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等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与应用改进

时间:2022-11-21 15:05: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高等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与应用改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等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与应用改进

引言

高等院校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及其系统框架作为人才培养中最为直接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所开设的专业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等数个模块,针对专业教学内容评价,我国诸多高校教育者开展了较多的研究[1-6]。区别于常见的手段革新,基于“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对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应用改进开展相关研究,结合应用案例,验证其在专业教学中的效果。

一、产出导向理念简述及具象化目标

(一)产出导向概念介绍

该教育理念主要是利用产出结果反向推导出教育教学并指引教学系统框架设计、课程讲授和实践实习等,具有反馈灵敏、改进灵活、实用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这些特点也被进一步概括在其定义之内,即“明确地关注和组织教育体系,紧密围绕在学生未来获取实质性成就这一目标周围”[8]。结合相关文献发现,践行OBE教育理念主要遵循四个与“学习产出”有关的步骤,分别是:定义→实现→评估→使用。

(二)基于OBE的人才培养产出目标

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通过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持续性的自我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意识,同时以各种实践活动为平台载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孕育和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基于OBE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明确具体的产出目标分别为: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研究、使用现代工具、专业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

(三)基于OBE的经典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框架

基于OBE的经典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产出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在OBE教学理念背景下的具象化,实现产出目标可作为相关实践活动所能达成的最终理想目的,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二、“四平台+双周期”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评价基本原则

坚持产出导向坚持以培养适应行业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走访调研的形式,与相关企业讨论并明确当今行业发展及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另外,与高校专家座谈,了解国内诸多教学及人才培养较为突出的教育模式。坚持实践反馈在已有的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学校和社会合作方式,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内容,无论以何种形式,均需要保证实践活动为实践产出的基础和平台。坚持评价时效相关的实践产出均具备当前时效下的代表特征,而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其自身是一个多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而教学评价自身也同样是一个长期历程。

(二)“四平台+双周期”教学评价体系框架

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本课题在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时,将项目课题实践、“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学科竞赛实践和课内实践活动纳入平台建设之中,并以此设置多个反馈渠道获取实践产出。这些实践产出不仅包含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所得,更关注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失。这些缺失将在对比细化后的专业人才培养产出目标后,以量化指标的形式反馈到教学之中;同时,由于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等需要考虑同步时效性,故需要设置双周期来确保反馈改进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加贴近于专业人才的产出目标。“四平台+双周期”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具体如图2所示。

(三)多平台反馈

项目课题实践平台尽管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宽泛,但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主体之一。除了日常的教学,教师仍然承担着相应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因此,应充分地利用这部分资源,为人才培养开拓出新的实践平台。该平台的优点较多,如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社会服务功能,最大可能地增加平台数量;横纵向科研课题设立较为便捷,课题开展迅速,学生介入速度较快;同时,由于教师的科研方向均不相同,其课题内容样式也较多,学生可选择的范围较广。而该平台的缺点则也很明显,因为这一类平台往往有着较强的时间节点限制,对学生个人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无形地限定了参加的学生范围。在实际操作中,该平台会因为学校的层级出现不同的差异化,如层次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该部分群体主要为研究生和少量本科生;而在部分大学中,该群体主要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另一部分大学中,主要群体则为本科生。这些差异化也从侧面证明了该平台覆盖范围的局限性。当借助平台进行实践活动时,学生也能够获得机会走出校园,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从多个方面锤炼自身基本素质,全面地打造出符合产出目标的专业人才。“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平台受困于多种因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前往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即便可以成行,随之而来的还有安全等相关要求,使得实践平台普及度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开辟更多的平台,使得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相关社会实践之中,增加采样数据。为了更好地整合高校和社会的相关资源,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高等院校可与多家社会单位开展联合实践平台建设。联合实践平台以学校为主体,合作单位每年投入定额资金,开展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项目课题和研究之中。实践开展早期,为提高相关效率,可在学校和社会单位内同步设置联合实践平台,并进行轮值。校内平台主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学生在校内主要完成理论知识和小型验证,而社会单位的实验平台则是主要偏向于将理论应用和技能实践,两者互为补充。该平台的优点与项目课题实践平台大部分相同,但仍然有其独特的循环优势,如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承接和深度印证,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这一闭环系统在该平台内可以有效地围绕人才培养进行循环。该平台的缺点则是其建立并不以高等院校的意愿为主体,现实中更多由社会合作单位决定其建立的具体内容和持续时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该平台时间灵活度较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以及课余时间,且具有培养连续性和承接性等特点。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在教学活动中,学科竞赛则是学生的长期实践平台。专业学科竞赛是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考试和竞赛。在其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检验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实现产出反馈。该平台同样具有较为独特的优点,如宽泛的准入条件、严格的比赛指导、严谨的比赛流程、公正的结果评比等。但是,对于主观能动性和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该平台仍然存在一定的覆盖疏漏。课内实践平台尽管上述几个平台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在本科生培养全周期之中,专业课程讲授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因此,有必要在进行专项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考虑其中,如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均应包括在该环节之内。该平台覆盖领域宽泛,无短促的时间节点,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实践途径。

(四)教学评价指标

结合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高校专家等专业意见,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中,以四平台作为反馈媒介,将实践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量化评级,从而评估教学与产出目标关联度,得出的数据应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和指向性。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将量化范围定为1~10,并将数据进行具体划分:1~3表示教学内容应用场景较少;4~6表示教学内容应用场景一般;7~10表示教学内容应用场景较多。分数越高,代表应用或涉及频率越高,反之越低。

