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探析3篇

时间:2023-02-27 10:09: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探析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探析3篇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篇1

1工程材料课程特点

工程材料课程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完公共课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课之前的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工程实际中合理选材及热处理、准确安排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其内容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机械零部件的选材原则等机械类学生拓宽本专业知识领域所不可缺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该课程的特点是抽象概念多、三维立体图形多、教具少、实验及实习少,而且因为所涉及理论研究基本是在原子纳米数量级上,所以教学内容难以模拟再现。另外,由于此课程是机械类学生的外专业课,教学安排上学时少(28个学时)、基本没有先修课程。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大,遇到难于理解的环节只有靠死记硬背。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以上工程材料课程的非专业课及学时少、知识杂等特点,学生中抱有学习此课程浪费时间、既使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适当看看相关资料就可以的轻视此课程的现象比较普遍。身为讲授工程材料课程的专业教师,遇到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妥当而引起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说话、迟到、旷课等等现象时,即感到困惑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困惑的是无论是国家还是学生的父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财力去培养一名合格大学生,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本身却不以为然。深感责任重大是因为本人站在培养大学生、为祖国造就栋梁之材的高校教师岗位上,深怕影响了一代人的培养造就。带着这种复杂心情,本人在本学期工程材料课程结束时,针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表1。在学好本门课程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的提问中可以知道(图1),主观不努力是影响此门课程学习的一大障碍。主观不努力中回答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此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本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需要从任课教师及学生本身两方面去分析,从学生角度来讲,要明确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目的,要把此课程与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认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达到主观上努力学习的效果。另外,从任课教师角度来讲,在第一次上课之际,就应该向学生讲清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对将来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另外,本人认为,对此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原因之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转换的问题。学习态度问题实际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风问题,需要社会及学校方方面面、各个阶层的人士长时间齐心协力通过思想教育去扭转。学习方式的转换问题是个学习方法问题。学生从中小学到大学基础课尤其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前后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沿着唯一一个路径、得出唯一一个标准答案的过程”的定势性逻辑。而工程材料课程是对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材料的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离不开工程实际。例如,自古人们都就知道“趁热打铁”、“百炼成钢”、“真金不怕火炼”等定势性成语,但从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上如何去分析这种现象正是工程材料课程需要分析研究的理论问题。另外,认为学时少(目前只有28学时)及基础差的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工程材料课程是金属材料专业的综合性课程,作为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先修课程应有物理化学、金属工艺学、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原理、金属热处理工艺学等作为其基础上才能学习此课程。但目前工程材料课程作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外专业的课程,所以在课时安排上及前期先修课程的安排上很难满足学好此课程的要求。鉴于上述此学科特点,若以多媒体图形、图像、动画的方式对工程材料课程进行辅助教学,不但能把复杂的客观现象生动而清晰地演示出来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之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工程材料课程组正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其它”项目中包括知识多而杂,各章节之间内容上没有系统性及紧密连贯性,定义、名词繁多等等也是学生们提出的学习该课程的众多障碍之一。按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概念多、学时少的特点来看,老师讲授之后学生至少需要课后复习1.5小时以上,对下一次要学习的内容至少要预习0.5小时以上才能学好本门课程。但从图2及图3的工程材料课程后复习及预习时间的长短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复习或复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超过1.5小时复习的学生不足4%,超过0.5小时预习学生不足3%。

