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

时间:2022-11-20 03:37: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茶文化对思政课改的启示

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引入传统茶文化,既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又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诸多枯燥的理论因为茶文化的引入,而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简而言之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相统一。具体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知行合一指的就是道德认知与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的统一。站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下,用茶文化思维去审视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学生提不起兴趣,理论只停留在概念,实践活动严重匮乏等问题被清晰的摆在面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流于形式和理论灌输的思政课程,已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也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思政课改迫在眉睫,如何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知行合一的释义和内涵说起,借助知行合一理论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体现,为高校思政课改提出浅显的见解来。

1知行合一的释义和哲学内涵

1.1知行合一的释义

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哲学问题,是由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南宋理学家朱熹“知先行后”之说的批判而提出的。朱熹的“知先行后”,强调知与行是两个阶段,有割裂二者的意思。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则弥补了“知先行后”存在割裂感的缺陷,强调了知与行二者的统一关系,这为后世知行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有益启迪。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其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学说,在后世中又被称为“阳明学”。“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通俗的讲,知行合一讲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有的人认为知易行难,也就是大道理谁都懂,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而有的人则认为知难行易,好多事做起来也很简单,但其中的道理领悟起来却存在难度。而王守仁则认为,懂道理固然很重要,但实践也很重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得来说,“知行合一”的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少先贤针对知行合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时至今日,人们对知行合一的看法仍是众说纷纭,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1.2知行合一的哲学内涵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哲学内涵。首先是“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知必须通过行才能知,行必须通过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其实不算真正知。其次,王守仁在强调“知”与“行”就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是一事之两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两者是不能分开的。还有就是“知行之合一并进”,即知与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准则,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过程和必经阶段,真切笃实的“行”,一定会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着指引作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哲学界一直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也因其丰富的内涵而被远播海外,特别是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很大。日本著名的大将东乡平八郎最为信仰明阳学,并制作了一块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终日挂在的腰牌形影不离。

2知行合一在我国茶文化中的体现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以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的茶文化汲取了众多传统文化精髓,最终形成包含了佛、儒、道诸派思想而独成一体的茶文化体系。通过对知行合一内涵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知行合一的思想和我国茶文化的内涵高度贴合,在茶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并对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知行合一体现在茶文化表象上

知行合一首先和茶文化表象的高度贴合。有人认为,了解了茶的种类和冲泡方式,有了好茶和茶具就会喝茶了,其实不然,影响茶汤口感的因素很多,只要有一个步骤出现瑕疵,就很难冲泡出一杯合格的好茶来。茶、茶具、茶的冲泡过程,是我国茶文化最基本的外在表象。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照茶叶的制作方法和茶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茶叶分可为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青茶和黄茶。即便是同一类茶叶,又因产地的不同,茶树品种不同,茶叶原材料品质的不同,加工工艺上的细微差异,也会有着更为详细的划分,在茶叶的色、香、味、形等各种外部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举例说明:同为绿茶,西湖龙井的形状扁平挺秀,叶底成朵似兰花。干茶绿中带黄,呈嫩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持久,有浓浓的豆香和板栗香,味道甘鲜醇厚,回味悠远。而洞庭山碧螺春在外观上则是细卷呈螺,俗称“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颜色上呈银绿隐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爽持久,口感较为鲜爽味醇。在茶具的使用上,各种茶叶也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如冲泡绿茶当配置玻璃杯,冲泡铁观音、普洱茶,当选老岩泥茶壶、紫砂壶,如泡黑茶,则用带煮制功能的陶壶为宜。泡茶时要每一款茶叶的茶性不同,对冲泡的方法,水温的控制、冲泡时间的把握也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乌龙茶要用沸水,还要洗茶;绿茶要90℃的水为宜,而且要后投;红茶要80摄氏度左右的水,出水时间要控制在10秒以内等等。只有大量实践,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泡茶的要领。在这一点上,和知行合一的内涵有着高度契合。

2.2知行合一体现在茶文化内涵上

知行合一的思想同样体现在我国茶文化和静怡真的内涵上。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千百年来,茶文化就像是一盏明灯,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品行修为指引着方向。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和、静、怡、真四个字,其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核心,同样是儒释道三家共通的哲学理念,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指导思想,其中包括着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茶禅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等理论。静,指的是研究茶道的必经之路,中国茶道目的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学习茶道的必由途径。小小的茶壶蕴含着宇宙的奥秘,淡淡的茶汤包含了人生的五味杂陈,仪式感的茶事活动中可以明心见性,而实现这一切渠道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静。怡是愉悦的意思,指的是喝茶的身心感受。中国茶道雅俗共赏,是普通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形式可繁可简,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从中领略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真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终极追求,有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意味。和静怡真即是习茶者的四个步骤,也是习茶者的四种精神境界,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组成了的中国茶文化内涵。对于习茶者来说,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行合一,静下心来反复的泡茶、品茶,才会体会到茶文化的真谛。

3基于知行合一思想探索茶文化在思政课改中的运用

在党的上,提出了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理论的提出,同时为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尽管大多数高校非常注重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真实思想的把握和了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论载体,思政教学起到的实际效果一直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知行合一思想,将茶文化运用到思政课改中,不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1加强理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当下,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都是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枯燥,抽象难懂,是思政课程的主要特点,也是大学生们对思政课程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大胆摒弃原来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渠道去为大学生创造思政理论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既能让大学生对思政理论有了直观的认识,又能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理论的落脚点,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们去慈善福利机构开展志愿活动,引导学生去关注弱势群体;可以开展党员团员志愿活动,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

3.2引入茶文化知识普及知行合一思想

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中,有众多与茶有关的哲理故事和典故,而这些内涵丰富的典故,即能准确地对知行合一的思想做出解释,又能和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一些理论相契合。如孙皓以茶代酒的故事,阐述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学会尊重人才,大胆启用人才的道理。再如赵州吃茶去的典故,留给一句“吃茶去”作为后世传送的机锋语,阐述了“极平常的事物中也蕴含着真谛”的道理。与茶文化相关的类似故事还有很多,拿来当做资源,利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丰富了课堂气氛和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也会让知行合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3.3拓宽教学模式开展茶文化实践

前文提到,知行合一的思想和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因此,通过各种茶文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到茶事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对思政课程中的枯燥的理论有更为直观的认知。随着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在不少高校中都有以兴趣作为支撑的茶文化社团,但仅仅是停留在对各种茶的品饮和茶礼茶俗的研究上,很少有社团能够上升到理论高度,对茶文化的精髓做出研究来。思政教育的开展,不妨依托这样的社团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播。在深刻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内涵同时,茶文化社团的开展也有了理论的支撑,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结语

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二者在思想内核上的交融,为当下众多社会难题的解决之道提供着理论基础和破解方向。在多个场合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思政课程中贯穿知行合一的理念,借助茶文化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行合一的精髓,必然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做出贡献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