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古典吉他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3-01-12 11:17: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古典吉他教学研究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古典吉他教学研究3篇

古典吉他教学篇1

古典吉他传入中国后,由于其风格典雅、音色柔美圆润、音质纯厚,受到广大吉他爱好者的喜爱,现今虽然在演奏与学习上有了相应的发展。但专业的古典吉他教育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大部分学习者对于基本的演奏不能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右手的基本演奏技巧上还处于一定的误区。

一、右手的演奏姿势

想要弹出好的音色,不光是手指,整个右手的姿势对于整个演奏也是至关重要的,右手姿势是右手技术的基础,也是最容易产生错误与误解的技术,所以在平常练习时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给右手手指运指弹奏建立良好的基础。手在拨弦之前从手臂到手腕、从手掌到各指均不应用力紧张,应自然放松。右上臂、前臂和右手放松自然地悬垂,右手的手型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成握球状,从手臂到手腕、手掌再到指尖,形成自然的圆弧,手腕处最高,呈拱形状,给手与琴弦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如右图)。如果右手手型出现右手腕弓形弯曲不够,手腕内侧紧挨着面板,会导致手指活动缺乏必要的回旋空间。时刻牢记正确的姿势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摆出来的,因此正确掌握右手的技法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左手是技术、右手是艺术。

二、右手手指的运指技巧

古典吉他演奏的根本问题是音色和音量的有效控制,就其演奏效果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右手的控制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右手在完成本身技巧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音色美,所以右手正确的运指也应以音色与音量的基本要求为准。

(一)右手手指运指拨弦的技巧

右手手指不是简单的触碰琴弦让其振动就完了,右手的运指拨弦运动分为:触弦、压弦、绷弦和放弦四个过程。

1.触弦:先为右手手指、手掌、手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右手i(食指)、m(中指)、a(无名指)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时触弦。首先把指尖以足够精确地放在琴弦上以准备拨弦,触弦前的手指只是运动,触弦后方可正式发力拨弦。其次触弦要非常轻柔,轻触也就是说手指开始运动用力非常轻,右手指要非常柔软。再次,手指的发力点在于大关节(即指根),但用力要柔和,而中关节(即第二关节)则辅助大关节略微带一点点力,而小关节(即第三关节)则要完全放松,全部放掉力气。注意:由于受到琴弦的反作用力,放掉力气的指尖(小关节)可能会出现倒弯现象。那些能发出好的声音,控制好音色与发音,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手指动作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触弦的。

2.压弦:在触弦后有一个压弦的过程,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过程,往往都去关注绷弦这个过程了。在触弦之后才发力压弦,而不是拨弦。整根手指瞬间发力压弦,对弦施加压力把弦垂直压向音孔方向,而不能指尖用力把弦向音孔外方向拉。压弦是把弦压到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决定了弦的反弹幅度,也就决定了音量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使弦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振动。无论给弦施加多少压力,一定要感觉到弦在你手指下的运动。

3.绷弦:紧接在压弦之后的一个过程,把弦压到一定的深度,再用拨弦的方法将弦绷住。绷弦的方向也应向琴身音孔方向稍侧一点(与压弦的方向稍有变化),绷弦只是一个瞬间动作,手指将琴弦绷紧保持住,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蓄势待发的动作。绷弦时手指三个关节都要用力,当然拨弦的主要力量来自大关节,其他两个关节只是辅助发力。

4.放弦:放弦是决定声音的最终因素。在绷弦之后,整根手指要立即松开、放掉力量并自然舒展,放弦动作要干脆、果断,放弦动作和弓箭手拉满弓之后放弦射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放弦的速度越快、爆发力越强,琴弦的势能释放就越彻底,手指放弦的方向则是面板(音孔)的垂直上方,使琴弦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以尽量大的振幅做振动,就能获得最好的音量和音色。而手指应尽量选择向音孔内部方向离弦。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触弦、压弦、绷弦、放弦四个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四者是紧密关联的整体,这样就会产生富有丰满共鸣的声音。

