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

时间:2022-07-26 04:32: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应用: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 为农业科技服务

[摘 要] 进入21世纪,世界进入高速信息发展时代,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也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一员,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已经逐步淘汰,开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逐步进行规模化生产,但是,对于信息时代科技信息平台的利用力度却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增强;本文就将在了解科技信息平台作用的基础上,针对信息时代的农业科技,分析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必要性,寻求其基本原则,探索具体措施。

[关键词] 科技信息平台 农业科技服务 必要性 原则 措施

一、科技信息平台作用简析

科技信息平台,包括两种层面上的含义,一种是数字化的信息,另一种则是信息系统,前一种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而后一种则是信息平台的真实存在,通常意义下,科技信息平台就是指现代互联网技术,这种科技信息平台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它能够让世界连成一体,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快速传播,也能够实现全世界范围的自由交流和沟通,现代互联网这一科技信息平台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必不可少的载体,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寻求到更多的帮助。

二、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必要性

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自从20世纪末就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进入工业革命时代,随着近几年我国入世的加快,我国的信息技术也迅速走向国家化,信息已经成为时代竞争资源,谁最先掌握了真实信息,谁就成功了一半,而作为获取信息的基础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手段;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效率低,而民以食为天,农业自然是我国重要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业产品需求量的上升,农业也跟随这代的变迁开始采用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不得不借用科技信息平台,来获取发展的首要信息。

其次,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更是源于科技信息平台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意义。由于科技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共享,也能够实现自由交流,那么,农业科技的发展就能够在科技信息这个平台上寻求到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让农业科技人员及时了解相应的农业科技知识,并能够将这些最新的知识运用到当地的农业生产当中,与此同时,有了科技信息这个平台,农业科技者在进行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问题,都能够及时通过科技信息平台获得解决方法,从而带动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社会快速进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三、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原则

由于科技信息平台的巨大作用,顺应时代的需求,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但是要能够切实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必须要坚持基本的农业科技服务原则以及科技信息平台使用原则,在真正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去使用科技信息平台,去运用其为农业科技服务;具体来说,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必须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针对科技信息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做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对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论给予反对和矫正,其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操作实践中,要坚持按照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来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对当地农业科技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四、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的措施

发挥科技信息平台作用,为农业科技服务,需要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之上,做好具体措施的探究。

首先,要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平台的作用,必须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信息平台依赖于宽带网络,也需要计算机等相应的网络媒体设备,所以,在具体运用之前,必须要准备好这些设备,再加上农业的特殊性,有必要还要保证设备质量,准备部分可移动的、信号接收能力强的设备,方便农业科技人员随时携带、查询,并要让设备等能够经受住自然变化的各种考验。

其次,要充分做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尽管农业科技人员具备高科技知识,但是其知识的专业性主要集中在农业这一个行业,所谓隔行如隔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对科技信息平台的运用未必能够娴熟,因为科技信息平台看似简单,却又包含众多的复杂细节,变化无穷,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专业的科技信息辅助指导,让他们能够在更加专业的培训中掌握专业的科技信息平台运用技术,以及多样化的科技信息平台信息知识获取的渠道。

最后,要做好科技信息平台的安全工作。科技信息平台具有先进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许多违法犯罪的信息运用行为,如黑客等,这部分违法者通常有高能力的技术人才,对于科技信息平台往往是具有十分透彻的了解,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黑客病毒,攻击他人的安全系统,窃取相关的机密信息,这对于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一种威胁,因为,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而言,每一项研究都是一项成果,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到自身的科学专利,所以,必须要做好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的安全工作,建设对应的安全信息系统,让专业人才负责保密工作,让农业科技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实现对科技信息平台的自由运用。

五、结论

信息高速时代的科技信息平台,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对于农业科学者进行农业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往往能够获取一手的农业科技信息,就能够帮助农业科学者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知识,对于其农业科学研究是有利的,但是,在对科学信息平台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采取必要的措施,科学合理地去运用科学信息平台,发挥其实际效用,促进农业科技的顺利研究,带动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浅析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策略

