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梯安全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07 15:34: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电梯安全研究范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梯安全研究范文

电梯安全研究篇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发展态势十分可观,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物质需求的增多。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备的设备,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电梯安全,已经将电梯看作是一种特种设备,以特种设备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监管。电梯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生命和财产危险,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基于此,本文重点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方面来分析探讨近些年来我国电梯事故频频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总结规律,目的是针对电梯事故提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1电梯的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电梯都是由控制、驱动和曳引三大部分组成的。电梯的结构也非常简单,将能够上下进行移动的轿厢放置在电梯井内即可。在电梯的井壁和轿厢上面分别装有导轨和导靴,这二者共同协作来对轿厢的上下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且,电梯升降也可以分为液压式升降和曳引式升降两种方式。液压式升降是指轿厢下面的液压推动柱塞,从而起到支持轿厢升降的作用。还有许多可以折叠起来的柱塞能够有效地减少轿厢底下的深度,因为它能够起到如望远镜一般的作用。而曳引式升降电梯的工作原理则是用多条绳索将电梯的曳轮悬挂起来。其实,这两种类型的电梯工作起来的原理是十分相似的,都是通过曳引绳和曳轮轮之间的摩擦来形成牵引力,这生成的牵引力就是曳引电动机工作的重要依据。

2导致电梯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

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常见的电梯事故进行分析和探究,笔者发现主要可以从电梯的生产和使用环节去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前期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的方面去进行分析。

2.1电梯设计与制造不当导致的电梯事故

我国的电梯最早是出现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而且多使用的是国外的电梯。后来,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丰富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开始设计和制造属于自己的电梯。当下,我国著名的电梯厂有许多。而且,有许多像迅达、三菱等著名的电梯企业也是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电梯制造技术。因而,我国许多著名企业制造的电梯质量水平越来越高,也能满足人们对电梯安全和舒适的需求。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整体的发展时间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梯发展进程相比较,中国仍然需要在电梯发展行业上投入许多精力。20世纪的90年代左右,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仍然能够看到落后电梯的身影,可见我国亟需在电梯的设计和制造方面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然而,我国目前有许多电梯都存在着设计问题和制造缺陷,这些问题在一些样式比较老的电梯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例如缺少对操作开关的检修,缺少对电梯门锁日常运行状态的检测等。近些年来,由于电梯制造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而导致后期运行事故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常见的导靴、门锁、安全钳等机械化配件,还有接触器、电子元件和可控硅模块等电子配件。此外,还有一些电梯所使用的配件本身就是旧的,是从其他电器中借来的,所以可能与电梯不匹配、不适应。如果在电梯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太多分离原件,会降低电梯的集成化程度,因而电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此外,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从电梯的电源开关到内部的电动机,这其中一系列的触点都容易出现松动和发热等问题,这也是导致电梯事故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2电梯的安装不当导致出现电梯事故

根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电梯作为特种装备必须要符合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因而,对于电梯安装这项重要的工作来说,必须要有资质较好、水平较高的安装团队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减少甚至是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电梯安装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都为后期的电梯事故埋下了隐患,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大方面。第一,电梯安装工作由资质欠佳的安装团队来承担,或者是这一工程被层层包转,安装团队在安装技术和安装设备方面的状况都令人担忧。第二,还有的安装团队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安装人员属于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电梯安装技术训练,因而许多安装技术的操作并不够规范。更甚者,还有的电梯安装队伍里出现了农民工的身影,他们对电梯安装工艺和技术操都缺乏深入地了解。因而,电梯在安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就容易导致后期事故的频发。第三,有些施工单位在用料时没有按照材料标准来进行,更通俗地说是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例如,团队使用的螺栓强度比较低,线缆标号低等。第四,在安装过程中,许多安装团队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因而对于一些不合格的环节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过弥补,进而导致安装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2.3电梯的后期维修不当导致出现电梯事故电梯后期的使用和维护也影响着其使用寿命,若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或者是缺少定期的检查和维修,那么也会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以下几种现象容易为电梯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首先,一些管理人员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电梯安全意识,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要及时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而且对电梯的管理也不够严谨和单位,管理、使用、检查、维修,若是这几个环节没有进行到位,则很容易使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其次,电梯缺少专门负责的人员,因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很难被及时注意到。最后,长时间没有对电梯进行保养,容易出现曳引绳打滑、层门锁失灵等现象,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总之,电梯的后期保养和维修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3预防电梯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导致电梯事故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措施时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电梯的设计与制造环节最容易导致后期的质量问题,因而管理人员要格外重视这一环节。其次,在安装过程和维修过程中也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危险的发生。

