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计算机基础课程思考3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0引言
在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教师要重视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总结了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探索了深化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实践研究水平。
1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正被更多的人应用,所以高校要迅速开展计算机教育课程,使学生拥有计算机基础使用能力。教育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重视程度的提高,使更多高校意识到计算机已成为基本教学任务,对现有基础教学环节进行完善。高校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通过理念创新等多种方法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并同时完成文化和技术基础的内容讲解。按照课堂教学计划合理布局,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展现计算机应用成果[1]。
2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机网络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按照现有的概念、标准和技术要领,对特定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标准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使学生了解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根据基础模式的改革规则和标准进行分析,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书籍编纂过程时,要先根据教学目标划分三个等次,即基础网络应用、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在特定等级内,学生都要充分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概念,通过积极的学习以及教师引导等多种渠道,获取网络上可以了解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方法[2]。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要了解网络应用安全技术,根据以往学到的理论知识,思考如何构建相对安全的网络体系,并满足特定的科研教学需求。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涵盖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通用教学,在特定的教学范围内,计算机专业学生要了解每个层次的教学重点,根据教师的引导合理提升自身能力。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1)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利用最完善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学生快速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内容,通过兴趣引导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技巧。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结合的策略,使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表格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根据目前的教学标准,教师要对特定的教学案例进行优化,对经典案例合理分析和评判,使学生以最短时间获取相应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自信心倍增,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知识学习。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理论知识的探究,并在课堂上讨论和补充相关知识,以下提供了两种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充分展现并合理运用了网络教学的优势:①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师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②应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展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核心优势。(2)新技术应用。①虚拟仿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解方法,教师既要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装过程和原理,又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和财力的限制条件下,对计算机组装流程进行训练,充分展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获得计算机组装到运行的成就感。为了满足基础教学需求,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仿真技术对基本计算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并在特定平台内为学生搭建组装项目,帮助学生快速了解CPU、内存、主板等部件的安装方法[3]。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安装效果进行打分,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础知识理解效果。②慕课。作为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的一种全新方法和手段,慕课的出现,让学生拥有了全新的基础知识学习渠道。学生在进行慕课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摆脱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对后续想学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完成理论框架的构建。慕课应用过程存在相应的优劣趋势,首先,学生自觉能力较强的,可以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分析和整理,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慕课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环节,在课堂内教师还要继续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探讨,学生可以对相关衍生知识进行磨合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后续的学习进程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回答问题以及提交作业的比例和质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完成慕课知识的传授,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对相应的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管,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从而制定并完善教学计划。(3)调整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办公软件等相关内容,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完成对应知识的补充,并根据课程需求合理进行调整和分配,按照教学需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应当完成相关计算机证书的考取,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目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标准,各大高校要及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热点课程。如安卓程序设计、硬件维护与故障排查、云计算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特定领域拥有足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想法充分进行知识探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4)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更充分发挥其优点和特长。由于讲解的内容相对复杂,学生在整体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方法,为学生创建特定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课堂上,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对学生想要获得的知识进行探究,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摆脱枯燥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展现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以学生所交作业质量为导向,根据所交作业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按照已经设定的教学标准和目标,学生在教师的理解下结合特定实例展现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完成知识框架构建,最终完成设定目标。针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帮助,通过框架引导方式让学生有阶段性的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终获取对应的基础知识。
4结语
随着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创新教学改革形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不断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4-8]。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全面构建更加高效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进一步保证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有效开展。
作者:莫庆庆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赛恩斯新医院学院
计算机基础课程篇2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扩招专业中经常会涉及的课程,其重点在于教给学生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且让其能够学会利用计算机设备以及现代互联网技术去搜集整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讯。由于该课程拥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一项极大的考验。由于高职扩招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各不相同,因此想要用旧有的教学模式上好他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其实并不容易。鉴于上述情况,应当进一步推进“分层教学”模式在相关授课过程中的运用实践,进而帮助学生搭建起全新的学习平台。
1案例分析
