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12-09 11:54: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篇1

1工程概况

合肥市某项目建筑面积约26万m2,主楼层高18层~33层。本项目是以装配式高层共15栋单体为主体,辅以传统建筑形式的商业楼、幼儿园、地库等大型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高层住宅楼主要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接方式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项目整体预制率约52%,主要的预制结构有预制剪力墙、PCF板、叠合板、预制阳台和预制楼梯。地下室基础为基础梁+承台+筏板形式,地下室共两层,加强层为3层~5层,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选取8栋层高33层,加强层为5层的主楼,采用筑塔吊原位转换施工技术。考虑到地下室覆盖问题,加强层以下主要采用QTZ60系列塔吊,臂长60m,现场淤泥层深度较深,为确保使用安全采用四桩格构柱承台,使用时间平均约7个月。加强层以上为满足预制构件吊装需求进行塔吊原位转换,采用TC70系列塔吊,臂长降低为30m~40m。

2技术特点

在基础、地下室及主体加强层现浇结构施工阶段安装小型号塔吊,用以钢筋、模板、架料等材料运输。在装配式结构施工阶段拆除小型号塔吊,安装大型号塔吊,用以装配式构件安装吊运。在同一塔吊基础承台进行塔吊型号及臂长原位转换,解决大型号塔吊功能严重溢出的问题,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实现经济创效。在地下室施工阶段,考虑周边地下室覆盖范围,往往需采用长臂塔吊。而主楼施工阶段对臂长需求量较小,通过塔吊转换,减小塔吊臂长,有效解决群塔防碰撞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

3工艺原理

根据现场地基承载力、水文土质、土体分布情况等因素,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或PHC预制管桩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通过深化设计及厂家加工,将小型号塔吊安装所需的基础预埋节与大型号塔吊安装所需的基础预埋节,采用双预埋节内嵌连接形式加工成一体,按照大型号塔吊进行承台基础尺寸、配筋设计,设置于同一基础承台。实现在同一基础承台中进行塔吊型号及臂长转换,装配式建筑塔吊转换预埋节构造效果,见图1所示。

4操作要点

4.1施工准备

根据装配式结构设计图纸及构件拆分图,分析预制构件重量分部情况,确定装配式结构吊装施工阶段所需的塔吊型号、吊运位置、塔吊臂长、数量等。塔吊定位需考虑后期附墙安装因素。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大型号塔吊定位情况,确定基础、地下室及主体加强层现浇结构施工阶段所需的塔吊型号、塔吊臂长、数量等。按照大型号塔吊设计基础承台,确定基础承台尺寸、高度、配筋、混凝土标号等。确定小型号塔吊、大型号塔吊基础预埋件规格、尺寸、材质等参数。确保小型号塔吊、大型号塔吊基础顶标高在同一平面上。经设计单位复核确认后,由符合资质的厂家进行深化设计、生产加工。通过连接焊接等形式,将双预埋节内嵌连接加工成一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按照审批后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装配式建筑塔吊转换预埋节构造平面及立面示意图,见图2所示。

4.2地基处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因预制构件重量较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为满足抗倾覆验算,可结合项目情况,采用四桩格构柱承台或四桩PHC预应力管桩承台等形式。根据大型号塔吊吊运预制构件时最不利工况下,进行基础承台抗倾覆力矩、柱脚最大拉压力和水平力、钢板强度、焊缝应力等验算。设计深化后,由符合资质的厂家进行深化设计、生产加工钢格构柱或PHC预应力管桩。以采用四桩格构柱承台为例,现场应依次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定位、钻孔灌注桩施工、插入钢格构柱、挖出格构柱顶端、基础承台施工。灌注桩钻机施工时,需放出准确的桩位线,在桩位点打300mm深的木桩或钢筋桩,桩上标定桩位中心,并采用“十字栓桩法”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测量结果经自检、复检后,报请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钻孔管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方案控制沉渣等,钢筋笼入槽时应避免与孔壁进行触碰。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配合比、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断桩。格构柱插入灌注桩时,格构柱四周要加密箍筋与灌注桩钢筋绑扎成一体,格构柱插入灌注桩内的长度由设计确认。格构柱放入灌注桩时,要保证格构柱的位置准确,格构柱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钢格构柱焊接连接按现行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执行,焊接标准按二级焊缝验收。

4.3基础承台施工

先进行基础承台垫层施工,达到强度后在混凝土垫层上进行转换预埋节的定位防线。采用汽车吊进行转换预埋节的吊运,就位安装,确保位置、标高安装准确。转换预埋节校正核对无误后,开始安装基础承台钢筋、模板安装,模板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砖模或木模。钢筋及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现场验收,验收通过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须确保不得扰动转换预埋节,转换预埋节不得产生移动偏位。浇筑完成后,按要求进行基础承台养护。四桩格构柱承台立面及平面构造示意图见图3。

