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7 23:22: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水、海潮和月本是自然之物,而在这里,都成了诗人之物,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对象。正如叔本华所说,诗人的意志,欲望,常常构成“一种情绪,一种激情,一种激动的心境”,在对自然景色进行和平的静观之时,“主观的倾向,意志的喜爱,把它自己的色彩赋予被观照的环境,反过来,各种环境又传播它们色彩的反射给意志”。二者奇妙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宏状”的审美感觉。这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一种气势:皓月当空,江水和海水相接,连绵千万里。

月,本是的“右眼”,自有天地开始之时,就与的左眼“日”相分离;江水和海潮其本质都是水,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天各一方。然而水是生命的源头,因此江水和海潮也是具有生命力的,他们也渴望汇聚,渴望拥抱!——于是有了“春江潮水连海平”;虽说“月”习惯了分离后的孤独,但当“她”在静观自然之时,突然发现了原本分隔多年的江水和海水,竟在这腾相聚,自己内心中孤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畅快地与“他们”“滟滟随波千万里”,并把这种喜悦散播各处,以至“何处春江无月明”。此时,诗人就幻化成了“月”,尽情享受着孤独被排解而带来的畅快!此时,诗人心中压抑已久的孤寂之情得到了彻底的宣泄、释放。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再面对眼前的景色自然有了不同的感受,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两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形成了一种优美的感觉。这里的“霰、霜、白”和“月光”又构成了一个新的意象图组。

这些意象以“月光”为中心,构成一幅幅色彩淡雅、线条柔和、节奏舒缓的和谐画面。它们既写实又超越了写实,凸显了文人们清幽、高雅、飘逸、恬淡的情愫。“月”发光而不发热,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冷清,进而感到孤独。而这种孤独被隐藏在纯美的自然景观之后,是一种纯粹的孤独,是一种宁静的孤独。

全诗的第二个结构层——“承”,就是接下来的: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一层由纯粹,宁静的孤独,过度到生命的孤独。“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也是深意内敛,“月圆”信非本意,“月孤”才是诗眼——“抬头望月,月我两孤”的传神之眼。借物抒情,承上启下,一“孤”字立见顿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句,“江畔”是守望者徘徊守望、恋恋不去的江畔,“江月”是久候苦觅的守望者蓦见的似乎亦寻亦觅、徘徊逡巡的江月。只是月非我守,我非月望,一见而惊,再想惆怅。诗中的“我”忽心生一念:历史上该有多少象我一样的孤独之人,在这样的光景中象我一样与这轮圆月“不期而遇”。所以作者不由得感叹再三:“人生代代”总多相思相恋、苦寻苦觅、苦候苦守之情,却何及江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老天荒的孤苦守望之万一。可见,到这里诗绪已由写景到写情。由于有了“怜月”的心念忽转,倒似乎觉得自己还算是有幸之人,不觉就略减愁烦了。这里,因自己守望而谓月亦望之,因自己久望而怜孤月望久,极尽推情及物之妙。

全诗的第三个结构层——“转”: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一层,由抽象的生命的孤独,转入具体的生活的孤独。“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两句,它不仅让人想见游子身若飘萍,心随浮云,愁恨无凭的孤寂,更是全诗关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虽然情景相生,却始终是透过守望之眼“看”景物,其情感含蓄蕴藉,若有若无。而到这两句才开始直抒胸臆,慨叹心声——由外及内,终涉己身。至于“谁家今夜扁舟子”两句,应是说,“还有多少象我这样浪迹天涯者,羁旅淹留,高楼望断”?“我”身在江边,却心上“高楼”,神驰“妆台”,在游移的月影中,朦胧念想远方那被自己思恋的人与自己一无二致的孤寂;也料想“思妇”一定和自己一样,愁思如月色,“卷不去,拂还来”这种以己度人、益见相思的妙法,在后来的诗词中常见婉转。

全诗的第四个结构层——“合”: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篇(2)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10-01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被闻一多推崇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名诗,是被王]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著作。“然而,其迄今1300年接受史,并非“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蔚为大观的景象,而是跌宕起伏的坎坷之路。它诞生后近400年都无处寻觅,直到宋代借郭茂倩《乐府诗集》方才重现诗坛,又近500年后在《诗薮》中得到第一次阐释。胡应麟之后的400年才真正进入接受史的黄金时代。”《春江花月夜》的由最初的被摒弃于诗品之外到成为“抒情诗的最好标本”,这种间到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跌宕起伏的接受过程?是什么样的因素推动了它的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本文试图从延时修辞接受的角度对《春江花月夜》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做接受修辞分析。