3.1国家相关部门提高对电梯设计与制造的重视程度

既然国家相关技术部门和监督部门已经将电梯纳入了特种设备,所以就要对这一特种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环节给予更高的重视,保证以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标准来对电梯的设计与制造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电梯安全法律法规。确保电梯的设计与制造是符合相关标准和条例的。其次,国家的监管部门也要发挥起自身的作用。以往的监管部门更加重视对电梯安装和后期保养和维修环节的监管,对前期设计与制造的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在以后的监管工作中,监管部门要格外重视对电梯前期设计与制造环节进行监管。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还可以为电梯的运行制定一个安全年限范围,超出了安全年限的电梯要及时进行检查,甚至是停止运行。然后,相关部门要着手对超出安全年限的电梯进行改造或更新,若是电梯质量问题严重,就需要强行报废。

3.2提高电梯安装队伍的专业水平

前文已经提到了电梯安装队伍专业水平对整个电梯安装过程的影响,因而,及时壮大电梯安装团队,提高团队人员的专业水平刻不容缓。首先,电梯安装人员必须要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要能够明确安装电梯时的一些基本操作。检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电梯安装人员能否对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有效的试验。其中包括检验安全保护的开关是否可靠,在对电梯发出开关指令时电梯的反应是否灵敏等。第二,能够结合电梯前期设计图纸的规格和要求对电梯的各条线路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然后还要对电梯各个部件的检验报告进行调查和分析,要能够对电梯的噪声进行测试。第三,工作人员要根据电梯所在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内部线路情况来检测各个开关设计和安装的合理性,尤其是电梯制动器上面的开关。以上是检验电梯安装人员是否掌握基本技术知识,是否能保证安装过程符合规范的措施。其次,电梯安装人员最好是具备丰富的安装经验。不管是电梯安装团队还是使用单位,都尽量派经验丰富的电梯安装人员来进行安装,这一点也能为保证电梯安全平稳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3.3电梯使用单位重视对电梯的保养、检查、维修

电梯在投入使用后,具体的使用、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都是由使用单位来完成的。因而,想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达到平稳和安全的要求,使用单位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修护。首先,使用单位可以通过贴标识语的方法来告知乘客如何正确乘坐电梯,尤其是一些禁忌行为更要强化说明,让人们能够规范使用电梯。例如,许多电梯里明文警告禁止追逐打闹、倚靠电梯、电梯内蹦跳等行为,这种行为会对电梯造成损害,也会严重威胁人们的乘梯安全。其次,使用单位应该制定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每个电梯都要派专门的人员负责,这些负责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此外,使用单位要有较强的保养意识,及时进行年检,及时报备等。再者,电梯使用单位应该在电梯投入使用之前就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措施,还要确保电梯能够按照这些措施进行运营。一旦发生了电梯事故,使用单位能够在第一时间派出专门的救援人员和工作人员,要能够以保证人员安全为第一要义。然后,工作人员还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出导致电梯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时进行解决,使电梯能够更快地再次投入运行。最后,电梯使用单位也要重视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的电梯使用单位会按时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为合格人员颁发合格证书。这一点措施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当然,电梯使用单位也要和电梯制造企业及时进行沟通和联系。制造商也要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的售后服务,尤其是做好维修保养服务。

3.4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

想要延长各建筑物内电梯的运行年限,铲除安全隐患,那么乘客的安全意识也是电梯使用单位需要重视的方面,因为乘客作为各类型电梯的直接使用者往往在无形之中决定着电梯的寿命。首先,使用单位应该有意识地向乘客宣传电梯安全,尤其是像一些大型商场、写字楼等来往人员比较密集的单位,这样的单位电梯的工作频率更高,更容易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所以更应该提高宣传的力度。除了通过贴警示语对乘客进行警示之外,使用单位还可以开展专门的电梯教育讲座活动,为群众普及安全乘坐电梯的知识和重要性。其次,相关政府建设部门可以加强电梯法律法规建设。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广大民众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让民众都学会如何正确乘坐电梯,也有利于倒逼电梯制造商和使用单位重视电梯安全,促使各个电梯使用单位更加重视日常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对于一些实际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使用单位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对其电梯进行改造和升级,及时淘汰已经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旧电梯,确保没有一台电梯漏检,所有正在使用的电梯都能够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是当下许多高层建筑中都能够见到的设备,它在各类高层建筑物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全问题关系重大,应该引起制造商、使用单位和乘坐人员的多方面重视。电梯事故不仅会给乘坐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也会影响使用单位的发展,更会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想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从电梯制作到电梯运行,再到后期维护,都重视起来。

