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

时间:2022-07-24 02:31: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浅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

摘 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林业生产;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建设

1 目前中国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1999-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比第五次(1994-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年均完成725万公顷;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6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749万公顷,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见表1。

1.2.1 荒漠化。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2,并以每年约2500 km2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亿人口造成威胁,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1.2.2 洪涝和沙尘暴。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1.3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1.3.1 林木生长量低。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加上国家资金投人不足,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致使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率很低,见表2。

1.3.2 资源消耗量大。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3.3 开垦林地。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土地资源有限,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刀耕火种,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1.4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1.4.1 合理的生态采伐。生态采伐的原则是,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1.4.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截至2003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2.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处;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有很大推动作用。

1.4.3 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管理。以生态和社会需求为主,兼顾经济利用,对森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分类发展。一是按生态、社会和经济利用的要求,将森林按区域进行分类经营和管理。区域的划分不是按行政区域,而是按资源的自然特征划分,更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管理效率。二是林业计划体系应有权威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林业的规划是建立在严格的法律制度上的,这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保证了林业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任务明确。三是林业计划体系将基本森林资源计划与重要林产品长期供求预测联系起来,作为林业发展的长期方向和制定林业政策的指南,这样的计划体系既突出生态建设,又强调了林产品生产的重要性,用材与生态利用兼顾,有利于引导林产品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预测,组织森林培育和经营,使培育与生产不脱节。四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林业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使计划落到实处,并充分尊重生产经营者的权益。

1.4.4 加快国有林改革。第一,明确国有林的地位和作用。国有林的作用已向生态环境、游憩娱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文化教育等多用途利用发展,其地位就是担负着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持,同时,也承担着相当的木材生产任务;第二,改革国有林经营机制减员增效,提高国有林的经营效益;第三,增强国家对国有公益林的财政支持。中国的国有林承担着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没有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有林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当增强国家对国有公益林的支持。

2 结论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林业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加强城市绿化,有计划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兼顾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林业生产在生态环境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林业生产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思路进行研究讨论,并分析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林业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人们生产活动提供重要的林木产品,同时它在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社会生活以及环境建设都离不开林业的发展,为此,本文对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分析。

1 目前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林业覆盖率下降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林木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就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面积的覆盖率下降。近年来,根据林业局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持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砍伐数量,这样不仅影响林业的生产,同时也会对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1]。

1.2 林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林业部门为了满足环境要求,局部地区森林面积有所扩大,但是在森林质量方面却存在一定问题。植树造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气候条件不断恶化,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造成森林退化比较严重,林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引发环境问题,还会阻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

2.1 林业能提高空气质量

在一些重工业基地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污染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环境保护进程。不同的林业植物会对大气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大气污染物,有益人类健康。

2.2 林业能改善全球变暖问题

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进而产生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林业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森林资源可以贮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所以,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密切关系。

2.3 林业能保持水土治理沙漠化

林业的生产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在传统的林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注重林木的自身价值,对林木进行砍伐,这样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林业部门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注重大环境建设,从根本上发挥林业生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

3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3.1 加大对植树造林的投入力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林业生产中,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植树造林的投入力度,林业部门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公众对林业生产的认识,减少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林业部门要根据政府相关法律部门建立相应的林业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林业的生产质量水平,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利保障。

3.2 城市工业园建设与园林建设相结合

城市工业园的发展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如果把园林建设融入到其中,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工业园建设过程中,林业部门在进行园林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利用林业生产推进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

3.3 要增强监督检查力度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政府以及林业部门要增强对林业资源使用效率的监督检查力度,这样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林业部门在提升监督力度方面,可以和公安部门进行配合,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不良行为给予处罚。林业生产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当地相关机构进行协作做好交流工作,为林业生产工作制定出良好的管理制度,确保林业生产稳步发展,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建设奠定有利条件[3]。

3.4 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林业生产发展

林业生产在促进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以及资源协调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林业产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属于一种公益事业,所以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林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要提升自身素质,稳固林业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地位[4]。同时,要提高国民素质,呼吁人民群众保护林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比如,林业部门可以组织保护森林资源的相关活动,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减少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4 结语