对于《春江花月夜》的修辞接受历史,我们以陈文忠《唐人青春之歌走向顶峰之路〈春江花月夜〉1300年接受史考察》中对其接受史的划分为依据,分为唐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三个历史时期进行考察。

一、延时的修辞接受――经典地位的确立过程

(一)唐宋金元时期的接受

《春江花月夜》创作后的唐宋金元时期是其接受的第一时期,也是其文艺价值被埋没的黑暗时期。

在唐、五代时期,张若虚的名字仅仅是因为依附于他人传记(《明皇杂录》郑处诲、《旧唐书?贺知章传》、《新唐书?刘晏传》)才得以保留。

到了宋代,郭茂倩才在《乐府诗集》中收录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并且只是以“清商曲词、吴声歌曲”系列作品面貌出现,郭茂倩并没有对其进行评价,实质上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审美接受。宋元时期,诗话大盛,可是宋元几百种诗话中,居然没有只言片语对《春江花月夜》的论及。唐宋金元时期令人惊叹不已的诗评家们对《春江花月夜》的集体无视,是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

(二)明清时期的接受

明清时期的接受过程是《春江花月夜》被经典化的过程,是接受者使得它从“艺术作品”到“审美对象”的审美化过程,也是接受者成为自觉审美主体的延时接受过程。

从明到清,高的《唐诗品汇》第一次对《春江花月夜》做了精选,胡应麟的《诗薮》、贺裳《载酒园诗话》、王]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附问〉》分别从风格鉴赏到“盛唐第一家”再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最终奠定了《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地位。

(三)近代“宫体自赎”时期的接受

闻一多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中对《春江花月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引起了80年代对闻一多“宫体自赎”说持对立观点的程千帆、周振甫和李泽厚、吴小如两派争论。通过闻一多的评价和这两派的论争,接受者更加深入地对《春江花月夜》进行了自觉地审美审读,《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地位也更加牢固。

二、延时的修辞接受――经典地位确立的修辞分析

(一)文内和文外接受语境对《春江花月夜》延时接受的修辞制约

首先,是诗歌本身的文内语境。

我们知道《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宫体诗。这种文内语境是决定了《春江花月夜》在以后各个时代沉浮不同境遇的文本自身决定因素。

其次,是诗歌本身存在的不同时代文学思潮的文外语境。

在唐代,当时初唐四杰歌行深受齐梁余习影响,当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的陈子昂为人认识后,四杰地位便陡然下降。远在吴越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张若虚,更难以进入主流审美视野。在初唐诗风转变的时期,可以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生不逢时,它宫体诗,歌行体的文内语境对它在唐宋金元时期重视诗律汉魏风骨的文外语境下长期不被接受埋下了伏笔。

到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风气更为开放,浪漫思潮更为盛行。融合诗歌母题“春、江、花、月、夜”的《春江花月夜》自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何景明在《明月篇序》中从诗学“性情”论出发,对四杰做了“重新评价”。他对否定四杰的言论作了彻底颠覆,甚至认为四杰歌行还在杜甫之上,并把爱情题材和爱情主题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大胆的见解显然是时代的产物。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适合的文外语境以及它自身的优美婉转的文内语境的制约,《春江花月夜》的重现光辉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近代,学者们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石上,不再局限于对《春江花月夜》的诗歌体式、诗歌主旨、用韵规律、构建方式、艺术特色等方面的鉴赏。学者们在文学接受史的层面对《春江花月夜》的接受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论争。这些文外语境中的论争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向地巩固了它的经典地位,深化了接受者对它的认识。