作者:李振国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电梯安全研究篇2

电梯的存在为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电梯运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电梯安全事故汇报持续不断,这让电梯安全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关人员要在学习以前经验的前提下,有关部门要提升认识,完成电梯的安全管理,随时采用更好的防范措施,避免风险出现,防止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

1客用电梯设备安装控制要素

电梯安装部门要严格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与规范去安装,根据单位明确安装程序积极操作。大致安装程序包含:设备进场检验、土建交接检查、分项目检查与整体机器检验。根据这个程序进行,可以更好地反映电梯安装项目质量的内容,让电梯安装的过程更加科学同时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与观察评价对安装质量产生影响。电梯安装部门要制定场地操作安装手册,有关技术面负责人员要对安装组做好更加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安装中的质量。而且在明确控制机制中,健全上、下道工序之间的检验流程。

1.1增强预先控制

对电梯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四种元件,门锁设备、限速器、安全钳与缓冲器都要进行重点控制。第一,要检验其型式报告的有效性;第二,在安装的时候,严格根据强制性规范要求四种部件的安装质量。

1.2增强隐蔽工程检验

严格根据检验程序对隐蔽工程做好验收,这是保证电梯安装质量的关键手段。为了让客用电梯更加舒适与平稳,对轿厢导轨的安装准确性要严格控制。大部分安装部门为了控制安装成本,运用走小车的无满堂脚手架安装模式做导轨安装,安装准确性难以符合验收的规定。

2电梯安装前的准备

首先,应按照选用的附墙架的种类并且根据施工场地具体状况,明确建筑物墙面与导架中心的距离和对应的附墙宽度。在针对混凝土平台浇筑以后,应该将预埋底架的核心位置与附墙架墙面的距离计算出来,而且还要将各种地脚对应的部位与大小运算出来。应该对有关部件及时清查,若是看到部件存在损坏或数目缺少,应该运用各种策略及时修补。在针对有关部件安装以前,要将这种元件的螺丝扣、销孔与插口等位置毛刺与铁锈完全清除掉,而且还应该在这几种位置涂抹润滑剂。针对一些滚动元件,应该使其确保始终润滑同时在运行中更为灵活。安装施工者在具体安装以前,应该对有关资料认真阅读,针对升降机电气原理和工作性质要充分了解。其次,在施工以前要施工管理,应该深入掌握合同条文,达到心中有数,明确重要监督方向。展开充分现场勘察,掌握场地状况,比如井道清洁情况,设备材料运输途径、电源设施是不是正常、要求的工具是不是齐全、土建井道大小是不是符合设计图要求。在做好以上工作之后,制定一定的计划,完成好技术交底工作,对目前状态做到认真记录。最终,在安装电梯过程中,要做好设备材料清查,设备与材料到货以后,要让施工方面与供货方面对设备做好清查,认真审核产品的合格证、技术说明等资料,同时做好认真检查,才可以进入场地。清查做好以后,比较小的材料要办理好入库手续,如果需要可以及时取出,较大的材料要按照场地状况把其分配到科学地区。

3电梯安装注意事项

3.1安装样板架和稳定吊线

在进行安装样本架以前最先需要构建脚手架,脚手架要在井道板之下的1.5m到1.7m的位置放置立管,在顶层立管方面要选用四根短管样式最为合适,这种做法能够让样板架的安装钢架稳定,脚手架排管的距离要控制在1.4~1.7m,各层铺设的板架应该达到整体面积的三分之二,让有关人员方便攀登,让安全系数逐渐增加。这种工作结束以后,需要在井道顶板以下大概1m位置把角钢固定在井道内部,把样板木支架放置在上面,对顶端位置积极固定,这个部分在固定的时候一定要垫实同时保持这种水平,所产生的误差不应该超出3‰。此外的工作就是让吊线更为稳定,位置应该将架板高度为标准,对较重中心线和墙壁与轿厢不超过50mm的距离,整个过程中应该重复核对设计图和实物大小。

3.2导轨和支架的安装

在安装的时候,最先应明确导轨和支架的部位,这决定于设计图设计的大小和以前垂线的制定,应该注重连接板和支架是不可相碰的,这两个方面的距离超过30mm,之后就能够运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固定的时候确保水平程度不要大于1.5%。支架结束以后即可安装导轨,这样板与底坑之间标准线定位,把准确性固定在其间,在底坑安装方面形成钢槽基础座,注重水平误差一定要小于1‰,若导轨重量很大,在顶层就能够安装一台0.5t卷场机,运用双钩勾住连接板进行起重导轨。若是导轨很轻,运用人力提高即可。

