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要:现代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在分析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大连为例,分析了大连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提出了大连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路径;对策;大连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加速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对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1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工程装备技术。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较为迅速,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据分析,世界农业科技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多学科渗透,使农业科学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农业科技将向微观和宏观同时加速发展,并呈现出整体推进、全方位渗透的趋势。二是农业生物技术始终占据核心位置,其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且产业化进程加快。三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推动农业朝“精细农业”和“智能化农业”方向发展。四是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继续受到重视。加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五是适应消费者需要提供更安全、营养的食品,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食品制造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六是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将受到世界各国的加倍关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随着世界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科技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产业、人才、资金等优势,现代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科技占主导地位;二是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速度快、成果丰富;三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四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科技成果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五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大连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大连市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海洋农业资源更具特色。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目前,大连市农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约为52%。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大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农业科技资源丰富,形成一定科研开发优势
大连市主要涉农院所有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连水产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市水产研究所等。大连水产学院有重点开放实验室2处,国家省部级实验室2处,与省水产研究所共同成立了“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中心”。在水产品种养殖、加工及病害防治技术开发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大连工业大学现有辽宁省水产品深加3252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大连市天然生理活性物质生物转化技术研发中心。在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水果保鲜技术、蔬菜深加工技术研发方面有较强实力,开发出的海参肽深加工技术已推广应用并产业化。
2.2 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大连市现有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121个,开发总面积达到70多万亩,其中省级园区33个,数量占辽宁省总数的1/3。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大大推动了全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另外,大连市还建立了农业科技孵化器、农深技术孵化器、水产技术孵化器等特色孵化器,建立3个科技孵化基地,创建1个创业孵化集团。通过创建孵化基地集聚一批高层次的创业人才,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型企业家。
2.3 依托科技支撑。培育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政策引导,大连市培育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06年底,全市有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42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76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1亿元。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占全省的1/4;被列为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数量居全国计划单列市榜首。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原料基地的建设,推进了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布局,全市已有6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
2.4 形成一批知名农业科技品牌
大连市在注重选育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知名农业科技品牌,例如棒槌岛、獐子岛、非得和海晏堂已成为著名的海参及海参制品品牌,还有庄河大骨鸡、“巨玫瑰”葡萄、础明鲜肉等农业科技品牌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5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建立
大连市涉农七个区(市)县均成立了农业科技领导小组,大部分乡(镇)成立了科委并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和科技助理,市、区(市)县、乡(镇)、村的科技管理、推广、服务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大连市在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其中市级12个,县级53个,乡级630个,现有技术人员4026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3 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及我国南方较发达沿海地区相比,大连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与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大连市农业科技投人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6%,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巨大,与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对科技投入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产学结合还不够紧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由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农业科技企业结合的不紧密,导致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率较低,北部县区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三是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大连市农业科技人才尚显不足,农技人才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仅为0.06%,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保鲜、营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各类资源综合利用人才极为缺乏。四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农业科技中介平台、融资平台迫切需要建立。五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开发应用农业科技的自觉性还不高。农民农业科技意识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
4 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发展思路
作为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城市,要突出自身特色,做足海的文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今后大连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
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构建健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核心,以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努力推动技术跨越,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要突出大连市资源优势,特别是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和推动先进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培育有大连特色、能充分发挥大连优势的精品高效农业,把大连市建设成为精品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4.2 基本原则
①坚持突出特色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结合和依据大连市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特别是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品、林果、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在技术选择上,要围绕这些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相应适用技术及先进技术。