《春江花月夜》的文内语境和文外语境的相互关系:或统一、或迥异,在一开始的被排斥到最终成为经典接受的历程中,无疑具有相当的作用。

(二)语境迁移对《春江花月夜》延时接受的修辞制约

“修辞接受往往是与接受语境的迁移联系在一起的活动”,每一次语境的历时迁移,都会对接受产生影响。

纵观《春江花月夜》的延时接受过程,它的每一次被接受和不被接受无一不是与语境迁移密切相关的。在唐宋金元时期,当时的主流诗学语境是格律诗的兴起,而《春江花月夜》作为一首有这浓厚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宫体诗,显得与当时的主流诗学风潮格格不入,这种语境的负迁移很明是《春江花月夜》长期被忽视甚至是漠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明代,对“四杰”地位的重新认识以及“春、江、花、月、夜”诗学母题的重新崛起的诗学新风尚与《春江花月夜》的语境首次重合,语境的正迁移在这个时候对《春江花月夜》经典地位的确立无疑是具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代,诗学研究氛围更加开放,各种怀疑和肯定的风潮盛行,而这种肯定与怀疑的争鸣在某种意义上正好正向迁移到了《春江花月夜》的地位确立过程中。

总之,当当下语境(唐宋金元时期)和文本的修辞接受的信道受阻时,它自然就被那个时代的接受者集体盲视;当当下语境(明清时期到现代)和文本的修辞接受的信道接通时,它的经典地位便一步一步被确立了。

(三)接受者不断地自我调整对《春江花月夜》延时接受的修辞制约

接受修辞学认为“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修辞接受活动的每一次现实化,都意味着接受的可能性延伸。”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接受者”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一个集体的认证,是不同时代接受者和同一时代不同接受者的统称。从唐宋金元的不被接受,到明清的经典地位确立,这是《春江花月夜》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接受者不断自我调整,对它的不断深化认识过程。后时代的接受者站在前人的接受基础上对它进行着不断深入的审美接受,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接受都是对它的经典地位的进一步价值论证。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化过程也是一部其延时修辞接受的审美接受过程,这个延时修辞接受过程有起始点却没有终点,随着这个过程的无限制延伸,接受者对《春江花月夜》的认识也将继续深化着。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M].重庆出版社,1984.

[3]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谭学纯、唐跃.小说语言美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篇(3)

一、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简介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生平事迹不详,大致与陈子昂同时活跃在诗坛上,与包融、贺知章、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他的诗作今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这首诗以纯粹的描写思妇和征夫相隔两地、天各一方的哀怨悲苦之情为主,成就很一般,但它的这种情感却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其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倾向。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据《旧唐书・音乐志》记云“《春江花月夜》《玉树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它的产生及功用是以女色为描写中心的典型的宫体诗。陈后主之作今已不存,现存的有七首,收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在这些作品中,如杨广的“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诸葛颖的“花帆度柳浦,结缆隐梅洲。月色含江树,花影拂船楼”、张子容的“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等,显然已经改换了传统宫体诗的描写方向,集中于春江花月夜清丽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净美纯洁的格调,这就为张若虚之作提供了最初的设色布景之雏型。

张若虚的这首诗,情景理交融,诗人把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和男女相思离别之情同对于人生真谛、宇宙奥秘的思索紧密联系起来,使诗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深刻,富有哲理意味。这首《春江花月夜》就像人的青春时代,充满了激情,健康向上,抒发了对青春、爱情、人生奥秘和大自然美景如梦如痴的陶醉和热情追求,对于宇宙意识即超越时空的永恒观念的领悟。

二、清新雅致的诗魂――月亮

月亮给人的美感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将“月”推上了中国古诗创作的最高峰。

月亮这一意象,是全诗的灵魂,不仅展示了自身的美妙,而且表现了月光照耀下的一个春天江边美好的夜景,展F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诗人下笔就写月亮的升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直到“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江流之美,花林之美,都因为有了明月的光辉。当月亮映照它们的时候,反过来,又以它们映衬月亮之美。

诗人着力写了思妇的相思,月的徘徊,象征思妇内心无尽的痛苦;月光照在捣衣砧上拂去又来,表现了相思之愁不能排遣;“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则是思妇万般无奈之下将痴情寄托于月亮。接着,思妇又以梦来表现自己的相思之情,说“昨夜闲潭梦落花”,表达了对夫君未归的怨艾,使她的思夫之情更显浓烈。这些在诗中的表现上都是次要的,诗人主要是以月亮意象来表现人生随时光流逝而渐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先生对此赞道“更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诗人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询问,是人类对时间永恒、生命渺小的无限感慨。他从夜空中的月亮想到了时间的无限,进而感慨人生的有限,人生的无穷是因为代代传衍,相对来说是在变化之中,江月却年复一年还是那种模样。宇宙的无穷和人个体生命的有限让人有难以诉说的感伤,江月总在等待,就像长江总送流水,于是人的渺小、人生命的短暂都不言自明了。

