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探究3篇

时间:2023-01-30 10:00: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探究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探究3篇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篇1

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而且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枢纽,对我国金融业稳健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财务管理,在全球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必须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措施,注重科技信息的应用,借鉴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思路和先进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安全稳定发展的途径已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商业银行在整个期间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风险,首先商业银行运作过程中必须了解财务风险关联关系,风险产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情况做出评估和初步判断,并为一步完成有效实施应对措施提供必要条件。

(二)有效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有效识别风险之后,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手段来实施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规避、保留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等不同的应对措施,改变财务管理方式,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适应不断变化经济环境的能力。

(三)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是否具有科学有效性,会影响商业银行战略的实施和实现。财务风险科学管理有利于促进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和经营行为合理化,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促进运行稳定和持续发展银行,使商业银行实现战略目标。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滞后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落后,仍存在普遍不合理的缺陷。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仍不能贯穿整个决策、执行、监督过程,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整个业务流程过程中不能全面覆盖,组织中分工不明确,没有详细的监管程序,不能高效安全地调整和控制经营环境的变化。在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和法规不能适当的改进和创新,在法律法规合规性和财务核算方面存在重大漏洞,这对于有效安全协调和控制经营业务活动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管理机制相对落后

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中还比较落后,但内部控制不严密、不确定性和不明确会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方法和管理措施不合理的风险管理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更复杂的内部控制,甚至影响各项业务的发展。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工作制度、控制目标和业务流程都不清楚,导致很多弊端而且不便于贯彻执行,这不利于对风险价值进行统筹管理。大多数商业银行认为,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一项专项工作,但财务管理的过去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商业银行的工作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显著提高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但综合控制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许多差距,比如信贷业务和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此外,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从国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上得到借鉴经验,来改进自己的不足,这是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一个重大的障碍。

(三)信用风险管理欠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而信用贷款是最为主要和传统的业务,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发放信用贷款没有对借款人进行全面核查,信贷业务真实性管理薄弱,常常出现借款人到期无力偿还或者主观恶意拖欠,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攀升,资产质量下滑;信贷决策的主观性较强,往往依靠业务人员的经验来做主观判断,而缺少技术层面的客观依据;大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存在重放贷轻管理现象,贷后管理流于形式,不去跟踪客户经营发展情况,难以掌握客户潜在的经营风险和偿债风险,对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带来不利影响。

(四)有待于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增加收入并占据市场份额,商业银行采取了激进的扩张战略,这明显增加了业务量和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有熟练从事银行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足,有些新来的员工对岗位各种系统规则和操作程序都不熟悉的条件下工作,并导致财务工作随意,增大了的财务风险。以自动化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工作中,高科技犯罪更隐蔽,更有害,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和信息化知识都精通的复合人才缺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更需要专业人才来促进发展,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对员工学历要求较高,但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稀缺,而且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能够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即使有财务风险管理人才,许多商业银行也没有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足够的综合培训,这导致商业银行被动地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改进和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改善和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首先,管理者必须重新定位财务风险管理,以便将财务风险管理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其次,有必要将资源的各个方面整合到财务管理的创新中,只有创新才能找到应对财务风险的新方法和技能。最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扩大格局,继续学习和借鉴大型外国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在学习体验中,我们将继续改进和创新适合我们的产品,并提供创新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高效的运用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这将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充分满足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的需求。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对于商业银行的系统中,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考虑到不仅要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也要有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适合自己的发展。同时,系统的制定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且必须有足够的前瞻性。其次,有预见性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这是历史经验或实际情况的改进和创新的总结。风险管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要逐步完善,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风险管理有效的体制,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管理借鉴先进经验,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适应自身发展。先进的风险管理的是银行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有超前的思维来面对严峻的竞争环境。建立总责任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执行合理的行动,利用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系统以规避风险管理,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防范。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使用外部信用信息系统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然后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有效管理信贷资产的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征信系统允许共享客户信息,当信贷员负责办理业务时,要严格检查借款人的信息,全面衡量信用评级的各项指标,在行内建立内部考核制度,包括及时和完整的收录借款人的相关信息,还必须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建立系统评估以及内部和外部信用报告信息渠道;积极开展各类信用风险排查,制定潜在风险信用风险防范措施,积极落实存在问题的整改;分析研究关键风险领域,提高商业银行预测重点行业风险的能力。