②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大连市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与国际接轨。再有,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科技的研发、中试、推广及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所以,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成果的应用及推广,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产业化率。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与环境效益要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3 特色产业培育及技术路径选择
4.3.1 海洋渔业
充分利用大连市海洋资源,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精养、远捕、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创建海洋牧场,建设“海上大连”,使大连市由“海洋资源强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通过推广鲍鱼三倍体育苗技术,引进和推广名贵水产品工厂化、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浅海滩涂多品种立体混养和健康养殖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把大连建成海洋渔业生产、渔业产品贸易与海洋环境保护先导区和示范区。
①水产品养殖业。以渔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海域资源广阔的优势,利用筏式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底播增殖等方式,大力发展鱼、虾、贝、藻等水产品养殖业。以虾夷扇贝、海参、杂色蛤、大菱鲆为重点,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5处,全面推选海参健康养殖管理与疾病控制技术、杂色蛤“三段式”育养技术、海底增殖投礁改良技术和水产养殖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北鲍南养”、“北鱼南养”、“深水浮筏养殖”等新模式。大力推广应用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等。
②海洋捕捞业。发展近洋及远洋渔业。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依托现有捕捞舰队优势,以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为龙头,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等方式加强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国外基地和沿海加工冷藏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近洋及远洋捕捞业。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4.3.2 畜牧业
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肉鸡、肉鸭、瘦肉猪、肉牛、奶牛等为主的畜禽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庄河大骨鸡、绒山羊、金州瘦肉猪等畜禽养殖业,把大连市建成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在技术选择上,要研究推广畜禽精细规模化养殖技术,特别是规模化养猪综合配套技术,规模化蛋鸡高效养殖技术、肉牛、奶牛高产养殖技术;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研究推广智能化养殖技术。
4.3.3 水果蔬菜花卉业
利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以苹果、黄桃、大樱桃、蓝莓等为主的名特优精品水果业;大力发展以精菜、细菜、绿色无公害菜、反季节菜、特色菜为主的精品蔬菜业,特别要发展无刺黄瓜、太空彩色椒、荷兰豆、西兰花等精细菜及食用菌、苟宝等特色菜的生产,把大连建设成为精品果蔬生产出口基地。以设施化、工厂化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名贵花卉及适销对路花卉,特别要大力发展蝴蝶兰、郁金香、康乃馨、百合等名贵花卉,不断扩大出口,把大连建设成为花卉种植出口基地。在技术选择上,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农作物丰产增收配套技术,反季节蔬菜、水果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节水技术、设施农业及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
5 大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在对大连市现有农业科技机构调查摸底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机构改革步伐。凡是能企业化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一律转化为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抓好乡镇农科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农机站等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推进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特别要加强市县乡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服务站等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使协会成为农民之家,成为联系市场、农户的桥梁和纽带。
5.2 采取多元投资方式。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一是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拿出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科技发展。各级政府每年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幅度。二是以政府投入为种子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补贴、奖励、贷款贴息、担保、招商引资及专门用于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三是鼓励企业、社会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要加快培育民间资本市场,引导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农业科技产业,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要将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研究开发工作。四是争取银行贷款。通过信用制度的建立,推动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逐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把促进科研成果开发转化、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特别是农业高技术企业发展作为融资服务的重点。
5.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国外,主要面向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引
进农业科技学术带头人、农业高新技术操作及管理人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人才等高素质人才。国内,主要面向农业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引进农业科技学术带头人、先进适用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农业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生等人才。二是充分利用现有高校资源,培育农业科技人才。要注重培养农产品加工、营销、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同时兼顾农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类人才的培育。再有,争取在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设农业专业,培养农业科技本专科人才。可以利用和外地农业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如可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办学,设置农学院,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另外,要充分利用大连市现有高等院校资源,加强对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如利用各高校物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加大对核、激光、遥感等技术在农业中应用人才、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民科技意识、科技素养的培育。
5.4 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通过建立“校企联盟”或“院企联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及农业科技企业各自优势,促进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要积极鼓励大连市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联姻,建立校企业联盟或院企联盟。推进大连水产学院和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大连农科院和农业种养殖企业、大连工业大学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加强合作,由企业提出研究项目及课题,科研院所加以研究和开发,成果形成后由企业进行转化和产业化。
5.5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继续推进和完善“121”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重点围绕工厂化农业示范工程、农作物良种产业化工程、节水高效示范工程及农业信息网络工程项目进行集聚,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先进、效益突出、管理科学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建的农业科技园区,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投资管理模式。一是政府投资兴办。就是由政府出资,兴办高新技术园区,并由政府来进行管理。二是院企联合兴办。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自科研、资金优势,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行企业化管理。三是民间兴办。由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外商、个人等投资兴办农业科技园区,一般多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四是民办官助。由民间投资作为主体兴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及信息,帮助其协调关系,处理相关矛盾,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立足湖北省省情,分析了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应重视的发展原则、思路框架和举措。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对策;湖北省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立足湖北省省情,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1]。