为什么《春江花月夜》能够达到如此的艺术境界呢?闻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作者与宇宙意识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自由的,是一种知心朋友的关系。闻先生说“这是一番神秘而又亲切,如梦境的晤谈”,因此,他高度地赞扬《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千古绝唱――月永恒,意无穷

对生的崇拜,对死的抗拒,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月亮在人类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中,既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又是人类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类面临许多无法逃避的现实,生与死、离与聚、残与圆、永恒与短暂,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反复上演,面对这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们困惑、痛苦,难以解脱,诗人们便将目光投向月亮,从哲理的高度接受这一法则,诠释这一法则。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虽然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但更要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曲感叹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的悲歌中,表现了他目空一切的傲气,但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有限而抱负不能实现的巨大悲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亮为抒发感情的基础,表达了人世间分别的痛苦,相聚的困难,但缺少了张若虚那种将离愁别绪与宇宙奥秘相统一的气魄。张若虚将人生宇宙的哲理寄托于月亮这个意象,对此做出了更深层次的解释。

从古到今,月亮就是这样缺而又圆,圆而又缺,它化成了美好圆满的爱情,温馨的故乡,也化成了劳燕分飞天各一方的离恨,远别故乡久不得归的别绪。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奇传说,月光清冷的色彩,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使月亮成了离人情感的呼应,游子思乡情结的归化。

四、探究《春江花月夜》的“神秘”诗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营造了一种“空无”之境,借助空间的旷远,使诗歌产生一种能渗入天地宇宙的伟大的神秘。比如诗的起首五联,迎面而来的便是浩荡无垠的春江潮水和更显浩瀚辽阔的大海,这里不仅有一种月光下的朦胧之景,还有水天一色、江海相R的空旷阔大的虚幻之境。宋初林逋的《山园小梅》有十分著名的句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了朦胧的神秘之美,与《春江花月夜》一对比,就凸显了张若虚在保留了静默与黯淡的神秘性的基础上,又努力营造出一种空间的神秘。正像闻一多所说,当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顺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这流畅的旋律而一层层的追问下去,“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茫了,然而也满足了”,这份神秘同此诗所营造的一种阔大的空间无疑是分不开的。

世界是神秘的,生命更是神秘的。这在艺术作品中往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是一首诗、一幅画还是一首乐曲,命运感无所不在,伴随着它的是“神秘”。所谓的生命意识或者命运意识,就是对以人为主体的宇宙中的生命现象的命运关注,这种关注最容易在人与天地自然迎面相对之际产生,就如《春江花月夜》,面对浩瀚的江海,诗人情不自禁地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这种神秘感中,我们才进入到无限的生命之中,触及生命的奥秘,感受探寻这种奥秘所产生的喜悦与哀愁。

正是这种神秘感,才把这首原本艳丽的辞曲引向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在五种意象自由从容的转换之间,自然也蕴涵着“明月照高楼”式的闺思母题,但诗的本质却在于更深的层次,在于它把人间真情置于对天地宇宙的询问之中。这种立足于个体生命有限性和人类生命无限性,以及永恒和瞬间的矛盾之上的生命体验,以淡淡的感伤升华出博大的空明,使良辰美景式的春江花月夜蕴含着发人深省、又带着神秘感的生命哲学意味。

五、结语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涵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哲思,阅读这类作品使人直观社会,领悟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唤起清醒的宇宙意识。这在《春江花月夜》中体现无遗,诗中的时间不能确定何年何月,空间也不能确定何处,因而被抽象为一种宇宙意识。在诗人笔下,宇宙、自然、人类、生命、青春、爱情,这一切统一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它们有着那么多的奥秘,令诗人无限神往和留恋;又有着那么多的缺憾,令诗人难免感叹和伤感。在这种深刻的宇宙意识当中,作者把男女爱情相思描写得多么纯洁美好和神奇浪漫,于是,这首《春江花月夜》终于摆脱了千百年来痴男怨女只会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而具有了大家风范。它的似水柔情,它的逸怀浩气,使得诗歌的境界格调大为提高;它对自然美的赞叹,对人生宇宙奥秘的追寻,对青春爱情的渴求,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预示了悲壮雄浑的盛唐气象的出现。这首七言歌行,不但极为成功地尽情讴歌了男女爱情同时又洗尽铅华,而且极富创造性地把美好爱情的相思和宇宙人生的哲理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个景、情、理水融的宁静悠远的意境。它在历代的同类诗中显得那么超凡脱俗,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一点不为过的。

