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过程中,风险管理是指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对策等多种管理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主动出击,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预判地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中,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经济损失,进而提高经济收益。科学的风险管理也可以将工程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损失进行转移,如保险公司等。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完善而成熟体系,项目管理人员依照体系流程对风险实现动态的评估、预防、处理,使项目处于受控范围内。风险管理需综合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才能把风险降至最低,保证项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理论指出任何工程都存在着潜在风险,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对提高工程收益、准确把控工程工期、有效把控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1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与其它工程明显不同,主要由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特殊性所决定,例如,建筑规模庞大、结构多变、整体性较强、不能移动,这就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相对于其它工程具有地理位置特殊、安全质量管理要求更高、生产周期长、露天和地下混合操作等诸多特点。因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车站及区间固定在特定位置,整体与附属结构之间难以分离,对周围房屋建筑、市政管线及道路设施等有较大影响。同时土建施工为动态过程,根据工程进展及施工方案情况,要临时占用市政道路及绿化设施,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具有生产流动性,同时这种流动性体现在各参建单位及人员跟随构筑物的位置而转移生产地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与设备也要随施工位置的变化不断转移操作位点,这使得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因素处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给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带来潜在风险,空间和人员的变化也将牵动其他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变化,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2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2.1风险统计手段较为含糊,缺乏较规范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于其它市政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特点。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及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在不同城市建设轨道交通也会面临着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成熟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应将工程施工风险通过数理统计及概率模型进行评估、计算,但这需要有大量数据做支撑,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构建可靠模型。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短,通车线路基数有限,并不具有提供足够数量风险样本的条件,因此不能构建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目前,我国轨道交通正处于全面建设高潮,而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多是以施工人员的经验总结和在实际案例基础上进行草拟,具有较大缺陷,缺乏规范性工具。
2.2风险等级划分不够明朗,难以指导实际管控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施工风险等级主要以施工人员、第三方伤亡和环境影响三方面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模式过于笼统,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其中,风险等级的划分只是对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并不具有预防性,不能从根本上防控安全风险的发生,而只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对安全事故进行判断,属于事后划分和评估。这样的划分方式缺乏实际生产指导价值,使得安全管理具有延后性,不能有效指导实际的风险管控工作。
2.3安全风险划分主观性多,划分手段缺乏客观性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主要依靠安全管理人员个人经验,而缺乏大量数据及案例支持,使得安全风险划分具有较强主观性,客观性不足。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结构,对于风险的认识和判断不同,对于安全管控认识程度不同。这样就导致安全风险划分存在多种形式,如按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进行划分,根据安全事故发生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行划分等。对风险的不同划分手段,使得大家在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时存在较大的难度,经常出现理解偏差。
3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完善安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
为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采用风险分层管理制度,按照政府监管层、建设单位决策层、总承包单位(投融资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等分层管理。为强化风险分层管理效果,各参建单位设置安全监控管理部门,根据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制定针对性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严格管控。
3.2落实安全风险把控责任制度