1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初期农业科技在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上升至35%。但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农业科技创新较为滞后
1.1.1 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相对滞后 湖北省农业产业区域分布特色鲜明,各区域农业发展有不同的农业技术需求。江汉平原及鄂东重要粮食产区对种子保温技术、水稻转基因技术以及稻米机械化加工技术等专业技术需求很大,就目前关键技术的研发来看,还缺乏科学的区域性规划,制约了其研究与推广,使得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1.2 创新基础条件薄弱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需求AHP分析中,湖北省农业创新基础设施需求紧迫性位于第二位,对创新基础设施与人才的需求量比较高[2]。目前,湖北省科研基地大多远离科技需求较广的农业地区,农民科技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创新人才培养与供给不足也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
1.1.3 创新研发机制落伍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机制的运作与实施效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010年湖北省在其他学科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贡献率上仅为25%,并局限在生物学、遗传学等与农学联系紧密的学科;跨学科、跨地区申报项目少,以中部农业强校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该校跨学科农业科技研究项目数量比例也仅占11%。
1.1.4 创新成果应用缓慢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目前许多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并不能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农业科技研究本身只停留在学术层面,很多农业科研项目完成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相衔接,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1.2 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机制脱节
1.2.1 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不完善 农业科技信息内容较为复杂和丰富,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其带来的利益;同时信息推广的渠道也十分有限,目前主要靠电视、手机等传统媒介,新兴的电子网络传播系统无法在广大农村普及;同时,农业科技服务系统滞后,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从湖北省实际情况来看,全省平均1万hm2土地的科技服务人员仅为0.02人,远低于全国其他省市水平,这些都会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与推广的障碍。
1.2.2 农业科技维护制度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周期长,关键技术需要得到实践检验才能应用于农业生产,因此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出现农作物受损,农民经济收益受影响的情况可能性较大。此时,农业科技风险规避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湖北省尚未设立专门的应对农业科技风险的维护机构,农户维权难以实现。
1.2.3 农业科技诉求渠道单一 农业科技诉求是农民表达需求的基本形式,是实现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湖北省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自身缺乏有效组织管理体系,内部人员的科技素质差,影响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的复杂性,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对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存在抵触情绪。
1.3 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1.3.1 农业科技法制服务滞后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配套机制是目前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需求紧迫的任务之一,其中又以法制服务最为紧迫。目前对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等过程中出现的不法行为难以查处,无法保障农民的利益;涉农执法队伍建设滞后,长期困扰着农业科技配套服务的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有效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1.3.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滞后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进一步导致农民无法参与农业科技培训和提高技能。目前,湖北省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并没有实现“村村通”的完整覆盖,服务网络信号只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的87%,还有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亟需得到推广。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的矛盾使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面临很大的问题。
1.3.3 农业科技产权服务滞后 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关系到广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现实利益,这一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将会给农业科技发展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据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科技专利申请数量持续走高,2011年达到2 000多项。但同时也看到,湖北省农业科技知识产权机构数量少,人员配备不足,很难适应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申请与发展的需要。
1.4 农业科技保障制度不完善
1.4.1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2001-2011年湖北省累计投入12.5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全省农村科技事业发展,资金投入范围覆盖湖北全省;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资金仅占财政支出的0.75%。农业科研投入转化为实际效益极其有限,建立的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数量较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1.4.2 国际合作与交流效果欠佳 湖北省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日趋多元化,呈现出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民间组织等各方积极参与的喜人局面,其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已与21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些农业科技交流成果并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也没有很好地起到促进湖北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4.3 农业科技政策组织建设滞后 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主体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该组织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有限,不利于湖北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服务职能涉及到多个组织和部门,政府、农业系统、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都应该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相应的作用。而湖北省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众多、职责交叉重叠、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够协调,都对农业科技的供给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原则
2.1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由于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有限,农业科技难以同时满足所有需求,而采用平均分配方式也不利于解决最为紧迫的科技问题。因此,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投入分配,提升农业科研的效能,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此外,从目前供给的现状来看,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做到有步骤、有安排、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2.2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层次农业科技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科技需求的侧重点不同,考虑不同层面的需求,避免顾此失彼;二是不同内容农业科技需求,要发展重点领域,兼顾多种需求。因地制宜原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湖北省农业发展特点,湖北省在优质水稻、油菜、中药材等方面具有优势,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强化传统优势;二是考虑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结合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软硬件条件,实现农业科技有效供给。
2.3 协调合作、加强保障
