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创新创业心理教育体系探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前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范畴中,创业教育明显占据核心地位。创业教育一方面能够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们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也能够持续为国家产业提供全新的发展型力量。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发展原则,各个高职院校有必要维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价值。而维护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有两个切入路径:其一为开展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其二则为做好创新创业心理教育工作。本文以第二路径作为核心研究点,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创业心理教育人员提供一些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方面的参考素材。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素质与创业成功率存在必然联系
虽然创业这一概念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经常被提到,但创业实际上仍然属于难度较高的活动种类。在创业路途中人们需要超常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人们也会面对十分严苛的外部竞争因素,因此创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在不稳定局面下不断谋求发展的过程[1]。人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是对抗外在压力,二是自我调节。在创业行为中,学生们需要对抗大量的外界压力,如果他们未能完善坚持,自身的创业能力就会受到打压,进而无法发挥出全部的优势作用,从而干扰创业计划正确实施。而一旦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打压后不能自省,较差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成为压垮其身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当学生拥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时,其便可以有效地在外界施压状态下排解心理压力。他们自省的过程中也不会长时间围绕在自己的错误中,而是会迅速地找到错误点并进行记录和改正。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迈向创业成功之路的重要渠道。对此,高职院校应该设立内容优质的心理教育,以期为学生们提供最优秀的心理指导,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二)良好的心理教育可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多个渠道中被提升,例如大学生自行调节、专业的心理咨询场所以及社会心理干预活动等。但实际上,依靠大学生自主调节的最终成果根本不会呈现出理想状态。大学生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就意味着其本人已经受到了干扰,而从自身角度进行调节往往也只能降低压力,不会真正将心理问题彻底解决。简单来说,即为,大学生自行调节的这一手段不够专业,难以起到有效作用。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场所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毕竟心理咨询的费用较高,大学生恐难长期治疗,因此该路径也不具有长期应用的可能性。社会心理干预活动的参与人数较多,心理辅导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将心理辅导针对到个人,因此其作用和效果也相对较低。但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免费开放,且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可以精确地面向个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一对一得到有效解答。故我们可以肯定,良好的心理教育可以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良好的心理教育发起者,在院校内部开展心理教育能够起到绝对正面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心理教育体系建构的准备阶段
(一)优选教师资源
上文中提到,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够稳定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如若高职院校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那么保证心理教育的实际质量便属于必然举动。心理教育属于教育教学行为,其主要的构成人员即为教师。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直接决定心理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故高职院校应在准备阶段尽可能地完善教师资源,保证面向学生的心理教育人员均具有专业价值。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优选校内现有的心理教育人员,先要求高质量且具有教育经验的教师直接进入创业心理教育团队,而后则要求能力不足的成员参与培训。培训可以由校内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也可以由社会中具有专业能力的培训人员进行指导,总之重点在于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质量。当校方能够构建一支能力较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后,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方能够进入到创新创业教育范围内发挥教学作用[2]。
(二)择选被教育者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关联的学生数量较多,且并非所有学生都需要接受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校方坚持为不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那么校内便会形成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得不偿失。因此,校方在设置心理教育体系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是否需要接受教育的这一条件。校方可以在开课前先对校内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也可以使用互联网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内容应该包含一些基础性的心理调查问题,调查目的在于帮助心理教师第一时间获取到学生心态信息,使教师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点教育,直接针对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这样便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输出完全有效。
(三)设定心理教育课程模式
心理课程的设定实际上可以选择两种形式,即一方面保留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即在课堂中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则可以开通网络教育空间,为学生们提供基于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服务。理论上,教师应该将传统的课堂教育作为教育核心,将线上教育作为辅助。但实际上教师也可以将两者的功能加以区分,即课堂教学专注于心理教育以及发现问题,网络教育则可以成为一对一的网络咨询空间。这样一来,创业心理教育体系便可以具有多个作用,除基本的心理教育作用外,其也可以承担心理咨询工作,真正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有效的心理教育服务。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心理教育体系建构的阶段
(一)教育体系