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风险分层管理层中,政府监管层负责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并组织协调工作。政府监管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相应的法规与制度,强化监管与执法力度,定时开展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工作,做好总结备案工作。建设单位总公司决策层则全面负责轨道交通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同时负责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和审查。总承包单位(投融资单位)管理层负责在对应的管辖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的组织和监管,具体到线路建设各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控。如岩土工程勘察部门负责勘察、提供完整准确的岩土工程信息;环境勘察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环境调查信息;总体设计部门负责对施工线路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并监督线路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汇总、审查,并对施工安全风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警。而每条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单位负责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及施工各阶段的风险评估。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的安全风险监测与防控。监理单位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进行巡视,监督安全风险监控的落实情况。第三方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现场安全风险的监控和应对策略的咨询服务。
3.3增强隐患的排查和安全管理力度
为进一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平稳推进,各参建单位必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管力度,同时对安全隐患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当遇到重大及以上安全风险及隐患时,组织各参建单位专业人员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和跟踪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必须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将安全隐患的排查日常化、制度化,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应该设定固定的安全检查日,调动全体人员的安全检查积极性,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排除。定期邀请安全专家对安全风险管控策略进行优化,并对安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和品质需求,也为城市交通建设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发展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由于风险管理不到位,常常发生市政管线破坏、地面塌陷、房屋沉降、交通事故及施工人员伤亡等事故事件,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土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等,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也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腾飞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刘廷东 单位: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篇2
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现状,简要分析了安全管控信息系统的管理理念,并着重探究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最后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而城市轨道交通则是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难”的有效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建设规模较大,且具有专业多、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特征。安全生产是实际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为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快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控信息系统的管理理念
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进而强化对于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改善实际施工效果。因此,信息系统本身必须贯彻落实根本管理理念,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团队合作。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要求全员参与其中,包括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和设计方,且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的特殊性质,还可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始终强调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紧抓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并进一步兼顾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二是分级管理。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分级管理措施,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充分调动现场管理资源,保证管理效率。此外,分阶段管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具体是指依据轨道交通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对管理重点进行划分,以确保管理效果的最大化。三是追求管理效果。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对于城市整体建设、整体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追求管理效果,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效益,力求成为整个城市的表率和典范。
二、现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现场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综合管理平台,其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与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标准无缝衔接,保证各项配套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1.标准化建设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土建施工、机电施工以及装饰施工等多方面的专业质量标准,综合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制定系统的管理办法,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执行都能够有所依据。其次,需要对各项管理指标进行细致化处理,尝试将复杂、综合性的问题转变为若干个简单问题,并依据大数据技术将各项指标的管理标准具体化。最后,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标准、施工流程、施工内容进行标准化建设,使用统一表格检查各项指标,促使高专业化的检查项目转变为常规性检查项目,尽量降低各类检查对于专业能力和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检查的可操作性。标准化表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级要素”,一级要素是对检查对象的基本划分,包括岗位职责、施工人员、作业区域、作业设备以及成品保护。二是“二级要素”,二级要素是对一级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如通信施工的开孔、开槽施工、光缆、电缆施工等。三是“三级要素”。三级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且每一项三级要素均具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同样需要依据施工环节的不同给予差异化对待,简单的施工内容可以设置“合格、不合格”两项标准,复杂化的施工内容则可以采取十分制的评分体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检查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能够有效将复杂化的问题转化为常态化、简单化的问题,且能够将多项制度、规定中的差异部分进行统一化处理,为施工管理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资料。