4.4小型号塔吊安装使用

安装塔机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塔机运行使用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100%设计强度。塔吊安装方案中,应确定所需汽车吊的型号及运输线路,确保塔吊安装时,汽车吊支腿部位地面承载力符合要求。依次进行安装底座、安装基础节和加强节、安装套架、安装回转总成和驾驶室、安装回转塔身、安装平衡臂第一节及起重臂第一节、安装平衡臂第二节及起升结构、安装第一块平衡重、安装剩余起重臂和变幅小车、安装剩余平衡重、安装起升钢丝绳和吊钩、接通电源试运转、升节至独立高度。标准节上的连接螺栓必须拧紧,合格率100%。每台塔吊安装后必须测量垂直度,垂直度应<4/1000,对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的塔机,立即进行整改。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轴销、开口销的正确安装,防止轴销、螺杆、螺帽、榔头、板手等物件高空坠落。每次顶升接高加节不宜太多,一般总高度控制在基本高度的80%左右为宜,后续顶升应遵循先附墙后顶升加节的原则,每次顶升在1天内完成。在塔机首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调试,检查各联接部位(爬梯、护栏等)的可靠性,润滑情况,对各安全、限位装置的可靠性、灵敏度等进行整机试验,确定无问题后,通知施工单位组织安装、监理、租赁单位进行综合验收。采用塔机防碰撞安全监控系统,每台塔机上的主控制器在对塔机状态(包括塔机转角、半径等)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同一施工环境下相互关联的塔机组成一个信息网络。每个塔机的状态信息在各塔机之间进行传递,主控器将本塔机信息和网络中的其他塔机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危险工况的报警及运行控制。

4.5塔吊转换及使用

在基础、地下室及主体加强层现浇结构施工阶段安装小型号塔吊,用以钢筋、模板、架料等材料运输。在装配式结构施工阶段拆除小型号塔吊,进行塔吊原位转换,安装大型号塔吊,用以装配式构件安装吊运。确定小型号塔吊拆除及大型号塔吊安装所需汽车吊的型号及运输线路,确保塔吊安拆时汽车吊支腿部位地面承载力符合要求。安拆路线如需经过地下室顶板时,则需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等加固处理。按照塔吊安装方案及塔吊使用说明书进行大型号塔吊安装,安装后按要求进行整机调试,确定自检无问题后,通知施工单位组织安装、监理、租赁单位进行综合验收。

4.6塔吊拆除

塔吊使用完毕后,进行塔吊拆除,确定塔吊拆除所需汽车吊的型号及运输线路,确保塔吊拆除时,汽车吊支腿部位地面承载力符合要求。运输路线如需经过地下室顶板时,则需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顶撑等加固处理。塔吊拆除作业区影响范围应设安全警戒线,工地派专人把守,非有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线,专职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各岗人员的安全情况,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塔吊拆除作业之前,组织学习塔吊拆除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对分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单独交底。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司机、吊装指挥、电工及检验人员要持证上岗。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冬季、雨季应采取防滑措施。塔机在降节过程必须锁住回转制动器,禁止做回转动作。四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禁止高空拆除作业。

5安全管理要点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监控保证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转换预埋节的规格、尺寸、材质、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转换预埋节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转环预埋节顶部连接塔身标准节部位在塔吊基础承台中上部标高要严格控制,保持水平。格构柱吊装时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焊接标准为二级焊缝。在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过程中,所用钢丝、绳索具、吊钩、吊环、钢丝绳卡、棕绳、尼龙绳等吊装工具,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5。塔吊标准节上的连接螺栓必须拧紧,合格率100%。每台塔吊安装后必须测量垂直度,垂直度应<4/1000,对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的塔机,立即进行整改。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方案控制沉渣厚度、标高、垂直度等,钢筋笼入孔时应避免与孔壁进行触碰。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安装作业之前,组织学习安装(拆卸)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对分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单独交底。

6技术效益

为类似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提供了技术借鉴及经验参考。适用范围广、结构设计构造合理、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7结语

装配式建筑塔吊原位转换施工技术采用内嵌式双预埋节实现在同一塔吊基础承台进行塔吊转换,解决大型号塔吊功能严重溢出的问题,在满足各施工阶段对塔吊不同吊重需求的同时,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实现经济创效。关键技术已受理,实用新型专利。为类似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技术借鉴、经验参考,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洪刚 吕善勇 王冠楠 周正夫 马素萍 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篇2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及概述

1.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装配式建筑物是由工业制造的结构体系、外围护体系、内装体系、设备与管线体系组装而成的,其集成了四大系统的先进性,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物的居住与功能需求。“装配”一词最开始出现在工业机器行业,是指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把多种机器零件组装在一起,并进行多重试验和复查,最后使配件成为合格的产品的过程。换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就是指施工人员在工地将所有预制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