参考文献:

篇(4)

当然,“初唐四杰”这种对浓烈情感与昂扬气势的追求,还是不太明确与不太成熟的,这种明确与成熟还有待于他们之后的陈子昂、张若虚去完成。他们主张的意义在于抓住了强大的盛唐社会对文学精神风貌的要求,正如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所写的那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文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有沈俭期、宋之问等人在声律方面的总结,有“初唐四杰”对浓郁情感与壮大气势的追求,宫体诗逐渐让位于以市井民间与江山塞漠为题材的诗作,实现了题材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一个杰出的人物――陈子昂应运而生了。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在“初唐四杰”要求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陈子昂坚决要求废除齐梁文风,恢复汉魏风骨。

与陈子昂大致同时登上诗坛的张若虚,却在创作中追求明丽纯美。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达到了纯美的极致。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内容,与陈子昂诗中表现的内容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同样是感悟人生,体认哲理,纵览历史,横观宇宙。不过,陈子昂出之以慷慨悲歌,苍凉浑茫,而张若虚出之以明丽流畅,轻快纯美,情趣不同,情思则一。这是初唐时代给予他们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这样总结《春江花月夜》:“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更有人认为《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相传始创于陈后主。在“初唐四杰”之后,歌行体的藻饰有所淡化,其声情、韵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突出。这其中,张若虚是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用旧题,题材又是汉末以来屡见不鲜的游子思妇的离愁,却开拓出新的意境,表现出新的情趣,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奥秘与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以月生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客观景物描写与梦幻一般的情感抒发结合在一起,亦虚亦实,忽此忽彼,跳动而断续。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他写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使人觉得有深邃的、丰富的东西蕴涵在里面。张若虚在迷离朦胧的环境气氛中表现一种情感与哲理,从而对盛唐诗歌空明纯美的意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篇(5)

在音乐欣赏课中,需要创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这种氛围首先来自于教师的语言。在欣赏之前,用抒情的语调、优美的语言描述乐曲的意境,为学生营造联想的空间,当乐曲结束后,又可以让学生自由谈论欣赏的感受,这时学生的表述会比较贴切、生动,也有的比较直观化。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除了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外,还要注意在这些表述里搜索素材,当学生表述接近尾声时,便把这些素材进行组织做一个简要的总结,这样上欣赏课才不会使课堂沉闷,把教师与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乐曲美感的体验和感悟。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首先我向学生介绍这好似黄河两岸穷苦的劳动大众的血泪控诉,然后再听一下激动人心的乐曲前的朗诵词(课本中的《黄水谣》配有朗诵词):“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地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学生听完之后不但情绪被感染,更会仔细地去听音乐的歌词,切身感悟音乐,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抗日影片片段,通过音、像结合,让学生想象体会当时的黄河两岸的人们所遭受的一切灾难,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同时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会引起更强烈的共鸣。

篇(6)

【摘要】有东方神韵之称的《春江花月夜》凝聚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深受世界人民的赞扬与喜爱。它本是一首民族管弦器乐,而怎样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式去阐释和表现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徐景新的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成功改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重点从歌曲改编及其背景、如何教学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获得了中西音乐元素融会贯通的认知以及应该弘扬民族音乐之魂的启迪。

【关键词】古词新唱;《春江花月夜》;教学方式;演唱要点

一、《春江花月夜》及其背景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现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在唐代,几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直到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才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此时,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开始扭转。及至清代,张若虚的诗声似乎更好些,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比如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等等中都写道:“其诗语言清新优美、描写细腻、清丽开宕、音节和谐、澄澈空明,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二)后世影响

这是一首号称“孤篇盖全唐”的名诗。《春江花月夜》沿用乐府旧题来抒发真挚感人的情感,这种离别情绪既富有哲理意味,又淡然雅致、不落俗套、婉转悠扬,洗去了当时宫体诗的脂粉感,给人一种典雅、澄澈、清丽、空灵的感觉,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笔笔皆是描摹细腻、融情于景的极佳诗句。

