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时间:2022-07-19 08:15: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篇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功效的案例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资本汇聚、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下,并购市场热潮迭起,呈现出法治化、纵深化、跨界化、海外化的新特征。从中国“南北车合并”案例看,并购重组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进业务协同,提高国有资产盈利能力,对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积极示范效应;从华谊兄弟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看,把握政策窗口深化并购重组空间,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是促进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力。文章基于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启示,需要结合混合所有制等国企改革亮点、弱化炒壳预期和新三板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商务部门、证监部门、财税部门的政策实施,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经济功能。

关键词:并购重组;实体经济;功效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上市公司的发展逻辑、驱动要素和评价指标,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部分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并受产业转型、技术变革等冲击,内生发展进入疲软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扩展产业链或者转入新行业。但值得警惕的是,基于资本的趋利性,许多跨界重组的项目可能都是市场炒作的“虚假繁荣”。市场屡有监管部门收紧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行业并购重组政策的传言,也相当程度暗示出政府希望引导市场资金“脱虚入实”,强化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迫切之情。

二、 并购重组现状及特点

2010年~2015年,我国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交易18 883起,累计交易金额达219 381.51亿元。2012年和2013年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出现小幅回落,但2014年和2015年有所回升,从交易数量看,2015年并购数量4 517起达到近年高点。就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已成为并购市场主力军,2010年~2015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数量、金额均持续增长。201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发生并购344起,涉及交易金额9 903亿元,达到近年峰值。整体而言,我国并购交易日益呈现出法治化、纵深化、跨界化、海外化的特征。

1. 明确法制规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先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通过取消要约收购行政许可、丰富要约收购履约保证制度等,旨在简化审批环节、放松行政管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并购重组快速发展。

2. 引导行业深度整合。我国并购市场中产业链整合的变革日趋深入,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资本优势“横向到边”,加快并购以拓宽产品线、进入新市场;“纵向到底”,完成上下游产业链及细分行业的市场布局。同时,随着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结构中的体量增加,新兴行业对传统行业的资本渗透、股权改造和经营介入也更为深入,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

3. 跨界偏好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201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961起并购交易分布于互联网、IT、清洁技术、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金融、房地产等23个一级行业,其中电信、媒体和科技(TMT)行业并购备受追捧。特别以排名第一的互联网行业为代表,本期发生115起交易,凸显了转型经济下传统企业通过收购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之翼,积极谋求以资本换时间、以资本调结构、以资本促转型,谋划传统企业的重构之路。

4. 海外并购剧增。2014年1至11月,中国企业出境并购完成案例146起,披露金额297亿美元。而随着“备案为主、核准为辅”原则在商务部《对外投资管理办法》予以确立,或将进一步了加快中国企业赴海外并购的步伐。一方面,海外并购有助于国内企业尽快掌握发达市场的核心技术、管理经验,迅速、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业务延伸和产业升级,加速开辟海外原料市场、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实现企业构建全球市场的分工布局。

三、 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效分析

1. 深化国企改革的示范效应。以2014年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南北车合并”为例,中国南车通过换股形式完成了对中国北车的并购交易。笔者认为,本次重组对于对深化国企改革的积极效应如下:

(1)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最初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以地域为界拓展业务,但近年来其境内外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海外市场频现恶性竞争事件。而重组后的新公司2013年模拟备考营业收入将达到1 932.59亿元,将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上也将大大提高。此外,新公司还将对公司品牌形象、发展规范和整体经营的战略进行统一规划,力求从投资到生产到销售再到团队建设、全球市场布局予以整合,从而赢得国际谈判与竞争的优势地位,集中力量同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等巨头公司开展竞争。

2. 有利于增强业务协同,实现“1+1>2”。本次重组将使得两家公司在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领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一是优化产品体系,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两家公司均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少数实现了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车辆产品类型全覆盖的企业,能够满足客户对制造、修理不同轨距、不同供电方式轨道交通产品和多样化服务的需求。通过优化双方的产品体系,合并后新公司将实现谱系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产品开发方面,拥有充分融合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特性,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实现组合销售和交叉销售;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依托标准化的采购及生产体系,拥有较强的成本管理能力;产品销售方面,产品平台和组建的模块化使合并后新公司具备为客户提供灵活组合的定制化产品的能力。

二是统筹研发资源,加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两家公司均拥有强大的研发体系及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中国南车在大功率电力机车、超高速动车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系统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北车在大功率内燃机车、重载货车及高寒动车组等方面技术相对领先。合并后新公司在整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现有研发资源后,将拥有10个国家级研发机构、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5个省级研发机构以及5个海外研发中心,包括中国唯一的重载或快捷铁路货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多个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平台。此外还拥有14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实力雄厚。而商业技术方面,更拥有涵盖基础工业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直至研发生产技术的全技术链条。