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需求的角度来看,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两大类功能,其分别为现场检查、评估和信息收集、分析、协助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载体的不同划分为移动版和Web版两种类型。移动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验拍照。在开始检查之前,系统自带的影像设备会对检查人员及施工现场进行拍照取样,以实现对检查人员的综合监控。二是日常巡检。日常巡检需要涵盖各个施工部分,其主要为常规化检查。具体检查时可以依据项目差异性而采取多类别的检查方式,检查任务由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向信息化管理平台上传检查结果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料等。三是图像采集。图像采集主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取证,从而为后续的奖惩处理做好数据汇总,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四是合作检查。该功能需要多名现场管理人员共同使用,即对某一施工项目进行分工检查,检查完成之后再汇总生成检查单。这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检查效率,且能保存检查原始资料,以便于实现互相监督。五是数据缓存。任何检查项目和信息资料均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直接传输至管理平台,鉴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殊性质,施工现场难免会存在无网络的情况,而数据缓存功能则能够实现数据暂存,等有网络后再上传即可。Web版管理平台的功能如下:一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指的是整个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全部基础性信息,包括标段类型、参建单位及相关参建人员等。二是权限管理。现场管理过程中,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有着较大差异性,而权限管理则是保证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的关键所在。三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主要依靠数据库技术实现,其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保存。四是问题追踪。问题追踪功能是问题整改工作的信息化表现,其能够实现对问题的实时追踪,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问题整改情况,同时还具有短信通知、提醒督办、超时警告等基本功能。五是汇总排名。各项检查内容的最终结果将统一展示在“排名”板块,其包括各个单位的月度评分和季度评分等。同时,各个单位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链接来获取管理评分原始数据,从而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评分情况,便于后续整改和优化管理工作。六是工作考核。工作考核功能可以直接向各个单位、管理人员反馈具体的考核结果和考核周期等数据,同时也能够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七是数据维护。信息化系统会自动以24h为周期,对各项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维护,同时也能够清理后台缓存数据,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实际运行速度,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卡顿和崩溃等问题。
3.配套制度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制定配套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单位、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措施等,并将配套制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相互连接,最终构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首先,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建设现场信息的实时管理,各项建设信息和资料均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自动传输至管理指挥中心,便于管理人员发布相关的管理指令。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实际的管理效率,且管理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控制,管理效果明显提升。各项检查要素和评分标准的细致化划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性,颠覆了传统工作检查体系对于检查人员的依赖程度。此外,与传统的检查标准相比较,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检查标准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可操作性较强。而工作考核功能的使用则能够从根本上纠正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错误态度,规范化施工成为了常态化现象,且能够避免感情分、印象分的存在,最终的评分结果也更加客观和真实。为实现对于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信息化系统还将施工现场相关资料面向整个社会进行公开,鼓励施工单位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最后,从考核结果的角度来看,最终的考核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而各项奖惩措施的落实也并未掀起负面声音,这充分显示管理信息系统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四、结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场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关单位需要深刻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安全管控的重要性,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各项检查标准,并构建全面安全管控体系,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作者:刘丹丹 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篇3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是整个轨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交通系统的行车安全。在当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加速了通信技术与信号系统的融合发展,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对驾控系统、旅客信息、语音广播等与公共网络相连接,但是实际的运行中,经常会受到病毒的影响,使得轨道交通的系统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需要设计出一个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二、安全背景