3.3安装轿厢

其一,安装底部的横梁,最先把横梁放置在铺设好的工字钢上,运用安全钳等固定完成,然后开始安装立柱与上梁,将立柱和底梁互相结合,让立柱处在垂直的情况,然后把上梁和立柱互相连接,将螺栓固定安装完成,调节好水平用户垂直的角度,以螺栓来固定。其二,需要把轿厢的底盘用倒链吊起来,运用螺丝和立柱与底梁互相连接,摆好位置,最终针对轿门与轿顶的安装需要参考设计图和有关条款。

3.4安装电气设备

第一,应该选取距离门窗的位置安装电气设备控制柜,运用螺丝和底座互相连接;第二,在井道内部设计中间连接盒与随揽架,安装的高度运算策略是电梯行程×1/2+1700mm;第三,应该在坑底上安装好检测盒,部位要放置在距离线槽很近的一种地坎下,把其固定在井壁,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连接盒安装中不要碰厅门的地坎与轨道支架,全部的电气设备要更好地接地。

4客用电梯运转风险因素的分析

由人、机、料、法、环五个层面着手,客用电梯运转风险总结如下:管理因素:有关法律规定不符合要求,电梯生产、安装、维修、检查与运用等单位之间协调不足同时政府监督单位监督力度不够。比如安装部门不严格实施规定、运用单位对电梯平时运用维护者培训不足、维护单位无序竞争让保养质量无法获得保障、检验部门漏检,政府单位管理力度不够等。人员因素:电梯设计、制造、维护、检查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人才资源分配不均匀,一些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不够,质量意识较差,为了满足经济利益而降低质量要求;部分企业和人员违反规定运用不满足规定的材料与配件,为电梯运转留下安全隐患;政府管理单位人员专业技术较弱,管理不落实等都容易让电梯领域进步受到影响,让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技术因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电梯领域的逐渐发展,生产电梯的数目增多,同时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这为管理带来新的问题。设计与制造部门为了符合各种客户的需要,出现任意设计、制造或出现设计不科学,技术数据不可靠,为安装与运用留下很多安全隐患。安装单位为了赶上进度,无法严格实施规范与设计图的要求,让安装的降度变低。维护单位的检验仪器与设备比较陈旧,检验数据不真实,造成检验结果和具体情况不符合,这都容易让电梯安全运转产生问题。环境因素:让电梯安全运转的环境因素不但包含生态环境层面,也包含社会环境层面。电梯安装部位与环境对其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间与部位不科学容易造成安全无法落实;运转在潮湿与有腐蚀气体氛围下的电梯,设备和元件容易遭到腐蚀和脱落。而且电梯每个层面的质量安全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企业本身社会责任意识较弱,一直都在追求低投入和高回报,人们安全意识较弱等。

5预防风险的策略

要养成避免安全风险的意识,一定要齐抓共管、协同作用。不仅应该指导企业进行电梯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预防,使企业注重质量安全意识,实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而且还应增强政府单位之间的管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各种电梯有关企业之间能够互相合作。激励与指导更多人主动参加维护与监督电梯安全运转,构成更好的社会氛围,才可以在本质上避免各种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5.1电梯有关企业要运用的防范措施

(1)确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测和运用等责任,让电梯运转安全职责更加清楚,防止出现事故以后互相之间推卸责任。主体职责落实,电梯有关的部门在每种责任范围中执行其安全责任与对电梯隐患积极排查管理的主要责任,逐渐提升电梯安全监管与运用水平。

(2)增强电梯工作人员之间对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交换与分享,完成好风险交流工作。因为有关人员的信息与经验区别,电梯设计、制造、安装与运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容易造成对电梯风险管理中的措施不同。所以,相关人员应该组织风险交流,将安全防范放在第一位,针对各种电梯和不同用途构建对应的安全风险防护措施,从而实现电梯安全质量风险最小的目标。

5.2政府管理部门要运用防范风险措施

第一,应该引导企业逐渐提升电梯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指导企业在管理策略方面增强研究、改善工艺、完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因素,努力将安全风险与质量问题处理在企业场地与风险原点。第二,通过增强管理职能,让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风险防范有效制度。

