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01 10:37: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高师声乐教学研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篇1

现阶段国家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需进行具体的、创造性的、针对性的改革举措。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传统音乐和红色音乐有机结合,适应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充分提高大众审美需求,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文章拟从“美育现状、美育滋养路径、美育功能及其意义”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高师院校美育现状

受限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高师院校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力度主要为知识技能的“塞入”——即重技轻艺。在教学成果检测时,往往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依据,此外,高师院校教师往往会忽视美育思想的渗透、忽视高师院校是以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因专业技能和美育思想意识未能有机融合,学生在技能学习时会出现盲目的“尊重”“权威”,认为“权威”就是“绝对正确、不可置否”。这些现象对学生创新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产生“无可挽回”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对声乐学习的认识只能是表层唱一唱、哼一哼,无法理解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内容及意义。因此,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认识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是从属于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强调进行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在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还需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改革。目前国内教育重点由以前的“教”转而现在的“育”。“育”什么?怎么“育”?“育”的是学生在精神、审美力、创造力、技能、实践等方面综合素质。而传统高师声乐教学方向依旧沿袭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未能突显师范学院的特殊性——以培养教育工作者为目标;依旧以声乐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优与劣。[1]在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高师院校教师未能迅速地意识到声乐教学这一学科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即“艺术素养和审美形式”),也未能重视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个体审美创作力、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二、声乐教学美育滋养路径

(一)对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方向的建设性调整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优秀音乐教师人才为目标。当前,我国的高师声乐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开展过许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向进行创新改革。根据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以本为本”方针,会议指出: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高校体现。这一要求对高师院校在声乐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向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在调整声乐教学方向时,应遵循教育发展方面的规律,始终坚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声乐课程教学方向调整不仅仅有“唱”这一门课程,它涵盖了高师院校中所有与之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其实质是确立它在整个教育学科中的价值、地位;重新认识学生在其学习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它需要调整高师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有特色地方性课程的开发、思考声乐课程内容的多元化选择、合理灵活地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声乐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以上这些路径方法的提出,其目的是借助高师声乐教学这一肥沃土壤能够更加贴切的将美育内容呈现出来逐步渗透到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发展上,同时为我国新型的复合型优秀教育人才建设做出贡献。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实施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技术总称。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对象(即学生)成为三者中的重要部分[2],而高师声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师声乐教学课堂内容和目的就决定了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并遵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在现代教学中,因高师声乐教学的特殊性,面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即个体发展差异)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应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解决出现的不同层次的情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也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单纯地指导学生或直接传授知识)已不再突显优势,而是需要“双向奔赴”的教学方法(即在整个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两个能动体之间共同进行教与学的“双向交往”的活动)[3]。就如当声乐老师在指导学生演唱声乐作品时,应预先让学生知晓并理解歌曲作品背后的故事资料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并在演唱歌曲作品前准备好情绪状态的输出。这样类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其次,现代大学生处于青年读书时期尚未具备大量的社会经验(即丰富复杂的情感),和掌控情绪输出能力,并且音乐属于感性艺术。因为大量科学实验表明,人在处于愉快兴奋时,感知比较敏锐,记忆力比较牢固,思维比较跳跃;积极的情绪会让人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会给声乐教学活动注入活力和生命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到技能技巧不是机械地操作而是有情感地表现,还能从心理上改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消极认识和情绪,从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体验、享受声乐作品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教师作为教育者,所起的是引导、促进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实践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其中包括带着学生反复进行声乐表演技能实践、增强文化知识底蕴、掌握教育技能,不断进行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具备音乐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这一过程也从侧面将美育观念深入滋养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剖析作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活动。这些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人才。

(三)学生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

我国有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它准确地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学习进步成长的作用。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是占主体地位的身份[4],学生应当主动地从被动地被教育的局面中突围出来,除了需要老师的辅助,自身主体意识是起很大作用的。学生在自身有限的知识体系中,应当直面自己与他人的发展差异,在面对差异时,应当主动地认识和发展自己;怀着积极主动“更上一层楼”的态度求知。如当演唱一个声乐作品时,最重要不是先演唱而是先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形式、音乐风格特点及其韵律情感等作出精细分析,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练习速度,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先慢后快,先易后难。因此学生对声乐作品理解的程度越高、表达的越准确,呈现出的效果就会精彩。在声乐学习的路上学生是因求知踏上这趟音乐学习之旅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主体知识经验的累积下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继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声乐这一门学科的内容丰富且复杂多元;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宽泛的知识。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免会产生畏难心理;学生首要明白的是学习知识不是功利化式学习、个体沉浸式独自学习,而是基于自身现有的水平认识到自己在声乐歌唱领域里还需不断思考和学习、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培养自身的合作精神并正确看待、认识、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思考出可以科学合理缩减差异,提升并战胜自我的解决方法;此外,学生无论面临何种情况,面对声乐的学习应始终怀有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态度。最后,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中,面对学习困境时不要盲目钻牛角尖,应整理好情绪、反复动脑思考、分析问题盲点,找出解决问题的要点。同时学生们也应清醒地拥抱现实主义人性化,拒绝在地上建立天国,真正清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应该阅读各类音乐书籍、多参加音乐活动,让自身思维在获取知识的路上更加跳跃、艺术视野更加开阔明朗,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传统音乐与红色音乐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古诗词吟唱鉴赏”的艺术形式