在我国当下对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进行扫描后发现,接入到互联网当中的系统,多达100多个,同时分布全国15省份,20多个城市,在系统当中的远程监控、资产管理以及工程安全系统的建设,都与互联网产生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就使得在实际建设中,出现较为明显的技术短板。
(一)设备安全
首先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与信息系统建设中,基本上主机终端、控制设备、网路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不到位,因此就会导致在系统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外部人员进入到系统当中窃取信息的可能性,也相应在与互联网连接时,存在着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二)软件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系统,在信息系统方面,始终存在着远程命令执行、目录遍历等系统的漏洞问题,这样就会导致系统当中一些较为敏感的信息,出现被恶意操控的情况。
(三)管理制度
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系统运行中,在系统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中,始终无法保持一个良好的落实效果,因此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研究文|王春军摘要: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网络的设计方式,从安全风险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结合信号系统的业务特征以及网络的架构方式,提出针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防护体系,保障系统在运行的环节,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较强的运行能力。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备安全;访问控制
三、系统风险性分析
在当下信号系统的运行中,主要是为了让列车行驶中,提供引导和调度的功能。因此全部操作控制与指令控制,都会涉及到列车的发车、停靠等信息数据。一旦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外部的攻击,就会引发内部的误操作,进而引发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系统当中的指令操作,需要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恶意的指令就会隐匿在一些表面正常的流量当中,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对系统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一)区域未设置访问控制措施
在对信号系统的设置中,一旦缺乏对内部系统交接位置的隔离处理,例如在进行设置中,存在信号系统与综合监控、旅客信息、广播系统等诸多系统之间的连接防护处理,就会导致在这样的环节,受到外界恶意程序的攻击,使得系统之间的网络信息传输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信息传输混乱的问题。在收到这样病毒攻击之后,会马上对其他部分系统造成直接的干扰,进而贯穿信号系统,形成大规模的攻击。
(二)缺乏网络检测
信号系统的构建中,需要对列车的信号数据信息,进行不断的交替与重复处理。但是,在这个环节一旦缺乏对业务数据的操作以审计,就会导致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例如,在一些异常操作数据信息,会在受到攻击威胁之后,出现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下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对于信号系统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就始终无法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信号系统安全制度与方案。只有保障在实际的信号系统规划、建设、运维等环节,始终全面提升信息的安全需求评估,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1]。
(四)事件监测与响应不完善
当下信号系统的设计中,虽然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方面的意识教育与宣传并不足,因此让其日常工作开展中,对危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高[2]。
四、设计方案
(一)总体设计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方式,要基于白名单机制,对于信号机制当中的区域边界、通信网络、计算环境等,进行安全防护的管理,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系统安全环境[3]。之后,对于信号系统的行为,在基线以及业务基线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同时全面结合其大数据分析技术当中的建模分析方式,形成信号系统的态势信息的良好处理,这种可视化的处理方式,极大提升了信号系统的稳定性。
(二)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1.安全通信网络
当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系统设计中,由于该系统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数据传输系统的控制,因此在网络的搭建中,需要基于独立的专网方式进行处理。其次在信号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中,也要积极的利用工控防火墙的方式,保持与其他互联网系统的安全隔离处理,之后基于安全策略的配置,始终对系统单元的数据信息进行良好的隔离与处理[4]。之后,在系统当中的安全策略基础下,对数据信息的传输实现安全方面的合理限制,分为不同的权限,实现良好的禁止。其次,在信号系统与其他类型的系统隔离处理上,需要搭建出一个可靠的防火墙。这样的防火墙设置,是为了保障信号系统始终有着较强的独立性,不会轻易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让其系统可以实现独立性、完善性,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实现流量数据信息的充分保障,并在异常流量流入信号系统网络当中,得到针对性的处理。信号系统的整体建设环节,其部署到网络边界当中的工控防火墙,就是一种基于最小通过性原则的方式,进行响应的系统部署。之后基于业务方面的各种需求,对白名单进行完善。适当的开发一些IP,以及配置相应的端口,对其中流量进行严格的监管[5]。
(三)完全边界监管
1.访问控制
信号系统当中的业务特征角度进行分析,在设计系统运行中,往往需要连接多个不同的子系统,从而形成系统之间的联动操作。因此,这样系统的运行环节,就要积极的保障对其安全区域进行加强防护力度。例如,进行具体的运行中,与其他的外部系统连接中,会导致原本独立的系统出现了系统边界,在这个位置上的防护设置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受到外界一些攻击和操作的影响。在对全部威胁到信号系统的问题,都需要得到针对性的分析,加强访问控制的权限设置,实现精细化的系统外部接触管控。其次,在信号系统与外部系统的防护中,可以积极的利用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对其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信息数据,则可以纳入到白名单当中,进行高效率的信息传输。在这样的系统设计方式下,极大的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能力。其次,还要加强对一些非业务形式的访问,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问题。
