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30 05:45: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高校保卫工作思考

摘 要:本文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入手,对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保卫工作者应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心理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找出更有效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保卫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多,心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有焦虑症状,12%的大学生存在不良情绪。湖北学者张英对18岁-30岁在读和已毕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年龄在18-22岁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者比例较高。”笔者对浙江省某高校08级800名大学生入校时进行跟踪调查,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有明显心理问题学生98人,休学2人,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12.25%和0.25%。

调查显示,国内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由此产生出来的问题不仅困扰学校、家长,事件的残酷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不容乐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入高校后,尽管历经三十几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平衡,至今仍有一些高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及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也没有很清晰的了解。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常见类型

(一)适应障碍型。表现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多出现于大一新生群体中。近些年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性较差,突然的生活环境改变,使他们措手不及,对新环境产生不适。但大部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均能适应新环境。然而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而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甚至出现社会功能的改变。适应障碍问题是近些年心理问题大学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二)学习困难型。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学习态度问题等因素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焦虑感增强。大学阶段的学习多体现为自主性和专业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宽泛,学习也更有深度和广度。部分大学生对此产生不适,导致迷失自己。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使部分大学生感到学习乏味无聊。也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结果多门科目不能通过考试,这部分学生丧失信心,出现厌学、旷课、逃课等违纪行为。

(三)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进入大学后,交际面宽广了,有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的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交往策略,往往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增大,从而感到缺少知心朋友,甚至感到孤独、苦闷、抑郁。人际关系交往障碍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四)理想与现实冲突型。此类问题多见于大三、四学生。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困惑,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诸如就业压力及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表现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五)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型。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2岁之间,正处于青春中后期,性成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特征,自然地被恋爱与性问题所困扰。但因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和处理恋爱中发生的问题,特别在恋爱受挫后,不能接受失败结果而陷入悲痛之中,自暴自弃,荒废学业,甚至会产生极度的绝望感、孤独感和虚无感,或因此而抑郁,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分裂或报复他人,甚至自杀。

(六)人格障碍型。这是与正常的社会规范准则难以融洽的一种心理障碍,形成与遗传和个人成长经历有关,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行为模式不同于常人,常为一点小事情绪激动,不能控制,动辄暴怒不已,对人无诚意,做错事不会检查自己,极端自私,缺少朋友。这些不良的人格特质,一方面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及社会性活动,由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大学生意识到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而又无力改变时,会表现出消极性防御反应及自我否定,结果严重妨碍了大学生个体的顺利成长。

二、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精神病(Psychosis),“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典型特征:出现幻听、幻觉或妄想,自我认知出现问题,情感认知混乱,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精神疾病需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整,一般通过药物控制和心理治疗解决。心理问题是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典型特征: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现实环境直接相关,时间短暂,去除诱因很快恢复。一般需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后基本不留后遗症。

通过对各自的典型特症和治疗方式比较,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不等同于精神疾病,但又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有人格明显偏离的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状态而不得解脱,那么长期的心理问题积累可诱发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虽属专业性很强的知识领域,但掌握它的特征,也可做出最初判断。如判断一个学生精神活动是否正常,可进行以下比较:

横向比较:即“我”与同学之间的比较。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与正常人截然不同,他的兴趣明显降低,活动明显减速少,无助、无望,度日如年的感觉是正常人无法体验的。

纵向比较:即“我”与自己不同时期的比较。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他的思维怪异,情感平淡,行为奇特不可理喻,与过去的自己截然不同,其异常心理与他正常时期的心理有很明显的差异。

尽管精神病最终由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但在与学生沟通时能做出最初判断,对指导下一步工作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保证大学教育的公平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贷、助、奖、补、减、免的政策,以此来保证学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导致失学,这一系列举措使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迅速增加。而由此产生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而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视。而作为和学生直接接触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辅导员;贫困生;心理障碍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高校绝大部分的贫困生都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担心别人看不起他们,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总觉得别人不太尊重自己,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掩饰真实的自己,习惯伪装。由于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经常性的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来都不会主动的争取什么,在他们看来,就算去争取了也没有用,自己肯定是得不到的。在学校他们常常是独来独往,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做事情也只是选择一些简单的、熟悉的事情去做,从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2.过于忧虑。高校贫困生的最主要的忧虑莫过于对家庭经济困境的忧虑了,贫困生家庭收入单一、不稳定,很难支付起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除此之外,特别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主要表现在大学校园环境的不适应、对新的交往模式的忧虑等,而对于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他们主要担心毕业就业方面,担心找不到工作,在加上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为自己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感到愧疚。

