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退回来的稿件怎么修改?

当稿件被《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修改,以提高录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细阅读退稿通知:明确编辑或审稿人指出的问题,如选题不符、创新性不足、数据缺陷或语言表达问题‌。

2.区分退稿类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见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议改投其他期刊)

二、针对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2.增加相关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以支持研究论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三、重新投稿准备

1.‌附修改说明:逐条回应审稿意见,说明修改内容及依据。

2.核对期刊要求:

1、来稿收到后,编辑部将在两周内通知作者是否送交匿名外审。外审周期为三个月,无论是否通过都将及时向来稿者反馈评审结果。

2、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

3、题目应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题名。英文标题内容应与中文标题相应。

4、作者如对文章题名、责任者、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需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请在当页用脚注表示;对于文章特定内容的解释说明,请用“注释”方式置于文后,序号用带“[]”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连续编号。

5、来稿需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地址、邮编、职务、专业等信息,写明电子邮箱及电话以便联系。凡学生来稿请务必注明学校、专业和年级。

6、摘要应在200字以内,摘要中不能使用评论性的词语,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也可写明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信息。

7、得到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标注(基金名称、编号),并请提供有关批准文件的复印件一份。

8、正文:一般应包括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层次系统为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

9、表(图)下须注明资料来源,在来源中如系引用年鉴数据,应按下式注明《xx统计年鉴(年号)》,如不是一本,则可用《x x统计年鉴》xx、xx年卷。

10、内容丰富性:稿件需要提供足够的内容丰富性,包括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理论框架的建立、实证研究的结果等。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加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是一本在政法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于1998年创刊,由中国政法大学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院研究所主办,为年刊。

该刊设置了专题研讨、法哲学、法社会学和蓟门学园等栏目,覆盖政法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以反映政法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

投稿咨询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院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