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0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的职业功能定位都没有改变,对于一名称职的教师,传授道理、传授学业和解答疑问是理所当然的职责所在。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引导,因此,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基于机械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挖掘机械类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3969/j.issn.1671-489X.2022.04.091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张毅刘洪斌钱韦吉郑严立德树人不应只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任务,课程思政应成为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因此,加强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需要的不是专业课堂上停留在表面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思政学习,而是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需要专业课教师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因此,思政元素学习和专业课学习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学生的综合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机械原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方面的不足
机械专业的学生一直侧重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和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学习,除了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对人文社会科学和国家政策方针不是很敏感。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因此,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有必要采用机械原理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学习完全是一种相互脱节的状态,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工程设计对机构学知识的实际需求,通过课堂分析与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鲜有涉及培养目标之外的思政元素,教师和学生之间纯粹是简单的教与学,学生听课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教师讲的内容触碰不到自己的内心,没有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和感知教学内容。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早已乏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某些课程,经常停留在“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层面。
2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机械原理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国家对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对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进行改革,从教学效果看,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下也更加关注国家科技进步和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和教师探讨国家在加工制造领域的一些“卡脖子”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虽然学生的某些想法不现实,但显然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2.1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改进
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去挖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课在价值引领方面的育人功能,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评价标准,把课程学习结束后要达到的育人目标融入课程标准体系中,而育人目标的评价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问或者考试的方式进行,需要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体会[2]。机械原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学习态度;而机构设计一丁点儿的差错可能会对机械设备寿命带来致命影响,从而让学生体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含义。结合教学内容及工程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为实现梦想和中国梦而努力进取。对于专业课而言,融入思政元素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指引正确的方向。
2.2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机械原理课程中存在大量可以引申出思政元素的知识点。对于绪论部分,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点和相关工程案例进行阐述,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培养遇到困难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今后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明确现阶段学习的目的。而对于机械原理课程中众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需要课题组教师深入挖掘,不同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内涵有极大的差别。例如:对于机械的效率问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阻碍,分析学习效率低的原因,需要他们不要被外界的众多诱惑所干扰,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串联机构的效率取决于每一级的效率问题,号召学生注意团队合作,不要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影响整个团队最终的成绩;对于凸轮机构和轮系中采用的反转法求解方法,则可以引导学生活跃思维,不要拘泥于单一的思维模式。总体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利用课堂互动,一方面通过案例、事实和现象引出想表达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发表个人观点。
2.3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案例设计方法
王望[3]总结出联想法、引申法、改造法和升华法等四种结合专业课程提出思政案例的设计方法。联想法是课堂上经常用到的,如根据齿轮和轴承的失效问题均可以引申出我国在机械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地进行机床技术革新,为推动国家机械精密加工制造领域发展贡献力量。引申法从自然界中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引申到人或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对于构件上点的运动轨迹求解,可以联想到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终就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在轮系计算过程中,增加一个轮齿,结果导致轮系的传动比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联系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改造法是指对新闻热点、身边发生的事情等进行改造和提炼,挖掘与机械原理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雷达天线角度调节、嫦娥四号探测器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设计均要用到四杆机构设计的知识点,通过该思政元素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四杆机构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升华法则是从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知识体系出发,提炼出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辩证法理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机构设计的优缺点,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变位齿轮的加工方法体现了遇到问题时不能放弃,积极思考就能解决问题。表1列举了机械原理课程中的部分典型思政案例。
2.4教学过程中教师自我引申
要想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经常是四节连续上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势必会被学生吐槽。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或者觉得学生有些疲倦时,可以以自己的观点或者积极的经历作为切入点,和学生一起探讨该课程对个人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多介绍个人参与的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以及机械原理课程在该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机构,开展“机械原理回归本质生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机械的热爱之情。
2.5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机械原理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课后实验和课程设计三部分,课程本身属于融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示理论学习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本课程实施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通过微课录制、学习通课堂提问、知识点解析以及仿真视频学习,使得学生对课程构架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而对于思政元素的课堂融入,教师可以将能够体现思政元素的相关知识点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总结体会,并将一些比较好的体会和同学一起分享。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方面综合起来,就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结语
本文针对融入思政元素的机械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探讨,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案例,对思政元素的引入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并针对每种引入方法进行举例,最后结合教师自我引申和混合式教学两种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本文可以为机械原理课程讲解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合理引入提供一些建议,对当代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闫建新,张志鸿,常争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41-42.
[2]宋晓明,蔡广新,付鑫涛,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4):62-63,94.
[3]王望.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法及应用: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04-107.
作者:张毅 刘洪斌 钱韦吉 郑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