三是统筹规划,提高生产和投资效率。两家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全球一流的电力机车研发制造基地、行业领先的柴油机及大功率内燃机车研发制造基地、货车整车疲劳振动实验台和城轨地铁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生产基地数量多、产品齐全、覆盖地域广。合并后,新公司将实现生产基地专业化、地域化分工,统筹规划未来投资,有利于提高生产和投资效率。

四是整合供应、销售体系,提高品牌影响力。两家公司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客户覆盖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地方铁路公司、城轨地铁运营商以及大型工矿、石油化工企业等;非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客户包括物流运输公司、石油钻探公司、港口及大型工矿企业、风机制造商及电力公司等;双方产品出口东南亚、大洋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及北美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北车”和“CNR”、“中国南车”和“CSR”品牌在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合并后新公司将整合双方的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拥有高效的销售队伍和统一的品牌形象,具有更强的海外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盈利能力,增进国有股保值增值。基于本次重组的市值分析,重组前国资委通过南车集团等合计持有中国南车7 889 406 857股,按照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计算市值约为444.17亿元;通过北车集团等合计持有中国北车6 700 158 074股,按照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计算市值约为396.65亿元。而合并后国资委共持有中国中车15 259 580 738股,按照当年11月25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均价计算市值已达到2 203.48亿元,相较合并前合计市值840.82亿元增加了162.06%。

2. 促进经济转型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纵观华谊兄弟借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案例,其注重完善产业链横线、纵向布局的运作思路,亦颇值得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借鉴。

(1)华谊兄弟公司概况。在过去20年里,王中军、王中磊等创立的华谊兄弟公司既是知名导演和明星的孵化器,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践行者。2009年,华谊兄弟凭借电影、电视、艺人经纪的架构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从股权融资到银行贷款,从植入广告到版权预售,从院线拓展到全球发行,华谊兄弟一直在摸索电影产业的边界。经过多年拓展,2014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达到23.89亿元、8.97亿元,同比增长19%、35%,相比2006年,复合增速高达11%、23%。

(2)并购交易情况。作为创业板并购重组的典型代表,华谊兄弟2009年上市之初即参股、控股子公司6家,2010年增加到15家,2011年再度翻倍。2013年以来,国内并购市场空前活跃,并购项目的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作为本轮并购浪潮中的先锋。截至2015年,华谊兄弟控股、参股公司已达94家。其中2012年~2015年间,仅在上市公司层面的并购交易就达14起。

(3)促进新兴行业横向、纵向延伸。华谊兄弟借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既是宏观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更是制度层面的激励与扶持的结果。回顾华谊兄弟上市之初,正值“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一再让利,力推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华谊兄弟把握政策契机,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操作空间,逐步实现了影视娱乐行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将自身11个业务板块整合为三大类,包括以电影、电视剧、电影院、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类,以苏州小镇、海口冯小刚电影公社与杭州爱情谷等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品牌授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及实景娱乐类,以在线营销、新媒体、粉丝经济、网络游戏为内核的娱乐互联网类。其中,影视娱乐类是华谊兄弟的传统强项;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类目前仍在投入阶段,以冯小刚电影公社为范本,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张项目;而互联网娱乐类,主要包括银汉科技和卖座网,得益于腾讯和阿里的资本加持,是华谊兄弟成长最快的业务类型。

四、 并购重组的发展趋势

1.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并购。宏观而言,混合所有制多指社会所有制结构层面的混合,即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整体社会中存在;微观而言,多认为是企业股权结构层面的混合,即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股权组成企业的所有制形态。随着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央企整合、央地整合及地方企业之间跨所有制、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企业并购。经济新常态下,政策要素、资源要素、人才要素、资本要素都需要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重新分配,新型产业部门也将重新“洗牌”,而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运作,将成为化解过剩产能、构建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转型的核心战略。

2. 炒壳预期或将弱化。2014年11月,证监会《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规定,“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严格执行不满足交易标准要求的强制退市指标”。退市新规的落地将导致壳资源数量减少、炒壳风险也随之增加。而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及《证券法》修改到位,壳资源较之IPO的制度与成本优势也将减轻,由此通过并购重组的炒壳预期也将有所下降。

3. 新三板成为并购“淘金优选”。2014年,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实施,即为新三板公司并购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分层管理模式、集合竞价制度、投资门槛降低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有望实施,其将大大增强新三板流动性。在这个制度基础上,作为融资平台的新三板有利于更加透明、公允地标识挂牌公司的资产定价,大大增加了企业并购与被并购的交易机会。