古诗词乐曲的主要特征是通过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在高师院校声乐教学中,美育教学成为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中国古诗词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关联。因此古诗通过古诗词音乐这样的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文化艺术方面获得更好的理解、在传统古诗词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产生共鸣、共情,使自身心灵和精神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同频共振”教学相长,共同感受古诗词音乐带来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自古以来古诗词音乐口口传唱。比如《大江东去》,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的代表作,此作品怀古抒情写自己壮心消磨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整体感情部分是复杂的,但睿智如他,结尾玩味无限,表达出洒脱、旷达的胸怀,让精神获得了解脱、自由,正可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经典的古诗词句凝练了伟大诗人对于人生感悟。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通过传统艺术美的教学内容,让大学生感受古诗词音乐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目的。

(二)弘扬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艺术形式

红色经典音乐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记忆。在“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指引下,挖掘红色经典音乐本身独特的红色基因和育人价值,传达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牢记中国梦。红色歌曲音乐作为红色文化、主旋律精神传播的特殊载体形式,在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积极引用红色歌曲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并渗透伟大的建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意识;激发学生昂首向上的精神活力。此外,红色歌曲本身的意义能够建立学生们“正三观”和德育美育观念,其音乐基调带有较强的节奏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容易把握乐曲、产生兴趣分析红色歌曲背后想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通过这类艺术形式的推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国主义热情和信念,引导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自我修养、增强民族自信。

四、声乐教学美育功能及其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当下国家高度重视美育教育,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多方面开展美育教学,而艺术教育作为实现美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励人才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需时时关注目标领域人才需求,积极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活动,以核心素养作为主要培养导向,以培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音乐人才需求作为当代音乐教育使命。作为高师院校教师与美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从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声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美育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树立学生基本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创造力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的机器,这也更符合当下新时代人才的选拔。

(二)充分提高大众的审美需求

审美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虽然不能以数字化量高低,但是一定会在艺术作品中记录下美的痕迹展示在世人面前。通过声乐教学美育课堂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艺术素养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感悟必然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强调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注重艺术个性与艺术独创能力的培养,在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中,教师是学生人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影响者,教师的人格素养与行为风范对学生能起到引领、感召、启迪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精神感召力和行为引导力[5]”,增强音乐教育的魅力,推动社会文化建设,迈向多元化时代。高校美育教育力求通过声乐教学美育课堂形式培养学生树立审美观念、群体认知,呈现出交融共进的特点。新中国至今,“我国声乐艺术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美,照应不同时期大众审美标准的演变历程,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变幻中呈现出艺术自身永恒的美。大众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欣赏水平决定着其审美需求的高低;审美主体需要有强烈的审美欲望、审美欣赏力和审美观念意识。[6]”如果以上逐步落实,将会提升大众审美认知、丰富市场人才选拔需求,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贡献。

(三)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

纵览整个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优秀艺术歌曲作品与社会时代背景不可分割,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大江东去》《黄河大合唱》等艺术作品,这些艺术歌曲不仅充满正义之声,体现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旋律部分更是彰显时代精神、体现民族自信。声乐教学美育课程不仅是对歌曲自身的理解,更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熏陶和净化。教师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红色基因,引导学生理解优秀艺术作品是为人民服务、为党服务;它存在的使命是为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现如今中华民族的艺术家们创作出许多优秀红色经典作品,每一首作品的复排、复演都是向新时代新人述说时代革命发展的艰难历程,教导学生时刻不忘我国走向复兴的艰难历程,以红色民族音乐为荣,胸怀民族自信,昂首阔步、大步向前走。首先,声乐教学美育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声乐教学美育过程中可以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例如:在声乐教学中的古诗词音乐,将历史伟人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学子,加强学生思想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浩然精神的养成。通过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其次,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艺术歌曲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如黄自的《玫瑰三愿》、赵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他》、江定仙的《岁月悠悠》等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以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为依托,艺术歌曲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艺术歌曲表达方式,展现歌曲作品的艺术意蕴,发挥好艺术歌曲的重要作用,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可持续发展。最后,红色歌剧在美育教学内容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红色歌剧是精神文化的象征,是对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一代代传承,对新时代的精神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如《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经典作品其意义更是超越了作品本身,这些经典剧目更像是一种红色文化符号。因此,通过传播红色歌剧能够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导向,并对学习者思想及审美需求有指导意义。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的摇篮,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创新、审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全面发展,以应对学生进行相关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的培养;不断进行美育思想意识的滋养,增强学生审美感知等,并从两个方向出发(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美育教育培训,使得高师院校美育教学普遍化成为基本模式。努力在各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梦繁 徐子瑜 张文浩 段博政 王永振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篇2