(五)双周期改进

尽管借助多个平台能够尽可能地覆盖大部分学生,为实践产出提供充足的样本数量,但单纯地依据某一批样本所进行的教学评价与改进并不具备时效性。这就需要对整个的评价与改进过程赋予一定的周期循环特征,借助多次修正完善完备专业教学,从而实现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和应用改进。短周期下的教学大纲改进短周期以单位学年为基本周期,以各种实践需求和结果为反馈指标,对教学大纲进行量化评价,以实现短期内的知识和技能补足,更好地贴合各项产出目标。该周期下的相关产出,主要是以短时效平台为主,如项目课题实践平台、“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等。在整个的评价周期中,起着阶段性反馈的作用,整体较为灵活。长周期下的培养方案改进长周期以四学年为基本周期,在大四毕业时进行反馈采集,将四年的专业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需求。该周期下的相关产出,主要是以长时效平台为主,如课内实践平台等。在该周期下,契合专业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可将产出目标和实践需求体现在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双周期的相互结合,有效地保障了专业教学与产出目标之间紧密联系,在保证产出目标有效性的同时,结合评价周期中发表的最新教育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自我更新与改进。

三、应用案例

(一)案例简介

在2019-2021学年期间,为验证所提出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性,、研究设立横向课题2项,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1间,邀请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参与教改实验,参与学生人数共计58人次,具备足够数量的反馈样本。

(二)多平台建立

项目课题实践平台通过科研立项,开设《MC9车用冷却风扇开发》、《新能源装载机用节能冷却系统开发》项目课题实践平台。“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平台与企业合作,建立“华理-奥卡”联合实验室,并以该实验室为基础,建立“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平台,提升学生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借助各级“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课内实践平台在当年的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中,引入《MC9车用冷却风扇开发》、《新能源装载机用节能冷却系统开发》相关子课题8项,建立课内实践平台,形成反馈通道。

(三)实践产出

在实施过程中,以2-3人分组的方式共同承担课题,在过程中和结束后通过座谈的方式,对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问题:教学的时效特性,以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为例,自从车辆被发明后,一直以内燃机等热机为主要动力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电子技术的促进,其已经占据了教学内容的主体。随着行业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更多的车辆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加青睐于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较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与实践相对应的教育教学存在时效和专精差异的情况,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行花费时间补充和学习,弱化了教学效果。原有的基础教学内容中,与新能源衔接的体系偏弱,特别是目前教学中的芯片内容和较多的电控方案,对于学生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要求较高,受困于多种客观因素,学生对于日常实践认知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OBE的社会实践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受限于多种因素,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对应的社会实践机会很少。特别是自2020年疫情开始,学校组织的生产实践就成为为数不多的实践窗口,因此需要学校、学院、系部和教师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提供机会,包括且不限于横纵向科研项目、教学实验资源、校企联合实验室。建立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即意味着在相关教改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实践产出,这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出反馈最为重要,同时也是评价与改进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学评价方法需要更新。基于渠道反馈的结果,需要更新相关的评价方法。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应可通过量化指标对结果进行拆解和分析,明晰其具体的指向特征,并具有简单明了和便于操作等特点。

(四)教学评价结果

由教学评价结果可知:对于评价指标较高的内容,学生对于该方面的教学需求和培养需要较为明显,结果指向清晰且符合行业发展方向;而其他评价指标表明,现有的教学体系对产出目标支撑较为完整,能够满足当前专业人才培养的大部分需求,教学设置较为合理,但仍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五)教学改进

教学大纲修订结合教学评价结果,需要对教学评价中涉及频次较高的内容进行完善。具体调整为:根据学生在毕业设计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汽车构造》《汽车试验学》等大纲内容进行反馈和补充,特别是补充了新能源汽车中所涉及的能源动力特性以及实验等内容,从而完善教学系统框架。培养方案修订由于2020年全国各院校刚完成最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相关反馈结果拟于2024年指导相关修订。

(六)案例成果

在课题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申报相关专利4项,SCI二区学术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普通期刊论文若干;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医工融合项目1项。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设计与搭建实验台两台(套),分别为新能源车用Chiller性能实验台、新能源IGBT水冷板性能实验台,具体见图3。在课题实验周期内,共完成校内外轮值5次。图3 Chiller性能实验台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除传统的专业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较多意料之外的成果。如通过轮流实践和团队协作的方式,训练了学生的设计、制造、沟通与协同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加强了学生之间在分工和配合方面的默契,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学习主动性,并能够在后续学习中举一反三,理论结合实际,辩证地进行学习。该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在2020年考研中达到了约50%的升学率,约32%进入比亚迪和长城等知名企业,并在行业内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结论

以基于产出导向高等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与应用改进为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产出导向理念、其具象化目标及基于OBE的经典教学评价体系;随后,以经典评价体系为基础,提出并建立一种新的“四平台+双周期”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涉及对象为项目课题实践平台、“学校-社会”联合实践平台、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课内实践平台与长短双周期;最后,以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为应用案例,应用该方法开展教学评价与改进,并对教学评价和改进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介绍,此外,对阶段成果也进行了小结。通过相关的研究,取得以下结论:技术变革与时代发展,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改进的原始动力,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实施必须对其保持高度敏感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教师科研等,创造并促进学生“推出去”,主动破局;也可以尽量以“学校-社会”合作的方式,将社会实践“引进来”,建立多种产出反馈平台,帮助更多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之中,并将其反馈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从而实现基于产出导向教学的评价与改进;无论何种的教育教学改革,均不可能一蹴而就,均需要建立短周期与长周期的反馈与改进闭环系统,从而切实地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作者:刘佳鑫 冯立艳 王知奥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