(二)右手手指运指拨弦的发力技巧

吉他在弹奏时右手手指要善用“巧力”,不能用“蛮力”,要做到松弛有度。弹奏时,右手手指始终是处在相互交替的“发力”与“放松”状态。我们知道大关节是拨弦的动力源泉,在右手手指“发力”时要养成用大关节发力的习惯,因为只有大关节发力拨弦,才能使琴弦充分振动起来,手指才能轻松地弹出厚实有力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在右手运指拨弦时,手指发力是个综合性的动作,在整个发力运动过程中,不可能只出现一个关节就能发力的现象;大关节是主动发力的,中、小关节是被大关节带动的,而是仅仅配合大关节运动,主要起到传递力的作用,所以正确的发力部位应当用手指大关节来发力。拇指也应当用大关节发力而不是要用手腕来帮助压弦。(如下图)学习用大关节发力是古典吉他右手技巧训练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右手指独立性、耐久性和敏捷性的关键。靠弦奏法便于牢固掌握正确的右手大关节发力的用力方法。但不能把大关节发力的方法教条化了,应该以人体生理的自然发力为重点,以放松为主要原则。而在不靠弦奏法时常使用中关节发力的方法,当然也是在大关节的基础上运动的。中关节发力声音比较容易有颗粒感,而且动作较小,也容易弹得快速,但较之大关节发力来说,要弹得坚实也不是很容易,需要对拨弦的每个细节有更多的控制。所以无论第几指节发力,都是在第一关节发力的基础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的区别。右手手指在发力时避免一次性发力运指拨弦,只会一次性发力是多数习琴者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次性发力运指拨弦只有“打”弦动作,而没有“压弦使弦绷紧”的动作,过早发力会产生明显的击弦杂音。注意做到在正确触弦之后才瞬间利用爆发力,第二次发力压弦。因此,绝对不能在触弦之前就发力拨弦,一定要在触弦后瞬间发力压弦使弦绷紧,紧接着又立即放掉力气,整根手指彻底放松。特别是在弹奏慢速旋律时这种两次发力的感觉更明显。那些能控制好的音色,发出好的声音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两次发力动作的。

三、右手手指运指拨弦的放松技巧

放松是每个演奏者都期望具备的能力,对于有些初学者在弹琴的时候感觉右手很累、很紧张,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发力点不对以外,那就是还没有掌握好弹琴时的放松的问题。放松就是指手指从发力后回到自然状态。触弦之后手指瞬间发力压弦使弦绷紧,放弦后手指又立即松开并放松。弹弦时发力是瞬间的,音被弹响后,力要迅速释放,手指放松回归自然,为下次发力做准备。因此右手在运指中,手指要富有弹性,手指从用力状态回到放松状态的切换要非常快速。只有这样右手拨弦才会轻松有力,如果发力与放松掌握不好,右手就会出现累、紧张的情况。还会严重影响右手运指的敏捷性、独立性和耐久性。在右手拨弦运动中,触弦和放弦时手指侧重于放松,压弦与绷弦时手指要侧重于用力。如果用力太多则手指僵硬、出音粗糙,太过放松,则缺乏力度、出音单薄且音量较小。总之,要正确处理好拨弦过程中“紧”与“松”等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松紧适度”的弹奏效果。右手手指的运指技巧,对于许多习琴者在练习的时候往往是忽略的,大部分把重点都放到了他们认为很难的左手,并没有对右手进行过很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右手手指的运指方法和基本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巩固右手各手指,使其更具有独立性、敏捷性和耐久性。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帮助初学者更深入的理解右手的基本演奏技巧,明白右手运指的重要性。

作者:潘青峰 单位:湘南学院音乐学院

古典吉他教学篇2

古典吉他是一种可独奏,也可重奏或伴奏的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古典吉他具有完美的和声、美妙多变的音色的特点,又易携带和易上手,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古典吉他演奏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自己在古典吉他教学上的一些有效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古典吉他教学健康和专业化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许多古典吉他老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过多的注重考级而注重作品的数量进行拔苗助长,甚至学生想弹啥曲目就弹啥曲目,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曲目,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来学生因基本功不扎实和知识不系统,学生学到一定的程度出现“走不动”的现象。因此,在古典吉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是进行分类,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学生科学的安排不同练习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二、精选教学教材

随着我国古典吉他爱好者人数的日益增多,市面上古典吉他的教材也五花八门,不符合学习者实际情况。教师要有甄别精选体现学生认识过程和能力发展的科学编排教材。教材要有古典吉他弹奏的一些基本技巧、方法和曲目,也要有一些传唱广的流行曲和世人传颂的简易小独奏曲。编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自低至高具有合理的阶梯性,并且教师在古典吉他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的增减。这样,便于学习者循序渐进的高效学习