摘要: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将为我国农业提供广阔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环境,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信息收集和交换的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科学技术是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将对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 信息网络 发展策略

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发达国家正在力图保持当代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也力图在若干重要领域占领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中国已经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机遇。本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内容,为加快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

1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概述

1.1 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背景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充分发挥信息的先导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再加上历史和现行政策诸多方面的原因,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大致来说,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农耕地区、西部山区、北部牧区等各农村地域的发展是很不一样的;大中城市周边、交通干线沿线、平原地区、山区等各种经济区位上的农村也不一样;汉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也很大不一样。比如苏南、苏中、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自南由中而北逐步走低。南北差距很大、梯度之间层次明显,是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而在人口资源方面却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由南向北递减相反,苏南、苏中、苏北人口资源区域特征却是由南向北递增。总体上看,苏南农村非农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但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苏中农村非农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还具有一定的份额,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苏北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份额,非农产业亟待进一步发展。

1.2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比前几年,当前的中国各大重点农村区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近年来,农村人民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吃水问题;同时,投入资金发展特点作物种植,且收效明显;再则,养殖业在当前的农村区域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很多地区都在政府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养殖,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说养羊、养牛、种植魔芋、种植土豆等等,我相信这些产业要是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定可以为各大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的。其中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五市,其农村发展水平领全国省之先,在全国都是著名的发达农村区域地区。它们的特点是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的份额愈来愈小,发展不仅依靠农业的发展,更多的依靠非农产业的推动,不仅依靠农村资源效能的发挥,更多地是引进农村以外的资本、技术的输入,不仅依靠本地资本、技术、劳动力,而且更多的引进外地、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2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的策略

2.1 农业科技系统建设内容

在发达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把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的耕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收获的全过程,畜禽水产品等饲养全过程、农产品加工、储藏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农业科学院内部局域网络体系;二是农业科技信息网网站。目前农业耕地总面积数,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市场开发占地已经不足,比较平整的土地减少。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其原因就是农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低于城镇,资金不足,人才稀缺,政府不重视,导致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些方面的薄弱导致了农村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质量落后、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村硬件设施欠缺等各种现状。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是阻碍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农业科技系统建设的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

总体布局是:三个结合、两个联动。"三个结合"就是:网络咨询解答与网站科技信息相结合,电话咨询视频诊断与现场服务相结合,专职工作人员与专家顾问相结合。"两个联动"就是:农业科技网络信息平台、科技服务热线与各专业技术部门联动、市镇联动。针对土地问题首先要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和补偿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强化措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完善征地补偿配套办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征用补偿标准,还要加强农村土地征用和土地补偿资金的监管,从严查处违法占地和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针对人才流失问题就要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和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落实。至于基础建设问题,首先,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次,要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 结语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具有安全性、实用性、高集成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才能推广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和成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解析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中国各地区农村不断得以应用,但是其信息化发展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阶段。因此,深入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与管理研究,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所处的位置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开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农产品贸易,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从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

(一)美国农业信息化

在美国,农场主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销售产品,使美国人民能够在网上顺利地购买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查询生产技术等,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还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所需的意愿进行,避免走购买产品的弯路。美国政府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可能涉入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如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在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之下,美国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世界各国共享其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世界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德国农业信息化

德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方式是以农村为主体,从建立村庄、道路的信息系统入手,利用电脑软件来记录所属村落的每块地的规格和价值,并开发电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向农户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力度,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德国几乎所有学校均开设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程,这不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农户通过网络得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同时政府还着眼于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农业模拟技术、计算机决策技术、精确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农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了德国农民增收,达到了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并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三)日本农业信息化

