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究

时间:2022-11-09 05:07: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究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无论在手段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状况,面对思想多元化的趋势,当前思政教育的很多手段都略显滞后,这尤其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而我国茶文化不仅有着丰富而博大的知识体系,更有着极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其对高校思政教育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从茶文化的内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谈起,来对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究

1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内涵探究

我们皆知,中国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及其丰富。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漫长时光。茶文化的出现跟其清新、自然、质朴的自然属性息息相关。因此在魏晋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上层普遍盛行奢靡的风气,各种炫富、斗富的事情屡屡出现,这就引发了一些文人和士大夫的不满,以此他们便身体力行,通过茶事活动的举办,来弘扬茶叶所蕴含的质朴、勤俭等思想内涵,以此来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社会风气的改变,更是让我国茶文化由此开始出现。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茶文化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博采众长,从其他领域中吸收了大量的优秀文化内容,譬如说诗歌、文学、环境营造、礼仪、音乐等,这就让茶文化变得丰富而多彩,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博大精深且通融万物的知识体系。然而茶文化的伟大之处却不止于此,其之所以能延续千年而不断焕发新活力,根本所在是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内涵。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中庸和谐”和“修身齐家”的思想理念

无论是中庸和谐还是修身齐家,皆源自于我国的儒家思想,是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结晶。尽管茶文化的这些理念源自于儒家,但是茶文化并没有死板的将其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特征让其焕发出了新的特色。譬如说,“修身齐家”蕴含着积极进取、勤奋努力的价值理念,而茶文化则将其与茶事活动融合在一起,试图让饮茶者在饮茶过程当中去沉淀内心,让自己变得深沉而平和,进而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另外,茶文化还将“中庸和谐”的理念发扬光大,使其更富哲学内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而适度,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来促进整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良性运转。

1.2“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

“天人合一”是我国道家文化的精髓,其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本质上跟茶文化是相同的,因此二者一旦相遇,便紧密融合在了一起。茶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同样强调饮茶者要通过与茶的深度接触,去感悟其背后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并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内心深处去亲近自然。另外,还要从自然当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淡然,让自己的价值观念更加健康,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第三是茶文化所蕴含的“禅茶一味”理念。从名字上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思想理念源自于佛教。从历史来看,禅茶一味的出现,直接让茶文化从文化的层面跃升至哲学的高度。其强调人们尤其是佛学者,要通过茶事活动去更好地感悟佛学的真谛,从而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明晰而通透,一方面是要善于以小见大,能从微小的事物中观察到世间万物所蕴含的道理,另一方面要善于以大见小,从宏大而错综复杂的事物当中发现其本质所在,所谓“一沙一天堂”的含义就是如此。当然,茶文化自身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茶文化的思想和价值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彩而丰富的特征。其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从过去“吃得饱”逐渐向“吃得好”转变,开始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其中饮茶日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青睐。在健康生活的理念下,饮茶也成为一种备受人们推崇的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是新时代赋予茶文化的新内涵。另外,很多人开始设立自己的茶室,或是去一些颇有格调的茶楼,邀请朋友一起饮茶聊天,通过茶事活动来增进感情、交流信息。因此,茶文化的社交功能在当前被进一步放大,而在以茶会友的过程中,不同的创意、信息互通有无,很多人的灵感被激发,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撑。

2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茶文化融入的意义

尽管近些年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其弊端也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还较为严重。比如说,不少高校将思政教育视为副科,从思想上并不重视,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还有的学校受制于师资力量或是教学理念的制约,虽然有心去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但是却“有心无力”,存在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等不足。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没有足够的文化内容,仅仅是单纯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应该说,这些偏差和不足,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拦路石”。由此而言,就要从茶文化中吸取优秀文化和思想内容,并将其创新地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

2.1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让大学生拥有更加平和而沉稳的性格,能让他们变得更加睿智而成熟

前文说过,茶文化有修身齐家以及中庸和谐的价值理念,其强调人们要积极进取,并且要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融合在一起。而从现实看,受到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认为人生的全部价值就是金钱与物质,而忽略了民族与国家的层面。所以,将茶文化的这些思想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与职责,能从茶文化中发现个人的最终价值,让自己的内心平和而沉稳,让自己性格更加成熟,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能秉承一颗为国为民之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2茶文化能够赋予高校思政教育更多的文化底蕴

正如前文所言,茶文化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博采众长,用其它领域的知识文化来丰富自身,让自己更加博大精深。因此,茶文化其实并非仅仅局限于茶本身的,而是包容万物,有着极强的通融性和渗透性。举例来讲,茶文化与我国诗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茶诗茶歌等文化结晶,这些茶诗茶歌当中蕴含着我们民族优秀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更有着极强的思想引导力,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大大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之间把优秀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2.3茶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枯燥、死板的现状

茶文化的思想性并非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载体来呈献给世人。譬如说茶歌茶舞、茶艺表演、茶道演示等,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我国思政教育在这方面就略显不足,其思想价值的输出,往往是靠教师单一的授课,并且教学方式也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因此,利用茶文化丰富多彩的外在呈现来丰富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也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思政教育枯燥刻板的不足,让思政教育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内涵更加生动有趣。

3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路径探究

3.1要解放思想,采取教育或是培训等手段,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茶文化知识能力上下足功夫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核心所在,他们既是学生的学问之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品行之师,想要尽快通过茶文化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急需提升思政教师的茶文化知识能力。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高校解放思想,结合各自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如聘请专业的茶文化人士前来进行授课、组织教师去茶乡或是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机构组织去学习考察、开展茶文化培训班、文化讲座以还需要大学思政教师主动作为,便被动学习茶文化知识为主动出击去学习茶文化知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多看、多学习与茶有关的影音资料、书本以及各种新闻报道、专业论文等知识,从而使自己对茶文化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认知体系。另外,思政教师在学习茶文化上,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还应在现实中去近距离观察和参与到茶文化活动当中,如茶艺表演、茶道演示等等,这样就能在增长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才艺技能,能更好地将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到一起。

3.2高校在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时,要注重二者融合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更乐于主动去学,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样能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思政教师善于从茶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中汲取那些生动、形象的历史内容和一些发人深省的典故,然后找到其与当前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让二者得到有机融合。举例来讲,茶马古道所蕴含的那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十分契合思政教育的实际,因此就要不妨将茶马古道的历史元素提炼出来,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又比如说,我国古代又很多与茶有关的佛门公案,如“吃茶去”等等,这些公案一方面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更是蕴含着十分深刻的人生哲学,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因此,高校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茶文化的这些内容,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3想要让思政教育真正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就必须要建立起严格而有效的考试制度

一方面,要把思政教育纳入学校的考评体系当中,并真正将其成绩与教师的业绩以及学生的学分挂钩,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对思政教育更加重视,倒逼他们去主动学、认真学。另一方面,还要在思政考试的内容上创新思路,要改变思政考试内容死板枯燥的现状,多从茶文化中汲取那些既有思想性又较为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将其编写成与思政教育有关的考题。这样不仅能大大提升思政考试的人文性和实效性,更能对茶文化的保护以及发扬大有裨益,能让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在更多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