三、重视基础演奏技术训练

古典吉他的演奏者要充分表现乐曲的音乐内容,必须要有扎实和丰富的基础演奏技,基础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和前提,这就需要加强学生基础演奏技术的练习。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轮指、排指、音阶、音程及分解和弦基本功的练习。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演奏技术,才能为未来个人艺术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动力。

四、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教师在古典教学中一定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过好姿势关、指法关、节奏关、单音练习关。伴奏上讲应先让学生弹分解再弹扫弦,应把C大调和A小调教完再教其他内容,教学内容在学生可接受和完成的范围内,学生学起来也感觉轻松和有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比较高,学习的动力也就足,学习效率也就高。

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教师要注重学生操作吉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他们自学、表现和演奏等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会学习。学生既要能够理解古典吉他曲目,也要会应用独自能够自如的表演出来。学生学习吉他各方面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比较轻松,自热而然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

六、重视演奏形式多样化

古典吉他是一件多声部和声乐器,其演奏形式丰富多彩,它可以独奏、重奏、也可以以合奏。但是许多老师教学中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演奏形式采用单一独奏,大大的降低了古典吉他演奏的欣赏性。教师在古典吉他教学中,走出单一化的独奏形式,要将不同的演奏形式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演奏形式向合奏、重奏、协奏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能够理解、感受和享受古典吉他带给乐趣。

七、加强肌肉控制能力训练

在多年的古典吉他教学中,发现大多学生存在音量小、音色不美和节奏不稳的问题,这主要是肌肉控制力弱引起的。采用双手拨琴弦时用力与放松的肌能转换和不断变换训练方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肌肉控制能力。

八、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古典吉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古典吉他的教学。在我多年的教学中采用环境教学法和范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

(一)环境教学法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古典吉他教学中,采用小组分组教学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音乐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感受音乐、把握音乐的能力。有时把同一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节奏感、音色、音量和音乐感觉的训练。有时把不同年龄、水平、兴趣和性格的分为一组,如音色曲练习组、速度曲练习组、音乐性训练组、力度训练组等,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让学学习者互相学习和带动,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悟与把握。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演示性分组教学、预习性分组教学、问题性分组教学。通过不同的分组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对广和好的良心性学习音乐环境氛围,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不知不觉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古典吉他的知识并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范例教学法

在古典吉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各种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及生理和心理特点,遴选一些特别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和范例性的教学内容(曲目)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在进行轮指的教学时,选择《回忆》开始部分的10小节作为练习内容,利于学生右手动作幅度控制的训练,早起教学中常选用《霍塔舞曲》和《威尼斯狂欢节主题与变奏曲》等变奏曲,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演奏技能进行训练。通过范例教学法选用最典型,最有价值的以点带面练习曲目练习,能够起到较好的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习效果比较好。在古典吉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及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易学、能学、爱学、好学和学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光锋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古典吉他教学篇3

近年来,古典吉他在国内外发展迅猛,古典吉他的音乐表现形式多样,既可通俗又可高雅,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受欢迎。但古典吉他学习周期较长,演奏技巧训练体系严谨,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训练的过程过于漫长枯燥,很难坚持。古典吉他合奏,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演奏者的演奏难度,使初学者能够较快地通过这项乐器进行音乐表达。目前,吉他合奏团在我国多数音乐院校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但在非专业院校尚未普及,主要原因是针对非专业院校吉他合奏团的组建方法及训练经验较欠缺。

一、古典吉他合奏的发展现状

古典吉他是吉他类别中艺术表现力最高的一种,其音乐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既可演奏音色多变的旋律,又可演奏丰富的和声,这使得它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伴奏乐器。吉他便于携带,应用场景广泛,同时,不同琴弦上音色不同的等音,使得吉他形成了独特的音响,这是同类及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1]。古典吉他合奏一般由3—5个声部组成,每个声部由一件或多件乐器演奏,合奏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音量及音色的均衡和统一,在起奏、分句肢体语言等方面达到一致,学生之间需要保持高度的默契和相互配合。古典吉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师队伍的构成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多数古典吉他从业者只关注古典吉他独奏的推广,却忽略了重奏、合奏等吉他艺术形式的推广与教学,合奏在古典吉他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训练意义[2]。由于古典吉他拥有大量复调作品,采用合奏形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和声听觉、旋律感知等诸多能力。同时,声部间的配合能够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古典吉他合奏相较于独奏而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乐曲表现时的演奏技巧[3],作为长期在非专业院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合奏的教学形式努力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并喜爱上古典吉他这门乐器,使学生通过古典吉他的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古典吉他合奏教学的重要作用

