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视角,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从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多方参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出发,对如何培养高职“双师型”教师进行思考,提出主要途径与举措。“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求,是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018年,我国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双师型”教师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39.7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提到要联合校企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四个方面的考虑,即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可见,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小觑,是高职院校重点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1“双师型”教师条件
“双师型”教师提法最初是在1990年《中国教育报》介绍上海冶金专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实践上出现,之后形成热潮,并逐步被纳入为国家政策范畴。《职教界》在政策研究解读“双师型”教师中,将其政策文本分析上提出了三个阶段:概念提出阶段(1995—1998年)、内涵深化阶段(1999—2009年)、系统培训阶段(2010年至今),围绕“双师型”教师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旨在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政策效果显著,近年来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显著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承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并能够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兼具培育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指导,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在其“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上规定,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一是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证(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能全面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或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其中至少有半年以上脱产,并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三是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两项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或者具有8年以上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人才,在校从事高职教育满两年以上方可申请认定。
2校企合作“双师”素质培养做法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校企合作工作中重点实施校企合作推进工程,分层构建政、行、企、校、系五级校企合作机构,制定和完善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校企合作的渠道和形式,重点培育发展潜力强的合作项目,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1)培养体系日趋完善。依托各方合作平台优势,不断完善校政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多举措让企业、行业为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资源。专业教师挂职锻炼为取得实质性成果,考虑到挂职工作的阶段性、延续性等特点,试采用定点挂职,单位一经确定,一般不随意变更。制定修订《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学院教职工进修与培训管理办法》《学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度,科学构建覆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各项制度。近三年,共181名教师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操作技能、科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2)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专业兼职教师,与合作企业形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新形态。各专业一直以来实施“能工巧匠进课堂,真实项目在现场”等系列活动,邀请合作的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学院上课、带项目教学以及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017—2018学年,校内专业教师6人担任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合作企业共派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数为86人,共承担《烹调工艺》《形体训练》《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毕业综合实践指导》等41课程,平均教学工作量(学时)为344.3;企业人员进校园开讲座、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讲课、实训指导,极大提升了实践教学品质,实现校企合作育人。(3)健全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实施教师企业轮岗工程计划,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服务能力“三项”能力的提高,依托紧密型合作企业,共促教师专业发展。制定学院《教师企业轮岗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推动学院“双师”教师队伍建设。2017—2018学年,学院各系选派61位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等,积极拓展与绍兴当地企业以及省内其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以签协议、定任务等方式同56家企业共建稳定长效的“双师双能”素质教师培养基地。专任教师人均挂职锻炼达26.5天,专任教师人均社会兼职达35.7天。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服务能力,一学年来教师合作承担或参与课题11项,合作开发专利80项。截至2018年8月底,学院具有双师资格的专任教师达164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5.9%。
3“双师型”教师培养主要途径与举措
3.1存在的问题
(1)认定标准不统一。“双师型”教师有关政策出台20多年来,政策目标对于“双师型”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双证书、双素质等说法不一,未建立完善的资格认证体系,从而导致各省市及学校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上参差不齐。(2)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效的培养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渠道显得不畅,经济利益、法律权利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参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不高。(3)教师保障力度不够。如今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教育管办评分离,在其人事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然而“双师型”教师、学术业绩成为了教师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校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量大,“双师型”教师也没有特殊的福利等原因,致使教师本身在意识上缺乏重视,兴趣不高。
3.2主要途径
(1)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掌握专业领域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工艺流程,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2)产学研合作培养。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并积极将主持(或主要参与)的应用技术研究型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于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使之产生实际效益。(3)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对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专业教师必须积极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职业技能竞赛。(4)企业拜师。鼓励学校副高职称以下专业教师均要拜企业专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为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推广与应用开发能力。(5)适度引进。在培养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重视引进企业生产、管理一线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到专、兼职教师队伍中。(6)考察访问。组织教师参与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国际间的考察访问,进一步拓展视野,了解、吸收行业的最新技术。
3.3主要举措
(1)加大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激励措施。按照鼓励教师企业轮岗的指导思想,不断健全有关教师企业轮岗工程管理办法,强化教师企业轮岗的管理与考核,提高教师企业轮岗待遇。(2)建立专业教师紧密联系企业专家制度。每位专业教师至少联系一名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专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帮助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与开发应用能力,为学生教授实践课程。(3)强化“双师素质”在职称评审中条件设置。修订职称评审文件,进一步刚性教师职称评审6个月企业经历要求,明确只有教师下企业期间的申请表、考核表等证明材料,经系部和组织人事处备案才能做有效证明。加强“双师素质”激励引导政策。通过学院岗位聘任与绩效工资改革,在方案中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量,与教师切身利益关联。(4)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在认真梳理现有合作企业和兼职教师队伍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形成一支相对稳定、能够满足人才培养与地方服务需要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难点,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其良性发展,鼓励并支持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也颇多,如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政策和经济保障力度不够、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等,所以需要增强“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培养的共赢意识,企业能够为学校教师提供操作实践进修的机会和环境,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师资力量、设施及各类教育资源。加快制定其专业标准、管理制度、配套制度、激励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健全“双师型”教师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快资讯.职教界:政策研究解读双师型教师[EB/OL].
[2]人民网.教育部:将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国家要求建立准入任用制度[EB/OL].
[3]古翠凤,詹丽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培养策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
作者:虞凯 高玉萍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