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如何选择投稿时间?

向《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期刊投稿时,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了解审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应仔细了解《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的审稿周期。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该杂志的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审稿周期影响论文的发表计划。

二、避开高峰期

避开高峰期:在节假日或学术假期期间,编辑和审稿人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稿件。

热点话题发表后:当某个政法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时,《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可能会收到大量与该话题相关的稿件。为了避免与热门稿件竞争,可以选择在热点话题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关注征稿信息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期刊会定期发布征稿信息,明确说明当前或未来的重点收稿范围、专题或栏目。投稿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信息,根据收稿需求来准备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仅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还能确保稿件与期刊的主题和内容定位相符。

重点栏目:专题研讨、法哲学、法社会学和蓟门学园等。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投稿须知

1、来稿收到后,编辑部将在两周内通知作者是否送交匿名外审。外审周期为三个月,无论是否通过都将及时向来稿者反馈评审结果。

2、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

3、题目应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题名。英文标题内容应与中文标题相应。

4、作者如对文章题名、责任者、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需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请在当页用脚注表示;对于文章特定内容的解释说明,请用“注释”方式置于文后,序号用带“[]”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连续编号。

5、来稿需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地址、邮编、职务、专业等信息,写明电子邮箱及电话以便联系。凡学生来稿请务必注明学校、专业和年级。

6、摘要应在200字以内,摘要中不能使用评论性的词语,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也可写明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信息。

7、得到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标注(基金名称、编号),并请提供有关批准文件的复印件一份。

8、正文:一般应包括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层次系统为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

9、表(图)下须注明资料来源,在来源中如系引用年鉴数据,应按下式注明《xx统计年鉴(年号)》,如不是一本,则可用《x x统计年鉴》xx、xx年卷。

10、内容丰富性:稿件需要提供足够的内容丰富性,包括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理论框架的建立、实证研究的结果等。

四、合理安排个人时间

投稿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进度和稿件质量,确保在投稿前对稿件进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审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个人时间安排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投稿时间,可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机会,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期刊创刊于1998年,由中国政法大学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院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公开发行的政法类学术期刊,杂志社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以反映政法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为深化政法改革、繁荣政法科学服务。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

投稿咨询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院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