以我院2019级、2020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扩招学生为例,其中大部分属于退伍军人,而且其年龄也存在较大差异。虽说这些扩招学生平均年龄为31岁,但其中却不乏40岁以上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因此对于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谓是一知半解,而这类问题也对于相关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过去,教师总是需要对同样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才能够让扩招学生消化吃透。虽说学生也在努力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但实际学习效果却一直并不理想。鉴于上述情况,其实可以按照“分层教学”的思路逐步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当然,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建立起系统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够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的性质以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计划。疫情期间,由于需要居家隔离,所以本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便立足于实际情况开展了线上教学的探索实践。疫情后期,虽说学院早已解封,但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还是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应用实践,并且逐步建立起了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2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高职扩招背景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如下。
2.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用好“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要提高对于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要对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以及实践操作水平进行调查了解,进而提高整体分层工作的针对性。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尝试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教学目标以及后续各个环节的教学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以确保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虽说高职扩招学生的年龄、教育以及职业背景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但为了保障整体教学秩序,还是需要对其进行统一编班管理。为了简化后续教学活动的组织难度,因此建议在班级内部完成对于学生的分层。在分层之余,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为学生留出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而保障其学习积极性。以此为起点,还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1]。与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相比,扩招学生由于经历过社会的残酷,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几乎不需要担心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当在完成分层工作之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思考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之上。总体来说,在参考学生计算机基础测验成绩之余,建议将有教育基础而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确定为A层,之后需要将有良好学习积极性,但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确定为B层,最后需要将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确定为C层。
2.2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学生的分层工作之后,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具体来说,需要想方设法保证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进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打好基础。由于A层学生的教育基础良好并且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要注意提高其教学目标的难度,进而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并且帮助其提高学习质量。对于B层学生,则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加深其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点或是实践操作步骤的印象之上,需要教师运用他们感兴趣而且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完成这部分学生的教学工作[2]。对于C层学生,则应当将教学目标放在打基础之上,首先要让其正确认识计算机技术对于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之后要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真正帮助其将计算机技术转化为自己就业和生活的新动力。
2.3教学分层
(1)教师应当按照分层备课的原则完成好各个环节的备课工作。重点在于对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预判,进而提前制定必要的优化改革措施。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知识点呈现方式,从而帮助其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需要先筛选出各个章节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完成上述备课工作之后,需要重点把控动手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语言。对于C层学生,要尽量使用激励性质的语言引导其完成好各个环节的动手实践操作工作[3],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操作时间,进而让其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B层学生,则应当尽量使用启发性质的教学语言引导其对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A层学生,要通过相应的引导激励语言让其能够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进而帮助其完成好各个环节的学习任务。(2)教师需要在“分层教学”模式的指导之下完成好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授课工作。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以B层学生为基础并且通过相应的引导干预措施让整体教学工作向A层和C层学生靠拢[4]。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拥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可以尝试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好具体的学习任务。因为扩招学生大都经过了职场环境的洗礼,所以说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要强于普通高职学生,而这一特点也为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11]。以上述改革实践为前提,应当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之中利用好线上学习模式的优势,进而引导扩招学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结语
高职扩招对于高职院校内相关科目的任课教师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其做好相关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并且根据扩招后的实际教学形势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本文立足于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希望能够在高职扩招背景下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化南 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基础课程篇3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愈发重视计算机应用教育,为培养大批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各大高校不断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改革路径[1-2],但多年来长久不变的、固定的教学方式逐渐脱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材的陈旧也成为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重难点。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教学应将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发展,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做为启发者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引,但就当前情况来看,教师主要是以“填鸭”的教学方式,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理论做为主要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对实践的需要。“填鸭”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明显降低,因此,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路径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课堂讲授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各大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过多地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术理论作为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应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教学,真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热忱。目前各大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中都将教师的理论教学时段设置时长过长,导致学生变成了“思想上的巨人”,在实操过程中变成了“行动上的矮子”,使本就难以实操的计算机项目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懂得从课堂中汲取的知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举一反三,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难以按进度进行。