五、 政策建议

1. 修改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放宽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限制和锁定要求。笔者认为,适当引入境外投资者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现有对境外投资者与境内企业并购交易之规定仍有一些可商榷之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对反垄断审查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受“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限制,实际操作中一些跨行业并购并不能导致行业的集中,却在反垄断审查中付出了高昂的时间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兼并重组的效率。建议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应限于相关行业且能导致行业集中的并购案中,以更好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此外,受《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中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份不低于上市公司股份比例10%,且锁定三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本总额较大的上市公司收购体量较小的境外资产时采取股权作为并购支付手段进行并购的可能,导致我国企业在境外并购中的支付手段仍显单一,只能以现金方式支付和交易,不利于后续整合和激励相容。笔者建议,可在上市公司境外并购中,适当降低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下限,丰富上市公司境外并购的支付手段。鉴于外国投资者持股必须锁定三年亦不利于出售方接受以股份作为支付对价的手段,可相应适当缩短外国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的要求。

2. 证监部门适时推出注册制有助于破解壳资源效应。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制度”。根本上说,注册制的实施有利于A股资源优化配置,将使优质企业拥有更多进入资本市场的选择路径。即使借壳上市,交易双方也能站在更加公平的地位上就重组事项进行市场化谈判,优质企业在借壳上也将具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三公”原则的目的。

3. 财税部门放开特殊性税务处理中收购股权比例限制。《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中特殊性税务处理旨在减轻重组交易双方的税务负担,在应交企业所得税问题上作出调整,从而促进并购重组业务的发展。但实践中很少有企业完全符合《通知》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在中国公司的股权已经存在少数股东权益的情况下,经咨询很多地方税务机关,适用特殊税务处理的可行性较低,往往给企业跨境重组造成沉重税务负担。同时,“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这一股权比例的设置仍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其未能设想存在特定情况下收购企业购买50%以下的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也可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股的情形,也将增加重组交易双方的税务负担,建议将其适用条件由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修改为“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的控股权”。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的对策探析

摘要:实体经济组织包括了我国第一、第二以及服务业产业形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机构提高了实体经济服务质量,为其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并非全面覆盖,依然存在服务“短板”。本文即针对这类“短板”内容,开展对策研究。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对策

为了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化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加强部署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开展的通知。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的商业金融机构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特点,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开展了各项创新工作,在服务层面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实体经济做强做大的资金瓶颈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严重影响着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金融企业为促进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开展,利用服务结构调整、金融企业内部转型升级等措施,改善服务“短板”促进区域化经济发展。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短板”及形成原因

(一)当前服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短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内容,与地区经济特点有着重要关系。本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短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1)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实体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困难、服务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这类企业经济基础较差、信用较低、可抵押资产较少等问题,其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较高。但是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乏足够认识,服务质量较低,进而形成了金融服务“短板”;(2)商业保险业金融服务。商业保险是金融服务经济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对于商业保险(如寿险、财险等)认知水平较低,进而降低了金融服务对于商业保险支持力度;(3)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较低。综合金融服务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实体经济起到了全面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我国金额企业将主要业务集中在商业贷款、融资活动中,忽视了其他金融服务的开展,造成了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欠缺,形成了服务“短板”。

(二)经济“短板”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问题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就本地区而言,“短板”形成包括了三个层面原因。(1)在社会经济层面,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经济“短板”的主要原因。如部分地区经济基础环境较差,其小微企业缺少发展空间,进而形成了小微企业服务“短板”的出现。(2)政府部分政策支持力度层面。发展优势经济,是地方提高生产总值的有效方法。为此地方政府往往将政策资源对优势产业进行倾斜,忽视了经济“短板”产业发展,进而了金融服务“短板”。(3)金融企业内部工作层面。金融企业日常业务中,对于贷款、融资等项目的审核发放过程有着严格规定。这就使部分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实体,难以达到项目审核条件,加大了这类金融服务“短板”与优势产业差距。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应对策略

发挥政府政策与企业制度作用,完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应对经济“短板”的重要措施。

(一)以地区经济结构为基础,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信贷市场是做好金融经济实体服务的平台,也是服务“短板”集中区域。信贷市场改革的措施是信贷政策调整,而其改革的基础依据是地区经济结构。为此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机构,应在地方金融结构基础上,针对“短板”项目开展政策调整。(1)适当放宽“短板”企业信贷审查制度。对处于经济发展劣势、或新兴的实体经济,信贷管理部门应以市场发展趋势与政府扶持政策为基础,适当放宽信贷审查政策,促进这类经济实体的发展。(2)完善信贷监督政策。在规范市场结构与改善经济“短板”要求下,管理部门应逐步调整信贷监督政策,促进促进信贷资金合理有序使用,发挥信贷市场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结构改善。

