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舞蹈教学范文

时间:2022-12-09 14:46: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传统舞蹈教学范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舞蹈教学范文

传统舞蹈教学篇1

一、舞蹈培训的意义

科学使人求真,道德使人向善,而艺术使人向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特别是在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美的修养上,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舞蹈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的培训承载舞蹈审美教育,它不是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心理欲求。在古代,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非常重视舞蹈教育。如周朝“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凡舞,有恢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官》)。这段记载就是说明古代的统治者已经懂得利用舞蹈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礼教观念输入贵族子第的思想情感之中。我国老一辈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也都非常重视美育。蔡元培主张以美育替代宗教,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通过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舞蹈艺术培训活动,培养他们认识舞蹈的美学特征,从而唤起其内心对美的追求。

(二)通过舞蹈培训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健康的身体外形和姿态,不仅反映着人们机体发育的完善程度,而且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人的形体,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它是形体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人们后天的生活环境、营养、活动等,对体形的发展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舞蹈培训对形体美的塑造有更大的作用。在舞蹈训练中要求他们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沉肩、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使整个身体呈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姿态,在运动中让他们消耗大量能量,使多余脂肪减少,保持适当的体重,为造就优美体形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舞蹈培训,原来有问题的体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事实证明,大学生通过舞蹈培训,体态原来有问题的会得到改善。总之,大学生通过舞蹈训练,既增加了对事物的审美判断能力,同时使自己的仪态风度更具美感。

(三)通过舞蹈培训增强大学生体质,保持健康的心理

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氏时,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虑,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让大家跳,舒展人们的筋骨,增强人民的体质,排除了“滞伏”、“郁闷”的潮湿阴沉之气,使人们恢复了健康。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伏尔泰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舞蹈参与者在自身形体有节奏的律动中,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气质神韵之美、节律之美和力量之美;在内情外化的运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精神和肉体的美感和快感,进入身心合一、内外交融的美妙境界。舞蹈是一种彻底和谐的艺术,既净化心灵,又锻炼身体。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指出:“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舞蹈活动可使大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与人交流思想、抒发感情、加强合作,消除紧张、郁闷、失落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

(四)通过舞蹈培训能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文艺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把艺术作品作为认识对象,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过去和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了解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无限多样的情感变化,从而以此为鉴,修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由于舞蹈艺术的再现性能,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对特定生活的真实反映,可以帮助观众正确地认识历史、了解现实。舞剧《丝路花语》,以新颖的动态形象帮助人们了解我国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欣赏到别具特色、奇丽优美的敦煌舞蹈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穿着爱好等人文景观,大学生通过舞蹈学习在审美中认识生活、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二、舞蹈培训的内容

(一)形体训练

形体教学是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它为良好站姿、坐姿、走姿的培养在身体素质方面打下基础。通过擦地、踢腿、蹲、勾绷脚等练习,加强肌肉力量、速度和柔软性及膝关节的坚固性和灵活性,做到髋关节和骨盆固定不动,增强腰、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进而保证站立的稳定性。加强腹肌练习,同时学会胸式呼吸站立中给人以提气的感觉,增加站姿优美的程度。保持良好姿态本身就是最好的运动,并且也是体态优雅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加大训练的难度,增强形态的控制能力,增强活力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形体训练的目的。形体教学要注重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形体训练不仅能提高形体的美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刻苦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思想作风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中外民族民间舞的培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最直率、最真挚的表现,蕴藏着广阔博大的民族文化内涵,传颂着中华民族自爱、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质朴、勤奋乐观的民族神韵。民间舞蹈语汇丰富、极具观赏性,大学生学习民间舞蹈不但能培训他们的民族精神,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而且能使他们得到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的训练。学习外国民间舞是通过几种有代表性的舞蹈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把握各国舞蹈的特色。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舞蹈素材,并学会一些动作组合方法,进而探索编排舞蹈小节目的规律和方法。学生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不仅对舞蹈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民族文化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能以开放的眼光来学习舞蹈,理解舞蹈。