林业生产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

摘 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的不断破坏,林业生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生产的效益主要来源于森林,因此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相辅相依的,既要发展林业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林业生产应该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开展的,比如进行合理采伐、分类经营、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林业生产的体制改革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既满足林业生产的需求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

1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我国的森林总量达90多亿m3,植树造林是林业生产的主要效益来源,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虽然森林的面积在不断扩张,但森林的质量水平却不断降低,林业生产的资源在结构组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每年因为荒漠化的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荒漠化造成的土地丢失、河流阻塞等问题经常发生。

2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和谐的原因

我国仍处在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各种原材料的大量支持。目前我国对林木资源的生产利用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将林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消耗大于生产,造成林业生产不良状况的出现。由于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很多地区占用森林种植粮食,森林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人们不注重保护土壤,在耕作时造成土壤的破坏,对今后植被的恢复与利用也是非常不利的。

3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3.1 合理采伐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采伐树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避免消耗大于生产的现象发生。在林业生产计划采伐生产时,不仅要考虑获得足够的木材还要综合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树木种类的搭配、森林的整体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生态采伐计划的实施需要涉及到几个层面,首先林分层面需要综合考虑林木的物种、产量及品种的选择搭配,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物种的多样性、森林的景观等,只有将这些因素合理考虑才能进行合理的采伐。合理的采伐生产完成之后,要保证生态系统不被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还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景观水平层面上,在实施采伐时模拟自然的景观特征。还可以模仿自然界的干扰,比如模仿树木生长会遇到的自然现象,狂风、暴雨、自燃等情况,通过对树木进行这些外力的干扰从而促进树木的有力生长。对林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人工助燃,可以减少林木的害虫、去除生长密集的物种。风可以为不同的物种提供生长的环境,由于物种大小的不同,风可以形成林隙为植物生长提供需要的环境,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

3.2 合理经营保护森林资源

在林业生产中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建设,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做好林业生产的分类经营还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的建设。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划分,科学的管理控制好森林的分类经营。可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森林进行分类经营的管理方式,按照资源的自然属性进行区域的划分,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林业生产计划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的,制定出的计划体系是具有权威性的,这对森林资源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明确了任务目标。林业计划体系是将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既保证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满足市场需求又保证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加强种植与生产,对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林业生产的计划体系,将计划落实到位,维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 结束语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在发展林业生产时不能忽略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促进林业生产。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前提下推动林业生产,不断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断推动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摘要]: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建设在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日日渐突出的当前,林业建设不但承担着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还担负这产品供给的多重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国土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日益恶劣的状况之下,林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已成了全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林业建设

[引言]:

舒适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篇文章以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为原则,就我国目前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将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1、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政策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十分的严重,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缺少足够的重视。从当前来刊,我国在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上缺少相应的法律相关政策,在对生态环境的投资上也不多,缺少对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体的相关奖励机制,同样也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造成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很难扩大化。

1.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足

就当前我国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而言,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尽管在对林业生态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水土流失的生态建设,以及对土地荒漠化、草原植被的保护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显著的业绩,但从我国的实际状况而言,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举措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仍进一步给予重视,例如就林业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方法上来看,在树木的种植结构以及搭配种类上存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出现水土流失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1.3林业技术推广的后备资金空缺

不仅仅面临着工作者的技术问题,资金的短缺也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递进造成阻碍。不光基层的林业技术的开发需要很多资金,技术的研究更是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目前的很多政府部门还是不够重视,让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时刻不得不承受资金的制约,进而推迟了林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同样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让基层林业的一些干部的工作条件无法改变,一直处于比较艰苦的境地,在思想上也给基层干部以及技术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直处于迷茫状态而无法全身心投入林业工作,对林业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我国生态林业进程。

2、强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策略

2.1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各行业各领域都积极开展业务信息化建设,诚然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需要应用到大量资料及数据,所以更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有关项目和内容较相对丰富多样,会涉及到大量数据,如果缺少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那么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信息化的实现,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林业调查规划人员负担,进而把更多的精力应用到工作创新中。具体而言,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要把全国各级林业部门充分联合一块,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并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二是要把相关信息分类输进数据库,以便随时查询和应用。三是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专业软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

