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应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阶段,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教学方面,也应该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质量。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知欲的特点,积极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进而帮助学生爱上音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识谱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直观、准确地表达音乐,掌握音乐规律,形成对音乐美的欣赏和创造。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思维、逻辑、语言、空间想象、联想等多元智能水平[1]。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在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的充分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学习、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积累为特点,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养和科技素养没有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弥补课堂教学体系的不足,通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和人才培育方案,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数据库。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由登录各大教学平台,挖掘音乐领域的学习资源,搜索乐谱知识和不同类型的旋律,同时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在教学教材、内容、考试、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个性化选择。在“私人订制”指导模式下,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强化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最后,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教育素养。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对学生有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师教学水平有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完善基础知识,还要拓展课外知识,学会如何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如何登录希沃课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挖掘教学资源、如何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3]。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前沿研究成果,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时提升自身职业素质,为学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激发识谱兴趣
小学生进入中段学习后,会接触大量的与音符有关的乐理知识。乐理知识理论性较强,仅靠教师讲解很难记住。而且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猎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强烈,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刚接触乐理就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是以案例或者情景为载体,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的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情境教学会以教材为基础,有目的地创设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以此增强学生态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沉浸式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习疲劳[4]。因此,音乐教师应该立足学生学习习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采取情境化教学。例如,对《春天举行音乐会》(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时,教师利用希沃软件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八分休止符四二拍和四分休止符时,教师先登录希沃课堂活动中的游戏竞赛模块,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小小指挥家”游戏情境:毛毛是音乐会的一名小指挥,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唱出《春天举行音乐会》,毛毛将歌曲中的音符进行分解,设置不同的音符时值,包括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同时设置好游戏时间,希望同学们将音符时值进行分类[5]。学生积极回应后,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拖曳鼠标,对不同音符进行分类,游戏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游戏结果。因为游戏时间有限,而且游戏结果会立即呈现出来,竞技比赛的刺激感和紧张感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向前发展,学生在既紧张又轻松的情境中,产生识谱兴趣。又如,对《迎来春色换人间》(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歌曲不同的节奏型,利用希沃白板“判断对错”功能,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主题情境《智取威虎山》,设计竞赛时间和问题,“A段录音是波浪音吗”“B段音频是螺旋音吗”“C段音频是现代京剧吗”,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竞赛。限时竞赛机制和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热闹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愉快活动中掌握节奏型[6]。
(二)视听强化视听强化,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识谱教学中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PPT、See⁃wo、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都具有强大的演示、交流、评价功能。利用音频、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化、生动化展示出来,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视听感受,调动视听感官系统,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和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11.听觉感知聆听是音乐识谱教学重要辅助手段,很多音乐特色学校都会设置专业的听力课,而且有《全国音乐听力考级教程》,由此可见听觉训练在识谱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生音乐学习经验不足,没有接受专业的听力训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资源丰富的特点,将音符学习的重点集中在感知大自然的声音中,辨别自然音响的强弱高低。以认识声音的强弱为例,首先,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一段音频,音频是《暮光之城》中卡伦家族在森林中奔跑的片段。片段没有人物的声音,只有钟声、狮吼、鸟鸣、兔子奔跑的声音等。教师边放音频,边引导学生思考听到了哪些声音。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听到的声音,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勇于放飞自我。学生将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接下来,教师将截取的音频换成视频,完整地播放电影片段,通过视频播放展示,让学生在视听中检验自己的记录数据。部分学生提出没有听到蛇的声音,也没有听到艾拉的脚步声。此时教师指导学生重新认识声音的强弱,感知自然界、生活中强弱不同的声音。最后,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只聆听自然音响,分辨声音强弱高低,帮助学生锻炼耳朵灵敏性。另外,音符模仿哼唱也是乐谱教学的基础,教师借助希沃白板软键盘功能,引导学生用“啊”“LU”等人声进行模唱,学生模唱需要跟随弹奏的音符,保持节奏一致性[7]。通过模唱音符,学生不仅学会聆听音响,感受声音变化,也学会辨别、分析自己的声音。学生在感受音符高音变化和时值时,提高识谱能力,强化识谱学习效果,特别是形成“听”的良好习惯。22.