非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让所有学生都具有高超的琴技,而在于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生活增添一个排解压力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重点之一。古典吉他合奏教学的课堂特点,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这种互动能有效提升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利用合奏课形式将学生个人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巧妙设计成集体性的互动练习,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促进。通过合奏,不断检验并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进而在日常练习中纠正触弦、发力等基础动作,并加强对节奏的准确性、力度、速度感等的培养。同时给多名学生布置合奏任务,引入竞争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动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通过合奏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古典吉他合奏课以相互配合的训练方式反复构建学生的内在听觉,让学生学会倾听,激发学生把握乐曲情绪的可能。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应用与实践,可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使学生获取更多的音乐感受。对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吉他合奏教学的乐曲训练过程,需要反复聆听声部间的织体变化,并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准确表达乐曲的情感。这个过程使学生通过对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与倾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准确把握各种音乐风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当前,全人教育模式下的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越来越重视。吉他合奏教学过程中,学生除练好自己声部之外,还需要对其余声部进行熟悉,以确保合奏时各声部间准确的配合。在合练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讨论,完成乐曲要求的各项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各声部间的层次,从而达到完美的声场效果。在力度上要求学生分清各声部的层次,遵照音乐整体效果的需要。吉他合奏过程要有足够的默契,否则会出现“气口”不一致的情况。演奏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专注于自己声部,更要注意其余声部的内容,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声部间的层次。在长期反复练习中,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提高合作能力,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4]。而在非专业院校中,培养学生团队与合作意识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帮助其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

三、古典吉他合奏在非专业院校教学中的探索

(一)吉他合奏团的筹备工作是其前提

1.吉他合奏团的乐器种类及替换方案

高音吉他,其定弦高于普通吉他纯五度,即:一弦为B,二弦为#F,三弦为D,四弦为A,五弦为E,六弦为B。在合奏团中相当于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声部或管乐器的高声部。高音吉他的音色相比普通吉他来说更加明亮,因此,大量的旋律及和声会出现在这个声部,在合奏团中分第一与第二高音吉他声部。中音吉他,即普通古典吉他,音色柔美,表现力丰富,既是独奏乐器,也能在吉他乐团中担任伴奏声部,相当于交响乐团中的中提琴。中音吉他是多数人弹奏的吉他,深受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低音吉他,调音比中音吉他低四度音,比高音吉他低八度音,即:1-B,2-#F,3-D,4-A,5-E,6-B。体积比普通吉他大,音色比中音吉他低沉,相当于交响乐团中的大提琴。在吉他乐团中,通常演奏低音区的伴奏和旋律,根据乐曲需要也可以担任独奏部分。倍低音吉他,以中音吉他低八度音定弦,比低音吉他更大,指板更长,拥有更长的弦长。音色低沉,相当于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吉他隆,比倍低音吉他低八度,有着更粗的琴弦和更大的琴体,指板没有品格。吉他隆的音色雄厚低沉,通常负责节奏音,在吉他合奏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乐团吉他的替换方案

由于非专业院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要组建一个正规编制的吉他乐团比较困难,使用普通吉他进行替代,是比较可行的替代方案。高音吉他的替换方法是使用变调夹,夹在普通吉他的第七品,就可以达到高音吉他的音区,但缺点是如果遇到高把位的乐曲,演奏困难会加大,对团员的演奏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低音吉他和倍低音吉他的替换方案,是在普通吉他上安装低音吉他或倍低音吉他的琴弦,这样便能得到相应的音区,但由于吉他构造的差异,此方法转换之后的音量和音色相较于合奏乐团的专用吉他会差一些。