1.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

1950年,我国开始关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并通过不断努力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和工业崛起,这一建筑类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到1980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得越来越快,并广泛应用于很多建筑工程中,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建筑行业的发展。1990年,虽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得到大范围宣传和普及,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工艺技术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所以预制装配式构配件的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建筑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建造工艺在许多工程项目中的采用率逐渐降低,推广受限。

2装配式建筑推广面临的问题

2.1推广装配式建筑面临的成本问题

推广是装配式建筑进入市场的关键步骤,但推广装配式建筑对企业的投入成本要求较高。目前,企业创建专业推广团队需要付出的资金、时间、人力、物力都比较大,装配式建筑构配件产量低且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推广的成本较高。

2.2推广装配式建筑面临的设计问题

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尚处在初始阶段,尽管各省市已经制定出相应的指导性政策,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模式、设计信息和设计标准仍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①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式缺乏创新,各环节协同工作不到位,导致装配式建筑的个性化难以体现;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信息相对滞后,总体设计水平偏低,因此其推广缓慢;③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化、模数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应用难度较大,且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标准化与模数化的理念指导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建造方式。

2.3推广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预制问题

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在工业化生产方面尚不成熟,严重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导致员工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生产设备不先进、人员对机械操作不当。尽管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工厂预制生产的,但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加上企业也没有构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导致生产出的预制构配件可能存在尺寸偏差,预制构配件的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造价高、质量差异大等问题很容易出现。

2.4推广装配式建筑面临的安装问题

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建设仍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整体质量难以保证,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与预制构配件的现场安装脱不了关系。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预制建筑构配件的装配连接是否稳定往往难以判断。另外,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装配方式比较单一,现场安装时,如果预制构配件的装配连接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建筑内各功能之间的布局就不能随意调整,想要调整就只有拆除,这样会增加造价,延长工期。
3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具体策略

3.1政府积极引导

现在,要想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单靠一个部门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政府必须整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政策资源,提高企业参与度,建立全面、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确保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落实到位。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普遍比现浇式建筑建设成本要高,所以企业的投入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创新情况,逐年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比例,有条件的可以将业务扩展到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中。同时,政府应鼓励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多考虑预制装配式建筑建造,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3.2建立健全配套机制

3.2.1标准配套

施工企业应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并以设计标准为纽带,统筹设计、构件部品生产、现场施工装修和机械设备使用等,形成紧密关联、配套协作的建筑产业化生产链。此时,施工企业可以采用一体化设计施工模式,推动建筑装配化、施工机械化、构件生产工业化、设计标准模数化,加强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设计效果,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3.2.2队伍配套施工企业应从专业设计抓起,打造现代化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培养一批优秀的装配式建筑专业设计人才,建立完善的部品部件质量验收标准,促进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工厂化,从而提高构配件生产质量。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对专业设计人员定期开展有关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建筑特点和结构体系的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保证专业设计人员掌握解决装配式建筑设计难题和合理规划建筑功能布局的能力,重视预制装配式构配件的连接设计。施工企业只有组建专业队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才有保障。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不只与预制构件的质量、现场安装人员专业程度有关,还与机械操作吊装技术、固定连接技术和水电安装配套技术等的应用有关。虽然这些技术比较成熟,但更重要的是施工人员要将这些技术集成和配套使用,并且要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水平和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进而才能保证现场安装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2.3监管配套

施工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逐步健全构配件生产企业诚信机制,以及各方主体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对装配式建筑的前期设计、采购和后期装配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把关和监管,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同时加大有关部门组织领导、协调和支持力度,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3加强装配式建筑示范宣传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不断壮大,为未来建筑新兴行业的出现和崛起奠定了基础。对此,相关部门可通过选取部分规模大、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产业基地和示范城市来进行试点示范,开展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进而在所有政府投资类项目中推广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扩大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实现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结合与城市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创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等方面相关的政策,扩大装配式建筑的潜在发展需求,促进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推广体系建设。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建筑技术追赶外国高质量建筑技术的重要途径,还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创新发展,更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建筑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既能更有效地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也能够更进一步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让更多的建筑企业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行业的改革变化,谱写创新篇章。目前,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已成为我国发展比较完善的一类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新型建造技术,并且受到了建筑行业和政府的青睐。所以,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保证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和后期装配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鹏举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篇3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层出不穷。装配式建筑技术是目前最流行的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其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建筑工程中开始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后,很多构件可以提前预制,比如预制楼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等。这样,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工程施工效率明显提高。[1](2)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了大量的预制构件,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有利于施工团队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趋于规范化与体系化。(3)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单位可以将许多建筑施工工作交给专门的工厂负责,从而有效节约了工程成本,显著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内容