多声思维是指人们随着多声听觉和欣赏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立体音乐思维模式,声乐教学中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进行实践体验和音乐感知,让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听到自己演唱的声音,同时把自己的声音和其他声部(伴奏音乐)结合起来倾听,使思维更加灵敏,做到发声的协和、统一,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知辨别歌曲内涵、运用技能歌唱,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全面修养的目的。

一、高师声乐教学发展状况

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声乐教学作为高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教学中传承其学科的前沿性、实用性,使学科专业得到全面性的发展,是学生提升演唱技巧、舞台实践、自我表演技能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毕业生就业从业的重要考核手段。正如1994年李瑞津在《谈高师声乐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中指出的“作为高师主干课的声乐课,应以基本技能为主体,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两翼的系列课程”。

(一)高师声乐教学因时代发展而改革

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师声乐教学主要在声音观念的调整与声乐技术方法的改进上,采取的授课形式主要是小课模式,即“一对一”的“高精尖”授课模式。通过对声乐演唱技能的理论讲授和技巧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声乐教育的格局有了较大变化,随着社会需求、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也慢慢有了较大的增长,高师声乐教学开始对“师范性”进行思索,探求高师的培养目标等。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首先在1987年开始形成声乐小组课、集体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格局,不过更多的是改良与探索。1992年召开“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是高师声乐改革的起点,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发端,1996年华南师大召开的“全国高师声乐教学研讨会”和1998年青岛召开的“全国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研讨会”上,对授课模式进行进一步改革,1996年更是把教学形式的教改实践探索作为中心议题,到了1998年声乐教改的主线聚焦到了集体课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上。从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看,其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的,以实现高师教学任务和目的为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1]。

(二)高师声乐教学因培养目标而改革

1994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校对声乐教学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将“一对一”小课改成“小、中、大”相结合,即教师对全班学生有传统声乐教学的小课、小组课、大课(包括讲座、观摩、艺术实践、教学实习);小组课教学对于高师声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通过小组授课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实践和声乐检查,培养他们的组织、创编及声乐表演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声乐教学中运用集体课教学模式,以声乐技能训练部分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对声乐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自己不足和优势;通过小课教学和集体课教学的互相补充,能使学生在浏览曲目、歌曲处理和歌唱内容等方面得到提高;教学成本和教学资源得到节约,同时减少了声乐教学中教师的重复劳动。而作为多声部的群体歌唱形式——合唱课,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团结合作、组织能力、体验集体力量、协作精神等,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营造轻松学习氛围,缓解师资紧张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丰富高师声乐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既能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也能够登上舞台表演的全面的师范类音乐人才,通过不断实践、磨炼,毕业后才能成为全能型人才[2]。

二、多声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体现

(一)横向、纵向的音乐思维

音乐是一种思维。每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差异,都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固定的方式。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单音音乐,体现的是独特的线性思维——中华民族的思维性格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多年来是以单音进行为主的单音音乐形态存在的,这种独特的音乐思维模式,就是横向进行的线性思维音乐模式。而多声思维是随着多声听觉、多声欣赏、多声感觉的发展,人类在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和产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立体状的音乐思维模式。这种立体的音乐思维模式是一种多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纵向进行的音乐模式,它的产生是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的音乐思维模式。

(二)声乐教学中的多声思维

多声音乐思维的训练与养成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多声音乐思维的形成对于建立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学习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初学阶段,形成多声音乐思维意识对于培养今后的音乐感知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学习过程中,培养多声音乐思维习惯对于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技巧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具备多声思维能力是声乐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多声思维模式,首先是改变单声思维习惯,在声乐学习中不只是听到自己演唱的声音,还应该学会将自己的声音融入其他声部(伴奏),在倾听过程中形成多线条习惯,让音乐变得立体,演唱过程时刻注意声音与其他声部的协和、统一,尤其在表演合唱作品中,对培养学生整体的、横向的多声思维能力有更高要求,也通过声乐教学的多声思维训练,让学生将横向思维习惯与西方多声音乐的纵向思维习惯有机地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高校声乐专任教师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特的思考方式,用多声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开拓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锻炼机会,从综合方面帮助他们提高素质[3]。

