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课程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性,“互联网+”的概念迅速引发了各方关注,几乎成为了各行各业转型的“标配”。“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于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支撑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教学模式革新,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教育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将互联网作为新的教学载体,却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传统的物流管理课堂中,教师通常是在讲台上面对多名学生进行教学,并且是单方面向学生传授抽象的理论;而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但是,这对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思维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慕课、在线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大部分高校的专职教师并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高校在应用型课程改革方面道阻且长,比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怎样改变以往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在教学任务以及培养模式方面都有所差异,具有明显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教学任务方面,应用型本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普通本科偏向于理论教学,重视学术研究。在培养模式方面,应用型本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而普通本科偏重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专业课程体系趋同“象牙塔”式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担,而当前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不完善
首先,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并未科学系统地分析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只是照搬普通本科的课程体系,而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的教学目的不同,培养方案也千差万别,因此,最终制约了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许多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应用型理论课程的建设,但是忽视了实践教学,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融合处理不当,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最后,物流管理实验课缺乏实践性。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多门专业的交叉学科,物流管理实践教学需要大量实践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场地要求较高、工位限制较大,并且,授课过程中以视频展示的实践内容很难让整班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因此,实验课程缺乏实践性,不能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包含了企业的采购、装卸、包装、销售等内容,关联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性较强,因此,对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实践经验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和实力比较有限,双师型教师占比较低,整体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一方面,高校教师因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指导,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比较擅长理论研究,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难以对学生进行工作实践方面的有效指导。
(三)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物流管理课程的考察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即以期末理论笔试为主,并且期末成绩占比为70%-80%。这种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得学生把主要学习精力集中于理论知识方面,忽视了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导致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此外,在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30%,占比较低,这与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匹配,不利于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课程应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要以丰富学生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一方面,任课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并且,物流管理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运用实例或实操让学生进行直观地了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物流管理课程也应与行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前企业所需的物流岗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来设置课程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采取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每次课前发布导学资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学习,上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享,教师再对不恰当的地方或难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此外,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还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中合理设置互动讨论环节,由学生自主分组完成。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且,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物流各环节的具体运作存在较大差别,因此,课外实践课程不可或缺。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课程应重视实践教学,通过推进产教结合,促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学校应与当地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或者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从而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专业要求,将所学到的物流管理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中。
(四)构建线上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如今的高校学生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易于适应和接受各类新的传播方式,因此,“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院校应致力于构建线上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录制,对接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方便学生通过灵活简明的线上微课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优质教学资源,在辅助教学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五)结合专业知识,巧妙融合课程思政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从微观角度了解课程知识,还要从宏观层面关注行业讯息,最终做到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自身成为面向物流业、具有高尚爱国情操、品行端正、专业知识扎实且广泛、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2]。因此,教师不仅应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普及物流管理行业中新兴的技术和模式,还应充分挖掘物流管理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比如,在讲授“物流包装”章节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绿色物流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生态保护理念相融合。
(六)明确考核内容,科学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物流管理课程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考察学生对物流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考察、评价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应明确考核内容,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加入实践操作,不再将试卷考试作为期末考核的主要方式,还可以采用调研报告、策划书或小论文等形式;另一方面,科学改进教学各环节的考核项目与占比,比如,平时成绩占比20%,过程考核成绩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30%。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更有效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也能更科学地检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四、“互联网+”时代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以培养企业紧缺型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还要考虑到学校的现有资源,建设既具有学校办学特点,又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此外,课程体系要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互融合,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要注重结合物流行业的经典案例以及行业热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在建设实验实践课程时,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可以修改原有实训室,新增仿真物流公司,按照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设施设备等真实的作业环境,来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和岗位综合的模拟;另一方面,可以与当地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践学习,或是在企业中与有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跟岗学习。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应用型本科物流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培养双师型教师对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措施有两点: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派任课教师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或在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物流岗位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课堂,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从而让学生更快地熟悉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各个环节的作业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
(三)建立并运用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集中校内外专家智慧设立好适合本校使用的应用型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完善应用型课程评价机制[3]。此外,要积极运用教师考评机制促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有三点:首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进行考核,也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纳入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中,从而促进教师完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其次,将教师对应用型物流管理课程的建设成效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中,并与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最后,将应用型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成果在高校间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增强改革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应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形势的变化,并将实际变化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合理安排。只有将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为学生容易理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才能培养出更多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启德.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136-137.
[2]李文斯,凤美艳.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课程思政的构建与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222-223.
[3]朱力,周朋程,张必风.“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江苏商论,2022(1):117-120.
作者:杨金海 王肖 朱文娟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