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茶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5 09:28: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茶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茶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1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茶物质和茶精神(景庆虹,2012)。茶物质指跟茶有关的一切物质形态,主要包括茶叶、茶具等。中国的茶叶又可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种类。茶具也种类繁多、特色明显。茶具有栽茶工具、采茶工具、蒸茶工具、饮茶工具等,中国的陶器业发达,陶器茶具种类很多,深得人们的喜爱,早有远销国外的历史。中国地大物博,某些民族地区也易于见到木制饮茶器具。茶精神指与茶有关的非物质形态,主要包括茶思想、茶艺、茶生活等。茶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茶文化中蕴含着淡泊、宁静、俭朴、平和、清逸的茶思想,特别是物质发达的社会中,能保持清逸、淡泊的人生观,难能可贵。茶艺起源于唐代,成熟于明代之后,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茶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表演茶艺逐渐成为一种茶叶市场营销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部分人不堪工作重压,开始向往一种清、静、雅、淡的生活,特别是茶具有特殊的养生功能,一些人逐渐以茶养生,以绿色健康的茶生活方式为准则。

1.2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茶文化具有绿色性、历史性、传统性的特点。绿色性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可持续发展,突出健康低碳。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学的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这直接导致中国茶文化强调养生、遵从自然,着眼长远的绿色特点,比如中国人喝茶注重清新雅致的环境,强调茶的原味,而不像西方人更习惯于加入牛奶或其他物质。社会性强调茶文化与所处社会的联系。茶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深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就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中国的茶文化也受其影响。正是因为其社会性特点,致使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如中国茶文化强调慢泡、细品,而西方茶文化以速、快为特点;由于中国品茶源于皇室和达官贵人,虽然喝茶已成为百姓人家的饮食习俗,但真正会品茶才是茶文化的高层次境界,而西方饮茶习俗深受中国影响,他们对于茶精神的了解不多,没有形成中国意义上的茶文化。传统性。中国产茶饮茶历史悠久,品茶已为中国传统的一部分,中国人向来有来客泡茶的习俗,中国茶文化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尊重。随着开革开放的发展,一些民族和地区日益抛弃自身的习俗和信仰,逐渐被同化,久而久之,这些民族丢掉了传统,将来可能从人类历史上消失。把传统当做一种信仰,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真谛。

2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2.1现状

旅游业已迅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国内旅游收入1.1万亿元,国际旅游收入5.9亿美元。当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GDP6.6万亿,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民族地区旅游业一般以民族性、地域性、自然风光为特色。如桂林山水以自然风景为特点,雷山千户苗寨以民族性为特色,织金洞展现的是贵州地域性喀斯特地貌特征。

2.2问题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中的同质竞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秉持特色明显、冷热结合、有动有静的原则,但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同质竞争问题不断出现。如雷山千户苗寨成为贵州省自黄果树瀑布之后的第二大风景区后,业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近来不断有新的民族山寨建成,但其旅游性都没有超过雷山千户苗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以自然风景为主,旅游开发多以观光旅游见长,但就全国而言,自然风景有特色的只那么几处,其他的自然风景区均大同小异,因其同质性,在旅游中可替代性较强,竞争优势不足。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目前尚停留在前期,经营项目单调,服务质量不高。民族地区的部分旅游点经营项目单一,仅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来源,这有可能使旅游景区难以维持。还有的旅游景点提供给游客的价值仅仅在观光上,仅半小时可参观完毕,全程没有人提供任何解说,游客仅仅看到了几座房子而已,没有任何文化的了解,这大大降低了旅游景点带给游客的价值。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环境破坏相伴。受国内外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部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强调大拆大建、毁坏了大片的青山绿地,接待游客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和充分地准备,致使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河水时有污染。

3基于茶文化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策

3.1文化旅游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应突出文化旅游,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增加附加值。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最重要的区别。民族地区多以种茶为生,应重点发展茶文化旅游业。茶文化旅游不仅仅是卖茶、品茶,而是要结合茶的地域特色和品种开发建设一些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遗址,丰富其附近的配套设施,将这些景点引入旅游热点。与网上旅游平台合作,及时促销信息以吸引客户,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推出网上购买茶叶和线下体验的成熟功能,有了稳定的客户基础,推出特色茶文化旅游路线,在线定制服务,销售茶叶衍生品;旅游管理局、导游协会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应相互配合,请相关的茶文化学者培训景区的工作人员,或讲解每个景区的具体文化内涵和细节;可以提炼出茶艺文化的主题,进行茶艺主题的创新组合设计,使游客充分体会到茶文化的魅力及内涵;还可以建立茶文化村,整合当地农民的资源,展示他们的技能,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这样可以加强旅游者的教育体验,开展旅游链接,可以帮助景区进行自主创新,更进一步促进景区整体形象的提升,最终实现景区整体的吸引力和价值。

3.2特色旅游

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注重发展特色。茶园作为茶的生产点,也是茶文化旅游的起点和主要支撑。茶文化旅游的特色是在茶园的基础上建立的,形成了一套集观光、采摘、表演、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因此,高品质的茶园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中,所有区域都应注意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茶叶企业或旅行社应以市场为导向,可以以自己为基础,从种植、加工技术、包装设计、产品品味、产品文化、渠道、市场定位等多方面提取产品的核心价值,使自身的核心价值、品牌定位与竞争对手明显不同。据调查,在中国,以茶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县有数千个,每个茶叶产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有众多名茶,茶文化的独特性将给茶文化旅游带来巨大的特色优势。

3.3绿色旅游

长期以来,旅游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无偿的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旅游开发商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便捷、最低效的途径。这种旅游资源掠夺性开发模式和粗放型旅游,加剧了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只有通过环境价值核算和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以及生态环境成本所产生的“旅游收入”对旅游业负效益的补偿,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驱动力。在生态约束机制作用下,旅游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各要素之间相互制衡,生态效益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相对公平地促进了旅游体系中各要素及其外部交流的平衡与稳定。当务之急是完善政府监管体制,通过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规范茶旅市场,制定相关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效益的公平分配,促进茶经济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精神内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