三、多声思维训练融入声乐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发展内心听觉,从注重局部到综合能力掌握的转变

声乐演唱过程需要内心听觉能力,而内心听觉是根据音乐记忆,将音乐想象转化成音乐语言,在演唱中激发创造力。声乐歌曲《我爱你中国》进行伴奏合乐就是一种内心听觉的培养体现,用正谱伴奏(钢琴谱)的方式进行合乐能够检测演唱者的音准节奏,能够检测歌曲的情感表达,从而进行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演唱实践中要多次与伴奏合乐,感受歌曲中声音与钢琴的协调配合,将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融合,展现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在进行教学实践中,要从音乐要素的训练和实践抓起,对于歌唱位置、气息运用、咬字吐字等都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要将整体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作品把握,以及歌曲整体风格的表现等各方面综合联系起来分析,演唱中更好地将内心听觉能力进行转化,对舞台、伴奏形式进行整体把握,从内心更好地把握作品调式调性及艺术风格表达,调动情感,用发自内心的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想象力表达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表达的是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心愿,报效国家、爱国奉献的心声,是对祖国母亲最真挚情感的直白表达,不管是歌词还是旋律,听者都能感受到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与抒情风格,表现浓烈的思乡情结与爱国热情。旋律起伏跌宕,气势宏大,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了歌词的内涵,钢琴伴奏和声效果丰富,旋律与伴奏声部的织体准确对应,使歌唱与伴奏高度统一,让演唱效果形成了横向、纵向关系上更为复杂的多声音乐效果。演唱者锻炼了倾听多层次音乐的能力,发展了内心听觉,拓展了音乐听觉能力,加深了音乐和声内涵、旋律风格乃至整体音乐形象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整体音乐感及作品风格的完整性,体现了从局部到综合能力掌握的转变。

(二)加强音乐感知力,从单一教学方式到“多元化”

“多样化”的转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不论是练声阶段还是歌曲演唱,教学方法仅局限于局部单一、机械的听与练,而缺少了诸如从实际音乐作品进行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教学思维训练。在对声乐作品音准、节奏等各音乐要素的多声思维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对知识点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变为由局部到整体结合实际音乐作品的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在练习各音乐要素的同时,又能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和对音乐作品的兴趣程度入手,提高学生对多声音乐知识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高师声乐教学中针对各多声思维音乐要素进行训练的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结合作品的旋律,进行多声部的模仿练习,利用学生不同的演唱特点,用各种唱法来演唱歌曲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对音乐作品分析,在力度、音色、速度方面进行处理,从而对作品形象进行完整表达,对音乐多方面的学习与积累以加强音乐感知力[4]。在声乐小组课堂上,用合唱形式对经典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进行教学,各声部的练习中,注意和声走向、音准、声部间的配合,通过对作品速度、力度、音色的处理,感受不同节奏型的律动感以及在不同拍号强弱处理中的区别,各声部间声音表达与节奏律动的统一性,从而达到一种立体、综合的节奏感觉,找到多声部旋律在纵向和声、织体性和横向旋律性上的关系,找到演唱与指挥、伴奏之间的平衡关系,提升音乐的层次感,完整表达作品内涵。用合唱形式进行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课堂,加强了学生对多声的理解、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这正是音乐多声思维能力在声乐课程中的体现,也从单一教学方式到“多元化”“多样化”教学转变的体现。

(三)建立和声听觉,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

高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是让学生的灵魂与音乐产生共鸣,深入了解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所富有的情感。合唱歌曲教学要体现艺术性与情感性,离不开声部之间衔接的流畅性和合理造,在声部和声构建过程中,增强和声语汇,积累和声记忆,培养和声序进中的逻辑思维,通过训练实践能对每一个伴奏织体更明晰,了解各声部的旋律关系、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敏锐的和声听觉,做到对作品进行完整性的表达。《我爱你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从独唱到合唱形式的多样化,音乐表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有多种不同版本和风格的演绎出现,不管是独唱风格的通俗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或者是合唱版本的演唱,在编曲的织体和配器都加入了不同的音乐元素,有中国古代乐器、外国民族民间乐器,使得伴奏音乐的立体感越来越强,教学中运用多种音乐形式进行多声音乐思维的教学训练,既能获得多声部音乐的新理念,同时对多声音乐思维的培养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用钢琴,也运用多媒体进行多声部音乐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分清各个旋律声部的进行,能分辨多种多样的音色与和声、织体布局,感受到乐器使用的不同,作品风格及色彩的各异,对音乐作品各声部不同音色感知能力的辨别,从而提高演唱水准。多声思维模式引入声乐教学,训练学生的立体音乐思维能力,通过教师运用多声思维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可以很好地对知识内容进行迁移和拓展,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起到良好作用[5]。