(二)发挥政府市场调控作用,提高“短板”应对质量

政府部门在提高“短板”应对质量过程中,应发挥出市场调控作用。首先搭建市场发展平台。对于“短板”行业发展平台的欠缺,政府部门应利用政策扶持、行业宣传等模式,搭建出全面的企业发展平台。如应对小微企业发展过缓问题,政府部门应在企业注册、宣传以及经营服务体系内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其对金融服务“短板”应对质量。其次积极引导发展。部分“短板”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发展方向,影响了企业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应利用正面典型宣传、政策引导等多种模式,在市场体系框架内引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发展。

(三)完善信贷过程与制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金融企业信贷工作的开展,是做好“短板”应对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信贷过程与制度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信贷过程管理中,金融企业应为“短板”实体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简化信贷手续、提高企业贷款、融资等过程效率,保障资金链完整,是提高金融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在信贷制度管理中,金融企业应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制度,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如各地方金融机构在银行《贷款担保办法》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完善担保物评估、审核与定期检查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贷款担保服务,促进企业贷款效率提升。

(四)根据市场与服务对象需求,配置融资价格

除了信贷工作外,融资服务也是金融企业服务金融实体的重要内容。金融企业的融资工作费用价格的确定,是融资金融服务开展的基础指标。合理的融资价格,不仅可以确保金融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实体融资开展效率。融资价格的配置确定,应秉持以下三点原则。(1)市场规律原则,即融资价格的配置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能以硬性政策与制度模式破坏金融经济市场。(2)服务对象需求原则,即融资价格的制定应以服务对象资金使用目的、数量等因素为参考,合理确定融资价格。如对小微企业融资,由于其自身资金要求较低,融资价格应采用最低化融资价格配置,促进小微企业提供良好资金支持。(3)良性发展原则。无论是融资价格的上涨还是降低,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金融服务机构与实体经济组织的共同发展。而这种发展应遵守良性发展原则,及两者双赢局面的建立。

(五)建立良好的经济服务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对于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较低,进而造成这类企业经济的恶性循环。为此政府部门与金融企业,应针对“短板”实体经济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模式,提高这类实体风险管理质量。如金融危机爆发中,保险企业较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造成其经营困难,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为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保证企业预留足够的准备资金。同时金融机构应与保险企业建立资金合作模式,为保险企业市场风险提供资金支持。这种针对风险管理的经济服务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短板”实体应对经济风险能力。

(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自身作用

企业自身潜力的发挥,对于“短板”经济实体服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包括了金融服务机构、金融服务项目与经济实体企业内部潜力挖掘工作三项内容。(1)金融机构内部潜力挖掘。金融服务机构自身潜力的挖掘应急中在加大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潜力挖掘力度,提高银行资金活力,开拓更多资金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2)服务项目潜力的挖掘。金融服务项目是经济实体服务的平台。金融服务机构应与实体经济企业合作,利用服务制度模式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如通过对实体经济培育以及创新性的招商引资模式,吸引优质企业在本地区发展,消除地区经济结构“短板”。(3)实体经济自身潜力挖掘。实体经济组织自身潜力挖掘,应注意鼓励和支持其金融工作创新的开展,如鼓励实体经济自行拓宽融资渠道、挖掘自身资金活力等提高实体企业自身发展能力。

三、结束语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的产生,不仅会影响部分经济实体企业正常营业发展,也对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地方金融服务机构应以解决金融服务“短板”为目标,与政府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为地区金融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服务支持。

(作者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办公室银行处)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新PPP系列贷款产品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摘 要:PPP系列贷款产品的推出,既是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银行发挥传统优势、深化银政关系、丰富资产配置、推进公司业务转型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PPP贷款产品;实体经济;创新

为了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有必要深入了解PPP模式的内涵,研究分析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按照PPP模式运作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针对PPP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创新研发专业的信贷产品。

1 PPP的内涵

PPP模式的代表性定义有来自联合国培训研究院、欧盟委员会、加拿大及美国PPP国家委员会等,目前虽无统一定义,但其本质可概括为以下关键词: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PPP的内涵主要包括:

(1)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2)PPP融资模式可以拓宽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并提高效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全程合作,双方共同对项目运行的整个周期负责。PPP方式的操作规则使民营企业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能将民营企业在投资建设中更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引入项目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从而有助于降低项目建设投资的风险,保障国家与民营企业的利益。

(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私营部门投资的目的是寻求合理的投资回报,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吸引不到民营资本投入的。而采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给予私人投资者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从而很好地解决“有利可图”的问题,如经营补贴、税收优惠、给予民营企业沿线土地优先开发权等,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可提高民营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积极性。

