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时间:2022-08-03 03:01: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反思

摘要:

全球视阈下,各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危机也四处扩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就惨遭污染转移、资源掠夺与环境壁垒等“输入性生态危机”。为解决以上危机,中国需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步伐,积极参加国际生态合作三个方面入手。而这三个方面也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之所以能或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当今国际大环境及我国大国形象的树立密切相关。

关键词:

全球化;输入性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反思

一、全球化与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是全球化时代的关键推手,因为资本扩张逻辑产生了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还是催生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因为强大的生产力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即强大的生产力产生了强大的“副产物”——生态危机。全球视阈下,为将来能有一个满意的、足以持续生存的环境,人们开始认真思考人类到底该以何种方式从以前的破坏环境转到保护环境,并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道路?生态环境的全球恶化,要求人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踩刹车”来减少环境破坏,改变那种置他国利益于不顾的狭隘民族主义,以全球视野探寻平衡生态、栖居地球之路。所以,我们应全面保护和合理治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而全面保护和合理治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是,努力消除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一个利于所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全球视阈下中国遭遇的“输入性生态危机”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话语霸权”的产物——国际经济旧秩序,它不仅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且掠夺其资源,破坏其环境。

1、污染转移问题

20世纪末,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社会,他们开始重视国内生态环境质量,制定出较为严格的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致使污染物治理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受影响,而被紧紧催逼的中国因经济落后,频繁地出卖着自己的生态精华,有时甚至为吸引外资不吝降低环境门槛,使得发达国家将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夕阳产业通过国际贸易在中国“落地生根”。

2、资源掠夺问题

发达国家倚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中所制定的各种利益规则,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投下长长的生态阴影。

3、环境壁垒问题

乍看起来,环境壁垒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的、“合法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所有主权国家都可以采用,但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发展中国家就目前发展水平不能或难以采用。很明显,环境壁垒其实是一种新花样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采用“严进宽出”的环境标准,指责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破坏生态安全,并加以限制或制裁,从而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往来。

三、全球视阈下中国逆袭“输入性生态危机”

1、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走出生态洼地

为防止踏上“输入性生态危机”恶性循环的转轮,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以可持续发展模式代替传统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内在尺度。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产业结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无疑义的,它夯实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同样无疑义地,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的生态洼地。而现在,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加上深谋远虑的见识,我国应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加强污染排放准入许可证的管理,加强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提高生态效率,走出生态洼地。

2、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步伐,消除生态逆差

全球视阈下,闭关锁国一去不返。这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国际大环境。可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更关注的是经济增长,而非环境保护。在国际上,主要表现为贸易往来中的生态逆差。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生态逆差,正中下怀,它们趁此大肆攫取我国自然资源,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迁移到中国,甚至把本国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耗所产生的电子垃圾也运到中国。此种情况下,我国应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特别是ISO系列标准,加快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步伐,实现国内外成本的一致化,逐渐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生态逆差,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3、积极参加国际生态合作,维护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保障生命共同体之“善”的一个关键话题。纵观历史,西方发达国家自1840年工业革命以来,就因极度收获而超额消耗自然资源、排放污物,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横观现在,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费和污物排放都遥遥领先,无论就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针对此,所有发展中国家只有联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协商、制定与谈判,与各生态帝国作斗争,才能真正实现国际生态正义。毫无疑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是驾驶好地球之船的一支重要力量,很乐意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但前提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要求,不承诺与我国发展水平不相当的义务。

四、全球视阈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

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分享了经济大发展的累累硕果,也尝尽了环境污染的种种烦恼。我们不能因为累累硕果而“依附全球化”,也不能因为污染之烦恼而“拒绝全球化”。我们应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良好环境的和谐并存,维护国人及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己身实践陶染他国,促进全球生态危机的治理。

1、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制度密切相连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由于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自我扩张系统,其目的是无限增长。“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和造成严重污染的大量废弃物等……。”这说明,资本主义是全球生态危机的制造者,却不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引领者。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引领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三大基本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属于全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包括生态环境利益在内的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当然,完美的生态文明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但是,“初级阶段”不会成为我们拒绝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托词。社会主义与生态学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不像资本主义与生态学那样二者注定是对立对抗的。

2、当今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坐等拐点的到来

我国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启动时间晚,世界资源越来越趋于枯竭,地球承载力也越来逼近极限,而且国际环境标准越来越走向严格。作为后发国家,我国今天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不能与当年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我们既要应对发达国家环境规则的高标准,又要履行各种国际公约。在气温变暖举世瞩目的今天,特别是进入后京都时代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呼声愈来愈高。所以,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污染治理,中国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宁唯是,如果不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妄想凭借发展中国家身份而获得宽限期,我们将无法摆脱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道路,无法赶上新一轮绿色经济浪潮,从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强的冲击力。