四、结束语

运用多声思维模式进行声乐课程教学,使高师声乐教学不仅仅关注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和基本理论的传授,还与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审美要求相结合,同时让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歌唱技能同步提高。目前对多声思维模式作用于声乐教学的研究不多,本文就是以声乐教学为出发点,剖析多声思维模式在声乐教学中的呈现方式,通过教学的实例探析来验证多声思维模式在教学中的创新作用。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对论题的研究寻找到其他有效的思维模式训练方式来辅助高师声乐教学。

作者:赵海春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篇3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能力就是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音乐美包含着声音优美、旋律和谐、意境深远、情绪积极等审美元素,这些审美元素对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声乐课是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类型之一,其本质是审美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高师声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围绕审美意识、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表现、审美情趣、审美视野等方面展开,着重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一、在美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声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声乐则是追求美的过程。高师声乐教学应创设美的、沉浸式的环境,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改善学生学习声乐的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效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一般指教室的布置、色彩的搭配、教具的使用、空间的布局等方面,软环境主要指课堂氛围和精神环境。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创设美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在高师声乐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身心特点及外部条件等创设和谐美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美,从而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发展需求,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掌握。例如,《月之故乡》是一首诗词型乡愁歌,由海峡两岸词曲作家共同创作,歌中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无比热爱之情。教师教学这首歌时,可以先从创作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作词人彭邦桢创作这首歌的情形,让学生清楚了解这首歌诞生的原因,进而理解歌曲蕴含的核心情感。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表达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彼此不可分离的骨肉亲情;第二段表达了台湾同胞思念故乡、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愿。教师通过分析创作背景与梳理歌词大意,营造一种思念故乡、忧伤感怀的氛围,让学生从中体验强烈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感,由此产生正确的审美意识。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观看影视作品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的视频,营造一种动听、优美的沉浸式环境,将学生各个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深入领略歌曲浓郁、古典的民族风格以及深沉、优美的旋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审美、欣赏心理。

二、在聆听美的声音中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

声乐蕴含着特殊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魅力,“美的声音”是声乐之美的外在体现。高师声乐教学中“美的声音”包括旋律之美和声腔之美,旋律之美主要体现在音调之美、节奏之美和和声之美;声腔之美则指音质甜美、字正腔圆等。在高师声乐课中进行“美的声音”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包括感知旋律、节奏、音色、和声、调式等音乐语言要素中的美,辨别和体验各种类型音乐的美,这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美的声音”、引导学生聆听“美的声音”,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共和国之恋》是一首赞颂科学家、赞颂祖国的红色歌曲,通过提炼科学家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创作而成。教学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先播放该歌曲各个版本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在歌曲的聆听中充分感受清晰、明亮、丰满的音色之美,自由、轻快、回环的节奏之美,统一、和谐、变化的旋律之美,同时对照不同版本的演唱,发现不同演唱者的声音之美,如刘畅演唱时表现出情深意长、朴实通俗的声腔之美,殷秀梅演唱时表现出饱含深情、真诚自然的音色之美,廖昌永演唱时表现出雄浑典雅、豪放大气的音质之美。虽然不同版本的演唱有不同的声音特点与演唱风格,但是通过认真聆听,学生均可以从那些流动、起伏的旋律中体会科学家的炽热情感与爱国心声。学习这首歌曲,既能让学生感知歌曲的声乐之美,也能启发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实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三、在联想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声乐是一门艺术性极高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是音乐审美的高级形式。联想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彼此共同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钥匙。审美想象是经过人脑有目的、有组织的改造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生成的一种审美能力。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想象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声乐活动中发出的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对它进行感受的方法之一就是联想。声乐联想是在聆听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将情感体验和平时积累起来的生活经历以及事物某些特征有选择地建立联系的心理过程。但声乐联想能力属于初级的基础感受能力,只有从有目的的联想过渡到自由想象,才有助于学生的审美心理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审美想象力是音乐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感受和领悟声乐作品中的深厚内涵,没有想象的参与是难以实现的。声乐作品比较抽象,人们欣赏它们时思维容易发散,因而能在自由自在的想象中充分领略歌曲的美。此外,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不同,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也存在差异,不同的人想象的内容自然会存在差异。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可以通过联想训练的方式,让学生不仅要把作品中的景物、人物、故事想象出来,还要想象作品蕴含的情感态度,由此逐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例如,《荷塘月色》是一首轻柔、婉约的中国风歌曲。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歌词开始进行联想训练,先让学生朗读全曲歌词,读完之后谈谈自己对哪些歌词产生了联想,或者谈谈自己脑海中最深刻的形象。有学生从“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中联想到一位有着古典美的江南女子在荷塘边弹琴,乐曲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犹如天籁之音;有学生从“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联想到两个相爱的恋人,在月光下卿卿我我的情形;还有学生从“等你宛在水中央”中联想到恋人分别后形单影只的凄楚景象。歌词的具象性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引导,让他们对美好景色、美好恋情、忧伤心境等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完成自我想象之后,教师可以播放《荷塘月色》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在声音、色彩、影像的刺激下,启动多重感官体会音乐的意境,进而对歌曲形成深刻的审美印象。