2 PPP系列贷款产品的主要创新点

(一)结合PPP模式特点,研发专业化产品

(1)明确借款主体。贷款产品的借款人是符合财政部规定的PPP模式要求的境内企业法人,包括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其中,社会资本指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

(2)明确适用范围领域。贷款产品的适用领域与相关文件保持一致,主要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

(3)明确贷款用途。根据6种不同运作方式的资金需求特点,明确3个贷款产品的不同贷款用途。O&M、MC贷款用于借款人为运营、维护和提供服务的日常生产经营周转。BOT、BOO贷款用于相应的固定资产项目建设。TOT、ROT贷款可用于借款人维护、运营存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等经营性资金需求以及存量资产的再融资资金需求。

(二)创新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

(1)制定了差别化的区域条件。对项目所处的不同区域,以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等科学确定区域准入门槛:项目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可直接办理;项目位于地级市的,要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须在15亿元(含)以上,且GDP200亿元(含)以上;项目位于县域地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0亿元(含)以上,且GDP100亿元(含)以上。

(2)严格客户和项目准入。根据PPP不同运作模式的特点和风险,设置差别化的信用评级、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等条件,针对PPP可能涉及的政府付费部分,要求还款来源中涉及政府支付的,须纳入同级政府预算。

(3)合理确定贷款金额。O&M、MC贷款和TOT、ROT贷款以可偿债现金流的95%作为测算项目贷款金额的依据,有效把控第一还款来源,BOT、BOO贷款金额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扣除项目最低资本金要求后的金额。

(4)加强资金封闭管理。与借款人签订《封闭管理合作协议》,开立资金监管专户,将项目资本金、其他自筹资金、项目收入资金、政府支付等资金归集到专户管理,同时对PPP贷款资金的使用和还款情况实行监控,建立相应的预警和报告机制。

3 PPP系列贷款产品运用需关注的问题

(1)在政策和法律层面,目前被视为PPP领域基本法短期内难以出台,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关于PPP的细化政策还在陆续制定过程中,已出台的部门规章还一定程度存在不衔接、不配套的情况,这使得PPP参与各方在行为规范、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监督评价等方面缺乏制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2)在地方政府层面,整体看,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存在对PPP认识不完全到位、推动PPP热情不高的情况。这既是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对我们而言又是机遇,如果我们在二级行层面率先对国家要求,将有利于我们为政府讲解相关知识,推介相关服务,从而更好地融洽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3)在社会资本层面,因PPP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额大、回报期长的特点,且往往带有准公益性质,需要部分依靠财政资金给予补贴或付费支持,因此社会资本在项目的选择上较为审慎,引资存在一定困难。

4 结语

在PPP贷款创新产品的实践应用中,既要积极研究跟进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客户和项目选择、评估评价、贷后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做好风险识别、预判和防范工作。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摘 要】 文章在说明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阐述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考察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市场竞争特征不明显、经济风险在银行系统积聚、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风险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情况,从提高市场化程度、借助上市融资分散银行系统风险、差异化市场定位和拓展金融服务外延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关键词】 银行; 实体经济; 贷款; 利率市场化

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关于我国金融改革亦有相关论述: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目前,关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以及我国部分金融资源亦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强调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作用,加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面临很多困难,如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出口受挫、融资困难等。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投融资规模的扩大、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正是金融业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银行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情况

(一)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融资占主体

根据我国中央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通过分析“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及其构成情况,可以了解银行体系在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长期以来,银行体系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重要地位。《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虽然2012年以来,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债券市场发展迅速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贷款增加额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优势地位。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和企业债券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之和不足30%,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很低。

(二)金融产品及服务日益多元化

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各银行机构开始着力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领域。目前,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产品除了贷款以外,还有结算、、顾问咨询、信用承诺、受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中国16家上市银行最近几年的财务报告显示,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增长迅速,个别银行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20%。各银行机构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特点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如投资银行、现金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以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

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市场竞争特征不明显

根据经济学原理,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市场。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应该具有交易主体多、资源流动不受限制、市场调节价格等特征。我国资金市场尚不具备此特征,体现在市场的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与股票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之间竞争不足。银行贷款产品的替代品――债券融资或股票融资的规模太小,对贷款产品不能构成足够的外部压力和威胁,银行议价能力很强,卖方优势地位比较明显。

第二个层面,银行贷款融资市场内部、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足。随着银行业改制,不同资金规模和股权结构类型的银行不断涌现,现代银行体系框架逐渐形成,但银行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竞争,特色不明显,市场细分程度不高。