1必修课。首先,校方可以保留心理教育实体课程,即校方仍然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要的基点,在创业教育内部开设心理教育分支。心理教育既可以占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也可以单独开课,成为专门负责为创业者排解心理压力的课程。但无论如何,校方都需要保证创新创业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可以达到每周一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创业者心理诉求。其次,必修课需要具有健全的教材以及教师人员,学生需要人手一本专业教材,教材中应包含专业的自我调节知识以及与创业相关的调节知识。这样教材便可以成为学生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工具[3]。最后,校方应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中负责心理板块的教师长久不变动,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在心理调节方面的全部需求,令创业者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业才能。2选修课。创新创业心理教育也可以开设选修课,由创业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以心理活动为主。心理教师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下设置一些调节类的心理活动,在课程中应先要求学生放松身心,将心理调节到倾诉的状态。而后教师既可以自行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询问或调节,也可以通过做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吐露心中所想。总之,选修课程设定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扩大心理教育空间,减少必修课程因课时不足所造成的影响;二是为学生提供交流空间,即选修课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密集度将会加大。且心理学教师会塑造出相对安全的空间以供学生缓解压力,因此选修课的存在实际上也具有较高的心理教育价值。
(二)咨询体系
1以教师心理咨询为主。虽然对创业人员进行心理教育属于必然实施的教育行为,但实际上创新创业教师很难在课堂中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想法。而也有一些创业者的性格相对内敛,他们很难在课上与他人进行倾诉或交流,因此他们需要在课下的一对一空间中抒发自己的情绪。故教师们可以开通咨询空间,专门负责解决创业者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咨询可以在教师当即并未安排课程的状态下开展,可以提前在班级内告知学生可供咨询的时间,由学生自行进入到咨询空间内与教师进行交流。咨询空间可以选定在教师个人办公室内,也可以直接在创业孵化园或创业基地等场所中运行。简单地说,教师心理咨询需要同时为学生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创业进程以及创业心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由创业教师负责指导的心理课程能够起到更加有针对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也应该将这一咨询板块作为心理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加以开展。2以团委心理咨询为主。团委作为国家管理青年人思想的重要团体,其也有必要在创新创业进程中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大学生创业在未来阶段中必然会面对国家产业,故如若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思想和心理去面对创业工作,那么其便可以成为国家创业的推广者。而一旦学生的创业心理出现一些不理性的问题,其创业行为就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故针对此,高职院校内部的团委应该负责一部分的心理教育活动,重点在于要教育学生成为具有正确思想的创业者,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创业行为具有科学开展的价值。
(三)互动体系
1以微信平台为主。考虑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进入到高三阶段中即面临出校实习或创业,因此院校也应该在校内教育的基础上开通线上教育形式。线上教育形式可以将固态教育作为核心形式,创新创业教师群体可以共同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推送消息,只要学生关注该账号,其便可以定期接受由教师发起的远程教育。平台可设置为互动形式,即当教师推送日常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后,学生可以直接与教师进行互动。学生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来自于实习过程,也可以来自于创业过程。总之,学生们在在线上平台中提出问题,而教师则需要进行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提问者本身的问题能够被解决,而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公开的形式传达到其他学生信息接收范围内,继而起到广义的教育作用。2以校园网为主。校园网属于完全性的空开信息传送空间,教师们可以定期上传专业的心理教育信息至校园网空间,学生可以定期进行查看。对于一些不喜欢咨询形式的学生,其也可以选择这种偏固态的互动形式,即教师传输、学生观看。这种形式能够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也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但校园网能够传导的心理教育内容十分受限。因此,教师可以适度采用该形式,只应用其信息传递功能即可,无须开发新的教育功能。
(四)实践体系
1以校内活动为主。首先,部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为创业活动受阻,或当下未能找到可行的前进方向。针对此,校方可以选择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先引导创业者参与活动,继而令他们在活动中获取创业灵感。具体来说,校方可以要求创业者以创业基地为核心开设创业社团,这样一来,创业者们便能够借由创业社团的人才吸收模式来吸收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往往都会拥有比较新颖的创业创意,因此新生的加入必然能够再度活跃创业团队,进而为创业者们提供新血液,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继而更好地减轻创业者心理压力[4]。2以校外活动为主。校方也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到校外活动中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例如,创业者可以进入到社区空间内做短期志愿者,这样一来,其既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基层人员的心酸,提升他们奋斗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令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教师需要在学生进入到社会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为其开展心理建设,即教师应该不断夯实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他们明确创业行为所具有的难度以及需要坚持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能够明确其难度,且创业意识和诉求能够帮助他们不断坚持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便会逐渐加强。校外活动能够起到的心理教育作用相对直接,其会直接令学生接触到社会的本来面貌。同时,校外活动实际上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即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应对社会的准备。因此,校外活动中的心理教育也能够起到切实的教育作用。
四、结束语
文章以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核心,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心理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构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下高职院校相对重视的教育体系之一,每个院校都有必要针对心理教育这一分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继而为大学生创业人才们提供完善的心理维护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拥有远大理想的同时还能够拥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故希望各个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人员在阅读本文后,能够对创业心理教育产生新的印象,继而利用本文补充其教育行为中存在的不足,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晓红.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8(11):6—7.
[2]孙艳萍.高职学生择业心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8(5):51—53.
[3]汤妮南,於一范.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3—5.
[4]赵晓川.认知行为疗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J].职教论坛,2016(32):29—32.
作者:汪磊 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