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从当前部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来看,虽然美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仍然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美术理论教学仍然存在以讲授绘画技能为主,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教材的部分内容没有依据新的美术理念进行更新,教师仍然按照统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没有重视专业和学生个体的差异。第二,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认识美、发现美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通过美学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但目前有的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目标较为模糊,少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升。第三,有的高校相应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传统的板书教学难以直观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而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2.少数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就当前高校美术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来说,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第一,由于学校建设任务较重和资金紧张等原因,少数高校美术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较少,美术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少数教师对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其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也是有的高校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的表现之一。第三,少数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不够,对最新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起来。
3.少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实践证明,美术专业学生如果只具备美术技巧而缺少美术创造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职业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不能够深入理解美术内涵和精神的美术专业工作者在美术领域难有大的发展。而要培养美术创造力、深入理解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美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好文化课,培养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但目前少数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导致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在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健康人格以及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美术有着独特且鲜明的作用。美学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对美术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美术专业人才。
1.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决定教学改革能否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应当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确定科学的美术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创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思维活动,美术专业教师和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以市场调研为依据,邀请美术行业的专家或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领域的专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帮助学生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努力提高相应的专业技能,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专业竞争力。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提升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要加强高水平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继续深造提供支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丰富经验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其次,可以通过增加美术专业骨干教师的实训机会,促进美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最后,可以邀请校外美术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专业课程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另外,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道德品质得到升华。
3.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为了保证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要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第一,高校要在遵循美术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订美术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促进学生美术理论素养的提高。第二,美术专业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要具有针对性,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量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三,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专业发展动向和美术理论的最新成果要有敏锐的洞察,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的手段,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介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课学习与文化课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少数美术专业学生侧重美学艺术理论和专业课的学习,相对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这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对艺术内涵的理解。纵观历史上著名的美术作品,无一不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美术专业学生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是难以感悟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寓意的。因此,美术专业学生应当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对社会、对时代的理解和感悟融合进作品中,有效提高创作质量。由此可见,高校不仅要提升美术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文化课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目前存在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少数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少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采取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等策略,有效推进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
作者:李康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篇2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取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其中,美术教育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在全国高校内得到了大力倡导和落实。但是通过对部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调研可知,我国高校美术老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美术教育水平整体上发展不一,差异较大。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开展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关乎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和学生整体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探讨的参考书籍,以期在促进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方面提供有效策略。