(二)经济风险过多积聚在银行体系而不能得到有效分解

由于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那么企业所面临的增速放缓、出口受挫,甚至亏损倒闭等风险将会直接导致无法如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风险管控技术水平的提高,各银行机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如果从不良贷款率这个指标来考察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连续几年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如果从不良贷款余额这个指标来考察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根据银监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 788亿元。这个数字相当可观,表明资金利用效率尚待提高。

(三)银行定价空间增大可能带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随着2012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多数银行都不同程度地调高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一步银行机构一方面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升高;另一方面根据具体项目及企业风险进行差别定价的空间增大,资金成本差异化趋势明显。这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视企业博弈能力强弱而定。大企业议价能力强,贷款融资成本上升幅度有限,如果贷款利率太高,大企业可以转向债券市场融资,而中小企业则处于贷款定价的弱势地位,又缺少可供选择的其他融资工具,将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困难,尤其是那些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四)小微企业依然融资困难

虽然银行贷款是中国实体经济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银行贷款分配不均,贷款结构不尽合理。根据银监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虽然从相对数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比较迅速,但从绝对数来看并不是很乐观。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为50.2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占28.3%左右。

四、对策探讨

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战略深度考虑,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重心,提高市场化程度,形成各银行机构分工明确,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丰富的现代银行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现阶段金融体系内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领域。

(一)提高市场化程度,形成市场价格机制

1.增加资金供给主体和供给量

从两个层次入手,第一,继续稳健发展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与银行贷款融资市场形成充分竞争与制衡,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二,在宏观货币政策信贷收紧的情况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形成多种股权结构类型、资产规模大小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这样,既可以增加银行贷款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量,又可以避免资金体外循环,扭转民间借贷成本高的局面。

2.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市场供给主体的增加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银行机构在各个领域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有可能导致银行危机及金融风险。为了减少整个社会成本,经营出现严重问题的银行机构应该尽早退出市场。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为银行机构设计一套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制度,包括相关法律条文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以及公众风险意识的培育等等。

3.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在资金市场上,价格即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机构能够根据申请项目及企业的风险等级来确定贷款价格,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而企业只有严格筛选拟投资项目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才能顺利获得低成本的贷款。在这样的机制约束下,金融资源能够实现有效配置。

(二)推动更多银行机构上市融资,分散银行系统风险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只有16家,其中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大行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只有3家。近几年,随着银行业改制,各地城商行数量逐渐增多,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及竞争实力逐渐提升,区域特色比较明显。在确保上市银行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推动更多的城商行上市融资,既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又能够改善城商行的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三)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差异化定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为避免同质竞争,各类型银行以及各银行主体都应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高效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第一,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大银行侧重服务于关系国家战略实施、外部效果和社会效益明显的重点项目,调节金融资源行业及区域分配不平衡问题;中小银行立足服务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机构扎根服务于“三农”。第二,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业务领域,要继续发挥优势并形成鲜明特色。比如,有的银行在科技金融创新领域实践经验较多,有的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上成绩突出,有的银行在金融衍生业务上处于领先地位等等。

(四)拓展金融服务外延,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利率市场化也存在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因此服务实体经济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银行业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考虑到银行业长远利益的必然选择。第一,贷款重点投向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充分利用贷款合同设计、跟踪调查、动态管理等手段,监督信贷资金流向,严格控制信贷资金向虚拟经济蔓延。第三,利用专业人才和信息网络优势协助具有潜质的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给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对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金融支持、对企业资金运营与管理的金融支持等,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竞争战略。

浅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

摘要: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从服务的广度、深度、重点领域等维度,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革新;通过普惠金融系统、金融创新和完善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系统;金融创新;顶层设计

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骄人成就,社会融资总量迅速增长,融资结构不断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所完善,金融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金融市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而且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金融业对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角度来考察,我国金融业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高,金融系统固有的痼疾和缺憾日益凸显。

1. 正规金融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引致金融服务覆盖不够。立足体制机制视角,造成我国实体经济某些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系统及银行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间存在错位。事实上,在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因资本市场层次体系不健全,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融资功能转由银行体系承担;同时,因银行系统层次体系不完善,本应由小型金融机构承担的融资功能被迫由大中型银行来满足。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仅1%,企业类型分布呈“金字塔型”,而金融资源65%由国有控股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掌控,呈“倒金字塔型”。

金融系统层次化缺陷及金融资源配置错位,致使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间存在结构性缺口。“体制内”正规金融缺少服务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专营性机构,现有非专营性金融组织基于“成本―收益”考量,对实体经济的分散性资金需求缺乏支持动力,尤其在银根紧缩时期更是将其排挤于正规金融之外①。据测算,我国银行对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及5%,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4%的水平,而且低于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约25个百分点。[1]