(四)增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对所有员工进行全面培训,特别是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使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主动加强财务风险广告宣传,员工首先要考虑财务管理风险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实现双重效果。制定详细完整的培训计划,使不同级别的财务人员接受不同批次的培训。其次,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基于员工对各项规则和法规、业务流程、道德质量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能力进行定量考核。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的风险意识,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更为重要,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进行财务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之一,只能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持续发展。

作者:周俊鹏 单位:交通银行总行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篇2

财务风险即企业财务上的所有经营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外在表现形式。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营过程当中,因为无法预料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产生偏离,从而有承受经济方面损失的风险。当前,加强财务管理已渗透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每个方面,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以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资本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财务风险持续高企,难以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及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阿克琉斯之踵”。因此,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银行业的实践,认真探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其管理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改革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相关概述

(一)财务风险

在《辞海》中“财务风险”被解释为遭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害,即一些不可预测事件导致的财产损失。本研究认为,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对的,包括治理结构不合理、融资失利而造成偿债能力缺乏、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等风险。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通过一些必要措施来有效降低。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财务风险。根据以往研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被分为五大类,包括资本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特征如下:其一、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相比其他行业,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占资产总额比例较低,其经营模式是利用客户存款或其借款运营,即为负债经营,这表明其本身就存在无法消除的内在风险导致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其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潜在性的,商业银行不断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由于贷款是以转账结算形式进行的,所以贷款的款项又转入银行账户上,增加了存款数的同时,相应增加了可贷资金。商业银行这种信用创造模式可以一定期限内掩盖已经出现的财务危机和不断变动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因此其风险具有隐蔽性;其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可控性。即商业银行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决策机制,包括强化内部信用分析评价体系、降低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等,可以有效降低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达到控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目的;其四、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扩散性。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运营模式,极易加倍放大风险并引起市场上的各种连锁反应,这将造成较大范围的潜在风险,甚至波及整个经济体系。

(三)加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种类和特征可知,商务银行财务风险是可控风险,虽然它是客观存在、不能完全消除的,但通过考察风险、找到关键点、制定相应政策、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可以降低风险减少银行损失的,商业银行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命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握住了生命线。财务风险管理行之有效,则表明其可能获利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若对财务风险管理不加以重视或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则很可能造成银行资产质量低下,承担亏损并失去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又或者最终资不抵债而倒闭,由此可知,加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就是描绘其不断发展向上的生命线,是商业银行经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比较特殊,资金运动形态涵盖了收付资金、借贷资金等,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风险形式也比较特殊。从1996年开始,虽然中国实现了资本监管,但在很多方面都无法赶上国际标准,因而高估了资本充足率。此外,对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银行也缺乏明确的监管措施。在改革开放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涌入国内,因此,我国逐渐开始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但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仍存在如下一些与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问题。

(一)负债经营导致的低流动性

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央行来进行强制性的流动性管理,主动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后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家信用有着紧密联系,容易导致商业银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念也相对落后。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指的是银行资金来源的构成,以及与其相互联系、制约的比例关系。负债结构对判断银行风险收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的存款依赖于存款负债,存款负债在其中所占比例超过95%,如今存款人维护自身的利益意识越来越强,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存款就会被转移,由此可知,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不确定性使银行的负债处于被动的局面,负债流动性风险也较高。

(二)宏观经济环境不成熟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得较晚,且金融市场处于刚起步阶段,各方面标准和条件尚未成熟,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普遍存在,这些因素都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非法牟利或违规经营的可能性增加,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同时,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最突出的是宏观监管方面缺乏有效性和力度。我国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以及未雨绸缪,事前防御准备工作完成情况较差,这些都将导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三)资本市场不完善及企业融资渠道少