作为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信息化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农业生产部门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农林水产省的农副产品情报中心负有向各县农协农副产品价格、产地、市场交流等情报的特殊任务。从家畜的品质、饲料配方、饲养等各个环节他们均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管理,做到管理和饲养精准、精确。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努力开发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接口,通过网络收集相关农业信息,根据当地地势、气候、资源等因素,构建特色农业服务网站,并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利用者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日本这一模式由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共同合成,使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变为因特网农业经济模式。这典型的农业生产转型、农村经济转轨,为世界农业生产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提供了经验。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随后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金农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以及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开了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政策、科技服务等农业信息也同时向农村延伸,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入农村,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化的氛围。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科技、水利、气象等合作部门或独立地建立了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和培训网站。如今,我国农业从生产管理,农村从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获利的痕迹。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政府通过建立以政府为支撑的体系,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创造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和必要的相关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全力以赴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和基本收益,并努力健全政府的领导方式,维护美国农业市场秩序,保证美国农民利益,使美国农民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公平交易,公正消费,放心作业。政府实行科技信息“完全与开放”的资源共享政策,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实施,使美国不论是在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国家农业得到繁荣。

(二)日本模式

为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序和顺利运行,日本政府首先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充分和专门的研究,并制定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及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分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即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数据并进行,这系统由各农协主管;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使每一个农户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农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数量,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确定和调整生产,使自己能够比较明晰地掌控生产。

(三)法国模式

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法国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独具一格,首先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然后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等私人部门对农民提供农业服务时也一般只收取成本费,甚至免费。整个国家主要关注服务主体。国家农业部时刻向社会颁布农业信息,如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动态、权威统计数据等;农业商会传播农业信息技术、组织专家及学者授课、举办培训班、协助经营和管理等;培养人才。

(四)印度模式

印度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较发达的小国家,其农业人口较多,他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历经沧桑,最终找到了适合本国的发展合理的发展模式。该国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由中央政府主导,依靠政府的基本发展项目,获得农民帮助;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农民协助工作。并实施的“知识信息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该项目的前期工作由政府做,实施运行由农民完成,真正做到政府与农民互帮互助,同时又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铺平了道路。

四、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成功模式

(一)北京模式

北京因为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始终把“整合”放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位置。北京所倡导的“怀柔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宽带、光缆遍布到各村各镇的各信息化点上,各信息化站点再利用无线通信网将信息和反馈到农民手里,这样就构造了一个“(无线通信网)+地网(宽带数据网)+人网(信息服务员)”有机整合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主要支持点:企业为主体、信息员为骨干、农村信息驿站为结点。

(二)河南模式

河南省实施的“宽带和电视机入户”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省际卫星的功能,由基站统一接收卫星信号后,再利用网通传送,采取机顶盒技术,以电视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通过IPTV技术实现农户的远程互动视频点播。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作为“网通模式”,即利用“河南网通”或利用的宽带网络资源来传输农业科技信息等,拓宽了农民的信息视界,实现了一网多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湖北模式

湖北省最近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由农民自主拨打热线电话向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和管理等信息,建立“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多种传输途径为补充,如自动语音、专家热线和现场农业技术指导等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农民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种方式效果明显,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和销售等技术和非技术问题,确保了农业技术有效实施。

(四)江西模式

江西省明确提出要领导统一组织和规划,制定统一标准规范,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政府集中力量把江西建设成为电子政务大省,将省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200多家省直部门与11个地区市、109个县党政机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促成良好的领导保证,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此外,中国国内还有许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如“吉林模式”、“嘉兴模式”、“神农模式”等。这些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特色各异,但都是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寻求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模式,从而推进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 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能够得以有效的推广、运用,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在现代农业生产当中,必须提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这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科技服务人才的科技传播作用。

关键词 科技信息化;科技传播体系;专家资源整合;优质科普资源;科技传播信息平台

1 科技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科技对其贡献率在众多涉农领域的处于的主导地位。进入新的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质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不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如何拓展,其本质在于不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益。[1]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进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山东、湖南等试点省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山西省来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应用的星星之火在三晋大地上不断点燃,扩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基础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二是信息资源建设有良好的基础。三是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现阶段,要加快我省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就要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发展农业信息咨询产业为突破口,以现代化信息化传播技术为手段,以丰富的科普资源为载体,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依托,建设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公众信息意识市场意识,从而推进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

