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26 02:00: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引言

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意志品质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2.1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本身就需要学生克服身心的疲劳,在锻炼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忍耐能力。[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自己引导有助于他们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日积月累的锻炼和意志培养中学生就可以形成较为坚毅的意志品质。

2.2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及时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促进是十分明显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在巨大压力之下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可以有效地、尽快地化解不良情绪和烦恼,减弱身心压力,在合理调节和改善不良情绪的过程中还可以逐渐养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当代学生来讲需要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学校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目前学校体育活动往往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足球小游戏,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身心。在合作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直接的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与分享的喜悦。通过合作也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康和谐的友谊。

2.4保持充沛体力精力,投身紧张学习生活

对于学生来讲,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更好地投身到未来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也可以真正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和放松精神的过程中,拥有更加完整充沛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积极有益的帮助。

2.5提高学生认知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环境

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发展过程。在肢体运动和脑力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培养认知行为能力。当今社会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加强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适应社会环境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3.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

3.1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存在差异,所以多数的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还会出现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或提高成绩而不参加体育馆练的情况。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次数,对于学生来讲就缺失了很多次身心素质提高的机会。除此之外,目前体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体育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以开展体育活动动作规范指导和体育锻炼耐力训练为主。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度非常低,体育教师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既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现如今体育教学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真正通过教学行为的落实来促进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2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讲,心理健康状况是评价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中学生来需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真正的投身到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与同学和他人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才能够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对于一些中学生来讲,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阻碍的影响。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较差。据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很多学生都存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不能时刻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消极情绪时常会不加控制的流露出来。虽然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很难实现完全的统一,但是作为学生来讲完全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来真正促进自己心智的成熟。[2]3.2.2部分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庞大,他们已经习惯了家长的宠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合作,不懂得怎样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就差。3.2.3缺乏坚强意志,承受力忍耐力较差。学生身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既与家庭培养习惯有关,也和他们的意志品质较差有关。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事情解决的毅力和耐心,甚至在出现失败和挫折的过程中会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

4.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有效措施

4.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承担教书育人重要使命的过程中还要担当学生成长的路人,为他们的学习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教育,充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急需要向学生传授基础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能力。帮助他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习惯。

4.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体育教师来讲,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者。所以作为教师来讲,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体谅学生的辛劳。在交往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和谐共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营造健康良好的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4.3调动学生锻炼兴趣,培养坚强意志品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实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通过兴趣的激发来让学生自主投身到体育课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通过体育课堂活动的组织,真正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中来。比如:在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还应该适时地在言语和行动方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养成向上的心理健康习惯。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4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相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环节组织来真正促进学生身体的锻炼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师在设计各种教学环节的时候都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就感。[3]与此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合作与竞争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坚强意志,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

4.5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纠正心理行为障碍

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具体行为,尤其需要重视心理行为表现异常的学生。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内外的心理咨询活动来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真正快乐健康地与人相处。体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认真细心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具体方法的引导和鼓励来帮助他们勇敢的面对困难,战胜挫折和困难,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既需要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也需要他们可以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以便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可以更加自如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04):42-47.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8.

作者:李凤 单位:湛江市第十七中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