《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是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年1月份正式出版。该书主要围绕高校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历程进行专项讨论与总结,可按照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高校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二是回顾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展望其发展趋势。理论方面涵盖基本的目的、内容、过程、特征、原则等内容,进而对其功能与价值、方法论等进行探讨研究。在发展历程方面,书中主要论述了美术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发展现状、创建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等。相较于其他同类研究书籍,该书不仅有详实的理论阐述,而且还结合了高校美术教育实际案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书中还援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教学理论模型资料,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美术教育教学主旨与内容,为当前的美术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从内容细分来看,全书除了书序部分外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高校美术教育概论。首章中主要对美术的本质、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分类、性质特点以及教育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背景下,关于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讨论方兴未艾。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美术理论教学与实操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校美术教育的有序开展将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德智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第二章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研究,该章主要聚焦于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学好美术对于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随后,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依次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方法研究、高校美术教学的组织与评价、高校美术教学课程设计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整合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讨论;该书中的第五章为美术教育研究及实践,其中首先对美术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结合高校实际教学案例对美术教育研究需要具备的条件方法和教学技巧做了专项讨论。高校美术教学要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利用新媒体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结合情境导入、角色扮演、辩论参与式教学方法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改革,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科兴趣,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最后,该书在末节对当代高校美术教育进行了前景展望,并援引了国内外知名绘画作品,拓展了读者的理论知识面。
该书框架严密,内容详实,对高校的美术教育做了基础性的介绍,进而探讨高校美术教学应当如何有效进行改革,和如何充分利用并整合课程资源。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十分适合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阅读学习。
作者:张梅洁 叶立文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篇3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全面性发展成为高校教育较为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类型,其教育形式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实施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使美术教育人文性、育人性得不到发挥,影响到大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高校在教育实施中,既要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也要以新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及理念,助推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根据美术教育教学的特性,重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发挥美术育人性,培养大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从而助力大学生的成长,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必要性
(一)优化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施彰显自身独有的特性,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施应结合艺术教育的模式,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从而发挥美术艺术性教育成果,助力大学生美术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实施忽视美术艺术教育的特性,所传授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过于单一化,这会影响大学生美术学习效果。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走改革路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促进多元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可优化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为大学生打造针对性的美术艺术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主动融入其中,进行美术实践与探究,从而达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的意义。总之,针对传统美术教育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使美术教育教学符合大学生艺术发展需要。
(二)增强教学的人文性
美术教育教学可凸显艺术性、人文性的教育特征,这是美术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地方。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施,从情感层面、思想层面、心理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引领,通过艺术熏陶与感染带动大学生思想、情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的艺术性。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施中,人文性、艺术性内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但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较为关注大学生绘画技能、手工技能的培养与教育,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美术实践能力,但相关的艺术信息融入与渗透过少,不利于大学生美术艺术、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使美术教育未能够发挥根本育人性。而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走改革实践路径可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的不足,依据美术教育教学的特性,重视美术艺术性、情感性、思想性内容的融入,协同美术知识与技能教育,既增强大学生美术综合能力,也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达到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方向
(一)人本化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应向人本化方向发展,树立人本化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围绕大学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理念下,人本化思想愈发重要,并为高校美术教育教学革新指明方向。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可将人本化思想融入其中,教师在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实施环节可依据大学生喜好、艺术发展、成长需要等,开展与设计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在培养大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大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美术教育教学实施形式,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化,使大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学习美术知识、信息带来的乐趣;针对大学生绘画技能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为大学生设计美术实践平台,传授美术绘画技能,并引领大学生进行美术实践。在大学生美术实践中,教师给予大学生指导,针对绘画技能出现错误的大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提升大学生绘画综合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美术学习热情,使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所收获。
(二)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方向。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在生活中升华,可促进人们认知、感知艺术,从而获取艺术信息。美术教育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可依据生活,引领大学生从艺术视角探究生活,同时,也以生活为基点,了解生活中的艺术信息,从而升华大学生情感,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中,向生活化方向发展,助推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生活相融合,将这些信息赋予生活模式,拓宽大学生艺术视野,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的成果。例如在美术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立足于大学生生活发展需要,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绘画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大学生展示作品,引领大学生分析绘画作品,从中获取美术技能信息、美术知识信息、美术艺术信息、美术情感信息等。尤其针对理解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促进绘画艺术与生活融合,使大学生立足于生活,探究美术作品,从中获取较多的生活气息,积累艺术内容,为大学生今后进行艺术创作与创造奠定基础,凸显高校美术教育教学革新的价值。
(三)理论与实践衔接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助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创新,从而使大学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获取多元的艺术信息。在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实施中,由于课时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美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力度不足,部分教师重视大学生美术书本内容的传递,丰富大学生美术知识体系,但针对大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力度不足,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既重视美术理论知识的传达,也关注大学生美术实践能力、艺术情感的培养,使大学生将所获取的美术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实现美术教育改革的有效性。