2.1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施工团队在应用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时,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部分主要承载构件进行设计,并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这些构件的三维建模,得到各构件的详细参数;然后将这些构件交给专门的工厂生产,最终得到各个不同的混凝土预制构件。[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可以直接从工厂中购买各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并在施工现场对这些构件进行拼接和固定,最终完成施工任务。在具体使用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施工团队需要保证各个预制构件参数的准确性,同时做好预制构件质量管理工作,并制订完善的安装方案,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目标。

2.2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钢结构建筑工程中,施工团队要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来充分满足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要求。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团队需要对工程钢结构构件进行统计分析,明确钢结构构件的数量、尺寸等要求,统一生产与加工钢结构构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团队要充分发挥钢结构材料的作用,使得钢结构具有更高的韧性与稳定性。目前,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比较紧急的建筑工程中,比如灾后重建、铁路工程等。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普通住宅建筑中,这项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如图1所示。

2.3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全面贯彻了装配式理念,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1)外墙节点防水工程。在外墙节点防水工程中,施工人员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外墙拐角等特殊部位的防水问题。这些特殊部位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后,施工精细化水平和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2)外墙整体安装工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工程可以实现外墙的整体安装、施工流水化和标准化等目标。在外墙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外墙构件尺寸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计算,并完成外墙安装方案的优化设计。在预制构件拼接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只需要对预制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即可,这显著减少了外墙施工工作量,简化了外墙施工流程,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团队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应该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一方面,施工团队要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并且设计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在此过程中,施工团队还需要做好建筑工程信息调研工作,收集完整的工程数据,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3]在制订工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施工团队应该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设计多套方案,并从技术、经济、环保、成本、效率等多个方面展开综合论证,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技术方案确定以后,施工团队还要积极开展施工技术图纸会审工作,确保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对技术图纸没有异议,从而提高技术图纸的合理性以及图纸审核的合规性。另一方面,施工团队在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图纸以后,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此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讲解,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图纸的内容,从而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技术交底工作中,施工技术人员如果发现某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确实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就要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并调整技术方案和图纸。

3.2加强预制构件质量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效果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团队应该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水平,充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避免劣质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

(1)施工团队在选择预制构件工厂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了解工厂的市场口碑。同时,施工团队还要前往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从而选出具有良好资质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4]在后期合作过程中,施工团队要与合作工厂加强沟通交流,将预制构件的生产信息顺利传给合作工厂,避免沟通不当而引发预制构件质量问题。

(2)施工团队在预制构件进场过程中,应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预制构件装卸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预制构件轻拿轻放,并按照标准的装卸流程进行装卸,避免操作不当而损坏预制构件。在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对于特殊形状的预制构件,施工管理人员要布置相应的固定架,充分保证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在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查,从而进一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在预制构件进场以后,如果这些构件在短时间内不会投入使用,那么施工管理人员就要做好储存工作,以避免预制构件在存放期间受损。

3.3重视预制构件施工过程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施工是重中之重,施工团队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并做好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以后,施工团队需要结合施工工序堆放这些预制构件。在预制构件吊装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吊装位置进行吊装,不能随意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轻缓,不能突然加速或者突然减速。预制结构一般比较重,如果预制构件的吊装速度发生变化,那么吊装设备就要承受巨大的载荷,最终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在空中移动预制构件的时候,操作人员要严格控制吊装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导致预制构件吊装到相应位置时无法及时停止。在预制构件吊装到相应位置上方时,操作人员应该降低下放速度,同时在下放过程中做好定位对准工作。在预制构件下放到预计位置上方50cm的时候,操作人员就要暂停下放并进行精细化定位。[5]在定位准确以后,预制构件才能继续下放。在预制构件下放到对应位置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对其进行初步固定。只有待初步固定完成后,施工人员方可将预制构件固定在对应的位置上。完成以上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接缝处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对接缝进行处理,使预制构件牢牢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3.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团队对信息技术非常依赖。在设计阶段,施工团队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先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建筑工程的三维建模,然后通过建模信息来明确各个预制构件的参数信息,完成预制构件组合方案的设计。因此,施工团队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效果。现在,BIM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施工团队借助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施工团队在进行预制构件设计时,可以使用BIM技术来完成建筑工程的三维建模工作,明确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内容,实现工程量的细分,保证预制构件参数信息的准确性。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可以在BIM平台上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和解决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施工团队就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3.5提高施工人员专业能力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团队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人才战略,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施工团队还要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于这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讲师还要针对施工人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施工场景进行讲解,从而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在此过程中,施工团队还要制定奖惩激励制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但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其施工过程会变得比较复杂。因此,施工团队应该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做好预制构件制造与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同时通过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保证施工方案得到有效落实,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

作者:谢秉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