2.2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来控制,加强规划,通过社会的调节和治理能够使得自然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和谐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优化了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仅仅靠某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企业或者组织给与补助,让企业可以正常运转,这样可以使生态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也能拉动当地的经济。再加上投资者普遍不愿投资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国家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生态建设的发展,坚持政府投入,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行机制的导向作用。动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全社会。政府应在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整个社会陷入生态建设,在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美化环境。

2.3不断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要重点保护林业生态区域,这是由于当前全球出现了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现象,且资源越来越匮乏,且非常的严重,进而使得全世界人们都开始高度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在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于生态资源的合理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不但有助于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有助于确保全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各个部门之间应做到积极配合,在接到相关任务时,要时刻保持优质高效工作状态,让资金和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关联,根据各单位的好坏情况给予有奖有罚的评定,对于得到奖励的单位,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使单位造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完成不好的单位要进行处罚,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中,加大对造林的宣传力度,促进人们对造林重要性意识的提升,不断的完善林业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2.4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林业创新机制

以科技为先导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要形成以科技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林业创新机制,首先需要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要保护好林业资源。相信科学能指导林业发展,林业相关科技成果必须与实践相融合才能发挥作用,要改变技术和产业建设间的问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后再做出决策,充分考虑到国家与地方的情况,全方位提高林业的综合水平,提高林业的产业综合实力。

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森林资源、指导林业生产建设、保障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为确保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信息化水平,并要加强监管,使该项工作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浅谈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及林产品生产的重任。然而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二者属于矛盾关系,现代社会发展既离不开林业发展又离不开环境保护,如何在既满足林业生产所需,又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适应新时期社会要求,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基于多年的林业生产建设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林业现状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并据此探究出一些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采伐

林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和环保事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的林业事业应当在改变原有的生产发展模式基础上,制定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创新路线,促使我国的林业事业能够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发展[1]。

1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2014年2月25日公布的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我国的森林面积较第七次清查增加了1223万hm2达2.08亿hm2位居全球第五,森林覆盖率上升了1.27%达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m3,森林蓄积151.37亿m3位居全球第六。天然林面积1.22亿hm2,蓄积122.96亿m3;人工林面积增加764万hm2达0.69亿hm2位居全球首位,蓄积24.83亿m3。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处于数量与质量稳步发展的阶段[2]。然而在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下一步林业生产发展的严峻形势。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依然是属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不仅森林覆盖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在森林面积、蓄积等方面的人均情况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如何做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是当前困扰我国林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环保与节能减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林业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态文化的追求,更是我国经济与自然、资源与生态、人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而在林业资源中,森林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的生产与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对森林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强化其保护力度,才能让林业生产与经济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当前,我国森力资源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大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生产力产生了衰退现象,且呈生态效益功能也大幅下降,因此,恢复与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3加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3.1科学进行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应以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前提,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伤害。此外,生态采伐还应以维持生态原有的物种多样性,将森林功能、景观等因素作为生态采伐设计的内容,这也是生态采伐与传统采伐的不同之处[4]。生态采伐设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林分、景观及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应全面考虑林木的树种、产量和生态多样性的组合、树种搭配、林地生产、水分、养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等内容,让森林被采伐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应尽可能将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的特征。在模仿自然干扰的水平上,则是模仿森林在生长中所会遇到的风倒或自燃等现象,并通过外力干扰来帮助森林成长。例如,科学地设计人工助燃不仅可以烧毁部分密度过大的林下植物,还能起到杀灭森林病虫害的效果。

3.2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

要想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品的需求,同时又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5]。对此,笔者认为,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域划分方式,将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改为依据资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划分,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资源能够划分到同一区域,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同时,有助于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其次,制定出一个具有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及长期性的林业计划体系。该计划体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内容,还应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用材与生态利用二者兼顾。如此一来必然会促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发展能够在该体系指导下,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确保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共同发展。最后,为了保障林业计划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严格落实,为林业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3发展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日渐强烈,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业余休闲的第一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开发商或林农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森林资源来开发生态旅游行业。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是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方式,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扩大内需的最佳举措。所以,应在森林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完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森林资源、商贸、餐饮、娱乐和交通于一体的经济体系[6]。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还能提升林业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效率,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林区特色的副产品,或成立副产品加工厂,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孟凡成 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