对以上现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从学生角度来讲,要加强学风建设、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认识学好本门课程的意义。另一方面,从任课教师角度来讲,首先要充分利用这10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的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好,达到学生在课后稍加浏览就能牚握当天所学的知识的目的。否则如果学生“课堂不听、课后不看”其结果可想而知。其次,每周一次的课程安排,要求教师利用讲课之初的5~10分钟时间精炼地回顾一下过去一周所学的知识。要想做到这一点,对任课教师的课程准备要求就会更高。即,把要讲授的内容组织好,真正做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学方法的三备原则。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学生了解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学习时需侧重于哪一方面、将来对工作的哪一方面有所帮助等等是通过备好课程来实现的。另外,教师在形成自己的教案时,对哪些地方删减,对哪些地方增补,需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都能做到备好教材。但能做到备好学生、备好教学方法的老师就可能不是很多了。“备课不备人,教学丢了魂”就是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身体康状况等,还要了解班集体的学习纪律、学习风气。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感到的困难、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心中有数。另外,要备好教学方法,要组织好教材,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要贯彻启发式指导原则,避免注入式的授课方式[1]。从图4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认真记课堂笔记。学生们认为记课堂笔记的优点是可以梳理书本知识,通过课堂笔记可以知道教师讲课时哪里是重点、哪里可以一带而过。另外,本人认为记课堂笔记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它可以使学生始终跟着老师思路走,而且通过记笔记的这一主观活动可以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主动的“学课”。使学生大脑受到听、看、记、想的综合刺激。可以说,如果学生们都能认真记课堂笔记,哪还有时间睡觉、说话、溜号儿等课堂不协调的现象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提到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认真听+笔记=不复习也不会忘”等记课堂笔记的优点。从图5的按顺序写出三种你最喜欢的课外娱乐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上网占第一位而且遥遥领先于其它的娱乐方式,其次是打蓝球、看书、看电视电影、听音乐、睡觉、打乒乓羽毛球、踢足球、打牌、聊天等等。上网的具体内容有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学外语、聊天、网上冲浪、上网游戏(魔兽世界、跑卡丁车、斗地主及单机游戏)等。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喜爱程度远比上代人想像的大得多。这是因为网络可以提供一切学生所需要的内容、可以作为满足他们渴求任何知识的窗口,这里包括健康的知识和不健康的知识。单从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信息、听音乐、学习外语、课后与网友交流思想、适当的单机游戏等是很正常的、有益的活动。但是一些网络游戏如魔兽世界、跑卡丁车等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游戏,它的特点是每过一关都要需3~4小时,为了与对手争高级别、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与对手PK到底……需要浪费很多的精力、财力及时间。这样,对于上大学的目的及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讲,很容易陷到网络游戏中去、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大学生的生活特点-思想活跃、自由活动时间多、远离父母是学生走向社会责任人的过渡阶段。如果在大学期间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及宽松的社会化气氛中健康成长,就能为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如果不适应当前的大学生活,天天上网游戏则必影响其健康成长。本人此学期讲授工程材料课程,28个学时需上14次课,但有极个别的学生旷课达4次以上、作业基本不交,这些学生大多以上网作为课外娱乐方式,本人认为很可能与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有关。大学周边存在的网吧成员基本是大学生的事实和表1中学习此门课程的最大障碍是主观不努力的事实也多少能说明这个问题。

总之,在工程材料课程的多次讲授过程中,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强调以人的意志为特征的主观努力,但事实上由兴趣引发的学习热情会产生数倍于努力的学习效果,学习热情的高涨可以忘掉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一学生讲到,在高中时有一名老师给1000多学生上课,还担任三个班的班主任,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课,其实并不是他讲课有多好,多么能把知识讲透,而是他能让他的学生对他的课感兴趣,他能引导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愉快航行,他上课很少让课堂缺少笑声,80%的课堂时间同学们都在听他的笑话,而正因他的笑话(全部与他的课有关)而吸引同学对他的课感兴趣,有了兴趣同学们才会学好。作为大学教师,不可能像教中学生一样去讲笑话,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换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工程材料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每当学生的表情上出现倦怠之意时,本人就有意地给学生讲授工厂中发生的实例,然后说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等等[2]。这时可以发现,所有的学生定格在一种姿势、生怕漏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这种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们既不感到疲倦,而且也为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3结语

(1)工程材料的第一堂课上就应向学生讲清此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对将来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2)要让学生从逻辑性很强的思维定势中向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转化,既要强调理论研究,又能正确地分析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3)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讲授工程材料课程可以解决图形多、内容杂而课时少的矛盾。另外,它可以把复杂的客观现象生动而清晰地演示出来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的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好,达到学生在课后稍加浏览就能牚握当天所学知识的目的。