(三)舞蹈赏析课的设置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大型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是根据傣族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它表现了王子召树屯和孔雀公主楠木诺娜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傣族人民热爱和平、善良温顺的性格,也表现了傣族地区充满诗请画意的生态环境和优美动人的舞蹈和音乐。所有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欣赏了舞剧之后,都会被那些善良的人性、坚贞的爱情所感动,也会通过优美动人的舞蹈,从外在形态直到精神内涵都能得到愉悦和陶冶,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崇高”。在舞蹈赏析课程中介绍经典舞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舞蹈作品《小城雨巷》美轮美奂,江南丝竹柔美动人,走在白墙碧瓦间,雨巷里少女们婀娜多姿的身影与江南小桥构成一幅如诗如画、清新怡人的水墨山水画,渲染了一派撩人心弦的意境。

三、舞蹈培训的方式

在舞蹈培训方式的设计上,既要有针对参与舞蹈创作、演出、比赛的较高层次的学生群体的设计板块,又要有面向大多数学生参与舞蹈的欣赏、学习和评论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舞蹈艺术教育的开放平台,让更广泛的群体在舞蹈艺术的教育中使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除了为音乐专业、小教专业、幼教专业开设舞蹈专业基础课和舞蹈实践实训课外,在公共选修课上为全院所有专业开设舞蹈与形体课、舞蹈赏析课等。另外,通过学校社团、协会,向全院学生开设舞蹈培训班,比如办中国古典舞培训班、芭蕾舞培训班、民族民间舞培训班、现代舞培训班、街舞培训班、社交舞培训班等等。组建学院舞蹈兴趣小组、舞蹈团,举办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全校性的舞蹈比赛。把优秀的学生分派到学院各系部,以点带面,带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作,在实践中体现出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舞蹈的学习、表达、创作过程后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舞蹈培训,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又能起到人文素质教育无法完成的审美教育功能。它服务于校园,弘扬先进文化,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静

传统舞蹈教学篇2

高职院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都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并提出民族民间舞蹈与高职院校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学习,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民族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历史并不长,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而开展的一门课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一个比较普及的中等专业舞蹈教学课程,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这项教学课程开设之后却发现,它不仅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教育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

二、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意义

高职高专舞蹈职业教育,符合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就在于要进一步培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人才要求,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理解。通过学习不同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技能,帮助学生建立传统文化意识,通过不同民族民间舞蹈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把握不同风格的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以满足学生毕业后未来舞蹈市场的需求。

三、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转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理念。对于舞蹈艺术而言,并非只有专业院校的学生才能够接触和学习,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同样能够在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招聘具有较好专业民族民间蹈基础的教师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而不是让其他音乐教师简单地教授舞蹈理论或者舞蹈基本功。只有系统规范化地学习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在高职院校挖掘有民间舞蹈天分的学生,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其次,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更具有针对性。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基础有限,因此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制定由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特色和技术技巧,从而有效地开展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设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根本所在。另外,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在教学语言上要更准确。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基础并不扎实,因此民间舞蹈教师首先要保证舞蹈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述和生动规范的示范,让学生准确地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除此外,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舞蹈起点低,往往不够自信。因此教师应该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与信心。并且,舞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启发学生对不同民族风格的准确把握,这也是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不二法门。民族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普及,对于全国舞蹈艺术的推动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不断强调新世纪的人才是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那么高情商和高审美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程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美学教育的标杆,通过自己过硬的艺术素养,使得高职院校民族舞蹈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张种丽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传统舞蹈教学篇3

民间舞蹈课堂教学兼具教育与艺术两种特征,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为增添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对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改革,不仅对课程教材进行改革,同时还需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只有如此才能有力地实现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民间舞蹈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自民间舞蹈课程创建至今,其形成了一些较为系统的课程教材,然而课程教材只适用于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而并非适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生。因此为改变上述现象,教育部必须依据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编写相应的课程教材,以此来凸显高职院校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特点,增强专业学生的水平与技能。为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则应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第一,设置具有精炼性的专业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可选取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对其舞蹈动作进行分解练习,以此来掌握动作规律,之后将舞蹈动作进行整合,以掌握民间舞蹈的独特韵味。通过上述方式,学生汲取其中典型的理论内容,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民间舞蹈课程的总体性,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第二,课程设置应具有逻辑性与协调性。所谓的课程逻辑性即是指民间舞蹈课程的设置应由简入难,从对动作的分解发展为对动作的组合。就目前的教学大纲而言,民间舞蹈的课程设置为由少数民族舞蹈学习向汉族舞蹈学习方向发展,此设置方式并未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并未具有可比性,同时学生还会对其中的某些动作混淆,进而产生误导。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强协调性。

