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中职学前舞蹈教育研究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中职学前幼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着教育前进的有效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进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师生对舞蹈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性,当然也存在共同认知的方面。在共同认知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从教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并不明确舞蹈教学目标的职业素质应该从哪几部分入手,也不明白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具体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浅显
从学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多为舞蹈内容的实训课程,诸如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民族舞学习课程、幼儿舞蹈等,但是缺乏文化理论课程,也缺少舞蹈鉴赏课程。当然舞蹈课程缺乏选修课等内容,导致学习内容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台上示范并讲解舞蹈动作的规范与要领,学生则跟着教师的动作与进度进行模拟,待教师将全部舞蹈动作示范完毕之后,学生回忆并分解动作,逐步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少很多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简化学生的思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教师的统一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机械式的模仿行为,会严重限制学生的思维拓展。
(四)教学实践效果较差
在中职学前专业舞蹈实训教学中,一般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师与学校对学前专业舞蹈实训表演的训练不够重视,难以为学生提供演出机会,导致学生缺少舞台表演的实践,在日后的职业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怯场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2)学生的实践集训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年,前几年几乎没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指导,实践训练的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学校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讲解,但是相对的讲解实践不足,无法对每个人进行详细指导,且讲述的内容多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关,与舞蹈相关的内容较少。
(五)教学评价存在弊端
教学评价应该包括阶段性评价、成果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形式,但是在实际调查中会发现,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单一评价,将评价方式进行结合很难做到;对评价的主体来讲,任课教师占据着评价的主导地位,学校其他教师的参与程度较少或者完全没有,这也导致了教学评价的单一性。这种评价体系只会让学生过分关注考试内容,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自觉忽略。
二、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上,许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前没有任何的舞蹈经验,这就导致在教师看来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学习时却极为困难,难以达到教学的要求。此外,还有身体条件的限制以及未来职业目标模糊、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低下等原因,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舞蹈学习没有任何的动力,还变相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压力。
(二)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缺乏艺术文化知识的训练
在中职学前专业的教育中,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过高,而专业课的文化知识学习内容较少,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技能训练较多,但是对舞蹈鉴赏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较为稀少,缺少丰富的理论知识,无法实现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的基本要求。在部分学校还存在重文化课轻艺术课的现象,舞蹈课程的课时量较少,学生的学习任务过重,很多学生感觉只是接触了一个皮毛,便已经要准备考试了,与教学实际有着较大的偏离。
(三)教师的知识储备薄弱
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与时代进步相协调的,这也为教师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导。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师,要深入了解当前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职业素养需求,并将这种职业素养需求融入教学之中,从而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在教学方面应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符合教学的要求。在自身知识储备加强方面,教师不仅要充实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当代社会所需要人才的职业素养,将幼儿园需要的人才素质添加到教学的素质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毕业竞争力。
(四)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发生问题之后,难以做到责任到人。在教学体系上,没有较为先进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和舞蹈教学目标,教材采用的也是陈旧的版本。一些教师对先进的教学理念难以重视,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当然,这种现象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良好的舞蹈功底,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加上教学课时安排较短,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此只能够勉强完成教学任务。
三、提高中职学前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设立明确、具体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任务执行的前提,是教学前进的重要航标。在明确目标的保证下,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中职学前幼儿舞蹈专业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职业素养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短期目标内让学生对本专业进行系统清晰的认识,了解学前幼儿舞蹈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应用;中期目标内则是着手开展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与相关的认知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等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需要;长期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技能与职业实践的对接,为幼师职业生涯的岗位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职业素养的培训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良好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注重礼仪和行为的规范化程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进而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目标。如思想感情、身体协调、学习能力等内容都要充分考虑在内。在个性化的目标制订上需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蒙古舞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明确蒙古舞的风格是什么,是否符合学生自身的条件:如果不符合,选择其他舞蹈,如果符合,则为其制订后续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好舞蹈风格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舞蹈鉴赏,先让学生了解蒙古舞的动作特色与韵律特色,进而深入了解蒙古舞的内涵;然后进行舞蹈动作等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此传授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创新几个符合蒙古舞特点的连串动作;教师根据其创造的舞蹈动作进行指正,保证学生能够达到一边做、一边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以及提升其在舞蹈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二)对舞蹈内容进行创新
这个创新要求既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学生,教师所传授的舞蹈终究是有限的,在日后的幼儿执教生涯中不可能啃“一碗饭”到退休,为此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则需要专业教师教授引导。具体的过程表现为:首先,要加强幼儿舞蹈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基础内容打扎实,对深入内容的掌控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其次,要加强基本动作要领的精通程度。学生职业生涯的舞蹈创新来源一是理论知识,二就是基础动作要领。最后,要保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之中达到优势互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指导,就学生的个人优势进行发掘和放大,为学生日后的舞蹈创新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相适应