在自身发放债券筹资方面,相比欧美企业,对我国企业的监管相对严格,因此中国企业融资普遍使用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如果贷款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的财务风险会被转嫁到商业银行上,因此成为银行的信用风险。当银行长期无法收回不良贷款时,最终会形成坏账,银行资产就会缺乏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也就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滞后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高附加值业务例如中间业务投资收益等的开展不多,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利息差。很多外资银行利润的一大来源就是中间业务的利润,相较而言,我国的银行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并且我国金融市场化速度较慢,上市商业银行缺乏可使用的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其次,金融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进行及时控制。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尚缺乏科学性、不够完善,没有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资金内控、信贷业务内控等制度程序化和系统化,组织分工和控制目标体系不够清楚,业务流程规定也不细致,因此,资金缺乏安全性、运营效率偏低;再次,某些商业银行并未严格遵循相关财务法律法规,且财务核算不够严谨,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薄弱的账户管理观念导致账户管理混乱、盲目申报等问题,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对临时账户和一般账户的监督不足,未能落实事后监督和检查机制,从而影响了银行的正常有序运营。

(五)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财务风险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尤为重要。国内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间比较晚,且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滞后,大多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片面,仅停留在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上,相对忽视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伴随着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增加与发展,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诱发的风险也不断增长。一直以来,增加新的业务种类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很多商业银行集中于扩大银行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评估资产质量,因而产生较大风险,管理人员往往没能深入觉察企业存在的风险,且没有考虑到银行的整体效益以及忽视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无法全面认识到企业各项业务存在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确保银行战略目标合理,将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贯穿于银行的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采取相应的措施管理财务风险。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检测及管控方式,实现风险全过程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价值最大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优化提升银行利益。

(一)强化流动性管理,抵御流动性风险

首先,强化银行针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银行具有经营杠杆高、负债量大以及自有资本低的特点,因此,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大,有必要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其次,国内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较早,但大都却只从控制规模、总量、计划等角度来开展研究,有必要加以改进完善;再次,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流动监测指标制度,识别、控制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前安排流动性盈余,实现银行盈利的最大化。

(二)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

如何依照国际标准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同时解决相应的亏损问题,应当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组织结构、会计规划、双人原则以及对资产和投资的实物控制四方面构成。根据中国国情,有效对策如下:第一、明确银行内部各个机构的职权和职责。分化部门的职权,避免出现职权过大的现象;第二、设立监督机制。在银行内部设立审计部门、稽核部门等内部控制部门。上述部门经由董事会直接负责,可以避免受到其他部门牵制,各部门、各环节要互相监督与配合;第三、建立及时有效的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由董事会和管理层直接负责,以便能够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真正做到有针对性、不推脱;第四、事先制定紧急事件的应急计划,强化内部应对及处理突发事件造成损失的承受能力。

(三)扩充资本金,优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国内金融机构近期在增资扩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却并没有彻底改变股本金充足率严重偏低的状况。国内商业银行有着较高比例的不良资产,缺乏股本金将难以弥补不良资产造成的呆账损失,由此会增加银行的财务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相应的举措应当包括:第一、在能够确保银行维持既有经营效益的同时,尽量保证足够的资本金,建立充足且有序的资本金内部积累机制;第二、主动寻求适当扩充资本金的有效途径,扩大筹措资本的合理渠道,如经由国家财政注资、借由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发行长期资本债券等方式。通过增加银行资本金存量,可以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与信心,由此保证国内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为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组织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计划,需要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为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应在银行董事会设立首席风险官,其主要职责是协助组织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及控制业务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设置风险管理部门,集中化管理全行的风险政策制度、风险监控体系、计量分析模型等工作;二是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单元配置风险总监岗位,负责其业务内的全部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对首席风险官负责;三是各风险管理机构要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根据具体业务程序设置专门岗位,对其负责的风险类型实行精细化管理。