视觉体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乐谱旋律感知力较弱,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目标很难完成。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希沃形状工具设计简单的旋律线。旋律线由可爱的图形、色彩鲜艳的线条组成,有利于帮助小学低段学生感受旋律高低、走向、力度。例如,对《春之歌》(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在歌曲欣赏环节播放呈现出的柳枝旋律线,让学生直观感受旋律高低,理解《春之歌》的乐谱旋律。未来面对同一旋律歌曲时,学生会在脑中形成立体化的形象图,便于理解和学习。接下来,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书写功能,鼓励学生跟随歌曲的起伏画出旋律线,用明快的线条节奏表现音乐,让音乐“有迹可寻”[8]。为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教师依次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迎春花》《嘀哩嘀哩》,三首歌都是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歌曲旋律不同,教师利用旋律线方法对比分析歌曲乐谱旋律的特点。《春天在哪里》中采用的是水平型旋律,通过同音反复形态,表达活泼、灵动、无限欢乐的情绪;《迎春花》是上升型旋律,多为激动、丰富、饱满的情绪,而且有一种情感充沛的感觉,歌曲表达的就是春天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感情;《嘀哩嘀哩》是下降型旋律,趋于舒缓,所以作品表达的是热爱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之情[9]。通过强化视觉体验,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识谱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旋律创编旋律创编,挖掘识谱潜能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前提下掌握旋律创编技巧,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识谱基础能力,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创编,帮助学生探索音符、节奏的组合方式,进而挖掘识谱潜能。例如,在《迷人的火塘》(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编创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总结歌曲节奏特点,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希沃便利贴上进行节奏编创。教师利用智能手机将学生作品录制下来,通过多媒体大屏投放完成评价、修改。最后教师将修改后的节奏配上音符,运用FLStudioMobile手机作曲软件,鼓励学生编辑自己创编的旋律。任务完成后及时上传到多媒体大屏,让学生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10]。另外,口风琴是易携带、易学习的乐器,在旋律创编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修改节奏环节,可以适当加入口风琴配乐。学生按照《迷人的火塘》节奏自由组合音符,吹出不同的旋律,教师将旋律录制下来上传到作曲软件,为旋律创编增加一抹亮色。
(四)多元评价多元评价,巩固识谱成效
新型信息技术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交流互动,让师生间的沟通更加立体化和多样化。学生也能在评价学习中增强自信心和动力,愉快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11.运用检测功能教师立足教材知识,结合信息技术设计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检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例如,设计听音测试,教师可将听辨音符隐藏起来,只投放乐曲旋律,通过多媒体播放旋律,学生听辨空缺的音符,积极举手作答。答题结束后,教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学生不理解的乐谱知识,针对性讲解。智能化检测方式可以有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检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音乐知识[11]。22.发挥量化功能班级优化大师是针对学生课堂行为研发的管理工作,包含量化评价功能,运行原理是自动记录、归档、计算学生课堂学习的行为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完成音乐测评活动,了解学生乐理知识学习情况。教师将学生名单导入“大师”系统,形成电子数据,再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组别,以加减分的形式激励和评价学生乐理知识测评行为,最后统计各组得分情况。教师针对不同小组分数进行分层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完成存储、传输、操作信息的过程,具有融合、延展、交互等特征。虽然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人不能被技术替代,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学生为本。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水平形成时期,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感知力的时期,教师强化视觉体验,针对学生进行听音练习;小学三四年级是学习过渡时期,教师以兴趣为导向,重点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小学五年级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教师在学生既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加强创编训练。总之音乐识谱教学活动应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是以生活为本。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与生活脱轨,不能忽视人对自然环境亲近的本能,所以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时应该选择大自然音响做背景音,以生活化场景为依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以生长为本。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开始,教师的职责是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和生命本能,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效果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支持,在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云技术、希沃、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立体的、形象的、现代的音乐识谱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识谱学习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侯永超.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新教师,2020(03):11.
[2]王锦婕.浅析微课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时代教育:下旬,2020(12):1.
[3]冯琴.学习“哆来咪”,拿到“金钥匙”——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识谱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音乐时空,2018(05):12-13.
[4]杨蓉.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05):33.
[5]张沪宁.模仿中感知音乐节奏体验中感受音乐乐趣——中小学识谱教学中趣味节奏训练方法的实践与运用[J].北方音乐,2020(23):3.
[6]张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14):117-117.
[7]邱敏.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教育,2021(36):1.
[8]冉祝娟.将网络知识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结合策略探析[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20(07):23.
[9]成晓霞.点击识谱教学开启音乐之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创新[J].内蒙古教育:B,2014(07):1.
[10]程芳.给孩子打上学校艺术教育的烙印——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识谱教学[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0):1.
[11]刘奕.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及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13(02):2.
作者:翟家仪 单位: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黄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