3.吉他合奏团的人员编制

合奏中各声部音量的平衡至关重要,其音响效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正三角型,倒三角型和菱型,主要通过声部乐器数量和演奏层次来区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非专业院校能达到菱型音响类型的乐器配比,人员编制分配比例见表1[5]。

(二)合奏前的基础工作是其必备条件

非专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必要的基本功训练是不可缺少的,训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吉他基本演奏技能和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两大内容。如基本持琴姿势,左手按弦的基本规范,右手拨弦的手型和发力点,右手指甲的修剪打磨等,简单的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各种节奏组合的训练,五线谱读谱能力的训练等。基本持琴姿势的讲解和训练是所有基础训练的第一步[6],正确的持琴姿势能够更好地给乐器提供稳固支撑,有利于演奏过程中左右手的发力和放松,提升演奏准确度和速度。同时,统一的持琴姿势亦可以提高演出的观赏性。乐团中除吉他隆外,其余各声部乐器与古典吉他形制一致,因此,在持琴姿势和基本演奏方式上也与古典吉他保持一致。乐团各声部音色的整齐统一,是体现乐团“和谐之美”的必要条件。音色主要由右手的指甲形状和手指触弦点来决定,这一部分内容的训练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修剪出适合自己的指甲形状,如何找到合适的触弦点及如何掌握手指正确的发力。在指甲修剪过程中,使用标号为800或1200的砂纸进行打磨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必要的打磨可以使指甲达到一定的光滑度,演奏时更容易发出“干净饱满”的音色。乐团在演奏过程中,不同声部会出现大量的旋律性或和声性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基本持琴姿势及基本演奏方式训练之后,引入带有换把的音阶练习和右手琶音练习也非常必要。通常可以选取两个八度以上的塞戈维亚音阶和阿瓜多的琶音练习曲进行训练,亦可以选择部分流行乐曲进行辅助训练。上述各项内容通常需要一个学期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同步加入五线谱视奏、节拍训练、唱谱训练、简单的重奏乐曲训练等。

(三)建立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习社群是合奏团的核心

1.学习社群的建立

以乐团为单位组建学习社群,在社群里只要有“带领”作用的成员在规定之内带头勤奋练习,其余成员自然会被学习的热情所感染,在互相鼓舞中不断进步。成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下,都专注于训练,不被外物干扰,那么排练时的全神贯注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倘若没有这一积极因素的相互影响,排练时不专注,排练时间又不到位,排练的成效一定是极低的,这与排练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具有“带领”作用成员的培养和选定,是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必须对所学内容具有极大的热情,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来完成学习过程,并且具有一定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通常这一成员由团长和声部长担任。在群组模式中引领式成员的带动下,学习的主动性会彼此带动、互相影响。此种状态下,学生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以仰恩大学吉他合奏团为例,乐团素有早训的习惯,团员之间会相互监督、相互影响,努力上进、积极坚持。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自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处于这种环境下,乐团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进步。在团长的带领下,团员随着吉他演奏水平的提升,会增强他们学好吉他的信心,一点一滴积累对吉他、对音乐的热爱。在累积的过程中团员对于乐团的归属感也会越来越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群组目标的确立

无论做任何事情,一个坚定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乐团的团员们来说,登上舞台时的成果展示无非是支撑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练习的最大动力。而且,笔者还发现舞台的大小、权威性和专业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员们排练的积极度。对于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可适当考虑通过“以演促教”的方式,安排超出其实际演奏能力的乐曲。在强烈的舞台表现欲驱使下,能够激起他们的斗志,这种通过演出适当“拔高”的做法,提升了学生的训练主动性。有压力才有动力,学习工作都是如此,在适当的压力下人能发挥出较好的水平甚至爆发出个人潜能,在教学中也应适当给学生一些压力,通过演出或考核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示是一个极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式,也能更好地发现学生此阶段的不足,便于及时指出、修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进步。在准备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更有目标、有指向性地练习,对于薄弱的地方会更加注意练习,相比日常较为自由的练习,这种有目的的练习效率更明显,更有成效。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有固定的大型演出4—5场,以及若干小型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舞台表演机会。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想要获取演出机会而努力提升自我的现象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并且越是大型活动,学生进步的速度越快。

