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OBE理念西方音乐史的课程研究

时间:2023-03-23 16:46: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OBE理念西方音乐史的课程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OBE理念西方音乐史的课程研究

一、obe教学理念概述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学理念,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也被称为“成果导向的教育”。该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其目的是反思教育的实用性以及教育成果的重要性,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1]其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国外研究多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包括理念界定、发展分析、模式研究等。而我国对于OBE理念的研究始于2003年,前期仅有少数学者研究;直到2012年,OBE理念研究才真正进入国内教育者视野并运用到学习成果评估与课程探索中,其后国内相关学者对OBE理念的实践与研究侧重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案例教学。从理念上来看,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从实践上来看,这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这种理念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加关注学生主动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运用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OBE的教学基于产出,主要以学生“学”为中心,学校在教学前需根据各行业用人单位需求明确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别是毕业后应该掌握的技能和可以胜任的工作,以学生需求决定课程内容,使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充分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而传统的教学基于投入+过程,关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机制,以老师“教”为中心,通过课程计划决定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关注老师教得怎么样。可见OBE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充分实现从老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

二、“西方音乐史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困境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子的理论必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理论课程无一不和西方音乐史课程紧密相连。但在传统教学形式与应试教育模式之下,理论课程并未引起重视,学生出现“重专业,轻理论”的势头,忽视了“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学习。在如今多元背景之下,要实现“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必先弄清该课程目前所面临的教学困境。

(一)基础理论薄弱

高校学生在学习“西方音乐史”课程前,已学习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相关理论课程,但部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对速度力度术语的认知、音乐主题旋律的哼唱、曲式结构的分析都处于懵懂、混沌状态。而在“西方音乐史”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音响听辨和音乐分析,需要学生能运用乐理、和声曲式等理论知识对谱例中的调式调性、和弦进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并能哼唱和熟记主题旋律,但因学生前期基础理论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这直接影响西方音乐史课程内容的教学。

(二)考核方式单一

在高校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期末试卷的形式,进行相关理论内容的考核;一种是以提交课程学习感想或小论文作为考核方式。但这两种考核方式以书面考核为主,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西方音乐史的整体结构、思想、体裁等内容,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基本不符合OBE理论的要求,即淡化老师教授知识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陈旧

由于“西方音乐史”课程具有时间跨度大、音乐语汇抽象、音乐作品繁多等特殊性,目前对于该门课程的教育更多还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手段[2],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灌输性大于研究性,课堂开放性严重不足,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知识引导能力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都存在巨大挑战。很多学生在背完理论知识点后,在具体实践表演中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但讲述和背诵化的教学模式依旧是目前“西方音乐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兴趣低下,被动学习,无法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基于OBE理念的“西方音乐史”课程构建

面对如此多的困境,“西方音乐史”课程无法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且沉默的课堂也会挫败教师教学积极性,因此与OBE理念结合显得格外重要。该理念主要解决课程的五个核心的问题,分别是要学生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目标);为什么要学生学习这些内容?(需求);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过程);如何有效地知道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评价);如何保障学生有效地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改进)。这里所提到的学习成果,不是单纯的课程知识,而是指学生在通过某一阶段的学习后,能否养成会思考、能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在OBE理论五个核心问题引领下,“西方音乐史”课程也可从“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方面实现优化,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好地完成本门课程的内容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推动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获得实践应用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优化,明确学生需求

课程教学大纲作为指导“教”与“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这也体现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与设计。“西方音乐史”课程主要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因此,在课程大纲编写中,需要了解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这些基础上突出课程优势,实现教学目的与毕业要求的双融合。虽然OBE理论将课堂的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引导和设计课堂的依旧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能够起到带动和影响学生的作用。[3]在OBE理念之下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要求巧妙融入教学设计中,以点带面,有选择地对一些重要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理论进行深入解析,以勾勒出一条西方音乐发展进程的基本脉络,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基础理论构架,并通过实训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升自身的演唱和弹奏水平。