(5)课堂笔记能使学生始终跟着老师思路走,而且通过记笔记的这一主观活动可以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主动的“学”习。

(6)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信息、听音乐、学习外语、课后与网友交流思想等健康的活动,而远离网络游戏等有害大学生发展的毒源。

(7)采用多讲解工程实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黄根哲 宋善女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篇2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大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该课程的重点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机械工程材料的组织特性、物理本质、力学性能,熟悉各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牌号、性能及热处理等特点,具备根据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常见工程材料的能力,以及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从实际授课情况来看,该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内容多而繁杂,术语、概念及原理规律抽象且难以理解。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缺乏,课堂气氛不活跃,考试成绩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为了提高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满足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针对本校大机械类专业机械工程材料课程32学时(24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后的教学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教学内容优化

海南大学机电学院大机械类专业所开设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总共32学时,其中课堂授课仅有24学时,所选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朱张校主编的《工程材料》,该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该教材内容知识面广,章节内容多,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部详细讲解,因此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优化。在实际教学中缩减了偏理论部分的内容,淡化与核心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强化基础理论。在教学内容缩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知识的分散与凌乱,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着成分、组织、工艺及性能的主线,从而避免了知识的分散与凌乱。此外,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情况,给学生介绍了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先进知识,例如复合材料一章中,结合自己以往所做的关于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提出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以及在制备中所遇见的一些难点,期间穿插有大量的实物照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亦有助于其科研启蒙。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板书讲授形式,两者应相辅相成,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依据所讲授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以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学的可视性与趣味性,尤其是对于部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如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结晶过程的相与组织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显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而板书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具有更好的交流与互动,条理化的板书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分属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但在实际使用中应当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慕课资源应用。慕课(MOOC)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在线新课程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在线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海南大学机电学院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中依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一方面合理利用国内知名院校的慕课、微课资源,即在本校学生的基础上,对慕课、微课资源进行节选,以适应本校实际教学的要求,在使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团队在学校的支持下,也开始主动进行慕课相关材料的制作,把所制作的慕课资源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得以享受到慕课教学的优势,并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3.新兴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时代,即时通讯软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尤以腾讯QQ使用最为广泛。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等多种功能,并可与手机移动通讯终端相连。QQ聊天是学生交流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利用QQ组建工程材料教学群,可以使狭小的课堂空间得到延伸,既可以答疑解惑,加强师生间交流,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学生还可以在QQ群里交流学习心得,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PBL教学模式的引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PBL教学法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小组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教师的辅助下,最终解决该问题。该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堂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上课之前提出一个能够激发多数学生兴趣的假想问题,“如何给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随后将所教班级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探讨,学生经过讨论,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听取教师讲授基本原理则更加专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增强了对该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创新

早期受实验条件限制,所开设的机械工程材料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特点在于操作简单、结果已知,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即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同时在实验进行中常有学生直接抄袭实验结果,使得实验效果较差。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本校实验条件大幅改善的前提下,开设开放性实验。在开放性实验体系中,教师只提供课题,由学生小组拟定实验方案,经讨论修改,确定实施方案,自主实验,最终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例如,将传统工程材料实验中的“碳钢的热处理组织观察”变更为设计性实验“不同钢种热处理工艺路线设计和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中每组学生所用钢种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小组成员合作,依据所学工程材料热处理部分知识,按钢种的使用目的,制定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路线并进行验证。在开放性实验中,教师检查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实验方案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当实验方案可行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分组撰写实验报告。上述实验教学方法的变更与改良,使学生成为了实验真正的参与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中能够主动学习、分析与思考,其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操作技能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结语

本文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成功的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主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较好掌握了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及考试成绩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者:罗洪峰 史留勇 林茂 单位: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篇3

1引言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及近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的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机械设计以及农业机械化等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改性方法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材料在机械工业特别是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通过对基础科学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以及改性方法等,初步具备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合理选材和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作奠定基础。根据专业大纲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这一学期,学生所学的课程大部分还是数学、英语、物理等公共基础课,机械工程材料属于学生刚刚接触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少数几门课程之一。

