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事业单位存货核算信息化建设探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存货是保障单位正常运作活动的流动性资产,在地震应急保障单位中,需要预留一定量的地震应急物品、器械等,以应对地震灾害。因地震具有突发性、所造成的损害程度也难以预计,因此需要预留数量较大、种类较多的地震应急物资,这就为存货核算带来了一定难度。针对此种情况,需要进入如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改变以往的存货核算模式,提升核算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就以此作为研究重点,对事业单位存货核算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展开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一、事业单位信息化存货核算的实施作用
(一)为单位提供及时可靠的核算信息
地震应急单位的存货物质众多,为确保核算质量,需要获取及时可靠的相关信息。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繁杂,同时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对单位内的存货物资做出快速处理。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性地震时,由于时间紧迫,核算人员需要迅速获得可靠的数据信息,才能在突发状态下做出有效的决策。信息化系统在数据实时传递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单位存货核算信息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值得应用。
(二)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关性强的核算信息
相关性这里特指紧扣管理人员决策需求的信息,因地震应急单位的存货物质数量大,涉及的类别多,在传统的核算模式中,管理人员需要在众多的核算信息中找到与决策相符的信息,费时费力,同时也影响了应急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在存货核算信息系统下,可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快速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有效提高了存货核算信息的利用率,也有助于提升地震应急保障的工作质量。
二、事业单位存货核算信息化的建设
(一)引入信息系统全面配置网络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财务信息系统,基于单位对存货核算的需要,可选择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财务与工作业务一体化,并配有自动会计核算技术的ERP系统来构建单位的存货核算信息化系统。在引进信息系统的同时,单位需要构建完备的网络,搭建存货核算的生产线,并与地震应急单位相连,使在单位各个区域、各个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统一在一个平台开展存货核算,实现实时传递与信息汇总,地震应急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时查询相关核算信息,为开展高质量的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二)信息系统下存货核算的流程重构
在信息化系统下,存货核算流程需要进行重构。首先地震应急单位需要编制包括采购入库相关存货入库单。并将这些入库单在信息平台上发送给存货核算人员,由核算人员根据入库单、发票等相关信息,以此对存货业务进行核算与更新,并打印相关会计凭证。同时,在月末根据会计凭证形成存货账,并计入到存货科目中,同时需要定期对账。在信息系统中,存货核算需要参考出入库的单据等相关信息进行记账,以生成存货账。在信息系统中,这种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助于及时提供可靠的核算信息。同时在信息系统中,核算对账需要包括账证核对、账表核对以及账实核对等多种形式。在以往手工核算中,账表核对及账证核对主要是将各类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与账簿进行核对。而在信息系统中,因为是通过账表、账证形成的账簿,数据自然是相符的,因此省略了核对的过程,节约了人力,故在信息系统下监管的重点,主要是在确保系统操作的规范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准确等。账实核对是存货核算中的重要日常工作,即便是在信息系统下,也需要定期对账面的存货情况和现实中的实际存货情况进行核对,并生成核对的报告单据,进行记录。对于地震应急单位来说,存货物资种类较多。这些物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信息系统下,仍然需要开展账实核对工作,这就需要定期开展存货盘点工作。为提高存货核算中定期核对的工作质量,就需要制定配套的盘点工作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制定不同类型存货的摆放要求、规定定期盘点的执行日期,同时在日常中对于保管人员的摆放情况要进行考核,避免存货不规范导致盘点漏洞,规范保管者的行为、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使其能够积极按照规定管理存货,使存货情况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日常的存货盘点的工作质量。此外为缩减账实核对的工作量,可采用ABC分层抽样法,将单位存货根据存货的金额、所占比例、使用频率等分成A(重要物资)、B(一般重要)、C(不太重要)三个档次。通常A类物资的单价较高,但这种物资往往占总存货的较低比例,数量较少,此类重要存货便于逐个盘点统计。对于B类、C类物质要进行抽样盘点,B类的抽样比例要高于C类。最后将盘点结果输入到核算系统中进行账目,在进行存货账实核对时,可预先设定一个允许不相符的最低范围,如果实际核对情况超过这一范围,就需要探查成因,并追究相关者责任。并将核算结果做好记录,发放到信息平台中,做好实时更新,实现信息共享。
(三)存货核算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核算信息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单据的录入,通过数据录入形成账簿,有效保证了账表、账证的数据相符。但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信息风险,如录入出错、人为删改以及隐私性内部信息的安全问题等。针对这些情况,单位需要制定配套的风险控制办法,例如数据录入工作需要两人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督,并制定奖惩措施,如果出现数据错误,需要给予处罚。在防止人为删改方面,可制定权限账号,普通人员只可以浏览及查找公开的核算信息,管理者的账号除一般核算信息外,还可浏览及查找隐私性内部信息,核算人员的账号可编辑、删改核算信息。即通过不同的权限功能设置,在实时共享核算信息的同时,保护存货核算的安全性。
(四)强化核算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单位存货核算信息化后,核算人员的工作内容、角色都发展了较大转变,借助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提高了核算效率,为适应这种转变,单位需要开展相关培训,使人员快速适应到全新的核算工作中,掌握软件系统的操作方法。为提升培训的效果,确保有效强化核算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可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奖金挂钩,或者通过考核才可正式上岗。此外,核算人员在信息系统下有效解放了人力,可以有更多精力,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基于信息系统的存货核算有效提升了核算效率,实现核算信息共享,能够实时提供有效、可靠的核算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为推动存货核算信息化的有效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地引入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还应重构核算流程、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环境下遇到的全新风险问题并加以防范,同时还应强化人员培训,从而才能全面推动单位存货核算信息化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