3、建设生态文明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当前,国际竞争的既定格局已完全改变,国际社会关注、博弈的热点和焦点不再是经济、科技、军事等传统问题,而是威胁与日俱增的、无国界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目前已经从“私人富裕,公共污秽”的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的时代,开始步入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后现代化时代”。一方面,他们治理国内环境,为确保一个“退可以守”的余地,把发展中国家当作其“纳污槽”、“下水沟”,甚至干脆将各种废弃物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他们提出“零发展”或“负增长”理论,借发展之名而妨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甚至指责发展中国家是破坏全球生态的“头一号”。对此,我们既要反驳他们的无理指责,借鉴他们的治理经验,又要“俯视深渊”、自我约束,规避种种健康恶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发展尽“绵薄之力”。很明了的,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保领域的话语权,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利于我国承担起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国际责任。

作者:朱玉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调整与重构探析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国家的鼓励与支持,与经济法直接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不断完善,同时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经济法理念调整与重构的策略。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法理念;调整;重构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与战略性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所以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经济法理念,并充分发挥经济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法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条件,经济法理念作为经济法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紧紧把握经济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明确经济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的差距,将其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调整经济法理念,这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有利,同时还能促进经济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果的统称,其前提在于人类需要对自然规律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尊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根本宗旨,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然要求,要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调控经济运行、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法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一)在贯彻生态文明原则的过程中注意正确把握经济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公平正义,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这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符的,经济法可以充分发挥其制约性作用,对经济领域展开宏观调控,起到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通过支持落后地区等策略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对贯彻生态文明公平公正原则非常有利。

(二)经济法理念的观念性对生态道德的维护有利

从中国社会现象中可以看出,现在人民的生态道德观念发生了严重扭曲,因为高能耗的企业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很多经营者的追捧,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法可以对这些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社会诚信机制,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生态道德氛围。经济法理念可以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还能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改善。

二、我国经济法传统理念及其调整

近年来经济法理论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并形成了与我国特点相符合的经济法理念,这些理念往往涉及到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且这些理念基本都能够与整体经济价值及我国的相关政策目标相符合。但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来看,其中始终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被提出以后,很多理念已经不能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要求,并将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经济法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一)对公平理论进行调整

同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传统经济法理念调整的重点,在这种理念下制度与立法都对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实现有利,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到纵向的代际公平,从这一点来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严重不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生态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利用一些经济和法律手段设置出更高的资源消费价格,以生态公平为基础实现实质上的公平。

(二)调整经济安全理念

传统经济法理念过于强调时间与空间,将经济安全观的焦点放在了规制市场主体及经济行为等内容上,严重忽视了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等相关问题。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对资源进行开发及配置,并对区域平衡进行充分考虑,基于等价赔偿等理念重视对研发领域的投入,减少对传统石化资源的依赖。在经济法建设过程中,应树立起整体生态观及循环经济法理念,不再受到地域等条件的限制,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均衡的实现。

(三)调整经济效益理论

经济利益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直接决定了人们会过多地关注在经济上的投入及产出,市场主体的热情会被激发,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正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这种效益优先的理念严重阻碍了经济法在社会本位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现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并未合理地反映出环境成本,经济法的约束力也比较薄弱,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经济核算中,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经济效益必然是不准确、不客观的。

(四)调整经济发展理论

传统经济法理论更加关注速度,而生态文明社会更加关注发展,更加重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其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高污染与高消耗来获得的高速发展必然不会长久,经济发展应该对社会、自然及资源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三、对我国现有经济法理念进行重构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在对生态自然观进行论述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其中使用了大量“物质变换”理念,利用对这一理念的阐述,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理论。通读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理论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向我们呈现了自然生态图景,并深刻阐述了在物质变换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出现的严重问题,还指出了物质变换断裂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很明显,资本惯性逻辑违反了自然观,此外,还提出了观念与制度的变化将会成为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路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经济技术理论的一种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理论起到的指导性作用。经济法可以对配置社会资源的相关法律进行协调,将物质变换理论纳入到法律中,这不仅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二)树立全面的生态价值观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起到了主体性的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出建设生态文明中人的主体地位,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支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关键点之一,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人们共享是中国的主要发展目标。传统经济法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因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认识不够,从而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将人与自然均看做平等的经济主体。这样才能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事业中。如果人与自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利益冲突,应该对各种危机和矛盾进行妥善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得到构建,使人们的物质和生态需求均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对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秩序观念进行强化

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生活及政治等方面秩序,这些秩序就好比机器中的零件一样,在社会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各秩序之间形成一种均衡发展的关系,在这种态势中使得我们在强调秩序的过程中不会过分地偏向其中的某个方面,而使其他方面受到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应充分强调均衡。

