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播音主持艺术特色教学探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专业的重要组成,也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争相开办的专业。在教育部2018年3月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备案和审批结果”名单中,共有包括长江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在内的14所大学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涉及12个省区。至2018年7月2日,北京电影学院官网又发出《关于申报播音与主持艺术新专业的公示》,并计划于2019年招收20人……以上数据皆说明,虽然早在2014年就因为就业率较低被教育部亮了“红牌”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仍在让各高校趋之若鹜、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在办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校超过600家。但是,作为艺术学下行分支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其学理属性到培养方案,从授课方式到考察体系,从质量评估到人才认定等诸多方面,都带有典型的艺术学科的特性。换言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某种程度上,该专业从教学到考察的全过程,可有标准参考,但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打造,故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很难做到“量产”。所以,在争创“双一流”大学、打造国际知名、塑造特色专业的语境下,“特色人才”、“特色教学”、“特色通道”等人才塑造的方案,也是各高校着力思考的重点和难点。
一、意识逻辑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3G、4G到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们的媒体生活方式也一下子多样化了。自然,长期以来人们赖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媒体形态传播的时空,也随着生活节奏的调整发生了巨大变化。它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享受娱乐的方式和路径。今天的媒体受众很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来获得信息,取而代之的是移动客户端(App),甚至是屏幕下方的“弹窗”。所以,“传统媒体”的重生迫在眉睫,这种重生体现在内容、形式以及意识层面。因此,媒体行业正在进行的多元整合,也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了解媒体融合的规律,关注媒体变革的动态,掌握播音员、主持人的执业转型,是对当下播音与主持艺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美国学者李·雷恩尼(LeeRainie)和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巴瑞·威曼(BarryWellman)在《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Networked:TheNewSocialOperatingSystem)一书中,对于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界定,进而整理出诸如:图像处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力、平行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标准等当下“网络化都市”范畴中,人们的根本媒介素养。由此可见,社会媒介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着行业从业者业务能力的推陈出新。这其中也包含着服务于媒体行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自身能力水平的完善,同样,特色人次培养也在面临着挑战。来自全国80余家高校专家,10月20日齐聚浙江杭州,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18)”,论坛的核心探讨着眼于“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变革带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挑战。从以上的内容中不难发现,无论是行业自身还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在媒体融合、媒介素养、人工智能等媒体生存环境蜕变的大势所趋面前积极谋划,在意识层面更好的适应时代带给我们的行为变革。
二、行为逻辑
言语行为具备三个方面的观点:即言语交际是在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行为,涵盖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阶段,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意识互换。而置于媒介意识思维之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言语行为核心则是要在“人”字上下功夫,言语行为的恰切,才能做到言之有状、言之有物,最终达成言语行为的有效传输。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论是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还是考核标准、验收指标,均应以有效传输、适切发送、送达精准为参照。因此,言语行为样态的细化至关重要。在语言行为过程中,言语行为样态大致可以分为播、说、诵、侃、聊、谈等多种形态。而每一种形态的表达,不但性状差异很大,而且传输效果也相对对位。播,言语端庄带有明显的方向性;说,态度温婉姿态平和;诵,则带有典型的艺术气息,情感酣畅;侃,平易近人兴趣盎然;聊,平等沟通,信息回环往复;谈注重引导更具感性……总之,根据言语行为环境有机适切行为样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言语行为主体。除此之外,随着飞速变革的媒体发展期的到来,播音员、主持人的特征性强调也越来越为凸显。随着《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的开播,记者型主持人进入人们的视野,带有明显职业定位、行为标识、能力构建的记者态主持人活跃在电视荧屏上。其后,诸多节目中又出现了编导型主持人、制片人型主持人的说法。从这些形形色色的主持人特征性定位思维上探索,主持人在行业催动下赋予了更多的属性和内涵。甚至,推动了关于“主持人+专家”和“专家+主持人”的专家型主持人人才培养的讨论。但不管赋予主持人什么样的职业外延,但其核心人才培养是相对恒定的,那么就是具备媒介素养播音员、主持人的执业能力的培养根植于高等教教学当中。因此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吉林艺术学院便开始注重培养具备采编播一体能力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2017年1月初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正式投入使用,未来恐怕“主厨型”主持人才是媒体行业的王道。主厨型主持人信息的组织和联通、平行任务的处理等执业需要、将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嬗变。
三、视野逻辑
从二十一世纪开端直至今天,媒介融合一直以来是业界和学界热衷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其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和视野多元的研究范畴。当下研究的方向,无外乎是媒体与生产方式的融合、用户消费的媒介实践的融合、信息与物质形态的融合,以及媒介技术与人体的融合等方面。反观这些研究,均因为媒介技术的变革,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的注入。那么,我们该如何思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之于媒介融合的学术适应呢?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归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类专业)”。并在“知识要求”中明确指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广播电视传播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最新动态;掌握广播电视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要求具备“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等素质。纵观这段文字的旨要,已经明确的指出当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本科修学能力达成。它涵盖了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层面的知识构成。换言之,也就是在思考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创新培养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从专业的角度上去思维,而应放眼学科、参照交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科建设上做好文章,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将学员视野做宽、做高、作深、做远,才能让学生的未来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四、辅线逻辑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播音与主持艺术特色教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要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在校学生的作品创作的“崇拜偶像”;结合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精准打造,力图使其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权威专家”;以“项目带动教学、作品比赛检验教学”,通过工作室、教科研立项,有针对性的打造学生基于共性能力上的个性发展;建立“前店后厂”式的教学延伸平台,结合优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毕业生的“精准推送”。播音与主持艺术特色教学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要放眼全社会,将过去人才的单一广播电视媒体输出路径的精英人才培养,转型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需要的言语艺术人才普适性生产。特别是在语言艺术启蒙的培养,加强对中小学、社会教育的倾斜,进而下大力度进行文化软渗透,为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做出贡献。播音与主持艺术特色教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加强国际间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在引入留学生进行汉文化教学与输出学生赴“孔子学院”任教等多方面多做思考与实践。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会上,强调:新时期思想宣传工作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既是对媒体行业的要求,也是对培养未来媒介工作的后备力量与接班人的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掷地有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一定要秉承时代使命,加强自身的修为,在意识、行为、视野上下大力气,做足功夫。加强多元媒介交互融合,完善多学科理论互融互通;畅通课程梳理,顺达知识结构;“讲授+实践+实验”复合环节设置,让教学在蜗型序列中回环往复,不断提升。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视阈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色教学,一言以蔽之,即为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