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农村学校机器人教育策略探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中对信息技术教育部分的描述中指出: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等基本流程。当前,机器人教育已经走进了很多小学课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很多学生能够在机器人的制作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广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组建社团,探究设计编程
教师可挑选一些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帮助学生组建机器人社团,主要针对机器人的进一步组装进行研究。在社团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们设计一些简单的小程序,让机器人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进行机器人任务的设定过程中,日常教学多以简单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形指令,以此命令机器人完成动作。而在社团探究中,社团成员因为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针对深层次的编程语言进行探究,如学习一些初级的C语言,进行代码编程的研究,也可以学习Java。Java是比较高级的一类语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社团内部通过对这些语言的编辑和探究,命令机器人完成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动作,这也是社团组建的初衷———让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进行能力的提升。在机器人社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让他们完成机器人的简单动作编程,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编程还是实际的组装,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发挥社团的真正作用。
二、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内驱
充分抓住学生的争优心理,开展一些知识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以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机器人为主题,设计某些小竞赛。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发,也可以自己进行设计。教师可采取择优推荐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机器人碰碰车”的教学时,教师可开展“机器人碰碰车”活动比赛,将机器人的外观、功能、传感器的碰撞等作为衡量学生设计优劣的主要项目。可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机器人,然后根据设计结果,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研究外观佳、功能好、碰撞传感灵敏的综合性能高的机器人。竞赛的方式采取班级推荐、年级推荐、学校推荐等层层选拔的形式,择选比较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在学校内部创造一种机器人探究和竞赛的活跃氛围。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与城镇相比,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竞赛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探究动力,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科整合,尝试学以致用
机器人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具体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机器人教育不可以忽略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构建一个机器人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接受机器人教育的同时,可以将数学、美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上的扩充,更是思维上的引导,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机器人走迷宫”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地图、仿真环境的制作(美术手工)、策略分析、程序的编写等,这些内容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是比较有难度的机器人教学内容。讲解这个部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美术、英语、物理等多个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大胆尝试,将学习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充分结合起来,自己制作。实践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想法。学生在学习解惑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很多时候学习都是依靠直观的“喜欢”和“不喜欢”进行。机器人教育凭借着对学生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信息技术以外的其他学科。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人教育是促进学科整合的有力“武器”。总之,机器人教育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代表着现代科技的一种发展程度,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农村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是近几年新兴起的,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的机器人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相信农村小学的机器人教育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桂芬.论智能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J].辽宁教育,2017(12).
[2]李丹.虚拟机器人在农村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3]王青生.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机器人教育[J].湖南教育,2017(12).
作者:张慧敏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