协调合作原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业相关学科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以协同创新带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部门,如气象、质量监管、储藏、流通等,整合协调各相关部门有利于发挥农业科研力量、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创新。加强保障原则是指要强化物质基础,具体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是农业科研的有生力量,要积极引进优秀的农业科研人员,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留住并激励人才;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政府要重视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对关键攻关技术的投入,还要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组织和物资保障是后盾,要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科研资源整合,提升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率。
3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思路框架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结构正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向现代的集约式农业转变,局部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成区域农业发展模式[3],这都要求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思路框架进行适当的调整。
3.1 实现农业科技的区域优化配置
湖北省地势地貌存在较大差别,如中南部以平原为主,鄂西以山区为主,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块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农业科技关键技术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发展区域农业科技时,应因地制宜,合理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3.2 实现农业科技行政区划发展向行政区域发展转变
传统的行政区划使得农业科技发展难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与均衡配置。武汉城市圈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思路,通过构建大农业,既考虑到区域优化配置,又在具有相似农业环境的区域内实现区域发展。可以结合湖北省“十二五”农业区域布局的规划,通过“两圈一带”实现区域发展。
4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举措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顺利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并推动湖北省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就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定位农业科技发展的角色与措施。为此,结合目前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矛盾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性举措。
4.1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根本
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农业科技的创新才有农业的进步。
4.1.1 实现农业关键科学技术的突破 就目前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成为紧迫任务,生物育种、生物工程、农业信息技术等是湖北省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农民迫切需求的技术内容。湖北省水稻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鄂东及鄂东北,该区域农民对水稻育种、水稻培育生产等相关科技需求十分迫切[4],但相关的针对措施却难以出台。为此,湖北省要加大创新性技术的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技术的优先发展,保障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完善的创新制度与细则。
4.1.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 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质性内容和物质载体。建设一批既符合区域科技资源和农业生产布局,又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引领农业发展、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以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企业为依托,以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为载体,加强区域性农业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依托区域创新基地和条件平台有效整合地方农业科技资源,吸引和凝聚高素质科技人才,推动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4.1.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建设 湖北省目前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现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的历史性突破。建议对重点技术给予重点扶持,建立重大项目滚动支持机制,推进重大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应用。此外,还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激励,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为农村科技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以此形成农村科技发展的示范效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2 实现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是前提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湖北省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应该更注重农户科技选择的意愿。
4.2.1 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的主动认可和运用,因此湖北省农业科技的推广重点是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主力军,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调动起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截至2011年底,湖北省共建有1 818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乡镇农业五站共6 492个;县乡农业五站职工总人数61 982人[5]。农业科技服务站的建立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湖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及人员仍处于紧缺状态,建议引进农业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到湖北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队伍之中。
4.2.2 加强农业科技的维权管理建设 各级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农业科技发展事务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领导。政府部门应对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应坚持开展农资执法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对种子等农资产品的市场监管,加大依法查处各类农业违法案件的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2.3 拓宽农民科技需求表达渠道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具备更高的素质,对农业科技的创新与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北省政府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仍是农民最信赖的科技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也在农业生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给农民提供更广阔的需求表达渠道,可以通过听专家讲课、看电视、阅读科技类书报杂志、上网、咨询等方式。当然,农业科技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应该充分调动农民利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让农民自身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望和需求。
4.3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是基础
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决定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实施推广,而技术的推广其实就是农业科技的相关配套服务。
4.3.1 完善农业科技法制服务 把农业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是确保农业科教政策连续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已有的一系列相关农业科教的法律法规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率。因此,湖北省要加快农业科技立法,明确农业科教政策目标、资金投入和部门分工等;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落实配套机制,维护各个对象的正当利益。
4.3.2 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 湖北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设立了300个创新岗位,整合其他农业科技资源成立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单位应利用一切中间推广媒介,将农业科技落实到农户,具体可以利用地方电视台、电话、网络、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农业科技宣传,使农民充分享受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与资源;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等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实现公众互动,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4.4 巩固农业科技保障是关键
4.4.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湖北省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建议重点扶植区域特色农业项目,培育高科技农业项目,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于有价值的项目上。建议坚持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利用城镇资源保障农业科技的发展资金来源,同时重视社会其他组织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集资渠道畅通。