(四)网络化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美术学科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向网络化教育教学方向发展。例如,重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等,将沉闷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化、生活化,增强大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融入其中,被美术艺术信息所包围,激发大学生艺术情感、艺术情怀、艺术创作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三、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路径
(一)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
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中,通过美术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可达到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例如,立足于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观念,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促进网络化、人本化、课程思政等教学观念融入其中,发挥美术人文性教育功能,通过美术教育教学的呈现,使大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挥主体学习意识,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深化大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的质量。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主动学习思维,为大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丰富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中,教师可通过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增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首先,在美术教育教学中,重视情感信息的融入,依据美术教材内容,融入情感信息,以情感为导向,带动大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情感的引领下增强大学生对美术艺术信息的认知。例如,在作品鉴赏中融入情感信息,使大学生以情感探究作品,实现作品情感与自身情感的融合,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美术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其次,融入人文性信息,丰富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依据美术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容、艺术内容,增强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大学生引领,帮助大学生构建完善的艺术体系。最后,重视生活信息融入美术学科,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拉近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大学生艺术情感与生活实践能力。
(三)延伸美术教育教学载体
在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中,延伸美术教育教学的载体,可使美术教育既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也可在其他载体中实施,拓宽大学生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大学生艺术创作能力。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写生活动引领大学生走出教室,借助网络教学模式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信息,布置相关的写生任务,促进大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在自然环境中提出问题,引领大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大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引领大学生进行写生,同时在写生的过程中,教师融入大学生群体,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指导,规范大学生绘画模式,提升大学生绘画能力;另一方面,美术教育教学依据网络教育的优势,借助虚拟技术在网络平台中开展绘画活动。例如,打造多个绘画平台,包含美术资源平台、美术艺术讨论平台、美术绘画实践平台,让大学生融入其中,探讨艺术,获取艺术,实践艺术,感悟艺术,创作艺术,从而培养大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四)顺应社会与市场发展需求
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美术利用独特的方式在优化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美术教学也要在教学发展方向、观念、模式等方面展开改革,以此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实现人才培育目标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确保课堂教育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迈进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要以培育高品质、符合现代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首先,改革教育思想。艺术创作属于一种特殊型精神生产活动,在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改革教学思想,要求美术教师拥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将学生培育成具备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家,并非只会模仿的“美术匠”。譬如,在展开色彩静物写生教育教学时,美术教师要将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主导,让学生对不同静物展开临摹,只有学生可熟练掌握色彩搭配相关知识后,才可进行色彩搭配,以有效培育学生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其次,高等院校在制定美术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时,要以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基准,邀请美术行业和企业优质人士共同设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育计划。与此同时,还要邀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如此才能培育出具有极强实践能力且综合素养高的优质美术人才。
(五)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现阶段,多数高校美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首先,从教学模式角度而言,要转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法,利用对话式教学法实现师生平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主体包含教师、学生和美术作品,不同对话主体,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同美术作品进行对话,主要是在课前为大学生安排相应美术任务,激励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了解。师生对话主要呈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合理设计话题,打开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通道,引导学生积极同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提供帮助。学生对话,即指全方位感悟美术作品。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对话式教学法之外,还可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激励法调动学生感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美术作品,挖掘美术作品隐藏的内涵和背景,掌握美术作品绘画要领。此外,大学生在进行绘画前,美术教师还要向学生呈现他人优秀作品,随后教授学生创作技巧和要点,让学生在思考中展开绘画。最后,美术教师要为学生示范绘画流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绘画技巧。一般来讲,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教育手段,有助于调动学生绘画热情和自主性,并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和认识。伴随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已广泛运用在教学领域,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另外,美术教师还可激励学生将自主创作的作品发表到网络平台中供他人欣赏,并根据他人意见与看法了解自身绘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加以改正,以此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四、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依据美术教育的特性与育人价值,重视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和活动开展,助推美术教育教学走改革、创新路径,以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为基点,重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增强美术教育教学实施的成果,培养大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从而达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璜,顾雅钰.“疫情时期”高校“云端博物馆”教学模式对“后疫情时代”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方式的启示[J].艺术评鉴,2021(16):73-75.
[2]刘晨韵.高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98-101.
[3]王艳.工作坊模式引入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用中的探究[J].教育观察,2021(28):103-105.
[4]赵媛媛,农学诚.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民族师范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3):116-117.
作者:傅可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