2. “货币空转”、经济虚拟化推升实体经济部分领域融资成本。经测算,2008―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达63.5万亿元和38.1万亿元,几乎相当于1998―2002年信用增量的10倍,且近5年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因金融市场信用大幅扩张推高了住房价格,使其转化为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低成本资金并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低成本融资②。有观点认为,近几年农业领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很大程度上即与此有关。

因此,虽然整体意义上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较为适度,但某些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却客观存在。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按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企业总数971.5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企业仅1%。由于大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银行信贷的主要受益者,80%左右的中小企业从未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在创业板、中小板公开上市的中小企业数占其群体的比重非常低,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几乎难以获得“体制内”资金支持,被迫转向“体制外”的高成本融资。来自温州、江苏、广东等地的调查显示: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制约着区域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民间资本监管和引导不利。我国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重点着力于信贷规模、投向及利率层面,民间资本监管存在多头监管及监管真空。其中,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政府监管,典当行及拍卖行由地方工商局监管,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由银监会及其下属机构监管。既有多头监管造成的效率缺失及效力低下,也存在部分民间金融组织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的弊端,加剧了民间金融组织运作失范、民间资金“脱实就虚”及资金价格高企。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借贷利率阶段性高位时全国民间借贷年综合利率约为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信贷综合年利率的3倍甚至更高。显见,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的民间昂贵资金,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的高成本发挥了本不该有的推波助澜作用。

4. 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缺乏针对性配套制度。信息不对称和层次化金融组织缺失是制约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领域融资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主体受规模小、抵押品缺乏、经营机制落后、资信等级低等多重约束,需要健全完善的融资担保、法律法规等作为保障,而我国恰恰缺乏此类制度建设。一方面,中介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多层次担保体系缺失加剧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弱势行业与企业的融资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针对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差异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国家融资政策难以在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稳妥落实,为规避“融资搭便车”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行为谨慎,无形中增加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融资难”和“高成本”。

二、拓宽实体经济服务广度的普惠金融系统

从我国当前金融体系及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看,虽然多样性的银行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但二元甚至多元经济金融结构仍具普遍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同时,在强调银行、证券、私募与风险投资、金融中介、政策金融、保险、金融合作组织以及民间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基础上,更要强调建立有区别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1. 依托新型金融机构构建完善的多层次普惠金融系统。为弥合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下“体制内”正规金融针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结构性缺口,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构建层次分明的普惠金融系统;依托“非公经济36条”的落实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壁垒,为其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完善的新型金融机构资金补充机制,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政策上鼓励新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方式,推动其拓宽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能力;细化银行差别化监管政策,除现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外,在资本充足比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和公司治理的要求方面,对新型金融机构实行独立标准,适度提高其贷款风险容忍度,以差别化监管政策开创多层次金融系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 厘清多元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动态优化关联。要梳理和辨析我国二元甚至多元经济结构特征与金融结构动态优化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将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视为共生关系。即不仅实体经济需要有一个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而且多样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自身也可提高经济系统应对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厘清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利用市场无形之手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在强调效率的前提下,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3. 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层次分明的多样性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类机构通过对优质项目甄别及潜在优质企业筛选,以及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但由于制度体系使然,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因此,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与影子银行③等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为实体经济创建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

4. 构建金融结构动态优化机制。静态视角下,依托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层次化发展,在追求效率前提下,兼顾公平地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基调。但动态地看,我们还应关注金融体系的动态优化,既涵盖金融工具、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多维度的创新发展,力图通过构建多样性并动态调整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合理评估已有多样性普惠金融是否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5. 依托制度建设保障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利率更加市场化条件下,实体经济能否获得融资支持,融资成本高低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及制度安排等市场因素,针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行政干预效力将更加淡化。因此,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需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以引导低成本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要依托法律制度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解除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门槛障碍;建立针对弱势行业或企业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舒缓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积聚,提升其为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的内在动力。

三、深化实体经济服务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构建

长期以来,金融创新一直是推动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对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构建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深度的金融创新体制,就是要植根于实体经济,面向市场,贴近客户,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急需的行业、地区、项目和企业中去。

1. 进一步推动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形成充分竞争的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些领域的金融机构数量小、经营网点少、资本金规模小。因此,要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快速推进金融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成立商业银行,以各种形式进入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社区金融组织,让金融行业形成充分竞争、优质服务、风险可控的良好格局和态势。