1.2计算机课堂教材创新度不足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针对所教学生的基础素质进行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材改编,做到因材施教。但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程度展开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普遍对教材的编排规律没有真正的掌握,只停留在书本上较为浅显的知识,不利于在根本上改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3]。
2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能否精准地被学生接收关键在于课堂讲授质量的好坏,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知识点的独道解读会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将课堂的教学重点由理论转移至实践[4]。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结合当今较为流行的科技教学手段(多媒体)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相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课堂讲授质量优良程度。相较于传统教师采用黑板与粉笔的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精准传授,可以直观地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讲解,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
2.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体设置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堂改革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保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基础。在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构建新式的符合学生基本需求的教学内容。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计算机实践教学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老式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体系中计算机实践教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教师的讲解过程应由浅至深,充分发挥教师课堂领头人的身份,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初步了解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在不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同学的身边安排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互助,在教师进行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有示范的计算机操作就近学习,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2.3教师的引导实践形式
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入课堂实时考核的评估体系,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时,如何联系实际应用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应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将实际操作潜移默化地应用至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中。在课堂考核中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实践知识,建立师生对学生课堂实践应用的评价制度体系,推动课堂实践的进行,让学生在课堂考核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激励同学在接下来的计算机学习课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需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障进行紧急处理,此种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对教学的课堂关注度,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3面向专业的分层次分模块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模式实施过程
3.1实施的保障
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为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提供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平台。高校的研究平台、网络计算机实验室、网络计算机课程中心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外部条件,为计算机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研究的计算机教研室中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讲师设置为5人。在这十位教研室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8人,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功能有深刻研究的教学团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以及刻苦的钻研精神,对学生日后需要面对的计算机市场有着较深的认识,可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重新设定新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体系,对当下教育发展的动态以及动向进行教学模拟。高校也需为教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与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大学进行交流合作,给教师到实际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
3.2面向专业的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走向基础课程实践的改革前提。高校需要根据计算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不同需要,前期设定好课程设置,如计算机应用范围、专业软件、计算机工作的后续要求等。在前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需要对计算机专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的剖析,与计算机教学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设定完成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框架。在中期的企业合作交流中,邀请优秀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企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训。通过座谈,逐渐加深校企合作等活动的教学工作。如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其后市场营销专业、商务专业英语开设《Office高级应用》,在国际商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办公自动化》,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加开基于Excel的《会计实务》,物流管理专业加开《统计学软件应用》[5]。
3.3面向专业的任课教师负责制实施方案
在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中安排资历较高的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相关的专业教学,取代面向全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资历较高的负责教师应与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后期跟踪调查并与学生进行随机交流,结合用人单位的计算机专业需要开展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如针对会计专业用人单位的计算机需要,对岗位中要求较高的数据处理以及文本编排进行主要教学,将Excel的使用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与财务相关的插入函数以及数据表格制作等,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了解软件的更高程度应用技术,在Word的教学部分就可以简单带过。对于国际商务专业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更注重网络的操作应用,任课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重新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在出现教学问题时可与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各位教师研讨解决[6]。
3.4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一对多大的机房课程讲授模式,联机的授课方式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但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中缺少了实操训练。选择与专业相互对接的教学模式可整体驱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法,如采用网络线下教学模式,可自由定义教学模块加强师生活动交流,如目标式教学、立体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开设下(如,钉钉),可实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掌握,根据大数据分析重新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以及难易度,通过匿名评价的方式,使课程以及课程设置良性循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分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服务应该与专业的应用目的相互融合,创新制定新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本文的研究范围相对广泛,仅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供了教学模板。可以本文为基础对具体的专业计算机教学进行更为严谨的调查设计,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模式,重点培养适合各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要,体现高校办学特色,从而达到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智海.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20):149~150.
[2]洪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网络平台上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9):76~77.
[3]刘燕,段宏伟,张巍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3):57~60.
[4]莫春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06):67.
[5]李凯敏.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97.
[6]郝国芬,刘春玲,王德强,刘坤峰,张焕生.面向专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66~69.
作者:王淼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