(1)认真进行电梯安全管理专门治理。更好的组织电梯有关部门的安全治理专门行动,增大电梯风险问题排查管理力度,对问题电梯的判断、建档,让有关组织力量充分集中,避免隐患,尤其是对无物管、无维护、无维修资金的电梯,应该汇报给地区政府进行督办,全方位实施电梯运用安全管理责任,增大对电梯安装与维护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对陈旧电梯安全进行评估,健全电梯维修和保养市场退出制度。

(2)让检查检测整合速度加快,探究电梯检测市场化运行。根据政府部门的改革需要,要积极制定与实施检验检测部门的方案,让电梯检测市场化运行更快。逐渐放开电梯检验市场,激励生产或运用单位主动选择对应资质的检验部门定期检测,让企业主动选择检验部门的市场竞争制度,积极打造公平的检测竞争氛围,逐渐构成一系列责任明确,运行有效、保证有力的电梯检查市场化运行管理方式。

5.3积极建立相关制度

让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测与应用各种行为更加规范,实施电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保证,完成好法律规定制度的衔接。构建质量安全责任机制,根据责任分工,每个有关企业之间和相同企业不同等级之间签署责任书,制定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对质量问题提高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逐渐健全应急救援系统,随时更好地解决电梯安全突发性事故。将消防作为救援团队,用专门维护团队技术为基础,建立电梯应急救援制度,更好的处理和协调电梯安全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5.4增强宣传和报道,打造更好的环境

在进行电梯管理工作中,注重增强法律的宣传,运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宣传册等方式,多个角度和层次推广《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规定,提升人们乘坐电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形成更好的社会氛围。

5.5电梯安装中的质量控制

电梯安装的时候质量控制一般包含下面几个层面:第一,应该对最基本的工作进行控制,比如选取合法资格的施工者做好测量放线与制作样板架。这两种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和电梯的重要部分、井道布置、机房位置互相连接,还容易影响到井道方面。第二,在电梯安装中,安全控制管理部门对工序做到隐蔽调查或在一旁监督,这是确保电梯安装质量控制最好的管理措施。
5.6电梯安装以后的质量控制

电梯安装完成以后的质量控制就是施工企业在安装、调整与实验等流程都做好之后,应该对投入运用的电梯做到全方位验收。在整个过程中应尤其注重施工企业资料的正确性,之后委派专业技术者在场地中检验各台电梯运行状况。由于以上逐渐提出电梯安装中的质量控制,已经做好了信息记录,可以为资源审核提供依据。经过实践能够证明,电梯安装以后的质量控制,能够让电梯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变低。

6结束语

伴随社会不断进步,电梯的运用也在逐渐提高,对电梯的运用提出很高的要求,完成好电梯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更好地避免电梯出现事故。如何可以更好地完成电梯安全质量控制,需要其逐渐掌握电梯安装技术,才可以为人们财产安全提供安全保证。

作者:孔德志 单位: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电梯安全研究篇3

1技术现状

在常规应用顶模的项目中,施工电梯的安装高度仅能到达模架下方,施工人员及材料无法直接通过施工电梯到达模架顶部平台。究其原因,其一主要是顶模上部平台常规高出已完结构层3~4个楼层,作业楼层段施工电梯无法安装附墙架;其二是施工电梯所在的电梯井道内,顶模挂架系统会占据井道空间,电梯轿厢受下挂模架阻挡,上升受限从而需将轿厢布置于井道中心,导致下部楼层需跟随布置悬挑上人通道,措施投入代价高。为此,需要通过一种特定节点设计,解决电梯附墙架连接问题,实现施工电梯既可附着在顶模架体上,又不影响顶模架体向上顶升。同时,在平面布置设计中,需要通过优化轿厢处的模架设计,以调整轿厢平面定位,协调模架与电梯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施工电梯可直接上升至模架顶平台。

2滑触附着连接方案

2.1滑触连接节点

为实现施工电梯附着于顶模从而上升至模架顶平台,需满足模架与电梯附着既能稳固连接,又能相对竖向滑动。按照施工电梯附着受力特点,可采用滑轮连接实现无干涉相对位移。为避免附着滑轮与连接杆产生扭转偏移及脱杆事故,每根连接杆采用三组凹轮卡紧固定,可保证附着架与导轨杆件间仅存在竖向位移关系,避免电梯扭转及倾覆。