四、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问题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积极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经济法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对经济法中的公平理论、经济安全理念、经济效益理论、经济发展理论进行调整,并从确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树立起全面的生态价值观念、强化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秩序观念等方面重新构建经济法理念。

作者:戴艳萍 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学论文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原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具体化,着眼点在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生态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运用一切文明成果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论。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对今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与游牧生产方式相比,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人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在《道德经》中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希望人能够尽量少地干预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效法天地。此后战国时期的荀子则在《荀子•王制》中提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的思想。这种“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论认为人们应当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利用人的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而不是盲目地崇拜自然,期待自然的恩赐。但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崇尚自然,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都一致强调“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关系的和谐,《易经•乾卦》就有“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名,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的说法。公认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当属宋学家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进一步提出“天人一理”说法,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认为万物都有道德权利,人应当对万物负有义务和责任。除了在思想上强调“天人合一”外,我国古代的律法也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据《尚书》记载,“帝舜曾任命九官二十二人”,其中就有管理山林鸟兽的“虞官”与“衡官”。《礼记》载:“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杀虫胎,夭飞鸟,毋弭母卵,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波池,毋焚山林。”将生态保护的限制具体到了各个月份。到了秦代,关于生态保护的律法进一步发展,云梦泽出土的秦简《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至唐代,生态保护的立法已经基本完善,例如《唐律•杂律》规定:“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明与清都沿用《唐律》,清代还设立专司水事的都水监,制定围猎、管理林木的条例,对随意砍伐者予以刑罚。这些逐步固定、完善的立法,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创新表明,经过长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社会矛盾时常见诸与报端,这些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危害。实践证明,缺少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根本无从提起,广大人民不可能拥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就会停滞不前,最终会因为生态危机而陷入混乱。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布局的基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矫正之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尽管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但资本无限制的逐利欲望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合理物质交换,造成生态异化和劳动异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要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于变革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只有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今天以工业文明为导向的社会中,不断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工业文明的前途必然是生态文明,但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贪婪本性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有着根本性矛盾。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是非资本主义形态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社会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吸收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的必然选择。前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资源浪费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就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湖泊萎缩,大片森林被毁,各大城市空气质量很差,主要农业区土地沙化,等等。尤其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更是贻害无穷。前苏联出现的生态问题表明了忽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严重性。结合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世界潮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定要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

十八大报告指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当今世界是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会影响本国,更有可能跨越国界成为国际问题。近年来,生态纠纷已经成为国际纷争的主要诱因,有些国家甚至为了生态利益不惜大动干戈。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面临着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化与工业化,近代西方国家在完成现代化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我国在完成现代化历史任务的进程中继续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高能耗模式,不但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更将对全球的生态问题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进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中,必然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然而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指导下,提出了生态殖民主义理论,不顾全球性生态恶化,妄图以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效益为代价,以换取生态问题的局部缓解。1992年《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了一份名为“让他们吃下污染”的备忘录,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在里面写道:“衡量污染对健康损害的成本取决于从过去日益增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获的收益,污染对健康损害成本最低的国家,也应该是工资收入最低的国家。我认为,向低收入国家倾倒大量有毒废料背后的经济逻辑是无可指责的,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由此可见,这种生态殖民主义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对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经济逻辑最直白的表达。我国目前已经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一方面应当警惕发达国家利用我国迫切发展经济,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的状况,对我国进行生态殖民主义活动。另一方面,应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和谐世界的理念相结合,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探索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路径。总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促成和谐世界和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作者:侯辰龙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这种关系,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各阶层人民从小学年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为求实效,环境与发展教育应当采用正规和非正规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手段”。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根本前提,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要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每一位民众的自觉行为。这样的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相一致,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有理有节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它一定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1.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纳入社区教育的年度计划之中。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也是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指导者,更是社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宣传、教育、环保、劳动、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司法、公安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引路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单位”、建设宜居环境、“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发挥培训学习的先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保护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生态保护的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拟定或加强职业培训方案,不分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或宗教,确保人们获得培训机会,以满足环境和发展需求”。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帮助人们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失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在五个方面努力:一要开展普及生态知识的教育。重在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现状,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二要推进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三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进行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彰显生态正义,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道德义务,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四要注重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养殖业中的防病防疫、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种植业中的合理施肥和用药技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等。五要加强产业转型培训。为民众提供新型蔬菜、时令水果、特种养殖等绿色种养殖业技术指导,开展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等新型职业培训,保证民众具有更多的绿色经济收入渠道。其次,是教育载体的多样性。要在民众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普及宣传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学习,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法制、生态文明技能为重点,形成培训菜单,供受训单位选择,开展专题讲座与培训。教育内容要灵活多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学习与培训,以提高广大民众生态知识知晓度,增强生态文明道德观,遵守生态法制的自觉性,培养生态技能的科学性。还要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如案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先进评选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体民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要充分利用每年十多个生态环境教育节日、纪念日的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民众。要将教育活动深入到最基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作用,让农村的广大民众在家门口得到生态文明教育。