4.4.2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鼓励和支持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支持其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开展中短期学术访问;积极引导和加强国内优势单位聘请国际一流专家进行短期合作研究,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加大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4.4.3 加强农业科技组织建设 首先要加大农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培育,除了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外,还要加强农业科技市场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完善。建议对部分农产品给予价格倾斜,减少农民对科技成本的顾虑,使农业科学技术有条件向农民推广。其次要重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普及作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摘 要: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几种模式,提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协调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协同创新 农业科技
近年来,我国在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农业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支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虫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3.5%,成为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科技研发手段应进行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以及从单项技术研发向生物、工程、信息等多学科技术集成创新的转变,研究内容应从重点关注生产环节技术向全面关注农业全产业链技术转变。
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里,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出发点,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他指出,“政、产、学、研、用”各主体都要瞄准世界一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开展协同创新[1]。
1 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概念及模式
“协同”一词最早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确立,并定义为一门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的学问”。“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2]。
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目前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以产学研协作、高校院所协作及产业链协同创新三种组织形式,通过联合攻关项目、联合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联合建设科研平台和科技园区,以及培养人才等方式,促进涉农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形成功能上下衔接、工作相互支撑、人才有序流动、信息彼此共享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2 江苏省促进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成效
原始创新能力的匮乏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互相排斥,导致很难产生有影响的科技成果。我国农业科技领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某个学科、某个单位、甚至整个行业的封闭发展,而是需要从思想认识和机制体制上突破现有的障碍,真正实现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2012年1月,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推动科教紧密结合支撑江苏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为江苏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添了新的动力。江苏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为促进协同创新,进一步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江苏省积极发挥顶层设计和科学引导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 以专项经费引导协同创新
2009年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资金,专项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原创性和前瞻性技术开发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当年首批支持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58个,截止目前共获得授权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81件),软件著作权30项,结合项目实施在各类期刊杂志上676篇、科学引文索引198篇、工程索引205篇,制定技术标准13项,开发新产品40项、新工艺32项,参与研发的高校和企业科研人员达到900多名。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以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且企业已有经费投入为项目申报前提,旨在引导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改变过去P-to-P(论文到论文)的科研思维定势,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3]。5年来,累计实施和在研项目达666项,省拨经费3亿多元,带动企业、高校及地方配套资金投入研发超过8亿元。自2009年实施以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日益显现,项目申报数以每年翻番的速度递增,2013年申报项目数达到560多项,相比去年增幅接近50%。通过项目引导,极大地调动了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012年起,以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设立了产业体系类项目,旨在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切实解决制约江苏特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产业体系类项目通过顶层设计,针对农业生产应用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示范基地联合攻关,形成可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模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集成度、显示度与影响力,着力打造可以引领和支撑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团队。目前,已斥资3500万元,围绕畜禽(猪)规模生态养殖、农业资源(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蔬菜(番茄、辣椒)、优质多抗广适性水稻和海涂农业五大领域设立产业技术类项目。
2.2 以条件建设支撑协同创新
江苏省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导向,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和配置资源的优势,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1)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促进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以自主创新支撑我省转变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经济转型,从2010年开始,启动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计划,重点围绕产业集群创新需求部署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目的在于围绕产业聚集区,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重点,以一流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依托,建成“国内一流、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创新载体。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共启动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10家,规划总投资28.04亿元,先期投资18.17亿元,其中省拨款600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17.57亿元。
(2)企业研究院。为加快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从2006年开始,重点围绕全省创新需求,启动全省企业研究院建设计划,旨在整合优化全省科技资源,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的布局,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截至2012年底,我省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共启动建设企业研究院24家,规划总投资69.1亿元,其中省拨款2.19亿元,引导社会投入66.91亿元。9家企业研究院已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研究院成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覆盖了江苏高技术“双十”产业的16个产业领域。
(3)企业院士工作站。为引进高端智力团队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江苏省设立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致力于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326家企业院士工作站,总投入44.9亿元,其中省拨款2.71亿元。
(4)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促进我省企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强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1家,总投入406.77亿元,其中国家拨款1.13万元、省拨款3.2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02.39亿元。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25家。
