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初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要:语言属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训练得以实现,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地道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训练的背景与目的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二)实地研究;(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训练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避免的一种交际方式。国际上跨文化交际早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外语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习者获取一个表达思想的新的工具,使其做到恰当有效的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历史 内容 外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历史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起源
跨文化交际研究最早可追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美国政府发现本国派出的外交官员不仅外语基础差,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也不太了解,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于1946年通过了外国事务法案成立了外交学院,美国最好的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受邀定期为外交官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语言学家George L. Trager 和文化学家 Edward T. Hall 被公认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两位人物。Trager对于语言培训方法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观点独到,论述精辟。Hall 最早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一词,被公认为跨文化交际之父。他的经典之作The Silent Language (1959)被看做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
60年代起,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开设。60年代中期,在匹茨堡大学的一批学者组织了研讨会,组成了一个研究中心,David Hoopes主编并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读本》。在当时论著缺乏的情况下,这本书在教学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0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协会正式承认跨文化交际学这一领域,并在协会下而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分支,言语传播协会在协会下也成立了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委员会,并确定1970年为“跨文化与跨国言语研究交际年”。1983年Gudykunst的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从此,以Gudykunst 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形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科学体系,在美国有约130多所大学已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跨文化交际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民族学、大众传媒学、美学、宗教学等许多领域,并成为其研究方向之一。相关论文与专著层出不穷,充分显示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新兴学科的勃勃生机及适应时展需要的本质特点。
二、跨文化研究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研究、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基本概念研究主要包括:文化和交际、跨文化交际、文化身份、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相对论思想、成见、交际风格、文化调试七个方面的研究。
文化比较研究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类研究主要包括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多元时间-单元时间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强不确定回避-若不确定回避文化等。
任何形式的交际都是一个讯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影响跨文化交际讯息编码和解码过程的因素及复杂程度远远多于或高于一般同族文化内部的交际。感知和归因、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可以被当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历程为例,80 年代中期,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制定了统一教学大纲,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英语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to do and to be”。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
四、小结
跨文化研究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作为时展的产物,作为跨学科的典范,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等起到推动和稳定作用,对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及世界观的改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很多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外语教学者的工作提供了启示。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背后包含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语言教学绝不仅限于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充分的重视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在文化教学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旨在说明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外语人才,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一、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语言。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形式,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和教授就成为外语教学的必要环节。“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文化是不自觉的,所以在交际中具体接触另一文化时,就很容易潜意识地把强烈的本族语习惯和交际模式迁移至不熟悉的外国文化中去,从而导致判断失误,相互误解及交际受阻。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去真正领会和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克服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所致的交际失败。
二、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忽略文化教学
大多数的外语教学还是停留在对词汇,语法的教学,很长时间以来的外语学习就在这种固化的模式下枯燥的进行着。这一模式的存在也有其一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类考试带来的压力,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了能够顺利过关,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上。但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某些考试,语言最终是要用于交际的,我们的外语教学应该一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
(二)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学习
语言某种程度上是习得而不是教授得来的。课堂上短暂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下利用更多的时间来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大都十分重视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或和课文有关的练习的完成情况,却很少去指导或问及学生在课下的外语学习情况。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就只限于课本上的十分有限的知识,课下大部分时间也是以处理课后练习为主,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几乎无从谈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外语考试成绩很高,但在实际交流中却显得十分窘迫了。
三、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前提是教师本身要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储备。英语教师应当具备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并能成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利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能设法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文化差异,使他们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例如:在讲解词汇的同时,可以穿插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讲到单词“taboo”的时候可以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禁忌,如“Friday”,“13”等等;在讲到“pumpkin”的时候,可以提到西方的万圣节,进而讲一下西方比较重要的节日。
(二)选择真实生动的教材和读物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英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国人自己撰写或编写的,这些教材在内容和写作风格上多少会有失英语文章所固有的风格。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原版教材,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原版的课外读物,这些原版的书籍比起我们国内作者自己编纂的学习材料来说更加的生动和真实,还原英语文章本来的风格,可以让学生们更真切的体会到该文化背景下人们所遵守的文化规范,特定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衣食住行,社会关系等,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课堂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怎样利用好大量的课外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教师应尽量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使用所学语言的机会,创造更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定期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大赛”,“英文话剧表演”,“外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点。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关键是要在学生中培养一种文化学习的意识,要增强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敏感性,提醒学生时刻注意文化知识的积累,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及时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恰如其分,游刃有余,才能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成为真正合格的外语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