(四)通过作品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由于非专业院校学生的音乐能力良莠不齐,因此,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7]是体现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以笔者所在的仰恩大学为例,分层教学可以减少大班教学中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跟不上进度而产生的挫败感,亦可以避免出现程度较高的学生因为进度太慢而“吃不饱”的现象。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科学全面地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手指条件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了解学生的吉他演奏和学习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组。第二,针对不同组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授课和训练。第三,对经过一定周期训练的学生进行重新考核,目的在于验证第一次分组教学的效果,同时依据新的考核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组。第四,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级别的乐曲进行训练。在合奏训练的各个阶段,尽量选择一些改编自流行乐曲的合奏曲,这些乐曲的旋律往往通俗易懂、传唱度高,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其旋律,可以更好地把握乐曲的情绪、呼吸、句法、层次等,更容易增强学习的信心。作品的选择可通过问卷等方式进行,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偏好,再根据学生喜好选择乐曲。亦可直接提供几首乐曲供学生选择。总之,乐曲的选择需尽量贴近学生兴趣,兴趣是提升学生内驱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才能使其积极地投入训练。

1.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非专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乐器大都是由于兴趣爱好,并非专业学习,因此,能用在乐器学习和练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学生无论在演奏技能,还是音乐知识方面,大都基础薄弱,这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退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品的选择尤其重要,难度稍大且传唱程度不高的乐曲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进行声部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例如,四声部合奏《寂静之声》,由于一二声部是旋律声部,就必须由节奏把控能力较强和乐感较好的同学来演奏,不然,难免会造成旋律主题不够流畅,影响乐曲的整体表现力;三声部则均为和弦,就要由右手琶音快速清晰的同学演奏,否则,会失去乐曲和声的推动性;第四声部是低音声部,应该由对节奏掌控能力更好的同学来演奏,不然,整首乐曲很容易越弹越快[8]。在众多团员中,时常会出现个别充满热情但又不适合演奏这项乐器的学生。他们的演奏能力偏弱,但他们又极其向往舞台表演。乐团强调的是集体意识,不应放弃任何一位有热情的团员,应为他们“量身定制”演奏内容,是提高他们乐团参与度的有效方式。例如,可为他们编写打击乐声部的内容,使他们可以和其他团员一样获得演出机会,增强集体荣誉感。最终,通过排练和演出获取的“成就感”,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学习音乐。但是这对改编者的要求较高,能够编写出乐器之外的能够“锦上添花”的声部是一个挑战。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合奏训练的初期,应找一些较简单的合奏乐曲进行训练,例如,《Jinglebells》《Alwayswithme》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旋律简洁明朗,速度适中,易于掌握。乐曲的技巧也相对容易,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能很快把握整首乐曲的基调,有益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在没有弄清楚学生程度的前提下,就贸然安排具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将会增强学生的挫败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简单乐曲训练之后,再进行旋律较为复杂的乐曲的练习。例如,《寂静之声》《郊游》等。建立曲目库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训练的有力保障。以级数为难度划分标记,对乐曲进行整理并建立曲目库,其目的在于能够快速便捷地根据团员的水平,选择符合他们演奏能力的乐曲进行训练或演出。因此,在建立曲目库时,应充分考虑乐曲各声部的节奏、技巧等方面的难度,合理定级,避免产生太大的难度跨度。

四、结语

合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使处在不同演奏水平的同学都能够在合奏训练中获得较好的音乐体验。目前,古典吉他合奏的作品偏少,大部分作品靠指导老师改编。由于作曲专业能力受限,导致改编作品的艺术价值不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这是制约吉他合奏推广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吉他这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乐器,使学生了解音乐,为他们埋下一颗“音乐的种子”,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同时,通过合奏形式的训练和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青.浅谈古典吉他及其乐曲特性和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M]//陈志.吉他艺术(第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34.

[2]杨育林.论古典吉他教学中“小组教学”的利弊及其和一对一教学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0(7).

[3]林胜仪.吉他二重奏的实践要点[J].中国音乐,1987.

[4]杨俊峰.钢琴二重奏教学探倪[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4).

[5]佚名.如何编组一个古典吉他合奏乐团[J].吉他杂志,1978.

[6]熊映垚.少儿古典吉他教学有效提升途径的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7]钟晓霞.高中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3).

[8]王亚利.“师范院校手风琴重奏教学”之体会[J].黄河之声,2005(3).

作者:卜繁波 单位:仰恩大学文艺教研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