(二)习题音响交叉,呈现竞赛课堂

高校中很多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印象多为死板、无趣、单调和乏味,但其实很多西方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常在电视剧、电影中频繁使用,例如,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越狱的时候,出现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片段,这一音乐也成了心理犯罪杀手的顶端配乐;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演奏了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中也可以将西方音乐史知识内容具象化,以音响、图像、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进行西方音乐史内容的教授。此外,为了让学生建立整体的西方音乐史知识框架,使每一周的知识点更好地衔接,可以通过辩论、测验、竞赛等方式实现课堂互动。

1.辩论方式。可以针对西方音乐史中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观点站队与辩论。例如A队的同学同意这一观点,说出具体的原因后;B队持否定态度的同学可以进行辩论,其他同学适当补充。这一方式可以使教师迅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术探究能力。

2.测验方式。在每节课的课前,可以通过习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让学生习惯课前知识回顾。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知识运能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3.竞赛方式。为更好地检验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史知识和音响的积累程度,可以学院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有关西方音乐听辨比赛,开展竞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绩的检验。

(三)小组实训展示,实现多元互评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西方音乐史”课程中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在课堂中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实训。5—6名学生为一组,可选取西方音乐史课程中代表性作曲家或经典作品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分享的形式十分多样,从理论知识分享(作曲家、音乐体裁等),到音乐作品赏析(作品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结构等),还能以小组进行现场演绎(歌剧中的唱段、艺术歌曲等)。在A小组的学生分享完后,其余小组(BCDE)需派出一名学生根据A组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提问或评价,由A组的学生回答,采用答辩的形式,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赏析能力。以作者所在院系中音乐表演班级为例,“西方音乐史”课程采用的是多元动态的评价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即形成性评价占总比例的40%,期末试卷成绩即终结性评价占总比例的60%。其中,形成性评价包含学生考勤、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课堂笔记、学生实训成绩等,这样的评价手段更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而且在小组实训中的生生评价可以让学生相互观摩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期末试卷题目设计不再拘泥于填空、选择等题型,更重要的是音乐分析或音乐听辨等主观题,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实际运用能力和课堂中对音响的积累程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新。由此可见,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评价能充分实现以能力考核为核心,加强过程性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互评形式。这一考核方式与传统考核相比,更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及学习成果,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考察,这也是本科教学的应有内涵。

四、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心得

OBE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的课堂,这本就是一次教学的创新,也是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改革后的“西方音乐史”课程设计与教学,更清楚地聚焦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

(一)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传统授课方式以老师讲解书本知识为主,枯燥无味,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而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设计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程建设中来,学生在进行实训展示时,其余成员也都在细心聆听、补充、纠错,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生生互评”。从教学要求上看,传统教学中只需要学生能够记忆一定的文字内容,通过期末试卷的考核即可,但这无益于知识的运用;而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现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双融合,学生在学习史学理论知识后,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其内化成为更准确的演唱、演奏风格,在明确的职业定位中主动实现课程学习要求。

(二)从“沉默课堂”到“活跃课堂”

在课程改革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的第一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期待,让学生不畏惧老师,不畏惧课堂,才能和学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案例互动,能让学生从传统固定讲解的授课模式中挣脱出来,更好地融入轻松快乐的课堂中。利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角色表演中沉浸式地加入课堂中,减少对理论课程的抵触心理。从课前问题的抢答到课后的竞赛活动,到安排“学生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都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关键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欲,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课程实践改革证明,OBE理念为“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开辟了新道路,这一教育理念不仅让教师重新审视了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也使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反向教学过程,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相符的教学目标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尽管在实践中依旧存在问题与困难,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会不断地优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佩,韩肖华,李文玲.论OBE理念的内涵和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0):132-134.

[2]宋颖.综合艺术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研究——以多元文化背景为基础[J].音乐生活,2017,(02):72-73.

[3]黄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西方音乐史课程翻转课堂的过程与提升[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40(03):92-97.

作者:侯欣雨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