二、提升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在高职院校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被传承至今,然而此种方式极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学理念,利用不同的样式对民间舞蹈进行教学。在授课前,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民间舞蹈授课中,教师应着重讲述民间舞蹈焕发出的艺术魅力,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染力。例如当学习苗族舞蹈时,教师可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如取材自《跋山涉水》中的《木鼓舞》,主要表达出苗族群众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此时教师可事先将此种精神对学生进行讲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可对该舞蹈的动作进行分解,重点讲述一些具有特色的舞蹈动作,并寻找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进而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对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之所以并未对民间舞教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并未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应充满教学热情,既要传授正确的民间舞蹈姿势,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时刻给予关注,以转变其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提升舞蹈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在当下已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大力度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不仅可有效地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与道具进行表演,在高职院校的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如下优势:首先,不同民族的舞蹈以及分解动作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更多模仿练习机会,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其次,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掌握民间舞蹈特色。然而,即便是掌握了某些舞蹈动作,在实际的表演中却始终无法表现出民间舞蹈应有的特色,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未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进行全面了解。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进行演示。例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时,教师可事先在网络中查找相应的蒙古族风情以及摔跤、骑马等视频,在课堂中进行播放,使学生了解蒙古民族的豪放的特点,进而将此种特点应用于舞蹈中,以全面展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民族特色;再例如学习傣族舞蹈时,教师可查找一些关于傣族的风情视频与孔雀舞蹈视频,并进行简单的讲述,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傣族舞蹈特色,进而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傣族舞蹈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

(三)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优化民间舞蹈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也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即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学校不可按照年级高低进行时,老师首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们欣赏进入教学,之后让学生们画出音乐的节奏,可以画线条来表示,在同学们各自画出自己的线条以后,进行分组交流,并且商量出一个最佳的方案作为小组的代表。各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介绍对歌曲节奏的设想,评出最优。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或者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比如校庆、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音乐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3]。选择一个比较具有表现力的歌曲,老师组织学生们设想音乐表现的情节和场景,讨论如何编排。在音乐情节创编出以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推荐适合的同学来表演,并且一起布置场地,制作或购买需要的道具,进行排练等等。在音乐剧的组织中,老师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尽量有参与感,并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比较正规的音乐剧无法开展,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做即兴表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3.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强调了人所具有的智能优势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数学学得很好,语文一塌糊涂;有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一碰到英语就抓耳挠腮,这并不是学生不努力,不想学好,而是有些领域对他而言是劣势。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对音乐比较有天赋,有的学生表现平平,有的学生可能表现出对音乐的一头雾水,老师要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除了智能方面的原因,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音乐熏陶等因素也会造成对音乐的理解不同[4]。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倾听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在倾听学生见解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音乐,产生新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三、结语

小学音乐的教学想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音乐的教学,让学生们在音乐中提高审美观念,加强情感体验,并能在未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在素质教育下,对小学生的教学我们提倡“审美与快乐”式教学,以快乐的教学方式,加强小学生的审美。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出传统课堂中所没有的快乐,对音乐学习的主动以及学习中的专注。另外,这种教学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合作、舞蹈等能力,一举数得。为了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还需要关注音乐教材的选择、小学生的个性、能力等的差异,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帮助小学生快乐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玮婷.“审美与快乐”式小学音乐教育探究[J].音乐时空,2015(17):174-174.

[2]王靖茜.探析“审美与快乐”式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4):151-151.

[3]潘燕.课堂因“你”而精彩——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模式初探[J].天天爱科学,2016(12).

[4]王小芊.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J].文教资料,2010(9):105-106.

作者:侯爵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