中职学生的在校时间并不长,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能,就需要与自身的优势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学生具有明显的好动特征与求知欲望,但是在心理承受力与自控自律方面则较差,为此,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传授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求学生的动作标准,可以在逐渐锻炼中完善,否则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这就需要教师对舞蹈教材进行有效的改变,侧重精髓与必修的内容。幼儿园舞蹈与成人舞蹈存在较大的区别,加上中职学生刚刚从少年这个年龄段过来,对幼儿有着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充分吸纳学生的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学生包括幼儿对传统舞蹈的热爱程度并不足,对街舞、鬼步舞等则是情有独钟,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相关的学习内容。
(四)采取多种舞蹈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一个主体性,那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自主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由教师为学生制订学习任务,教师属于外援,只在学生陷入困难时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分层教学法则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潜能,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将实力接近的分在一组:舞蹈基础强、学习快的制订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发挥一般的可以制订普通的教学目标;学习较差的则为其制订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整体实力,方便教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另外,还有心理暗示法、多媒体运用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法可以运用在教学之中。
四、结论
中职学前幼儿舞蹈专业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虽然文中已经提到了一些方法,仍然需要教师与具体情况进行结合,从而保证教学可以顺利进行。
作者:吴海燕 单位: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中职学前舞蹈教育篇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开放,各地政府纷纷增设幼儿园以容纳更多的学前幼儿,幼儿教师的供需现出断链局面。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培养未来幼儿舞蹈教师综合能力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幼儿是一类特殊群体,面向幼儿的舞蹈教学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特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分析
(一)内容分析
幼儿舞蹈创编建立在幼儿身心发展之上,同时该课程还以“舞蹈”“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将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二)目标分析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主要介绍幼儿舞蹈的特点、动作、创编方法以及创编实践,意在提高幼儿的舞蹈创编与表演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的精神,同时培养其主体意识,提升其创造力、表现力,提高其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幼儿活动设计”课程奠定基础,也为其教育实习做准备。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情况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优
部分教师未更新自身的知识库,未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调整舞蹈创编内容,将学生锁定在一定的框架内,不利于其从死板的环境中走出来,也容易使其陷入学习困境,也加剧了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仍套用“模仿式”教学法,即学生重复教师的演示动作,重技法训练,轻创编讲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由于学生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不同,舞蹈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没有正视这种差异,导致学生的潜能迟迟未被激发。
(三)实践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未协调理实的关系,将成绩分为两个模块,刻意将两者分离,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此外,部分教师以成绩论英雄,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功利化心理,不利于其深入研究舞蹈创编内容。(四)舞蹈契合度不高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舞蹈创编教学中未结合幼儿心理特征教学,导致学生在日后教学中,幼儿参与度低,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五)创新能力不强部分教师将教学锁定在特定的框架内,未跳出书本思考舞蹈创编内容,不利于幼儿创编能力的提升。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涵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职教师需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地位,结合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内容调整。例如,教师可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如舞蹈方面的,规范学生的动作,同时还可融入声乐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找到节奏,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为专业教育丰翼,化点成面。
(二)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要一改旧式“套用式”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表演、学生模仿成为固定套路,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陷入创编困境。这种“套用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创编体验感。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一段舞蹈视频,多次演示后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动作要领,然后按照异质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改编视频中的舞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让学生竞赛,以小组形式表演,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为评委,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情况然后打分,最终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分,选出最优小组。
(三)协调理实关系,提高创编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协调理实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可融入舞蹈方面的知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遵循“幼儿化”“趣味性”的原则,提高舞蹈创编质量。此外,舞蹈创编要有一定流程,该工作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有理论支撑,选择合适的导线,完成整套舞蹈动作的编排。在舞蹈创编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进行艺术构思,然后再根据特定的主题选择符合主题的音乐,然后再设计动作、形象、队形、位置等。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去幼儿园实习,可选择歌曲《跟我这样做》,设置多个动作,如叉腰、下蹲、双手举起等,让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幼儿做一个动作,并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另一个幼儿跟着该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使学生深入实际环境中,逐步提高其编创能力。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幼儿园“六一大联欢”舞蹈编排工作,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舞蹈创编技巧。
(四)重视心理研究,契合幼儿心理
中职学校培养幼儿舞蹈创编型人才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幼儿。幼儿是一类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待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又不持久。首先,中职学校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要融入幼儿心理方面的内容,编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全面为幼儿服务,揣摩幼儿的真实诉求,创新活动形式,使全部幼儿参与到舞蹈活动中。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从幼儿心理特征出发创编幼儿舞蹈。例如,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生性好动、贪玩、喜欢新奇的事物,学生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可综合考虑这三点因素,然后进行艺术构思,可选择欢快的音乐,创设娱乐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设计舞蹈动作、队形等。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生还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服装,如跳“兔子舞”,可让幼儿穿“兔子衣服”“胡萝卜衣服”,即带有相关图片的服装,能够体现特定的主题,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活动的兴趣。舞蹈创编不能脱离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要高度契合幼儿心理,从根本上提升其参与度。
(五)创新思维模式,促进能力培养
创新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开展也要以创新为舞蹈融入新思想,促进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幼儿舞蹈编创讲究灵活,幼儿参与度为教学有效性的凭证,如何创编新颖的、能够调动广大幼儿参与的舞蹈是每个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摆脱“拾人牙慧”的理念,根据幼儿活动特征编创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舞蹈。首先,教师不能拘泥于书本内容,要拓宽舞蹈创编知识面,使学生从固定的舞蹈动作、形式中脱离出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个渠道搜索舞蹈创编的相关内容,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例如,在舞蹈创编中可融入游戏,可以以“丢手绢”为例,将其与舞蹈结合起来,丰富幼儿舞蹈表现形式。此外,幼儿舞蹈创编还可以以歌词为例,如《拔萝卜》,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舞蹈动作,这首歌中有老爷爷、老奶奶、小猫、小狗、小姑娘五个角色,可让幼儿模仿每个角色的动作,使舞蹈动作更具趣味性。