四、从韵味挖掘中提升学生审美表现

声乐之所以能动人,是因为声乐作品具有韵味美。韵味是声乐审美艺术的精髓,声音的韵味美是声乐作品最直接的艺术特征,其在音乐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唤醒聆听者内心深处对声乐价值的认知与理解。声乐是一门声音审美艺术,在声乐教学中要不断挖掘声乐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韵味,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美的熏陶。声乐的韵味是声乐作品中呈现的独特浓郁的风情或风格,体现在声乐作品的文字、声音及节奏等方面。声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艺术实践,声乐的审美表现就是对声乐作品情景的重现,也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造和实践。高师声乐教学可以通过挖掘声乐作品的韵味提升学生审美表现,如指导学生对声乐作品风格进行充分的把握,不但要理解声乐的表现技巧、声乐符号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理解作品的题材表现形式以及实质内涵,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美妙和精髓。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是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曲,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聆听欣赏,引导学生理解“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和“我要回来,回来”等歌词,让学生体会其中思念故乡、渴望统一等韵味深意,从而打开情感的闸门,跟随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感受澳门人民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澳门人民对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视唱练习,引导学生体验《七子之歌》的动人旋律,领略歌曲蕴含的中华民族不屈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韵味。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唱或轮唱这首歌,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真真切切感受澳门与祖国的血脉深情以及中华儿女对祖国光明前景的美好期盼。

五、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在表演的过程中只有将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完美结合,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理想境界。声乐教学融技术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既要求反复练习开嗓呼吸、咬字发声、视唱练耳等声乐技巧,也要求学生演唱时投入真情实感,教学过程相对抽象乏味、机械重复。对此,教师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消减声乐训练的枯燥性,提高声乐学习的趣味性。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对高师声乐课程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就是以相对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趣味,让学生在学习乐曲的过程中尽情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声乐知识,在演唱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如进行呼吸练习时,选择《摇篮曲》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开展游戏式呼吸训练,指导学生根据乐曲优美的节奏做呼气和吸气训练,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明显感受气息的流动,从而体会气息的作用。又如,通过男女分组对唱《红马鞍》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趣,如女生唱“蒙古包前一阵清风吹开了我的脸,我心爱的哥哥就要离开了草原,临行前留给我漂亮的红马鞍,靠在你的肩膀泪水涟涟”,男生唱“我最爱的草原妹妹请把我挂牵,今夜告别亲爱的你我会天天想念,这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聚,妹妹要是想我就看看红马鞍”,这一唱一和的形式,使各个演唱角色的形象塑造得更生动、情绪表达更到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丰富内涵。

六、在音乐欣赏中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声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涉及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器乐、形体等方面的内容,与其他艺术门类也存在着密切联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学声乐不仅要传授歌唱技术,还要讲解相关的乐理知识与音乐文化理论,以此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声乐审美视野是以审美眼光看到的声乐世界,是学习声乐的较高层次水平。当前,可用于高师声乐教学的曲目不可胜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歌曲储量,让学生从海量的歌曲中汲取知识精华。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音乐作品,以求获得理想的鉴赏效果;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艺术的语言,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音乐元素,促进学生深入地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挖掘声乐的内在美,让学生感受声乐作品与鉴赏内容的艺术价值性;引导学生借助各个领域的知识,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声乐的“美”,从而不断开阔个人的审美视野。例如,《月满西楼》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唯美、充满忧愁的歌曲,是由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改编而成。对这首歌曲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体会《一剪梅》的词作之美,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一词句清新质朴、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塑造了立于秋风黄花中正在寻寻觅觅的凄美词人形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一词句笔意纤纤、情浓眷眷,表达了词人大胆讴歌爱情、追求爱情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月满西楼》的旋律之美,尤其是歌曲的间奏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旋律,形成了回环缠绵的情境,直抒了离别之愁和相思之苦。通过赏析歌曲的旋律之美,让学生体会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继而使其受到感染与启发,也对爱情产生美好的想象。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情感之美,即词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的心上人,表达了一种无法诉说的相思之苦,表现了歌曲的悲凉诗情、哀愁曲情和思念声情。声乐教学是高师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声乐技巧训练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声乐教学的每一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声乐艺术实践中发现美、感悟美、接受美、创造美,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自我审美教育和对音乐美的表现与创造。