2.2电梯标节与滑触附着架连接节点

为便于施工电梯升高过程中附着相关配件周转使用,减少非标准附着件的投入,顶模体系下电梯标节的附着关系与常规附着架相反。常规标准节附着于主体结构时,附着架直接固定于主体结构无需向上倒运,但顶模范围的附着仅作为临时支撑设计,当顶模上升后需在下部重新安装常规附着架,故需将附着架安放于顶模下挂支撑一端,施工电梯标节一端采用新增片式导轨节进行连接。通过调整连接关系,将片式导轨节采用联结杆安装于电梯标准节上,滑触附着架焊接于模架下挂支撑,可避免滑触附着架频繁拆换问题。当架体提升及加高电梯标准节后,仅需拆除下部的片式导轨节及相应联结杆,重新倒运安装至顶部标准节,即可完成导轨节转换。

3施工电梯安装要点

3.1轿厢防干涉处理

区别于施工电梯仅安装至架体下方的常规布置方式,常规电梯轿厢可距离结构板边较近安装。当施工电梯需上升至顶模上平台时,电梯轿厢的平面布置需考虑避让下挂架体的外伸距离,以避免箱体与模架发生碰撞干涉。为避免轿厢移位过多增加下部楼层箱门出口平台长度,乃至额外搭设悬挑上人通道,整体设计可从以下方面解决:

(1)电梯开门方向选择施工电梯布置尽量选取筒体内部井道,开门方向选择无剪力墙一侧,以便于减少井道内部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的作业量,避免长时间占用井道空间,影响电梯上行;

(2)电梯轿厢开门一侧下挂架体取消操作平台,相应位置仅设置防护隔离栏板用于放置高坠,以尽量缩减模架占用尺寸,使电梯轿厢可更靠近结构板边线,避免下部楼层额外搭设上人通道;

(3)轿厢开门位置梁模板预装为整体模板,加固背楞上设置螺纹套筒,对拉螺杆由传统的双边加固调整为与背楞螺纹连接。模板加固时,施工人员进行螺杆连接无需在井道一侧操作,可单面进行螺杆安装。

3.2附着提升安装工艺

(1)工艺流程(见图4)

(2)工艺要点

①每次模架顶升前,需保证施工电梯标准节及导轨架已预留一次顶升高度,以保证滑触附着架随模架上升后仍能对电梯标准节有效附着拉结;

②完成一次模架顶升后,需及时校核常规结构附墙架是否已满足安装条件,当达到既定附着安装高度后,及时完成常规附墙架安装后方可拆除下部导轨架;

③导轨架拆除可在施工电梯顶部平台进行作业,下部的导轨架拆卸后转运至顶部标准节进行安装。每片导轨节与电梯标准节同高,且采用上下两根联结杆与电梯标准节固定;

④每增加一次标准节和导轨架高度,以及在模架顶升前,均需对标准节、导轨架及模架垂直度进行测量复核,避免因垂直度偏差导致相互运动过程对电梯标节产生破坏;

⑤顶模下挂支撑架体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受力需求,由于支撑架下挂高度较高,当悬挂强度不足时,可于下部增加支撑架的临时附墙。模架顶升前,需断开临时附墙,保证模架上升;当架体顶升完成后,将支撑架临时附墙与结构预埋件连接;

⑥模架顶升过程中,施工电梯禁止使用。

4结语

通过采用滑触附着装置,可有效保证顶模模架与施工电梯标节间的相对滑动连接,解决了常规施工电梯无法在模架作业层附着的难题。同时,通过文中调整的模架设计方案及电梯平面布置,可避免电梯轿厢因避让顶模挂架导致距离结构边线较远的问题,避免每个楼层额外搭设悬挑上人通道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及措施成本增加。在顶模体系下采用本施工电梯安装技术,可实现施工电梯直接上升至顶模平台,高效进行人员及零星材料的运输,减少超高层塔吊吊次占用,可极大的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工期浪费。本安装技术有益于提升经济效益,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玮,李健强,杨勋,谭江蜀,王帅,单宏亮.施工电梯滚动附着系统在武汉长江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51(10):17-20.

[2]王小斌.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布置及管理技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4):186-187.

[3]刘东,张元植,李栋,雷富匀,赵纪,李骏.冠泽金融中心2A塔楼内井筒模架施工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0):1-4.

[4]刘东,张元植,陈磊,赵纪,黄松.西安环球贸易中心塔楼核心筒模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08):16-18+99.

[5]邹俊,孙晖,杨玮,李杰.直登顶模双标准节施工电梯的设计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12):42-46.

作者:吴玉水 彭铭旭 乔稳超 叶雄伟 曾信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重庆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