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要利用更多的空间,从而使城市交通压力获得缓解。在当前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增加多种轨道交通设施,不仅要求轨道交通具有稳定的运输能力,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增加多种安全质量保护措施,使轨道交通能够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本文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展开讨论,针对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内容,进而对车站的抗震能力进行分析。
1引言
在目前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增加多种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使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获得巨大的提升,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根据城市交通发展具有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城市空间,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良好的运输能力。所以为提升城市轨道运行能力,并使轨道交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在设计中完善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能力。在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结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标准,开展正确的施工建设,不仅能够使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能力具有较高的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目前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根据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主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进行讨论:(1)抗震设防类别;(2)抗震等级及烈度;(3)论证对象的判定;(4)抗震设防目标;(5)抗震论证方法。并结合某城市地下车站抗震设计要求,从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抗震设防目标
2.1
抗震设防类别、烈度及等级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建设要求,同时按照地下车站结构功能类型,主要分为三种:(1)特殊设防类(甲类);(2)重点设防类(乙类);(3)标准设防类(丙类)。在上述地下结构功能类型分类中,根据车站日平均客流计算,从而确定地下车站结构的类型。在目前重点设防类地下车站结构施工中,对于结构抗震设计具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结构施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都需要对抗震能力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数据和实际信息进行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抗震数据管理体系。
2.2论证对象的判定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规模和功能不断增加,在目前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求地下车站工程建设面积要超过一万平米,从而进行充分的抗震能力分析,使抗震结构符合抗震设计内容标准。
2.3抗震设防目标
根据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标准,在进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施工中,需要对地下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在进行地下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和标准,能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3抗震设计论证方法
3.1分析方法比选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不断发展,在目前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中,主要按照该工程客流要求,地质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在对结构抗震能力设计和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地震系数法;(2)反应位移法;(3)反应加速度法;(4)时程分析法。在上述抗震设计计算方法中,需要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地下车站承担的客流压力,同时根据地质结构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使用简单快捷的抗震设计方法,从而使抗震设计要求更加符合地下车站结构使用标准。
3.2车站反应位移法计算模型
按照城市对交通工程不同要求,在进行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中,根据客流运行能力和地质环境特点,使用反应位移法进行抗震计算时,首先要将三种作用力进行分析和研究:(1)结构惯性力;(2)土层相对位移力;(3)结构周围剪力。地下车站结构发生震动过程中,上述三种作用力的产生会加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同时由于地下空间中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后,使地下车站承受更多的荷载作用。因此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按照土层相对位移和土层剪力分别的特点,能够在竖向位置中减少对地下车站结构的影响。另外按照空间中作用力分布位置的不同,结构受到作用力的同时,由于地质结构产生的巨大荷载,从而导致土体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并加剧对地下车站结构的破坏。所以在进行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反应位移法计算方法,将结构与环境土体建立模拟的模型,从而使计算设计更加精准。
3.3二维平面时程分析法
围绕不同地下车站结构具有的抗震性能,按照二维平面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设计时,通常将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升到Ⅱ级,同时增加多种抗震保护措施,防止地下土体结构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地下车站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根据地震动力时程变化特点,需要将地下车站结构出现的抗震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减少对地下车站结构受到进一步的破坏。在目前应用二维平面时程分析法过程中,将地下车站结构进行二维平面分析,对震动产生的动力能量计算在结构边界中,从而当土体结构发生变化时,按照结构具有的弹塑性能,对地下车站结构外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进行实际计算过程中,按照简化后的抗震设计计算方式,地震发生导致土体结构出现弹性位移后,需要按照实际弹性位移变化,并确定地下车站结构的屈服强度系数。
4典型车站抗震分析
4.1工程概况
在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根据该城市3号线抗震设计标准,将紫云路地下车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研究。在进行地下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通过明挖顺筑施工方法,实现对车站1.2万平米车站的施工。在车站施工过程中,按照车站长度要求,确定标准段的施工宽度保持在19.7米。在进行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利用该种结构具有的特点,能够使车站具有稳定的抗震能力。同时在抗震设计中,将车站抗震能力提升到7级,由于该车站地质环境成分中,主要由粘土和风化泥质砂岩组成,同时测定的地震动加速度周期为0.35s。
4.2反应位移法分析结果
应用反应位移法过程中,结合MidasNX建立一维波动模型,目的是对土体结构产生的位移和剪力变化进行分析。如果出现E2地震情况,在土层中由于产生的弹性变化,通过抗震设计,需要将弹性制控制在1/550以内从而使抗震设计符合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标准。另外在对地下车站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按照客流和土质结构变化产生的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过程中,能够满足车站结构具有的抗震作用。同时在进行不同结构设计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荷载截面积变化,能够减少对结构中柱体的作用力破坏。根据地震情况,如果地震出现E3震动强度时,需要对车站结构设计进行调整。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需要将出现的弹性变化控制在1/250以内,并满足结构具有的抗震作用。
4.3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果
使用时程分析法,作为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需要将Midas/GTS建立分析模型,并根据E3地震产生的作用,能够对地下车站结构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模拟计算,并确保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构。根据该工程地质环境特点,由于地质结构中存在风化泥岩,且基岩面距结构的距离小于地下结构竖向有效高度的3倍,这里模型底面边界取至基岩面。在该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根据采集的地震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在进行抗震设计计算过程中,要确保该工程地震基准时间超过50年,同时要防止车站结构发生振动破坏。按照抗震设计标准,在对该工程进行模拟计算时,发生震动的过程,会使土质结构发生位移,同时在每个结构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振动趋势。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在该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中,根据E3地震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要将弹性区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减少土体对地下车站结构产生的影响。
5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某城市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要求,在进行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过程根据科学的抗震设计计算,同时围绕地下车站土质环境的变化,确定有效的抗震设计标准,从而满足地下车站抗震承载能力。按照该工程进行的抗震设计标准,在进行抗震设计过程中,将以下几点作为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价值:(1)在进行地下车站工程设计施工前期,要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将多种资料和信息作为抗震设计参考内容,从而对抗震设计具有的作用进行分析,减少地下车站结构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2)在进行抗震设计过程中,地下车站空间需要满足一万平米,同时按照重点设防类(乙类)的标准进行抗震设计;(3)在不同地震作用效果分析,为满足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要求,在E2地震条件下,将结构产生的位移角度值控制在1/550内。如果在E3地震条件下,将结构产生的位移角度值控制在1/250内;(4)在该工程抗震设计中,结合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针对土体结构发生位移产生的作用力进行计算;(5)如果出现E3地震作用效应,在土质结构发生位移时,需要对产生的位移空间进行计算,并明确出现的位移值增大范围。
参考文献:
[1]张朋来,王志虹,刘琳.关于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抗震等级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7(28):45~47.
[2]胡海迪.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722.
[3]张有桔,王飞,沈洪波.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结构抗震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6(3):361~364.
作者:贾本万 刘燕 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