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

(一)咬字

歌唱是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之一,有时候甚至比语言本身更加能够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想要准确地表达作品,清晰的咬字吐字是相当重要的。咬字和吐字的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因为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着力部位,所以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的歌词虽然来源于古诗《春江花月夜》,但是与原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是简单的几句歌词,但却是对古诗词的高度提炼和意境的精准概括。歌词虽然不多,但要准确地演唱出来却不容易,尤其是在用美声方法歌唱时,先把歌曲要表达的内容交代清楚,这就要求演唱者把歌词唱得既准确又清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正腔圆”。还应根据汉字的语言和语义特点,在演唱中做特殊的加工。同时演唱者的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很大一部分与不同演唱者的不同心理因素有关。在演唱时,可以依据作品的整体风格酌情加入一些装饰音,如倚音、滑音等,以求更完美地烘托出古曲的风格和意境。因此,准确又细腻的处理,会使整个演唱更有张力与艺术表现力。

(二)气息

众所周知,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所以在演唱时,气息的正确使用是相当关键的。如前两句“江上明月升,江畔花如锦”要一句一呼,使用的呼吸应较深较长,而第三句“春潮随波千万里”最好是一气呵成,如实在气息不够,可在“随”字后快速偷一口气,如在“潮”字后换气,则会破坏句子的连贯性,同时还要注意正确的歌唱姿势,气息就会平稳得多。第四句“夜色沁人心”应用一口气完成,运用气息的保持力量,将气息有机地控制。而接下来的“啊”字非常具有抒情性,演唱时气息要吸得深,才能有力地支持“啊”字,使声音洪亮,并且富有穿透力。随后的花腔唱段是整首歌曲的难点与精华所在,同时也是最需要气息支持的乐段。在演唱时,注意气息要吸得快且深,同时运用要灵活,但声音位置要高,否则花腔唱出来就会显得笨重,演唱者自身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影响接下来的演唱。

(三)情感

作品取材于张若虚的古诗《春江花月夜》,所以演唱者在处理歌曲时,也要注意遵循原作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张若虚通过对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秀美风光,更是融情于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渴望。演唱者要运用这种美好情感来进行作品的演绎。歌曲一开始,是处于相对平静的阶段,要平铺直述,好像自己正被眼前美好的景色所吸引,演唱时要将这些内涵一一展现出来。在进入第二部分后,则要在音色与情绪上与前面形成对比,灵动的音符显示出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在演唱该部分时,要将情绪调动起来,以流动的演唱仿佛赋予了景物鲜活的生命力。歌曲的最后一段是全曲情绪的部分,虽然在旋律上是A段的重复,但是它所包涵的思想内涵已经升华,在这些看似平静的美好景色中,蕴藏的是一种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演唱时不要过于宣泄,要特别注意这种内敛的情绪表达。

(四)音色

这首《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作者对音的唯美追求。它不仅有浓郁的古曲气息,还有着深厚的民族风情。演唱时,音色既要明亮又要相对厚实。在引子部分,有一个大二度前倚音( sol-la,re-do),在演唱时应尽量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宛若吹箫一般悠扬且婉转,将声音往远送。进入主题部分的四句歌词,共有十三个小节的旋律,演唱时要用高位置吟唱,在音色上要通透且收放自如。笔者认为,歌曲的B段虽然是演唱时最难把握的部分,却也是最能够让演唱者充分发挥的一个部分。在后面大篇幅的歌曲旋律中,只有“啊”和“啦”作为歌词,演唱者需要完全靠声音和旋律的变化来表达歌曲意境,所以一定要把握住音乐中的每一个细微处,尤其是在声音强、弱的力度对比上,还要注意顿音、长音的区分。在随后30小节中,声音需在力度上又一次与之前形成递进式的层层推进,情绪更加激烈,气氛更加活跃,表现出一种类似舞蹈的热闹场面,这时,声音在强弱上的处理会突出旋律的韵律感。而后,声音要适当削弱、平稳,与尾声做好衔接。

参考文献

篇(7)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精致、意蕴优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歌以“月”为线索,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发了江畔月下的思索、抒写了因月而起的情思。和许多以月寄情的诗一样,它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有惆怅,也有无奈,但与其他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少了锥心的痛苦和刻骨的泪水,被认为具备了初唐诗歌“哀而不伤”的特色。

一、《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焕发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唐朝初年,统治者吸取了隋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所以,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思想相对开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渴望建功立业,蓬勃向上、奋发有为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初唐统治者把文学文风与治理国家直接联系起来,努力构建具有恢宏气度的文学风貌。所以,在初唐诗坛上,面对别离,少了几分凄凄惨惨戚戚,就有了王勃笔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就有了高适笔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春江花月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契合了时代的心声,体现了初唐的时代之音。