2.入侵防范
对于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应对网络当中的入侵行为。在具体防护中,首先加强网络流量当中的异常攻击行为,加上对攻击数据信息的拦截以及相应。在当下较为主流使用的方式,是采用特征签名、沙箱以及网络行为白名单的防范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不同技术当中,可以发挥出不同的功能性。当下信号系统比较适合使用网路白名单的技术。而系统当中的控制中心则是利用部署工控入侵的检测技术,全面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检测水平。
3.恶意代码防护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设计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与一般系统的构建方式不同,在其信号系统的设计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以及软件,都是一些专门使用的程序。在其进行安全系统的设计以及分析中,就需要结合起实际的系统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处理[6]。首先,在信号系统当中的控制设备访问处理中,需要充分的保障系统的正常状态下,可以很好的提升处理的能力。其次,还要在信号系统的协议处理中,可以拒绝其他系统的进入。这样所起到的防护效果,极大提升了一些恶意代码的进入,提升了信号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4.安全审计防护
在安全审计的过程中,始终都需要基于一个特定的安全策略,保障记录系统的配置、系统活动、用户活动等信息的处理中,利用检测、审查、监测的操作方式,及时的发现系统当中潜在的一些漏洞问题。在这样的系统处理基础上,经济的对系统开展全面的改善与处理。这是当下系统当中审查评估工作的重点所在。采用安全审计的处理方式,不仅仅可以全面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系统的操作合理性。在对信号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中,需要始终从业务的运行特征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在控制中心、维修中心、设备集中站、车辆停车等信息的处理环节,全面提升检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另外,在基于系统的分析中,还要全面提升整体的设计效果。利用一个完善的处理方式,保障安全信号系统的各种异常操作,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5.安全计算环境
在信号系统的实际网络分析中,对于网络环境的分析十分重要。这是在进行设计中,基于信号系统当中的安全防护特征,发挥出白名单的机制作用,在系统的终端服务、进程、外联接口的位置,开展针对性的分析。其次,还要在信号系统的安全处理中,可以很好的让信号系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封闭性效果。另外,在进行系统的联网处理过程中,还要定期的更新病毒库,保障系统的动态化防护。系统完成了建设之后,就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并不需要进行二次的调整。而是要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让其信号可以始终保持一个安全的协议下,进行传输与处理。信号系统当中的工作站、服务器等各种类型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一个相同的操作平台进行操作。但是,一旦一些设备过于老旧,就会直接导致系统的运行换机,出现信号传输的效率低下。因此,现阶段进行病毒防护的系统搭建中,需要使用一个完善的系统处理方式,全面提升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利用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方式,最大化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加强病毒特征库当中的安全防护手段,同时保障整体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以此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水平。在这种系统的信号系统搭建中,基本上在控制中心、设备集中站、维修中心、车辆段与停车场等位置,将其部署到工控主机的卫士系统软件当中。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系统当中的不同系统处理方式,有效的避免一些对信号系统影响的设备威胁到系统的稳定运行效果。
6.安全管理中心
建设安全管理的中心系统,是为了积极的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的稳定性,就要积极的在安全产品的信息管理过程中,推动体系的转变与处理。其次,还要积极的保障海量数据以及信息的处理中,对安全管理实现数据方面的良好模型建设。安全管理中心的处理方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布式的管理方式,并在系统网络当中的全部安全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7]。之后将数据信息传输到安全管理的平台当中,进行集中的信号存储,之后在这样的平台当中,集中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之后利用可视化的技术方式,让其全部安全监管的工作开展中,都可以实现可视化的操作,特别是在处理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处理的能力,保障对各种信息处理的问题,实现科学合理的处理以及提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建设中,始终都需要保障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合理设计,利用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中心,可以及时的采集到各种数据信息。在具体的处理中,一般情况下是将控制中心部署到安全管理平台中,之后在安全同通信网络的配置中,采用一个完善的安全措施。这种信号系统的处理环节,基本上涉及到安全事件、安全策略、安全运维等方面,进行集中化的处理以及把控。在安全审计以及安全审计的机制处理上,对其身份进行合理性的识别以及分析,之后保障时机的安全审计机制的处理环节,进一步的加强处理的效果,加强整体的审计模式。在系统管理的开展中,加强对不同系统环节的处理,特别是对于权限进行针对性调整。一个完善的处理方式,可以极大提升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加上对于信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保障审计的科学合理性。在对该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基本上是要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强度。在不同的系统安全设备以及身份识别中,保持一个较强的审计处理方式,这样才可以实现信号系统的良好安全管控方式,帮助人们在日常操作和使用中,全面提升处理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进行信号系统的建设开展中,要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从业务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加强对各种防护措施的提升,同时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合理性评估,让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提升城市的轨道交通的稳定性。
作者:王春军 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