外出进修、培训学习班37人次,一人取得全市护理技术竞赛二等奖,一人获得全院护理三基训练比赛总成绩第一,并获得单项奖。
三 便民惠民 多项举措解民忧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工人先锋队的一员。他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推出了多项便民惠民措施:倾听患者和家属对医院门诊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为初诊病员提供就医指南,指导就诊流向,回答病员的各种咨询;协助老弱病残的病员就诊,免费为病员提供轮椅、担架。为病员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及专家门诊电话预约和特殊检验项目预约等;为病员代寄报告单;提供完善的就医流程、急诊流程、住院、出院流程、一站式服务流程;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门诊服务模式;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推行“全日制”专家门诊;设立多台电脑触摸屏就医指南、主要收费及服务项目全面公开,方便群众查阅;设立并公布医院公众热线,解答患者的就医和健康咨询并为就诊患者报销车费。由于我们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 考验履履 无私无畏立战功
空气消毒:我院对就诊或陪护患者过程中感染的人数未做过统计,但按照现在就诊患儿人数每人平均两位家长陪同,我们每日约500人流量,我院对于实现空气消毒尚不具备条件,如输液大厅未安装通风设备,不能采用全新风运行和对回风或送风采取消毒措施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只能在无人员情况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开窗自然通风,患儿较多时我科采用静电吸附式动态空气消毒机24小时流动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我们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立即进行消毒毁形等无害化处理,做到绝不重复使用。止血带、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用“84”(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非一次性医疗护理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每日用75%酒精溶液擦拭1次。固定手板采用一次性纸板或可用“84”液擦拭消毒的塑料板,患儿压舌板经清洗、干燥、包装后统一经压力蒸汽灭菌。
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病原体诊断未明确者,一定要尽早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根据当地常见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经验性治疗,待病原学诊断明确后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要对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时监控,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干预。
身体物质隔离:美国HICPAC于1996年提出标准预防并得世界各国的共识。即针对所有在医院中诊断的患者不必考虑是否有感染性疾病,故我们将患儿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破损皮肤、黏膜等均当成有传染性进行隔离。操作过程中的非接触技术;非触摸式水龙头、流水洗手或手消毒。
预防隔离:疑似病例暂在门诊治疗的患儿应单独隔离,对隔离观察室应有明显标记,护理人员应熟练隔离技术,按确诊患儿病例采用隔离技术,对已确诊的患儿送入感染病房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护人员进入观察室需戴标准医用口罩,在诊疗、护理及接触患儿后,严格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预防控制对策
加强培训:将医院感染知识列入继续教育讲座之列,定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对新毕业生和保洁人员应进行医院感染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完善相关制度:依据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为儿科门诊制定专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输液室消毒隔离制度,使得医护人员有章可循。按照标准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采光通风,依据不同病种按区域进行治疗,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隔离区单间与普通输液室分开。各区域固定清扫工具,避免交叉感染,清洁消毒质量应达到相关标准规定。更新洗手设施,安装非触摸式水龙头和干手机,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运用五常法进行管理,即常清洁、常规范、常整顿、常自律、常组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一、督查内容
(一)落实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情况。
(二)落实年月日“天津市卫生行业医疗废物专项治理工作会议”情况。
(三)组织部署有关部门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四)检查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
二、督查时间
年月底开始至月日进行督导检查。
三、督查安排
(一)分组情况。
督导检查工作分3个组,分别由后勤基建处、医政处、执法监督处带队,每个督导组检查5-6个区(县)。检查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二)督查方式。
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
1.查阅资料。听取区县卫生局工作汇报(汇报情况包括属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情况),查阅相关资料。
2.现场检查。在每个区(县)抽查6家医疗卫生机构。市内六区检查二级以上医院1家,门诊部或诊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各1家,疾病预防疾控机构或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家,血站1家(南开区),其他被查单位由各督导组自行安排。
其他区(县)检查二级以上医院1家,门诊部或诊所1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各1家,疾病预防控机构或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家,血站1家(塘沽、蓟县),其他被查单位由各督导组自行安排。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医疗废物专项治理督导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明确工作目标,周密部署,根据各区县医疗卫生机构类型、分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自查情况,采取不同的督导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督导检查,特别是对未纳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范围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
(二)加强指导,注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