二、《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的具体表现

1.宏大的背景、壮阔的意境

诗歌起笔就勾勒了一个非常辽阔浩大的背景去写景、思索、抒情。开篇就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来了,一切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江水也如此,冰河已经解冻,江潮开始涌涨,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着潮水的涌动刹那间活泼地从海的尽头喷跳而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月由东而西,徐徐上升,柔和的月光随着江水的流动照耀着千万里之遥,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呢?这四句用壮阔的笔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壮美的世界。一个“连”字,写出潮水的浩浩荡荡、绵绵不绝之势;一个“共”字,写出月升之时活泼有力、矫健不凡之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将空间拓展,水波粼粼,延伸向无垠的远方,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创造出一种更为雄浑博大的意境。在这样一种广阔无边的意境中,那种小儿女的离别相思之苦就显得很淡很淡了。

2.孕育蓬勃生命力的美好景物

自“楚辞”开中国文坛悲秋的情怀以来,文人墨客在抒写离愁别绪、人生失意等情感时,往往选取秋天枯败的落叶、凋零的残花、清冷的秋雨、萧索的霜风等景物来加以烘托、渲染,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而张若虚在抒写离愁别绪时却选取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世间最美妙、最动人的自然美景并作淋漓尽致的描绘。诗人在开篇为我们描绘了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后,紧接着写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曲曲折折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像在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小雪珠,空中的流霜、汀上的白沙,全被月光浸染,人们已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天地间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无边的春江之夜只剩下梦幻般的银色,自然界洁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在他的笔下,春天的江水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春天的原野辽阔无边、鲜花盛开;春天的夜晚微风和煦、月色撩人……这些景物,除了美丽,更多的是活力,就像朱自清在《春》中写的那样:“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明月朗照之下,滟滟的水波,花草丛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树,银色的沙滩,一切都是清丽出尘,蓬勃有力的。从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的尽情描绘中,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忧伤与痛苦,而是一种对春天的礼赞、一曲生命的颂歌、一份跃然于纸上的喜悦。

3.积极的人生宇宙探索

这首诗除了描写良辰美景、离愁别绪外,还有对生命宇宙的思索。这种思索,自古以来就有,面对博大永恒的宇宙,人们常感个体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典型的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所吟的“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面对浩瀚的江面,中天的朗月,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非常豁达地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作为个体,有生有死,生命是短暂无常的;而人类靠代代相传,则是绵延久长的,足以与永恒的宇宙抗衡。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跳出了个体生命,把视线放到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关照,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美丽永恒的同时也礼赞了人类生命的无限,是一种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轻快的叹息、甜蜜的忧伤

诗歌的后半部分花了大量的篇幅写游子、思妇离别的哀伤、相思的痛苦,正如诗中所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中,月圆人不圆,总有一些悲欢离合,给美好的人生留下遗憾和无奈。思妇在月下楼头望眼欲穿、思绪绵绵,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游子久客他乡,凄苦寂寞,月下梦中思亲思家,无限惆怅。但他们的这种伤感是哀而不伤的,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并非是曾经沧海的苦痛,更没有真正乱离时期诗歌描述的那样哀婉

入骨,少了几分为生计奔波的现实的无奈,多了几分浪漫哀伤的诗意。这种意境特别像李清照《一剪梅》中所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同时,将浓浓的离别相思之情寄予在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美景中,就使得这种相思之情饱含着脉脉温情,有着对博大自然的惊叹和对年轻生命的赞赏与喜悦,蕴含着企盼重逢的美好愿望,一切化成了一声轻盈的叹息、一缕淡淡的哀愁。所以,美学大师李泽厚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总之,《春江花月夜》开阔壮大的意境,如诗如画的美景,积极乐观的人生探索,轻快而甜蜜的忧伤构成了“哀而不伤”的诗风特色。这种诗风一扫六朝以来的靡靡之音,而引领后来的诗人们走进了一个真正属于诗人的、诗歌的盛世。

篇(8)

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他领导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斗争,是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篇(9)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