四、结语
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更多的幼儿舞蹈类教学人才,弥补人才短缺的漏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行业发展特征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改变教学方法,从幼儿心理特征出发,创编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职教师要秉持生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教学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作者:李冰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学前舞蹈教育篇3
中职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且具备更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研究新型教学就是为了让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恰到好处的融合对于学生未来进行幼教工作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综合分析和探究音乐在学前教育专业独有的教学特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本文主要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角度分析音乐与幼儿舞蹈的融合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中职院校教师的能力、教师的分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音乐教学因师资缺乏、学生人数较多无法像大专院校那样开展小班教学,且教师大部分是从中学系列转换过来,坚持中学音乐的教学习惯,但中职学校的音乐课教学显然专业性更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1.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掌握良好的音乐与幼儿舞蹈技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有重要作用,但部分中职院校比较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以至学生为了应付文化课考试而把课后时间通通花在文化课复习上,使学生音乐与幼儿舞蹈学习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2.教材不符合教学实际
我国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历史较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各个学校都是根据本校的情况自行制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所选择的教材内容多且难度大。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是幼儿教师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没必要掌握非常难的音乐技巧。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分析和探究教材,根据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3.忽视学科的内在联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与舞蹈课程虽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二者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但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科的内在联系,在授课中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在课程设计中无法将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有机融合。
4.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普遍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一句句旋律、歌词教唱,学生复制学习,很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但中职学生是在网络环境渗透和多元化思想熏陶下成长的,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音乐的真谛,会出现消极应付的情况。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5.教师缺乏教学变通能力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所接受的大都是专业的音乐训练,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与需求,没有深入分析教材,仍然使用音乐院校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精神。而学前教育专业有着自己的特有研究对象,学科特色鲜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较呆板、乏味,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特点,背离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融合的策略
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深层内涵,体会舞蹈的动态美感,将抽象的声音艺术用可视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来,或者用声音语言表现肢体语言的情感,让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应通过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的有机融合,有效地刺激学生的眼睛和耳朵,生动地呈现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的有效结合。
1.突出个性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幼儿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实用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而将音乐教学与幼儿舞蹈进行融合,能够突出个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幼儿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的节奏欢快,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勤劳自信的小姑娘的形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就只会机械地唱出歌曲的旋律,不能很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而加入舞蹈动作,教学效果就会有显著改善。教师可为“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竹林和山岗……”这段旋律配上幼儿舞蹈基本动作,如摆头、双摆手、跑跳步等,使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形象顿时映入眼帘。教师还可以为“噻萝萝萝萝萝萝哩噻萝哩噻,噻萝萝萝萝萝萝哩噻萝哩噻……”这段音乐配上旁按掌、跳踢步、击掌等舞蹈动作,将小姑娘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与幼儿舞蹈的融合教学,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提高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幼儿舞蹈更好地融合,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享受,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咏鹅》的旋律优美简单,教师可加入一些扭跨、摆头、摆手、踱步等幼儿舞蹈动作,使鹅那种自在、悠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学生表演欲。这样,既可以创新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又能够改变学生对音乐固有的认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表现形式。
3.开展幼儿舞蹈创编
唱、跳、编是幼儿教师必修的专业基本功,而“编”在三者之间起着媒介作用。音乐与幼儿舞蹈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幼儿的神态、肢体动作及日常生活场景转化成幼儿舞蹈动作,通过音乐旋律把这些零碎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为其将来所从事的幼教工作带来新颖的教学理念。
4.提供展示舞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大班化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众多学生的音乐才华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音乐与幼儿舞蹈融合创编并进行表演,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学生的音乐和舞蹈才能在演出中得到展示,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与自豪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从学校课堂的“小舞台”踏进社会的“大舞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音乐与幼儿舞蹈的融合打破了固有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刷新了学生心目中音乐课的概念,不仅突出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和幼儿舞蹈课堂独有的特色,更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充满了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个性化,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舞蹈创编,提供展示舞台,使学生能够满足未来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旭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09).
[2]黄小蓝.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实训教学探讨[J].艺术品鉴,2018(18).[3]廖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29).
[4]刘时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
[5]曹鲁琰.在舞蹈中感受音乐———浅谈中职学生舞蹈模块课中音乐的运用[J].职业,2017(15).
作者:张越沫 单位:福建省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