(5)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围绕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创新专业镇、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的需求,找准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共性加工、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模板制作等技术服务,旨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级专业技术服务中心197家,建设总投入34.59亿元,其中国家拨款1850万元、省拨款3.2亿元、各类运行补贴81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31.12亿元。
(6)公益资源服务中心。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致力于激活存量科技资源、有效控制新增资源,构建布局合理、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公益性研发和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从2004年开始,我省先后重点建设了大型仪器、工程文献、农业种质资源、知识产权和实验动物等16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19家公益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总投入6.92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1550万元、省拨款1.31亿元、政府财政运行补贴478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5.45亿元。其中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先后建设16家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入网机组448台/套,年服务总机时达69万小时,在各自专业领域内为社会民生、群众关心的 热点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提供技术支撑,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7)转移转化服务中心。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成果对接、综合信息、创业孵化、投融资等中介服务,搭建地方汇集人才、成果转化、技术流动的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级科技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中心64家,总投入3.79亿元,其中省拨款9297万元、引导社会投入2.86亿元。其中,在苏北、苏中各市、县普遍建立的区域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为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特色,已逐步成为地方汇集人才、成果转化、技术流动等信息和地方科技工作的重要平台,科技融资服务平台的投融资业务也在逐步做大做强。
通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吸引两院院士334名,院士团队2600多人,2012年,培养博士生323名、硕士生1044名;引进“千人计划”12名,91人获省“双创人才”;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保持全国第一;2012年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31项,获国家拨款5.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9.6%、60.2%;承担973计划项目10项,占比52.6%;承担江苏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8个,占比67.8%;承担重大招标项目4项,占比20%;;开发新产品953个、新工艺561项、新技术639项;申报专利2182项、授权专利1131项;制定标准194项;2012年主持或参与科技进步奖占据我省科技奖励半壁江山。
2.3 以科技园区带动协同创新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及相关产业聚集区建设也是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深入的有效方式之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坚持“一区一战略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集聚优质科教资源,推动产学研共建载体和创新服务机构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江苏省各级政府积极对人园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强化政策支持、保障项目用地、给予税收扶持、创新创优服务等措施,引导相关研发机构及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平台,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良好公共服务来推进产学研合作。
2010年以来,江苏以创建一流创新型园区为重点,构筑全省创新高地,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6个国家创新型园区和10个省级创新核心区,推进创新型园区的新发展。2010年江苏国家高新区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国家高新区总收入占全国56个高新区的25%,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高新区的30%,出口创汇占全国高新区的40%。从产业布局来看,江苏已形成了与全省生产力格局相适应的沪宁线、沿江、沿海梯次推进的科技园区产业布局[4]。江苏科技园区聚集了全省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的密集度已大大超过了除北京、上海之外的大部分省区,已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截至2010年底,全省科技园区形成3万家企业群体,从业人员70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有1万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有2.5万人,大学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共吸引留学归国人员1万人,其中约有2/3的海外归国人员都选择落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营业总收入突破了2万亿元。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达到了350家,占到科技园区内企业总量的10%。
3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中上游单位,担负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的重任。协同创新,科企联合和产学研合作对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事业发展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联系农业技术的上下游单位成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形成研究所-工程中心-企业的协同创新体,对全省农业科技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作物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基础上打造的,由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在全省农作物优良种质培育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0余项,主持部省级项目70余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品种19个,获国家和部省级成果奖9项;明天种业依托研究所的科研力量,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国种业50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是“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种子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以“明天”、“江蔬”等品牌为依托,经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蔬菜等20余类作物200多个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适应区域建立了制(繁)种基地20余万亩,配备各类设施,设备条件齐全的仓储、加工、检验、包装、物流中心及分中心。产品销售区域遍及全国,设立区域、直销点及配货中心近1000个,形成了稳定、有序、快捷的营销体系、强大的品牌和品种推广能力。同时致力于国际市场开拓,开展种子出口业务,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在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平台基础上打造的,由院兽医研究所和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在畜禽重大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研究领域形成了研发-中试-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在全国生物兽药领域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十一五以来,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6项,获科技成果奖6项,承担各类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200余项;通过与科研单位的紧密联合,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其雄厚的研发力量,成为农业部指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企业。
实践表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创新驱动战略,结合地方特点和学科优势进行顶层设计,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企对话交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协同创新,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
摘要:
现代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目前河北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因此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科技创新