2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性质及教学现状

理论性强,微观概念多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不像物理、力学等有着严密的逻辑推导和计算过程,也不像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比较直观生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总的特点是理论性非常强,涉及的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概念很多。特别是与金属学相关的部分,如晶体结构、晶体缺陷、位错运动以及凝固结晶、相的概念、组织转变等,这些概念都是微观和抽象的,学生无法通过推导计算获得,更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到,有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来理解它们。这样就导致教师讲授起来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以理解,从而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课程涵盖内容广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包含了材料科学专业中的力学、金属学、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失效分析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广而分散。而在“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下,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在不断压缩,而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却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即教师上课的课时数减少了,而学生需要学到的知识却增加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统筹安排上课课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简课堂讲授内容,突出重点的同时拓宽知识面。现有课本内容知识陈旧大学教材内容陈旧,知识老化,这些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各门课程都有可能会遇到的,也是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版一本教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要经过编写、审核、校对、出版、发行等多个环节,因此,当书真正出版出来以后,有些知识可能已经更新。而对于教师来讲,频繁更换教材,也不利于熟悉教案,积极备课。《机械工程材料》课本内容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在不断涌现。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对现代的新材料除了在性能、工艺和成本等方面的传统要求外,更提出了与环境协调、绿色环保、可循环再生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使学生能够尽量了解到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就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更多地了解和把握本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动向。

3教学改革探索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教师要注重利用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又难以讲解的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晶体结构原理、合金结晶过程、位错类型及运动过程等,通过收集以及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生动形象地来演示复杂的变化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等,注意并积极收集工程训练实习以及工厂企业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的录像资料,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辅助播放实际热处理过程录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课程内容具有真实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随时充实并完善课程信息,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用课件及时上传至平台,便于学生随时下载并复习掌握当堂内容;利用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功能,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及时得到反馈;通过网上答疑,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后互动,改变了以往只有上课时才能见到教师,学生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现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信息量大的特点,注重将生活及科研中接触到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最新科研成果等,收集并上传至教学资源,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来了解社会发展在所学领域的需求,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网络平台让教学更加真实具体,更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的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够用就行。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在零部件设计中合理地进行材料选择,因此,在课堂讲授中删减了那些理论较深的内容。如课本第二章材料的结构,其中晶面与晶向部分,对于非材料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掌握;还有位错的理论,学生只需要知道位错是由于原子的错排造成的,不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位错的形成机制等。再如铁碳相图的部分,因为高温包晶反应在生产中很少会用到,所以把包晶反应区省略,将相图简化,重点讲解共析和共晶反应部分。在工业用钢部分,因目前金属材料仍然占据工程材料中大约70%的市场,课堂教授主要内容仍然以金属材料中的碳钢和合金钢为主。对于课堂上不能详细讲解的知识,或者仅作为了解性的一些内容,如陶瓷、高分子的晶体结构、热处理新技术,以及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将其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灵活选用教学材料选用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教学用教材,基础内容深入讲解,包括材料的结构、铁碳相图、钢的热处理等。但在授课中,不仅仅局限于所选中文教材内容,还结合英文原版教材FO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更多地提供中英文对应专业词汇,并摘录一些章节,课堂上详细讲解,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接触到纯正流利的英文表达方式。将某些章节相关的典型的中英文科研论文及掌握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等介绍给学生,供学有余力以及对材料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开阔眼界,并能使他们更加了解材料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在最后一章材料选择中,增加材料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选材中除了考虑传统的性能、工艺、成本等因素外,更要考虑材料的开发、服役、回收等环节可能造成的环境负荷。尽量选择环境友好材料,做到废弃零部件材料能够回收再利用或能生物降解,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结束语

总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多且比较抽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地对该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和实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辅助教学材料,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耀华.机械工程材料[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2.

[2]尤芳,靳红玲.《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08(6):248-249.

[3]张有强,罗树丽,周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56-58.

[4]王殿梁,钟美鹏.应用型机械专业《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8):263-264.

作者:衣雪梅 张卫国 尤芳 胡耀华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