3.敏感且多疑。高校贫困生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怕被别人看不起,害怕同学嘲笑。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融入到群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但是由于他们又不愿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总觉得那些是别人对他的同情和怜悯。对于同学给他们的帮助也觉得别人是在可怜他。

4.自我封闭。大学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多数人都是很积极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而贫困生一般都回避这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多数的活动比赛都不擅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很少参与集体的户外活动,这些户外活动一般都是需要额外开销的。久而久之,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脱离班集体之外,让同学感觉他们难以接近和相处,不合群。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当代大学生处于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的选择,大学生通常都会感到茫然、疑惑、混乱。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贫困生从经济落后的乡村进入到繁华的城市,在心理上会受到极大的震荡。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分层,在作为“小社会” 的大学校园里面也同样存在差别,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很大的,同学之间常常出现相互攀比的现象,这时候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潮流,害怕同学的耻笑,这往往带给他们极大的烦扰,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家庭原因。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作掌上明珠,往往是要什么就给什么,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可是贫困生却不一样,他们往往有多个兄弟姐妹,而且他们的父母经济收入极少而且很单一,大多数贫困生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往往就是靠卖农作物、打零工,有的学生家长就外出打工。大多数的贫困生的家长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不能在学习上面给于他们什么帮助,但是对他们的期望确实极高,在一定程度上给贫困生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原因。很多的高校贫困生都把贫困当作是一种耻辱,羞于承认自己贫困,对于贫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一方面对于为贫困生国家的一系列贷、助、奖、补、减、免的政策都不愿意接受,总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他们羞于接受也不耻接受此类的支助。另一方面他们常常又把经济贫困当做借口,从来没有想过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一旦他们所期望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就怨天尤人,有些学生甚至有仇富、报复社会的想法。就是这些想法和认知导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

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提出的处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与沟通。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总是经常的处于一种不安与无助的状态,因为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有的来源于社会,有的来源于学习生活方面,还有的来自于他们自身给自己的压力,因此他们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辅导员就应该更多的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给于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在学习上,可以找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进行辅导,在生活上,可以给他们介绍勤工俭学的兼职,减轻一些生活上的负担,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多数的贫困生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合群,辅导员就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3.加强与贫困生家长的联系。大多数贫困生的家长都很少关注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样给以及应该给些什么样的建议,另一方面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会自觉认真的学习。因此,辅导员应该加强与贫困生家长的联系,把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告诉家长,和家长一起来督促贫困生,让贫困生觉得家长和老师都一直在关注着自己,这样即使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不会自暴自弃,而是积极的面对,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把目前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当做是对自己的考验。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家、社会、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贫困生可能衍生的问题,有经济上的,亦有精神上的。经济上的资助如每年各类助学金、贫困生补助等;精神上的帮扶如各种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等。贫困生的心理引导对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健康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不容忽视。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对策分析

1.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自强与自卑。自卑,简而言之,不自信,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这是绝大多数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多数贫困生却自视清高,看不起自己的同时,也瞧不起别人,自尊心极强。把别人对他的帮助当成是施舍,不愿意接受任何帮助。自强与自卑的矛盾心理便是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1.2欲望与封闭。贫困大学生有改变贫困现状强烈的欲望,渴望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展现出来,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但这类群体自我感觉却是孤独的。他们渴望人际交往,但又羞于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流,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与自己以外的世界隔离。欲望与封闭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表现。

1.3无奈与依赖。面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困难,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失去了应有的热血沸腾。有的贫困生为了减轻生活压力,高考时往往选择收费比较低的专业,进校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所选择的专业,没有兴趣,但又无法改变。有些贫困生总认为世界对自己很不公平,于是不愿付出努力,自暴自弃,指望社会、学校和他人的资助。甚至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种应该努力学习以改变现状和回报社会的心态。

此外,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还有虚荣、攀比、偏激、逆反等,由此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发展。