3.发挥健康舆论的引领作用

要让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舆论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舆论可以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举办“人美•家美•乡村美”生态教育周,通过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小品汇演、下发宣传资料等活动,大力倡导珍惜耕地、保护资源、绿化美化、合理消费、循环利用等行为,坚决反对违章搭建、乱排乱放、毁林毁草、过度消费、粗放产业等行为,逐步实现“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在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我们同样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绿色人物、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对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人物、单位给予表彰鼓励,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

当前,农村中除了违章搭建、超规模养殖外,还存在夏秋季大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垃圾随处乱扔,河道成为天然垃圾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破坏有益生物生存环境;除草剂大量反复使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损害绿化等现象。要消除这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陋习,仅靠政府的一般号召或单纯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我们需要将民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加入到自治的行列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自治是一种有益的疏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自治上,他们可以养成几种主要习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自治可以养成我们对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才力”。首先,应成立民众自治的组织。如农村养殖业协会、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服务民众的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这些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管理。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担任垃圾收集员、河道清洁员、环保监督员、土地监察员、科技指导员等,为民众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服务,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应通过广大民众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规范。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方面有好多法律法规,但众多的条款,民众却不太好记。因此,非常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民众好记住、能记住的规范,如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至于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就不然,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当广大民众有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行动并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定会实现。

三、结束语

如果说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是一起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偶发事件,其中则有着许多必然的联系,当我们把教育、把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抓手,把一些可能性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性,那么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也许会减少一些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明智行为,多一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举动,“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必将会利在当前,功在千秋。

作者:陆明荣 单位:平湖市钟埭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论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一、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体现在所实现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性两个方面,即土地整治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要素及相关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并由此带来正向或负向效益。从当前土地整治所涵盖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三大组成部分来看,通过对农用地、零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进行综合整治,一方面可以提高整治区耕地质量,提高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实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善生态景观等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补充和预留生态用地,为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预留空间;通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工矿废弃地进行整治,可以恢复原土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将宜农未利用地或低效利用土地开发为耕地,可以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景观。

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中,农田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对水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平整工程对土壤结构产生较大扰动,不合理的整治措施易引起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道路沟渠硬化设计致使原有的完整生物环境分割成若干个孤立的嵌块体栖息地,降低了景观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对水面、荒草地、滩涂、沙地、裸地等自然保留地盲目开发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等。

二、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协同

为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和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全过程。

1.强化生态化土地整治的理念

要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土地整治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提高耕地质量,降低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兼顾区域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土地整理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三者并重转变。

2.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实施前馈控制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土地整治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预评价,设计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或者减缓措施。在此基础上科学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

3.严格项目实施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要实现土地整治的生态目标,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对规划设计环节中生态安全预防措施以及生态影响减缓等措施的落实,包括工程实施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项目资金的运营管理、项目验收环节中实施行为和实施过程的管控。

4.建立土地整治生态危害动态监测机制,实现后期控制

由于土地整治对区域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土地整治生态危害动态监测机制建立,是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瞻性选择。通过对土地整治生态危害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出调整,为后期进一步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水平奠定基础。

三、协同的障碍与解决途径

1.战略目标协同障碍

土地整治被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与占补平衡目标的重要方式,其经济效益被过度强化,片面地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容易忽视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维护,对区域生态安全保护重视度不足,部分地区盲目推行土地整治甚至破坏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应从单纯增加耕地数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土地整治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目标。

2.区域特色协同障碍

土地整治是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整或变革,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客观要求土地整治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地考虑地域水土资源、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当前土地整治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过分注重“混凝土化”和“标准化”,破坏了地域生态景观的多样性。这要求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基本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生态景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促使土地整治与区域总体环境的匹配和协调。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同障碍

土地整治在短期内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保障耕地数量的增加,为获取建设用地指标赢得空间,短期效益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土地整治对区域生态湿地、河流、天然绿化带等生态斑块及生态廊道的破坏较大,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规整同时带来生态多样性的丧失,若仅仅追求土地整治的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的长期效益是得不偿失的。土地整治中需要在维护区域整体生态平衡和稳定的范围内有序推进,尽量减少人为扰动,若需要对生态用地格局进行较大强度的调整,应对地域特征进行科学论证,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杜绝因盲目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带来忽视生态环境长期效益的事件发生。

作者:金晓斌 张庶 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