(五)强化风险规避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建设。首先,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涵盖各类具体财务风险指标的制度,如资本管理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产质量风险等;其次,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评价制度的建设:一是扩大财务风险报告制度的覆盖面。财务风险报告制度包括三部分:财务风险报告制度、限额管理和管理考评制度。财务风险报告制度为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及时提供财务风险信息,可以及时规避财务风险,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银行的资金运营中加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动态监管考评机制设计,定期考评,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基调,并将每次的考评结果作为评价财务风险的依据之一,依据考评结构分配相对应的财务资源,有效激励银行的管理机制;三是量化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行财务风险限额管理有利于风险的分解、防控功能,有助于银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理性管理。(六)加强贷款流程管理,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首先,需加强对贷款支付管理。银监会在2009年7月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为的是加强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把控,完善贷款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该办法规定首先要加强贷款流程银行管理措施,推动银行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其次,要强化资产贷后管理,不合理的银行绩效考核导向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重贷前、轻贷后”的重贷轻管现象普遍存在,也因此增加了银行的财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贷款的全过程管理,落实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的责任:一方面,坚持全流程的管理原则,控制贷款的全流程,并根据银监会制定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将贷款流程进一步细分为九大环节:受理、调查、风评、审批、签约、发放、支付、后管和处置;另一方面,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降低挪用贷款的风险;再次,强化贷款发放和贷款支付的审核工作,增加贷款人受托支付等一系列手段。大额度贷款要在借款人进行实际交易时,通过委托银行进行支付,把资金直接给到交易对象,确保贷款资金流入经济实体;最后,加强贷后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动态监测以及对贷款账户的管理。

作者:冉梦娇 吴宁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篇3

一、商业银行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识别银行财务风险并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识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商业银行经营的过程中,遇到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够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刻理解财务风险并联关系,并对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以此来为后续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必要的支持,将风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制定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策略

在财务风险的识别工作完成后,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进行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采取转移、规避、保留以及防范等不同的应对策略,并通过改变财务管理方式以及调整财务管理政策等方式全面提升商业银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商业银行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三)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关系到银行战略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的一项重要问题。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提升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步伐,同时也能够为银行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确保商业银行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确保银行的战略目标得到实现。从这一方面来看,商业银行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落后

从成果上来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尚存在一些缺陷亟待解决。当前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依旧不能够贯穿整个过程,水平还比较低,整个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还是难以实现全面的覆盖,组织中的分工也不够明确,缺乏详细的监管程序,当经营环境出现变化时,不能够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和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原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缺乏适当的调整和创新,同时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合规性方面也有所前欠缺,在核算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些问题对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安全协调工作以及经营业务活动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

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表现出了内控不严密以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在部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工作制度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当前很多弊端的出现,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以获得很好的执行,这些都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价值统筹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值得肯定的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综合控制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的借鉴不够,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及时的改进,这也是提高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阻碍。

(三)财务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在商业银行运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对于风险往往不能实现非常准确的预测,因此制定的防范财务风险措施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风险事故后果也就具有不确定性。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先进管理模式、信息技术手段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在进行风险预测、评估以及全面管理工作时缺乏科学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并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处理。

(四)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商业银行都实施了积极的扩张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加业务量的作用,但同时也加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由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商业银行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高科技犯罪的危害性和隐蔽性更是严重,当前商业银行精通银行业务知识和高科技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是非常缺失。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虽然当前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在财务风险管理专业性方面却比较欠缺。此外,即便是拥有了具有专业技术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但部分商业银行并未对他们进行足够的专业培训,难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提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对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

商业银行想要有效的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水平,就必须要对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优化。第一,管理者需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精准的定位,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进行处理。第二,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和创新工作,努力寻找解决财务风险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第三,商业银行需要立足长远,扩大格局,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融合,从而找到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案,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不仅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式进行深入的考虑,同时也需要随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此外,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时,还必须要具有发展的眼光,提高制度制定的预见性。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总责任体系,提供风险管理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充分的借助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进步来合理地进行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三)加强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为提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就必须要加强财务型风险技术研究,将事故发生给商业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通常情况下,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自留风险。自留风险就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自我承担,通常包括了自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两种,是非常重要的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存在着成本低、潜在损失低以及方便快捷等一系列的优点,但当风险单位数量超过商业银行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之时,会因财务安排上存在困难而导致失去效果。第二,转移风险。转移风险就是有意识地将损失或损失造成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通常包括了财务性非保险转移以及财务性保险转移两种,这种方法也是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四)全面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商业银行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采用培训等方式来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从法律法规、思想道德、业务流程以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增强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也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华军.浅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J].当代会计,2018(3).

[2]李献英.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时代经贸,2017(24).

[3]金宏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2).

作者:尚远超 单位: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