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速服务区设计分析

时间:2023-03-29 17:59: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高速服务区设计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速服务区设计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速服务区开发与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1],既为交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又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国外的高速公路起步比较早,1932年德国就建成了全球首条高速公路,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也步入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应运而生。技术的发展以及施工经验的积累,使得国外已有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则和系统,有着相当完善的标准和规范。相比之下,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与设计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省份如江西省、河北省等有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尚缺乏国家标准。国内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相关设计及论述资料也主要来自交通设计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和评价体系,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设计规范和标准[2]。

1.2服务区配套设施不健全,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现有功能比较单一且重复性高,基本上是遵循着同样的建设思路,除了基本的餐厅、加油站、厕所以及超市外,还欠缺较多的基础设施仅仅只是满足司机及旅客休息、加油、餐饮等基本需求,缺乏前瞻性,没有考虑到司乘人员及旅客的精神需求,更没有起到宣传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此外现有服务区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整体设计理念,仅满足服务区基础功能,而缺乏对整体服务区设计的综合考虑。一方面导致服务区部分设施及空间利用率低,植物配置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另一方面也导致服务区景观与当地民俗文化、周边的旅游资源严重脱节。大部分服务设施景观都是一成不变的,与当地建筑风格和景观生态格格不入。尽管部分服务区具有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周边的特殊旅游资源,但由于规划布局的不合理性,服务区域没有发挥出文化展示窗口的作用,造成了周边资源的浪费。

1.3服务区设计没有融合当地文化与自然资源

作为城市最前沿的文化展示窗口,现阶段的大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并没有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缺乏自身特色,只是满足司乘服务这一简单的功能,没有重视广大司乘人员和旅客精神需求。这种情况下,服务区内的司乘人员和旅客不会在服务区内停留,难以感受到服务区的真正文化,而单调的服务区也会产生视觉疲劳,无法真正发挥出服务区的积极作用(图2)。好的服务区设计应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沃土,从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中汲取营养。

2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因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通常是长途行驶的乘客与车辆,所以应把服务区的功能、实用性摆在首位[4]。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群体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活动特征,从而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5],在功能设施配套上,服务区除了加油站、餐厅、休憩场所等基本配套设施外,还应具有前瞻性,增添诸如咖啡厅、无障碍设施、茶室等,以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和旅客精神上的需求,吸引更多人驻留服务区,一方面给服务区带来活力,增加服务区创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行人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独有的文旅资源,带动服务区及周边景区消费。对于长途旅客,则应多在公共休憩区内以及其他环境相对舒适的场所多设置一些互动性装置和休闲设施[6],休憩服务设施的设计应契合人体工程学,外形上应尽可能地贴近人的曲线,缓解旅客的疲惫。同时,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动静功能分区,考虑到游客需要安静私密的环境以便交谈和休憩,所以应该在人流、车流较少的地方,隔离噪音的安静角落,设置座椅以及休闲互动装置。以人为本除了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旅客的基本需求之外,也要从局部入手,从细部设计中展现对来往旅客的关心与爱护,充分体现设计者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5]。

2.2与环境友好的的生态原则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展现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对外平台,在高速公路建设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速服务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高速公路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7],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留对场地规划有积极影响的元素,尊重服务区已形成的布局和肌理,减少对“建设型景观”的打造,使服务区与周围环境的独特地域文化有机融合[5]。

2.3地方文脉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建筑师哈桑·法赛(HassanFathy)说:“只有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地方建筑,才是真正的社会建筑。”一个好的设计背后往往有一个好的理念,脱离了理念的设计徒有其表,没有灵魂,也就无法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一个好的服务区设计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好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独具特色的亮点。关注地域文脉,不仅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旅游人群的需要。

3交旅融合发展模式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策略

3.1营造参与式、体验式景观

体验式景观重点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除了满足视听空间的感受,更多的是针对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丰富的体验感,激发他们的探知欲,增加用户对景观的全面交互作用,去体会和感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简而言之,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作为高速公路上的重要设施,服务区规划设计要创造性地开发体验式景观。根据当地特色进行差异化设计。服务区体验式景观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打造:一方面可以提取地域文化资源,在服务区内部增设参与性的设计元素,如掰玉米、打稻谷等参与性、趣味性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将服务区景观与周边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加强两者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造服务区品牌。G50重庆高速冷水服务区周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毗邻高山滑雪场、莼菜田园、万寿寨、悦崃土家山寨、西沱古镇等精品景区。在分析了冷水服务区的规模和周边资源的基础后,设计者利用周边林地规划房车露营区、森林度假区、户外运动区,将服务区打造为开放式生态露营基地,打响了服务区名气(图3)。同时与九华山和青云山等周边著名景区合作,优化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让高速服务区与周边景区实现旅游联动,强化服务区对景区的带动作用[8]。

