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课堂上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均存在影响中学生自主提问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上的指导、科学回应及评价学生的提问、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培养学生提问习惯6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是在中高考升学考试制度背景下的中学课堂中,教师长期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接受对象,课堂上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室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自主提问。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及中学教学质量均有消极影响。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一项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学课堂上把学生自主提问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能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能进行一些思考,与新知识能够产生交互,产生疑问,在解决这些疑问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使其更好地发展自己。并且,自主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其提问能力,促进其创新思维训练,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办好素质教育。
1中学生自主提问现状及分析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在中学课堂教学上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提出问题和主动回答问题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的培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自主提问始终只是停留在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上,无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真正的应用。我们可以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引起该现状的各种原因。
1.1教师方面
首先,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整个过程中只顾自己讲授,提问都是预先就在教案里设计好了的,主要用来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这样进行教学的老师一般以能否考好中高考作为自己的教学评价体系,准备的教学内容也多是按照中高考内容来准备的,教学观念上缺少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很少把学生自主提问作为自己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主提问。其次,有些教师虽然考虑到了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提问,但其方法过于机械,不够灵活,没能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脑子里没有问题可问,或者不善于引导学生组织和表达问题,让学生有疑问却问不出来。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亲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森严,一定程度上也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丧失了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根本不想参与自主提问,同时,由于职业倦怠,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学生的观点未能得到及时评价、肯定和表扬,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态度上如果是负面的,便会让学生对自主提问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学生不愿提问。
1.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怀疑意识,盲从权威,课堂上不敢提问、不善提问也是造成课堂上学生很少自主提问的原因。首先,机械被动的师问生答模式使得学生课堂参与性严重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而且,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提问更多被当作一种用来讲授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手段。它强调的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功能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或惩罚学生的管理功能,而相对忽视了启发学生思维的智力开发功能,这尤其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评价方面。学生回答问题是一个思辨论证的过程,这个过程直接显示了学生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所以如果一味追求问题答案,忽视问题过程的教师提问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不愿意自主提问,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次,学生缺乏怀疑意识,盲从于老师、书本,把老师、书本作为一种权威来顺从,因此在课堂上自然把老师所讲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不会进一步去思考,缺乏问题意识。另外,学生不敢提问也是一个阻碍学生自主提问的大问题,当学生心理上有许多顾虑时,便会胆怯于在课堂上主动发问,这些心理因素禁锢着学生,使他们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也就无问可提了。还有就是,由于学生背景各不相同,每位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存在差异,思维能力参差不齐。
1.3教学管理方面
对教师来说,要教的课程内容比较多,学校给教师安排的课程数量较多,而规定的教学进度又比较紧,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压力下,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采用灌输的教育方式,学生没有时间自主思考,没有时间提问。因此,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也是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自主提问的间接原因。
2培养中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提问的策略
培养中学生课堂上自主提问的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基于以上对中学生自主提问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尝试着采用一些相应策略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提问能力,使学生有问可提、有问敢提、有问会提,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地参与进来,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1培养学生的主体观念,使其具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要培养其主体观念,这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加强对自身学习的自主和掌控,摒弃依赖教师的错误思想,自主调控学习行为和自主评价学习结果。只有牢牢地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培养其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主动学习。
2.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疑问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往往是学生产生问题的直接因素。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能满足其好奇心的学习中;接着,再开始讲解要上的新课,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那么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则会比较难。
2.3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留足交流时间,让学生能够提问、愿意提问
如果学生畏惧老师、课堂氛围太压抑、怕提问题影响教师教学进程而不敢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打破“教师就是权威”的陈旧观念,践行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权利,加强自身个性修养,宽容待生,为学生课堂提问营造民主、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有言敢讲、有问敢提。
2.4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在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之时,还要积极促进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对学生的提问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把自己心中的观点、疑问阐述清楚。
2.5对学生提问及时回应和科学性评价,鼓励学生发展思维,让学生乐于提问
受原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制约,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或根本不成立,作为教师,不应忽视,更不应恶意嘲笑或者责怪,应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帮助其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得出具有思考价值的疑问,同时,激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那些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价值或创新性很强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肯定评价,并鼓励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学生对提问有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便会乐于提问。
2.6举行形式多样的提问活动,培养良好的提问习惯
学生课堂上自主提问的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使学生真正具有自主提问的能力,可以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提问活动、培养良好的提问习惯来做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间段设置一个总结性提问环节,以便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中存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既可以使学生及时回顾所学知识点,自我检查学习情况,也能训练学生提问能力,久而久之问题意识也就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张文燕.高校课堂提问主体的转变:从教师走向学生[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18-20,44.
[2]胡存华.关于思维导图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7):86-87.
[3]黄礼青.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7-8.
[4]倪爱林.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堂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4(12):26.
作者:艾洁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