2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山西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山西省科协组织实施了以科普惠农为中心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百万农民学电脑”“新型农民远程培训”“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 “山西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工程,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山西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水平,为农村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我省农村科技工作面临最为紧迫、最为现实的问题是,选择一个行的通路径、建立一个能够产生长期效果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把农村需要的科技及时流向农村、流向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在这方面,山西省进行了许多理论探索和大胆实践。2005年开始,山西科技报刊总社探索建立以数字化实现科普资源共享,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传播效应的有效途径。以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发展公众传媒平台等,使信息资源得以充分的宣传、开发、应用和推广。如今,信息化已渗透到我省农村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一是资源共享。通过开发数字报刊、农业手机报、科普网络、农易通智能手机,发展科教影视、科技报刊、农村广播、农村科技信息栏等公众传媒,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普惠农示范基地等基层信息化服务组织网络,实现了能够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可共享的广泛性平台和快捷的数据化服务,广大农民通过手机、网络、电视、报刊等随时能够共享农业科学科研成果和服务项目;二是协同研发。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通过建立的信息化设施和平台,零距离、跨区域等无障碍为农民提供快捷的信息化服务,以为科技人员技术合作交流提供了无障碍平台;三是科技传播。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构筑了一个快速化、网络化的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服务新体系,加快了农业科技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的的有效传播和广泛应用。

3 整合专家资源,为科技传播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农业科技人才和技术推广人员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整合建设一支强大稳固农业科技队伍是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整合政府和基层农业人才,组建专门的高级服务团队。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应用能力。第三,设立先进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民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

2007年山西省科协联合山西省财政厅成立了山西农科110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农业专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一个权威、可灵活调度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专家组织由全省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领域的专家人才,以及有一定经验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组成。实践证明,农科110专家服务组织在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和科技传播方面,能够较好地整合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有效资源,发挥团队优势,并可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向专家转接电话和疑难技术问题解答,根据实际情况调度专家开展针对性的快捷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 集成优质科普资源,实现科技资源信息化服务

要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第一,加快以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积极推广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整合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以及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搭建技术、信息、物资交流等多方融合的农业生产和科技信息化快速服务通道,为农民和农企提供高效便捷双向互动的服务。第三,加快报刊、影视、广播、图书、挂图等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和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开展网上信息和技术传播,增强区域信息化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开拓科技信息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新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强力推进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山西农科110通过热线接听、网络视频、广播、电视、媒体点题等现代化手段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科技服务。为了更加全面地发挥农科110专家的技术资源优势,农科110在专家大力支持下,联合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下属的科教影视中心、科普资源中心、图书出版中心等,大力开发整合集纳农业科学技术资源,出版了一系列形式活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影视、图书、挂图等科普资源优秀作品。

5 信息平台公益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是重要推手

随着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各种基础性科技资源都纳人了共享机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社会化功能,但在广泛的农业科技化服务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基层的长效服务机制。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特别是为农民提供免费快捷的公共化服务,不仅是农民和农企的需求,也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当前我国三农还处于弱势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公益化服务。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义,本着全面增强农民科学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以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为目的,2007年,山西省科协联合山西省财政厅等相关单位,由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牵头启动成立了山西农科110服务中心,旨在为全省广大农民迅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

中心成立以来,全天候接听农民电话咨询,专家随时接受调度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不计报酬,免费为基层农民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和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化公益性服务工作。为了提升农科110服务效能,几年中,农科110多种服务设施的不断更新,服务手段不断完善,而面临的问题是各项服务运行费用也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农科110持续的良好的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当前在获得部分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还需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与社会各界有志于发展农业的有识之士的联合,共同加强这一农业服务体系的稳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社会公益化服务、合作型服务,逐步探索与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山西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