2.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2.1家庭原因。有些家长认为因为没能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而深感自责,于是在子女的性格和品德养成上有些纵容,用一种畸形的爱包容孩子的一切。子女们容易从父母的纵容中学会逃避。尽管经济贫困,很多大学生没有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他们没有意识到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2.2学校因素。根据国家有关对贫困生的一系列帮扶措施,高校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如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但是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具体情况,如贫困生的界定,资助额度的确定等等。因为涉及许多主观因素,导致部分贫困生认为资助不公平,越是激发了他们愤世嫉俗的想法。

2.3自身因素。个体的心理素质才是影响贫困生心理的内因。不少贫困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同的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身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因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自我接纳能力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是个体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贫困生不会接纳自己的短处,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考虑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一味的埋怨、自责,把与别人比较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尺度,自我调试能力偏低。

3.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3.1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贫困首先是经济上的,那么对于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和学校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以及各类助学金等。笔者了解到,虽然各类资助金额可观,但对贫困生的资助标准有待完善,即以何种标准界定哪个学生应该得到哪类资助。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让这笔资助能够真正帮助哪些无法完清学费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这对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作用重大,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极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3.2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直接影响这一群体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水平。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对象便是贫困生这一群体。我们要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给予他们经济以外的、精神上的帮助和关心,培养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树立信心。

3.3营造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校园里平等和谐、健康向上、诚信友爱的氛围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班级、寝室的集体力量,让贫困生切实体会到关心和温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交流和学习,互相关心、帮助、爱护,使广大贫困生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中健康成长。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援助,要从高校教育的整体出发,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才能从使贫困大学生彻底摆脱贫困的阴影,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探析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和就业的压力,伴其产生的是多元化、复杂化心理矛盾和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培养乐观向上的人格,强调塑造积极正面的价值理念,既有利于大学生各种突出心理问题的应对和解决,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应对策略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崭新理论和视角,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它的提出和兴起,将传统心理学的切入点转移到追寻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更加追求主动地去发现和应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预防,不断地挖掘人们心理中的向善人格和正能量。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数量不断攀升,常见的类型包括人际障碍、情感危机、适应不良和生命淡漠等,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有关部门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大力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大减轻大学生学业、经济、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有利于调节个体自身的消极态度和负面情绪,有利于追求和感受正面、积极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主动预防原则

在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地、正面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人际社交教育和临危处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的认知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积极预防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挖掘和激发大学生个体所蕴藏的潜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免疫力、判断力和抵抗力,力争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和关键点在于注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发展,注重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注重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的实现。因此,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品性的不断提高与显著完善。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高校的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并促进全体高校大学生心理潜力的全面开发和挖掘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它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校的全体大学生群体,而绝非是那些被认定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因此,在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团体参与的程度和实效,参与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开设专业课程、编排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论坛讲座、体验活动、朋辈帮扶、媒体宣传和氛围营造等。

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大学生心理中的消极成分,教育过程较为被动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模式,依然停留在被动的日常接访工作里,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困惑和情绪上,工作的重点往往落在如何治理和解决已经发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上。这种方式的教育和咨询,只有出现了心理偏差和危机的学生才会受到学校的关注,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高,且难以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和及时干预。

(二)容易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对立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以解决教育对象的心理偏差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为本,没有真正坚持以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为服务宗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教育对象心理上的阻抗和排斥,不利于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良好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心理危机的排除和解决,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中缺少必要支持,难以形成合力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被认为是简单的开设一门课程,或者建设一个心理咨询服务站。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高校其他部门、教师教学和学生社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管理和工作机制,难以形成全校合力,以至于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只有个别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为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且工作量繁重,效果不佳。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专家的分析,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界定有崭新的理解,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指那些在心理、思想上没有发生偏差的人,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人格特征、乐观的处世品格和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展示出良好学习科研面貌的以及高效的工作生活姿态。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认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内心潜能,促进培养起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师生之间的教育指导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改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的教育咨询关系,重新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温暖的师生教育指导关系。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觉察和体验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能够以尊重、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积极帮扶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坚持“机制为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还关系到校园安定稳定的办学氛围,更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彻底地、有机地融入到大学高等教育的整体中。通过整合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引领、学生社团和专业服务等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论

马丁·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全员参与为基本理念,来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已经逐渐演化成当前世界教育心理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观点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及应对策略上,逐步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中所存在的消极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