2. 加快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自2003年开始加快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效益及风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但与国际上实施以先进流程为主导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经营管理、组织流程等仍有差距,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影响犹存、组织架构仍需改善、部门职权利益化、协调成本高等“部门银行”特征凸显。为有效化解部门银行弊端,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快公司治理的改革,有效划分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责任边界,形成高效透明的权力制衡机制和风险管控体系;推进董事会运作透明化、制度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不同行政层级决策的执行力;通过提升独立董事在审计、提名、薪酬等委员会的地位,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选拔聘用机制,强化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2]

商业银行要打破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尽快构建起“流程银行”的经营体制,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树立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以业务流程来重构组织架构,形成垂直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全面推进业务流程的机制化、自动化、标准化,从整体上来提升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和各类客户的服务效率。[3]

3. 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全面市场化即将到来之际,金融机构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立足于现实,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快推进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优势出发,推出有针对性、差异性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案;充分吸纳境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取其精华、掌握精髓”原则,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要积极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释放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实现金融业务的渠道、方式和手段的创新;要适应网络金融变革的潮流,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的金融创新网络,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4. 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金融创新单纯是为追逐高利润,为创新而创新,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那么金融创新就会走向负面,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严重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酿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深刻的教训。反思和借鉴国际经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该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盲目追随、复制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监管部门要对金融创新加强监管,防止金融过度创新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事实上,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未来的金融创新至少要做到“五结合”,即将金融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中小企业、居民财富”等有效结合。

四、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的战略方向

以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的惯用做法。虽然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和重申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但由于实际操作环节种种障碍的客观存在,我国已有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仍不够明晰,尚且缺乏突出的载体。因此,在努力构建体制机制、金融体系、支持担保体系,以及坚持培养社会诚信氛围与发展信用中介行业发展基础上,金融业亟待进一步明确和突出服务重点,力争做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的放矢”。[4]

1. 重点支持实体经济领域的重大规划项目。金融业要主动加强与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的对接,建立国家、地方重大项目数据库,通过授信、信贷优惠等形式,大力支持那些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民生改善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通过为国家重大规划项目提供有效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将服务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要围绕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不断改善、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和新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通过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经济基础。

3. 突出和强化关键区域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要突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通过对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改善城乡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状况,形成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动;要加大对丝绸之路新兴经济带、区域经济带、城市群等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与承接,实现我国区域、城乡的良性互动发展。

4. 补齐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短板。要围绕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投入,加快重点县域金融战略的实施和落实,高效推进农村产业金融重点工程,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大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健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工程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投入,努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地带;要依托各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形成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运作;要围绕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困境,积极改进商业银行贷款流程,取消或减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类费用,确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5. 以非银金融④改革创新为契机凸显实体经济服务重点。长期以来,基金业等非银金融受制于规模偏小、运作失范,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有限。随着《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等改革创新的加快推进,非银金融整体规模的扩张及管理的规范化,辅之以有效的监管引导,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能力和动力都将有所提升。要通过设立更多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财富管理行业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服务的有效性,增强新型金融业务和非银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改革成就显著,但固化于金融制度之中的弊端仍未根除。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金融组织不健全、金融改革存在制度约束、金融对外开放步伐迟缓危害对外经济发展、融资结构失衡致使金融风险过于集中、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矛盾突出等基础性金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阻碍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蕴含巨大的风险。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现行金融支撑体系现状,构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是及其紧迫的现实任务。[5]

1. 依托顶层设计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发展结构性失衡,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就其本源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统筹规划,要破解金融发展弊端,有必要加强对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协调统筹多项目标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 以对内开放推动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与“二元经济”相对应,我国也存在“二元金融”现象。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地位差距显著。“二元金融”的长期存在必将加剧经济发展中也已存在的不平衡状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继续深化金融对内开放,加快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以化解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系统性问题。

3. 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有助于打破美元的霸主地位,推进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有助于维护亚洲区域的金融稳定,为东亚金融合作、亚洲债券市场等区域金融机制和市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局面,实现国际储备的多元化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实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早日迈入发达经济体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因此,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我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全面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4. 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高效的金融宏观调控基于对实体经济的深刻理解,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等领域的支持,强调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应持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使金融资源在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结构协调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确保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日趋加大,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消除金融监管真空,实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其次,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特殊性,目前占主导地位和垄断地位依然是国有或者国有控制金融机构,这些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专门针对国有以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有效地解决“大而不倒”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再次,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加强“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金融监管体制和制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解决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规则不统一、不协调造成的监管冲突、监管套利等问题。[6][7]最后,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经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世界各国监管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强化危机应急系统的测试和模拟演练,构建畅通的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是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而上述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危机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金融活动领域未来潜在的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8]因此,要积极借鉴国际通行的基本预警方法,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预警作用。

六、结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变,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等构成重大影响。为了充分释放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从多年来对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轨迹,以及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在认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基础上,统筹考虑金融业总体布局和改革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友情链接