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参芪养心方对患者的疗效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临床溶栓技术及血运重建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肌梗死诊治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显著降低,但病后出现心力衰竭发病率仍较高,故尽早控制心室不良重构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40%,而且治疗难度明显增大,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2]。目前,对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疗效不理想,中西医结合途径逐渐受到重视[3]。中医认为,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属于“真心痛”“心衰”范畴,其主要病机为心气亏虚,尤其是心梗后患者,气虚、血瘀、阴阳失调、痰饮、水停等贯穿整个病理演变进程,其主要病位在心,与多种脏腑关系密切,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痰浊、水饮、瘀血为标实[4],患者多年老体弱,或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客于心,导致寒凝气滞,心脉痹阻,日久心失所养,心阳受损,气血渐衰,心血不足,血虚日久则气虚,血液运化失常,形成瘀血;心阳不足,累及肾阳,心肾不安,全身水液代谢失调,发为浮肿[5]。本研究考察参芪养心方联合常规治疗对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就诊于三亚市中医院的106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9.11±5.9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9±0.68)年;NYHA心功能Ⅱ级31例,Ⅲ级22例;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壁18例,其他12例,而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9.73±5.8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7±0.62)年;NYHA心功能Ⅱ级29例,Ⅲ级24例;梗死部位前壁21例,下壁19例,其他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证明编号[2022]003号)。
1.2纳入标准
①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满足《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心肌梗死诊断标准[6],处于陈旧期;②满足2018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7];③符合心衰中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8],主证心悸气短、胸闷刺痛、神疲乏力、活动后加重,次证下肢浮肿、胁下痞块、自汗、大便稀溏、青筋暴露、唇甲青紫、食少腹胀,舌淡有瘀斑,脉细弱;④患者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①其他因素引起的心力衰竭;②近7d内进行利尿剂、血管活性物质、正性肌力药物等相关治疗;③血压、血糖控制不佳;④肝、肾、肺功能严重不全;⑤既往有心脏瓣膜、介入等治疗史;⑥对研究药物过敏;⑦合并心肌炎、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病变;⑧合并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脑血管等病变。
1.4治疗手段
1.4.1对照组
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1]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mg/片,生产批号20210209、20211207),每天1次,每次100mg;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5mg/片,生产批号20210118、20211011),每天2次,每次12.5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g/片,生产批号20210301、20211101),每天1次,每次20mg;口服呋塞米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20mg/片,生产批号20210113、20211201),每天1次,每次20mg;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50mg/片,生产批号20210213、20211124),首次剂量每次50mg,每天2次,持续1周,然后调整为每次100mg,每天2次。连续治疗3个月。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养心方,组方药材黄芪30g、人参6g、当归15g、川芎15g、茯神20g、红花10g、远志15g、川芎15g、半夏10g、桃仁15g、酸枣仁30g、茯苓20g、五味子20g、炙甘草6g、肉桂6g,由医院药剂科统一煎煮,每剂水煎2次,煎液混合后保留300mL药液,分装成2个药袋,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
1.5疗效评价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对呼吸困难、浮肿、颈静脉、肝大、肺啰音、胸片进行评分,各症状评分总和即为LEE评分,(1)显效,LEE评分降低>75%;(2)有效,LEE评分降低50%~75%;(3)无效,LEE评分降低<50%;(4)加重,LEE评分升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指标检测
1.6.1血清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各4mL,3000r/min离心15min,静置,采集上层清液,在自动酶标仪(普睿博仪器有限公司)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6.2心功能指标
在IE33型心脏超声仪(荷兰飞利浦公司)上采用双平面辛普森法检测心尖部四腔和二腔切面,取2个心动周期数据,由同组具有5年以上影像科检测经验的医师进行,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前负荷率(EDFR)、外周血管阻力(SVR)。
1.6.3生活质量
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量表(MLHFQ)[8]进行评价,包括21个问题,由患者根据自身近4周情况进行填写,每个问题按照无、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一直分别计为0~5分,各症状评分总和即为MLHFQ评分。
1.7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血清指标治疗后,2组H-FABP、NT-proBNP、Lp-PLA2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2.3心功能指标治疗后,2组LVEF升高(P<0.05),EDFR、SVR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2.4生活质量治疗后,2组MLHFQ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3讨论
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心功能受损,促使心室扩张或心室肥厚,导致心室重构,进一步引起梗死区膨胀、室壁变薄或扩大,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坏死或心肌细胞外基质纤维化[9-11]。中医认为,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心气充足则推动血液运行,患者心气不足,心脏温熙推动无力,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瘀阻,心脉痹阻,导致心气无以化生,心失所养,发为心悸,乏力、胸痛,胸闷等症[12]。参芪养心方中黄芪、人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使心气血得以濡养,充养血脉;当归活血补血,通经止痛;茯苓、茯神安神宁心,燥湿健脾;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祛风燥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酸枣仁安神宁心,养心生津,敛汗;肉桂引火归元,使心阳生化有源,水火共济;半夏行气祛痰,使补而不滞;五味子生津敛汗,涩精滋肾;茯苓健脾和胃,安神宁心,利水渗湿;瓜蒌宽胸散结,清热祛痰;大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炙甘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补气、安神宁心、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符合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的病机。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LHFQ升高程度更明显,表明参芪养心方疗效确切,能进一步改善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H-FABP、NT-proBNP、Lp-PLA2是反应心肌损伤的常用指标,对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及疗效转归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3-1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H-FABP、NT-proBNP、Lp-PLA2低于对照组,表明参芪养心方有助于进一步减轻患者心肌损伤;2组LVEF显著升高,EDFR、SVR显著降低,以观察组更明显,表明参芪养心方能提高心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可能与心肌损伤减轻有关。综上所述,参芪养心方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凯歌,王新全,杨怡,等.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诊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8):923-928.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工作组.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2):1166-1180.
[3]王荣忠,王顺民,王润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3):147-150.
[4]邢冬梅,李彬,朱明军,等.中医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96-198.
[5]管慧,戴国华,高武霖,等.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队列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1,16(23):3553-3556.
[6]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3):272-284.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4.
[9]卢鹏飞,张波,文中正,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及预后[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1):1072-1077.
[10]王亚静,吴新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2,11(9):726-727.
[11]孙润民,王琼英,齐苗苗,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1):923-926.
[12]邢冬梅,李彬,朱明军,等.中医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96-198.
[13]廖慧,何睿颖,邹艳.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血清H-FABP、cTnⅠ、NT-proBNP的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4):477-481.
[14]黄文蔚,洪李锋,祝聪聪,等.NT-proBNP联合MR-proADM对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3):2117-2119.
[15]王素玲,贾永平,何丽娇.GRACE评分联合血清Lp-PLA2NT-proBNP水平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预测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9,25(5):737-742.
作者:吴文虎 何喜民 冯旭霞 尹培永 桂萍 单位:三亚市中医院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