关于现代农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业产品有效供给。”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最新阶段,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经道路、正确选择。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适应农村经济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阻碍河北省科技发展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河北省农业科技体系总体发展中,尚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基础薄弱分散经营制约科技应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从而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速度。但河北省农业在科技含量以及技术水平上与其他省份仍有很大差距,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还相对较为薄弱,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虽然涌现了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河北省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这就导致了单个农户使用科学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任何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都会受到排斥;分散经营使得信息闭塞,农民只是不断重复低水平的生产,导致自身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极易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丧失了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
(二)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以上,欠发达国家应达到1%~2%,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也早已超过1%,而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则长时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制约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以及如何分配财政资金。比如在农业的相关基础性方面投入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对接下来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后续产品的开发则缺乏有力的支持,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与无法满足农产品存储、保鲜、运输之间的矛盾。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不成熟,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得不到有效延伸,无法充分发挥河北省在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对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它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是河北省在技术改造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一些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该是政府,所以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十分有限,而这一点在中小型的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再加上自身资金短缺,使得自主创新能力停滞不前。此外,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不容忽视。河北省政府在科研管理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其在市场失效时干预力较低,没有形成有效互补,这就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偏离了市场需要,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构成参差不齐有两类人才是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是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理论创新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而另一类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工作者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从人才总数上来看,河北省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人数并不多,难以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并且人员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的农业科技人员则相当缺乏且分散,缺乏领军人才。许多的农业科研成果完成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相对接,同时,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最终需求者,使农业技术顺利的到达农民的手中,就农民自身来说,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新技术的成本过高,他们便会消极对待,放弃采用新的技术成果。
(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农业科技转化率为55%左右,虽然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但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农业科技工作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效协调与整合。农产品产量高而附加值较低,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平均水平与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河北省人口较多、耕地缺乏,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较为落后,科技成果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一部分农民由于受到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的影响,不能使先进的高新科技应用于农业上,导致了现代农业资源的短缺、浪费,使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二、加快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培育现代化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建设相关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帮助、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对于加工型和流通型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或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加快发展大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高精尖、加工型龙头企业,从而促进农村的非农产业向城镇聚拢,大型企业及龙头企业向中小城镇、现代科技园区集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推动各种资源市场化整合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全局,所以必须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引导力度。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一定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为了改变多年以来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较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其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各类组织或个人涉足具有广泛的市场以及应用前景的农业技术开发领域,努力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整合各类投资以及财政资金,实现加快农业科技进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一国农业领先于他国的先决条件。推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当务之急是要紧紧围绕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坚持技术引进与外部交流相结合的再创新,争取在新的重大领域、前沿技术研发以及应用推广上取得新的成就,同时积极改善农业科技的创新条件,加大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及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紧紧依靠现有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区域、人员、技术等因素,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善河北省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
(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群体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相关问题,应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集体单位间的人才壁垒,积极创造符合全球化竞争与国际接轨的政策环境,发现、培养和聚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当前,应深入发展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建立新型农民培养制度,针对不同层次需求、不同专业偏好的市场需要,设立多种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并提高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对于农业基础推广人员应加强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顺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调动农民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群体。
(五)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一环,也是河北省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步伐,不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于提高河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的参与意识与作用,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大力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农民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或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借力京津、整合河北全省农业科技资源,联合开展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攻关,以产业为导向,以产品为单元,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解决制约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使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增强河北现代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张悦玲 任建新 刘梦岩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