作者:谢文丽 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师声乐教学研究篇4

一、课程思政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2004年后,上海市最先就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旨在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实现两者的公共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和理念。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其概念也愈加明确。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新举措和新方式,课程思政是指基于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体系构建,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三维统一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主张在各类专业课程中,将其显然和潜在的思想资源进行挖掘和运用,与思政教育体系相融合,形成协同效益。其并不是一门新课程,也不是一项新活动,而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声乐教学是高等教育音乐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以声乐教师和学生分别为施教者和受教者,以声乐作品、声乐史、声乐演唱实践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即学生掌握丰富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声乐演唱技能,能够高质量地演唱歌曲。另一个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声乐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继而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一)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传统思政课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高师声乐教学理念、内容、模式、评价、实践等多个环节的改革,将课程思政环节贯穿于始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感悟生命生活,提升人格修养,完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三观,实现全面发展,构建起“大思政”的育人新格局,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高师声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高师声乐学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和稳定的教学体系,也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是受到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等于为声乐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开辟了一片新空间。比如,针对一些爱国题材歌曲的演唱,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音视频资料或实地考察对作品进行体验,那么学生自然会被作品中的爱国情感打动,让演唱成为了一个情动于衷的过程,不仅演唱效果是声情并茂的,更由此带动了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等多个方面的革新。所以思政元素更像是一支催化剂,能够推动多个教学环节的完善,带动高师声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三、高师声乐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

高师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并不是跟风应景,牵强附会,而是有着充分可行性的。这一点主要是由声乐课程特点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政元素的广泛性。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如民歌,作为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我国各地、各民族都有着风格独特的民歌资源,是对某地、某民族历史发展、社会生活、自然风貌以及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和演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树立。又如革命时期的一些爱国歌曲。在革命时期,很多音乐家都以歌曲为武器和号角,极大鼓舞了民众的革命士气和热情。如《黄河大合唱》就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演唱起来更是热血沸腾。可见,声乐学科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也为两者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声乐教学作为一门技能性教学,在教学形式方面是十分多样的。既有教师的口传心授,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既可以聆听,也可以演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等。这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也为思想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有助于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而异,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再次是融合性独立性和相统一。所谓融合性,是指声乐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并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叠加,而是将思政元素以最合适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融入声乐教学中。比如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情态、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与思政教育是一致的,对此就可以充分融合。所谓独立性,是指声乐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声乐教学的主体,不会因为思政元素的融入而将声乐课变为了思政课,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最后是即时性和延时性相统一。一方面,声乐是一门有着强烈感染力的音乐形式,能够在瞬间作用于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演唱一些爱国题材的歌曲时,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在欣赏某种高超的演唱技巧时,会从心底发出惊叹,所以声乐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是即时的、直接的。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隐形的、潜在的思政元素,或者受限于学生目前的认知,可能在当时并不能立刻领悟和感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明显作用,所以这种思政教育效果也是长效化的。即时和延时互为补充,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和无缝对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高师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可行的,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下,在高师声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下,理应成为声乐教学改革和完善的新方向。

四、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探索

(一)革新教学目标

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意味着新的教学目标的生成,即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同时可以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发展,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一目标也与音乐教育所倡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一致的。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受到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声乐教学都更加强调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记住了多少声乐理论知识,能否流畅演唱一首歌曲作为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对声乐艺术中思政教育资源的遮蔽。在这种目标指向下,加之声乐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让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最终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所以要借课程思政实施之契机,重塑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声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基础性的。但是其学习也是讲求方式方法和阶段过程的。如果仅将声乐学习局限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兴趣的缺失。反之,如果教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则可以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自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生成。以《松花江上》的演唱为例,多数学生都知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爱国歌曲,曲调低沉和悲愤。但是对作品的了解和体验也仅限于此。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教师则可以对这首作品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和人民流亡关内。作者张寒晖在西安的城楼下,亲眼目睹了逃荒的难民,听他们讲述悲惨遭遇,并以坟头上的哭诉声为主要素材创作出了这首作品。作品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情绪越来越激动,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回到家乡,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在对作品背景进行详细讲述后,教师还可以播放影片《一九四二》,可以让学生对什么是逃难有更加直观和真切的体验。做足了这些准备,此时学生的爱国情怀已经被激发,并形成了相应的演唱冲动,这种状态下的演唱则一定是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的演唱技术进行针对性完善,让学生的演唱更加完美。整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融洽,学习兴趣是高涨的,教学效果是高效的。既符合声乐学习基本规律,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教学目标的革新,是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首要环节。大学生正值三观的养成时期,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让他们获得美的陶冶和润泽,丰富情感体验,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以情育人,以美育人。

