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电子信息类课程项目导学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育部大力推进不同于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通过理实协同、教赛协同、课内外协同、校校协同、教师间的协同、学生间的协同、师生间的协同等建立多角度的协同合作,提高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水平,构建以协同创新机制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突出学生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
1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正逐步地改革创新,并且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模式,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形成了很多的禁锢。
1)电子信息类课程都是应用性极强,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一方面,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打好基础,很多时候都是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在面对大量的理论知识时无法全部吸收,就慢慢的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理论和实践课程脱节,理论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非常少,不易理解,学习时困难较大,学生兴趣不高。
2)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定势。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缺少用于克服的勇气和毅力,在很多时候存在着后期学习劲头减退的现象。学生对实际项目的设计、调试过程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时会出现思路不清,手足无措的现象。3)目前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主要依据是期末笔试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会出现应付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考后就忘的现象,缺乏主动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往往这样的学生在岗位上上手能力与适应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2多维协同模式下项目导学式教学优势
2.1帮助学生建立技能思维
学生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分工、查找资料、方案选择、电路设计、焊接与调试等系列环节,使学生熟悉电路设计的全过程,电路调试的步骤,让学生能够对电路设计、分析、调试的整个过程有个全面的掌握。
2.2多维协同增加交流协作
在多维协同的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分组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组织分工、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增长技能水平。另外,组织校内或校际间专项竞赛,针对性地检测学生的技能水平,高校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促进整体的教学水平。
2.3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对知识、技能产生兴趣后,可以主动去探索,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带动身边的其他同学。在课内学习的知识在课外解决知识,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和方式,加强沟通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3多维协同模式下项目导学式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方面。对项目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课程协同,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项目电路,用项目将课程的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相应的课程知识。例如,在《电工技术》课程中,通过对指针式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物理量,理解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定理,还学会对元件的识别与测试,电路图识图读图、万用表的使用等基本的技能。通过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测试项目了解正弦交流电产生、特点、三要素,能够分析计算RLC的正弦交流电路,并引出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接触实际应用项目,再通过要认识应用,反补理论,深入挖掘理论原理,实现反复递进学习的过程。
2)教学方法方面,倡导精讲多练,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主要以引导为主,以理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为基础,以电子协会、电子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为载体,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等多渠道,实现沟通、交流、学习。
3)教学评价方面。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片面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途径进行检验。第一,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者,讲授某些知识点或技能,并由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第二,通过企业实习招聘的机会,或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并且及时查缺补漏。
4结束语
在理实协同、教师协同、师生协同、生生协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式的学习,并通过教赛协同、校企协同来检验教学效果,并实现及时反馈和调整,做到闭环培养,从而提高电子信息类教学的整体水平,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