3.2珍藏当地文化遗产,挖掘地域山水特征

文化遗产与山水特征不仅仅是服务区设计的灵感源泉,也是服务区设计灵魂。设计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诞生的,它不仅是指形式和功能上的和谐,还是与当地的文化习俗、地形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相互交融、碰撞、融合,从而延伸出多种可能性[7]。正是因为文化遗产与地域山水特征的差异性,所以才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独特的服务区景观。在选择高速服务区设计主题时,首先应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实地走访调查、搜集网络数据等方式,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遗产与提取地域山水特征。其次可以结合服务区的建设发展目标,筛选和整合出最具地域代表性的特色资源,利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把特色资源转变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主题”元素,应用于服务区建设和景观的营造当中。贵定县天福服务区依托贵定特色茶文化,借助天福集团“天福茗茶”的茶叶品牌优势,打造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服务区,并且推出了茶文化体验、特色茶销售、茶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服务,一方面有效地宣传了贵定特色茶文化,促进了当地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图4)。另一方面给司乘人员及旅客提供了舒适、宜人的休息环境,缓解了行车疲劳,保障了行车安全。

3.3整合当地资源,展现地域特色文化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特殊的交通区位,往往是城市最前沿的文化展示窗口。一个经过合理规划设计过的高速服务区,能够有效带动服务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从服务区规划设计角度来讲,首先,应借助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利用广告牌、文化景墙、雕塑、休闲座椅等景观元素,直观地表现服务区地域文化特色,并从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中提取主题设计要素,通过文化赋能设计,对服务区景观、物品进行主题化的设计打造[9]。如针对服务区整体打造特色VI系统,针对当地特色农旅资源进行文创设计、包装设计,让过往旅客及司乘人员可以在服务区内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其次,因为服务区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可以引进市场机制,转变发展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文旅资源,实现服务区快速发展,并且市场化运作扩大了特色文旅资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进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后,针对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周边旅游资源优越的服务区,可以采取开放式布局模式,将服务区打造成周边知名景区的“入口广场”,在服务区内部延续周边景区主题,串联各个景区,丰富旅客游览体验。台湾省东山服务区在打造旅游型服务区时,以“水漾东山”为主题,巧妙地融合了周围的特色山水和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了台南地区的山水地域文化[8],因为东山服务区与西拉雅、阿里山等著名景点相邻,因此东山服务区在规划与设计时,亦模仿台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海底世界(图5),通过在服务区域内体现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延续景区主题,有效地激发了出行者的旅游热情,让服务区自成旅游目的地,全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游客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促进当地以及周边旅游业蓬勃发展。

3.4构建安全景观环境,缓解舟车劳顿

一个好的服务区景观环境,既可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感,保障驾驶安全,又可以让旅客身心得到放松,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服务区构建安全景观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安全景观环境首先应秉持美学原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本土植物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化场地空间序列。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感官体验入手,构建安全的景观环境,吸引更多的司乘人员和旅客驻留服务区,在缓解舟车劳顿的同时,欣赏服务区美景,激起人们心中共鸣,从而使驾驶人员身心有效地得到放松,保证行车安全。从视觉上,可以种植观花、观果类植物,如银杏、鸡爪槭、木芙蓉、梅花等植物,做到四季有花、三季有景。从触觉上,可以完善服务区基础设施,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利用当地特色植物、水景喷泉、特色构筑物等景观元素,满足司乘人员和旅客的触觉需求。从听觉上,可以利用本土植物、景观小品、智慧设施等模拟自然环境,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通过对服务区景观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性感知,营造舒适优美的景观环境,让司乘人员和旅客彻底放松。

4结语

从分析国内服务区设计突出的问题入手,结合“交通+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原则、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原则、地方文脉传承与发展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区规划设计策略,探索了关于服务区设计优化的思路,打破了传统服务区功能单一、设施单一的传统设计观念,这对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稿:2022-10-13)

参考文献:

[1]王瑶文,谢辉.交旅融合下旅游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8):250-251.

[2]李江河.“全域旅游”视角下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8.

[3]王琦.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优化探索[J].绿色科技,2020,(01):110-111+115.

[4]廖艳阳.广西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绿化设计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9(05):185-187.

[5]朱糠宁,毛縯韬,郜露露,等.浅谈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19,53(01):19-20.

[6]王文中,赵世雄.探析地域性文化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设计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85-86.

[7]郑思佳.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高速服务区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5):67-69.

[8]杨航卓,潘宇杰.旅游型服务区,怎么打造才“行”?[J].中国公路,2019(10):76-78.

[9]唐耀祥,张艳秋.结合消费行为分析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20,36(02):145-152.

作者:周韦世 姚阳 张俊杰 艾乔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