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篇(1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情感交流、思想表现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因为音乐是人们情感交流、思想表现的重要形式,是教育领域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现行的音乐教材,内容选材大多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以及人们心灵的感悟。基于音乐的这种“生活特性”,我们的音乐教学应将其置于“生活情境”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生活元素,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找寻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最终将音乐教学的结果转化为学生的真实需求,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在生活中,生活里有音乐。

一、基于生活的体验,渗透音乐的趣味

布鲁纳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无论是心理学研究实践,还是近现代教育专家的论述,都在不同层面上告诉我们一个必然的真理:任何一种学科的教学都应与生活相通相融。音乐也不例外。因此,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努力寻找音乐与生活的相似元素,挖掘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进而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

我们可以借助学生“拍皮球”的体验来指导学生的发声练习。在发声练习中,有一种发声叫“跳音”,这种发声练习与学生平时练声的习惯很不一致,故而常常成为学生发声练习时的最大障碍,那么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种方法,又不会感到乏味呢?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生活中“拍皮球”的经历,来辅助学生感受“跳音”的律动。首先,让学生亲自拍皮球,直接感受拍皮球那种上下跳动的感觉;接着,让学生从内心中回味这种上下跳动的感觉,并将它转化为一种律动;最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律动,进行发声练习,并让他们努力寻找“拍皮球”与“跳音”之间的契合点,最终形成真正的、连贯的跳动感的跳音唱法。这种基于学生生活体验的练习,让学生很快地习得跳音的方法,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趣味,真是一举两得。

大家较熟悉的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是首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针对这首曲子远离学生生活的特点,我在教学前,作了精心设计:首先,让学生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以此帮助学生从字面的角度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味;接着我又让学生倾听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以此丰富学生音乐表象;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影片,以此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

当欣赏这首名曲时,课堂静极了,典雅优美的曲调,把春天静静的夜晚的大自然迷人景色: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动,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仿佛同学们已被带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尽情漫游。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容易做到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无疑学生已进入到迷人的艺术境界中,领略着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基于生活的异同,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天生的对新奇的事物产生认知的冲动,这种冲动常常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基于儿童的这种心理,我们应充分剖析教材,挖掘教材中新颖元素,以此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打击乐器”的学习。随着音乐交流的深入,打击乐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元素进入小学教材之中,这种新鲜的元素本身就可以促使儿童产生强烈的认知冲动。在教学时,我一方面利用教材中现有的素材进行打击乐器知识的介绍,让他们充分感受打击乐器的功用;另一方面从生活情景之中,随机选取几件“看似与音乐无关”的物件自行敲打起来,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击——这也能敲出音乐?最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乐曲,选用他们最喜欢的物件进行打击练习。这样学生在认知的巨大冲突下,很快地进入了打击乐器的学习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篇(11)

当然,这首诗众说纷纭。诗人以日升一月落为线,将实景与诗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恍恍惚惚、气氛朦胧。也可以说,整首诗的感情就像一场梦幻。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而渐次展开,补虚补实,忽此忽彼,跳动的,断续的,简直让人把握不住写的究竟是什么,却又有深邃的、丰富的内容蕴于其中,等着我们去发掘、体味。诗人开头反复抒写月光之晶莹可爱,天上地下、整个宇宙都沉浸在银色的光辉里,仿佛被净化一般。面对当空的皓月、静寂的大地,自然让人想到宇宙的苍茫无穷、个体的渺小短暂,使诗人产生了深邃的宇宙意识,探问谁先见月、月先照人,追问宇宙、人生的发端,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代代相传;而江月,宇宙有如滚滚不尽的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感慨人生苦短,但诗人并不因此颓丧、消沉,由扁舟巾的游子,想到明月楼上的思归,把自己的同情心投射到游子的身上,对面作笔,一唱三叹,虚实结合。这是经宇宙意识升华过的博爱胸怀,诗人超越了自我,把与自己相似的普天下的游子之思、思物之恋纳入自己博大的内心。正如闻一多在《唐诗杂记・宫体诗的自赎》中认为的那样,说第二层表现了“更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的境界,在神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惊愕,没有憧憬,只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神奇,更幽默的微笑。他更迷茫了,然而也更满足了。”他认为诗中充满了“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这是很有见解的。综观全诗,虽略带淡淡的愁思,却哀而不伤,这与历史上同类题材的汉末五言诗在感情基调上截然相反。鉴于篇幅所限,不能将盛唐气象影响下与汉末乱离影响下的这类诗加以探讨,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气质肯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