(二)梳理教学内容

一方面,高师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声乐艺术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也必须对其进行梳理和分类,才能在达到高效运用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其表现为个人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关切感。在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充满家国情怀的作品,并在不同时期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激励、团结和鼓舞作用。如爱国题材的《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共和国之恋》《阳光路上》等,故乡题材的《那就是我》《大海啊故乡》《月之故乡》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演唱,可以体会创作者和演唱者真挚的情感表达,并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深刻的价值认同。现在的大学生生逢盛世,一提到爱国总会感到很空洞,对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很模糊。而通过一首首作品,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是民族文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并且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可以通过民族声乐作品让学生对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半个月亮爬山来》《嘎达梅林》《小河淌水》《山丹丹的花开红艳艳》等民歌,都是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面对这些作品时,可以先从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等方面入手,先实现文化的认同,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民族观和国家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再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体系的价值标识,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进行了精辟总结,是国家建设和人民价值的重要方向引领。对此需要教师通过资料查找和梳理,选取一批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色彩的声乐作品。比如2015年末,中央电视台就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主题,精选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坐上高铁去北京》《共筑中国梦》等十八首作品,将国家之梦、人民之梦和未来之梦融为一体,弘扬中国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极佳的参考素材。很多声乐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普遍感到声乐作品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过于丰富,一时间无从下手,其实是没有精心梳理和全面总结。按照以上标准进行分类,则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三)选择合适形式

高师声乐教学在形式上是多样化的,也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对一教学模式。这是高师声乐教学的传统形式,一位教师面对一名学生进行授课,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针对性培养。但是在以往的一对一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将重点放在了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教师进行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再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看似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其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没有融入思政教育,没有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思政教育平台。因为一对一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只有一位,整个教学过程是十分灵活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微调,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以最简单的讲解为例,教师针对一位学生的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聆听也更加认真,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所以在一对一模式中,教师要灵活把握,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声乐作品、个人经历等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同时要注意语气方式,是平等坦诚的交流,而不是一方单纯的说教,方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又如小组授课模式。这是近年来受到普遍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脾气等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授课,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省教学资源,一方面则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比如针对一首声乐作品的思想政元素,可以让学生逐一分享并讨论交流,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高师声乐教学所培养的多是音乐教育人才,教师也要注意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的示范,便于学生今后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继续实施课程思政。除此之外,还有声乐演出实践、声乐理论研究等,分别有不同的实施要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最大化地保证实施效果。

(四)提升教师素质

在高师声乐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当仁不让的主体,引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实施效果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虽然能够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但是在课程思政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和完善: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念,规范着教师的自身道德。特别是对于声乐教师而言,因为声乐学习具有技能性特点,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接触是较为密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才能传递给学生,实现课程思政的初衷。所以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主动查找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不足,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学习,真正在学生面前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是声乐专业素质。声乐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对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乐理、和声、试唱、复调等音乐知识,这既是声乐教学的必需,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在声乐演唱方面,或许教师的演唱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每一位声乐教师都应该保证自己的演唱是认真投入、声情并茂的,如果教师的示范都是随意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想而知。在语言表达方面,要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述,让学生明确领会教师的意思,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知道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所在。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要真正和学生做朋友,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多进行换位思考,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再次是综合学科知识。一方面,声乐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个文化综合体;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意味着声乐教学与历史、社会、文学等更多学科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的综合知识十分有限,那么则无异于失去了一把金钥匙。以前文中提到的《松花江上》一曲为例,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历史知识,对作品背景的讲解也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需要弥补自身综合学科知识的不足,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身的知识视野越广博,积淀越丰厚,课程思政的实施才能越顺畅。此外,教师还应该主动进行自我反思,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要对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和完善有清晰的认识,在一次次反思中不断提升。这种反思既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可以在学生面前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因此需要广大声乐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主动推动两者的融合,通过积极探索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作为高校声乐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见证,让高师声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齐头并进。

作者:屈琳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